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战国初期魏国称霸,为何不趁机灭了秦国?真的是因为魏王短视?

  公元前383年,刚刚开启的战国时代,迎来了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
  这一年,赵国出兵,进攻小国卫国。卫国的历史很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但遗憾的是,到了战国时期,卫国已经衰落了。在强大的赵国面前,卫国根本就不是对手。
  不过好在,作为小国的卫国,也有自己的生存办法。早在历史刚刚进入战国时期的时候,卫国就倒向了战国七雄的那个魏国,认魏国做了大哥。而在战国初期,魏国因为率先变法,绝对是当之无愧的霸主,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战胜魏国。
  有这样一位霸主级的大哥罩着,小弟卫国之前的日子,倒是也能勉强过得去。
  然而谁都没想到的是,这一次,作为顶尖大国的赵国,却选择了对卫国出手。有意思的是,在此之前,因为三家分晋那件事,导致韩赵魏三国,在战国初期的时候,一直都是最亲密的盟友。三晋联盟,基本上可以做到包打天下。
  这样一来,魏国面对的问题就很尴尬了:作为一个带头大哥,到底是要保护自己的小弟,和赵国撕破脸?还是为了保住盟友,放弃卫国这个小弟呢?
  当时魏国高层到底是怎么讨论的,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在这之后,魏国直接出兵,帮助自己的小弟撑场子,而且直接和赵国开战了。
  在强大的魏国面前,即便是赵国,也会觉得压力山大。所以最后,双方在今天的河南省清丰县一带打了一仗。结果不出所料,赵国大败而回,魏国也算是成功替自己的小弟撑了场子。
  放在战国时代,魏国和赵国的这场战争,规模其实并不算大。至少和后来那几场著名的大战相比,不管是参战人数还是规模,这场魏国和赵国的战争,都被压制在了很低的水平。
  但同时,如果从整个战国历史的大背景来看,这场战争的影响,却可能比那几场著名的大战,来的更加深远。
  因为这场战争的爆发,标志着原本亲密无间的三晋同盟,彻底破裂了。而魏国和赵国之间,也从原本的盟友关系,逐渐转变为敌对关系。
  对于魏国当时的这个选择,后世绝大多数的历史爱好者,普遍持鄙视态度。因为在此之前,韩赵魏三国同盟,实力极为强大,几乎可以压制其他所有大国。而在这个联盟当中,魏国因为国力比较强,又是当之无愧的带头大哥。
  就在这场战争发生几年之前,魏国刚刚在河西地区,用五万新兵,击溃了秦国五十万大军。那一战,不但打掉了秦国的大部分精锐,同时也震动了整个天下。所以后世很多历史爱好者认为,当时的魏国,应该坚决魏国三晋同盟,和韩赵两国搞好关系,然后一门心思去灭了秦国再说。
  一旦魏国彻底吞并了秦国,占据了整个关中地区。那么接下来,魏国的国力将会再次飙涨,甚至比当年的晋国更猛。而且,灭了秦国,占据了整个关中之后,魏国就有了更多的战争资源,容错率也会更高。
  这样一来,魏国将来就会很有可能横扫天下,最后统一整个中原了。
  但是这一切,随着魏国主动和赵国撕破脸,都彻底成了泡影。之后的魏国,不得不面对四面迎敌的局面,强大的国力也被渐渐耗尽,最终逐渐衰落。所以,后世很多人都认为,这是魏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记昏招!
  而使出这记昏招的目的,竟然只是为了保护卫国这么一个小弟。不得不说,这个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我们暂且不讨论。在讨论魏国决断对错之前,我们可以先来考虑另外一个问题。
  为什么当时魏国会主动选择和赵国撕破脸,自己主动破坏三晋联盟吗?
  难道说,这真的是战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记昏招?真的是因为当时在位的魏武侯,太过昏庸无能,目光短浅,所以才会做出这种蠢事吗?
  如果当时魏武侯选择放弃卫国,继续和赵国结盟,维持三晋联盟的存在。后来的魏国,到底又有几成把握,能够彻底灭掉秦国呢?
