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农村老人的精神状态及作用因素探析论文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重要的问题之一。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77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在1.77亿的老年人口中,有近七成的老年人分布在农村。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流动的加快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农村养老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种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目前学术界对社会资本和精神健康均有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从社会资本角度探讨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设计和样本特征
  (一)核心概念。本文的核心概念是精神健康。所谓精神健康,是指没有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精神疾病和精神障碍,具有处理和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生活独立性,能够积极面对人生。
  (二)基本变量及其测量。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农村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为了了解农村老人的精神健康状况,本文设置了"您时常焦虑、精神紧张"、"您会失眠或感到不安"、"您会感到空虚、厌倦、无助"、"您常感到孤独"等问题来考察。自变量是影响农村居民养老意愿的各种因素。本文选取的自变量主要有人口学特征、家庭状况、健康状况、组织参与状况和社会保障。其中,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家庭状况包括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和家庭关系,健康状况包括身体健康状况和自理情况,经济状况是指个人年收入,组织参与状况是指参与党组织、老人会、民间信用组织、体育组织、寺庙组织、宗教组织等状况。社会保障包括是否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否为老年人免费提供定期体检、老年人养老方面的待遇问题。
  (三)数据和方法。本文数据来源于2012年7月至8月在江苏地区的问卷调查。调查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首先在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地区各选取1个具有代表性的乡镇,然后在每个乡镇选取3个行政村,对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65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运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四)样本基本情况。①性别构成:在有效调查的450人中,男性人数占样本总体的48.7%;女性人数占样本总体的51.3%。②年龄结构:在调查对象中,60—69年龄段的老年人有204人(占45.3%);70—79年龄段的有166人(占36.9%);80岁以上年龄段的有80人(占17.8%)。调查发现,82.2%的农村老年人集中在60—79年龄段。可见,在未来的10至20年间,江苏省人口死亡率将逐年上升,高老年抚养比将使政府面临巨额社会福利支出的严重挑战。③文化程度:问卷数据显示,未上过学的老年人有229人(占50.9%);小学学历的有152人(占33.8%);初中学历的有44人(占9.8%);高中及中专学历的有19人(占4.2%);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6人(占1.3%)。由此可见,江苏地区农村老年人的文化程度主要在小学学历以下,文化程度较低。④政治面貌:在调查对象中,中共党员有43人(占9.6%);群众有407人(占90.4%)。在江苏农村地区,老年人以群众为主。⑤婚姻特征:有效调查对象中,已婚老年人有329人(占73.1%);未婚的有10人(占2.2%);丧偶的有111人(占24.7%)。其中,男性未婚比例高于女性,女性丧偶比例高于男性。⑥健康状况:身体非常健康及比较健康的老年人为236人(占52.4%);一般的为172人(占38.2%);比较差及非常差的为42人(占9.3%)。整体来看,江苏地区农村老年人身体状况基本良好。⑦生活自理能力:经调查,可以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有368人(占81.8%);部分自理的有73人(占16.2%);完全不能自理的有9人(占2.0%)。调查表明,老年人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同时,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由子女或老伴照料。
