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一部诗意的美学的科考手记读臧穆的山川纪行

  《山川纪行:第三极发现之旅——臧穆科学考察手记》 臧穆 著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5年6月臧穆在西藏亚东县考察时的野外日记。右图为喜马拉雅山脉绰莫拉利峰写生。
  臧穆手绘的标本采集卡——大丝膜菌
  臧穆手绘的标本采集卡——膜苞雪莲
  2000年臧穆在云南思茅菜阳河自然保护区考察时采集真菌标本。
  本文图片均选自《山川纪行:第三极发现之旅——臧穆科学考察手记》
  【读书者说】
  初阅三大本《山川纪行:第三极发现之旅——臧穆科学考察手记》(以下简称《山川纪行》)后,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则消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能做这样的书非常不容易。对此书有若干个没想到。1.中国竟然有这样的科学家。2.出版社竟然愿意做这样的书。3.竟然做得如此好,下了很大功夫。
  享誉国际的真菌学家
  这部一卷三册的巨著影印了臧穆留下的野外考察日记中15册国内科考部分之内容。出版社组织编委会专家领衔的人员,过录了全部日记手稿,并进行了必要的校订和翻译(主要针对物种名称等),另有少量编者注记和导读性质的文字。当然,还有序言和附录。
  十多天过去了,书评还没写。书一直在看(由前到后,由后到前,反反复复),脑子也不停地转,如何点评这样一部特殊的大书呢?常规书评大概不合适,至少不应当由我来写。这书非常特殊,就内容看,涉及植物分类学、菌物分类学、地理、科考笔记、日记、绘画、书法、科学文化、史料整理等,门类众多、复杂交织、时间跨度较大,这些为读者欣赏、评论提供了多种角度和机会。按理说,我应当从科学史、科学文化或植物博物学的角度写一写。但这是最重要的吗,我个人读此书最强烈的感受在这些方面吗?
  臧穆1930年生于山东烟台的一个殷实之家,2011年逝世。新中国成立前夕考入美国教会办的东吴大学,就读生物系。毕业后先后在多所学校任教,主攻苔藓,也因研究苔藓而与黎兴江相识、相恋、结婚。但后来臧穆在昆明植物研究所主要研究的不是苔藓而是大型真菌,即百姓通常说的蘑菇。回想一下,以前我见到过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他主编的《西藏真菌》,只是没有与具体的作者联系起来。此书中,王文采、胡宗刚、曾孝濂、黎兴江的序言、编者的引言和导语、书末的四个附录,特别是胡宗刚的文章,提供了必要且丰富的信息,能够帮助读者了解更广阔的背景。从中可以得到一个基本意思是,臧穆是中国西南真菌采集与研究的奠基人,是享誉国际的真菌学家,他一生做了大量科研工作和科研服务工作。比如他创建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隐花植物标本馆,他本人采集真菌标本13800余号,苔藓标本24500余号,地衣标本1200余号。在他的直接努力下,《云南植物研究》和《横断山区真菌》《中国隐花(孢子)植物科属辞典》《中国真菌志·牛肝菌科Ⅰ—Ⅱ卷》《中华大典·生物学典》等得以顺利出版。
  深厚的植物分类学功底
  臧穆一生的专业学术成就集中于真菌,附录三列出的其数百项发表记录也明确定位于真菌。但是,《山川纪行》这三册书展示的,不限于此。美术、风景、民族、文化等暂不谈,我特别注意了一个细节:作者对一般植物学非常熟悉、专业,比如从上册1975年5月27日开始的科考笔记中,到处可以看到作者"随意"写下的植物拉丁学名。不是一种两种,而是数百种;不是一科两科,而是涉及非常多的植物科。
