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雍正到底是个啥样的皇帝?他惩治贪官的制度有多牛?

  雍正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
  雍正总是那么稳操胜券斗志昂扬。前半生,他为夺取皇位而斗;后半生,他为巩固政权而斗。
  他斗败了兄弟,斗败了权臣,斗败了贪官,也斗败了被他认为是沽名钓誉的清官。
  那么,他真的胜利了吗?
  雍正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独裁皇帝。当然,不要将之理解为一个贬义词。
  雍正铲除异己,打击朋党,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整个帝国,都置于他一个人的绝对统治之下。
  这并不容易,然而雍正却做到了。
  雍正的办法,是建立和完善了密折制度。所谓密折,说白了,就是皇帝与臣僚之间的私人秘密通讯,由一种专用的特制皮匣传递。皮匣的钥匙备有两份,一把交给奏折人,一把由皇帝亲自掌握,任何人都不得开启,也不敢开启,具有高度的私密性,故称"密折"。
  密折制度的建立,是对传统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 本来,君臣无私义。君臣之间的文字往来,就只有"公文",没有私信。
  通常官方文书(公文)有两种。一种叫"题本",是谈公事的,要加盖官印;一种叫"奏本",是谈私事的,不盖官印。两种文书都由通政司转呈。皇帝御览之前,已先由有关官员看过,等于是公开信,无密可保。
  题本和奏本无密可保,皇帝和臣僚之间某些不可告人的机密和难言之隐,就无法勾兑。而且,这种公事公办的形式,也不符合雍正和臣僚单独交朋友的想法。于是他便把始于顺治、康熙年间,但用得并不广泛的密折,发展成一种普遍运用的政治工具,并形成了所谓"密折制度"和"密折政治"。
  密折制度显然比公文制度实用。除具有保密性外,还具有快捷方便的好处。题本是很麻烦的。它必须用宋体字工整书写,必须备有摘要和副本,必须先由内阁审核,必须在皇帝看后再用满汉两种文字誊写。
  密折则不必,它不拘形式,可以自由书写,写好后不经任何中间环节,直接送到皇帝手中。皇帝即拆、即看、即批复,直截了当,不耽误事。
  自从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专制体制,如何统治和管理我们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一统帝国,一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 明清以前历代王朝的做法,是通过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治国。这就是汉武帝要独尊儒术,而隋唐要建立科举制度的原因。
  按照这个政治设计,我们帝国主要是由一大批熟读儒家经典、绝对忠于皇室的文官来管理的。农业时代的帝国虽然庞大,事务却并不繁杂,无非按期缴纳赋税和保证地方治安。
  另外两件并非常规性的工作,则是抵御外敌和救济灾民。如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官清吏廉,民风淳朴,则地方官是非常轻松的。所以那些承平时代的地方官员,常常有许多闲情,可以吟花弄月,甚至著书立说,可见工作不忙。
  但是,这种"太平盛世"的理想,却建立在并不牢靠的基础上。如果天旱水涝,颗粒无收,或官贪吏污,绅劣民刁,又如之何呢?那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还管用么?只怕即便孔子在世,也无法敦风化俗。
  事实上,靠道德或礼仪来治国,是完全靠不住的,这才有了明代的特务政治。
  雍正总结历朝历代的经验教训,认为德治和礼治并不可靠(但也不能放弃),特务政治弊端又甚多。唯一的办法,是实行"人治"。
  不过这种"人治",有特定的涵义,那就是:除了皇帝,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充当这种统治的主体。因此准确地说,它应该叫做"帝治"——皇帝一人的统治。
  雍正以前,中国政治的主要形式,是德治与礼治。人治只是某些特殊时期的现象,而且其主体既不一定是皇帝(比如曹操是丞相,武则天是皇后和太后),也没有相应的制度来保证。
  相反,不少皇帝还无法行使治权(比如年纪太小),或主动放弃治权(比如明的万历)。其结果,则是任何王朝都不可能真正"长治久安",改朝换代总是不可避免。
  显然,唯一的出路,是确保皇帝的"一人政治",使皇帝真正成为国家意志的唯一代表。密折制度的意义,便正在这里。
  本来,密折是一种很危险的东西。它容易和告密联系在一起,甚至变成告密的一种方式,弄不好就会让人主上当受骗。所以康熙说:"令人密奏并非易事。偶有忽略,即为所欺。"谢济世也说:"告密之例,小人多以此谗害君子。首告者不知主名(不知是谁告的),被告者无由申诉,上下猜忌,君臣相疑。"
  然而,雍正却把毒药变成了良药,玩火而不自焚。
  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兼听"。 也就是扩大有权密奏的范围,广泛地听取意见,使自己不至于被个别人的言论所左右,从而作出正确判断。
