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纪念陈寅恪130周年诞辰)季羡林回忆我的老师陈寅恪

  陈寅恪先生是中国现代极负盛名的国学大师和资深学者,在史学、文学、哲学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当年陈寅恪先生在清华任教的时候,有不少知名教授如吴宓、朱自清、冯友兰等等都会去听他的课,所以被称为"教授的教授"。作为当年就读于清华的学生,季羡林当然也不会错过这样一位名师,去旁听了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受用终身,并在此后近半个世纪里一直和陈寅恪先生保持着持续的联系和深厚的感情。
  今天是陈寅恪诞辰13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季羡林先生的《回忆老师陈寅恪》一文,来追念这位令人尊敬的国学大师!
  陈寅恪先生
  别人奇怪,我自己也奇怪:我写了这样多的回忆师友的文章,独独遗漏了陈寅恪先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对我来说,这是事出有因,查亦有据的。我一直到今天还经常读陈先生的文章,而且协助出版社出先生的全集。我当然会时时想到寅恪先生的。我是一个颇为喜欢舞笔弄墨的人,想写一篇回忆文章,自是意中事。但是,我对先生的回忆,我认为是异常珍贵的,超乎寻常地神圣的。我希望自己的文章不要玷污了这一点神圣性,故而迟迟不敢下笔。到了今天,北大出版社要出版我的《怀旧集》,已经到了非写不行的时候了。
  清华园
  要论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该从六十五年前的清华大学算起。我于一九三O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改名为外国语文系)。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必修课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但是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是很富裕的。除了选修课以外,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教师不以为忤,学生各得其乐。我曾旁听过朱自清、俞平伯、郑振铎等先生的课,都安然无恙,而且因此同郑振铎先生建立了终生的友谊。但也并不是一切都一帆风顺。我同一群学生去旁听冰心先生的课。她当时极年轻,而名满天下。我们是慕名而去的。冰心先生满脸庄严,不苟言笑。看到课堂上挤满了这样多学生,知道其中有"诈",于是威仪俨然地下了"逐客令":"凡非选修此课者,下一堂不许再来!"我们悚然而听,憬然而退,从此不敢再进她讲课的教室。四十多年以后,我同冰心重逢,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由怒目金刚一变而为慈眉菩萨。我向她谈起她当年"逐客"的事情,她已经完全忘记,我们相视而笑,有会于心。
  中年的陈寅恪先生
  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参考书用的是《六祖坛经》,我曾到城里一个大庙里去买过此书。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分析,综合,对地名和人名更是特别注意。他的分析细入毫发,如剥蕉叶,愈剥愈细愈剥愈深,然而一本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武断,不夸大,不歪曲,不断章取义。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最终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在中外众多学者中,能给我这种享受的,国外只有海因里希·吕德斯,在国内只有陈师一人。他被海内外学人公推为考证大师,是完全应该的。这种学风,同后来滋害流毒的"以论代史"的学风,相差不可以道里计。然而,茫茫士林,难得解人,一些鼓其如簧之舌惑学人的所谓"学者",骄纵跋扈,不禁令人浩叹矣。寅恪师这种学风,影响了我的一生。后来到德国,读了吕德斯教授的书,并且受到了他的嫡传弟子瓦尔德施米特教授的教导和薰陶,可谓三生有幸,可惜自己的学殖瘠薄,又限于天赋,虽还不能论无所收获,然而犹如细流比沧海,空怀仰止之心,徒增效颦之恨。这只怪我自己,怪不得别人。
