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公共行政与行政法社会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在政府公共行政与社会公共行政两分的框架下,讨论了社会公共行政与行政法的关系。首先,文章对行政法介入社会公共行政领域的必要性作了阐述;接着提出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公共行政都需要行政法的调整;最后讨论了行政法对社会公共行政进行调整时应注意到的两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社会公共行政;行政法;公共行政
  行政法为何应介入社会公共行政领域呢?这个问题可以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这是社会公共行政对行政法的需求决定的。
  政府公共行政与社会公共行政共同点在于两者都履行公共职能,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但政府公共行政与社会公共行政的区别之一在于它们在公务涉及的范围上有所差异。一般而言,政府公共行政是以所有公共事务作为管理对象,而社会公共行政只是涉及到一定领域、一定行业的公共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社会公共行政主体不考虑全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只顾及本领域、本行业的公共利益。这时候就需要有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司法部门对社会公共行政主体进行监督管理,而这就需要行政法的法律支持。
  社会组织进行公共行政需要具有公共权力。而社会组织的公共权力来源如果不依靠有关行政法律、法规授予,仅仅依靠社会组织自身的组织性权力(如行政组织成员对行政组织公共权力的认可),其权威性不能确立,其合法性也成问题。
  在社会公共行政过程中,社会公共行政主体的公共管理行为有可能会侵犯相对人的重大权益。虽然社会公共行政的强制程度比政府公共行政弱,但仍然可能有涉及到相对人重大权益的处理行为。在此种情况下,对相对人的救济是必须考虑到的。这仍然会涉及到行政法上的救济问题。当然,这里不是主张法律救济可以替代所有的救济方式,但法律救济是最彻底、最有效的救济方式。当相对人的重大权益受到损害时,我们没有理由堵上司法救济这扇大门。
  第二,把社会公共行政纳入行政法的调整范围是行政法自身发展的需要。
  社会公共行政这一新领域给行政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将会改变行政法的内涵和外延。现代行政法的内涵和外延与行政法诞生初期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英美法系最早给行政法下定义的是英国法学家奥斯丁,他认为行政法是规定主权行使之限度与方式:君主或主权者直接行使其主权,或其所属之高级行政官吏之行使主权者授予或委托之部分主权。1英美法系行政法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从控制行政权力与行政程序两个方面概括行政法的定义,如著名行政法学家K·C·戴维斯教授就认为,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机关的权力和程序的法律,包括法院对行政活动的司法审查在内,2也包括行政机关所制定的程序法规在内。然而,这只是狭义的行政法定义,英美法系很多著名行政法学家提出了代表新趋势的广义行政法概念。如P·L·斯特劳斯教授认为,在二十世纪初期当公共行政发展的时候,学术界发展了行政法概念,它包含几乎全部和公共行政有关的事项。
  在大陆法系,行政法的概念几经变迁,也朝着广义的方向发展。如在法国,多数学者认为,行政法是有关调整公共行政组织与权限、协调市民与行政权的法。通过行政法学者们的学术探讨,法国的行政法概念从权力行为转变为公共服务,行政的功能从权力行为亦变为一种服务的社会作用。
  无论是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行政法概念的发展,都适应了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社会组织将行使越来越广泛的公共权力,如果作为调整公共行政法律规范总和的行政法固步自封,无视社会公共行政的存在,将会大大削弱行政法的调整功能,也不利于社会组织依法有序地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发挥作用。
  把社会公共行政纳入行政法调整范围是行政法获得合法性的重要途径。任何法律要获得良好的贯彻实施效果,其合法性是重要因素。不管是我国法律一级的规范性文件,还是各级政府制订的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都存在一个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的问题。而社会公共行政就此问题提供了一个新途径。一般而言,社会公共行政所涉及到的通常是公众日常生活中所最常遇到的公共事务,公众比较关心这类公共事务的管理,也较热衷于参予到其中去。这就使社会公共行政容易反映民意,其管理活动更容易得到公众的认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将社会公共行政中公众反映的问题反馈到行政法的制订上去,使行政法尽可能地满足公众的需要、现实的需要。此外,我们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将社会公共行政主体制订的一些暂时还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以行政法的形式确定下来,赋予其法律效力。这些都是行政法获得合法性的重要举措。
  另外,将社会公共行政纳入行政法的调整范围原因还在于,在当今社会,政府公共行政和社会公共行政的区分已经越来越不明显,很难绝对地确定两者之间的界线。"虽然传统的.行政法只调整政府公共行政,但在当今社会,政府公共行政和社会公共行政的分工已经不是单纯的和绝对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的发展、行政目标的要求、宪法和立法机关的决定,或者是出于工资和预算等行政技术和物质、人事方面的考虑,更有利于行政任务的完成。"
  我国已有学者认为,现代行政法应当将社会组织的公共行政纳入调整范围的必要性在于:1.社会组织行使公共权力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频繁。2.这种社会的公共行政与政府机关的行政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仅仅是管理主体的不同而已。3.既然社会组织的公共管理行为必然会影响到公民权益,就必须要一定的法律予以规范和调整才能确保社会组织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也才能保障公民权益不受社会组织管理行为的侵犯。
  可见,社会公共行政应纳入现代行政法的调整范围,是新时代对行政法的要求,是社会的客观需要。
  在探讨社会公共行政范围时,本文非着重于政府公共行政与社会公共行政的界定,而是将社会公共行政置于公共行政这一前提下讨论何为公共行政,即注重它与私法上行为的区分。一般认为,履行公共职能的行为即为公共行政,但公共职能又怎样界定呢?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又涉及到公法与私法的界分问题。因为我们区分公共行政就是为了让其适用与私法不同的公法规范。
