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三个向度论文

  向度一:深化对中国思想史学科范畴的理解
  思想学术的研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古人对中国思想学术史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等问题不是没有考虑,但与西方近代学术的理论化程度相比较,他们的论述显得还不够明晰。19世纪末,进化论、天赋人权理论以及自然科学的经验法、归纳法传播到中国,中国的学术观念开始发生变化。人们反观传统学术体系,认为传统学术虽然不乏幽玄高妙的体系,同时也有较为严密的实证方法,但与西方近代学术相比较,尚没有达到"自觉"地位。王国维认为,"中国人之所长,宁在于实践方面。而于理论之方面,则以具体的知识为满足。至于分类之事,则除迫于实际之需要外,殆不欲穷究也"①。这使得中国学术没有西方那样严密的综括和分析水平,抽象思辨的能力和精密分析的能力也有欠缺。
  20世纪初年,中国的学者们试图对中国思想学术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作出解说。在各种解说的基础上,侯外庐通过对中国思想史的系统研究,对该学科进行了明确定位。他认为,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中国思想史研究应该包含三个主要层面:一是世界观。世界观亦称宇宙观,即人对世界总体的看法,包括人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哲学是它的理论表现形式。侯外庐认为,哲学问题是任何思想都不可能逃避的问题。无论何种从经验世界得来的思想观念,都有哲学的基本认识作为最后依据,而处理经验世界各种具体问题的思想,也通常有待于哲学的反思才能得到超越和提升。研究传统的思想学术,首先要清理出思想家们的世界观。②二是逻辑思想。逻辑思想即思想学术家们阐发思想观点的方法。较早地意识到逻辑的重要,并力图对中国传统学术的逻辑思想加以分析的是章太炎。他曾经从逻辑角度对孔子的"忠恕"思想加以阐发,明确指出"忠恕"思想与演绎、归纳法完全相符③。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也把逻辑方法放在十分显要的位置。侯外庐认为,逻辑思想反映出思想家的思想水平,是准确把握中国思想发展层次的主要依据。1947年,他与赵纪彬、杜国庠合著,在上海新知书店出版的《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古代思想编》,就非常注重"各时代学人的逻辑方法之研究",认为研究古人的逻辑思想,主要目的不是从古人的思想材料中提出某一个逻辑命题,也不在于说明或讨论古人具有西方的某种逻辑思想,而是要揭示历史上的思想家的思维水平,从而真正理解中国思想方法的演进历史。三是社会意识。所谓社会意识,是指人们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的意识、观念或理论,它既包括社会意识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侯外庐认为,真正能够反映中国思想学术史研究的实质内涵的是社会意识。1947年,他在《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古代思想编》卷首指出:"斯书特重各时代学人的逻辑方法之研究,以期追踪他们的理性运行的轨迹,发现他们的学术具体的道路,更由他们剪裁或修补所依据的思想方法,寻求他们的社会意识及世界认识。"1957年,修订本《中国思想通史》出版,侯外庐另外写有"自序",再一次明确他所关注的核心内容就是哲学思想、逻辑思想、社会意识三者的综合。1987年,侯外庐在《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自序"中又提到,"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我以社会史研究为前提,着重于综合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社会思想(包括政治、经济、道德、法律等方面的思想)。应该指出,哲学史不能代替思想史,但是思想史也并不是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的简单总和,而是要研究整个社会意识的历史特点及其变化规律"④。
  侯外庐关于中国思想史就是研究中国思想历史的学科,是研究中国思想结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及其发展变化历史的学科之认识,是在中国传统学术研究向现代学术研究过渡过程中对思想学术史作为一门学科的重新定位。它既有对中国思想学术研究传统的继承,也有对西方社会思想研究特别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理论观点的吸收,需要后来者在充分理解的同时不断予以深化。
  向度二:加强对中国思想史多样性研究方法的探索
  在中国思想史学科体系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特色的中国思想史研究方法,其中运用得比较成功的主要有:哲学诠释的研究方法、社会史的研究方法和学术史的研究方法。
  ——哲学诠释的研究方法。1918年,胡适发表《中国哲学史大纲》。其"导言"提出,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根本功夫"不外两条:一是要在资料的搜集审定和整理上下一番功夫,二是要重视西方学术思想的参照作用。他主要依据进化论和詹姆士的实验主义对先秦的思想学术做了整理,凸显了用西方哲学来诠释中国思想学术史的主题。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出版后,人们惊叹该书对中国先秦思想史所做的明确的条理性分析的同时,不免对这种主要用进化论和实验主义勾勒出来的中国思想史产生疑惑。金岳霖指出:"所谓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的史呢?还是在中国的哲学史呢?"⑤陈寅恪也指出,所谓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者,看上去很有条理,然而往往不真实,"著者有意无意之间,往往依自身所遭际之时代,所居处之环境,所熏染之学说,以推测解释故人之意志",所论中国古代哲学"大抵即论者今日自身之哲学","其言论愈有条理统系,则去古人学说之真相愈远"①。他们的怀疑,突出了在用西方哲学来诠释中国思想学术史时的另外一个主题:如何使这样的诠释避免主观随意性、使之符合中国思想学术史的原貌?