  他也允许被告申辩,只是不讲原告的名字。这样,一旦属实,举报者可以得到保护;万一被诬,被告人也能洗刷冤情。
  所以,武则天建立告密制度,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雍正帝建立密折制度,却保护了不少好人。 这是雍正的过人之处和高明之处。
  雍正也不放弃利用德治与礼治。在尊孔方面,他超过了前辈的所有帝王。 他封孔子五世先人为王,他下令对孔子的名讳要像对君主一样予以敬避;他向孔子的牌位行跪拜礼。
  这些事情,都是连汉族自家的帝王也没能做到的。皇帝号称"天子"。除对天地、祖宗和父母,均不能下跪。雍正向孔子行跪拜礼,就是把孔子抬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当然是无比之尊了。
  雍正的姿态,确实很高。过去,历代帝王巡视太学,都称"幸学",也就是帝王幸临学府的意思。雍正认为。这虽然是臣下尊君之意,但"朕心有所未安"。因此,应改为"诣",就是拜访、请教的意思。
  王朝时代,最尊贵的就是帝王。无论他到哪里去,都是巡幸,都是给别人赏脸。唯独到了学校,却不是"光临指导",而是"拜访请教",这就不但是对知识、对文化的尊重,而且是对全体知识分子的尊重了,自然大得人心。
  雍正不但谈儒,也谈佛。 十一年(公元1733年),他在宫中举行法会,亲自说法,并收门徒十四人。
  皇帝、王公、大臣、和尚、道士,不伦不类地聚在一起坐而论道,真是煞有介事。
  天底下居然还有这样的皇帝!
  应该承认,雍正的儒学水平和佛学水平都不低。 比起那些腐儒和愚僧来,不知高明多少倍!他确实把握了儒学和佛学的精髓。
  儒家讲"修齐治平",佛家讲"普度众生",说来说去,不就是让大家过好日子,让大家感到幸福吗?这就要栽种福田。
  而在雍正看来,这个福田,并不在西方净土,而就在东土人间。因为现在东土已经有了一个不是释主的释主,不是孔丘的孔丘。他不是别人,就是朕——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
  现在,雍正已经从思想上(崇儒礼佛)、组织上(举贤用人)和制度上(密折政治)把自己武装起来,他可以给他的帝国动手术了。
  事实上,雍正的帝国情况不妙。
  雍正的前任皇帝康熙,亲手创造了一个"太平盛世",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吏治腐败、税收短缺、国库空虚。雍正接手时,国库储银仅八百万两,而亏空的数字却大得惊人。堂堂大清帝国,已经是一个空架子。外面看强盛无比,内里却空空如也。
  国库空虚,关系非浅,新皇帝岂能坐视?
  然而钱粮的亏空,又不简单的只是一个经济问题。 各地亏空的钱粮到哪里去了?雍正看得很清楚:不是上司勒索,就是自身渔利,而户部的银子,则被皇帝和权贵们在"不借白不借"的心理支配下"借"走了(其实也就是侵吞)。
  这么多人来挖国家的墙脚,国库还有不空的道理?
  但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的贪污、挪用、借支公款,又确有其"不得已"处。因为清从明制,官员俸禄极低。 正一品官员的年俸不过纹银一百五十两,七品县令则只有四十五两。
  这点奉银,养家糊口都成问题,更不要说打点上司、迎来送往和礼聘幕僚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明清两代吏治的腐败,是给逼出来的。
  由此可见,亏空关系到吏治,吏治又关系到体制,这是一个连环套。这个连环套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含糊不得。
  如果说,打江山要靠枪杆子,那么,治江山就得抓钱袋子,所以亏空不能不补。吏治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所以吏治不能不抓。
  两件事既然都与制度有关,则制度也不能不改。雍正把这一切看得十分清楚。因此,清理亏空这件事,在他那里就变成了体制的改革。
  不过,事情还得从清理亏空做起。它是最好的突破口,也是当务之急。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二月十三日,即康熙皇帝去世刚好一个月时,雍正皇帝下令户部全面清查亏空钱粮。
  雍正不顾乃父"尸骨未寒",就要对康熙留下的积弊大动干戈,可见其决心之大,也可见事情之紧迫。
  这是雍正即位之后的第一个大战役,关乎国本,也关乎帝位。一旦无功而返,或半途而废,不但雍正自己身败名裂,国本也可能为之动摇。因此只能胜,不能败;只能进,不能退。
  然而雍正信心十足。
  雍正的自信是有道理的。他确实不是糊涂皇帝,更不是纨绔阿哥。而且,与乃父康熙皇帝相比,他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洞悉下情。各级官员有什么鬼心眼,小动作,官场上又有哪些流习和积弊,他都一清二楚。
  他深知,下级对上级,地方对中央,向来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央的政令到了下面,没有不打折扣的。 清查亏空牵扯到那么多官员的切身利益,岂有不研究对策之理?
