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中日劝学篇西学思想比较

  【摘  要】19世纪中、日两国试图通过西学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但西学结果却截然不同,通过对张之洞和福泽谕吉之《劝学篇》的比较,发现张之洞主张从技术层面西学,而福泽谕吉主张从制度和文化层面西学,本文认为,两国政府根据这两种不同的西学之路施行政策,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技术 制度 文化 西学 现代化
  如何通过西学从而使国家走向富强,这是19世纪中、日两国人民和政府的共同追求。几乎同时发表的张之洞《劝学篇》与福泽谕吉《劝学篇》就体现了这种愿望,而且两国政府采取的西学方式基本上就是两位作者的西学方式,所以比较两篇文章对了解晚清的衰败和日本崛起具有积极的意义。两篇《劝学篇》对西学的主张是不相同,张氏的《劝学篇》主张"中体西用",试图立足传统价值观的同时学习西方技术层面的东西,通过有限的变革实现强国梦。反观,福泽谕吉的《劝学篇》不仅从技术层面西学,更强调从制度和文化等价值层面西学,主张对日本进行一次全盘式变革。正是这种两种不同的主张在两国西学中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晚清日渐没落并最终退出历史的舞台,日本的明治政府却借机走向富国强民之路。
  一 技术、制度和文化:概念与联系
  随着19世纪西方国家开始走向现代化道路的同时,开始通过枪炮等手段砸开了还处于比较落后国家的大门,于是在落后国家掀起了一股西学的浪潮,试图通过西学走向民族强大、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现代化之路。这股西学浪潮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对西方技术的引进和对西方价值观的全盘式吸收,前者就是技术层面的西学,后者主要体现在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西学。
  那么,什么是制度?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康芒斯认为,制度就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4]其中最主要的是法制。诺斯(North)则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更正式地说,是人们制定的、规范人们相互关系的约束条件。"[5]这与我国学者王跃生教授对制度的理解比较一致。他认为,"所谓制度,不过就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经过不断冲突、磨合后建立起来的交往规则。"[6]亨廷顿更强调"制度是指稳定的、受珍重的和周期性发生的行为模式。"[7]孙本文把制度称为"社会公认的比较复杂的而有系统的行为规则。"[8]还有的学者认为,制度不仅与上述人的交往相关,还存在于偶然,如唐德刚认为,"制度者,智慧与机运之联合产儿也。"[9]要之,制度主要指各种规范、规则、法律等,比如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它是一种与所在社会相关的价值观。制度的形成比较复杂,既与社会交往互动直接相关,也与一定的偶然性相关,所以制度不容易产生但一旦确定就比较稳定。
  相对于技术和制度概念,文化的概念更加难以表达表述。马克斯·韦伯和克利福德·格尔茨认为,"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10]克拉克洪则通过罗列所有可能的事实表述文化概念:⑴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总和;⑵个人从群体那里得到的社会遗产;⑶一种思维、情感和信仰的方式;⑷一种对行为的抽象;⑸就人类学家而言,是一种关于一群人的实际行为方式的理论;⑹一个汇集了学识的宝库;⑺一组对反复出现的问题的标准化认知取向;⑻习得行为;⑼一种对行为规范性调控的机制;⑽一套调整与外界环境及他人的关系的技术;⑾一种历史的积淀物;最后,他把文化比喻为一幅地图、一张滤网和一个矩阵。[11]钱穆曾经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文化就是人类的生活;人类各种各样的生活汇总起来就叫文化。所以,文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主要包括文化习俗、文化传统以及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经济文化等,人的特质就体现文化。有人形容文化是一种软权力,可以通过无形的力量把人约束在一种定式之内,使人区别于其他人。由此,文化决定了一个人的认识、行为、规范、道德、制度以及依附于表层的技术,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从上述三个概念看,文化和制度属于价值观层次,技术则依附在制度、文化的表层,制度被文化决定并反映一定的文化,当然制度对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中,文化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概念,决定一个社会采取什么样制度和与此对应的技术。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与之匹配的制度以及建立在一定的制度之上的技术,制度只有与自己的文化相一致才有特色,技术也一样。反之,制度和技术是文化的显现,都对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文化的演变。在一定的文化条件下,制度决定技术,技术有时而且往往反作用制度,当新技术被采纳后,制度可能落后于这种变革,这时的技术就可能决定制度的演进。总之,文化在三者中居于中心地位,决定制度和技术,制度则是依附于文化的表层,技术是制度的产物。在三者中,最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是技术,然后是制度,最后才是文化。文化发生演变往往是制度和技术变更的结果,同样,文化的演变必将导致制度和技术的变更。
