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他是央美第一任校长,举荐了徐悲鸿,郑锦一个不该淡忘的艺术家

  郑锦
  郑锦作品
  郑锦(1883—1959)又名瑞锦,字褧裳,又作絅裳,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雍陌乡人,是中国近代绘画史上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和画家。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大、北京师大、女师大教授,国立北平美术专门学校校长(中央美院前身)。工画人物,尤喜画古装仕女,精雅秀逸。所画费时,不能多作,故流传极少。晚年寓居澳门、香港等地。
  郑锦作品
  求学日本,梁启超保荐归国
  1896年,时年13岁的郑锦,跟随姐姐东渡日本,开始了他18年的留学生涯。到达横滨后,郑锦一面就读日本的学校,同时也入读当地的华侨学校"大同学校"学习中文。后来,梁启超先生也到了日本,并也在"大同"任教。郑锦勤奋好学,很自然就成了梁启超的入室弟子。
  郑锦作品
  1897年,郑锦在东京读书并开始学习油画。四年后,考入京都(西京)美术学院,学习工精细腻的日本画。1907年,考入日本美术最高学府——日本绘画专门学院。同年,创作了《娉婷》(由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一帧。四年后,当他在该校以优异成绩毕业时。以这张作品参选日本级别最高的美术殿堂——文部省美术展。这是中国人有史以来第一次入选的作品。第二年,郑锦又以他的力作《待旦》(文天祥)入选"大正美术展览会"。接着,《待旦》一画又代表中国,参展于"万国博览会",在东京大正博物馆展出,广受日本文化界肯定。考古学家黑川真濑评价说:"唐代金碧辉映之技法湮没已久,今于郑君斯见之,东方画之异彩也,吾叹之技伟矣!"此时,29岁的郑锦可谓风华正茂。当郑锦学满归国时,梁启超向当时的教育部总长蔡元培先生郑重推荐他的高足——郑锦,并且还特意写了一篇《郑褧裳画引》。在文中,他称赞郑锦的绘画境界高妙,合乎宋、元家法,希望他到京之后能够得到高层和文化界的认可。
  郑锦作品
  创办国立美专,力推徐悲鸿
  1914年,郑锦应国民政府教育部的邀请回到北平。同时兼任北京大学、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大学、国立女子师范学校的教师。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在兼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文华殿古物陈列所所长时,首开先例,把每周更换的展品告知大众。这是把皇宫内的私家收藏公之于众,让文物开放,走入民间的第一步。
  郑锦作品
  1917年,教育部指示筹办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美术学校。郑锦日以继夜地东奔西走,找资料,设计课程,订立招生办法。经过一年的努力,中国第一所正式立案的"国立北平美术专门学校",于1918年4月15日成立了。郑锦被任命为第一任校长。郑锦在"美专"任校长八年,直到解放后该校改名为"中央美术学院"为止,是历任校长中任期最长的一位。国立北平美术专科学校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学校在郑锦的领导下,由于该校是国家级学府,故受聘为教授的均是当时一流的艺术家,如姚茫父、陈师曾、王梦白、李毅士、闻一多等卓有成就的美术家。为中国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如刘开渠、李苦禅、李剑晨、常书鸿等一大批人才。
  郑锦作品
  期间,郑锦在教育部任内时,经过一番努力,争取到六个公费去法国留学的名额。消息传开后,许多权贵纷纷举荐,一时间郑锦的办公桌上,放了十一位被"推荐"的人选。郑锦的原意是想把名额给一些有才能但又没有经济能力去留学的年轻人,为将来中国美术界培养人才,没想到事与愿违。最后,郑锦只有对这些"有权有势"的人说:"我不管你们派谁去,但一定要有徐悲鸿在内!"直到后来,徐悲鸿的遗孀廖静文女士在给杨先让教授的信中还写到:"悲鸿当年每提到郑锦时,都称赞他为人正派。
  郑锦作品