  凯恩教授认为:"一种职能是否公共职能的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它不可能总是以同样的方式得到回答。他主张区分公法和私法要以这样一个问题为出发点,即我们为什么要在公法和私法之间划出界线。划定界线的理由影响划定界线的方式,而界分公法和私法的理由多种多样,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标准。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说,界分公法和私法的理由多种多样,因而也就有不同的标准,用以解答什么是公法规则与原则适用的适当空间这一规范性问题。所有这些标准非常复杂;在诉讼场合将它们适用于特定案件,要求法院进行艰难的、有时是颇有争议的价值判断。"7凯恩教授给出了说明理由的一个路径,即结合具体情境阐明为什么要界分公法与私法,而后从界分的理由出发来确定界线之所在。在理论和实践的可能前景范围内,我们也许还会得到别的路径,但基于充分理由之上的个别化处理是不变的适当方式。
  从美国的相关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公共职能界定的变化。私人公园的经营以前并不被认为具有公共职能,但在EvansV.Newton一案中,一家私营公园只供白人使用,被黑人诉诸法院,联邦最高法院认定,公园虽由私人经营,但其提供的服务具有公共职能,应当适用宪法关于平等权的规定。法院进一步指出,公园如同消防队、警察局等传统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应属于公共领域。9可见,公共职能是不断地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
  所以公共行政的界定与公共职能的界定以及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一样,其范围不是绝对确定的,而是与私法行为处于一种互动状态中。我们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不同的情境下适用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界定。
  中国目前的社会公共行政主要包括基层自治行政、公共事业行政、志愿组织行政、社会中介行政四大类。10那么,是否所有的这些社会公共行政都需要行政法的调整呢?并不是所有公共职能都可以被纳入公法调整。只有当这一项职能对于相对人在宪法和法律上的个体权利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需要国家的公权力进行一定调整以保证该职能的实施的时候才可以被纳入公法调整范围。11像一些社会组织自愿提供的公共服务,缺乏行政权力的行使要素和特征,没有必要将其纳入行政法调整范围。在确定行政法应调整哪些社会公共行政时,下面因素是应该被考虑到的:
  第一,公众的重大权益是否有可能被侵犯。当社会公共行政涉及到公众的重大权益时,我们需要法律的介入以规范其行使并提供有关的救济方式。社会公共行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主管理,会形成自我约束机制或规范,但自我管理涉及到公民个人的重大权益时,法律保留的原则是应坚持的。公法领域与私法领域不同,在私法领域中契约自由原则占主导地位。而在公法领域,契约自由原则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一个公共社区不得基于全体公众同意而不经法律许可私自设立一个可以基于一定事实实施人身强制的机构。
  第二,社会公共行政履行的公共职能重要程度,即看该项公共职能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如何。如果该项公共职能关系到可能严重影响公众的领域,行政法应对其进行调整。公众需求强烈的公共职能,如不以行政法进行调整,单纯以社会组织自身愿望进行,就有可能出现公共职能履行缺位或不良履行等情况。如一个城市的公共汽车营运,在交由社会组织管理后,如果行政法完全退出该领域,倘若社会组织私自决定停止公共汽车营运,势必给这个城市的市民交通带来重大影响。因而行政法不应完全退出该领域,应由有关行政机关监督社会组织的公共职能履行。
  第三,社会公共行政管理手段的强制性程度。如果社会公共行政对相对人的强制性较强,理应将其纳入行政法的调整范围。
  「参考文献」
  1.李放:《比较法教程[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1页。
  2.3.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39、40页。
  4.张正钊、韩大元:《比较行政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2页。
  5.于安:《德国行政法》[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6.黎军:《行业组织的行政法问题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7.PeterCane,转引自沈岿:《扩张之中的行政法适用空间及其界限问题》[A],载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3卷[C],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17页。
  8.12.13.沈岿:《扩张之中的行政法适用空间及其界限问题》[A],载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3卷[C],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18、419页。
  9.395U.S296(1966)。
  10.赵立波:《浅说公共行政》[N],《光明日报》2001-5-4。
  11.章永乐、杨旭:《村民自治与个体权利救济》[A],载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5卷[C],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68、141142、页。

浅析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关键在于解决贫困大学生就的论文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从计划分配转向双向选择,大学毕业生如何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是高校管理者应当思考的问题。当前大学生就业难,贫困大学生就业更难。根据木桶效应,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关键在于解国内外司法鉴定制度的差异分析论文现阶段,对与我国来说,缺少健全统一的司法鉴定立法以及科学合理的相关制度措施,使得我国的司法鉴定领域较为混乱,有着不少的弊端,鉴定出来的结果,现在称为鉴定意见,缺乏公信力证明力以及权建筑节能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关于建筑节能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摘要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能耗很大,因此节能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实现可持建筑法规论文现代的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方方面面都需要法律的监督和维护。在建筑行业,建筑法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作为当代的土建类专业的大学生,学好建筑法规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建筑法规论文,生态建筑与建筑设计的论文一生态建筑概述1。