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民国时期从阶级分析入手的朱子学分析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政治纷争,对学术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在局部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学术政治化的倾向。尤其是,随着社会政治的发展,一种在当时政治领域具于重要作用的阶级分析方法,应社会政治的需要而进入了学术领域。不可否认,这种以社会的阶级矛盾与对抗为依据并把各种学术思想归属于不同阶级的分析方法,虽然具有很强政治色彩,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学术的纯粹性和独立性,但对于当时的社会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也实实在在地构成了民国时期学术研究的一种特色。民国时期的朱子学研究同样也受到这种阶级分析方法的影响。
  一、概述
  就笔者所掌握的历史资料看,民国时期,运用阶级分析方法研究朱子学,至少可以追溯到1935年出版的李石岑《中国哲学十讲》中第八讲什么是理学。
  李石岑是民国时期的哲学家。1926年,他的《人生哲学》出版,其中对朱熹的人生哲学作了阐述。该书指出:朱晦庵的哲学,可以说是集周、张、二程之大成。他的哲学所以带有理气二元的色彩,也就因为他学问的方面太广阔。他做学问的方法,是本着大慧宗呆的教旨,先慧而后定。《宋史》叙朱晦庵为学,谓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所谓穷理与居敬,便是慧与定的功夫。朱晦庵借《大学》格物致知一段,发挥先慧后定的道理。朱晦庵是做先慧后定的功夫的,所以把格物解作穷理,是主张致知在格物。接着,李石岑还对朱熹的格物说予以了高度肯定,指出:朱晦庵的格物,完全是本着程伊川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的精神,和近代科学上归纳的研究法很相似。他这种说法,影响于中国学术界很不小。后来由明而清,有许多看重知识、看重考证的学派,可以说大半是受了这种格物说的暗示。除此之外,李石岑还进一步将朱熹哲学与西方哲学家康德作了比较,指出:朱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好像康德在西洋哲学史上的地位一般。朱子是中国哲学之集大成者,康德便是西洋哲学之集大成者。康德哲学的特点是本务观念,朱子哲学的特点是读书功夫。应当说,这时的李石岑并不在意朱熹及其学术思想的阶级属性,而较多强调其与大慧禅师的关系,并认为朱熹做的是先慧后定的功夫、援释入儒的工作。
  20世纪30年代之后,李石岑的学术思想发生转变,接受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他于1933年出版的《哲学概论》中指出:唯物论的辩证法为最正确的方法,因其能把握宇宙发展的全部,我个人便有这种信仰。而且,他于1935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十讲》中,在阐述中国哲学包括朱熹理学时明确引入了阶级分析方法。该书第八讲什么是理学分为宋代思想发生的背景、晦庵思想体系的概说、晦庵思想的批判三节;一方面说朱晦庵是宋代哲学一个集大成的人。他是继承周、张、二程的思想的,尤其是受程伊川的影响最大,他提出一个理字说明他的全部哲学,另一方面又认为,朱熹拼一生的心血以加强中国社会的封建意识,以增多无知民众的固定观念,以厚植维护宗法的儒家势力,强调朱熹学术旨在维护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根本利益。这明显是用政治的阶级分析方法阐述和分析朱熹的学术。
  继李石岑《中国哲学十讲》之后,1936年,谭巫模的《宋元明思想史纲》出版。该书在阐述南宋各派的学术思想时,通过对社会阶级矛盾的分析,明确指出,陆九渊的哲学是从大地主阶层的立场出发的绝对唯心论的哲学朱熹的哲学是从谋大地主阶层与小地主阶层的妥协的立场出发的理气二元论的哲学叶适、陈亮的哲学则是从小地主阶层的立场出发的。所以,该书在阐述朱熹的哲学思想时,以大小两地主阶层之调和论朱熹的格物论为题,把朱熹的学术与社会的阶级斗争矛盾联系起来。
