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只有生娃才知道

  我是一个自私的人,我深深地知道这一点。2017年11月17日18时32分,躺在手术台上,当医生把一个青色的"肉团子"往我脸上靠了靠,说"这就是你女儿"时,我还没有任何感觉。全麻的身体动弹不得,高度近视的眼睛虽然睁着,但视野里一片模糊。
  就是这家伙让我疼了几天几夜?医生把我紧紧裹在深绿色的手术"袋"里,我像只菜青虫一样被推出手术室。那一刻,不要提什么母爱了,我只想赶紧养好伤打人。我的胸腔里满满都是一团气,一团鼓鼓地"复仇之气"!
  1、为什么要生娃?
  刚出手术室,爸爸、妈妈和"三角龙"(孩子爹)立刻围上来。他们在产房外已经等了一天一夜,还没看清他们的眼里是否有红血丝,我就被套上了氧气面罩。吸氧,压肚子,排废血,排气,排尿,拔尿管……我从没像此时这样渴望过自己的屎、尿、屁。
  护士一会儿一催,一会儿一催——尿了没,尿了没!最艰巨的一项任务是大便,只有屎、尿、屁排通畅的身体才是好身体,拉不出来的话只能靠开塞露。
  等到换上肥大的粉红色病号服,戴上眼镜,能安心躺在11个人的"超级病房"里享受温热、浑浊的空气时,已经是24小时以后。妈妈为了陪我一夜没合眼。因为病床紧张,陪护没有床,她整夜坐在一张硬木凳子上,一边替我擦汗、擦身,一边看着新生的"迅猛龙"。加上昨夜,她已经两天没睡,眼神有点呆呆的。
  是为了体验爸妈平淡如水的婚姻"坟墓",还是为了老有所依,不用孤零零住养老院?自私的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隔壁床还没生的准妈妈们圆鼓鼓的肚子上绑着胎心监护,咚咚咚,咚咚咚,被放大的胎心声预示着新生命的强烈存在感;刚生完的妈妈们被推进病房,她们从担架上赤身裸体地爬上自己窄小的病床,岔开双腿,让护士一手镊着棉纱布,一手拿着不锈钢温水壶冲洗下身,床单上铺着产褥垫,一片血红洇开来。
  夜里,长时间躺着的我腰酸无力,连自主翻身都做不到。因为不停有产妇进出,病房的白炽灯一直亮着。灯光中,我在手机的备忘录里打下:生命中,有个人在子宫里陪伴的时光终于结束了。安全的战前阶段过去了,是时候复仇了,霸王龙!是的,不管对别人意味着什么,生娃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场战斗,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
  2、出院的日子
  每个妈妈的子宫上,仿佛都刻着孩子的名字。产后第四天,我的烧终于退了。产后由于宫内感染,我一直烧得晕晕乎乎,我妈来医院看我和刚出生的孩子,第一天要求给小孩喝水;第二天拿了片产妇加长卫生巾给小孩当尿不湿换,还问我胶要贴哪边;第三天更厉害,认真地对我说小孩可以喝橙汁了,理由是能喝奶就能喝橙汁……我小时候到底是怎么活下来的?这场战斗的开场就难度太高了吧!
  身体一清凉,战斗力立刻大增,我在病房就跟妈妈吵了起来:"说了不能喝,这么小的小孩喝什么橙汁啊!""我看微信上说的……""微信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你也信?都是骗点击量的谣言!"一定是跟我爸的婚姻生活太无趣,我妈最信任的人已经变成了微信。微信,微信,名字都叫"微信"了,怎么还能全部都信?!看着她无神的双眼,我有点怀疑她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或者抑郁症。
  为身体虚弱,我打算这几天就暂时先跟他一个阵营,毕竟他头脑还算清醒,不会像我妈那样,心里一急就乱找医生给我抽血查发烧原因。但处乱不惊也可能是没那么爱吧,我心里想着。管他呢,先活下来要紧。战线不怕长,战略最重要。
  3、月子里不悲不喜,随缘带娃。
  出院隔天,爸妈看我活过来了,月嫂也来了,心一安,就买票回了老家。住院那几天,爸妈虽然辛苦,但我们之间也没少生气。我爸负责伙食,刚生完就煮了一锅汤叫我喝,萝卜的,说是帮助排气。他们知道我坚持"科学坐月子",又想快速恢复身材,不喝大补汤,可这萝卜汤我要是喝了,只会憋得一肚子"萝卜屁",放都放不完,当我是气球吗?
