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动词单独作谓语的主谓句考察

  【提要】  本文通过对语言材料中SV(动词的简单形式单独作谓语的主谓句)的考察,讨论SV在选择主语
  (S)、谓语(即动词V)上的种种限制和作各类单句与分句时所表现出的语用及语体分布的特点;就SV中V所联
  系的强制性成分(向)及其隐现探讨了S和V的关系。文章通过讨论对动词一般不单独作谓语和动词单独作谓语
  的条件等从SV在内部和外部选择的不完全自由等方面给出了解说。
  引言
  0.1  动词单独作谓语的主谓句指动词的简单形式单独作谓语的主谓句。动词的简单形式相对于复杂形式
  而言,不包括各种重叠、反复形式和加上了动态、语气等等标记的形式。单独作谓语是说谓语由光杆动词充任
  ,不含有宾语、补语、状语等。如:(好,)我走!(曹(,
  9
  3) /孩子哭,大人嚷。(老(,   4
  7)/电话铃响。   (曹(,2   50) /(以前,你是个玩物,这,)您知道?(老(,   6
  7)老刘,)咱们走!(老(,2   2
  3))   (1)   为论述方便,我们把动词单独作谓语的主谓句标记为"SV",其中"S"为主语,"V"为单独作谓语的动   词。   0.2 现行很多专著甚至教科书在谈到动词的句法功能时,都强调动词"主要是作谓语"、"绝大多数的   动词都可以单独作谓语"等等。不过,我们通过对约200万字语言材料的573个SV(语言生活中的SV并不像我们   想象的那么多,甚至只能说很少。)的调查,觉得动词一般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单独作谓语是有其限制条件   的。因为作为句子意义上的SV既有个对其中的S和V的句法、语义条件的内部选择问题,也有个语用条件上的外   部选择问题。   0.3 本文试从上述角度考察S、V和SV,以考察结果说明SV要求什么样的S和V以及SV的语用特点。   1 SV中的主语:S   1.1 S一般是体词性成分   1.1.1 考察情况 汉语句子的主语可以是体词性的成分,也可以是谓词性的成分,SV中的S一般都要求由   体词性成分充任。例如:   (1)( 老爷比太太岁数大得多,大少爷不是这位太太生的。)   我知道。(曹(,   1
  5))   (2)(二妹妹,)咱们走!(老(,1   3
  9) )   (3)他出来,(站在小神仙脊梁后头。)(传(,   1
  4) )   (4)(送他上车,我们也就上了车,)袁先生明白。(曹(,4   1
  4) )   (5)二叔坐!(老(,   50) )   (6)(左门大开,)张乔治、胡   四、顾八奶奶、白露上。(曹(,20   4) )性短语73个,占13%。,不走也行。"(赵(,   5
  1) 的用例,另外象"他不来可以,(你一定要来。)"、"吃饭可以,(酒不喝。)   "等等句子也都是生活中可以说的;不过,我们注意到这里的S同其他任何句子的主语一样都具有指称性,含   有事态义,SV也不单独存在,还含有和与之相应的并列句的对比意味,V也都不表示具体的动作行为,并且多   限于肯定、应允意义上的"行"、"可以"等等。   S之所以是体词性的,这主要是因为作为句子的SV一般不具备谓词性成分作主语的条件。谓词性成分作主   语的句子,"谓语一般是形容词,或者是不表示动作的动词(如‘是’、‘使’、‘有’等)构成的动宾谓语   、兼语谓语"   (2)以及上述的"可以"、"行"等等。 充任S的体词性成分主要是人称代词、称谓名词(姓名、称呼及"老妈子"、"老头儿"等)或由人称代   词或称谓名词组成的短语("我自己"、"他们几个"、"人家这位"、"这相面的"等等),这些S都是指   人的,如上文的例   (1)   (6),还有一些指人或与人有关的名词性短语,如:   (7)哪位懂,哪位举手。(传(,5   3
  4) )   (8)我的心痛!(曹(,1   7
  3) )象这样指人或与人有关的S句共有486个,约占SV总数的84.8%。   另外约有10%的SV是由时间处所词语充当S的,这些句子多出现在特定的语境里,如一些习惯说法(这个耳(二十七见!/天桥见!/回头见!(老(,   8
