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这一次,轮到中国科学家拯救世界了

  地球从未脱离小行星撞击的威胁。在大部分人印象里,拯救地球通常是好莱坞大片里外国科学家的事。可这一次,将人类从这种危机中解救出来的,可能是中国科学家。
  图片来源: Pixabay
  撰文 武大可
  编辑 魏潇
  小行星 101955 Bennu 是一块平均直径 500 米的巨大岩石,自 1999 年进入天文学家们的视野起,就得到了密切的关注——它有两千多分之一的概率在下个世纪撞击地球。撞击释放的能量将达到 1200 兆吨 TNT 当量,是"小男孩"原子弹的 80,000 倍,足以对地球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打击,为人类社会带来灭顶之灾。
  小行星 Bennu 的直径甚至超过了帝国大厦和埃菲尔铁塔的高度。图片来源: NASA/University of Arizona
  科学家们显然不会坐以待毙,把人类的命运交给两千分之一概率的天意。可惜半个世纪以来的各种危地小行星 (可能撞击地球的近地小行星) 偏转或拦截方案,要么是难度和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要么是效率过低,不能确保及时把小行星推离原有轨道。而我国中科院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1 年 6 月发表在期刊 《伊卡洛斯》( Icarus )上的"末级击石"组合动能冲击方案 (Assembled Kinetic Impactor, AKI) ,通过使用 20 多枚长征五号火箭,能够将 Bennu 推离轨道,避开地球。"末级击石"终于把充分具有效率和可行性的行星防御方案带到了人们面前,成为了眼下从随时可能面临的小行星撞击危机中拯救人类的新希望。
  无处不在的威胁
  6500 万年前使恐龙灭绝的希克苏鲁伯 (Chicxulub) 撞击并非是小行星撞击导致大灭绝的孤例,规模不同的大型撞击在百万年尺度上常有发生。直径百米内的小行星撞击更是不计其数。考虑到地球历史上曾发生的撞击事件规模之大和现代不同规模撞击事件的频率之高,人类随时可能面临小行星撞击的灭顶之灾的说法不完全是危言耸听。美国近地天体和行星防御非营利组织  B612 基金会 在 2018 年的 报告 中称:"我们 100% 确定会被毁灭性小行星击中,不能 100% 确定的只是它何时发生。"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 (Steven Hawking) 在他的最后一本著作《对宏大问题的简短回答》 ( Brief Answers to the Big Questions ) 中也表示,地球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小行星撞击。
  NEOWISE 2013 - 2017 年的监测结果可视化。 图片来源: NASA/JPL-Caltech/PSI
  科学家们对危地小行星的担忧由来已久,自 1992 年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 主办近地天体拦截研讨会起,相关的风险监测和拦截偏转方案研究就在不断推进。2013 年启动的近地天体宽视场红外测量探测器 (NEOWISE) 项目就开始 对全太阳系的小行星进行监测 ,在主要任务期间发现了超过 15 万颗小行星,其中包含 1850 颗轨道可能与地球轨道相交,存在撞击风险的近地天体 (Near Earth Object) 。根据 NASA 的统计,截止 2021 年 7 月 19 日,已知的近地小行星数量已达 26,234 个。
  1994 - 2003 年有记录的直径 1-20 米小行星撞击频率图,共计 556 起。图片来源: NASA/Planetary Science
  防御难题
  认识到太阳系中潜伏着如此之多的小行星杀手后,科学家们也开始提出多种类型的可能拦截偏转方案:
  · 操作一艘重型航天器靠近小行星,充当"引力牵引车",用数十年的时间影响小行星的方向。
  · 从小型航天器发射激光以蒸发小行星上的物质,物质会飞离表面并产生相反方向的推动力。
  · 在地面或小行星附近的空间设置镜面以聚焦太阳光,照射小行星表面使物质脱落,从而推动小行星。
  · 如果小行星足够坚固,就能令设备在其表面着陆,利用火箭推动它。
  · 给小行星涂漆以改变其热特性,这样阳光就会改变它的方向。
  · 在小行星附近引爆核武器,传递能量并将其推离轨道。
  · 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用航天器撞击它。
  若要通过前几种方案完成小行星的偏转,需要的时间都需以十年为单位计算,效率过低,甚至比可能存在的超快小行星从发现到撞击前所留给人类的时间还要短。核爆方案又有潜在风险,违反了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 (COPUOS) 禁止在太空部署武器的规定。目前看来唯一可行的方案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动能冲击 (Kinetic Impactor) 。人类已经掌握了向太阳系内发射航天器的能力,虽然单个航天器冲击小行星所能传递的动量不多,但一个不够,可以发射两个,还不够,就十个。
  NASA 在 2018 年也确实提出过这种朴素的具体构想——超高速小行星应急响应任务 (HAMMER) ——假想目标同样是小行星 Bennu。NASA 的模拟表明,在 Bennu 与地球相撞之前,进行 34 - 53 次 HAMMER 发射,每次使用一枚 8 吨重的航天器进行撞击,就能确保 Bennu 轨道避开地球。这一假想任务成本颇高,需要的大量发射次数也使任务周期难以压缩,但若能成功实施,确实可以换来地球和人类的安全。
