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制度创新与农业发展

  [关键词]农业发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
  一、 问题 的提出
  正如英国著名 科学 史家李约瑟(Joseph·Needham)博士所言,直到15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保持着一个令西方世界望尘莫及的水平,在农业方面更是如此。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中华文明大多建立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之上。如果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农业并未明显落后于中国,那么,罗马帝国以后整个中世纪的千余年中欧洲农业进展缓慢,终未超出古罗马的水平,而中国农业则在商周和秦汉的基础上稳步前进,在此后的千余年中代表着世界农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事实上,中国农业不仅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对世界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贡献。欧洲著名农史学家Paul.Leser曾经指出:"欧洲之农业直到18世纪仍抱残守缺、极为落后。欧洲农业之趋于合理并能逐渐发展,基本上是东亚文化刺激的结果。"又说:"整个欧洲农业变化最重要的起点是18世纪初。究其原因,可能并非象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是受古罗马农书的 影响 ,因为它们实际上并不那么重要"。"促成这个变革的动因来自东亚,从而可知 现代 文化基础的形成归根结底是有所借助于东亚的。"[4]
  这一时期传人欧洲的中国农具有曲面犁、扇车、风车、碌碡及园艺上用的人拉辊子等。据B·H·S yon Bath考证,中国的耧车是经威尼斯——奥地利——西班牙和法国传人英国的。后经J·Tull改进,成为通行于欧洲18世纪的条播机。这些技术的传入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三圃式农法的废除。Leser进一步指出:"若无18世纪初开始之农业革命,则其后二百年中欧洲人口的增长及其相应之发展,均无可能。我们应为东亚文明提供欧洲近代文化之坚实基础心存感念。"
  二、农业增长源泉:传统与现代的比较
  中国的农业并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15世纪后就固步自封、一成不变。客观地说,中国农业在明清时期仍然有相当快的发展,例如多熟种植的推广与普及、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与传播、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多种经营的高度发展等等。正是因为这些技术的进步使中国在人口翻了6倍的情况下保持了相应的经济增长。
  但中国明清时期的增长是沿着一条既定的轨道进行的。在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它已经将其潜能发挥到了极致。在传统农业中,最重要的投入是土地和劳动,这是一种以资源为基础的农业,其他投入物如种子、粪肥等,大多与多劳集约有关,农家自产,很少需要外部投入。现代农业则不同,它需要大量的外部投入,如良种、化肥、农药、机械等等。这一切都不是农户自己所能解决,必须依赖外部供给。正是这些因素造成了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在生产力方面的重大差别。例如印度人均耕地数量是日本的6倍,土质也较日本好,但1960年时其单位面积农业产值仅为日本的八分之一。
  美国所有投入中外部投入比重的变化情况
  年份 1940 1960
  投入比重 34 62
  瑞典外部投入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变化情况
  年份 1860 1890 1940 1960
  那么,为什么中国就没能及时研发出这些技术和新型投入物呢?要解答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先对两种技术创新的方式作一比较分析。 
  三、经验型创新与实验型创新
  当经验型发明为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时,人口规模成为技术发明率和技术水乎的决定因素。因为人口多,尝试的机会也多,发明的机率相应增加。与经验型发明不同,实验型发明是近代和 现代 技术创新的典型方式。这种技术发明源于实验。与经验性发明相比,实验式发明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它有明确的目的性(攻关目标、工作计划、科研项目等等)。
  第二,发明活动是一种专业活动(由各种类型和各种层次的机构和组织来从事 科学  研究 和技术创新工作)。
  第三,高成本(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大多需要相当多的经费投入)。
  第四,可控性与可重复性(实验可根据目标和进展情况不断修改和重复进行)。
  第五,精确性(研究和实验的精确度非经验性发明所能想象)。
  有了科学实验的 方法 ,人口规模对技术发明的约束被解除了,一个发明家在实验室一年的实验可能超过几千个农民或工匠一辈子尝试的机会。
  正是因为上述这些区别,现代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规模上还是在速率上都是传统经验式发明所难以同日而语的。
  如果说,明清以来因人口激增, 中国 对西方现代农业技术,尤其是节约土地的高产技术并不缺乏需求的话,那么对于实验农学的阙如与滞后就只能从技术供给的方面去寻找原因了。
  四、制度创新与农业技术的进步
  如前所述,生产力的 发展 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是一个 自然 的过程,它需要许许多多的其它 社会 条件配合。特别是进入近代以后,科学不再是为满足人类好奇心而存在,技术也不再停留在作坊中,科学与技术联姻, 科技 不仅登上了大雅之堂,而且在 经济 与社会发展及人们的心目中不断树立其威望。因现代科技创新具有目的性、高投入、专业化和多学科集成的特点,非传统发明方式所能胜任,因此,要想在现代科技方面取得进展,不能不在制度上有所创新,以形成有利于现代科技发展的组织制度和社会环境。