  那好,你研究,我也研究。你有对策,我更有对策。我的对策是:先研究你的对策,再出台我的政策。我的政策是针对你的对策来的,看你还有多少对策!
  这一下,贪官污吏全都傻了眼。
  雍正确实太了解下情了。他知道,靠贪污犯去查自己的贪污,那是永远也查不出来的。他们的上司也同样不可靠。 因为没有一个贪污犯不巴结上司,不给上司行贿送礼。如果他不巴结上司,或者上司不接受贿赂,他还能混到今天?
  雍正的对策是派出钦差大臣。 这些省级或副部级的特派员直属中央,与地方没有任何瓜葛,而且都是为官清正又精明强干的能员。这些人,既无前车之鉴,又无后顾之忧,且直接归皇帝领导,不尽心也会尽心。
  更狠的是,这些特派员也不是光杆司令。雍正从各地抽调了一大批候补州县随团到省,与特派员一起查账。查出一个贪官污吏,立即就地免职,从调查团里选一个同级官员接任。
  这是一着妙棋,也是一着狠棋。因为雍正深知,官官相护,是官场顽症。历来的继任官,总是会帮着前任补窟窿,然后自己再留下一大笔亏空,让后任去擦屁股。 亏空之所以总也补不上,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但这一回,后任是来查账的,当然不会替他打圆场,做掩护。这样,这个贪官就再也无处遁逃,只有低头认罪,接受处罚。而且,因为没有后任给他补漏洞,他当然也不愿意为前任背黑锅。于是,就连他的前任,甚至前任的前任,如有贪污挪用,也难逃法网。
  贪官们当然不愿束手就擒。他们还有对策,即借钱借粮来填补亏空。 这也是老办法:上面要来查账时,就从当地富户那里借些钱粮来放在库里。上面的来人一看,分文不少,检查团一走,这些钱粮又还回去。
  因为是官借,利息既高,又不怕不还,再说富户们也不想得罪地方官,因此这个办法也屡试不爽。
  可惜这种伎俩也逃不过雍正的法眼。雍正在派出特派员的同时,也给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先打招呼:谁也不能借钱粮给官府。要借也可以,这些钱粮既然被说成是官府的,朕就认它是国家所有,你们这些借钱借粮给官府的人,就再也别想把它们收回去。
  这一下,谁也不肯借钱借粮给贪官们了。
  富户们不想得罪官员,更怕得罪皇帝。再说,他们也不愿意自己的钱粮白白地送给公家。贪官污吏的又一条对策被雍正事先粉碎。
  不过,这还只是雍正一系列对策的一部分。
  雍正的又一个重要举措是成立"会考府"。会考府是一个独立的核查审计机关,成立于雍正元年 (公元1723年)正月十四日。它的任务,是稽查核实中央各部院的钱粮奏销。
  雍正深知,钱粮奏销,漏洞很大。
  一是各省向户部上缴税银或报销开支时,户部要收"部费",也就是现在说的"好处费""茶水费"。没有"部费"的,哪怕是正常的开支,亦无手续或计算方面的问题,户部也不准奏销,甚至拒收税款。相反,如果有"部费",即便是浪费亏空上百万,也一笔勾销。
  二是各部院动用钱粮,都是自用自销,根本无人监督。这也是多年积弊,古已有之的。比如明朝海瑞当应天巡抚时,上缴国库的税银就因为没有"部费"而被户部拒收。海瑞的办法,是写信给户部长官,质问他们是为公还是为私。户部知道海瑞惹不起,这才收了税银。
  海瑞是个地方官,当然只好如此。雍正是帝国元首,岂能容忍部院官员如此贪墨?但他知道,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做思想工作也是没用的,甚至杀一儆百也是不管用的,唯一的办法是改革制度。 于是,就有了会考府这个中央集权的审计机关。
  从此,各地方上缴税银或报销开支,各部院动用钱银和报销经费,都要通过会考府会考(稽查核实),谁也做不了手脚。部院长官既无法贪污,地方官员想通过花一点好处费,就把自己上百万的亏空全部赖掉,也成了不可能的事。