  金岳霖指出,最好的办法是"把中国哲学当作中国国学中之一种特别的学问",根据中国哲学自身的特点来理解和诠释,而不必计较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异同。陈寅恪也认为,如果要真正使中国思想学术的研究契合实际,就必须努力做到"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冯友兰提出,要对中国思想学术史进行贯通,确实需要参考西方的学术,但同时要注意西方学说理论框架与中国传统学说的某些说法结合。他试图在重视中国学术传统思想观念的一贯性基础上,找出中国哲学实质的系统。  在冯友兰之后,对于如何才能找出中国哲学实质的系统,侯外庐、张岱年、任继愈、李泽厚都做过有益的探索,他们的解释已构成对中国思想发展史的"重要一环。目前,又有一些青年学者尝试用现象学、分析哲学等现代西方哲学对中国思想史进行研究,初步形成新一代哲学解析中国思想史的新特点。用哲学诠释的方法研究中国思想史,已经成为了一条具体可行的道路。
  ——社会史的研究方法。在人们努力确立一套符合中国思想自身特性的诠释系统的同时,侯外庐还提出,"思想史系以社会史为基础而递变其形态。因此,思想史上的疑难就不能由思想的本身运动要求得解决,而只有从社会的历史发展里来剔抉其秘密"②。他认为,研究思想史,首先应对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有科学的理解。而要准确理解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就必须"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对中国社会历史进行研究,这就需要对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历史有深入的探讨。他通过翻译《资本论》,"从经典著作的原著掌握观察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确立了他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理论依据。对于社会史如何与思想史相贯通,侯外庐作了系统的论述,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的思路。他找到的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第一个结合点是社会思潮。他注重对社会思潮的考察,力图把握社会思潮与社会历史的联系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特点,进而研究不同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特色和历史地位。他找到的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另外一个结合点是法典。法典即体系化、制度化的思想形式。从法典中能看到社会史的内涵,而且能看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统一的程度。
  把社会史与思想史的贯通,是20世纪中国思想学术史研究重要的创见,它不但为合符真实的现代中国思想学术史的建立提供了基础,而且为科学地解剖中国思想学术史,挖掘思想背后的社会原因提供了依据。
  ——学术史的研究方法。任何思想都离不开一定的学术土壤。许多思想命题都是从当时的学术研究中酝酿出来的。例如,要了解孔子的思想,就需要研究西周鼎盛时期的"六艺"教育传统。孔子做了不少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古代文献既是他的思想得以产生的源泉,同时又是他发挥其思想的材料。又如,董仲舒"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就是在诠释《公羊春秋》过程中,为了使《公羊春秋》得到更完整、更合理的解释才提出来的。如果我们对《春秋》公羊学的发展历程有深入研究,能够理清不同时代、不同学人对《春秋》公羊学所提出的创新,当然就可以比较准确地理解董仲舒所作的贡献。
  学术史的研究方法是中国古代特别是清代中国思想学术史研究非常传统的方法。如今对这一传统有比较到位的理解的是日本京都大学池田秀三等一些学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者们反思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历史,深感过于政治化、主观化的诠释与中国思想史的真实存在一定距离,从而提倡学术史的研究,学术史研究得到了空前重视。人们相信,只要学术史基本事实真实,就一定能够建立更加契合历史事实的原理,摆脱过分主观的弊端。
  当前的中国思想史研究需要对上述三种主要方法加以发展。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不能离开对范畴、观念和思想体系的哲学剖析,思想史研究的突破最终要依靠对中国思想史的一系列核心概念及其演变历程的深入研究。中国思想史的研究需要将范畴、观念和思想体系与社会历史的联系揭示得更加清楚,将思想还置于社会历史,只会使我们更加深刻地领会思想的真实含义。中国思想史研究也需要对范畴、观念和思想体系的学术背景进行挖掘。学术史的眼光能使我们看到思想背后深沉浑厚的学术土壤,帮助我们纠正许多习以为常的误解。
  向度三:提高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文化自觉反思境界
  中国历史学有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它的文化反思功能。《易传》说,"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又说,"彰往而知来"。也就是说,学术研究不仅是对"前言往行"的认识,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描述,还要在多识前言往行的基础上提高研究者认识自身、认识世界的能力。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过渡,学术研究的文化反思功能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发扬。当时的学术研究,没有一种不是围绕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来进行的。当然,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的思考不可能千篇一律。从20世纪学术研究来看,有的比较保守,有的比较激进。例如,胡适认为,中国文化最缺乏的是个人独立的自由意志,要培育国民的独立人格,就必须学会理智的思考。他感到,中国传统文化比较缺少西方的理性精神,需要我们加以深刻反省。而陈寅恪等则通过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实质有了更加真切的体认,并在传统文化之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陈寅恪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三部书中,以魏晋隋唐数百年历史为背景,通过一系列重大历史事实的梳理,勾勒出在民族冲突与文化冲突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不竭的生命力,以及不同社会集团和个人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与政治生活、与个人人格的联系。这说明,只有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形成精神和制度上的高度凝聚力,才能在文化冲突中得到保存和发展;只有富有独立人格和道德力量的社会集团和个人,才是文化发展的中坚。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也从不讳言自己的学术研究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自由。侯外庐常说,研究历史,既不是如冬烘先生们之读书,以为古人一切言行都是今人的宝筏,也不是把古人当做今人和他争辩,而是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思想家的遗产在其时代的意义,批判其腐朽的糟粕,发掘其优良的传统,在清理历史、还历史真相的基础上超越历史事实本身,引领现实向前发展。今天来看,我们或许不能同意他们对文化反思所得出的结论,但却无法不被他们学术生命中关于文化的独特感悟所震撼。
  中国思想史的任何一家、任何一派,最后都要归结到对文化的反思上。思想家的思想往往以对文化问题的深入反思为最基本的特征,文化理念成为他们思想最根本的出发点。不同的文化理念构成他们思想范畴的不同向度,中国文化即由这些思想范畴的不同向度展现出它的绚丽多姿。同时,中国文化的历史性和阶段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一时期所出现的关于文化问题的各种不同认识的调和与整合。思想家的思想会有一定的学术史取向,会有一定的社会属性,甚至会有个人的价值倾向,但所有这些,只有落实到对他们的文化认识的分析基础上,才有可能得到更加全面的认识。对文化的自我觉醒和自觉设计,是统一哲学诠释、社会史研究、学术史研究的基础。当前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尤其需要在认真思索前辈学者的文化洞察思路的基础上,提高文化自觉的反思能力。
  ① 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见《王国维遗书》,第3册。第529页,上海,上海书店,1983。