  二、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老年人精神健康的总体状况。本文参考有关老年人精神健康的研究成果,并根据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从焦虑和抑郁、孤独感、社会适应三个维度设计了老年人精神健康测量表,共9项指标。结合"经常"、"有时"、"偶尔"、"从不"不同选项,分别设置0分、1分、2分、3分,对变量进行赋值、求和与再编码,以9分、18分为节点将精神健康状况分为"较好"、"一般"和"较差"三个层次,得出农村老年人精神健康的总体状况,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精神健康平均分为20分,精神健康状况总体较好。
  (二)农村老年人精神健康影响因素的交互分析。影响农村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的因素是多样化的。通过交互分析,可以看出所测变量与农村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的关系。
  1、人口学特征与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人口学特征包含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人口学特征与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关系。(1)性别与精神健康的相关性:根据交互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的老年人精神健康卡方检验显着值为0.384,显着值大于0.050,二者存在差异但并不明显,即相关性不大。(2)年龄与精神健康的相关性: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将老人分为60-69岁、70-79岁、80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根据交互分析结果,年龄与精神健康的卡方检验显着值为0.000,显着值小于0.050,表明不同年龄段的.老人精神健康存在显着差异,同时可以看出60-69岁及70-79岁年龄段的老年人精神健康总体情况优于80岁及以上的老人。(3)文化程度与精神健康的相关性:文化程度是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行为选择等方面的重要因素,调查中发现,农村老年人以"未上过学"为最多,根据交互分析结果,文化程度与精神健康的卡方检验显着值为0.046,显着值小于0.050,表明文化程度与精神健康之间存在相关性,同时从数值可以看出文化程度对精神健康的影响并不大。
  2、家庭状况与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家庭状况包含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和家庭关系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家庭状况与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关系。(1)婚姻状况与精神健康的相关性:不同婚姻状况的老年人所面临的生活处境以及心理状态有很大的不同,这对他们的精神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根据交互分析结果,婚姻状况与精神健康的卡方检验显着值为0.000,显着值小于0.050,表明不同婚姻状况的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存在显着差异,即二者呈显着相关。已婚和丧偶的人在精神健康方面的差异尤为明显,已婚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明显好于丧偶的老年人。(2)居住状况与精神健康的相关性:居住状况分为独居、和老伴住在一起、和子女住在一起三种情况。根据交互分析结果,居住状况与精神健康的卡方检验显着值为0.000,显着值小于0.050,表明居住状况与老人精神健康存在显着差异,即与老伴或子女居住的老人精神健康状况明显好于独居老人。(3)家庭关系与精神健康的相关性:家庭关系指与家人的关系,根据交互分析结果,家庭关系与精神健康的卡方检验显着值为0.000,显着值小于0.050,表明家庭关系与老人精神健康状况存在显着差异,即二者呈显着相关。与家人关系很好、较好的老人,其精神状况好于那些与家人关系一般或较差的老人。
  3、健康状况与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健康状况包含自感健康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健康状况与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关系。(1)自感健康状况与精神健康的相关性:自感健康状况是老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根据交互分析结果,自感健康状况与精神健康的卡方检验显着值为0.000,显着值小于0.050,表明自感健康状况与老人精神健康状况存在显着差异,即二者呈显着相关。自感健康状况较好的老人相较健康状况较差的老人精神健康状况要好。(2)生活自理能力与精神健康的相关性:生活自理能力可以反映出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以及需要被照顾的程度。根据交互分析结果,生活自理能力与精神健康的卡方检验显着值为0.000,显着值小于0.050,表明生活自理能力与老人精神健康状况存在显着差异,即二者呈显着相关。"生活完全自理"的老年人相较于"生活部分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精神健康状况要好。