  方案看起来的确可行,但正如狙击手是要靠子弹喂出来的,背负拯救人类使命的小行星偏转计划如果未经演习,谁也不敢保证它能在真正面临撞击风险之时"一发入魂"。演习不能省,但当演习的"军费"数额摆在面前的时候,人们或许就打起了退堂鼓。近些年,NASA 和五角大楼之间就在谁来承担这类研发任务成本的问题上踢起了皮球。NASA 认为虽然这项任务的主要工作是研发,但本质上并非为科学探索服务,而是一项防御任务,因此希望看到军方来领导工作。但军方却将有关问题推回给了 NASA。
  直接动能冲击的测试任务最终未能上马。目前唯一有确切计划的筹备中项目是 NASA 与欧洲航天局 (ESA) 合作耗资 2.5 亿美元 (约 16 亿人民币) 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 (DART) ,计划于 2021 年底或 2022 年初发射,撞击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的双小行星系统栾大星系统 (Didymos System,也称迪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 中直径约为 160 米的卫星栾小星,改变其轨道周期,进而改变系统中的引力作用,以此间接偏转栾大星。这一任务只需一次发射,航天器质量也仅为 610 千克。
  DART 任务示意图。图片来源: NASA/Johns Hopkins Applied Physics Lab
  有理由相信 DART 构想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这样的方案仅适用于双小行星系统,对于 Bennu 这类一般的孤立小行星却无效。面对 Bennu 和更多潜在危地小行星的撞击威胁,人类又该何去何从呢?
  末级击石
  这一次,肩负起拯救人类的使命的或许是中国航天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提出了改良的航天器末级组合动能冲击方案 (AKI) "末级击石":有别于传统动能冲击 (CKI) 方案,航天器进入深空逃逸轨道后,火箭末级与航天器不实施星箭分离,由航天器操控末级组合体撞向危地小行星。这能充分利用火箭末级的剩余重量,提升撞击小行星的动量,进而提升小行星轨道偏转能力。
  "末级击石"行星防御任务方案示意 图片来源:中科院空间科研中心
  团队设计了使用长征五号火箭 (CZ-5) 发射"末级击石"任务的方案,计算模拟显示,单发 CZ-5 AKI 的小行星偏转效果超过了 CZ-5 CKI 的 3 倍。在十年内偏转直径 140 米的小行星轨道的任务中,末级击石可将偏转距离由不足一倍地球半径提升至一倍地球半径以上,为十年预警时间条件下直径 140 米级危地小行星的偏转提供了一种潜在高效技术手段。而在直径约 500 米的 Bennu 小行星转向任务中,如果使用末级击石策略,只需要发射 20 多枚 CZ-5 就足以完成偏转,令其轨道避开地球,远低于 HAMMER 计划所需的 34-53 次发射。
  AKI 末级击石与 CKI 的防御效果对比。图片来源: 论文 截图(未经同行评议的 arXiv 版本,与正式发表版本的内容基本一致)
  《伊卡洛斯》的审稿人称这一研究是"有趣、简单、新颖的"。作为目前唯一有望做到短期预警条件下的 140 米级危地小行星防御方案,末级击石的确简单。没有人希望在有生之年遭遇小行星撞向地球,但若这样的灾难真的在不远的未来发生,拯救世界的或许将会是中国科学家。
  内容来源:微信公号 科研圈
  博士去高校任教:我被 X 大 PUA 的那三年
  一个博士的血泪求职路:想入职高校?请以我为鉴避坑
  就业无门,退而考博入职高校,这是我的科研路
  特别声明:本文发布仅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代表本公共号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使用,请向原作者申请,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驾照一分没扣过,为何被吊销了?交警提醒看看这行字很多中国人都有一种忧患意识,明明自己没有买车的打算却要先考一本驾照,只要考到了驾照,早晚有一天能派上用场。大部分车主考到驾照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开车,等自己有经济实力买了车,没开多久就农村俗语男人遇三事,是祸也是福,说的是啥意思?农村俗语男人遇三事,是祸也是福,说的是啥意思?要说流传在农村里的俗语,还真不少。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句流传在农村里的俗语,就是男人遇三事,是祸也是福。下面我向大家解释一下这句俗语差点没命!小伙和眼镜蛇睡一个被窝商家发错货了我们常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最近,黑龙江一小伙把一条有毒的眼镜蛇当宠物养,结果被蛇咬伤了。患者小刘不养了不养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心太大了,养这玩意。小刘喜欢蛇,家里养了芝加哥的天际线(下)城市地铁的红与紫英国作家吉卜林说我邂逅了一座城市,一座真正的城市,人们叫它芝加哥。去年9月从芝加哥回来后,就一直想写点什么,建筑艺术大学好像还有很多。不写则已,一写就洋洋洒洒地停不下来。