  墨吏们掩饰亏空应付检查的主要方法,无非是这三种:靠上司包庇、借钱粮充账、花小费报销。这三条退路都被雍正堵死,他们也只好认账。但他们还有一个手腕,就是把贪污说成是挪用。
  这是避重就轻之法。我们知道,钱粮的亏空,原本有两个原因,即贪污和挪用。虽然都犯了王法,但贪污罪重,挪用罪轻。何况,挪用有时还是因公,比如紧急救灾、临时招待、应付上司等,属"情有可原"。历朝历代,也一般是先查贪污,重点查贪污,后面才查挪用,给了贪官们腾挪的时间和空间。
  雍正对这一弊端也是了如指掌,自然也不能让他们得逞,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先查挪用,后查贪污。而且,在追补赔偿时,先赔挪用部分,后赔贪污部分,一分一厘都不能少。更重要的是,无论贪污还是挪用,每一笔账都要查清楚,不能混淆。 这一下,贪官们最后一条退路也被堵死。
  现在雍正便可以"关门打狗"了。打的办法也有三种:先罢官 ,夺掉官员手中的权力;然后再索赔 ;同时查封贪官的家产 ,以防转移资产,利于随时抄家。绝不含糊,且不避亲疏。
  雍正自己的十二弟履郡王允祹因为主管过内务府,在追索亏空时,还不出钱,只好将家中器物当街变卖。皇上至亲尚且如此,还有哪个官员能够赖账?
  雍正还规定,严禁任何人垫付或代赔。过去追赃时,常有下属和百姓代为清偿的,而朝廷往往只要能收回银两,也就不管钱从何来。
  然而雍正不以为然。他说,即便下属州官县官有富裕,也只能用来造福地方,怎么可以替贪官退赃?至于士民代赔,更是混账。无非一是土豪劣绅勾结官府,想留下那贪官继续执政;二是流氓恶棍趁机敛财,借替长官还债为名敲诈百姓。 因此雍正明令不准。
  他的板子,必须结结实实地打在贪官污吏的屁股上。
  这就不但要追赔,还要抄家。元年八月,雍正采纳了通政司官员钱以垲的建议:亏空官员一经查出,一面严搜衙署,一面行文原籍官员,将其家产查封,家人监控,追索已变卖的财物,杜绝其转移藏匿赃银的可能。
  赃官们的罪一经核实,就把他的家底抄个干净,连他们的亲戚、子弟的家也不放过。 雍正下令:"丝毫看不得向日情面、众人请托,务必严加议处。追到水尽山穷处,毕竟叫他子孙做个穷人,方符朕意。"
  此令一下,全国一片抄家声,雍正也得了个"抄家皇帝"的封号,甚至连牌桌上都有了一种新打法:抄家和(音"胡")。
  看来,赃官们真只有"死路一条"了。
  可惜,在雍正时代,他们连"死路一条"都没有。雍正的政策是:死了也不放过他! 四年,广东道员李滨、福建道员陶范,均因贪污、受贿、亏空案被参而畏罪自杀。雍正下令,找他们的子弟、家人算账!
  雍正指出,这些家伙自知罪大恶极自身难保,就想一死抵赖,牺牲性命保住财产,让子孙后代享用。
  因为依照人之常情,杀人不过头点地。人一死,再大的不是也一了百了。可惜雍正不吃这一套,也不管什么常情不常情,骂名不骂名。他要做的事,一定要做到位,谁也别想有侥幸心理。
  不错,反腐败连死人都不放过,追穷寇一直追到阎王爷那里,表面上看起来是狠了一点。但在贪墨成风的年代,不下这样一个狠心,就刹不住贪污腐败之风。
  事实证明,雍正这一系列政策和对策,确实沉重地打击了贪官污吏,帝国的吏治也为之一清。雍正反腐倡廉仅仅五年,国库储银就由康熙末年的八百万两增至五千万两。
  更重要的是,社会风气改变了。"雍正一朝无官不清"的说法,也许夸张了点,却是对雍正治国的公正评价。
  一件向来都虎头蛇尾的事,竟被他做得大获全胜,干净彻底。
  雍正的高明,还不仅于此。
  就在举国上下穷追赃款、整治贪官的同时,雍正也在思考一个更带根本性的问题:怎样才能从制度上杜绝贪墨,保住官员的清廉?
