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各高等学校实行大类招生的热点培养模式,以某校电气信息大类招生为例,从教学改革和学生管理两大方面浅谈河南理工大学电气信息类大类培养的模式和一些经验。根据查阅相关文献指出目前高等学校大类招生的现状、利弊,并进行了归纳总结。
  论文关键词: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现状;利弊
  电气信息类专业是指以电气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为主干学科。依据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注重文理交叉的原则,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三方面兼顾的电气、自动化、电子与信息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为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完成本大类开设的全校性通识教育课程以及大类基础课程学习,第二年或第三年根据人才需求、学习成绩和个人志愿情况分流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不同专业进行培养的方式。
  一、大类招生现状
  大类招生培养是高等学校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不断深化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招生制度改革的新举措。目前,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正在不断地进行教育制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现阶段部分高校已逐渐按照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培养,让学生通过一到两年的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学生的志愿、兴趣爱好、就业方向和学习成绩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实施中期专业分流培养,从而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按大类招生培养学生的模式,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前提下,拓宽专业口径,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这种培养模式既能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充分发展,又能加强其对学校学科专业以及社会专业人才需求的明确了解。同时,高校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和教学资源配置,以满足社会生产和学生志愿需求。
  二、具体情况
  河南理工大学前身是1909年由英国福公司兴办的焦作路矿学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始建于1938年,原名电机工程学系,历经机电工程系(1958年)、电气工程系(1986年),2005年更名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并于2010年秋季以电气信息类进行本科生一本大类招生,有效提升学生生源的整体质量。
  目前,我院分设6个系室、10个研究所,电气信息大类共开设5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专业。
  现拥有1个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三电基础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个控制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学院现有教学办公用房16000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00多万元,建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和电气信息实验中心,实验用房9000多平方米。以上合理的系室专业设置和优越的实验条件为电气信息类本科生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院从2010年开始以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入学前三学期进行全校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培养,从第四个学期分流于以下五个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专业。我院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培养方案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确定了"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的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进一步整体优化;紧密结合电气信息类行业和煤炭工业的发展及科技进步,更新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优秀课程、精品课程,达到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目的的优质课程体系,结合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新时期电气信息大类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不断创新。在教学方法上,从单向性、封闭性向互动性、开放性转变,采取讨论式、研讨式和报告式等多种形式,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采取以下一系列教学方式:
  (1)先进的教学理念。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观念,突出创新教育、个性化教育、通才与专才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加强基础教育、注重实践教学、强化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理论教育 实践教学+学术报告"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实践和学术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
  (2)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以课本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提出并实行"教学与科研互补"、"教师与学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互帮"的教学模式,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方法,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3)课内外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实验教学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搭建开放的实验硬件平台和网络信息平台,获得虚拟、仿真和模拟结果,课内外实验,科技制作与竞赛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研究创新的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学期伊始,为促进我院2010级大类招生学生专业分流的顺利开展,我院结合学生专业分流培养分配情况,对2010级男生宿舍进行统一调整。此次学生宿舍的调整是学院针对电气信息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一次成功尝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日常交流和专业学习,有助于统一学生作息时间。因此,此次我院2010级学生宿舍搬迁工作的圆满完成为学院在电气信息大类招生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做好大类招生学生的专业分流工作积累了经验。
  三、大类招生的优缺点
  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培养的教学模式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相应的不利方面。多数学生认为其有利于学生自主理性地按照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专业,但是一部分学生也认为加强基础教育的大类学习削弱了对专业知识的深入掌握。因此,大类招生培养对专业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在加强基础教育而减少专业知识学习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专业教育质量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教育。
  1.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培养的有利方面
  (1)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培养有利于优化配置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可以使优秀的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大类基础课实行合班授课,可以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和先进教学设施的优越性,使更多学生可以得到优秀教师的`教诲,享受优越教学设施的便利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积极性,从而达到资源优化共享、提高办学水平的目的。
  (2)有利于高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人才。按大类招生能够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拓宽学生就业的专业口径,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扎实的"通才教育"和符合学生自身情况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3)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电气信息类入学按大类招生、后期实施不同专业的分流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竞争性,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
  2.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培养的不利方面
  (1)强化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大类培养加强基础教育的模式使专业知识的授课学时受到紧缩,不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如果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便会出现泛而不精的现象。