  想要说明白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先简单来捋一下,魏国在战国初期的历史。
  早在这场大战七十年之前,当时还是春秋末期,晋国还存在。那一年,晋国内部最强的四大家族,发生了混战。先是最强的智家,带着韩魏两家,一起围攻赵家。然后,赵家私底下联系了韩魏两家,最终成功反杀了智家。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晋阳之战。
  晋阳之战以后,晋国高层权力,基本上被韩赵魏三家彻底瓜分,包括智家在内的其他所有大家族,全部出局。然后,因为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形状,韩赵魏三家谁也奈何不了谁,所以最后,三家干脆就联手瓜分了晋国。
  这就是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一个历史事件,但其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整个瓜分过程,其实大概持续了十多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因为在瓜分的过程当中,三家也需要不断扯皮,不断交换各自的领土。
  在昔日晋国强盛的时代,封给这些大家族的领土,往往是极为散乱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今三家既然要彻底瓜分晋国,彻底独立,那自然要让自己的领土尽量抱团。而经过长达几十年的扯皮之后,最终,魏家分到了陕西、山西、河南交界的地区。虽然地盘依然还是有些散乱,但至少有一个统治核心了。
  而接下来,当魏家解决了地盘问题之后,就开始大力招揽各地的人才了。当时魏家掌权的,是魏武侯的父亲,魏斯。在魏斯的带领下,魏家迅速吸引整个中原的人才。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个叫李悝的人,来到了魏国,后来又帮魏国迅速完成了变法,革新了社会体制。
  因为成功变法,所以,魏国在还没正式开国之前,就已经非常强大了。而且,当时魏家内部的体制,非常先进,远比其他老牌诸侯国更强。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公元前403年,魏家联合韩魏两家,一起去周王室撒泼打滚,最后终于逼得周天子给了他们正式的册封。
  打这开始,韩赵魏三国,也就算是正式开国了。
  因为有着之前的那段历史,刚刚开国的韩赵魏三国,可谓是同气连枝。接下来,三国组成了一个强大的三晋联盟,整体实力比之当年的晋国,还要更胜一筹。
  同样还是这个时代,其他几个大国,处境则都相对一般。齐国那边,国内的田氏家族把持了大权,正在忙着篡位,根本没空管外边的事情,之前还被三晋联盟暴打了一顿,根本不敢吱声。秦国那边,正在闹四代乱政,旧贵族和国君之间,相互争权,弄得高层常年不稳定,国力也是在一直稳步衰退。
  南方的楚国,情况稍好一些。但是之前在春秋后期的时候,楚国曾经差点被吴国灭国,后来一直在养伤。此时的楚国,虽然养伤养的差不多了,但整体国力的强度,依然存疑。在春秋时期,楚国全盛的时候,面对晋国尚且被压制。如今楚国国力早已不复当年,三晋联盟又比当年的晋国更强。这样一来,楚国在正面战场上,自然就只能被三晋联盟压制了。
  三晋开国之后,接下来的几年当中,除了和楚国打了一场大仗,最终大胜而回之外,基本上没怎么动武。这主要是因为,三晋刚刚开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整顿内政。而魏国这边,除了要忙改革之类的事情之外,之前还占领了中山国,此时正在忙着消化中山国。另外,当时魏国还开始训练新式军队,组建职业军队。
  这些事情,都是千头万绪,实在是很麻烦。
  所以,之后的几年里,魏国基本上很少对外主动出击。而几年之后,到了公元前396年,魏国的开国国君魏斯,终于去世了。而魏斯去世之后,他的儿子魏击顺利登基,这就是魏武侯。
  从魏国高层的角度来说,这次换国君,其实并没有引发任何动荡。一方面,魏武侯作为一个新的国君,之前经历过系统的继承人培养,绝对算是一个合格的国君。魏武侯很小的时候,他爹就给他找来了一堆名师,围着圈教育他。
  等到他长大一些之后,魏文侯又给了他足够的历练机会。包括之前魏国吞并中山过,就是魏武侯去负责的。而中山国被吞并之后,魏武侯又被直接任命为中山君,负责彻底消化中山国。
  这样的魏武侯,可谓是文武双全。不管是在学问上,还是在行军打仗方面,都非常出色。有这样一位新国君接班,对魏国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
  另外,魏文侯去世之前,还给魏武侯留下了一套超强的班底。既有李悝这种顶级名相,也有西门豹这种治国大才,更有吴起这种不败军神。当时的魏国,可谓是人才济济,让其他国家眼馋的很。只要魏武侯能够善用这些人才,魏国的扩张实在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就在魏武侯上位之后不到一年,那位名相李悝就去世了。因为李悝的死,导致魏国高层有些工作,必须得交接一下。魏武侯本人又是一个刚刚上位的新君,很多工作还不熟悉。所以接下来的两年里,魏国高层一直在熟悉业务。
  如此,等到两年之后,魏武侯彻底熟悉了朝政之后,这个时候的魏国,就开始发力了。
  有了之前魏文侯时代留下的家底,此时的魏国,兵强马壮,制度先进,同时又有韩国和赵国这么两个强力盟友。这个时候的魏国,要是还不扩张的话,那才是怪事呢!