  这个问题想得很深。我们知道,反腐和倡廉是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倡廉比反腐更重要。没有保证官吏清廉的制度,腐败就会像割不尽的韭菜,一茬又一茬 ,真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于是,雍正决定进行两项重要的制度改革,那就是耗羡归公 和高薪养廉 。
  耗羡,也就是我们前一章说到的"常例",即火耗、米耗等等。是一种正常税收外的附加税。这是一种半公开、半合法的贪污,弊端甚多又取消不得,连康熙皇帝也只好睁只眼闭只眼,随他去。
  但雍正不肯含糊,决心改革。他的办法,就是耗羡归公。具体地说,就是将过去由州官县官私征私用的耗羡,统统上缴省库,然后再由省里按规定返还发给州县。
  表面上看,耗羡并没有免收,州县也照样拿钱,只不过多了一道手续。这种改革,有什么意义?
  实际意义很大。第一 ,耗羡归公,就像今天的"费改税"一样,是为耗羡正了名,也为耗羡做了规范。 过去,耗羡名不正言不顺,又不能不收,结果是乱收乱摊派。国家得不到一分钱的好处,老百姓却加重了负担,于国于民都不利。
  现在,耗羡归公了,国家便可以名正言顺地进行规范(主要是规定提取的比例),而州官县官因为多收无益(反正只能从省里领到规定的数额),就不会再乱摊派。这样,老百姓并没有加重负担,国家却得到了好处,于国于民都有利。
  第二,端正了上下级的关系。 过去,征收耗羡的,是州官县官。支配这些附加税的,也是州官县官。他们的上司,既无从征收,更无权支配。当然,州官县官收了耗羡,也要分送上司,结果上司反倒成了靠州县养活的人。
  这样一来,就势必造成一个严重后果,即"州县有所借口而肆其贪婪,上司有所瞻徇而不肯查参"。也就是说,州县的贪墨会越来越猖獗,而上级的监察反倒越来越疲软。为什么呢?拿了人家的手软嘛!
  耗羡归公以后就不一样了。州县征求耗羡,不过是完成任务;上司发还耗羡,也不过是发放津贴。对于双方来说,都不是"红包"。既然不是红包,也就没有人情,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所以,耗羡归公虽然麻烦一点,却不是多此一举。这就是雍正所说的:"与其州县存火耗以养上司,何如上司拔火耗以养州县乎!"
  颠倒一下,大不一样。 因此雍正相当看重这一道手续。
  此外,雍正规定,归公的耗羡,有三大用途。一是填补亏空,二是留作公用,三是发放"养廉银"。这是耗羡归公的配套措施,也是反腐倡廉的配套措施。
  雍正为人虽然不免冷酷刻薄,但他的冷酷刻薄只用于权力斗争,也只施加于他仇恨和憎恶的人。对于一般人,他是通情达理的。他并不要求官员们饿着肚子办公(也办不到),相反还主张他们有体面的生活。
  他认为,大小官员,都应该"取所当取而不伤乎廉,用所当用而不涉乎滥",既不可以盘剥百姓鱼肉子民,也不可以故作清贫沽名钓誉。
  但是,俸禄不能提高,而贪污又不允许,官员们怎样才能保证生活的体面呢?这就要靠"养廉银"。
  所以,耗羡不可不收,也不能不给官员们用,但要有规矩。一是要适度,二是要合理。 其标准,则是官职的高低、政务的繁简和赋税的多寡。由这三个坐标系定出养廉银的数额,多收就是贪墨。
  养廉银的数字相当可观。 比如总督的年薪是白银一百八十两,而福建总督(浙闽总督)的养廉银则是一万八千两,一百倍。县官的年薪是四十五两,而其养廉银至少也有四百两,多的可达两千两,倍数也很不小。
  雍正的意思很明确:你们的合法收入已经够用了,再贪污就是存心找死。
  养廉银的另一层意思,则是官员收入的公开化。 以前,官员们收耗羡,收礼金,收常例,全都是"黑箱操作"。谁贪谁廉,弄不清楚。现在清楚了。
  以后谁的收入和养廉银差距太大,就可以查他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因为雍正在推行养廉银制度的同时,还做了三件事情,或者说三个配套措施。
  一是给吏、户、兵、刑、工五部尚书、侍郎(正副部长)和管部务的大学士发双俸。因为他们没有养廉银可领,手上又有权,难免地方官来和他们搞权钱交易。其他京官,也有所津贴。
  二是规定办公费用。这些办公费也发给各地方官,任其使用,不再实报实销。这样一来,官员们办公,用的就是自己的钱,当然要学会节约。结果,借口办公要用钱而损公肥私的漏洞堵住了,奢靡之风也刹住了。
  第三件事情就是取缔陋规。具体地说,就是严禁馈送礼金和索取规礼。所谓"规礼",就是约定俗成的礼金。比如山东的州官县官拜见巡抚一次,衙门里就要收门包(也就是开门费和通报费)十六两。缴纳一千两税银,则要另缴三十两手续费。
  下级拜见上级,本来是谈公务,却要先用银子做敲门砖;纳税人缴税是尽义务,却要另外拿钱答谢收税人。这是什么规矩?混账规矩!因此雍正勒令取缔。他通令全国:"倘有再私收规礼者,将该员置之重典,其该管之督抚,亦从重治罪。"
  现在,雍正几乎是把所有导致腐败的漏洞全堵住了。他应该成功了吧?