  由此,在传统国家西学的过程中,技术层面的学习比较容易,制度层面的学习要难一些,而文化层面西学则是最困难的。从张之洞的《劝学篇》看,张之洞的西学是一种技术层面西学,他的西学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和传统制度基础上的,本身并不要求改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制度,相反是进一步加强这种传统;福泽谕吉《劝学篇》的西学,更主要从制度和文化层面学习西方,所以能够学到西学的精髓,从而加速日本走向现代化之路。
  二 张氏:技术层面西学
  张之洞西学的态度是"中体西用"。"中体西用"思想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萌发于19世纪40年代魏源的"师夷制夷",从60年代至90年代,冯桂芬、薛福成、沈寿康都有论及。张之洞没有明确提出"中体西用"概念,仅在《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中写道:"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西学为用,不使偏废。"之所以"中体西用"成了张之洞的代名词,学术界认为是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的一段话:"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者,张之洞最乐道之,而举国以为至言。"尽管张之洞并非最早论及和提出"中体西用"思想,但他却因缘际会,以《劝学篇》加以系统论述,取得全国性的影响。综观张之洞"中体西用"的西学思想,我以为更多是从技术层面学习西方。
  "中体西用"的西学观,着力在一个"用"字上,用"西学"之"末"巩固"中学"之"本"。他在山西、两广、两江、湖广都推行了以西学为内容的新政,如兴办实业、练兵、办教育,目的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文化和制度。陈旭麓先生在《论"中体西用"》就曾经指出,这是"以新为旧的形式来推动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2]这个"用"就是对事物表面、可操作的装置、知识和技能以及方法的运用。在《劝学篇》中处处可见这种工具主义的实用观。比如,在学习西方的教育方法中,效仿西法"广设学堂","各省各道各府各州各县皆宜有学",要"旧学为体,新学为用";效仿"外洋各国学校之制,有专门之学,有公共之学";广译外文书籍;通过阅报了解世局变化、通达民情;变科举,实行"三场分试、随场而去"之法,增加"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考试。同时,通过效法西方的农工商学、开采矿产、修筑铁路、非攻教、非弭兵、兵学以及会通等具体的技术学习西方技艺。
  张之洞曾经这样追述撰写《劝学篇》的意图:"自乙未(1895年)后,外患日亟,而士大夫顽固益深。戊戌春,佥壬伺隙,邪说遂张,乃著《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大抵会通中西,权衡新旧。"[13]由此可见,张之洞的直接目的是"辟邪说"。所谓"邪说"就是维新派主张的变法和学习西方文化的各种思想。维新派主张效法西方的政治思想制度和效仿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和科学的文化观,把西方的民主自由观念当作实现国家"自强"的工具,认为只要参照西方各国变革政治制度,实现举国一致,中国即可富强。张之洞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是不可变的,他在《外篇·变法第七》中提出"夫不可变者,……,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同时,他的"务本以正心"和"务通以开风气",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即不触动中国传统的纲常名教和制度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学习和引进西政和西艺。他在《内篇·循序第七》开头即提出"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西学学";《内篇·守约第八》也在开篇提出"儒术危矣。以言乎迩,我不可不鉴于日本";《内篇·明纲第三》则论述西国故有"君臣之伦"、"父子之伦"、"夫妇之伦","西人礼制虽略,而礼意未尝尽废",甚至改革科举制度也还是一、三场是中学,西学只安排在第二场,最后决定命运的仍然是四书五经;在《外篇·会通十三》中认为西方的制度、文化是中国学术政教风俗自上古三代以来"西渐东被"的结果。在张之洞幕府中干了二十多年并深受张之洞倚重的辜鸿铭在《张文襄幕府纪闻》中写道:"其意以为非效西法图富强无以保中国,无以保中国即无以保名教。"[14]所以,张之洞强调西学的目的是存中学、保儒术和纲常等传统文化和封建专制统治制度。

简要分析管理会计在铁路运输企业的应用一铁路运输企业加强管理会计应用的意义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在发生着改变,从高速发展到增长速度换挡阶段,企业遇到了成本上升人口分红消失等问题。在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同样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针对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随着现代铁路运输行业快速发展,社会上对铁路运输也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及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种大形势下高速铁路工程得以较快发展。作为高速铁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触网工程质量直接影响探究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一公路工程实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1。管理部门对实验检测的重视程度不足。