  (2)学生所选专业的不确定性和学院专业设置相对稳定性的矛盾。虽然按照大类培养招生时,大类内的专业已经确定,但是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学生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不定性,同时会受到当时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对大类内已有专业设置的相对稳定性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性。
  (3)大类内专业"冷、热"不均衡,导致专业间不平衡的矛盾较突出。学生对于专业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感性层面上,多数学生存在随大流的心理,造成对个别专业太"热"的现象。例如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量学生都想分流于该专业,使其与其他四个专业造成冷热不均的现象。因此,学院必须加大专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向学生介绍专业内容及专业发展方向,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各专业的具体情况。
  四、总结
  大类招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发展口径,但是不能够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按大类招生培养的模式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兴趣爱好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自愿选择专业,提高就业的有效性,使得招生培养和就业能够有机结合。但是大类培养模式并不能完全解决专业和社会需求的不平衡性。
  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的子专业方向不宜设置太多,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不能过度淡化专业教育。大类招生强化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并提高素质培养,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结构,为后期专业深造奠定基础。但是,在强化基础的同时必然会挤占专业教育的学时,一定程度上会淡化专业教育。
  做好专业分流引导工作,防止学生随大流而造成专业方向冷热不均的现象。大类招生前两年主要学习的是大类基础课,而专业知识学习不足,进行专业分流选择时仍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就要求大类招生培养的学院必须加强引导学生进行专业分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意向并把握市场和社会需求信息,对就业形势做出准确评估,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

英语教学心理学论文心理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考核重形式,轻内容。心理学专业英语课程的考核形式大部分为考查课,从态度上学生不重视,因为大家都一致认为,所谓的考查课就是开卷考试。也导致了教师授课的不重视,关于案例教学心理学的论文教学对象与方法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由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将全体学生随机分组,将名学生分为组,每组人。每组讨论案例,并推选位学生做主题汇报,每组其他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制作报告准备浅析大学生求职心理的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升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就业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本论文主要对大学生求职心理进行分析,客观职业院校构建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思考论文摘要本文以金陵中等专业学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例,对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意义内容,树立质量监控意识建立督导监控制度研究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引进开发教学质量监控运营平台,实行实时有效及关于大专学前教育论文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大专学前教育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学前教育史论文学前教育对于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提升义务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具有奠基性意义。下面就让小编给你介绍关于学前教育史论文,欢迎阅读!关于学前教育史论文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音响设备对舞台表演发展的作用论文音响是舞台表演的灵魂,作为传声筒的音响设备在舞台表演中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随着舞台表演对其越来越倚重,音响更是成为了一个不可缺少的舞美手段。一麦克风在舞台表演中的应用音响并非一开始我国林业政策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论文1现阶段的林业政策对林业的影响1。1保护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大力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动植物生境具有重要作用。林区是所有生物资源库物种多样性最丰医学论文甘油磷酸胆碱层析纯化及稳定性研究甘油磷酸胆碱(Glycerophosphatidylcholine,GPC,alphaGPC)是脂磷脂酰胆碱(PC)分子上的两个脂肪酰基完全被水解掉的产物。药物代谢动力学表明PC被略谈戏剧小品的创作方法论文一戏剧小品创作要巧用创作技巧根据具体题材适当地运用创作技巧来组织事件构建情境引起冲突,以及刻画人物都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吃面条采取夸张搞笑的创作手法,警察与小偷采取先抑后扬的创高中数学作业布置分析论文一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原则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发展能力正确组织好学生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有着重
生态文明思想的分析论文生态文明思想的分析论文生态文明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自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首次提出了以五个统筹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以来,特别是自关于城市流通空间的研究论文论文摘要据有关消息,我国就加入世界经贸组织的多边贸易谈判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中国的入关就意味着市场的开放,贸易的自由化,将对新世纪的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产生全方位的大学生创业者形象的媒介建构论文摘要近年来,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和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扶持的大背景下,媒体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报道也不断增加。本文旨在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形象进行分析,挖掘在媒体的报道过程中所塑造出的工业设计中产品回收设计的发展道路论文本课题主要探讨工业设计中产品回收设计发展的必要性,从设计师的角度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倡导产品在设计的中产品可回收的必要性,有效防治废弃产品给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的各种污染及自然资风雨储的联合发电系统设计论文摘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当前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风能雨能石墨烯储能的特点,设计了适用于城市楼宇的风雨储联合发电系统,并对该系统包含的风力发电系统雨水发电系统石墨烯发电系统储能建设和谐声乐教学生态环境的构想论文内容摘要长期以来,声乐教学的生态环境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比如,有些声乐教学设施落后陈旧,声乐课程资源单一而匮乏,声乐课程相对孤立而缺乏与其他课程的有机整合,师生课外相关艺术实践和浅谈生态税制研究论文摘要生态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随着生态危机的频频发生,生态税制的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试着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生态税制与现行税制的关系生态税制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五年级科学小论文200字小学生科学小论文改怎么写呢?下面请参考小编提供的范文。篇一鸡蛋为什么捏不碎今天我陪妈妈去超市,妈妈买了很多东西,回来的时候,里面的鸡蛋有几个已经碎了。我想再没有比鸡蛋更脆弱的东西了在果蔬工艺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创造精神论文摘要改变旧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观念,树立在教学中培养以学生创造性为主的教育观念已经是当前高等教育和当代社会的要求。但是在一门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要有一个摸索实践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习惯的论文一何谓自能读书教育家叶圣陶认为,自能读书当属学生不待老师讲,通过自己学习达到不需要教的读书活动。笔者认为,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自能读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机引多元化评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论文一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1一本数学日记,让成长不再寂寞。我们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了一本数学成长日记,内容涉及到课堂学习学校生活交往习惯等。这既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了德育,也是德育过程逐步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