  所以,从公元前393年开始,接下来的七年当中,魏国开始对外持续扩张。而且,扩张的手段非常粗暴,基本上不需要用任何谋略,直接凭借强大的国力碾压过去就可以了。
  公元前393年,魏国首先开战,便是两线开战。这一年,魏国同时进攻秦国和郑国。这一年之后,魏国不但打到了郑国家门口,遏制住了郑国的要害,同时还击败了秦国。
  公元前391年,在和秦郑两国的战事结束之后,魏国又主动牵头,和韩赵两国结盟,一起打楚国。在三晋联盟的打击下,楚国很快就节节败退。最终,楚国丢掉了在河南地区的大部分地盘。包括军事重镇大梁,也就是后来的开封,都被魏国给夺走了。
  熟悉战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后来的魏国,便是以大梁为首都。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战国初期的时候,大梁其实是楚国的地盘。正是因为魏武侯的进攻,大梁才成了魏国的地盘。而到了魏武侯儿子在位期间,魏国才正式迁都大梁。
  因为楚国被暴打,在一旁观战的齐秦两大强国,此时也坐不住了。他们也不愿意看到,楚国就这样打趴下。所以接下来,当楚国主动联系他们,希望他们出兵的时候,秦国直接出兵,进攻三晋联盟当中最弱的韩国,齐国也开始从背后牵制三晋。
  这样一来,齐秦楚三大强国,等于是暂时结成了同盟。上一次这种局面出现的时候,还是春秋中期楚庄王在位期间。那一次,楚国直接成了霸主。可是这一次,楚国却只能勉强自保而已。
  当时的三晋联盟有多强,由此可见一斑了。
  此后的两年里,三晋联盟同时被齐秦楚三大强国针对,扩张的脚步算是暂时被止住了。但同时,魏国却越战越勇,国内对外扩张的情绪非常高涨。于是,两年多以后,当秦国再度来袭的时候,魏国打了一场极为精彩的防守反击。
  那一年,魏国以吴起为主帅,用五万魏武卒新兵,正面击溃了秦国五十万大军!此战之后,秦国整体战力,瞬间被打掉了一大截。原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也被魏国彻底占领。
  这就是历史上的阴晋之战。
  这场大战,彻底震惊了整个天下。因为在这之前,不管春秋时期,各国的争霸战争打得多惨烈,这种情况却从来没出现过。在以往的历史上,从来没出现过某个强国出动几十万大军,最后被另一个国家,用几万人给正面击溃了!
  所以,当这个消息传出之后,整个天下都瞬间哗然,所有人都开始重新评估魏国的战斗力。甚至很多人都开始怀疑,有这样的魏国在,三晋联盟会不会同时击败齐秦楚三大强国,最后统一天下!