  1937年,吕振羽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出版。该书旨在对中国历史中社会思想的各流派,从其形成、发展、死亡的过程上,以及其相互对立斗争作为各别阶级的本质的对立和同一阶级内部各阶层的统一对立的关系上,作系统的探究(《初版序》),强调社会思想各流派与社会政治各阶级的紧密联系。该书第九编封建主义衰落期政治思想的各流派第二章地主阶级内部的分化和朱陆两学派的对立有朱熹的折衷主义一节,包括朱熹传略、作为朱熹哲学之认识论的理气二元论、折衷主义的政治论三部分,专门阐述朱熹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不仅把朱熹的学术思想归属于统治阶级,而且还用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阐述朱陆之辩。
  1939年,赵纪彬的《中国哲学史纲要》出版。该书认为,中国哲学的研究要对于各时代的哲学,依唯物史观的考察,即一方面由社会诸关系的特征上,确定其阶级的背景;而另一方面也由模写论上批判其逻辑的命题,并把握哲学史发展的内在关联,特别强调中国哲学的研究必须确定各种哲学派别的阶级背景。该书第四篇经学发展的新阶段宋明时代的新儒教哲学第十四章作为宋学集大成的朱熹的理气二元论及朱陆对立的阶级与哲学意义,包括朱熹的时代背景及其阶级性、朱熹的理气二元论及其根本的缺陷对于唯心论的屈服、朱陆对立的社会根据及其哲学意义三节,不仅阐述朱熹的哲学思想,而且进一步分析了朱熹哲学思想的阶级属性。
  同年,周谷城的《中国通史》出版。该书第四编封建势力持续时代(自北宋初至鸦片之战)第十章巩固统治的理学,其中理学之生长完成一节分为中国思想之演变、理学内容之特质、理学有裨于统治三部分,包括了对朱熹理学思想的阐述,并且明确指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有助于统治者。
  1942年,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中册)在延安付印出版。该书的第三编封建经济的发展到西洋资本主义的侵入隋统一至清鸦片战争第五章南北分裂与封建经济南盛北衰时代金与南宋第三节南宋的腐朽政治与道学的提倡和第九章隋唐以来文化概况第五节正统派宋学论及朱熹及其思想。其中认为,以朱熹为代表的正统派宋学、完全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
  1948年,蔡尚思发表《宋明理学相同的缺点》,分为:地主的立场、三教的杂家、不行的修养、无上的君权四部分;同年又发表《程朱派哲学的批判》,分为学说的来源儒家与道佛、两种的功夫心头与纸上、骗人的谈玄、吃人的讲理四部分。不仅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阐述朱熹的学术,而且对它展开了严厉的政治批判。该二文后来收入他于1950年出版的《中国传统思想总批判》。
  二、朱熹家庭背景以及生平事迹的阶级分析
  运用阶级分析方法研究朱熹学术,首先是要对朱熹本人的家庭背景以及生平事迹做出阶级分析,其次是要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对朱熹的学术思想的阶级属性做出分析和批判。
  关于朱熹的家庭背景,《宋史朱熹传》指出:家故贫,少依父友刘子羽,寓建之崇安,后徙建阳之考亭,覃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葵羹,率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对此,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不以为然,指出:此殆为过甚之辞,未有其贫至衣食无着而能穷年以事学问者;且其父子相继为显官,而未有无产业者。故原其出处,应为一官僚地主之家庭,后来式微了的。赵纪彬《中国哲学史纲要》也说:朱熹的家世及经历,为官僚阶级。蔡尚思《宋明理学相同的缺点》则说:二程、朱熹、张拭、陆氏那班理学大师,都是官家地主的子弟;而自己也常做官,如朱熹、许衡、王守仁、李光地等的官位都是很高,所以和下层大众很隔阂,不知稼之艰难,不知痛苦为何物,其思想全是代表上层,而不适于实际之用。
  关于朱熹的生平事迹,谭巫模《宋元明思想史纲》说:他是以进士出身,做过同安主簿,知南康军,累次对策,都是劝人君以正心和格物致知为主,后来以政见关系被贵族地主排斥,乃退而讲学于白鹿洞。在学术上与陆九渊对立,致演成鹅湖之会的三日舌战,在政治上与韩伉胃对立,致演成庆元党祸。他的生活,非常有秩序,举止非常娴雅,真能遵守封建社会的信条,博得当时多数士大夫的尊崇。应当说,这一评述与《宋史》所载基本一致。