  在笔记本中写出植物的准确名称有多难?有时非常难,特别是对于研究程度较低,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地方。1975年对于西藏的植物,人们了解得还非常有限,所以国家才启动了第一次青藏综合科考。我在构想,那里臧穆作为考察队成员之一,他在野外认识多少植物,他是如何认出来的,他如何能够准确地分科、属甚至到种,而且直接写出拉丁学名,甚至有的还包含命名人的信息?如果只是极少数目标物种,也没什么奇怪的,事先锁定,做足功课即可。但是显然不是这样,不是少量而是大量,它们不可能都是事先锁定的对象。当时可能也随身携带了一些工具书,有所参考,但是即便如此,能写下内容如此丰富、专业的笔记,还是令人称奇的,表明作者对所考察地区野生植物有足够多的了解。一开始,我甚至怀疑,有些笔记是事后"填写"的,但综合分析细节,判定至少主体部分是当时完成的。这不能不让人佩服臧穆深厚的植物分类学功底。他后来没有专门做狭义植物学研究,基本没发表狭义植物学的论著。但是他的植物学基础在那里,构成他这位科学家的基本素养。这个基础与他的文艺、美术、人文功底一样,作为一个广博的背景出现,支撑着其最核心的专业研究,成就着他独特的人生。
  就研究经费、头衔、官位、发表数量、获奖等级等而论,臧穆并不很突出,比如他不是院士,也几乎没担任过某某正职,但是他这个人令人佩服、羡慕,酷爱收藏、会唱京剧、优美的板桥体书法、简洁而精准的植物素描和水彩画,个个让人赞叹。不用说太多,仅看看每页上用钢笔写下的漂亮汉字和外文字母,就足以令如今的每个读书人吃惊:怎么会这么好看?我怎么写不出来呢?什么样的基础教育有助于培养出臧穆这样的文化人?科学家还是文化人?这是个问题。他到底是科学家还是文人?如今,科学与人文好像只能居其一,两者都涉足,通常浅尝辄止。可是,科学与人文有机结合,真的是一种理想。它并没有远去,臧穆就是一个典型。
  个体人生的诗意的记录
  这三册书展示的是什么?人们怎么看以及臧穆本人如何看它?对此,不可能有唯一答案,但可以各自表达。我想了好久,结论是,臧穆在创作一种独特的艺术作品,首先是为他自己。它是私人性的,平时供自己观看或者极少数好友翻看,生前没有出版,也许他根本没想着出版。但它对臧穆本人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为此花费了大量心血: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通常在夜里,他在本子上完成书写和绘画,一本又一本地积攒着。它是个体人生的美学的、诗意的记录,也可以说是"忠实"的记录,但此忠实不等于有一说一,原封不动地摹画大自然、记载每一年琐事。其实对象是作者精心选择过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特别的,有意突出了一些也有意忽略了一些。时间久了,人的记忆会变得模糊或者误置,但当时记录下来就不一样了。将来某一天翻看当年的野外记录本,能够回想、再现许多场景。在这种意义上,它确实就是一种类似日记的东西,只不过更高级,更有艺术品位。它们真的非常精彩,可以被视作艺术作品。当然,三册的内容并非都为同一类型,我本人最喜欢的是上册。尤其喜欢他画的绵毛点地梅(65页)、多脉南星(69页)、桃儿七(78页)、绢毛蔷薇(90页)、风毛菊(108 109页)、二叶独蒜兰(259页)。我也梦想着能写出一手好字。
  本土学术积累的重要性
  此类作品何以能出版?它是一流科研成果吗?是重要且完整的人文学术吗?是了不起的美术创作吗?是伟大历史名人或科学巨擘的手稿吗?都不是!但是它确实值得出版。在今日中国它能面世,当然有一些具体因果推动,比如臧穆好友曾孝濂先生的推荐,比如责编周远政女士的具体运作,比如出版社申请出版选题。这些当然重要,它们是亚里士多德讲的动力因、直推因。我要说的不是这个。此书今日能够面世,是因为有许多人认同它的价值、稀缺性,而它值得光大、展示给这浮躁的世界。中国的国力也在增强,企业有能力出版它,读者有能力欣赏它、消费它。这样的条件,来之不易。可以说人们等了好久。与之相关,《山川纪行》出版的意义是什么?它是"无用"之书,我这么说,不是在贬低它,而是在表扬它。有趣好玩的书,都是无用的!相对于当下的主流,未来才有用的东西在现在看自然是无用的。为无用干杯!这样无用的图书列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恰好见证了中国社会之平稳发展、走向从容。