生态建筑的概念生态建筑,顾名思义是将生态学中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引入到建筑学中来,使建筑设计理念能够符合生态学中的资源循环再生反馈平衡以及自然调节机制等内容,意LED论文借鉴随着LED在发光性能成本等几乎各个方面的改进,LED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在各应用领域渗透的比例高低不一。如可寻址标志和建筑物照明这样的商业应用领域中,LED凭借在色彩总体拥有成本对科技交易会在技术转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的论文1概述科技交易会向中小企业的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的成功与否有赖于市场的旺盛需求,所以科技交易会在进行一些技术转移和面对不同的需求层次时,才会在对科技交易会的科技转移中起到有效的我的大学学涯设计论文随着高考的落幕,我迎来了新的起点,这里怀揣着我无数个夜里的梦,我满怀信心来到这里,准备搏击长空。我是一个从小受淳朴乡村文化熏陶的孩子,在哪里大学每个人眼里都意味着成功。记得小时候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探讨论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缺乏校企合作办学的认识我们从学校方面进行分析,学校缺乏对校企合作办学重要性方面的认识,很多职业学院还在固守陈旧封闭的办学模式,与企业没有积极的合作,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论文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探索成效论文摘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立开放创新实验室建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等几协同教学在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论文协同教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和教学模式具有诸多优点,在西方日渐兴盛和普及。协同教学强调团队协作,分享教学经验,整合教学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有效途径。自2006年以来,
探究全自动网页信息采集系统搜索引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会导致搜索的结果不能很好满足用户的需求。例如,在一个搜索引擎中,搜索一个信息,互联网中会搜到成百上千的相关链接,甚至几万个相关链接,其中存在着一些无效和重论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初探论文关键词政治教师人格示范作用论文摘要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对学生的性格品质形成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政治教师要做到两要两不要,即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水平,在课堂内外以相关品牌的心理学分析论文关键词品牌心理学论文摘要人有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经济学是以人的理性作为其分析问题的出发点的,而心理学在非理性领域的研究拓展了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探索人类行为之后的动机。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及缓解办法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分析论文摘要近年来,大学生面临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一般认为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压力。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点,论独生子女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论文关键词独生子女大学生挫折论文摘要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生长在特殊的家庭社会环境中因而具有独特娇惯脆弱等特点。伴随这些特点而来的便是过度的自信依赖人际交往困难等诸多挫折,这些挫折若得微课提升初中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初中语文教育带来了新景象,例如微课的出现。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探析了微课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关系以及加强任职培训学员信息素养的探讨论文摘要随着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如何提升学员的信息化素养,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本文分析了任职教育培训特点,提出了任职教学中提高信息素养的方法和对策。关键词信息素养任职培训信息素养培浅谈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效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初中英语应当整合多媒体教学优势,为英语课堂增添光彩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形式在各大中小学的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那么在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整合多媒体的优势,提升教学的有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浅析摘要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提问技巧与策略影响教学效果,无效的提问无法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有必要做好相关研究工作。有鉴于此,以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如何合理运用提问技巧,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在F代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现代化教学模式及方法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微课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一种。在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微课教学模式进行有效运用,可以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