  与谭巫模以为朱熹真能遵守封建社会的信条相反,在当时延安出版的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则另有一说:朱熹讲正心诚意的道学,被认为登峰造极。他本人的行为,并不与他口说符合,虽然他声名大,徒弟多,经长时期的修饰隐讳,似乎装成圣贤模样,可是不能掩尽的行迹,却依然流传。例如朱熹与陈亮友善,陈亮游台州押官妓,求台州太守唐仲友代为脱籍。仲友卑视陈亮,不肯出力,亮怒,往见朱熹。熹问小唐说些什么?亮答,唐说你字都不认识,如何做得监司(大官)。熹怒,借查冤狱名义,巡按台州,立夺仲友官印,奏告他的罪状,仲友也上奏自辩。官妓严幼芳色艺冠一时,熹捕幼芳强令供与唐通奸,幼芳备受鞭杖,抵死不认。她说:我是贱妓,与太守通奸,止是杖罪,不过是非真假,岂可乱说,我终死不能诬人。熹再三痛杖,逼令认奸,幼芳受刑不屈。赵奋起初看朱、唐互告,止当是秀才争闲气(闹意气),后来看朱熹冤人通奸,令朱、唐二人都罢免才了事。其他如迷信风水,掘别人的墓地葬自己的母亲;娶尼姑二人作宠妾;托名邹祈注释《参同契》(炼丹书,东汉道士魏伯阳著);标榜俭德,不让老母吃好米,这都是南宋人的记载,应该可信。
  南宋人的那一记载,前半部分出自南宋人洪迈《夷坚支志》庚卷十《吴淑姬严蕊》所述,《四库全书总目》将该书归为小说家类,并指出:是书所记,皆神怪之说。而后半部分,出自庆元党案时朱熹的政敌韩伉胃指使监察御史沈继祖诬朱熹的诸条罪状,据陈荣捷《朱子新探索》考证,最早见于稍后于朱熹的南宋人叶绍翁的《四朝闻见录》卷四《庆元党》,而其中多数内容属于颠倒是非。
  不可否讥南宋人的那一记载,有些应当是事实,比如,朱熹托名邹祈注释《参同契》,而撰《周易参同契考异》,但多为沈继祖捏造的诬陷之词。问题是,那一记载中有关朱熹品行的说法,只是沈继祖所编造的罪状,大多不能被当作事实,否则就无法解释他去世之后宋朝廷诏赐熹遗表恩泽,溢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漠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后来又诏以周、张、二程及熹从祀孔子庙。直至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单诏升入大成殿配享,位列十哲之次卷十六《文公朱》。民国时期,1918年出版了孙毓修所撰《朱子》,为上海商务印书馆所推出少年丛书之一,至1929年已出第10版,几乎年年再版;1935年又出版了章衣萍所撰《朱子》,为上海儿童书局推出儿童读物中国名人故事丛书之一,至1946年已出第11版。可见,在民国时期,朱熹仍然是一个受到多数文人学者以及广大的社会读者所推崇的人物,而且是作为教育下一代的典范,因此也不可能相信南宋人那一记载中有关朱熹品行的说法。
  三、朱熹学术思想的阶级分析
  关于朱熹学术思想的阶级属性,如前所述,李石岑《中国哲学十讲》认为,朱熹的学术是为了加强中国社会的封建意识。同时,该书还对朱熹讲读书、主敬作了分析,指出:无论主敬也好,读书也好,他的根本意思是在销磨飞扬倔强之气。自经晦庵这番的说明,于是后来的统治阶级,尤其是满清,遂专用这种态度,提倡读书,以销磨被统治阶级的飞扬倔强之气。用胃伏身心、销磨志气的态度提倡读书,只是表现一个御用学者的可润的心境。此外,李石岑还大力推崇戴震对于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批评,并引述戴震所言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指出:东原对晦庵的攻击,可谓达到百尺竿头,但所持的理由,却是很正确的。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淫威之下,死于理的确实要比死于法的更可怜。接着,李石岑还进一步得出结论:晦庵谈理,建立一种理学,结果,对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效用大,而对于被统治阶级的帮助却是极微极微。
  谭巫模《宋元明思想史纲》认为,朱熹一方面把周程所遗留的学说,加以有系统的组织与发挥,一方面把王安石的政治学在不违背大地主的利益的原则下而加以修正,而另成一新的体系又认为,朱熹讲穷理,是为了明了封建社会中的人伦关系,指示其各阶层彼此的正当行为,而达到其阶级的说教同时又说:他的政治论的根本原则,就是守旧与因时并用,这也是从谋大小两地主阶层调协的观点出发的。而且还指出:朱氏是一位开明的大地主阶层之代言者,一方面在不完全抹杀小地主阶层和农民利益的原则之下而继承着大地主一部分的传统政策,一方面在不十分抵触大地主阶层利益的原则之下而采用小地主阶层一部分的维新政策,尽力地弥补大小两地主阶层的裂痕。
  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对朱熹的政治思想作了阶级分析,认为朱熹的政治主张基本上是符合中小地主的要求,同时也部分的符合商人、地主、中间阶层乃至农民的要求。但他又受到贵族大地主排斥,并引发为严重的伪学之禁。这说明他是代表中小地主而出现的同时还认为,朱陆之争都是由于其各自所代表的社会层利益的不同,同时也正在表现地主阶级内部诸阶层利益冲突的剧烈。