  4、经济状况与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本文所涉及的经济情况主要是个人经济状况,指个人的年收入,收入状况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反映的是经济状况与老年人精神健康之间的关系。根据交互分析结果,经济状况与精神健康的卡方检验显着值为0.010,显着值小于0.050,表明经济情况与老人精神健康状况存在显着差异,即二者呈显着相关。而在经济状况方面,收入的来源各有不同,对于老年人精神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老人的个人收入的来源主要包括每月的养老金、退休金、低保、儿女的赡养费或是农业收入、其他收入等。而在这些收入获取方式中,领取固定且较高的退休金的老人,其精神健康状况是最好的。
  5、组织参与状况与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组织参与情况主要是指农村老年人参与党组织、老人会、民间信用组织、体育组织、宗教组织等。反映的是组织参与状况与老年人精神健康之间的关系。根据交互分析结果,参与党组织状况与精神健康的卡方检验显着值为0.000,显着值小于0.050,表明农村老年人是否参与党组织与老人精神健康状况存在显着差异,即二者呈显着相关;而其他组织参与状况的卡方检验显着值均大于0.050,与精神健康状况不存在显着差异,即不相关。可以说,农村老年人的组织参与状况并不是影响其精神健康的主要因素。
  6、社会保障与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社会保障包含参加新农合、定期免费体检和养老待遇三个方面。中可以看出社会保障与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关系。(1)是否参加新农合与精神健康之间的相关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根据交互分析结果,是否参与新农合与精神健康的卡方检验显着值为0.036,显着值小于0.050,表明农村老年人是否参加新农合与老人精神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即二者具有相关性;参加新农合的老人精神状况明显好于未参加的老人。(2)定期免费体检与精神健康的相关性: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几率高于其他年龄人群,免费为老年人定期体检对于老年人的精神和身体健康都有很大作用。根据交互分析结果,定期免费体检情况与精神健康的卡方检验显着值为0.012,显着值小于0.050,表明农村老年人是否定期参加免费体检与老人精神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即二者具有相关性;所在乡镇为老人提供免费体检的老人精神状况明显好于没有定期体检的老人。
  (3)养老待遇与精神健康的相关性: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待遇,主要包括法律援助、高龄补贴、特困老人生活补贴和特困老人医疗救助等。根据交互分析结果,养老待遇各项保障政策与精神健康的卡方检验显着值为0.006,显着值小于0.050,表明农村老年人是否享受养老待遇各项保障政策与老人精神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即二者具有相关性。其中显着性较强的是高龄补贴,显着值0.000,表明地区发展的经济水平对于老年人精神健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三、结论与思考
  上文研究表明,农村老年人精神健康总体状况良好。从归因结果来看,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良好与否,取决于个人、家庭、社会等多方而的原因。通过对农村老年人的各类指标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的交互分析,发现性别、组织参与情况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小H4V着,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家庭关系、个人健康状况、个人收入与社会保障方而对农村老年人精神健康有着明H4V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笔者认为,应从以卜几个方而开展下作。第一,转变农村老人的固有观念,积极参与社区话动。加强农村老年群体交往意识,消除其固步自封的陈旧观念,调动老年群体对于社区话动的参与意识,小断地充实其精神生话,使其对待事情的态度积极、主动,丰富老年生话。第一,强化家庭养老意识,重视老人精神健康。就我国日前来看,家庭养老还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方式。家庭是老人生话的主要场所,子女是赡养老人的主要成员。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应从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方而给介老人史多的关心和爱护,重视老人的健康状况,排遣老人的孤独寂宽,使老人身体和精神保持健康。第三,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农村老人生话水平。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针对农村老人的基木生话需要,创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话动中心和各类老年人组织等,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开展适于老年人的娱乐话动,构建老年人交流平台,丰富老人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李蓓达,栗治强,姚兆余.农村老年人生存状态调查报告—基于对苏南、苏比地区的调查[J].南力论刊,2009(2).
  [2]韦艳,刘旭东,张艳平.社会支持对农村老午女性孤独感的研究影响[J].人口学刊.2010(04).