  最后想要说的是本土学术积累的重要性。臧穆一生工作的主要领域是大型真菌,他几乎白手起家,他本人介入的时间也不算很早。1973—1975年主要用于标本采集,1983年就出版了《西藏真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就有了世界一流的真菌标本收藏。整体算下来,经历30多年的积累,依托云南及其周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国际范围的广泛学术交流,中国的真菌研究就做出了模样,培养出一批人才。30年长了还是短了?我觉得不算长。重要的是,要有好的规划,打好基础,坚持做下来,代代传承。学术研究要有自主性,要着眼于国家长远建设,按自己的思路走,不宜总跟着洋人的热点跑。

用疆普玩翻唱的歌手刘楚之我是新疆脑残粉好听又接地气是刘楚之抖音疆普翻唱视频下最常见的评价,她把自己戏称为毁歌达人。无论是当下最流行的,还是经典的,她总能找到新疆人最熟悉的内容与之匹配。刘楚之喜欢一个人坐在家附近的肯德基人在新疆钱美荣安徽绣娘30年致力疆绣传承从养家糊口的针头线脑到各类工艺美术金奖,从家庭情感的传承到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普通绣娘到国际赛场评委,从疆绣第一人到培训三万余人的新疆工艺美术大师。30年间,她用一根绣花青年导演张晓安是电影,让我从哈密走到墨尔本我很羡慕那些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的人。我是花了很久很久的时间,才找到我想做的事情。张晓安在南半球的墨尔本,语气平静地,面对镜头说了这句话。他在新疆哈密长大,和大部分人一样按部把古尸做成手办,他让沉睡千年的楼兰美女复活把新疆的干尸做成盲盒手办?这件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事被人做到了。金建军和匠趣文化让沉睡千年的楼兰美女复活,他们想让神秘的楼兰美女不再沉睡在博物馆里,而是以一种别样的姿态存在于大家的生活寻找乌鲁木齐的烟火气,从北园春菜市场开始如果想要真正了解一座城市的原本风貌,不一定先去当地的名胜古迹打卡留念,可以从充满烟火气的菜市场开始体悟这座城市独有的气质。乌鲁木齐是一个多元的城市,来自不同地方的商贩在此集结,说着新疆标本师岩蜥,将死亡定格,让动物重生当我到达岩蜥家时,他正在儿子房间的书桌上制作标本。十几只昆虫的腿和触角被固定住,整齐排列,这是他一个上午的成果。他身后的床铺上整齐地摆放了一排由陶泥和雕刻工具组成的制作标本的工具外10年前在托克逊沙漠练习空翻的跑酷少年,现在怎么样了?屏气凝神,腰腹发力的瞬间身体腾空,短暂的滞空感过后,双脚落地,依力夏提眼前的世界翻转又回归正常。2010年,依力夏提和一起玩跑酷的伙伴在托克逊的沙漠练习空翻和各种技巧。即使是柔软的这个南湖小巷里的客栈,满足了我对乌鲁木齐这座城的所有幻想我竟然会在一家餐厅的厕所里乐此不疲。说它是个餐厅也不是很对。这里是可以吃饭的正午食间餐厅,是可以听live的嬉游声场,也是可以住宿的嬉游客栈。有点儿意思。繁忙城市中难得的自在天地这这家婚纱店,将乌鲁木齐的浪漫都拥入怀中最近重温老友记,看到莫妮卡说我5岁时就把枕套放在头后面,假装这是结婚的头纱。这时,我才猛然发现,身边的朋友们都接二连三地喜结连理了。