  1) )),还有象下面的一些句子:   (一百多年的壶,)哪儿找?(传(,   8))/(不让我进去没关系,)门口卖。(传(,60   5) )/这时走,   明天一早到,(找人方便些。)(曹(,1   10))/后边叫,前边催,(把我劈成两半儿好不好!)(老(,5   40)   )   从表达上看,这些句子都体现了口语句式高度简洁的特点,而从理解上看,这些句子似乎都含有一个指人   的话题,试比较:   你上哪儿能找得着(这样的壶)?/我在门口卖。/我们这时走,就能在明天一早到。/你在后边叫,他   在前边催,……"哪儿"、"门口"等等所充当的主语都可看成是口语句式中状语的提升。   还有约5%的SV主要是在剧本中用来说明场景和安排剧情,这些S可以不是指人或与人有关的。如"幕启。   "、"电话铃响。"、"中门开。"、"全剧终。"等等。   1.3 S一般是施事主语   SV中的S多是V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如上文的   (2)   (3)   (5)   (6)   (7),这样的SV计有467个,约占总数的   81.5%。   S相对于谓语动词而言,非动作行为(含心理行为)的动词作谓语,S则一般为当事,当事S的句子有39个   ,约占7%。像上文的   (1)   (4)   (8)及"你有!"、"电话铃响。"、"全剧终。"等都看作是当事。   S表示时间、处所的约10%,已如上述。   受事主语和工具主语的句子在SV中甚为少见,仅占1.5%,如"幕启。"、"(学生到此,)学生请。   (不,)相爷请。(传(,1   3
  6) 及"(管家,)笔墨侍候!"(传(,1   3
  4) )等。   2 SV中的动词:V   2.1 SV对V的选择很严格,并非所有的动词都可进入SV   (3)。但若要在动词的次类上明确地指明是哪些动   词可以,哪些动词不可以,却又委实不易,因为事实上现有动词次类划分的结果还很难用来说明我们的问题:   几乎从各角度划分出来的绝大多数次类(如单音词和复音词,单纯词和各种合成词,一般动词和判断、能愿、   趋向动词,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单向动词和双向、三向动词等等)都可能出现在SV中,而又不是都全部能   出现在SV中。   2.2 从本文特定的考察角度着眼,似乎根据句法上能否自足、能否单独回答问题而作出的"自由动词"   和"粘着动词"的分类较能说明问题,我们可以据此把SV中的V限定为:   ① 〔-粘着动词〕   ② 〔 自由动词〕   2.2.1 粘着动词不能进入SV 粘着动词指那些句法上不能自足、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不能单独成句的动   词。如汉语的连宾动词("源于、置于、加以、严加、迫使、好像、多亏、落得、务求、装作"等)就要求不   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有宾语与之同现。粘着动词不能进入SV毋须多说。   2.2.2 自由动词并非都能进入SV 自由动词相对粘着动词而言,自由动词可以单独成句,单句回答问题   ,但并非所有的可以单独成句的动词也都可以用在主语后边单独作谓语,也就是说,自由动词的范围要大于SV   中的V。   我们后边(第4部分)还要谈到SV所出现的语用环境,有些自由动词往往是因为不能进入某些特定的语用   环境而被排除在SV句式之外的,比如,SV通常只出现于现代汉语的口语对话之中,这就限制了很多书卷气较重   的自由动词进入SV,"我们安排。"、"你记住"常说,"我们部署。"、"你铭记。"不说;"迎迓、盘桓   、稽首、莅临、会晤、擢升、瞻仰、参拜"等等现代汉语都还在用,但用于SV则不合适;"腐蚀、化合、合成   、分解、调茬、中耕、保墒"等等也几乎与SV句式无干。的动词不足百条   (4),如"包含、呈现、充满、当做、夺取、经受、属于、据说"等等。(这里有的词是可以   独立成句,用来回答问题的,如回答"你的话包含不包含这层意思?"这个问题,可说"不包含。"或"包含   。",回答"这儿属于不属于他们管?"或"成绩属于不属于大家?",就可说"属于。";但这里都不能说   成SV式:"我的话包含。"、"这儿属于。"或"成绩属于。")这百条以外的其它动词都是能够"独立成句   ,包括回答问题"的,都是自由动词,但其中就有不少不能出现在SV句式中的。如:点儿 "、"我们很 "都说," "也单说)、背(bèi)(,   1)、奔(bèn)(,   2)、闭、避、避免、表现(,   1)、(,   5)、冲突、抽(1,   3)、抽(2,   1)、出(,   2)、出(,   5)、出(,   6)、穿(,   1)、传(,   4)、刺激(,   1)、刺激(,   2)、凑(,   2)   、催(,   2)、存(,   5)、搭(,   3)、达到、打(,   2
