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特征及变动趋势分析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贵州省统计年鉴、贵州省贫困监测报告等统计资料,结合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综合分析了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及其变动趋势。一方面贵州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贫困山区,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贫困发生率较高且相对集中;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贫困人口内部群体分布趋势明显,受教育年限低、纯农户、家庭人口负担重、老人、儿童等易陷入贫困。同时相对贫困、代际贫困问题也日见突出。针对这种新特征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贵州,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变动趋势
  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并呈现出明显的地缘性特征。地域分布上逐步向西部和边远地区集中;在地形分布上逐步向高山区集中;从民族分布上逐步向少数民族聚居区集中(李小云,2004)。贵州省作为我国西部人口、农业大省,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我国也是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境内民族众多,自然环境恶劣,这些都直接影响到贫困人口的分布状况。进入新世纪以后,该省的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呈现出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2000年-2008年贵州省统计年鉴、贵州省贫困监测报告、贵州省扶贫办统计资料等相关数据分析,旨在揭示2000年以来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状况、变动趋势,为新阶段扶贫开发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一、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现状
  从地势上来看,贵州省地貌可概括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的麻山、瑶山、雷公山、月亮山、乌蒙山、武陵山等"六山"地区为代表的边远山区。按照这些地区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贫困人口的分布等实际情况,整个贵州省的贫困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这些地区地势高、自然灾害频繁、市场化和信息化滞后、地形复杂、石灰岩广布,具有突出的区域性特征。
  从行政区域分布来看,贫困人口分布大致是以贵阳市的中心城区向外呈层级扩散。贵州省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有50个,36个为民族自治贫困县,其中27个集中分布在黔西南、黔东南、黔南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以下简称三州),另外9个则分布在铜仁、遵义、安顺、毕节等地区。
  从扶贫工作重点县及乡村分布来看。全省88个县(市、区)有扶贫开发任务的83个,占总县数的94.3%。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占总县数的56.8%,重点贫困乡镇934个,占乡镇总数的60.9%,其中最贫困的一类乡镇有100个;重点贫困村13973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54.3%,最贫困的一类村5486个。
  二、贫困人口分布趋势分析
  1、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贵州省有汉、苗、布依、侗、土家、彝等18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居全国第3位,设有黔南州、黔西南州、黔东南州三个民族自治州。如图一所示,2001年,三州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为290.06万,到2008年底下降到204.6万,贫困发生率从29.53%下降到19.88%。但是其所占全省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如图二所示,2000、2001、2003、2005、2008三州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比重依次为32.87%、32.94%、34.59%、34.42%、34.95%。与2000年相比,2009年三州地区农村贫困人口比重为34.97%,比2000年高出2.1个百分点。
  与全国、民族八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比,其贫困人口总数和贫困发生率均居全国首位。2001年,全国和民族八省贫困人口分别为9064.37和2710.84万,三州地区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3.2%和10.7%。而到2008年底,全国和民族八省贫困人口为4011.76和1586.04万,三州地区所占比例为5.1%和12.9%,比2001提高了1.9个和2.2个百分比。可见,随着贫困线的提高,三州地区贫困人口占全国、民族八省、本省的比重呈上升趋势(2005年除外),且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地区贫困人口较多,贫困发生率较高,少数民族人口与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合。
  图一2000年-2009年贵州省及其三州地区贫困人口数量
  数据来源:2000年—2009年贵州省统计年鉴
  图二2000年—2009年贵州省三州地区贫困人口占全省比重
  数据来源:2000年—2009年贵州省统计年鉴
  2.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但相对贫困日益严重
  通过大规模的持续扶贫开发,贵州省反贫困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贫困人口不断减少。2000年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数为871万,到了2005年则下降到732万。2008年低收入线和贫困线合二为一后,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为554万,但2009年上升到585.38万,贫困发生率从28.9%下降到17.6%
  虽然绝对贫困人口在减少,但是因收入不平等和分配差距所造成的相对贫困问题却日益突出。从农村人均纯收入来看,2001年贵州省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954.67元,而到了2008年,这个差距扩大到1963.69元。与民族八省相比,这个差距从275.31元增加到589.2元,与全国和民族8省(区)的差额都是原来的2倍多。从人均GDP看,2001年贵州省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3766.2元,到了2008年这个数据增加到10145.7元。同样,与民族八省相比,差额则从2001年的2102.1元扩大到2008年的7199.5元,相差扩大3倍多。3、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
