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迄今为止最遥远的恒星被发现

  来源:扬子晚报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哈勃太空望远镜(以下简称哈勃)利用引力透镜效应,发现了人类迄今观测到的最遥远的单颗恒星。这颗恒星被命名为埃伦德尔(Earendel),在古英语单词中意为晨星或旭日之光。那么,这缕"晨光"将为人类揭示宇宙演化带来哪些新的线索?记者采访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专家。
  通讯员 周团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最遥远的恒星有多远
  发出的光线用129亿年才到达地球
  这颗恒星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的10亿年内。研究人员估计,这颗恒星的质量至少是太阳的50倍,亮度是太阳的数百万倍。由于距离地球非常遥远,它发出的光线用了129亿年才到达地球,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最遥远的恒星。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之所以能探测到如此遥远的恒星,要归功于宇宙中存在一种被称为"引力透镜"效应。什么是引力透镜效应呢?这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一种现象,指时空在大质量天体附近会发生畸变,从而使得光线在经过大质量天体附近时发生偏折。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郑宪忠告诉记者,这次哈勃能看到埃伦德尔,是因为在地球和埃伦德尔之间,有一块特殊的"放大镜",这块"放大镜"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星系团——WHL0137-08,正是由于WHL0137-08的引力透镜效应,埃伦德尔的光才能被敏锐的哈勃捕捉到。
  这种类似于日常生活中使用凸透镜来聚集太阳光所发生的效应。我们无法向太空发射更多的巨型玻璃透镜,但幸运的是,浩瀚宇宙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更强大的方法。"当光线经过星系团时,因强大的引力而产生的空间扭曲会使光线偏折,星系团就像放大镜一样汇聚和放大了背景天体的图像,间接形成了一种‘放大镜机制’。"郑宪忠说,星系团WHL0137-08距离地球56亿光年,埃伦德尔所在星系的光在抵达星系团WHL0137-08时,被星系团扭曲成一个长长的新月形,星光被放大了数千倍。
  太空望远镜是通过长时间的曝光来收集宇宙中的光子,从而探测出未知天体的。在星系团的"助攻"下,这一次,哈勃捕捉到了来自埃伦德尔的光子。
  "身世之谜"仍待揭开
  可能是"初代恒星",藏着宇宙起源的秘密
  关于埃伦德尔的详细"身世",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例如它具体的质量、亮度、温度和类型等,但是它让科学家看到了捕捉第一代恒星踪迹的希望。
  埃伦德尔诞生于宇宙的"婴儿时期"。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论文第一作者布赖恩·韦尔奇表示,埃伦德尔存在于很久以前,形成它的"原材料"可能不同于以往已知的恒星。这屡"晨光"为科学家研究早期宇宙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窗口和机会。
  "现有的理论模型认为,宇宙大爆炸后,炽热的辐射渐渐平息下来,宇宙温度慢慢下降,经历一个黑暗时期,中性氢开始在一些宇宙物质密度较高的地方聚集,当其质量、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发生核聚变,形成了第一代恒星。"郑宪忠解释,第一代恒星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前,基本由氢和氦元素组成,还有极少数的锂等,金属丰度接近零。它们的诞生意味着宇宙再电离时期的开始。而埃伦德尔诞生于宇宙再电离结束时期,它是否携带着第一代恒星的"出生证明",值得探寻。
  郑宪忠告诉记者,至今为止,人类还没发现过第一代恒星,因为它们数量稀少,而且在宇宙演化早期,中性氢会吸收天体的光,导致恒星暗淡。如果第一代恒星被探测到,将为揭示星系化学和动力学演化提供重要线索。"了解天体是如何诞生的,对于探寻生命的起源、理解文明的意义或许也会提供一些借鉴。"郑宪忠说。
  链接
  韦布望远镜接棒继续观测"晨星"
  天文学家预计WHL0137-08星系团的放大作用还能持续多年,让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继任者"、预计今年6月底前后"上岗"的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得以继续观测"晨星"。
  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波长范围是115纳米至2.5微米,分布在紫外到红外波段;而韦布太空望远镜观测波长范围是600纳米至28.8微米,主要处于红外波段。遥远的"晨星"发出的光线"长途跋涉"后,会以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形式抵达近地空间,令韦布太空望远镜可以对它做更清晰观测。
  天文学家打算观测"晨星"的亮度和温度,还想了解它的构成,研究它是否属于"第三星族星"。天文学家假设,宇宙诞生初期形成一批主要由原始氢和氦构成的恒星,它们被称为"第三星族星"。

