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在苏州高新区的规划应用

  1. 引言
  随着城市交通状况的恶化和交通拥挤的蔓延,公交优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交通发展战略。在我国新区建设中,开始建设骨干公交方式来落实公交优先,从而引导城市用地和交通方式的集约发展。但是由于投资、建设周期以及客运量标准等因素,轨道交通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现代有轨电车由于其投资低、周期短,且运能适宜、节能环保等特点正日益受到关注,也开始研究在我国的适应性和发展前景。
  在苏州市机动化快发展和苏州高新区城区拓展的背景下,高新区对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适用性和功能定位论证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客流需求、用地发展等因素,开展了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规划,并研究了有轨电车 1 号线的建设方案,以提供公交服务水平,促进高新区西部地区发展。
  2.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发展
  2.1 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历程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是在传统有轨电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 1881 年在德国开通了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随后开始风靡世界。20 世纪初至 50 年代,在我国的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也建设了有轨电车,但受汽车的冲击,固定轨道运行的有轨电车系统由于其灵活性差等原因逐步拆除。在 20 世纪 90 年代,在交通拥堵恶化的背景下,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有轨电车焕发了新的活力,成为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在法国、德国等城市开始兴建。与传统有轨电车相比,具有车辆更为舒适、人性化、快速、大容量、噪音低等特点,从而受到青睐。
  2.2 现代有轨电车的技术特征
  现代有轨电车总体上是界于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之间的一种中大运量、快捷舒适、节能环保的公交方式,与地铁、轻轨、现代有轨电车、BRT、常规公交等方式进行技术特征的对比 因此,其技术特征总体上表现在较 BRT 和常规公交更为节能环保、运能调节范围大、环境适应性强等,较地铁、轻轨投资低、周期短等特点,在中等客流量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同时形象突出,具有较强的城市用地引导功能。
  3. 苏州高新区的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规划
  3.1 高新区的现状与规划
  高新区位于苏州市西部,东接古城,西濒太湖,北临无锡,南接吴中区,陆域面积 223km2,2008 年总人口 65 万人,其中暂住人口约占 51%。2010 年居民出行调查,高新区公交分担率为 9.8%,远低于私人汽车的 21.6%,交通拥堵呈快速蔓延趋势。
  3.2 现代有轨电车在高新区发展的必要性与功能定位
  3.2.1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在高新区发展的必要性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在高新区发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城市交通发展需求和落实公交优先发展的策略:苏州市私家车增长速度高达21.4%,高新区的主要道路行程车速较上年下降了 33%,而公交分担比例也远远低于私家车,需要通过现代有轨电车等大运量公交方式的建设来满足交通需求,优化方式结构。
  (2)满足高新区城市空间拓展和西部发展的建设时序要求:高新区规划了一核、一心、双轴、三片的总体空间结构,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空间都将有较大的增长,尤其是向西部发展的态势尤为明显;而规划的轨道交通网络和建设时序均未能很好地支撑,建设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3.2.2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在高新区的功能定位
  总体功能定位:现代有轨电车是高新区内部公交次骨干系统,是轨道交通的延伸、过渡和补充,以满足客流需求,适应并引导城市发展,展示高新区特色风貌的生态公交系统。
  该功能定位体现了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在高新区是属于第二层次的公交系统,其骨干客运功能,同时是高新区的特色公交线路。
  3.3 有轨电车 1 号线的初步方案
  为促进高新区西部的快速发展,在近期将建设有轨电车 1 号线,连接了生态城起步区、科技城中心、科技大厦、大阳山森林公园、白马涧居住社区、白马涧生态园、文化中心、苏州乐园,在苏州乐园站与轨道交通 1、3 号线换乘,由此衔接苏州中心城,规划线路长 18.8km。
  其功能定位为:苏州高新区西部地区(科技城、生态城)与中心区域(狮山片区、枫桥片区)东西向联系的公交主廊道,并衔接对外公交网络,支撑沿线地区发展。
  4. 结语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作为界于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之间的中大运量、快捷舒适、节能环保的公交方式,在我国城市交通中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苏州高新区在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技术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高新区分区规划,充分体现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在高新区公交系统的骨干定位,对客流的覆盖,各种方式在枢纽的换乘衔接,以及现代有轨电车对高新区用地发展的 TOD 引导功能;对近期建设的有轨电车 1 号线进行了重点研究,充分把握了建设灵活、引导性强等特点,将很好地适应高新区的交通需求,促进高新区的城市空间拓展,尤其对高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为我国其他城市现代有轨电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教师,修炼自己是一辈子的事ldquo学高rdquoldquo身正rdquo对一个教师来说固然重要,师范院校毕业的老师大多这两项已经修炼成功,但随着教龄的积累年龄递增迅速进入了高原期,所剩的只有疲惫麻木生硬甚职业师范教师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阶段,教育办学质量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职教师资的培养就成为当前的重要工作,作者在分析国内外职业教育师资发展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在教学实践中对职业师范教从地理教学实习效果透视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地理教学实习是地理师范生教师生涯的第一次正式教学尝试与实践经验的首次积累。