  总之,我在清华四年,读完了西洋文学系所有的必修课程,得到了个学士头衔。现在回想起来,说一句不客气的话:我从这些课程中收获不大。欧洲著名的作家,什么莎士比亚、歌德、塞万提斯、莫里哀、但丁等等的著作都读过,连现在忽然时髦起来的《尤利西斯》和《追忆似水年华》等等也都读过。然而大都是浮光掠影,并不深入。给我留下深远影响的课反而是一门旁听课和一门选修课。前者就是在上面谈到的寅恪师的"佛经翻译文学";后者是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也就是美学。关于后者,我在别的地方已经谈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中年的陈寅恪先生
  在清华时,除了上课以外,同陈师的接触并不太多。我没到他家去过一次。有时候,在校内林荫道上,在熙往攘来的学生之流中,会见到陈师去上课。身着长袍,朴素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的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绝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他同当时清华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发光鉴人的教授,迥乎不同。在这一方面,他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令我受益无穷。
  离开了水木清华,我同寅恪先生有一个长期的别离。我在济南教了一年国文,就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到了这里,我才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在我一生治学的道路上,这是一个极关重要的转折点。我从此告别了歌德和莎士比亚,同释迦牟尼和弥勒佛打起交道来。不用说,这个转变来自寅恪先生的影响。真是无巧不成书,我的德国老师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同寅恪先生在柏林大学是同学,同为吕德斯教授的学生。这样一来,我的中德两位老师同出一个老师的门下。有人说:"名师出高徒。"我的老师和太老师们不可谓不"名"矣,可我这个徒却太不"高"了。忝列门墙,言之汗颜。但不管怎样说,这总算是一个中德学坛上的佳话吧。
  我在哥廷根十年,正值二战,是我一生精神上最痛苦然而在学术上收获却是最丰富的十年。国家为外寇侵入,家人数年无消息,上有飞机轰炸,下无食品果腹。然而读书却无任何干扰。教授和学生多被征从军。偌大的两个研究所:印度学研究所和汉学研究所,都归我一个人掌管。插架数万册珍贵图书,任我翻阅。在汉学研究所深深的院落里,高大阴沉的书库中,在梵学研究所古老的研究室中,阒无一人。天上飞机的嗡嗡声与我腹中的饥肠辘辘声相应和。闭目则浮想联翩,神驰万里,看到我的国,看到我的家。张目则梵典在前,有许多疑难问题,需要我来发覆。我此时恍如遗世独立,苦欤?乐欤?我自己也回答不上来了。
  经过了轰炸的炼狱,又经过了饥饿,到了一九四五年,在我来到哥廷根十年之后,我终于盼来了光明,东西法西斯垮台了。美国兵先攻占哥廷根,后来英国人来接管。此时,我得知寅恪先生在英国医目疾。我连忙写了一封长信,向他汇报我十年来学习的情况,并将自己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及其他刊物上发表的一些论文寄呈。出乎我意料地迅速,我得了先生的复信,也是一封长信,告诉我他的近况,并说不久将回国。信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说,他想向北大校长胡适,代校长傅斯年,文学院长汤用彤几位先生介绍我到北大任教。我真是喜出望外,谁听到能到最高学府任教而会不引以为荣呢?我于是立即回信,表示同意和感谢。