  重人口口呢口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劳动者的文化程度逐步提高,与收入也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文化程度越低,意味着扩大就业和向非农业转移的机会和能力也就越小,贫困发生率也就越高。统计发现贫困人口受教育年限普遍较低。2008年,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中文盲与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的百分比分别为之20.68、39.45、34.34、3.71、1.53、0.29.大多数的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小学和初中以下农户,该类型农户总量在总体中占有较大比重,而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的所占比重较小。
  与非贫困人口相比,贫困人口受教育年限较少。以黔东南州为例,2008年绝对贫困户和低收入贫困户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分别为5.8年、6.1年,比全省平均水平少0.8年和0.5年,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分别占63%、60.7%。
  4、贫困人口分布呈现相对集中连片分布趋势
  笔者将贫困分解为集中连片型分布和零星插花型来反应贫困人口分布的密集程度。如果将贫困人口高发区与贵州省人口密度分布结合来看,该省属于大分散、小集中的连片型分布,并且此种趋势明显。"大分散"是从全省范围来看,农村贫困人口总数逐步减少;"小集中"则是指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在偏远地区,且分布相对集中。
  2000年全省有48个贫困县,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的武陵山区、乌蒙山区、九万山等边远山区。至2009年,贵州省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有50个,且这些贫困人口集中连片分布在偏远地区。这从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国定贫困县多、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贫困人口多中可以看出。另外,插花型贫困人口也存在,且贫困程度严重,贫困发生率高,返贫率居高不下。
  5、纯农户易陷入贫困
  在30年的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农户之间逐渐分化为不同类型的农户,由于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土地利用方式和利用后果有所差异。相对于非农户与兼业户,纯农户的贫困发生率较高。与其它农户相比,贫困人口的收入来源结构相对单一,收入来源主要是经营第一产业,尤其是种植业。2008年贵州省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的16.4%,而从业人员占70%以上,农民群众就业和收入来源主要靠种养殖业。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中来源于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的占58%,分别比全国高出12.2和15.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纯农户(家庭收入的95%以上来源于农业)家庭贫困率为3.5%,以农业为主的兼业户贫困发生率为2.1%,非农户家庭贫困发生率为0.3%。同样,低收入人口的比重在纯农户、兼业户、非农户家庭中的比重也是依次降低。
  6、人口多的贫困户比重增大,老人儿童的贫困发生率较高
  家庭人口越多的农户,贫困发生率则越高。当家庭人口为1-4人时,贫困发生率明显较低;家庭人口为5人以上时,其贫困发生率明显偏高。2008年贵州省平均每户贫困户人口为5.1人,低收入农户平均为5人,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7人和0.6人。其中,夫妇与三个及以上小孩和三代同堂户分别占58.7%和61.5%。
  与此同时,2008年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中12岁以下未成年人口贫困发生率为20.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2个百分点,65岁以上老人的比重达到6.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个百分点。
  7、贫困人口出现代际转移趋势
  贫困代际传递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不利因素,在家庭内部由年老的一代传递给年轻一代,尤其是由父母传递给子女,使子女在童年或成年后重复其父母的境遇----继承父母的`贫困和各种不利因素并将贫困和这些不利因素继续传递给下一代的一种状态。2008年贵州省新增的农村贫困人口中30%为贫困人口的下一代。这主要是因为农村贫困人口努力摆脱贫困时,由于受自身的经济、知识的局限性使其很难摆脱贫困,即使摆脱贫困其陷入贫困的可能性也较大,只能在贫困的道路上不断的挣扎。而他们的子女由于过早的辍学缺乏知识、技能,受社会资本、权利资本、文化资本占有上的弱势影响,致使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不断加剧。他们与父辈一样,持续地生活在贫困与弱势当中,加之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等方面的影响他们很难摆脱贫困的命运,从而出现所谓的"代际转移"的恶性循环现象。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贵州省统计年鉴、贵州省贫困监测报告等统计资料,结合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综合分析了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及其变动趋势。一方面贵州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贫困山区,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贫困发生率较高且相对集中,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贫困人口内部群体分布趋势明显,受教育年限低、纯农户、家庭人口负担重、老人、儿童等易陷入贫困,贫困发生率较高。同时相对贫困、代际贫困问题也日见突出。这种变化是诸多因素导致的,如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生产生活观念、劳动能力的弱化、社会保障的滞后性、贫困人口主体发展能力的缺失等。
  为了提高贵州农村扶贫开发绩效,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对于少数民族贫困问题突出的情况,政府应制定有利于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扶贫政策,在扶贫资金、物资上向少数民族贫困县倾斜;其次,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防范贫困代际转移;第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针对老人、儿童制定特殊的社会保障政策;第四,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特色的产业集群,建立产业结构扶贫模式,为农民增收开拓渠道。
  参考文献
  1 杨军昌.略论贵州农村的贫困与反贫困问题[J].农村经济,2002(10),27-31
  2 沈茂英.四川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变化及其扶贫政策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992-3994
  3 王荣来.河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特点与扶贫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0),92-93
  4 徐光.贵州省农村贫困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879-10881
  5 冯育毅.贵州农村贫困监测报告[M].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11
  6 张艳萍.我国城市贫困演变趋势分析[J].经济问题,2007(5),27-28.