  1924年,北洋军阀政府控制着的北方政权,军阀间互相争权夺地,北平是各方军阀必争之地,政权变化有如走马灯一般。军阀们根本就不关心国计民生,对北平的八所高等院校的教育经费欠了半年之久。许多教授学者,往往空着肚子去上课。一些人利用中国人"仇日"的心理,攻击郑锦的画是"日本文化侵略"的代表。在强大的威逼利诱下郑锦辞职(后由林风眠接任),以表愤慨。
  郑锦作品
  推行平民教育,启发民智
  1923年,朱其慧、晏阳初、陶行知、胡适等发起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在北京筹备成立,总干事为晏阳初。郑锦在他们的影响下,以有教无类的儒家思想,竭力推行平民美术教育。1924年郑锦辞去所任职务,一脚跨过泥巴墙,致力于乡村建设实验与启发民智的工作。与晏阳初、胡适等正式组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深入农村,推行平民教育运动。1927年春,在针对"愚、穷、弱、私"的人民生活现状,认为首先要在人人取得最低限度的文字教育的基础上实施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在文艺工作上郑锦参与了采集秧歌、鼓词、歌谣、歇后语、谚语、谜语等工作。当时的中国民众教育第一套千字课本,是扫文盲的重要工具书,当中的几千幅插图就出自郑锦手笔。
  郑锦作品
  此外,他还创作、编著了以农民等平民百姓为对象的成人教育课本及教育挂图。在艺术方面,他和同伴搜集民间绘画、编辑画范、绘制插图、幻灯片,修筑农村露天剧场,培训农民剧团。在定县,他制订了该县无线电播音台的全套实施方案,并自制出无线电台全部机器,如幻灯机、留声机等。还对该地区的民间音乐加以改良,融入教育性元素,以此启发民智。平教会是一个私人所办的社会学术团体,经费没有固定来源,随着工作范围的扩大,经费十分拮据。他就带领同伴大力节省开支,千方百计四处筹集经费。
  郑锦画作
  坚守民族气节,以画为武器
  1936年应广东省政府孙哲生、吴铁城、杨子毅及孙科等极力邀请他回乡襄理模范县治。返回中山县后,翌年任中山模范县建设专员、平民教育委员会主任等职。中山沦陷后,1940年,他辞职携眷移居澳门。澳门沦陷期间,他再回中山白石村鲍少游家避难。
  郑锦作品
  1941年郑锦与赵少昂摄于香港
  郑锦没有因此而心灰意冷,流离与伤感长绕于心,由此而发于毫端,他再次拿起画笔,作为"武器",作了一系列的画作,《民族意识》、《抵抗》、《故乡》、《群鹰奋战》、《日暮途远》等大批抗战题材的作品,就是这段时期完成的。其中《日暮途远》(由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画中红日将尽,四野苍茫,一个典型的北方农民(代表中国人民),牵着疲态毕露的一匹驴(暗寓日本),向着不知终点的前方隅隅而行。到了1943年,美国正式向日本宣战,太平洋战局日渐明朗,日本侵略军败局已现。这时,年届花甲的郑锦,创作了他平生代表作《春回大地》(121.3×1067.5公分,由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历时一年多,每天作画六小时。到1944年底此画才告完成。在十公尺长的画面上,122匹骏马,或跑,或立,或卧,千姿百态,各领风骚,背景配上高山流水;各种花草树木,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美不胜收。还特别刻了一颗印章,上书"四海和平,万方安乐"。
  《春回大地》制作日志
  关于创作《春回大地》说明
  1945年8月中,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郑锦再一次拿起画笔,画下了《名驹寿柳》、《农家乐》、《四骏图》、《老树逢春》、《人面桃花双映红》、《金鱼图》等画作,每张画上均题款:乙酉胜利纪念。
  郑锦作品
  在抗战中,郑锦拒绝了某些好心人的登门拜访。以他在日本生活学习近20年,精通日文,日本人及一些在日亲属,力邀郑锦"出山"任职,日伪的大官唾手可得。然而,郑锦拒绝了来自各方引诱与威胁,甘于淡薄,宁愿三餐不继,也要坚持高贵的民族气节。
  郑锦作品
  僻居岭南 绘画自娱
  抗战胜利后,郑锦也曾到坦洲做过小学校长和一年的坦洲乡长。后因身体等原因,再返澳门青洲山边石屋隐居,不问世事,以绘画自娱,直至终老。他晚年专注于艺术创作与研究,在澳门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但"艺术虽极深遂,唯素不轻易示人,故不易多睹",这也许与他的经历和个性有关。