  这一年深秋,我终于告别了住了整整十年的哥廷根,怀着"客树回看成故乡"的心情,一步三回首地到了瑞士。在这个山明水秀的世界公园里住了几个月,一九四六年春天,经过法国和越南的西贡,又经过香港,回到了上海。在克家的榻榻米上住了一段时间。从上海到了南京,又睡到了长之的办公桌上。这时候,寅恪先生也已从英国回到南京。我曾谒见先生于俞大维官邸中。谈了谈阔别十多年以来的详细情况,先生十分高兴,叮嘱我到鸡鸣寺下中央研究院去拜见北大代校长傅斯年先生,特别嘱咐我带上我用德文写的论文,可见先生对我爱护之深以及用心之细。
  这一年的深秋,我从南京回到上海,乘轮船到了秦皇岛,又从秦皇岛乘火车回到了阔别十二年的北京(当时叫北平)。由于战争关系,津浦路早已不通,回北京只能走海路,从那里到北京的铁路由美国少爷兵把守,所以还能通车。到了北京以后,一片"落叶满长安"的悲凉气象。我先在沙滩红楼暂住,随即拜见了汤用彤先生。按北大当时的规定,从海外得到了博士学位回国的人,只能任副教授,在清华叫做专任讲师,经过几年的时间,才能转向正教授。
  我当然不能例外,而且心悦诚服,没有半点非分之想。然而过了大约一周的光景,汤先生告诉我,我已被聘为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的系主任。这真是石破天惊,大大地出我意料。我这个当一周副教授的纪录,大概也可以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吧。说自己不高兴,那是谎言,那是矫情。由此也可以看出老一辈学者对后辈的提携和爱护。
  晚年的陈寅恪先生
  不记得是在什么时候,寅恪师也来到北京,仍然住在清华园。我立即到清华去拜见。当时从北京城到清华是要费一些周折的,宛如一次短途旅行。沿途几十里路全是农田。秋天青纱帐起,还真有绿林人士拦路抢劫的。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像了。但是,有寅恪先生在,我绝不会惮于这样的旅行。在三年之内,我颇到清华园去过多次。我知道先生年老体弱,最喜欢当年住北京的天主教外国神甫亲手酿造的栅栏红葡萄酒。我曾到今天市委党校所在地当年神甫们的静修院的地下室中去买过几次栅栏红葡萄酒,又长途跋涉送到清华园,送到先生手中,心里颇觉安慰。几瓶酒在现在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通货膨胀已经达到了钞票上每天加一个0还跟不上物价飞速提高的速度的情况下,几瓶酒已经非同小可了。
  有一年的春天,中山公园的藤萝开满了紫色的花朵,累累垂垂,紫气弥漫,招来了众多的游人和蜜蜂。我们一群弟子们,记得有周一良、王永兴、汪筏等,知道先生爱花。现在虽患目疾,迹近失明;但据先生自己说,有些东西还能影影绰绰看到一团影子。大片藤萝花的紫光,先生或还能看到。而且在那种兵荒马乱、物价飞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情况下,我们想请先生散一散心,征询先生的意见,他怡然应允。我们真是大喜过望,在来今雨轩藤萝深处,找到一个茶桌,侍先生观赏紫藤。先生显然兴致极高。我们谈笑风生,尽欢而散。我想,这也许是先生在那样的年头里最愉快的时刻。
  还有一件事,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回忆。在解放前夕,政府经济实已完全崩溃。从法币改为银元券,又从银元券改为金圆券,越改越乱,到了后来,到粮店买几斤粮食,携带的这币那券的重量有时要超过粮食本身。学术界的泰斗、德高望重、被著名的史学家郑天挺先生称之为"教授的教授"的陈寅恪先生也不能例外。到了冬天,他连买煤取暖的钱都没有,我把这情况告诉了已经回国的北大校长胡适之先生。胡先生最尊重爱护确有成就的知识分子。当年他介绍王静庵先生到清华国学研究院去任教,一时传为佳话。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词》中有几句诗:"鲁连黄鹞绩溪胡,独为神州惜大儒。学院遂闻传绝业,园林差喜适幽居。"讲的就是这一件事。现在却轮到适之先生再一次"独为神州惜大儒"了,而这个"大儒"不是别人,竟是寅恪先生本人。适之先生想赠寅恪先生一笔数目颇大的美元。但是,寅恪先生拒不接受。最后寅恪先生决定用卖掉藏书的办法来取得适之先生的美元。于是适之先生就派他自己的汽车--顺便说一句,当时北京汽车极为罕见,北大只有校长的一辆--让我到清华陈先生家装了一车关于佛教和中亚古代语言的极为珍贵的西文书。陈先生只有收二千美元。这个数目在当时虽不算少,然而同书比起来,还是微不足道的。在这一批书中,仅一部《圣彼得堡梵德大词典》的市价就远远超过这个数目了。