  那可是当年晋国鼎盛时期,都没做到的事情。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时候,魏武侯却做出了那个被后世很多人鄙夷的决定。在这之后,魏武侯就选择停止进攻秦国,转过头就和韩魏两国翻脸了。而魏武侯的这个决定,也从根本上改变了魏国的国运。
  从魏国的角度来看,魏武侯的这个决定,是不是很蠢?
  别着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先转换一下视角。看看同时代其他几个主要国家,当时都是什么情况。
  首先是秦国。
  作为一个老牌强国,秦国在春秋时期,曾经强极一时。但是到了春秋后期,因为晋国一直压在秦国东边,让秦国始终无法东出。所以,在这之后,秦国内部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
  简单来说,因为秦国无法扩张了,所以秦国的那些贵族,再想获得更多的利益,就只能更多的去压榨百姓,或者和国君争权。这样一来,秦国的内斗就开始变得严重,国力自然就持续下降了。
  而在春秋战国交替的这段时间,这种矛盾,终于彻底爆发。当时秦国甚至出现了大臣联手逼死国君的事情,这事在历史上,叫做‘四代乱政’。整整四代人近六十年的时间,秦国高层一直内乱,国力更是暴跌。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魏国和秦国交战的时候,能够轻易击溃秦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当时的秦国士兵,被上面的贵族压榨的太狠了,贵族和国君又在内斗。在这种情况下,秦国要是还能打赢魏国,那才是怪事呢!
  照理来说,秦国越弱,魏国想要吞并魏国,自然也就越容易。此时对于魏国而言,其实是一个吞并秦国的天赐良机。
  但问题是,如果魏国接下来继续打秦国,真的就能吞并整个秦国,继而变得更强吗?
  恐怕未必!
  因为当时在秦国旁边,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国家,叫做义渠国!
  对于很多战国历史的爱好者来说,义渠国这个国家,并不是太有名。和战国七雄相比,这个国家似乎并不算强,而且到了战国中期,就被秦国吞并了。这导致很多人听到义渠国这个名字的时候,总会觉得这个国家其实并不算强。
  义渠国不算强,这确实是真的,但那是秦国完成了商鞅变法之后的事情。
  在春秋战国交替的这段时间,恰好是义渠国最强大的一段时间!
  义渠国的前身,就是当年灭了西周的西戎。准确来说,义渠是西戎的一个分支,而当年灭西周王室的,是西戎的另一个分支犬戎。而在整个春秋历史上,义渠则是不断崛起,最后横扫整个西戎,建立了一个非常强大的政权。
  在秦国四代乱政的这段时间,恰好是义渠国最强大的一段时间。当时的义渠,实控范围接近二十万平方公里!虽然这其中大多数都是草原,领土质量可能比不上中原核心农耕区域。但这个国力,依然很可怕。
  放眼整个天下,当时除了楚国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领土可以比义渠国更大。
  所以,这也就意味着,一旦魏国继续针对秦国,强行灭秦。那么接下来,义渠国也会同时出手,从北方和西方出兵,和魏国一起联手灭秦。这样一来,魏国或许能灭了秦国,但绝对不可能吞并整个秦国,义渠国至少也会占一半。
  而接下来,将势力范围彻底扩张到关中平原的义渠,将会成为魏国新的敌人。而且,新崛起的义渠国,有可能会比秦国更强,更让魏国头疼!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当时的魏国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继续保留秦国。阴晋之战结束以后,秦国整整五十万的精锐,被魏国打垮。被彻底打残的秦国,在魏国面前,已经不足为虑。一个半残的秦国,既能替魏国阻挡西边的义渠,同时也不会再威胁魏国的西方。
  自此之后,魏国就可以调出更多兵力,去其他方向扩张了。
  所以,保留秦国,其实要比彻底吞并秦国,更有好处。而且,退一万步来说,秦国作为一个老牌强国,底子还是很厚的。如果魏国真的要强行灭秦,且不说秦国这边,会给魏国造成多大损耗。旁边的楚国和齐国,也不可能干看着。甚至就连作为盟友的韩赵两国,也未必会看着魏国就此一家独大。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的魏武侯,并没有选择继续进攻秦国,而是选择先消化从秦国这边占领的河西地区再说。
  只可惜的是,魏武侯大概怎么都不会想到。在这之后,义渠国那边开始内乱,高层常年互斗,给秦国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小。与此同时,秦国这边,后来则是结束了高层乱局,然后又进行了商鞅变法。仅仅几十年之后,原本已经被打得半残的秦国,就再度崛起,而且成了魏国最可怕的敌人。
  但那些变化,都是后来的事情了。谁都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从魏武侯的角度来说,他只是尽量做出当时觉得最正确的决定而已。
  既然西边的秦国不行,那么,南边的楚国以及东边的齐国,是否可以扩张呢?
