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真善美与邪恶的较量研究

  摘 要: 狄更斯将人道主义情怀渗透在他创作的各个时期的作品当中,宣扬一种仁善道德的精神,以一种宽恕,理解的态度来对待阶级矛盾。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同时体现了狄更斯创作中不能彻底批判的局限性。
  关键词: 查尔斯·狄更斯 人道主义思想 局限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作品充满了人道主义思想,在对现实社会批判的同时使人心怀希望,赋予人强烈的感染力。
  狄更斯早年家境小康,小时候曾经在一所私立学校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但是父母经常大宴宾客,花钱上没有节制,12岁时,狄更斯的父亲因为债务问题而入狱,一家人随着父亲迁至牢房居住,狄更斯也因此被送到伦敦一家鞋油厂当学徒,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他饱尝艰辛,饱受屈辱,也看尽了人情冷暖。这段人生经历不仅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促使他更关注底层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同时形成了他人道主义思想的创作基调。
  根据狄更斯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实践,我们可将他的创作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温和批判阶段,中期的全面批判阶段,晚期的对未来社会发展展望阶段。但是,无论他对现实世界如何批判,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仁慈的人道主义思想,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真善美的温情。这些都可以在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找到论据。
  一、狄更斯早期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狄更斯发表的《匹克威克外传》(19
  3
  7)、《雾都孤儿》(19   3
  8)、《尼古拉斯·尼克尔》(19   3
  9)、《老古玩店》(19   40)、《巴纳比·拉奇》(18   4
  1)这5部长篇小说从创作特点上来说可归属为早期(1837—18   4
  1)的作品。这个时期的作品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温和的批判。   《匹克威克外传》是他的成名作。在这部作品中,狄更斯有意地把匹克威克塑造成了一个仁慈和博爱的典型。他不谙世事、正直善良、打抱不平、助人为乐。有一次他在一所茅屋前发现一块半露出地面的刻了字的石头,便认为这是很古老的刻了碑文的宝石。其实石头上的字是一个工人在无聊的时候随便刻出来的。这表现出他天真爱幻想、童心未泯、脱离实际。骗子金格尔设下圈套,让别人告诉他一个假消息,说金格尔将在深夜拐骗寄宿学校的一个女学生,请他去救助那个少女。他也毫不怀疑,以致上当受骗。这些都表现出他是一个善良无邪的人。而后来他在监牢里见到衣服破烂、脸色发灰的金格尔时动了恻隐之心。在出狱之后,以前吃了金格尔不少苦的匹克威克先生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替他还清了债务,还为他介绍工作。最后,这位富裕却忠厚的资产者匹克威克先生的高尚德行感化了金格尔,使之弃恶从善,改邪归正。这是狄更斯创作的典型性结局。而在《雾都孤儿》和《尼古拉斯·尼克尔》的大团圆结局中,我们得知书中那受苦难的"小人物"最终大多赢得了仁慈的资产者的庇护过上了无忧的生活,就像是童话世界里的"公主和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一时期的创作都弥漫着一种童话般的色彩,受再多的苦难,到最后坏人一定会被惩罚,好人则能得到上帝的垂怜,体现了狄更斯创作中的温情浪漫的人道主义情怀。   二、狄更斯中期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在这个时期的创作中,故事情节已经不似前期的作品那么光明乐观,资本主义社会的阴影笼罩在主人公的命运中,慈善的资产者的形象开始被为富不仁者替代。总体而言,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必须经过更多的磨练最后才能安享幸福人生。不再像童话故事一般单纯清澈,有了更多的波折,必须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获得某种圆满。   例如,在《圣诞颂歌》这部备受推崇的短篇中主人公斯克鲁济是一位商人,他成天与钱柜、账本和发票打交道,一生只知道攒钱,毫无人性。他克扣员工的工资,拒绝外甥的问候和祝福,不施舍分文给穷人。然而,平安夜出现的三个精灵带领他回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些生活情境,并让斯克鲁济从自制的陷阱和枷锁中解脱出来,领悟到圣诞节的意义和生活的意义。他在圣诞颂歌奏响时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在《马丁·朱述尔维特》中,鸠纳斯·朱述尔维特被父亲安东尼培养成了一个只知道金钱和利润的骗子,为了早日占有财产,他竟亲手杀死了父亲。他整日考虑的是利润和金钱。他的处世箴言是:"要干掉别人,否则别人就会干掉你。"狄更斯借人物之口感叹地说:"背叛、欺骗、阴谋诡计、竞争、仇恨、卑鄙、虚伪、贪婪、卑躬屈膝、兄弟阋墙、父子反目、亲友相互践踏 这些就是在生活道路上的连台好戏。"作品中父子之间的勾心斗角,正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生动写照。这部小说还塑造了培克斯尼夫这个伪君子的形象。年轻的马丁·朱述尔维特由祖父打发到建筑商培克斯尼夫处学习建筑。培克斯尼夫图谋老朱述尔维特的财产,他道貌岸然,在"仁爱"的外衣下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狄更斯讽刺地说,他甚至给自己的两个女儿起名一个叫"慈悲",另一个叫"仁爱",但是他永远只是教训别人,言论高尚和行为龌龊。小说通过小马丁·朱述尔维特在美国投资遭到破产和险些丧命的故事揭穿美国社会的假民主,批判美国新闻界、舆论界的虚伪性和美国的投机事业。经历了种种艰难和考验之后,小马丁·朱述尔维特改变了自私的性格最终才得以继承祖父的遗产。   在《董贝父子》中,被金钱主导了思想的董贝先生经历破产之后,被金钱扭曲的性格才得以纠正,方能享受真正的天伦之乐。   这一时期的作品,狄更斯表现出来的情绪虽然多了点灰暗色彩,但他仍然坚信,情感教育可以改变资产者,可以改造社会。   被狄更斯称为"心中最宠爱的孩子"的《大卫·科波菲尔》更加注重结构技巧和艺术的分寸感。作者通过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坎坷的一生展现了一副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生活的五彩画卷,揭露了英国腐朽顽固的司法制度和窒息儿童心灵的教育制度。《荒凉山庄》以错综复杂的情节讽刺了英国古老的邪恶无能的司法体制。但不管怎样的揭露和抨击,在故事的最后狄更斯总是留有余地,让善良的人们仍然心怀期待。   三、狄更斯创作后期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狄更斯在第三阶段(1854—18   70)的主要代表作是《艰难时世》(18   5