  7 熊兰瑛.四川农村地区贫困的代际转移程度及原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

简析高校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的利与弊引言目前,我国高校都是90后的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他们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期,是可塑性极强的群体。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旺盛的表现欲求知欲,反应快但耐心不足,有较强的自尊心又不会控制关于影响女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因素及其对策分析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学校家庭关注的焦点。女大学生相对男大学生而言,在就业中更有诸多的困难,究其原因,除了社会中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外,更为重要的是女大学生自身在浅析校地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教学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职前培养的必要环节。实践教学对于师范生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形成专业知识的获得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学的实践教学模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对学生道德生活的启示幸福是灵魂和美好德性相统一的至善是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主要内容,他的幸福观长期影响着人们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深入分析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内涵,对我们更好地把握他的德育思想,促进学生在德关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一引言近些年,辩论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为文科具有不明确答案的学科特点,便于应用辩论式教学模式,因此辩论式教学模式被广泛地应用在文科的教学领域。例如,历史课上以辛亥革命探究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近年来在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完善下,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也相继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逐步向创新电子实验教学方向发展。当前,EDA技术融合了计算机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在具体的电子实浅谈对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一组成情况及面临的困境1。组织人员缺乏凝聚力和集体意识众所周知,高校的职能就是国家赋予它的教学职能。而实际上,由人组成的高校总要履行与教育有关的许多行政管理职能,这就造成了从事高校关于CYP3A酶内源性标志物的研究进展随着精准医疗的提出,药物治疗的个体差异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要求在药物的研发及应用中密切关注患者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及联合用药对酶活性的影响。CYP3A酶参与临床约50药物的代谢,咪达高等教育改革与大学生创业创新的互动论文一高等教育改革与大学生创业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目前,高等教育的作用和影响远远低于预期,严重滞后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高级技工严重短缺,缺口竟然达到数十万人。具体而试析物理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论文摘要初中物理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恰当的引入,幽默的语言,丰富的多媒体手段以及适时的激励和赞赏可以关于历史教学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论文摘要要适应当前推进课改规范办学提升质量全面育人的时代要求,中学历史课堂就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定势,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调动学习兴趣,
心理咨询专业的论文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心理咨询专业的论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心理咨询专业的论文一摘要现电大土木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根据会计专业教学的要求,对学生所学知识和理论进行综合运用的培训,旨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提高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电大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随着人们法治观念的不断增强,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显,企业行政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化,这不仅关系到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自考专升本毕业论文引导语自考专升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考过了之后亦是非常有用的,那么相关的自考专升本毕业论文要怎么写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摘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电大数控专业毕业论文数控是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对机床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用数控技术实施加工控制的机床。接下来小编搜集了电大数控专业毕业论文,欢迎查看。篇一数控专业课程改革论文一课堂教学前的准充分利用学生在音乐教学评价系统中的作用论文在过去的课堂上,评价似乎是老师专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权威的评判。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评价时,他(她)也许就对评价结果产生麻木的心理,甚至会造成一种负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中理性与实用性的冲突解研论文摘要分析了数字信号处理的教学活动中呈现的理性与实用性冲突,指出这种冲突的形成原因,并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3个方面探寻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中理性与实用性冲突解。关键词数字信广播电视编辑现状及未来展望的论文摘要广播电视编辑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岗位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节目的质量。近年来,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快速进步,对广播电视编辑的质量和数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关于多篇论文合并技巧在Word2007中要合并上百个论文文档还是比较简单的。先把交上来的所有文档集中存放在同一文件夹内,比如d论文集。打开Word2007,新建一个文档,切换到插入选项卡,单击文字区域双柏凝胶剂中大黄素测定实验论文1仪器与试药1。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LC10ATvp双泵,SLC10Avp控制器,SPD10Avp紫外检测器,CTO10ASvp柱温箱。1。2试药大黄素对照品由中国药品模拟公司实岗培训模式的论文通过实地或网络进行创业实训,模拟公司实岗培训模式引入国内近年来,大学校园里刮起了创业风,而为了帮助高校毕业生提高自主创业能力,部分培训机构企业或学校也纷纷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举办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