  和秦国相比,楚国和齐国,确实是更好的扩张方向。但同时代发生的一些事情,却让魏武侯的计划,没能成功执行。
  齐国这边,在这个时期,田氏家族已经彻底控制了齐国,正在准备谋朝篡位。照理来说,这样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自然最适合魏国扩张。但问题是,如果魏国想要吞并齐国,就势必要解决一大堆的小国,因为双方接壤区域有限。而这些小国,则是包括了鲁、宋、郑、卫等一大堆名字。
  虽然这些国家,到了战国时期,都是二流甚至是三流的小国。但加在一起,整体力量也不容小觑。再加上背后有齐国的存在,魏国想要一步步灭了这些小国,然后再吞并齐国,难度也是很大的。
  至于南方的楚国,那就更更费劲了。和秦齐两国相比,楚国此时的情况最好。虽然之前被魏国压着打,但整体的体量依然很大。想要吞并楚国,以当时魏国的国力来说,绝对不可能轻易做到,最多只能边敲侧击,一步步进攻。
  但这样一来,魏国灭楚的剧本,就和当年晋国灭楚的剧本一样了!春秋时代,晋国虽然可以长时间压制楚国,但是因为楚国地盘太大,晋国始终也没能灭了楚国。最后还是因为晋国扶持了一个吴国,这才彻底击败了楚国。但是距离吞并楚国,还是差了很远。
  这也就意味着,不管魏国当时把齐楚哪个方向,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都会演变成一个很漫长的剧本。也许,魏国最后可以灭了齐楚两国,但这个时间,注定要在几十年之上!
  如此长的时间,谁又能保证中间不出意外呢?
  对于古代国家来说,制定计划很好,但是如果要制定一个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的计划,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相比之下,首先对盟友下手,或许反倒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从魏武侯的角度来说,此时的魏国,国力已经远超韩魏两国。之前三家分晋的时候,三家所以愿意同气连枝,共同瓜分晋国,主要是因为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同时以一敌二,战胜另外两家。但此时的魏国,则是已经有了这个能力。
  这也就意味着,当时的魏国,完全有机会直接吞并韩赵两国,恢复当年晋国的疆土。一旦背刺盟友成功,魏国以后在北方就没了威胁,最多只是受到草原上匈奴人的袭扰。而在战国初期的时候,草原上根本就没多少人,魏国的压力真不算大。
  最关键的是,背刺盟友的难度,要远比灭了秦齐楚这三个大国,更加容易。反倒是联合韩赵,继续维持三晋联盟,不确定性更大。谁又能保证,未来三晋联盟完全压制其他国家之后,韩赵两国会不会为了自身安全,直接和魏国翻脸,和其他国家一起针对魏国呢?