  ②④ 侯外庐:《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自序》,上册,第15、l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③ 章太炎:《检论》卷三《订孔》,见《章太炎全集》(三),第426—427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⑤ 金岳霖:《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载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附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①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载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附录。
  ②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第2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高中诗歌鉴赏表达效果作答探究论文摘要高考诗歌鉴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而有效的答题套路和答题模式,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可以依据这些模式进行有步骤地作答。然而,在作答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往往侧重于回答诗试论如何提高职业指导工作质量论文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人才从数量到质量上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阐述了目前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职业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论文摘要为了实现高素质,高技能的机械设计与制造的人才的培养目标,满足企业对一线专业人员的需求,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路径研究论文摘要目的探寻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预测因素,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教学效能社会支持量表的各维度为自变量,职业倦怠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绘制特殊地铁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研究论文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地铁事业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影响地铁发展的制约因素如项目工程需要较大的投资,工程造价偏高等,这些因素的存简谈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一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提出笔者首先分析传统的授课模式下造成机械制图教学瘫痪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学习态度差制图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简析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同时由于起步时间不长,成长经验不足,在教学中存在一些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要么仍采用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要么采用普智能电网技术的特征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摘要智能电网是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对电力网络的经济化运行及节约能源降低损耗影响深远。智能电网集灵活安全清洁经济和友好等优点于一体,已然成为世界电力发展的新趋势。本文简要介绍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的研究论文摘要围绕采煤工作面的人机环境三要素,就如何有效进行安全管理与预防安全事故发生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关键词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技术措施有效性引言矿井采煤工作面良好的安全状况及工作环铁路电气化技术论文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作为第三产业的科技也有了飞速的发展,而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技术作为我国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有了很好的发展。小编整理了铁路电气化技术论文,欢迎阅读!铁关于仓储管理现状的论文仓储管理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提升了整体物流业的水平,还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下面是关于仓储管理现状的论文,欢迎阅读。摘要仓储管理在物流业和整个经济活动中
交通运输设备实践论文交通运输领域的市场前景很广阔,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交通运输设备实践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交通运输设备实践论文一建筑施工中,漫谈大学体育篮球教学设置论文一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教学大纲设置原则研究1。整体提高原则。整体提高包括二个方面一个是所有学生的发展一个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教育科学院院长赞科夫曾经说过应使班上所有学生论文参考文献相关介绍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供参考!书写格式2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关于行政的论文精选行政是政府官吏推行政府功能时的活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行政的论文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篇一关于行政的论文摘要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作为执行政策行使权力和服务群众的代表,其综合能力素质德育论文范本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教育具有社会性个体性和教育性三种价值,它们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电子技术毕业论文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能够对电网有效的进行强化,更好的确保电网供电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还能更好的帮助电力企业有效的提升节能减排的技术,使得资源更加有效的得到利用。接下来是小编带来的电子小学品德教学之我见的论文摘要在传统的品德课程教学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人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现在的品德课关于毕业论文感谢信汇总七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毕业论文感谢信10篇,希移动媒体对大学语文教学的作用论文一移动媒体的主要特点及其发展现状媒体是指用来转移和运输某种事物的手段和工具,移动是相对于固定而言的,移动媒体是相对于固定媒体来说的。对于移动媒体的概念,人们众说纷纭,角度不一。概言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策略论文一终身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石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近,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同时教师具有了更多的多样化的角色,教师不但是教育者,更是受教育者有关初中数学教学存在问题研究论文自从我省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各地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贯彻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和使用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小,仍然没有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