这一批书实际上带有捐赠的性质。而寅恪师对于金钱的一介不取的狷介性格,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在这三年内,我同寅恪师往来颇频繁。我写了一篇论文:《浮屠与佛》,首先读给他听,想听听他的批评意见。不意竟得到他的赞赏。他把此文介绍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发表。这个刊物在当时是最具权威性的刊物,简直有点"一登龙门,身价十倍"的威风。我自然感到受宠若惊。差幸我的结论并没有瞎说八道,几十年以后,我又写了一篇《再谈浮屠与佛》,用大量的新材料,重申前说,颇得到学界同行们的赞许。
  在我同先生来往的几年中,我们当然会谈到很多话题。谈治学时最多,政治也并非不谈但极少。寅恪先生绝不是一个"闭门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他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出,他非常关心政治。他研究隋唐史,表面上似乎是满篇考证,骨子里谈的都是成败兴衰的政治问题,可惜难得解人。我们谈到当代学术,他当然会对每一个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除了对一位明史专家外,他没有对任何人说过贬低的话。对青年学人,只谈优点,一片爱护青年学者的热忱。真令人肃然起敬。就连那一位由于误会而对他专门攻击,甚至说些难听的话的学者,陈师也从来没有说过半句褒贬的话。先生的盛德由此可见。鲁迅先生从来不攻击年轻人,差堪媲美。
  时光如电,人事沧桑,转眼就到了一九四八年年底。解放军把北京城团团包围住。胡适校长从南京派来了专机,想接几个教授到南京去。有一个名单,名单上有名的人,大多数都没有走,陈寅恪先生走了。这又成了某些人探讨研究的题目:陈先生是否对共产党有看法?他是否对国民党留恋?根据后来出版的浦江清先生的日记,寅恪先生并不反对共产主义,他反对的仅是苏联牌的共产主义。在当时,这也许是一个怪想法,甚至是一个大逆不道的想法。然而到了今天,真相已大白于天下,难道不应该对先生的睿智表示敬佩吗?至于对国民党的态度,最明显地表现在他对蒋介石的态度上。一九四〇年,他在《庚辰暮春重庆夜宴归作》这一首诗中写道:"食蛤哪知天下事,看花愁近最高楼。"吴宓先生对此诗作注说:"寅恪赴渝,出席中央研究院会议,寓俞大维妹丈宅。已而蒋公宴请中央研究院到会诸先生。寅恪于座中初次见蒋公,深觉其人不足为,有负厥职,故有此诗第六句。"按即"看花愁近最高楼"这一句。寅恪师对蒋介石,也可以说是对国民党的态度表达得不能再清楚明白了。然而,几年前,一位台湾学者偏偏寻章摘句,说寅恪先生早有意到台湾去。这真是天下一大怪事。
  陈寅恪与家人
  到了南京以后,寅恪先生又辗转到了广州,从此就留在那里没有动。他在台湾有很多亲友,动员他去台湾者,恐怕大有人在,然而他却岿然不为所动。其中详细情况,我不得而知。我们国家许多领导人,包括周恩来、陈毅、陶铸、郭沫若等等,对陈师礼敬备至。他同陶铸和老革命家兼学者的杜国痒,成了私交极深的朋友。
  晚年患有眼疾的陈寅恪先生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如果没有人帮助,一个人会是一事无成的。在这方面,我也遇到了极幸运的机遇。生平帮过我的人无虑数百。要我举出人名的话,我首先要举出的,在国外有两个人,一个是我的博士论文导师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另一个是教吐火罗语的老师西克教授。在国内的有四个人:一个是冯友兰先生,如果没有他同德国签订德国清华交换研究生的话,我根本到不了德国。一个是胡适之先生,一个是汤用彤先生,如果没有他们提携的话,我根本来不到北大。最后但不是最少,是陈寅恪先生。如果没有他的影响的话,我不会走上现在走的这一条治学的道路,也同样是来不了北大。至于他为什么不把我介绍给我的母校清华,而介绍给北大,我从来没有问过他,至今恐怕永远也是一个谜,我们不去谈它了。
  我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我一向认为,感恩图报是做人的根本准则之一。但是,我对他们四位,以及许许多多帮助过我的师友怎样"报"呢?专就寅恪师而论,我只有努力学习他的著作,努力宣扬他的学术成就,努力帮助出版社把他的全集出全,出好。我深深地感激广州中山大学的校领导和历史系的领导,他们再三举办寅恪先生学术研讨会,包括国外学者在内,群贤毕至。中大还特别创办了陈寅恪纪念馆。所有这一切,我这个寅恪师的弟子都看在眼中,感在心中,感到很大的慰藉。国内外研究陈寅恪先生的学者日益增多。先生的道德文章必将日益发扬光大,这是毫无问题的。这是我在垂暮之年所能得到的最大的愉快。