  危险,必须要扼杀在萌芽当中。
  而在韩赵两国当中,相对来说,赵国显然是更好的吞并对象。因为韩国的位置比较特殊,向南可以对抗楚国,向西可以牵制秦国。唯有赵国,地处北方,除了拖魏国后腿,让魏国后方变得不安全之外,意义并不算大。
  最关键的是,当时的赵国,实力真不算强。和后来完成胡服骑射运动之后的赵国相比,这时候的赵国,实在是太弱了。
  赵国虽然和魏国一样,同时瓜分了晋国。但是赵国开国之后,赵国的初代国君赵烈侯,眼光确实不如魏国的初代国君魏文侯。
  所以,当魏文侯忙着收拢人才,对内搞变法的时候,赵国内部,虽然也收拢了一些人才,并且也对内进行了改革。但赵国的改革,主要偏向于选用贤能官员,节约财政之类的内容,并没有动土地问题。
  简单来说,赵国当时也想改革,但是赵国的路走错了。
  这就导致赵国的这场改革,基本没啥大作用,后世知道的人也很少。更要命的是,从赵国人的角度来说,他们是认为自己已经改革过的。直到战国中期的时候,赵国才意识到自己是因为没变法才落后。但那个时候,其他国家都已经完成了变法,不会再给赵国和平变法的时间。
  所以,在这之后,赵武灵王才会搞胡服骑射运动,专精军队方面的改革,把其他方面的改革拖后了。按那个结果,也直接导致赵国在制度上存在短板,无法提供强大的补给资源。所以后期秦赵对峙的时候,赵国才会被秦国轻易耗死。
  当然,那是后话了。
  对于当时的赵国来说,因为变法不成功,所以赵国国力基本没有提升。后来,赵国又和中山国开战,本来是想着让魏国当出头鸟,自己渔翁得利。但是没想到,之前魏武侯太出色,直接把中山国给独吞了。
  这就导致三晋同时开国,但在这之后,魏国却迅速把赵国落在了身后。
  更离谱的是,赵国的初代国君赵烈侯去世之后,因为他儿子比较年幼,所以暂时由他的弟弟接班,这就是赵武侯。而赵武侯去世之后,大家有转而支持赵烈侯的儿子接班,这就是赵敬侯。
  因为国内传承乱了,所以这就进一步给了魏国插手赵国内政的机会。
  就在阴晋之战结束一年之后,魏国就把背刺盟友这件事,当成了国家的主要战略方针。那一年,赵国的赵武侯去世,赵国拥立了他哥哥赵烈侯的儿子接班,但是赵武侯的儿子却不愿意,所以就跑来请求魏国的支持。
  赵国的内乱,对于魏国来说,自然是天赐良机。这个机会,其实要远比之前的阴晋之战,对魏国诱惑更大。
  阴晋之战打赢了,就算魏国想吞并秦国,也需要继续打很多大仗。但是赵国不一样,赵国和魏国,本就是同气连枝,而且双方刚分裂没多少年。如果这一次,魏国能通过这件事,插手赵国内政。事成之后,再架空赵国国君,不断渗透赵国。
  这事一旦做成了,魏国几乎就可以兵不血刃,吞并整个赵国。而一旦赵国被吞并了,魏国恢复当年晋国的疆域,甚至更上一层楼,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这种好机会摆在眼前,谁会错过呢?换其他人到魏武侯的位置上,一样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所以在这之后,魏武侯大力插手赵国的继承问题。但结果,因为赵国那边团结一心,魏武侯的插手,最后还是失败了,赵国那边的赵烈侯,最终还是坐稳了位置,并没有给魏武侯控制赵国内政的机会。
  同样还是在这一年,大概在魏武侯插手赵国内政的一年前后,魏武侯还做了几件事。而这几件事,也深刻影响到了魏国的国运。
  第一件事,叫做吴起出走。
  吴起作为当时魏国最能打的牛人,一手训练出魏国的新军,并且在阴晋之战当中,击败了秦国。但问题是,在这之后,魏国的新军,都是出自吴起门下,而且吴起的声望,也有些过高了。
  对于魏武侯来说,这样的吴起,威胁已经有些过大。而对于这位大功臣,如果杀了他,虽然可以免除后患,但却有可能让大家寒心。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逼吴起离开魏国。
  所以,在这之后,吴起出走楚国。但谁都没想到的是,吴起到了楚国之后,把魏国的这套改革变法,全都照搬了过去。短短数年之内,楚国战斗力飙升,再也不会被魏国压着打了。
  从权力的斗争角度来看,魏武侯做的一点毛病都没有。但从战略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大错。
  第二件事,则是魏武侯当时放了一个秦国公子,回国夺权。这事的目的,其实也和之前插手赵国内政差不多,都是一样的目的。但没想到的是,这位秦国公子能力极强,后来不但摆脱了魏国的控制,而且回国之后,还迅速整顿了秦国内政,结束了秦国四代乱政的局面。