  可惜没有。
  雍正,或者说,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生,1735年卒,享年58岁。
  公元1735年雍正去世后,乾隆继位。就是从他这个宝贝儿子、历来被吹捧得无比之高的高宗纯皇帝开始,大清帝国又重新走向腐败。 乾隆朝大学士和珅,家财竟达八万万两,相当于当时政府十年的财政收入,法王路易十四私产的十四倍;也相当于雍正五年国库储银的十六倍,康熙末年国库储银的一百倍!
  古人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雍正的改革不及二世而斩 ,流产也未免太快了一点。
  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雍正以前,中国历史上也曾有过多次虎头蛇尾、不得善终的改革。究其所以,无非决心不大,力度不强,准备不足,思路不对,配套措施跟不上等等原因。
  这些问题,雍正都没有。
  第一,雍正是皇帝,而且乾纲独断,大权独揽,说一不二,雷厉风行,这是历代改革名臣所无法比拟的。
  第二,雍正久在藩邸,辅政日多,做皇子时,就已经洞悉帝国弊端,对将来的改革早有成熟的思考,可谓预谋已久。
  第三,雍正的改革,思路完全对头,措施也很得当,可谓紧锣密鼓,丝丝入扣,步步为营,切中肯綮。许多做法,直到今天也仍有借鉴意义。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雍正完全具备一个改革家的条件和素质。
  他自信十足又洞悉下情,勤政不息又讲究效率,刚毅果断又处处小心,广开言路又从善如流。
  他不是自不量力又好大喜功的皇帝,也不是好胜心切又文过饰非的庸主。
  他的强力意志和铁的手腕,使他的改革,既能有大动作,大手笔,又防微杜渐,严丝合缝,总之是长袖善舞,游刃有余。
  那他为什么终于还会失败?
  我们不妨反过来看看,他当时为什么能够成功。
  雍正的改革,在他执政期间能够卓见成效,除前述原因外,还因为他依靠了手中唯独帝王才有的绝对权威。也就是说,他能够推行改革,靠的是强权和特权。所谓"雍正改元,政治一新",离不开这个最重要的条件。
  比如耗羡归公,最早是湖广总督杨宗仁、山西巡抚诺岷和河南巡抚石文焯提出来的。雍正将这一议案交九卿会议讨论,结果是多数不赞成。其他官员,也纷纷上疏反对。
  如果这样争执下去,这项改革的实施,就会成为永无期日的事情。雍正的办法,是发出上谕,斩断争论,并将碍事的官员调离,强制推行。
  显然,如果不是他独断专行,由着官员们去争论,这项改革当时就泡了汤。
  这就是所谓"唯以一人治天下"了。或者说,就是人治和独裁。从耗羡归公这件事看,独裁和人治也没什么不好。如果雍正不独裁,事情就做不成。但这种制度是极其靠不住的。
  试想,如果有此独裁之权的是个混蛋、草包或者暴徒,会怎么样呢?他强制推行的,恐怕就不是耗羡归公或摊丁入亩等利国利民的改革,而不知道是什么祸国殃民的名堂了。
  也许,正是预见了这一危险性,中国文化才设计了德治和礼治的方案,作为对皇帝"一人政治"的制约。也就是说,皇帝也不能胡来。所作所为,必须有德、遵礼。
  但这也是想得倒好而已。因为德与礼又同时规定了,皇帝的绝对权威是不容置疑和不可动摇的。如果你反对皇帝的独裁,那么,悖德和违礼的反倒首先是你自己。
  因此,尽管有德与礼的制约和规范,历史上失德无礼的皇帝仍并不少见。德与礼拿他们毫无办法,只有等着改朝换代的时机到来。
  另外,即便是勤政睿智如雍正,也不是没有问题的。雍正为了保证自己大权独揽,又不出任何差错,只好亲自听取各方意见,亲自过问大小政务。于是,他每天除完成各种礼仪,接见众多官僚外,还要亲自阅读大批奏章,并一一作出批复,平均每天撰写朱批七八千字。
  任何从事写作的人都知道,每天七八千字是什么概念。有几个皇帝能有雍正这样勤奋的精神、敏捷的头脑和旺盛的精力?就是有,迟早也得累垮。 他的后任,或者没有他的头脑,或者没有他的精力,或者没有他的工作热情,或者不想把自己累垮。雍正的这一套做法,只可能后继无人。