  因为手上一直挂着自留针,我的手肿得像馒头,加上生完头三天要开奶,胸也胀得像两个大石头,护士让家里弄点土豆来敷着消肿。我跟爸妈一说,我爸先拿来一袋处理后的土豆块,月嫂哭笑不得,说这咋敷啊,一放上去就掉了。我爸不服,拿回去又改刀成了一厘米厚的土豆片,还非说我爷爷住院时敷的就是这样的, 为此和我吵得不可开交。为什么简简单单把土豆削成苹果皮那样的薄片他就是不照做呢?真是气死我了!来来回回送这送那很容易吗?就这么喜欢跑腿吗?到底是不是很关心我?!
  婴儿也太能喊叫了吧!哇哇哇、哇哇哇的,只要一饿就哭,感觉我无时无刻不在喂奶。喂奶的时候,一边在吃,另一边的乳汁就会溢出来弄湿衣服,简直太羞耻了。而且只要一喂奶就会刺激宫缩,肚子里像有小针扎一样的疼,这样的疼痛和恶露一起要持续一个月,这体力和耐力的双重考验是娃给亲妈的"十大酷刑"第一招吧!
  她这是想通过吃奶来拖垮我这个对手吗?可是话说回来,我一个"战斗狂魔",为什么要给自己的"敌人"喂奶啊?一定是我嫌"敌人"还不够强大。跟战斗力还在萌芽状态的小小对手作战,不是我这崇尚公平的"霸王龙"的作战风格。
  看看自己在上一场战役中受的伤吧:涂着碘伏的刀口像条长长的虫子,肚皮和腋下的黑色素还没有消退,真不想看见这么惨淡的自己。剖腹产就是个大手术,把我从中一劈两半,身体比想象的还要虚弱。虽然不像顺产侧切缝针那样坐着就疼,但只要一坐下,就很容易压到横切的刀口。
  我在生孩子前特别讨厌小孩哇哇大哭时的声音,很多"过来人"说,只要你也生一个,你就再也不会讨厌小孩哭,反而会很喜欢。但我刚生完时,心想你们这些过来人真的没有一句不是骗人的,我还是很讨厌小孩的哭声。小孩一哭就是地狱,因为妈妈的子宫会随着小孩的哭声而产生宫缩,什么母子连心,"母子连痛"还差不多。
  我是幸福孕孕,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有爱有思想的育儿和教育达人。欢迎关注、点赞和评论,更多育儿知识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沟通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听杨振宁老先生谈造物主有感并预告准备发表的科学论文相对论尊敬的杨振宁老先生您好宇宙是无穷的,有无限的可能,所以不管智慧生命进化到何种高度,已知总是有限的,未知永远是无穷的。人类的大部分活动局限于地球,通过触摸听闻观看等直觉的自然观察,在王晓锋破解宇宙烟花的秘密当某些类型的恒星演化至生命末期,发生剧烈的高能爆炸,这种现象被称作超新星。爆炸的光芒通常可以照亮整个星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王晓锋将其形容为一场宇宙的烟花。王晓锋想象过,如果人类能元宇宙是骗局,还是人类的未来?元宇宙在未来可以形成一个大一统的世界。爱恩斯坦早就预言了大统一理论,一个是超膜理论,一个是超弦理论,超膜理论和超弦理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两个平行的元宇宙在真实的二元世界里存在,硬核科普量子力学中,为什么观测会导致坍缩?简单总结两句话这个问题科学家们还不完全清楚。这个问题科学家们知道的,比一般人想象中的要清楚得多。如果用最简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裸量子力学(baretheory)说了些什么,可以这样说,艺术航天徐冰天书号火箭发射2021年2月1日1615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5发射位2021年2月1日,中国酒泉发射了一枚火箭,这是全球第6025次航天发射,这枚火箭被命名为徐冰天书号,这是首枚以艺术之名发射的火未知生物?琥珀化石中现新物种,科学家此前仅发现两次,很罕见不同的生态环境孕育不同的生命,地球有46亿年的历史,地球生命也有38亿年的发展演化史,在漫长的岁月里地球上虽然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毁灭事件,但是生命从未彻底地停止,正相反地球生命电子自旋的声学操纵能改善量子控制近日,德俄科学家合作研发一种自旋量子位的声学操控方法,展示了表面声波的应变场与碳化硅中硅空位的激发态自旋之间的相互作用。新方法有望改善电子自旋的量子控制,并为微型量子设备高效处理量一一宇宙新说一一劉兵太阳的运行速度是每小时7万公里,九大行星围绕着太阳旋转运行,各自距离太阳又远近不一,正如高速运行的列车一样,风驰电掣般飞啸而过,强大的离心风力带起附近的飞沙走石,质量小的沙石最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天狼星今天看到俄罗斯天狼星2021密闭空间国际实验在莫斯科启动的新闻,突然有想写一些关于天狼星知识的冲动。在我三十二年的年轻记忆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苏轼的那句会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地球守护神连续被撞,1994年曾救了人类一命,这是什么征兆?