  赵纪彬《中国哲学史纲要》则明确认为,朱熹是南宋商工业阶级的思想家,因此在政治的实践上遂确立了比较前进的、和纯封建地主不相容的态度。该书又指出:由于当时商工业者对于封建支配的从属性,所以他无论在政治实践上及哲学思想上,都未能成为真实的变革的存在;而不过是在政治上提出了部分改良的主张,在哲学上建立了理气二元论的体系。还说:朱陆之间的对立,完全是当时商工业者阶层与封建贵族的地主之间的冲突的反映;即朱熹代表着前者,陆象山代表着后者。同时,该书赞同戴震对宋儒理欲之辨的批评,并且指出:在戴东原看来,宋儒这种去欲存理的学说,在实践上乃是统治阶级残杀被压迫大众的工具。
  周谷城《中国通史》在阐述朱熹理学思想时,特别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作了阶级分析,认为朱熹存天理、灭人欲作为政治原则,不仅统治的君主要依循这个原则以施政,而且凡受治的人民,也必须依循存天理、灭人欲之原则以守秩序,以作顺民。因此,该书明确指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个原则,君民两方,都用得着。君主用此以统天下,为令主;人民依此以守秩序,为顺民。而且还进一步指出:但君主未必愿意执行这个原则以规范自己,人民未必懂得这个原则,奉行无少差池。于是介于君民之间的智识分子重要了。智识分子依据着存天理、灭人欲之原则以保种族,以辅君主,以导人民。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特别强调以朱熹为代表的正统派宋学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指出:宋学的所以发生,由于统治阶级需要这种学说;所以发展,由于这种学说,完全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统治阶级需要怎样的学说呢?要能教人服从尊长的,不敢犯上(反抗)的,听天信命的,庸言庸行的学说。宋学恰恰就是训练这样庸人的学问。
  蔡尚思《宋明理学相同的缺点》则认为,理学家代表地主阶级,所以明认贫富是天经地义,极尽偏袒富人的能事。又说:宋、明、清初是中国君主专制最盛时代,同时也是理学最盛时代,理学家与专制君主,互相响应,互相利用,理学家最偏袒专制君主,专制君主最爱护理学家,理学家是专制君主的脑,专制君主是理学家的足。
  四、朱熹学术思想的批判与肯定
  事实上,民国时期从阶级分析入手的朱子学研究,也包含了学术层面的对于朱熹理学的阐述。李石岑的《中国哲学十讲》第八讲什么是理学第二节晦庵思想体系的概说对朱熹理学作了学术层面的阐述,指出朱晦庵是宋代哲学一个集大成的人。他是继承周、张、二程的思想的,尤其是受程伊川的影响最大,他提出一个理字说明他的全部哲学。他虽提到心性情欲,与乎心性的关系,却是特别尊重心和理的合一。其次,便是说明性与理的关系。他虽提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分别,但他主张天地之性是理,气质之性是理与气杂,于是又认性和理的合一。他对于修养方面,则提出居敬穷理四字。居敬是涵养的工夫,属于内的方面;穷理是致知的工夫,属于外的方面。所谓居敬,所谓穷理,实际上都指理而言。这样看来,我们可以把晦庵全部的思想,叫做理一元论。该节分为心即理说、即理说、修养的方法三个部分阐述朱熹理学。
  但是,从阶级分析入手对于朱熹理学的阐述,旨在对此做出政治批判。因此,李石岑《中国哲学十讲》在晦庵思想体系的概说之后又有晦庵思想的批判。谭巫模《宋元明思想史纲》、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赵纪彬《中国哲学史纲要》以及周谷城《中国通史》、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在阐述朱熹及其理学的同时,又包含了批判。这种批判,既有学术层面上的批评,也有政治层面上的批判,甚至也有情绪化、简单化的批判。蔡尚思《呈朱派哲学的批判》说:这般贵族地主,饱食暖衣,闲得无聊,妄作玄谈,表示高深,例如什么心、性、理、气、天命、象数、太极、无极、阴阳、五行等,全是自欺欺人的鬼话。他们师徒,终身终日,开口瞎说,闭目瞎想程朱派理学家最不讲理,最无良,缠足与守节同是摧残妇女的,且皆为理学家所重视,而盛行于南宋以后。朱熹生长福建,又常在福建做官,下令妇女缠足,以绝淫风。在世界各国中,以古代中国人最压迫女子;在古代中国各思想家中,以程朱派最压迫女子;在中国历代政府君主中,亦以提倡程朱理学的元、明、清三代为最压迫女子。显然,这已经超出了学术层面而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和情绪色彩。
  需要指出的是,民国时期从阶级分析入手的朱子学研究,对于朱熹学术思想,除了政治批判之外,也包含了一定程度上的学术研究,并给予了实事求是的肯定。
  谭巫模《宋元明思想史纲》不仅在学术层面上阐述朱熹主张立纲纪,主张劝农,主张防止兼并、主张立社仓,主张废除经总制钱等政策主张,而且还进一步认为,这些政策主张适合当时社会需要,有利于实现其各阶层的协调。