  更重要的是,雍正改革赖以成功的条件和他改革的目标是根本相悖的。雍正要惩治的是腐败,反腐败的力量是他的特权,而特权又恰是腐败之源。没有特权,不会滋生腐败;没有特权,又无法惩治腐败。
  这是一个死结。在封建专制的王朝时代,没有人解得开,雍正也不例外。
  还有一点,也是雍正想不到的。他改革的阻力,并非只是一批冥顽不化或居心不良的官员,还有强大的传统势力。 这种势力是一种文化力量,并非哪个人可以扭转和对抗。
  比方说,他能不让人们讲人情,讲面子,讲世故吗?不能。那他就无法根除这些现象:请客送礼、拍马逢迎、拉帮结派、党同伐异、争风吃醋、损公肥私、敷衍搪塞、扯皮推诿、人情大于王法等等。
  这些东西不铲除,政治的清明和官吏的廉洁最终都只能是一句空话,被整治的腐败迟早也会死灰复燃。
  雍正当然不可能反对特权,反对人治,反对传统文化。
  所以,雍正的改革,注定只能成功一时。

陕西曾出土一块墓志,揭开了武则天的罪恶行径,史书果真没有骗人历史漫漫,总有一些过往会被时间打磨掉原来的颜色,以至于我们需要透过层层迷雾才能找寻到隐藏的真相。不过想要获取真相并不容易,尤其是想要推翻既定的史实,则更是难上加难了,必须要有足够的警惕!75吋电视6999元PK13999元,揭秘什么是智商税电视厂家竞争激烈,配置升级价格良心貌似成了电视厂家的生存王牌!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同样是75吋电视,为啥6999元和13999元有如此之大区别?小编教大家,选电视各家品牌从外观画质音利物浦14惨败那不勒斯,从图赫尔到克洛普,德式高压为何不灵了刚刚结束的欧冠联赛小组赛,利物浦客场14大败给那不勒斯。一,上半场比赛其实已经结束。比赛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如果不是奥斯梅恩射术不精,上半场的比分就是50,或者是60。今天米尔纳首女人上了年纪,别只穿黑白灰!多穿这4种富贵色,一看就是有钱人人都是视觉动物,比起服装款式设计,颜色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更具冲击力,直接影响着穿着者的气质品味和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中老年女性在穿衣打扮上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想给人一种保守稳湖记在过去两周多的时间里纳恩被允许增加更多对抗式训练直播吧9月8日讯据TA湖人记者JovanBuha报道,消息人士透露,在过去两周多的时间里,湖人后卫纳恩被允许增加更多对抗式训练。此前在贝弗利媒体介绍会中,湖人主帅哈姆谈到纳恩近期的时间相对论施一公说爱因斯坦提到时间是不存在,是运动的结果。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是一年,自己转一圈是一天,时间是我们给运动状态加的一个度量。这个理论貌似有道理,在这个假设下,时间就只是相对不可逆的汉堡方便面麻辣烫你以为的垃圾食品,其实可以大胆吃汉堡罐头麻辣烫方便面,是不是一提起这些食物,你的第一反应就是垃圾食品?垃圾食品真的垃圾吗?这些食品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又有哪些健康的吃法呢?01hr方便面传言防腐剂多致癌泡面桶打蜡真奥运选手夜店遭枪击身亡!距30岁生日仅差4天好心劝架却断送性命据当地媒体报道,巴哈马奥运短跑选手夏维兹哈特在试图阻止一起夜店斗殴事件时遭到枪击,伤重不治去世,年仅29岁。哈特曾代表巴哈马参加过2016年里约奥运会田径项目的比赛。在当地时间上周葡萄大量上市了!酸甜多汁味道诱人!但长这样的千万别买又到了葡萄大量上市的时节了!葡萄富含白藜芦醇花青素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从皮到籽都有较高营养价值,有水果之神的美誉。