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低碳经济人文素质培养研究论文

  摘要: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在低碳经济时代,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新时期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及分析,提出低碳经济时代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及有效途径。
  关键词:低碳经济时代;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途径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心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008年教育部发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除设立教育目标之外,有许多是与人文素质有关的内容,如珍视生命,理解文化价值,重视伦理问题,实事求是,团队合作,考虑病人利益,具有科学态度以及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等。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若干意见》也对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当今社会进入低碳经济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位置上,这就使得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要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要在保护环境、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引导受教育者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实现终极人文关怀,进一步提升人文素养。
  一、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医学被称为"仁学",医术被称为"仁术",医生被称为"仁医"。医学"仁爱"的本质是"人学",医学本身就有其特定的人文属性。可以说,失去了医学的人文特质,医学就失去了灵魂。医学的人文性决定了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此外,全世界众多的医学院校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并把人文素质的培养放在了医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美国长期以来将《医学人文学》、《当代社会的生命伦理学》等课程设置为医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且此类课程在医学教育总课时中的比重也高达25%。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的医学院校相关人文课程所占比重也达到了近15%。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已成为适应21世纪世界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低碳经济时代,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有了新的要求。较高的人文素养不仅表现在个人知识面的宽广、良好的修养、能较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上,还表现在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或者说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所形成的道德修养上。从这个层面来说,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是适应新的时代特点需要。
  二、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现状,笔者采用抽样调查法中的随机分层抽样法,对云南中医学院在校的本科中医、中药、中西医临床等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48份,回收有效问卷1112分,有效回收率为96.7%。其中男生302人,占26.3%,女生846人,占73.7%;高年级学生572人,占49.8%,低年级学生576人,占50.2%;来自农村的学生877人,占76.4%,来自城市的学生271,占23.6%。此外,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访谈。经对问卷的分析,发现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问题已得到重视,但尚缺乏有效途径当问及"你认为培养人文素质是否重要时",86.7%的受访者选择了"是"。但当问及"你是否已具备相应的`人文素养"时,只有16%的学生选择了"是"。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对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有比较好的认识,但相应的人文素养却较为匮乏,这主要是目前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尚缺乏有效的途径。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虽然目前许多医学院校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比较重视,但总体的课程设置却并不那么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医学人文方面的课程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在课程体系上显得比较单一。此外,学生对人文概念的认识也比较模糊,对思修课在提升人文素质的作用上,认同较低。而学生普遍文史哲知识匮乏,知识面狭窄单一。
  (三)缺乏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始于人性的自觉,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而优质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当问及"你认为你所在的学校是否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素养的校园文化氛围"时,82.9%的学生认为感受不到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关于人文方面的活动和讲座太少,或形式单一,而人文方面的学生社团也不尽如人意。
  (四)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关注仍停留在传统层面,未体现时代特征当前,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国际社会提出了低碳社会、低碳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新概念。低碳生活成为一种时尚,在大学校园里,不少学生积极参与到低碳宣传中。与此同时,通过道德教育的方式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即生态道德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生态道德素质已成为医学生道德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今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很少关注生态道德素质,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对人文素质领域,无法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低碳经济时代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新形势
  在低碳经济时代,良好的人文素养不仅包括知识、修养,还要求医学生有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要具有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观意识,有正确的生命观,良好的生态道德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将自身价值和尊重自然价值统一起来,进一步形成对后代及其他生命形式承担责任的道德价值观,从而在医疗实践活动中能把患者的生存状态、致病因素看作一个整体,围绕患者的诉求,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四、新形势下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合理课程体系从前文分析来看,尽管高达86.7%的学生认为当前提升人文素质很重要,但高校在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收效甚微,这与课程的不合理结构有直接关系,因而增强人文课程结构的科学性与可持续发展性,构建一套既能切实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优质又实用的课程体系已迫在眉睫。应在低年级学生中大面积普及人文知识,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由于面临毕业实习等重要事项,可侧重于增加一些实践性及实用性很强的人文课程,如《沟通的艺术》等,以提升医学生的沟通能力,能帮助医生更好地与患者交流。此外,应在全校范围内适当增加环境教育方面的课程,提升医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以进一步提升其人文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这是因为,医学的宗旨与本质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仁"和"术"。"仁"是"术"的前提,"术"是"仁"的体现。在低碳经济时代,"仁"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而且应推广到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美国环境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明确地提出了"自然价值"的概念并进行了系统的论证,认为在生物圈中,所有的有机体和存在物都有其固有的、内在的自身价值。因此,我们应平等地对待生命,道德地改造自然。当代医学生要摒弃现代人自恃己能的娇纵心态,重新培育起对自然万物生命的敬畏。因此,在医学生的必修课及选修课中增加生态方面的课程,既有利于提升其总体人文素养,又有利于巩固其专业知识,加强对医学"仁"的精神的领悟。
  (二)更新教育理念,在医学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医学是"仁学",同时也是"人学",为的是消除人们的病痛,体现人文关怀。中华文化与医德之间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医学的人文属性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因之,医学院校除了设置人文素质类的课程外,还应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如对于医学的"仁学"特质,可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对医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引导学生领悟社会、学校、老师、同学及家人的各种关爱,并同样回报以"仁爱",以培育他们"大医必有大德,大德必有大爱"的医学人文精神。此外,儒家的仁爱思想不但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人类对自然万物的爱与责任。在低碳经济时代,还可将这种"爱"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引导学生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爱与责任的同时,关注人对自然万物的关爱。以爱为核心的医学人文精神,使学生真正能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懂得"仁爱"的真正含义。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人文素质环境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后天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素质教养等始终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校园人文环境,首先要建设良好的校园硬件环境。可利用校园建筑,主体景观等的风格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素质环境。如中医药院校可建造具有中医元素的教学楼、图书馆等,在校园中建立古今中外医学上经典名人的人文景观,在教室、图书馆等学生经常出入的地方装饰具有人文特色的图画,或悬挂具有强烈人文气息的名人名言等。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能对学生人文修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陶冶医学生的情操。此外,有计划地举办人文系列活动。如开办系列人文科学讲座,在学生人文知识的学习方面给与一定的指导。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竞赛,演讲比赛,经典影视作品赏鉴、医德论坛、低碳校园、健康心理咨询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寓教于乐中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能有效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搭建人文社会医学交流平台,强化社会实践教学任何人才培养模式或途径的成效最终都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要将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可搭建人文社会医学交流平台,构建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并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环境调查、低碳出行、生命教育、科技创新和暑期"三下乡"活动,或开展短期见习,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发挥专业特长,到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特殊学校、社区开展"爱的传播与体验"活动。