  4)、《小杜丽》(18   5
  7)、《双城记》(18   5
  9)、《远大前程》(18   6
  1)、《我们共同的朋友》(18   6
  5)和《艾德温·德鲁德的秘密》(18   70)。在这些作品里,狄更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而且经历了婚姻爱情上的一些不幸,作品更多抑郁的一面表现了出来。   从《艰难时世》开始,狄更斯进入了探索未来社会发展的道路的新时期。小说围绕露易莎的不幸婚姻和工人斯蒂芬与资产者庞得贝发生冲突导致惨死这两条主线展开,反映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抨击了功利主义学说,抗议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行为,对下层人民表现出深切的同情。但是,狄更斯对于资本主义的揭露、批判并没有作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否定,他只是希望纠正资本主义的弊病,把这个社会弄得好一点罢了。无论社会现实多么残酷,狄更斯始终没有放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幻想,因而他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也无处不在。   《双城记》也是这个时期的一部杰出的代表作,深刻地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会矛盾,强烈地抨击贵族阶级的荒淫残暴,并深切地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尖锐地指出,人民群众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贵族阶级的残暴统治下,人民群众迫于生计,必然奋起反抗。这种反抗是正义的。然而,作者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上,既反对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又反对革命人民反抗暴政的暴力。在狄更斯笔下,整个革命成了一场毁灭一切的巨大灾难,它无情地惩罚罪恶的贵族阶级,也盲目地杀害无辜的人们。在狄更斯看来,人类的爱比恨更伟大,阶级调和比阶级斗争更可取,社会生活应该以和睦共处来代替暴力革命,这就是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狄更斯经历了丰富的人间生活后,对人、对周围环境、对自己的生活经历都有了深刻的认识,而所有他成熟的人生观、哲学和道德的思想都汇总在《远大前程》一书中。狄更斯在这部作品中对主人公皮普心灵历程的描绘,正是他苦心追求和寻觅的人性回归的历程和通往理想王国的路标。纯朴善良的皮普一心想要成为上等人,但在真正见识到所谓"上等人"的虚伪无良、卑劣无耻之后,皮普在残酷的现实中意识到:真正的远大前程绝不在于财富和地位,而在于拥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灵和勤劳的双手。最终回归纯善本性的皮普重逢了失去一切财产、心灰意冷的恋人,重燃生活的希望。这样的结局不能不说同样是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的一个体现。   总之,狄更斯的作品中总是洋溢着人道主义精神,其各种矛盾都是通过道德来调解的。狄更斯相信正义、相信善良、相信人道、相信恶行终将受到惩罚,而善德也会得到报偿。他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运用高度的艺术技巧,描绘了极为广阔的资产阶级社会画面,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重大问题及其本质,刻画了资产阶级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层面,从城市到乡村,从法院到监狱,从豪华的官邸到阴暗的贫民窟,从"慈善"的董事会到饥饿的贫民院,他的创作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发展过程。或许正因为狄更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心怀仁慈,他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黑暗不能够完全彻底地进行批判,这成为了他创作中的一个局限。   参考文献:   [1]杨岂深,孙铢.英国文学选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2]朱虹.狄更斯小说欣赏[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7.   [3]狄更斯著.宋兆霖译.大卫·科波菲尔[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10.   [4]狄更斯著.王倜然译.圣诞颂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1.   [5]狄更斯著.蒋天佐译.匹克威克外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   [6]狄更斯著.胡文淑,全增嘏译.艰难时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7.   [7]狄更斯著.张玲,张扬译.双城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8.   [8]狄更斯著.叶维之译.马丁·朱述尔维特[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10]肖砚良.探索·批判·瞻望[J].理论学刊,1997,   (6).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现状及建议论文摘要目前,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现状是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起步实施农技推广机制实现突破农技推广队伍能力建设逐步加强。但也存在着农技推广服务人才建设科技发展议论文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班开了个辩论会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双方同学唇枪舌战,各不相让。