  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和赵纪彬《中国哲学史纲要》都对朱熹在政治实践中所提出的具体政策主张做出了学术层面的阐述,并且予以了肯定。吕振羽指出:在当时民族危机的严重关头,朱熹所主张的那种改良政策,不只是必要,而且是有进步作用的。赵纪彬指出:凡此种种主张,总而言之,即朱熹这种对外抗战到底,对内由改善民生以求团结一致的实践态度,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已经是历史制限内的最大可能性的前进思想。
  与此同时,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和赵纪彬《中国哲学史纲要》还对朱熹的科学思想和格物致知说有所肯定。对于朱熹的科学思想,吕振羽指出:他肯定地球形成的过程,是由气体凝聚,然后成为流质体,后来便慢慢冷却成为硬壳体,并肯定地球为圆形体,又认为月本身没有光,其发出的光,是吸收日光的反射,这都是有其盖然的正确性,也是朱熹对天文学的伟大贡献。对于朱熹的格物致知说,赵纪彬明确指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实已充满着把握客观事物本质的科学精神。而且朱熹也确乎依此方法,在当时历史条件之下,获得了惊人的自然认识。同时还分别列举了朱熹有关宇宙起源、生成以及月本无光、地质变化等方面的论述,并且指出:在朱熹这种自然认识上,我们首先看到了他以为宇宙的本体是气,由于气自身内在矛盾的发展,即阴阳的对演与水火的交感而形成了宇宙的起源;其次宇宙的生成顺序,是由气体而液体而固体,且周期的由形成而消灭(虽然是单纯的循环);这一些的见解,和康德的星云说的宇宙生成论,颇为近似。至其以月本无光,得日之光而始明的见解以及关于地质学的发现,均与今日的科学定论相符合。凡此,皆其格物致知说的唯物论的科学精神的直接产物。
  余论
  民国时期从阶级分析入手的朱子学研究,既有对于朱熹家庭背景以及生平事迹、朱熹学术思想的阶级分析,也包含了对于朱子学的实事求是的阐述和评价。李石岑、赵纪彬都对朱子学做过相当深入的理论分析,并且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李石岑《中国哲学十讲》特别强调朱熹的心即理说,认为在朱熹那里,心是性和情的主宰,心是天理的主宰,因而建立了宋代观念论的根基。赵纪彬《中国哲学史纲要》实际上提出了朱熹理学与西方哲学中唯物论、唯心论的关系问题以及朱熹格物致知说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后来,他的《中国知行学说简史》还对朱熹知行论中所谓知先行后、理具于了致知以敬为本三个命题作了理论分析。应当说,这些问题本身都是学术问题,民国时期学者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民国时期从阶级分析入手的朱子学研究,从总体上看主要是对于朱熹学术思想的政治层面的批判,但是也包含了一定程度上的学术层面的肯定。谭巫模《宋元明思想史纲》、吕振羽《中国政治J恩想史》和赵纪彬《中国哲学史纲要》都对朱熹学术思想的某些方面有所肯定。这与后来对于朱熹学术思想的全面批判和否定有着很大的不同。如前所述,赵纪彬在《中国哲学史纲要》中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说实已充满着把握客观事物本质的科学精神,并且还认为,朱熹对于自然的认识,皆其格物致知说的唯物论的科学精神的直接产物。这些学术层面的肯定,完全不同于后来他所参与执笔的《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下册)第十三章朱熹的思辨哲学及其反动的正宗性质所说:朱熹所谓格物致知是无人身的理性本身的复归,物既非客观事物知也不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其体系是一种狡猾的僧侣哲学,但居然有人说它是有唯物论精神的,这就不仅是令人失笑而已,我们必须警惕这种说法的意图。 朱熹提到自然科学的地方,有关于宇宙的生成和结构的一些问题,他也提出了一些假说,但是朱熹的假说在当时不是进步的,它既不是由他自己的科学实践中导出,也不是对既有的科学成果加以提高或综合,而不过是掇拾当时的公认的论点,加入神秘的内容,凑成一幅与他的僧侣主义哲学最能对合的宇宙图画。