  事实上,世界近现代科技发展的 历史 事实已证明,有这些条件或因素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得就快,没有这些条件或因素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就缓慢,甚至停滞。因此,究其根本,广义的制度创新是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和基本条件。中国近代在整个经济和技术方面之所以落后,根本原因在于未能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在制度上不断变革与创新,以促成现代实验农学发展所必需的环境与条件的形成。这从以下一些历史事实可以得到印证。
  第一,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帝王和中央集权观念的国家,国家追求大一统的 政治 与文化的做法,虽然是历史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对学术研究独创性与多样性的发展也产生了抑制和扼杀的作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字狱、清代朴学的一支独秀,都与这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知识分子的创新活动不时受到压抑,对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的产生有着极为不利的 影响 。
  第二,在激励机制方面,国家不是鼓励"学以致用",而是"学而优则仕"。科举本来是广纳社会贤才的一种好的创举和制度,它打破了任人唯亲的旧制,但 内容 设置和具体做法上逐渐引导知识分子追求功名和利禄,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导致"农者不学"、"学者不农"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第三,夜郎自大,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明清时期,统治者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视出国者为"自弃王化",以中央大国自居,对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变化掩耳不闻、视而不见,也拒绝与西方国家来往和通商,从而使中国与欧美国家的距离逐渐拉大。
  凡此种种,不同程度上妨害了现代农学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相比之下,欧洲在经历文艺复兴之后,大众 教育 普遍建立,科学也开始与技术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实验科学体系。欧洲的大学始于中世纪晚期,19世纪时德、英、法、美等国陆续建立起了农业专门院校,致力于改良农业,近代化学、土壤学、作物育种学、植物保护学、农业机械学等学科飞速发展。而中国直到1905年才废除科举,提倡新学。中国第一所农业学校和农业大学始建于1898年和1905年,较之欧美国家普遍晚了100—150年。
  如果说,因历史和文化的关系中国落后于欧美有一定的历史必然的话,那么,近代中国与日本相对地位的转换就只能从自身来寻找原因了。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历史上长期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国许多优秀的农业技术就是经东南沿海和朝鲜半岛传人日本,被日本农民奉为圭臬。然而,自鸦片战争中国败于西方列强后,日本深感中国已经落后,转而 学习 西方。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农业以水田稻作为主,单产略低于中国。但到1950年时日本水稻单产已是中国的一倍。
  我们所说的制度当然不只是指科技制度和教育制度,它包括促使科技资源为人们重视的产权制度、市场制度、专利制度、信用制度、 法律 制度等各个方面。例如市场制度的创立会使原有的技术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新的技术也会因需求旺盛而不断推陈出新。
  如果我们将世界农业的发展做一历史 总结 ,会发现有四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革命:第一次是农业的起源和农牧业的初步发展,它发生在距今约一万年的时候;第二次是传统农业革命,它以铁犁牛耕为标志,发生在欧洲的古罗马和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第三次农业革命称常规农业或 工业 农业革命,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它以拖拉机、化肥和杂交品种为标志;第四次农业革命始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仍处于发展初期,其特征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依托逐步向精准农业和可持续农业迈进。中国在第一和第二次农业革命中大多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但不幸在第三次革命中落到了后边。今天中国又面临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如果我们能够接受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加速制度创新,中国就有可能象日本在第三次农业革命中那样,后来居上,否则就难免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再次被抛到后面。
  注释:
  [1]熊代幸雄:《论中国旱地农法中精耕细作的原则》,<中国农史》,1981,l期。
  [2]伏尔泰:《 哲学 辞典》(上),商务印书馆.1991年。
  [3]谢和耐(Jacgu.Gernat):<中国社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4]Paul- Leser: Entstehung und VerbrEitung desPfluges. Munster. 1971.
  [5] Angus · Madison: China’ s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 1990.