  然而,我仍然有我个人的思想问题和感情问题。我现在是"后已见来者",然而却是"前不见古人",再也不会见到寅恪先生了。我心中感到无限的空漠,这个空漠是无论如何也填充不起来了。掷笔长叹,不禁老泪纵横矣。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一日
  为了纪念陈寅恪先生,团结出版社近期出版了"陈寅恪著作集",首批推出其最经典的四部作品:《柳如是别传》《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
  这套团结版"陈寅恪著作集"遵循陈先生遗愿,采用繁体竖排,设计典雅大方,排版疏阔,定价良心,甫一上市即位例古籍新书榜单前例。#心晴计划##遇见好书#
  本号特和出版社发起新书团购活动,读者可以以最优惠的价格获得本套书,大师作品,无论珍藏还是阅读,都值得拥有一套。
  陈寅恪著作集(套装全五册)                        ¥128                                                                购买

前婆婆向我要一万元母女相煎何太急只怪一碗水难端平前婆婆在我离婚后第四年向我要一万元,拉开一场争遗产闹剧的序幕。曹植的七步诗里那句相煎何太急说尽兄弟阋墙的悲哀,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经常上演着金钱和亲情间的博弈。从我认识前婆婆到后来离二姨借钱3一通电话让俩老太太差点进医院开头就揭开谜底,我二姨向我借钱不成就趁我不在家时打电话给我妈想先斩后奏借钱,谁知我当天刚下夜班在补觉,老太太耳背放了免提,让我知道内容后把电话抢过来一顿怼,我有些口不择言,后来我表职场女性维权生育津贴低于月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补足差额生育津贴低于月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补足差额案件背景白女士2018年3月18日开始休产假,用人单位某公司将社保经办单位核算的生育津贴向其支付作为产假工资,该数额远低于白女士的月工资标81胡歌没告诉你,面试的必杀技?你以前吃过的苦,都会为你的将来铺路。作为一枚准胡椒粉,猎场的秘密你知不知道?先问一句,除了我胡的颜,你萌最关注滴是啥?最近,猎场大火,每次走到茶水间,总能听闻小文秘们心心念念的剧情读书伴我成长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读书可以充实我们的思想,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可以教给我天气预报八月初十月看月光,能预知冬天旱与涝!八月初十啥日子导语老话说得好!说八月初十月光黄,一冬无水煮斋汤,八月初十是啥日子,有什么预兆?一起看看。已经进入仲秋时节,现在是农历八月了,是仲秋之月。一个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即将2021年冬天冷不冷?秋分这天早知道!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怎么说打卡美好生活导语天气预报今年冬天冷不冷?秋分这天早知道!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怎么说!常言道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到了秋分节气以后,天气越来越冷,尤其是晚上,格外凉爽,是一天比一天冷2021年冬天冷不冷?秋分这天大风能预兆?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谚语烟火乡村话丰年导语天气预报秋分这天出现大风,有什么预兆?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谚语怎么说!刚刚欢度中秋佳节,而秋分节气就要到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这时候,太阳已经到达赤道附近,白天男孩?