  需要指出的是,从阶级分析入手研究中国哲学,在民国时期的学术界就有不同意见。贺麟于1945年写成的《当代中国哲学》中就认为,阶级斗争只是政治斗争中一个历史上的斗争并不限于阶级,我们也可说历史是观念的斗争,民族的斗争,譬如即以前后两次世界大战来说,就很难以阶级斗争四字来解释清楚。不可否认,从阶级分析入手研究中国哲学,包括朱子学,是一定范围内社会政治的需要,对于民国时期的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意义。但就研究方法而言,由于在学术研究中带入了明显的主观政治立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造成对于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的损害,甚至有可能为了主观的政治立场,而在研究材料不够充分并且尚未做出深入的理论研究的情况下,仓促而简单地得出与实际不相符合的结论;而且,随着主观的政治立场的改变,既有的学术观点也会随之改变。
  民国时期从阶级分析入手的朱子学研究,虽然只是当时学术研究的一部分,但是对后世影响很大。后来的朱子学研究,有相当长一段时期就是沿袭或夸大了这种从阶级分析入手的研究方法。

试论加缪与政治哲学试论加缪与政治哲学试论加缪与政治哲学试论加缪与政治哲学阿尔贝加缪(AlbertCamus),这位从不自认是存在主义者的存在主义者,和萨特同为二战后一代法国青年的精神导师。他因为透彻试论合法性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焦点试论合法性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焦点试论合法性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焦点试论合法性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焦点内容提要合法性是哈贝马斯政治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哈贝马斯对合法性的解述,在逻辑上肇论中西视角中的孟子勇论论中西视角中的孟子勇论论中西视角中的孟子勇论论中西视角中的孟子勇论勇的内涵与分类在汉语中,勇字的基本含义为果敢胆大,如管子?法法中说上好勇则民轻死。说文解字解勇为气也。从力,甬声。古代哲学思想与太极运动的源流古代哲学思想与太极运动的源流古代哲学思想与太极运动的源流古代哲学思想与太极运动的源流1古代哲学思想与太极拳的拳理道家思想中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源,中国武术吸取这一思想,认为武术最根本哲学思想的背景及渊源评述哲学思想的背景及渊源评述哲学思想的背景及渊源评述哲学思想的背景及渊源评述1。宁玛派的影响根敦群培于20世纪上半叶在安多和卫藏地区生活了36年,这个时期的藏区实行的仍然是政教合一的封论投影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电教手段形式多样,作为其中之一的投影媒体,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成引导学生创意表达初探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是希望学生作文时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极为中学生心理特点与物理教学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既可为教师制订物理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程序提供依据,还能为学生学好物理课程提供指导,本文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中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心理特征。创新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任何富有成效的教学,取决于新的创新思维方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创法。在教学领域,积极有效的创新思维方式是推动体育教学的关键。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不断趋向于健康教学快乐体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情感品质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恐惧爱慕厌恶悲伤忧郁等。行为科学认为人的一切认知活动均是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缺少其一都是不完全的。