朋友圈里的喜讯仿佛在不时提醒尝试建立亲密关系的我百万粉丝博主万摄师,在新疆追风景的人一天下午,万摄师和朋友从市区自驾出发去峡谷拍星空,后备箱满满当当的全是拍摄的设备,这是他外出拍摄的标配。陡峭的崖壁边缘,土质松软,他们小心翼翼地走到悬崖边支好三脚架,静静等待星空和从乌鲁木齐出发,7家超棒雪场戏雪指南(含价目表)俗话说得好,世界雪场看瑞士,国内雪场看新疆。瑞士很远,但新疆很近。新疆冬季寒冷,冰期极长,地貌独特,雪景还贼好看!这里,无疑是滑雪爱好者的天堂。悉数全疆众多的滑雪场,爱乌及乌为大家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在川滇交界处,有一个纯净而美丽的湖泊泸沽湖。六十平方公里的湖水清澈晶莹,四周大山的苍翠倒映其中,美不胜收。1999年张有林摄泸沽湖的美景诱人,而更吸引人的,是世居于此的摩梭人。历经学会这七招,布置你喜欢的茶室大城市,喧闹嘈杂,让人浮躁烦心大自然,鸟语花香,身处其中,恬静舒心大自然的美,是本质之美,自然质朴宁静和谐我们旨在一切回归本质,聆本意,释本质,唤醒自我对本质之美的感悟。一处角落,王世襄称之为最理想的卧具罗汉床!100款经典罗汉床大全!在中国古典家具中,有个神器,坐也行,躺也行,从唐朝一直流行到今天,以后还将一直流行。它就是罗汉床,被王世襄先生称之为最理想的卧具。中国礼仪文化深厚,罗汉床作为古时待客的最高级别,更明式家具的素工美学秦一峰先生说明式家具和谐包容,含蓄内敛,没有锋芒毕露,却有着稳重典雅大方的品质,一切都讲究内外兼修的气韵统一,在细节处理上尽善尽美。因此无论放在哪里都合适,走到哪里都能与当下的环境宋徽宗演你们的宫斗剧吧!朕只想做个艺术家!被最近热播的宫廷剧刷屏,每天都是乾隆爷的脸!不知从何时起,乾小四成了影视剧大IP。延禧攻略里的乾隆大猪蹄子而其实在乾隆身后(前)一直有另一位在荧屏上极少露面,在民间却极具口碑的皇帝孤本奇书流入日本,王世襄花了34年让它重新回到中国读者的面前!启功先生曾言,王世襄先生的著作,一页页,一行行,一字字,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注脚。王世襄先生博古通今,毕生从事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将其用图文形式记录和传承。王世襄先生其著作2018上海家具展的爱与痛这拨新中式,有没有撩到你?这届上海家具展,有很多亮点和新鲜的东西,各路官方媒体也争先恐后地奉上了热情洋溢的赞捧之词,我就不多说了。接下来主要谈谈我对这届家具展上新中式的一些观察和看法从2012年开始,几乎每古典家具中奇妙的椅子玫瑰椅!在中国古典家具中,有着这样一把椅子,其艺术魅力迄今为止仍令人叹服玫瑰椅。美若瑰玉的它像一个谦逊君子,虽不像交椅圈椅官帽椅拥有大名气,但相较于一般的靠背椅和四处头,外形纤细秀美,极具古人内衣这么撩人?世界上最轻薄的衣服,专家花13年才复制成功!素纱襌衣(襌,也写作褝,音dn,说文解字衣而无里,谓之襌。是单衣的意思。经常被误写为禅)。1972年在中国湖南省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一号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它代表用美学观点阐释明式圈椅之美美是什么?柏拉图感叹美是难的,其难在于我们无从说起,它包含着方方面面的因素,美必定有相对稳定的内涵,这也是区分此美与彼美的载体。那么,明式圈椅此美的内涵是什么呢?一形式论观点西方古这年头玩什么不low?答案是(文末有送书福利)据说,牛逼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业余的领域做出杰出的事情???话说这年头,玩什么才不low?简单粗暴的炫富比美,已经撩不动时下年轻人的心弦了。相反,安安静静地做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