文章太长了车险大变动,没出过车险的注意,强险不再是950元,望互相转告现在大家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从大家的吃穿住行方面就可以体现出来,比如以前的人要想出一趟远门只能坐火车或者是大巴,但是如今可以自己开车出远门,这是那个年代的人做不到的事情。现在买车的人正在使用的5元纸币,竟有5种特殊版别市价很高,值得找找看在第五套人民币中,1999年的纸币因其脱离面值的市价,被人所熟知。如今,这个年份的纸币,已经很少出现在流通之中,尤其是那些发行量较少的面值,比如50元20元和5元。在这其中,5元纸7。6戛纳电影节开幕,主竞赛评审团亮相,这位亚洲人你一定看过当地时间7月6日,第74届戛纳电影节开幕。主竞赛评审团亮相红毯,包括主席斯派克李(黑色党徒)以及韩国演员宋康昊(寄生虫)玛姬吉伦哈尔(蝙蝠侠黑暗骑士)梅拉尼罗兰(惊天魔盗团)等,并操场埋尸案将改编为电影,家属表示要起诉片方轰动一时的湖南新晃操场埋尸案破案后,有三家制片公司宣布会将案件翻拍为电影操场,10月开机,但被害人家属称制片方未获家属授权,担心事件被胡乱改编。被害人亲属委托律师沟通后,制片方至今走出人类世未来科学艺术展即将启幕9月28日下午,走出人类世未来科学艺术展新闻发布会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报告厅召开。继2019年物演科学观与艺术观主题展成功举办之后,由未来论坛与锡纯基金会再度联合出品的人类航天史上最为悲壮的一具骸骨他升空前就知道自己回不来谁是第一个进入外太空的人?加加林。谁是第一个成功登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这些太空英雄的名字我们如雷贯耳。但有成功就有失败,我们只记得他们成功时的荣耀,却已然忘记了那些在成功路上牺疯狂!可改变人类独一无二的DNA,详解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2020年10月7日,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德国埃马纽埃尔沙尔庞捷教授和美国珍妮弗杜德纳教授,获奖评语如下以表彰她们发现CRISPRCas9基因剪刀基因组编辑方法。而随着这一奖项的揭晓
请不要滥用以人民的名义最近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批判莫言的浪潮,很多人振振有词地宣称以人民的名义把莫言定为叛徒等等,动不动就把人民顶在头上,帽子可谓众多,棍子也打的天响!我真不明白这些人动不动拿人民说事,知扣式半电池的电化学特性简单性与陷阱之间的平衡行为研究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锂离子电池不断得到改进移动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并在混合动力和全电动汽车中实现大规模应用。然而,由于安全问题里程限制和快速充电能力不足,用户对汽车应研究决定眼睛颜色的基因不简单一份新研究发现了50多个以前所不知道的与眼睛颜色相关的基因,原来仅是一个瞳孔颜色这样简单的问题,其背后的基因机制都相当复杂。一个由伦敦国王学院(KingsCollegeLondon自闭症少年高考作文交了白卷!老母亲压下怒火,决定和他谈一谈每年高考,全民讨论最热烈的绝对是作文!为啥捏?因为其他科都看不懂呀!!!也就作文能全民参与,刷刷存在感。BUT,今年全国8套试卷8道作文题出来后,大家傻眼了这连高考作文题目都看不懂正能量一位母亲用八年时间治愈自闭症儿子的故事,让人感动周甜今年刚过30岁,来自农村的她,毕业以后如愿以偿地去了美丽的苏州生活,在一家高中担任语文老师。周甜的丈夫也是一位来自教育战线的工作者。二人婚后不久便添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小彬。一家三大声宣布我儿子是自闭症!这位母亲用了10年这个用手风琴弹奏我和我的祖国的少年名叫铁蛋儿,今年17岁。在抖音上,妈妈经常分享铁蛋儿的日常弹琴唱歌读诗游泳做家务儿子被诊断自闭症后,她用了10年,直到两年前的一次演出过后,才坦然雪花设计师实验室里的科学艺术家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的利布布雷希特(KennethLibbrecht)在实验室设置了一套培育雪花的装置,通过调整各项条件,设计出各种形态的雪花,他说仿佛体验到魔术师般的乐趣。近期接受为什么馆阁体不是书法,你懂得这个阴谋吗?从我接触书法的那天开始,就一直有人耳提面命馆阁体不是书法。起初我也认为这话说得有道理,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突然领悟了另外一个道理有道理的话,被没道理的人说,也就变得没道理了。什么是2020全球专利企业50强台积电居第6据专利数据提供商IFICLAIMSPatentServices日前公布2020全球专利企业50强排行榜,IBM专利项目虽较2019年少1,仍以9,130项再度称霸,连续28年蝉联第FCA与硅谷初创公司合作生产电动飞机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iatChryslerAutomobiles,FCA)目前正与加州一家空中运输出租服务初创公司Archer合作,计划在2023年生产电动飞机。根据FCA星以色列公司从空气中提取饮用水日产5000升以色列一家名叫Watergen的公司开发出新的产水机器,可以从空气中提取饮用水,而且每天可生产5,000至6,000公升的水。该公司已捐赠多台这种机器给邻近的加沙地区(Ga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