不过,每次到水果店里,看着红的绿的紫的大个的小个的葡萄,小二不免有喝咖啡到底健不健康?若你每天能够做到适量的喝咖啡,有4种好处咖啡,被誉为三大健康饮品,也是全世界最流行的饮料之一,因其中含有咖啡因的成分,它是能够刺激神经系统的精神活性物质,适量摄入有助于提神。可也有的人怀疑,咖啡到底健康吗?前几年,不是有欧联曼联vs皇家社会!曼联走出阴霾,主力离开的皇社防得住吗?今天跟大家聊聊欧联,曼联和皇家社会。现在的曼联,已经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曼联能够从开季两场比赛的阴霾中迅速走出来,腾哈格,腾帅功不可没。虹猫认为腾帅拿得起,也放得下。大家都知道,在阿
定了!寻梦龙虎山2022年卡有效期延长至2023年开演后30天喜大普奔!今年购买了惠民旅游年卡又没来得及观看寻梦演出的游客朋友们我们观演有效期延长啦!延长至2023年开演后30天!!!不仅是演出延长景区游玩项目也延长了两个月龙虎山惠民旅游卡延轻舟已过从巴东坐船沿江而行,两岸高山叠嶂耸翠。江水是绿的,因为水倒映着山。大海是蓝的,因为海照着天。爱的人是最美的,因为你灼热的目光盯着她,因为她在你心里。坐船比坐车浪漫,没有什么缘故,只小雪至,寒意浓,教你几招补肾养藏法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节气到来,天气寒冷,降雪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不大,由此称之为小雪。随着小雪节气的到来,气候渐冷,小雪也成了寒冷开始的标小雪原创诗歌头条创作挑战赛小雪节气到了,思念也跟随而至。冬天的雪,有时候落在南,有时候落在北,落满山坡草原,落满灯火阑珊。思念也是这样,一座城,一个人或者一个过往的场景。今日小雪,温酒如粥我说聊中药杏仁中国是杏的故乡,有着悠久的栽培和观赏食用史。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在其所著的管子一书中,就有记载五沃之土,其木宜杏。孔子也十分喜欢杏花,常在讲学的地方种上数株,每天灌溉自赏。杏花,聊中药韭菜子南齐周颙有句名言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这韭自然就是韭菜了。韭菜为多年生宿根草本蔬菜,为常年绿叶菜。韭菜热量低,是维生素A的上等来源,一直有菜中之荤的美称。另外,韭菜中富含蛋白质钙铁锌医药特效药和中药哪个强?第14天,市场有分歧,但主线没有动摇。众生药业的核心地位没有改变,以岭药业这个阶段龙也还在良性运行,特一还能涨停,太龙也还在一字。华森制药承接这么强,锚着5日线这个纪律去玩也没问题人到暮年,补钙除了牛奶,吃这5样壮骨美味,腿有劲,精神足钙人体骨骼中存在的重要元素,其甚至占据了人体骨骼中近99的成分。由此可见,钙元素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下降,身体中的营养会流失,而钙质的流失就显得心情随笔做了一个梦,梦中分为四条路,一条就是像我小妹一样,走上公务员的路,这条路在梦中的设定是正中央,一条是像发小一样,出去打工,最终成为普通打工一族,一条是我同事的选择(也是我的选择),黄瓜百吃不厌的做法,只需掌握这几步,一顿2盘不够吃,超过瘾黄瓜百吃不厌的做法,只需掌握这几步,一顿2盘不够吃,超过瘾。黄瓜是一种热量比较低的蔬菜,也称胡瓜青瓜,具有除热,利水利尿,清热解毒的功效,多吃黄瓜可以补充人体的水分,还可以减肥,黄连年亏损债台高筑的银宝山新要易主,前三大股东纷纷出逃记者庞宇编辑筹划一年多,银宝山新(002786。SZ)控制权变更一事有了最新进展。银宝山新11月2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邦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邦信资产)已收到中国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