  3)、带(,   3)当(dàng)(,   2)、得(dé)(,   2)、得(dé)(,   3)(后边必须)、动(,   3)、动(,   4)、冻(,   1)、斗(,   2)、端正、断(,   3)、对(,   1)、对(,   2)、对待、多(,   2)、饿(,   2)、发(,   3)、可带"了"作谓语)、敢于、搁(,   2)、挂(,   4)、挂(,   5)、关心(,   5)、合(,   4),哄(hòng)、化(,   2)、混(,   1)、(jiàng)(,   2)、解(,   2),尽、卷(,   2)、决定(,   2)、开(,   4)、开(,   5)、开(,   7)、开(,   1
  4)、看(kàn)(,   7)、靠(,2凭(,   2)、破(,   6)、企图、起(,   5)、牵连、去(,   3)、绕(,   3)、惹(,   1)、惹(,   3)、入(,   1)、撒(sā)(,   2)、杀(,   4))、提(,   2)、跳(,   3)、贴(,   2)、通过(,   3)、投(,   7)、吐(,   2)、吐(,   3)、推(,   4)、脱(,   3)、脱(,   4)、问(,   2)、降(招(1,   2)、招(1,   3)、着(zháo)(,   1)、照(,   4)、撞(,   3)、总计、走(,   5)、走(,   6)、组成、做(,   3)、做(,   5)、做(   ,   6)(以上据《动词用法词典》,右上角的数码区别词,如"招(1,)"是一个词(招生、招苍蝇、招人喜欢)"第2个义项:招苍蝇、招麻烦)这些动词(或/和动词的这些义项)都是口语中常用的,它们可以单独回答   问题,独立成句,但不可以在主语后边单独作谓语。这里反映了一个基本事实:自由动词在能否单独作谓语上   并不都是自由的。   我们说V的范围小于自由动词,从以上说明看,它至少不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自由动词:   (1)书卷气较重的   那些古语词、行业词等等(有些词已经进入口语,它们有可能进入SV,所以这里是指古语词、行业词等的大部   而不是全部);   (2)口语动词里那些要带上别的成分一起作谓语(动词只作谓语中心),但可以在单独回答问   题时独立成句的词;   (3)口语里不少动词有好几个义项,它在用于某些义项时不能进入SV,(这种现象很常见   )V自然也不包括用于这些义项时的自由动词。   3 S和V:V所联系的强制性成分及其隐现   3.0 本节讨论SV中S和V的关系   在SV中,虽然V在句中只有S和它相对待,但V并不都是单向动词;虽然S是和V相对待的,但S也并不都是V   的强制性成分。   汉语动词根据所直接联系的强制性成分的多少,一般分为单向动词、双向动词和三向动词;动词所直接联   系的强制性成分包括"必有的"和"可有的","必有的"强制性成分借助于语境也可以转化为"可有的"。   如"学习"是双向动词,它有一个必有的强制性成分和一个可有的强制性成分,可说"我们在学习外语",也   可说"我们在学习";"销毁"是双向动词,它要求两个必有成分,如"他销毁文件",但在"文件销毁了"   里,其中的一个必有成分就转成了可有成分,并没有在当句出现。我们根据这些理论来考察SV。发现V不限于   单向动词,S可以是V的一个强制性成分(这里不再区分"必有的"和"可有的"),也可以只是个自由说明成   分。   3.1 单向动词V和S   在我们所统计的573个SV中共出现动词168个,其中单向动词96个,约占59%,但由此构成的SV却超过了80%   。在这些句子中,S通常都是V的强制性成分,如前面举到的"咱们走!"、"他出来。"、"二叔坐!"、"   哪位举手?"、"我的心痛!"、"电话铃响。"等等,但也有很少的SV,如以时地名词等做S的句子。S不是   强制性成分的,如:"明天休息,(你来吧。)"、"(祥子!祥子!)这儿来!"、"今天上任,明天撤职   。"(老(,5   4
  7) )等,那些强制性成分或者可以臆会,或者在上下文里已有出现,通常可以看作是隐含,有   的也可以看作省略。   3.2 双向、三向动词V和S   除了单向的V之外,组成SV的主要就是双向的V,三向的V仅见"给"、"偷"、"赔"、"抢"、"吩咐   "等很少的几个。   由双向动词构成的SV,一般是可有成分不出现,S是必有成分:   我相信!(老(,   8
  4))/(大家出主意,)大家编。(老(,1   3
  9))/你放心,(没人抓你!)(老(,5   3
  4)标反对。(传(,   8
  5))/你留神!((,2   6