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毕业论文摘要审美教育是中小学音乐的核心部分,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能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然而,我国当前如何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毕业论文摘要我们以往传统的音乐课程观由于过分强调技能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使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挤身于狭窄单调的框框中。缺乏情感内涵充满理性的课程设计,使大部分试论音乐通感在音乐欣赏中的运用毕业论文摘要音乐欣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在学校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审美能力最有力的手段,它综合了1切文化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因素,作用于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定位的思考毕业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音乐教育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为我国音乐文化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在发展的同时,它也出现了1些问题。笔者讨论的是有关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乌苏里江畔的赫哲族上世纪50年代,歌唱家郭颂的一首乌苏里船歌,高亢僚亮,把人们带入了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仓的美丽境界。歌里唱的赫哲人,指的就是作为中国五小民族之一的赫哲族。他们主要分布在黑走马转角的土家风情探讨每个民族都有独具韵味的文化,土家族也不例外。这个山沟沟里少数民族,自然也有着他们的风情。关于土家族的历史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巴人后裔亦有学说认为是古代从贵州迁入湘西的乌蛮的一部甚至说续修军事志应着力把握的几个问题探讨军事志第二轮编修,经过十多年磨砺,不仅锻造了严谨求实甘于奉献的修志精神,也取得丰硕的理论制度和实践成果。总结第二轮修志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围绕新时期人民军队强军目标,把第三轮续修近代乡村财产继承习俗与南北方宗族社会摘要本文主要利用民国期间全国性调查资料,对南北方乡村财产继承习俗作比较分析。本文认为,近代南北方乡村财产继承习俗反映了以宗祧继嗣为基础的宗族社会财产继承制度特点,但中国乡村财产继承从寒食节的兴衰看官方与民间合力对习俗的影响寒食春过半,花浓鸟复娇。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斗敌鸡殊胜,争球马绝调。睛空数云点,香树百风摇。改木迎新燧,封田表旧烧。皇情爱嘉节,传曲与箫韶。(1)这是唐代诗人张说的一首诗。诗所买地券习俗与地域风水信仰福建的案例内容提要本文根据福建地区的考古资料历史文献以及田野调查,分析了延续至今的买地券(阴契与阳契)习俗与风水信仰的密切关系。买地券习俗是古代祭祖祀神和事鬼等祭祀传统的典型文化遗存,体现了侗族丧葬习俗的宗教文化内涵探析摘要文章以黔东南侗族地区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该地区丧葬仪式的描述和文化解释,从宗教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对该地区的丧葬习俗进行简要分析,归结出侗族丧葬习俗所蕴涵的宗教文化意义。关键词侗族丧
高职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教育对策分析论文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零距离的接触交流,了解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活现状,其中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校园中的特殊群体的不良品德行为,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体育教学感觉统合训练实验研究论文根据相关统计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小学生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这对于儿童智力水平行为能力以及身心发展均有着较大的影响。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当中积极融入感觉统感觉意识在歌唱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内容摘要感觉意识在歌唱教学中并不陌生,文章通过对歌唱教学的探究,对高位置和低位置靠前和靠后歌唱方法的实践分析,论述了感觉意识在歌唱教学中的重要性,强调了感觉意识在歌唱教学中的真正意六十年磨一剑为战争之神攻克世界难题在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泽山教授,凭借着在相关领域的杰出贡献,将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收入囊中,这位81岁的院士,成为探析广东省肇庆市学校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广东省肇庆市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意识有待提高中共十八大召开至今,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了要提高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服饰艺术与审美素质审美素质就是能动的认识美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情趣能力和素质,它是伴随着人一生的重要素质。它的来源与发展体现在人一生的许多时刻和许多方面,不仅仅局限于美术课堂艺术作品而对学生而言,美校长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人物我们最近做了一个调查,调查了960位老师,想从教师的角度看一看,我们的学校管理还存在什么问题。我的总体看法是这样,素质教育的推进应该是柔性推进,内涵发展。学校管理现在到底有什么问题谈如何指导学生人物细节的描写当前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不容乐观,普遍存在记流水账笼统概括语言苍白缺少思想和感情,没有感染力,我总是感叹批作文时不见好作文,可细细深究作文指导的具体方案,着实头疼。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浅谈新闻自由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公众人物由于其特殊身份,其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广泛的关注,面由于新闻必须追求可读性的这一特点,必然决定新闻报道会将公众人物作为重点。新闻侵权的案例时有发生,对隐私权的侵犯更为常见,对新浅谈店铺销售破冰技巧之服饰陈列魅力店铺销售破冰技巧之服饰陈列魅力纵观当前服装市场形势,国内二线品牌服装正加大对终端市场竞争,大家都想在有限的市场份额中取得骄人的业绩。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店铺销售破冰技巧之服饰陈列魅力。实践生本教育理念发展农村语文教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校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