  然而,在高剑父、邓芬、沈仲强、佟绍弼、赵斑斓等艺友极力催促下,他举办了平生第一次个人画展——郑褧裳画作欣赏会,展出一百一十四帧作品,多为盈丈巨幅,除了花鸟、人物外,还包括山水。当时叶恭绰、陈树人等为其题词。作为资深的美术教育家的画展,没有加上商业元素,更多的是观画人透过报章,阐述他的技法和美学思想。他在澳门、中山期间,曾与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叶恭绰、邓芬、容漱石、方人定、赵少昂、罗叔重、余君慧、黎心斋、林近等交往甚密,并合办画展。他也曾活跃于港澳画坛,如参加高剑父的弟子方人定、黄独峰、李抚虹、司徒奇、黎葛民、黄霞川等人在香港成立"再造社"的活动等。
  1941年郑锦与香港丽精美术学院同仁
  澳门的安宁给了郑锦一张平静的书桌,在他的一生中,他大部分时间画笔不辍,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而偏居一隅,又使这位曾经的教育大家和国画大师身后更加清冷。1959年3月28日,郑锦因哮喘病在澳门悄然逝世,享年76岁。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他逐渐被人们淡忘。
  郑锦作品
  "对郑锦的研究还远远不足,甚至可以说是空白。所幸对他的关注正在慢慢增多。"原央美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介绍说。目前中央美术学院已经开始将郑锦的研究纳入议事日程。一代美术教育先行者不平凡的求索之路,将会重新展开于我们的眼前。
  郑锦作品

诗苑诗二首原创汴梁客子逸子逸物语诗苑诗二首原创汴梁客子逸子逸物语汴梁客子逸的诗1。宣纸上的葫芦题陈惠刚国画五福丰登乡间盛产葫芦落在宣纸上丰收的是乡音收获的是感情葫芦,挂在乡间老农腰间是他饮水解渴的炊具葫芦,落在宣梦里黄昏(小说林)梦里黄昏原创汴梁客子逸子逸物语秋阳静静地燃烧一天之后,显得很疲惫地悬在村落西旁那片槐树丛间,慢慢地摇晃着,彤红而浑圆。正在隐灭的白昼迷茫地忧愁地凄艳地泛着病色的红晕。暮霭从远的天外杂说杂议出名的尴尬和无奈从大衣哥朱之文玩抖音说起杂说杂议出名的尴尬和无奈从大衣哥朱之文玩抖音说起原创汴梁客子逸子逸物语出名的尴尬和无奈从大衣哥朱之文玩抖音说起提起唱歌的大衣哥朱之文,但凡喜欢听歌的人,无论年幼或者年长,可能对他都唐诗里的情爱故事白居易的初恋唐诗里的情爱故事白居易的初恋原创汴梁客子逸子逸物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十七岁时带着他的诗诗苑埋着的爱(组诗)诗苑埋着的爱(组诗)原创汴梁客子逸子逸物语埋着的爱(组诗)1。同学三十年前我们席地而坐满脸是笑地上的饭缸是空的举着的筷子挂着水滴三十年后我们围席而坐满脸是泪桌上的酒杯是满的望着的眼诗荟小满(外一首)诗荟小满(外一首)原创汴梁客子逸子逸物语小满你走过来,雨水打湿双肩像那个守口如瓶守身如玉之女子胸脯渐渐饱满颤动着丰盈红桑葚缀满枝条从额头到指间,暂时还没有比你更美好的事物一候苦菜秀诗苑梅雨与月光(外一首)诗苑梅雨与月光(外一首)原创汴梁客子逸子逸物语1。梅雨与月光梅雨期的江南雨,落在夜里雨,落在。清晨雨落在屋瓦和街头落在奔走的行人身上还有刚刚插过秧苗的稻田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霖雨不大翰书画院以书画传情与长智镇党委共同庆祝建党99周年开封宋都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大翰书画院副院长王智荣报道七一建党节马上到了,民建市委主委高晓阳,民建副主委管继平,民建市委考评委员会主任尚有林带领民建大翰书画院名誉院长董勇刚院长葛天福画家张大炤鱼精神画家张大炤鱼精神原创宋都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大翰书画院副院长王智荣开封乃八朝古都,是中国首批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命名的中国书法名城。