  8))省略了一项必有成分的,如:   崔先生叫,(你快去!)(老(,5   3
  9))/(秦仲义往外走,)王利发送。(老(,5   2
  2))/(我厌恶这种关   系。我告诉你,)我厌恶。(曹(,   4
  7))/(你说我错,)我承认。(曹(,   4
  7))/(短个老旦),我来!(传(   ,2   8
  6))   汉语中有些双向动词要求其中的一个强制性成分出现在它的状语位置上,(可称带有"状位向"的动词)   如"帮忙"(我为他帮忙)、"斗争"(我跟他斗争)、"保驾"(我替你保驾)、"开刀"(医生给老李开   刀)等等,这些动词若进入SV,通常是"状位向"不出现,如:   (他是好人,)我帮忙,(是坏人,)我斗争!(老(,1   2
  9))   (您去,)我保驾!(老(,1   5
  7))也可以是状位必有成分做主语:   老李开刀,(我们看看去。)   三向动词与它的三个"向"能常组成"aVbc"式("他送我一本书")。在SV中,三向动词通常b、c两个   强制性成分不出现:   (你别给呀,)我给。(传(,   8
  4))(即:"我给他钱。")   (不都交柜,掌柜的印子钱一天就一块,)你给?(曹(,20   9))(即:掌柜的印子钱你给他?)   不论是双向还是三向的V,S也都有不是强制性成分的,如:   天桥见!/明天给。   4 SV的语用持点   4.1 作为单句的SV   4.1.1 陈述句 陈述句的SV大致有五种语用环境,这里简要举例说明如下。   (1)叙述要求。SV用于说话人陈述愿望和提出要求,S通常是第一人称,全句含有较强的祈使意味。如"我   说!我说!"是要求说,希望别人同意,让他说,相当于"请让我说!"。例如:(传(,5   2
  7))/我参加!(中国电影剧本选集·五)   (2)说明心境或态度。用于说明自己或别人的心境或态度,说明心境的多以第一人称做S,并且有较强的的   感叹意味。例如:,我信。(曹(,1   7
  3))/我服!我服!(老(,1   4
  2))/杨林标反对。(传(,   8
  5))/我抗议!(电视剧本选·   一)   (3)用于应答。S都是第一人称,如:   ( 你撒手我!你是搀我还是揪我呢?) 好,我撒手。(老(,1   5
  5))/好,我进去。(曹(,1   5
  9))   /好,我走!(曹(,   9
  3))/好,我算。(传(,5   4
  4))/( 月亭,你管不管?) 我管!我管!(曹(,1   5
  7)   (4)用于辨驳,如:你放屁!(曹(,2   9
  9))   (5)交代事实、安排场景。这一类主要指客观地介绍某一事实(如"袁先生明白。"、"我懂。"和"他   知道。")和在剧本中介绍剧情和场景(如"电话铃响。"、"宪兵班长上。"和"全剧终。")等等的SV。 您没有?(您当我没看见哪?)(老(,1   8
  7))/您去?(那不合适吧?)(老)/你们走?(凤儿,你要   跟他走?)(曹(,1   2
  4))/(可是现在你们哪一件事做的对得起我?)(对大海)你说?(对四凤)你说?(   曹(,   7
  8))/谁知道!(曹(,1   3
  8))/你会?(你说说我听听。)(传(,5   3
  4))/( 你怕吗?) 我怕   ?(中国电影剧本选集·五)   一般疑问句的SV很少,并且疑问语气也较弱:   (怎么啦,)肚子疼?(传(,4   9
  6))/我唱?(传(,30   6))/你认识?(传(,3   8
  6))   4.1.3 祈使句 祈使句SV多与呼语配用;祈请句多,使令句少;S主要是第二人称,但不限于第二人称,   包括对方在内的"我们"、"咱们"也常用。如:   方老板,你留神!(老(,   1
  2)/您放心!疯哥。(老(,1   3
  4))/二叔坐!(老(,   50))/萍儿,你过来!(   曹(,1   3
  1)/妈,您喝。(曹(,   5
  3))/月亭,你回来。(曹(,1   7
  5))/相爷请(传(,1   3
  6))/三哥留步。(传(   ,2   50))/老刘,咱们走!(老(,2   2
  5))/四凤,我们出去。(曹(,1   30))   4.1.4 SV未见有用作感叹句的。   4.2 作为分句的SV   4.2.0 573个SV中单句204个,所占比例不足40%,因为对语境的要求较严,SV通常多是用于复句作分句。   上述SV的语用环境也同样适用于分句的SV,只是分句SV以整个复句为语境依托,成句的可能要大得多(这   也是SV用于复句作分句比用作单句要多的原因之一)。这里我们只分析分句SV在复句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语用   特点。   4.2.1 分句SV多用于表示假设、条件、因果等关系的复句,一般是用在结果分句前表示满足结果所需要   的假设、条件和原因(即用于"正句"之前作"偏句")等。例如:   珍珠来到,你开台!(老(,   4