公路工程实验检测工作贯穿于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整个阶段,是以其具有,跨度大任务繁重等特点,实验检测过程中受到外界环浅析铁路机车的检修质量1概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也取得了大幅度提升,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发展,但同时也提高了对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而铁路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浅析建设铁路物流基地随着铁路政企分开,运输市场竞争激烈,货运量急剧下滑,市场份额不断丢失。建设铁路物流基地网络,是铁路发挥交通运输骨干作用,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战略举措。一建设浅谈机车运用效率优化的策略1影响铁路事业机车运用效率的因素现阶段在铁路运输事业方面,影响机车运用质量以及效率的因素有很多的方面,其中包括编制编成机车交路调度指挥以及机车运用机制等多个方面。1。1机车交路的影解读凉亭铁路货场云南最大的旱码头蛮耗,这个红河岸边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小镇,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就是这个小镇在19世纪中叶,首尾相接的马帮和飞流直下的船舶遥相呼应,成就了一个著名的码头,形成了云南连接内地和世界基于重载铁路基床病害与整治的研究1重载铁路路基常见病害重载运输是指扩大列车编组长度,大幅提高列车质量,以达到提高运输能力的目的的一种运输方式。重载列车运送大宗货物是铁路的一个长处,随着铁路运量的增加轴重的增大,路针对铁路物流园区移动端的开发与设计的研究物流园区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越来越被社会各界重视。铁路作为社会物流的支柱力量,在中长距离运输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铁路物流园区除了应该具备一些物流园区的共性关于陕西省地方铁路发展的讨论地方铁路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的组成部分,是国家铁路网的延伸和补充,是服务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地方铁路分为城际铁路和传统地方铁路,城际铁路以客运为主,为客运专线的延伸线传关于如何查找铁路信号电缆接地故障1前言根据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技术标准的规定,全程信号电缆芯线与大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在铁路区间和铁路中间站应不小于1M。当测量值低于规定值时,那么就是电缆接地存在故障的情况。虽然电源母
少先队工作论文推荐少先队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开展少先队工作,使每个队员都能健康全面发展。本学期,根据学校提出的尊老爱幼教育年,继续深化雏鹰行动和手拉手等活动,重点抓好队员们良好行为习惯关于养生的重要性论文养生,多在保养肉体以保长生。一定不会忘记,不丹王国的每一张笑脸,他们淳朴善良,待人热情,一旦他们被问到为什么这么快乐幸福时,他们总会说我们世代都是这样的,我们一直很快乐。而这一直又初探科学诊释学论文早期的诊释学是单一的关于理解与解释的学科,它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例如文学诊释学神学诊释学历史诊释学与艺术诊释学等等,这个时期的诊释学研究对象比较特定,诊释的技艺也一度被归结到逻辑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术论文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增强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充分体验实践的过程,掌握实践的方法。例如,在教学有趣的磁铁这一内容时,环境艺术毕业论文提纲艰辛而又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环境艺术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提纲大学生活要接近尾声了,毕业论文是大学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你有了解过毕业论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提纲,希望对财务管理的论文提纲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务管理的论文提纲,仅供参最新工程硕士毕业论文提纲转眼间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就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怎样写毕业论文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计算机专业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更偏向应用的宽口径专业。通过基础教学与专业训练,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商业企业库存管理论文提纲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商业企业库存管理论文提纲,供大家参考借鉴会展毕业论文提纲转眼间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就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毕业论文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会展毕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