任何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特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优秀论文摘要数学是小学课程中比较基础且重要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的限制性问题,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影响,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和措施论文新课程教学标准的实施,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标准。初中数学定要将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素养作为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形成系统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本文对数学有效教学方法和措施进行体育游戏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许多小学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不能够进行及时的调整,就会影响到今后学生的健康发展。首先,表现为教师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受我国应大学生创业教育重要途径探讨论文摘要大学生的数量在教育的快速发展下不断增加,而这就带来极大的就业压力。因此,为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开展创业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能够加强对大学生实践与理论的全面第十二册第二单元重点教学建议语文论文本单元教材共四篇,两篇讲读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工人代表,两篇阅读课文贝壳彩色的翅膀,连同一个基础训练。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教材,这一单元在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教学计量模型论文导语计量设备的智能化信息化以及自动化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计量模型论文,欢迎借鉴!摘要新巴塞尔协议中提出了高级内部评级法,信用风险的量化模型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浅析HSC360混砂车的液压系统优化设计论文HSC360型混砂车主要应用于大中型的油气井的煤层气石油和页岩气的压力作业,它按一定比例将支撑剂进行均匀混合,通过低压管汇系统输送给压裂车,进行压裂施工作业。HSC360混砂车主要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论文一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尊老爱幼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其是尊敬老人更是重中之重的首要,很多老年人可谓是从年轻时代就呕心沥血投身到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的大潮中来,一直勤勤恳情景化教学小学数学论文一改善教学方法,开展游戏化教学新课程改革强调,小学数学课堂应当充满趣味性,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一般地,趣味性教学往往与游戏教学关联小学新课程数学论文一教学理念与数学课程标准相适应在新课改改革中,需要数学教师先改变自己的观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些新观念和新理念注入教学设计中。所以,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要苏教版小学数学论文数学课,在很多孩子的印象中就是枯燥的计算,乏味的练习。它不象语文课那样有动人的故事情节可以陶冶情操,不象音乐课那样有悦耳的歌声使人身心愉悦,不象美术课那样有美丽的图画使人赏心悦目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