  五、结语
  思维和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上述培养途径并不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关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然而有关医学生的人文素质问题历经数年,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目前还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难题,例如怎样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的问题,如何在医疗实践中融入人文素质的培养,如何使人文素质培养与时代特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等。在这些方面,还须不断努力,探索出能更好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于防雷技术档案管理论文1防雷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有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现实工作中,相当多的技术工作人员甚至领导对防雷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存在一定的误区,仅仅认为技术档案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研究的论文摘要人工挖孔灌注桩是桥梁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施工工艺,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该工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关键词挖孔钢筋笼制作灌注混凝土一概述人工挖孔灌注桩是一种通过人工开挖而形成井筒的灌从细节着手,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论文论文摘要图书馆要赢得读者好评,就必须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需,解读者所难,做好各方面,尤其是细节方面的服务工作。论文关键词细节,细节服务,图书馆,服务质量任何服务行业的服务水平的高低教育改革下食品专业教学研究论文摘要食品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专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和多门专业知识,主要向社会输送食品生产检验销售等人才,但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全国教育改革等因素,其存在诸多弊端使得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策略论文摘要本文就如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提出了可供体育教师借鉴的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关键词中职体育学生科学探究素养培养策略如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已小学科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论文摘要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精神,使学生主动自主参与各项探究活动,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关键词积极主动民主和谐探究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科学教学的目的是指导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论文摘要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需求改变,大学生德育教育显得越发重要。对于大学生德育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极其丰富和珍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人文精神,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研究论文摘要在教育迅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观念的倡导和新课程理念日益成为共识的今天,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论文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广大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进行职后专项培训,以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这样的过程不应该只是在教师职业后进行培训,更应该在大学里就加强对师范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一师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学生综合技能培养论文摘要电工电子专业,是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电气技术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维护制造和应用,电力生产和电气制造维修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学科。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内容涉及面较广,信息量比较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以及应对措施的学生论文参考浅谈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以及应对措施摘要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范围上,都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增长势头,发展都外经济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我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水墨元素因其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当下广告设计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如靳棣强先生水墨艺术风格的广告设计,耐克品牌广告设计中水墨元素的应用等等,都说明水墨元素对当代广告设如何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一我国包装设计早期的发展状况包装设计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正因我国的包装设计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所以每一个发展环节上都有弊端,特别是使用传统元素方面。早期,我国对包装设计并传统文化的德育精髓及小学德育教育创新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精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内容与涵义,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积累,为我们当前的德育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培养修养态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与自我修养具有乘传统文化之风扬清正廉洁之帆一巍巍百家姓,皎皎师生心1。蒙学明心。百家姓之所以能成为蒙学,与其丰富的内容是分不开的,看似只是简简单单的姓氏,其实每个姓氏后面都有着深刻的故事,一部百家姓,就是一部微型的家族兴衰传统文化使教育教学锦上添花传统国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以其独有的魅力,在长期的文明传承中大放异彩,引领华夏的民族精神,为世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精神财富,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悠悠中华五千年,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我们大部分的初中生对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却是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在弘扬传统美德上也不尽如人意,对传承下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主题展览中的表达一前言目前,我国传统文化为国人所重视,在中国的主题展览中,都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因此,进一步的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主题展览中的表达非常有意义。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提出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以往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没有很好地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贯穿到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造成了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进而导致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在从眼睛还是嘴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从ldquo眼睛还是嘴rdquo看中西方文化差异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不同国家的文化呈现出差异性与独特性。在跨文化交流中,这些差异将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困扰与麻烦。因此,了解不英美文学翻译中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及处理英美文学翻译中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及处理一英美文学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分析每个民族文化形成的过程都会受到当地生活习俗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文化也会体现出一西方文化的介绍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西方文化的介绍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林大津先生在文化交际研究中指出从文化的发展看,从人类分布的实际形看,可将文化限定一个民族区别于ldquo一个民族的综合特征!rdquo由此看来,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