  这就是后来那位搞变法的秦孝公他爹,秦献公。
  第三件事,则是当时魏国为了背刺盟友,吞并赵国,所以就必须先稳住齐国。为了稳住齐国,魏武侯主动示好,帮田氏家族去周王室那边讨要了封号。自此之后,田氏齐国正式开国,田家也再也不是什么叛臣了。齐国内部,矛盾也彻底消失。
  这几件事,几乎同时发生在同一年内,最多相隔不到两年。
  从战术角度来说,这件事,其实都是正确的。至少从魏武侯的角度来说,他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管哪一件事做成了,对魏国的短期利益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好处。
  但从战略角度来看,这四件事,全都从根本上伤害到了魏国。
  这大概就是战略家和普通将军的区别了。
  后面三件事的影响,我们暂且不说,只说插手赵国内政这件事。
  既然魏国插手了赵国内政,并且直接出兵进攻了邯郸,那其实就已经是等于和赵国撕破脸了。所以在这之后,赵国自然也要反击。两年多以后,赵国直接进攻魏国的小弟卫国。既是想要给魏国一个教训,同时也想把自身势力范围,向中原核心扩张。
  而接下来,魏国自然也要反击。
  就这样,魏国和赵国,终于是彻底撕破了脸。而这场仗打完之后,原本还算紧密的三晋联盟,就算是彻底破裂了。自此之后,魏国也就不得不面对四面树敌的局面,最后被其他国家,联手围殴衰落了。
  回顾魏武侯的这段故事,我们不难发现:从战术角度来说,魏武侯真的是一件事也没做错。每一件事,他的选择都是最符合当时魏国的利益。
  但结果,这些选择,却从长远角度,彻底导致魏国崩盘了。
  所以说,一个好的战略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真的是至关重要。在战略角度方面,魏文侯做的就很好。但是魏武侯,确实是要差了很多。

以后,都没有你了前几天,闺蜜分手了,我陪她一晚上,陪她喝酒,陪她宿醉,陪她大骂渣男。酒喝到最后,她哭着对我说原来,维护一段感情比拥有一段感情,难得多。事实确实是这样,人这一生中会遇到无数个心动的瞬南京大屠杀引发外网热议,老外纷纷支援发声,日本人疯狂否认近日,有一位网友爆料,称自己在日常浏览TIKTOK时,竟意外发现了南京大屠杀的照片。一位典当店的老板发视频称,自己收到了一本相册。这份相册,是他职业生涯中见过最令人厌恶的东西。这位街访第三弹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侵害健康消耗财富诱发犯罪败坏风气。禁毒是一项长期的斗争,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为进一步普及禁毒知识,营造浓厚的禁毒氛围。福建禁毒街采组以街头采访形式一旦三战爆发,主战场会在哪里?美俄看法罕见一致,并非中东随着二战的结束,联合国的成立,和平时代才真正的到来。即使在和平时期,也不代表没有战火发生。特别是在中东地区,各种冲突不断。随着美国在国际上恶劣行径,各国反美情绪高涨,加上美国与俄罗27岁女星自杀!揭开娱乐圈最脏的一幕1hr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候,我们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候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莫泊桑一生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着拼命着。但我们知道,生胎儿也会发脾气?关于怀孕的8个冷知识,孕妈妈要知道发脾气喝羊水会做梦,关于怀孕的8个冷知识,却没人告诉你对于女人而言,结婚生子实属人生大事。为了宝宝健康,很多准妈妈在怀孕前就开始学习孕期和产后护理知识。在怀孕的时候,很多孕妇常常看隐入尘烟,人世间的两粒尘埃在全面脱贫攻坚以及村乡振兴之下的祖国,在一片大好形势之下,一部隐入尘烟突然杀出重围。看到各种弹幕,甚至是评论怎么现在还有这么艰苦的地方?这也太惨了吧!种种一副没见过世面没吃过苦的样不可一世的王思聪,也走到了今天文17编辑嘈坊34岁,对王健林王思聪父子来说,仿佛是什么魔咒。1988年,34岁的王健林在大连创建了万达集团,25年后万达集团助王健林以净资产860亿RMB问鼎中国首富。