开封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河南书画看开封,一个笨女人之我不愿自己的时间在没有意义中溜走作者宋都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王智荣时间,让任何一个人说都是宝贵的。可是怎么样把宝贵的时间变得真的宝贵,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那?我曾经常常想,自己的时间是可以用金子来换吗?怎么样把自己的宋都书画研究会庆建国迎菊会书画展开幕宋都书画研究会庆建国迎菊会书画展开幕宋都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大翰书画院副院长王智荣报道细雨纷纷,风调雨顺。2020年10月5日10点整,开封文化客厅前,人头攒动,欢声笑语。宋都书画研
当年,四川山村单身汉120元买下被拐女大学生,和牲畜住17年小心驶得万年船,意思是无论做任何事情我们都应当小心谨慎,提防潜藏的危险。这句话对于女性来说更是如此,安全意识的缺乏,还有身体相对男性更弱小,这都是为何许多犯罪事件受害者都是女性的原天才13岁考上大学,后来被中科院劝退,母亲我恨不得他死了好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教养自己的父母绝不能忘。教养教养,有教有养,教养缺一不可。教一个孩子成长是每队父母推动集体智慧进化的因素9保障自由保障自由,首先要保障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自组织,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才能有助于提高集体智慧。事实正是如此。对学者来说,要想与他人建立联系并展开合作言论自由与标准太白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多奇奇怪怪的论调,居然连好看就是正义这种论调都有。无有因为现代社会很多人抛弃了道德,没有了道德就等于没有了标准,每个人自己喜欢什么就会推捧什么认为什么是好就赞美权力与媒介听马建标讲近代牛人如何用新媒体打造人设网络媒体的快捷已经让我们感觉不出山海阻隔对信息传递的影响。你可以想一下,是在什么时候知道巴黎圣母院被烧的消息呢?当然,你是第二天起床后看微信或微博的时候知道的。但你看到的时候,消息雍和宫从宫殿到佛寺十地圆通牌坊康熙三十三年(1694)始建,初为雍亲王府。雍正即位后,将其中的一半改为黄教上院,另一半作为行宫。后来,行宫为火所焚,遂于雍正三年(1725)年将上院改为行宫,称雍和宫成事冯唐解读曾国藩,告诉你怎样成事一个人怎样才能不朽?左传提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一个人要么当道德模范,要么就干事创业,要么著书立说。自古以来,但凡有一样能让后人说道说道,就很性灵隽永,守护乡愁,乡村哲学家刘亮程的散文究竟好在哪里?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传统中国是农业社会,土地孕育了我们民族绚烂多彩的文化,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乡土社会一般以村卡尔洛维特尼采永恒轮回是了解尼采哲学的一把钥匙我站在赤裸的危岩上面黑夜的衣裳将我裹住从这光光秃秃的高处我俯瞰一片繁盛的国土我看到一只鹰在盘旋鼓着青春泼辣的勇气一直冲向金色的光芒升到永恒的火焰里去。尼采我站在赤裸的危岩上面尼采是他是西方的孔子,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一生,对普通人有何教益?如果你能够穿越到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来到古希腊的雅典城,并经常在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走,或许会遇到一个衣衫褴褛光着脚丫的男人。他长着一个扁扁的鼻子,肚子大大的,光是长相丑陋就能想成为作家?这本书给你金手指,但其中的风险你更应该知道那些伟大作家是如何成为作家的?这一直是文学爱好者们关注的话题。关注的背后,其实是他们在衡量自己成为作家的可能性。一作家的两种类型一类是天生的,另一类可以后天养成很多人认为,作家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