  [3]胡小沛.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健康研究-给予河南省C市农村的实证调查[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1

荀悦政治思想简论摘要荀悦基于儒学体系,以伦理规范和通变思想为方法论,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理论,把政治内涵规划为六个程式,而政治运作的过程正是这六个程式的落实过程。具体说来,可分为君臣关系德刑关系重六朝商人诗及所反映的商品经济关键词六朝商人诗信息商业六朝商人诗的作者,上有帝王达官显贵,次有寒门士子,下有贱类商人烟花女子等,包括不少社会群体,可谓繁庶。而其内容,不外富商巨贾的寻欢作乐以及士人对财富的向往与中国若干考古遗址的古食谱分析前emsp言古代人类食谱研究是生物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国际科技考古领域的研究前沿。重建古代先民食谱,不仅可望揭示他们的生活方式探索古环境和人类迁徒活动,而且可为古代动植物的从比较中探寻中国中古社会赋税基本理论提要关于中古社会赋税基本理论的研究,西方史学界起步很早。但在中国,由于学术视野研究方法治学理路等方面的原因,似乎一直无人问津。其实,中国中古社会接承远古之制,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赋税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年之回眸摘要题专史研究正文1科举选官与胥吏政治的发展程念祺一hr中国在春秋战国之前,并不是一个官僚化的国家。西周实行的是领主制,统治者各治其民,只不过天子诸侯用卿大夫为官,卿大夫又用家臣为科学视角中的寺院管理制度禅宗清规提要本文以唐宋元禅宗清规为研究对象,首次尝试从科学视角解读和探究禅宗清规中的寺院管理问题信息传递问题和清净问题,从制度层面管窥禅宗不违世间法以求长盛不衰的生存发展之道。其中寺院管理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现代转型摘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在传统社会得到持续发展的调解制度,伴随着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其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并因此导致社会对其需求强劲而其自身功能弱化的困境。在追求法老子的冲气以为和理论与家庭和谐摘要道家和谐思想不仅对我国历史上的文明进步产生过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一笔难得的宝贵财富。从老庄的哲思中,可以延伸出很多家庭和谐的智慧,其中冲气以为和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发展河北平原的几条主要河流,或从西北而东南,或从西而东,或从西南而东北,都流向今天津市,在市区内汇合成一条大河东流人海,这是海河水系的基本情况。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清代学者认为鄂爾多斯及其鄰近地區遊牧社會的形成在另一個黃土農業的邊緣地區,就是內蒙古陰山以南,到陝西北部的鄂爾多斯附近,也經歷了與河湼地區類似的人類生態變遷。由於這兒在地理位置上與晉陝龍山文化區更接近,使得在這兒發生的人類生態先秦借贷活动探析内容提要借贷活动在我国古代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引起学术界普遍重视,并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但其中仍有许多空白和薄弱环节。有关借贷活动的最初发展及演变即是其中之一,本文拟对此
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传统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传统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传统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传统文章来自教育网摘要政治哲学复兴的学术意义在于重建哲学与谈后农业税时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谈后农业税时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谈后农业税时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谈后农业税时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精品源自语文科论文关键词农业税政府机构政府职能服务型政府论文摘要乡镇政府机构改民族舞的意蕴与意境摘要在舞蹈表演中,所谓的意境主要指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氛围。在舞蹈创作中,营造意境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意境是指舞蹈表演时所营造出来的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氛围,以及看到舞蹈之后人的内心探究戏剧艺术上萧伯纳对易卜生的继承与超越从易卜生到萧伯纳构成了欧洲戏剧现代转型过程中两个关键性的环节,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萧伯纳对易卜生的继承与超越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易卜生被视为现代戏剧之父,他对欧洲戏剧传统音乐弹唱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困境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为评弹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传统音乐弹唱发展困境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前言城中村现象从狭义上说,是指农村村落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艺术研究论文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的整个教学体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的复习课中,教师就是要把复习的过程整理好,引导学生科学的高效的开展复习,本文着重探讨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创新模式构建论文摘要艺术教育作为我国高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对而言,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该文依托赣南苏区红色艺术资源,从地方高校艺术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浅析林黛玉的艺术形象的论文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把林黛玉塑造成了一个独具灵性异常聪颖而偏有多难命运的可怜人形象。作者倾注在这个形象身上的审美情趣,不仅在于同情她的不幸,更在于显示前卫的女权理想与封建伦理的对撞,让试论中职羽毛球课教师教学表达艺术的思考的论文论文关键词中职羽毛球教学表达艺术体育教师论文摘要主要运用文献法分析法,对中职羽毛球课教师教学表达艺术进行探讨与分析。中职羽毛球课教学表达艺术主要有两个主要部分构成一是语言艺术(包括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的论文摘要时代要求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实践者,艺术教师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首席执行者,一个学校艺术教育的成功与否,与艺术教师的素质是分不开的,因此,艺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应放在艺术教育的首位。关键浅析中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的论文育论文论文关键词加快发展美术教育事业论文摘要在中学,美术教育不属于应试教育,也不属于专业知识教育,而是汇集文化百科,实现知识的大广度高深度综合性强的智能式素质教育。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