2022年鄂西明珠作者陈宗财图文编辑饭团小乐确定龙脉走向,风水先生取名定位元代后期,焉氏家族还出过阴阳先生,共同一起将长坪的地理风水山脉走向做了一些民族性的决定,长坪之内实属活龙之宝地,特别是正当中内衣代言女明星,最容易让人记住的有几位?让女明星又爱又恨的代言内衣代言,最容易让人记住的代言女星又有有几位?第一位倪虹洁。说到内衣代言,很多人会想起谁?我相信7080很多人第一个都会想起她倪虹洁。图片来源于网络截图倪虹洁容貌焦虑泛滥如何悦纳自己?不少医美整形机构迎来暑期医美整形热潮。东方IC供图扫码看视频暑期超长假期,一股医美整形热潮逐渐被掀起。在美颜相机和P图软件受追捧的当下,A4腰漫画腿白幼瘦才是真可爱等畸形审美在各大
救命,硬核的牛仔穿搭,A爆!牛仔作为美式休闲单品的代表,时隔多年首次受到关注。原因是它对成年人的质感其实很有效。这就是我们按类型介绍5种风格的原因!牛仔单品的另一主打款牛仔夹克再次受到关注。虽然是所谓的美式休闪闪惹人爱的男人能让你心悦诚服赏心悦目的男人,他的光彩必定与众不同。那种光彩既有来自内心的涵养,也有外表亮丽魅力的影响。因此,就像在配合搭配变换不同的包包一样,聪明地使用饰品装扮,搭配好的话让你更对你,不主动了,也不纠缠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你,不再抱有期待了,确切的说,是对爱情不再抱有期待了。比起爱情,好像工作带来的踏实感,以及不会离开自己的金钱,更让人有安全感。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也并不在意有钱先有胆,8条巨大胆的搞钱建议1边做边学一件事,如果你真的喜欢去做,不妨先尝试去做做,边做边学,没有人是完美的,对所有的事情都能掌握的特别好,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学,一边总结经验,一边成长,不要被自己所联想真正有远见的人,40岁前会给自己留好这3条路作家冯两努说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人生短短几十载,有的人稀里糊涂过完一生,而有的人却能保持清醒,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格局。这些人之所以能一路向上,所向披靡,关键在于他们有一种成长,是接受了自己的平凡昨晚的夜读,是关于人生的各个年龄阶段,不少读者也在留言里提到自己过完年长大一岁的感受,有人欣然生长,有人不想长大,也有人慨然一问长大的意义是什么?时光给每个人留下痕迹,也让每个人都当一个人说这些话的时候,你已经进入他的内心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大概,无论何时何地,总能想起他。是工作上突然短路,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对方的笑容。我忍不住联系了对方。我总是想见他,想和他一起做很多事情。心里有你的人,真的满脑子夜读让生活变有序的五种方式有充沛的精力,才有可控的生活。人在生活过得一团乱的时候,往往有一种束手无策的感觉。其实在这种处境下,思考太多大而无解的问题,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焦虑中。不如就先让自己动起来。动手整夜读丨生命是一树花开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宁津融媒体中心主播司书翠,今晚与您分享余秋雨的作品生命是一树花开。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日子,在岁月的年2023年,自我救赎的改变如果说,20192022,困顿无为的三年,可以用疫情的理由,搪塞自己。当下的2023,又活过了一个月零九天了,实在没有躺平和惰性的借口了。中年人生,健康问题凸显,身体到处疼痛,困意做了一个简单的面,配料简单明了,让人吃的舒心天南地北大拜年今天我们分享一个面条非常简单又好吃的做法,五分钟就可以上桌,拿来当早餐非常的不错。接下来就跟我一起来看一看是怎么做的吧。首先我们准备一把干面条,有条件的也可以用鲜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