地球在近日点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却是冬天?为什么地球在近日点的时候,我们却是冬天?就是现在,现在我们北半球是冬天,这个时候地球刚好就在近日点的附近,那在远日点的时候,我们的北半球是夏天。我们以前认为地球的季节变化跟地球距离气候临界点增加了碳排放的成本南极洲西部冰盖气温上升正在产生一些非常可预测的影响干旱逐渐恶化,海平面稳步上升,等等。但我们也冒着跨越阈值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气候的各个方面会突然转向新的行为。这一过程似乎发生在地球最北岛屿或消失!全球变暖的影响几十年来,地球最北小岛一直被认为是Oodaaq由丹麦人1978发现但事实上,还有更靠北的陆地。一个由丹麦和瑞士科学家组成的探险团队在格陵兰海岸偶然的机会意外发现了世界最北小岛,该岛人类有多渺小?看完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不得不令人深思人类到底有多小?我们谈论这个问题时,所有人的脑海想法都是一样的。但是,客观地说,谁都无法真正想象人类有多渺小。但是,这个问题是地球有多小?然后开始说话。顺便说一下,有一张照片叫蓝色郭守敬望远镜发现神秘星球激变变星的艺术想象图。图片来源MarkA。Garlick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由美国德国和中国天文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数据,发现了经济的自然原理(13)关于自然界的基本知识(9)一自然进化的过程及原理(8)科学家在坦桑尼亚的奥杜韦峡谷发现了200万年前能直立行走有着灵活双手的古猿,他们已经开始制作和使用石质工具,因此这支种属又被称戴森球是什么东西?人类未来有必要建造戴森球吗?在100亿光年外的宇宙深空中,存在一个巨大的宇宙长城武仙北冕座长城,宇宙长城是无数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巨型宇宙结构,也可以被叫作宇宙巨墙,科学家在研究宇宙中的星系分布或为全球最长!探险家称以色列盐穴绵延逾10公里中新网3月29日电综合报道,以色列盐穴探险家通过几年的勘探后确认,死海附近的马勒姆(Malham)盐穴是全球最长盐穴,长度绵延10公里以上,打破先前由伊朗格什姆岛N3盐穴保持的纪录末日种子库真固若金汤吗?新报告指出本世纪末将变得岌岌可危趣味探索讯在地球这个大家庭里,生活着数百万种动物和植物,它们和我们人类一起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圈。然而,近些年来大家也有目共睹,很多动物物种都已被逼上了灭绝之路。在过去100年中,直径5万光年!银河系巨大神秘结构从哪来?科学家称找到根源!银河系是一个巨大而壮美的棒旋星系。由于太阳处于银河系之中,因此你在晴朗的夏日夜晚观察太空,并且恰好处于没有多少空气污染的远郊或农村,那么你就能看到一条由无数颗星星组成的宏伟条带横贯科学家观测到强大无比的雷暴有13亿伏特电势研究人员记录了一场有史以来最有电势差的雷暴。这场强风暴的电势约为13亿伏特,是先前纪录的10倍。这场风暴证实了雷暴可能有几十亿伏特的潜力。研究人员说,极高的电压可以解释有时在雷暴中
前沿技术磁驱动形状记忆聚合物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磁驱动形状记忆聚合物,能在磁场作用下实现变形和形状记忆。形状可编程柔性材料能在外部热光或磁场作用下变前沿技术光子递归伊辛采样器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受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陆军研究署等机构资助,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光子递归伊辛采样器,可以求解任意二次哈密顿形式的伊辛问题。近年,多种光子计算机已被前沿技术将深度神经网络用于天气预报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替代了天气预报中部分物理过程模型,可以显著减少仿真时间。天气和气候变化是大量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描述这些前沿技术生物3D打印仿人体关节软骨组织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生物3D打印制备出仿人体关节软骨组织,能保证组织的刚性,同时促进软骨细胞的生长。生物3D打印人体组织在生物医学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装备发展美海军测试蓝水远程货运无人机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2021年2月21日,美海军在诺福克基地测试了蓝水后勤无人机原型机,无人机携带轻型后勤物资起飞,最终降落在福特号航母上,测试表明,原型机可以在某些条件下执行前沿技术利用皮肤前体基质的便携式手持皮肤打印机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物材料与生物医学研究所设计出一款便携式手持皮肤打印机,能以皮肤前体基质为原料,在伤口打印出合适的形状,以促进全层皮肤烧伤的愈合。目前,治疗防务动态国外一周防务要闻(2021。03。012021。03。07)本期导读01国防工业1。美国防部研究与技术局发布2020年度审查报告2。欧盟发布促进军民协同创新的行动计划02装备技术1。美海军水面舰艇战备状态面临挑战2。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号特种潜国防工业美海军相关科研机构跟踪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2020年,美国海军资助发表论文5390篇,成果数量最多的科研机构依次为海军研究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等。图12020年美国海军资助研究机构成国防工业2020年国外舰船科技与工业发展综述(下)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查看报告前两章请点击链接2020年国外舰船科技与工业发展综述(上)三舰船装备与技术重要进展1。主战舰艇更新换代美印航母项目稳步推进,日韩法航母计划初现端倪。防务动态国外一周防务要闻(2021。04。052021。04。11)本期导读01国防工业1。美海军作战部长就国防部全球兵力态势评估发表评论2。印度尼西亚纳土纳岛建造潜艇基地02装备技术1。意大利海军圣乔治奥号两栖攻击舰成为欧盟IRINI行动新旗舰2前沿技术精确调控合成生物学产物的分子逻辑门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受DARPA美国海军研究署国防威胁降低局空军科学研究署等资助,哈佛大学韩国浦项科技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合作,研发出2种RNA阻遏物,可用作分子逻辑门精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