而在我看来,科技发达了,但是科技也会给人类带来了新信息化时代会计审计诚信问题与完善建议论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公司作为一种经济实体在我国被广泛采用,其数量和规模上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我国公司竞争压力不断增大,提升管理和经营水平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于现代企业管理的论文现代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想要的到一个长足的发展,离不开管理,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下面是关于现代企业管理的论文,一起来看看作者有什么看法和理解吧!关于现代企业管理的论文企业管理中的心理学方法的研究论文企业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人的行为是受心理活动支配的。因此,在企业管理中要把握符合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方法。一目标激励。第一要使目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第二目标要明确具体。尽量物理科技小论文范文物理是一门和生活细息息相关的科学,正确运用物理科技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物理科技小论文范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摘要物理是源自于生活的科学,它是祖先对于现商务礼仪的论文范文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体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商务礼仪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商务礼仪的论文范文一摘要本文研究高职院校商务礼仪素养教育现状,指出高职院校重视商务礼仪素养县供电企业资产管理思考论文摘要当下,县级供电企业有三大管理内容,包括经营绩效管理,综合管理和安全管理,这其中,综合管理的固定资产管理是现代供电企业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本文对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进探析独立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就本科教学而言,无论是公办院校亦或是独立院校,无论是管理类专业甚至是非管理类专业,都将管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或者选修课面向学生开设。我们必须承认,无论大学生将来是否能够走上管理岗高职工程机械专业教学改革探析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教学的现状,从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评价模式改革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和双师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模式创新论文现阶段,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认识到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的重要性,就业指导课程已经逐步在各高校开设了。大部分高校在大学整个阶段里面都贯穿了这一课程,可是这一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以及所采用的
瑞安方言声调实验研究瑞安方言声调实验研究一前言(一)瑞安方言简介方言的研究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瑞安话属于是南部吴语的一种方言,同上海话苏州话杭州话等北部吴语同属广义的吴语地区。它是浙南温州地区瑞以鲜活的形式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文采训练之广告口号为训练学生的文采,我从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到钟荣赞张协的诗词采葱倩,又巧构形似之言,音韵铿锵。再到唐滔作家要铸炼语言中专门指出丰富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却可以通过贫乏而苍白的浅论南通方言研究概况摘要南通方言因其重要的学术价值,较早地引起了学界的注意和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南通方言研究大致情况和重要成果,并强调了利用地理语言学方法研究南通方言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关键词南通方言经说amp183经传amp183经变引言1983年第一届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我曾提交了中国散韵相间兼说兼唱之文体的来源且谈变文之变的论文(载敦煌学辑刊1983年8月创刊号(总第四期)。)那篇论文,提出了如下的一些主要论孔孟儒学的血亲团体性特征(下)六hr或许是由于在某种程度上察觉到了血亲情理的这种团体性特征,孔子和孟子都明确要求人们从特殊性的父慈子孝出发,通过由己推人的途径,达到普遍性的仁者爱人。就此而言,他们实际上也曾试图易氏源流考辨要点易氏得姓之说,曾有春秋战国时齐国易牙雍氏,或魏国人受封食采于易水,因以易为姓等等说法。而易水自古属燕国,齐和魏人不可能在燕属易水食采。显然是荒谬无稽的牵附,均应予否定,经考证,再论易氏源流和易水我们知道,许多史籍甚至正史的资料来源,有一些是采自家谱,汉代以前的皇族家谱属籍,诸王世谱,和功臣家谱,以及随后官修官管的家谱,后来发展到士庶也私修家谱,编撰者固然不乏学识渊博之士,清末经学的解体和儒学形态的现代转换一三大争论宣告了经学时代的结束清末,皮锡瑞总结有清一代经学。谓有三变国初,汉学方萌芽,皆以宋学为根底,不分门户,各取所长,是为汉宋兼采之学。乾隆以后,许郑之学大明,治宋学者已。说经字和汉语研究的方法论语义型语言和语法型语言在结构原则上的差异,我们曾进行过一些具体的讨论(徐通锵,),但要真正弄清楚每一种类型的语言结构,还需要弄清楚语言结构单位的性质,因为它凝聚着语言结构的基本特点报刊流行词语的出现原因及修辞运用内容摘要报刊流行词语产生的原因有社会的变革历史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世界的交流生活的需要传统的继承创新的要求辞格规律常见的有比喻借代仿词引申摹声移用限制简缩用典等等。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对汉学论著翻译规范的探讨中国学世界化是中西文化交流进入更深层次的表现。对世界范围内汉学研究论著的关注介绍乃至翻译,正是所有人文学者不能回避,且应积极参与之事,如此方可预学术之流。近些年伴随着世界汉学法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