  6))/我走,他们准来!(老(,1   2
  6))/大家节约,我老头子也不能落后。   (老(,1   8
  8))/崔先生叫,你快去!(老(,5   3
  9))/我担保,准成!(曹(,3   90))/你动,妈就死在你面前。   (曹(,10   4))/你小心,我哥哥恨透了你。(曹(,   100))/你过来,我给你上书。(传(,1   1
  8))/我起来,他   还把我打躺下。(传(,2   2
  9))/我自己吃,不在乎。(传(,5   40))作偏句的SV也可易位在后:·一)SV也有用作结果句(正句)的,前后位置都可:   珍珠来到,你开台!/两块钱吧,我去。(老舍选集·一)   得啦,我走,少爷还许冻着了呢,赶紧看看去!(同上)   4.2.2 用于联合复句的SV在形式上和语气上也很有些特点,一是连用几个SV,表示遍指,并加强语气:   他吃,他喝,他嫖,他赌……(老舍选集·一)   比较:他吃喝嫖赌什么都干。   他们偷,他们抢,他们欺诈,谁也不敢惹他们。(老(,1   1
  5))   比较:他们什么坏事都干,……   今天打,明天打,老打,打他妈的什么呢?(老(,5   4
  2))   比较:天天打,……   可怜的愫姨,我懂,我懂,我懂啊!(曹(,400))   比较:我什么都懂!   二是与其他几个同义句式并用,SV表示基本句义,后续句加强语气:   我来!我来!我就来!(曹(,2   3
  7))/你走,你赶快走。(曹(,10   3))/我知道,我知道了。你不要再提   了!(曹(,2   3
  9))/你出来!出来!(曹(,2   3
  1))/我怕!怕!我常常做梦,梦见教家里卖出去!(老(,   7)) 三是SV在前,包含了SV结构的分句在后,起注释说明作用:(,1   2
  3))/你进去,你进去把小缸儿藏起来。/我知道,我知道我有许多缺点。/你来,你来帮帮我。/我怕   ,我怕下不了手。   4.3 SV的语体分布   语体是语言的交际功能变体。按学术界对语体的一般分类来看,不论是单句的SV,或是作分句的SV,它们   一般都只出现在口语对话的语体环境中。具体情形可见下列简表及说明:   语 体 分 类 SV 的分布   ① 独 白 体 〔说明一〕   口 头 语 体   ② 对 话 体   书 面 实 用 ③ 公文事务体 _   语 体   语 体 语 体 ④ 科学技术体   ⑤ 时政评论体 _   文 艺 ⑥ 散 文 体 _〔说明二〕   语 体   ⑦ 韵 文 体 _   〔说明一〕 独白体中,即便是讲故事、说笑话、单口相声等口语活动,也只是在涉及人物对话才选择SV   。这由我们对《汉语口语》、《传统相声集》、《故事会》及广播、电视的讲故事节目等口语材料的调查可以   证明,少有例外。   〔说明二〕 散文体的语言材料,如散文(狭义)、报告文学、特写、小说等叙述性文字都基本排斥SV;   剧本、小说里的人物对话除外。   另外,书面作品中的一些注释、说明性的文字,如前面提到的作者对剧情、场景的安排交代等常见选择SV   ,如"中门开,鲁侍萍和鲁大海进。"、"电话铃响"、"众人欢呼。"、"大学教师韩 口述。"等等,   这是一个特殊的例外。   附注:   (1)本文在考察过程中所采用的材料主要有:《曹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老舍剧作全集海文艺出版社,1981)、《中国电影剧本选集·五》(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电影剧本选   (一)》(广节目的口语材料等。所引例句主要出自《曹禺选集》,称"(曹)"、《老舍剧作全集·二》称"(老)"、   《传统相声集》称"(传)"。随注页码。   (2)见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增订本》第258页。   (3)陆俭明先生曾说只有50%的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可供参考。   (4)即《动词用法词典》中注明"不单独作谓语"的。《词典》将能"独立成句"表述为能"单独作谓语   "。