女孩?我和老公都喜欢女孩,记得老大刚出生时得知是男孩还失望了好一阵。怀着老二的时候,做了好几回B超,都说是女孩。把我老公高兴的,成天乐呵呵的。我们给小公主准备了很多漂亮的公主裙,想了好几做人能方能圆才是王者人生在世几十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到底是什么样的性格才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无往不利。有的人说方好,也有的人说圆好。记不清哪位作家说过,为人处事,就好像我们古代的钱币一样,把方和圆结合起纳兰容若你知否要说清初第一词人,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纳兰容若。想必大家对他并不陌生,他的那首木兰花令想必很多人都信手拈来,脱口而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
大海之恋组诗十首(2)(六)过巽寮环海贯径到巽寮,托起千堆海湾桥。岸边海风拂银滩,摊上疲惫早已消。晨曦拖网忙赶海,暮归渔舱唱渔樵。鲜蟹鲜虾把盏酒,夜投民俗狂一宵。(七)双月湾大亚虹海两相邻,天造一对半月四川人的五一假期就该这样过在四川有一个神秘又庞大的民间组织川A大军!每到假日就蜂拥而出遍布世界的每一个卡卡角角不管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川A大佬们永远只会迟到,不会缺席!!还曾凭一己之力成功堵上热搜成自泸堵大片唐人街探案3回归!中日泰三国侦探齐聚由陈思诚编剧执导,王宝强刘昊然主演的电影唐人街探案3,今日正式登陆四川广电互动电视。本片延续了电影唐人街探案2片尾的线索,唐仁秦风此次空降东京。一开篇,二人就受邀来到日式泡汤馆,被脏了别乱擦,液晶电视要这样保养清洁才对要说现在家家都有的电器那么一定是电视机了不过电视机怎么保养平时使用要注意哪些事项担怕好多人都不晓得今天广电君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电视机保养手册让你的电视机更好的运行延长使用寿命1。防尘四川人,你想看的8K电视来了5月15日上午10点中国广电四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8K业务正式发布成为国内率先上线8K业务的省级广电网络公司8K业务据中国广电四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相关技术人员介绍,8K业务将为用户带热剧豆瓣8。7分,奥斯卡影后时隔10年再战荧屏佳作量产批发机器HBO又杀回来了奥斯卡影后凯特温丝莱特暌违十年再战小荧幕开播后不仅收视率30的猛涨烂番茄新鲜度更是高达94豆瓣评分也从8。4一路涨到8。9互动电视VIP鼎级剧场东城空降福利,超多好物限时秒杀!手慢无昨天520可把广电君秀惨了晒红包的晒礼物的晒结婚证的简直羡煞了我等单身狗为了减少电粉儿们这几天所受到的伤害广电君特意带来了秒杀活动5月22日5月23日超多好物限时秒杀搞快来广电居家保护三电设施,看好电视上好网,通好电话用好电烈日炎炎高温酷暑当你在舒适的空调房内吃着西瓜看着电视上着网这时候,突然断电断网了简直不要太扎心!为了避免这些扎心的场景发生接下来的内容,你需要认真阅读三电保护的重要性漫画内容摘选自院线豆瓣8。3,烂片逆袭变神作?时隔多年扎克施耐德版正义联盟终于上线开播后豆瓣评分直达8。3分口碑更是远超2017年院线版正义联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咱们今天就来细品一下播放路径四川广电网络川流TV电影DC粉丝的福热剧亲爱的柠檬精先生在线撕绿茶高能剧情爽翻天由谭友业导演,宫美惠任总策划兼总制片,王莉监制,常佳佳编剧,陈姝君陈品延蒋欣奇蔡祥宇刘睿泽陈天雨等主演的甜爽爱情轻喜剧亲爱的柠檬精先生上线开播!女主苏北时隔七年华丽归来,霸气撕绿茶当代年轻人都是怎么养生的?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哪只是中年啊不管是青年中年老年还是未成年都在把养生时常挂嘴旁养生,这已经成为了当代人的必修之课我们一边持续佛系养生法则一边不断解锁各种花式作死方法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