木星又来替地球挡灾了,在过去的2个月时间里,木星已经接连被撞了2次,而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就发生在几天前。作为太阳系中已知的最大行星,木星从太阳系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担任了最为重要的这颗卫星如何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全球首颗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看点解析11月5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11月5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可持续发展
银河系的旋臂上出现了奇怪的碎片这个不寻常的特征有3000光年长,可能代表了一种以前未知的银河系亚结构类型。上图这幅图是我们目前对银河系的最佳猜测。据悉,在离地球最近的银河系旋臂上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断裂。天文学家南大邱科平教授团队发现银河系中距离最远的大尺度结构扬子晚报网8月20日讯(记者杨甜子)南京大学天文学院发布信息,基于国家大科技基础设施FAST望远镜(中国天眼),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邱科平教授团队在距离银河系中心22kpc(火星探测器好奇号到达红色星球上有趣的过渡区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器好奇号已经滚进了一块地面,可以为这颗红色星球的气候历史提供相当多的线索。好奇号于2012年8月降落在96英里(154公里)宽的盖尔陨石坑内,其任务是评估该地区电子电子和自旋轨道相互作用竞相控制电子图1电子自旋受电子运动(通过自旋轨道耦合)和与其他电子的相互作用(通过库仑效应)的影响。图片来源MariIshidaRIKEN紧急物质科学中心在一项有助于识别奇异量子态的发现中,RNASA探空火箭再发射以追踪太阳热大气层的神秘来源据外媒报道,在瞥见了太阳外层大气中微弱但广泛存在的过热物质后,NASA的一枚探空火箭返回以寻找更多。这一次,它携带了一种经过优化的新仪器进而可以在太阳更广阔的区域内观察它。这项任务科学家量化将植物捕获的二氧化碳永久储存为碳化硅的过程据外媒报道,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量化了将植物捕获的二氧化碳永久储存为碳化硅(SiC)的过程,这是一种宝贵的电子材料。植物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但是这种好处是同样是核聚变,为何太阳可燃烧100亿年,氢弹却一下子就炸了?世界上所有的物质其实都是由原子所组成的,而原子的内部结构则是一个原子核和很多个围绕其旋转的电子。只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原子核就会发生爆炸反应,从而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氢弹所产生的爆美国用强大的激光加热和压缩氢燃料启动聚变,加热到比太阳还热?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theNationalIgnitionFacility周二宣布了聚变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使用强大的激光加热和压缩氢燃料,启动聚变。实美国宇航局发射沸石二氧化碳消除器NASA一直在通过在国际空间站上测试过的二氧化碳洗涤器的多次迭代升级解决方案。这些机器从空气中去除多余的二氧化碳并将其送入虚空。空间站的二氧化碳去除组件(CDRA)即将实现,其最新高性能超薄二氧化碳分离膜制备成功8月16日,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院传出消息,该所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的杨维慎研究员和彭媛副研究员团队在纯相共价有机框架(COFs)气体分离膜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制备出高我国科学家在青海冷湖地区发现这儿的光学观测条件比肩国际一流大型天文台图说2018年冬季,在赛什腾C点建有两个测试塔,分别测量白天和夜间的视宁度。这是工作时用手机拍摄的星轨,星空在地球转动过程中留下美丽的轨迹来源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下同)新民晚报讯(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