中小学体育篮球教学及学生兴趣培养论文引言中学生的独立思想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当中,逐渐有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特别是在体育方面,中学生会根据自身的能力,运动的方式,以及崇拜的偶像来选择自己喜欢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开题报告是撰写论文前的步骤,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那么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欢迎阅读。第一步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内容要求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的应用解析论文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既可以满足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上生物精益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论文一精益管理实施方法1。1转变服务思维与观念为了使精益化管理模式在医院管理中得到有效实施,要求医务人员必须要转变服务思维与观念,才能改变自身服务行为,使医院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首先关于个人征信业发展论文摘要在西方,个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而我国目前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正面临着信用缺失的瓶颈制约,个人征信制度的建立是其发展的突破口。但我国目前发展个人征信业却受到信用法债转股实施的风险研究论文银行与企业间的不良债权债务问题已构成中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经济问题,阻碍着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上世纪90年代初,在解救国际债务危机经验的启发下,利用债转股处理银企债务症结的思路在我国低年级写字教学的有效途径的研究论文汉字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也是文化得以传承的保证,让学生学写汉字写好汉字,意义重大。小学的写字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和所有领域学习的基础,教师要格外重视,务必要积极研究优化手段,提高写字教水电站梯级调度网络管理的论文1运行管理的安全原则(1)制定并不断完善公司专用的安全策略。为了保护网络安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编写安全策略,描述要保护的对象,保护的理由,以及如何保护它们。安全策略的内容最好具有可大学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论文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经济资助体系越来越健全,贫困生因经济问题而辍学的越来越少。但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心理帮扶体系尚未建教育互联网化背景下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挑战论文教育互联网化发展浪潮迅猛,高职教育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新的教育革命对高职教师的职业转变提出了强烈的需求,教师的职业价值地位和期望的作用发生了变化。文章从分析高职教师职业价值演变规律现代日用陶瓷设计理念探讨论文摘要日用陶瓷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日用陶瓷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经济实惠,还要使其成为家中具有审美价值的观赏品。因此,在日用陶瓷设计中
探究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媒体转型科学技术的进步,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日益发展壮大,给人们观看视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渠道,使传统电视媒体遭受到严重的冲击。在新媒体竞争时代下,传统电视媒体的主导性逐渐变弱,不再成为人们大富科技重组业绩注水巨额利润增长没有相应现金流入,项目投资回报率奇高,湘将鑫的真实盈利能力令人怀疑。8月9日,大富科技(300134。SZ)发布重大资产收购草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科技股到了危险时刻吗本次科技股上涨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有本质不同,其市值有基本面支撑,但会出现短期回调投资者对科技股的高涨热情,正达到17年前科技股泡沫破裂时的最高水平。标普科技股指数于8月达到97金融科技传统金融的新舞步金融科技传统金融的新舞步鲶鱼?野蛮人?瓷器店里的公牛?来搅局?来颠覆?来闹革命?从4年前所谓互联网金融时代开启,互联网巨头们开始扎堆进入金融行业,其就一直被视为这个行业里最大的变数思想哲学论文浅析马克思的新哲学之新ampquot摘要品学网论文网为您整理了思想哲学论文浅析马克思的新哲学之ldquo新,希望和您一起探讨!纵观马克思的思想历程,他经历了由ldquo理想主义rdquo到黑格尔主义再到费尔巴哈人本主思想哲学论文浅析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摘要品学网论文网为您整理了思想哲学论文浅析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希望和您一起探讨!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学是德性伦理学。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和孔盂的伦理思想来看,德性是一切美好品质探讨儒家以德治国的现代意义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形成相当完备的行政伦理体系。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当时诸子百家关于德治的争鸣。以下是由品学网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探讨儒家ldq把握媒体融合的辩证法2015年,清华大学推出了2014中国传媒业发展报告,其中有一个结论性观点ldquo广电企业转型步伐异常缓慢。rdquo该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无独有偶,媒体人郭全中在一篇文章中也指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浅析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实践,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典型思想,历史唯物主义更是与时俱进,不断根据时代的变更为我国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探索提供你不去苟且,世界就没有暧昧我们总是先认识了身边的人,才认识了这个世界。一个人,身边有多少人,就有多大的世界,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这些人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你的高雅与低俗辽远与浅狭明媚与卑琐。一句话精神贿赂的威力所谓ldquo精神贿赂rdquo,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拍马屁抬轿子戴高帽等。与物质贿赂相比,精神贿赂更具形式上的灵活性和行动上的隐蔽性。清代文人笔记笑林新雅里有这样一个关于ldquo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