教学实习效果关乎着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与定位对地理教师职业愿景的心理探索。教学实习是实现师范生向中学地理教师过浅谈师范类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系统教学的必要性摘要舞蹈是美育教育中最易普及和常用的教育手段,这也让舞蹈课程成为了小学教育专业中必不可少的科目。本文根据师范类院校开设此科目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小学教育专业在开设舞蹈科目时出现的一些谈重新审视师范教育为培养农村师资做贡献的职责摘要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师资状况不容乐观,师范教育必然要承担着这一重要职责。本文主要探讨了师范教育这一职责的重要性,并论述了师范院校在目标定位。招生资源,教学过程。人才培养,就业导向。中国师范教育世纪走向的政策分析中国师范教育基本是公立的,是国家政策的产物。因而,师范教育的成败系于政策一身,政策是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关键。一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模式及师范教育的世纪走向中国基础教育规模巨大,学生近三谈世纪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宏观走向一教师培养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从历史上看,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其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有三种方式。第一阶段,经验mdashmdash模仿阶段。自然经济和手工劳动条件下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与我国师范教育现代化内容提要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本文从师范教育的地位作用培养目标办学模式教育途径等方面分析了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对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师范教试论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国际趋势作者朱旭东作者简介朱旭东,(1965mdash),男,浙江浦江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内容提要本文认为教师培高等师范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摘要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师范类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关系到民族地区未来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发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浅析我国高等学府的传统教育产权及改革摘要在传统教育产权模式的影响下,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缓慢,高等教育体制缺乏运行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经济的发展,经济上的落后致使对教育的投入不足而延缓了我国教育的发展进
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论文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通过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不仅能使学生及时巩固课堂知识查漏补缺,也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实现学以致用。如果作业安排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性之我见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力,学生能力的培养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较大的作用,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下面,我就历史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谈谈自己的体会在构建历史高效课堂中如何选择性崇拜学生对教师的选择性崇拜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心理学方面得出一些解释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由于身心发展以及在家庭和学校中地位的变化,中学生进入渴望离开双亲的保护以求自立的心理断原生态民歌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毕业论文原生态民歌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原生态民歌是世世代代的劳动者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并被民间广泛流传的音乐作品,它是1种传承,也是中国民族文化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当代,我们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打造高效课堂成为了每一位教师的目标,音乐鉴赏课是高中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音乐可以帮助学生释放情感,尤其对于面临紧张的学习压力的高中生而言,音乐鉴赏课是他们舒缓紧张一堂民主而高效的数学课教育论文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通过创设情境设置疑问,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尝试成功等途径来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上海建设低碳城市的战略思考上海的产业结构城市结构消费结构,需要进行以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相对脱钩为特征的绿色转型,需要大力发展循环型和服务型的产业体系,建设紧凑型和生态型的城市空间,倡导功能型和公共型的消费模综合工艺集成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1概述由于污水中的污染物成份复杂性质各异,要想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必须采用相应的处理工艺。如处理悬浮物胶状体油脂类物质一般采用混凝气浮工艺溶解性有机质一般采用生物化学分解工艺沉降性我国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研究2008年8月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进入依法管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已有26个省市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共有33个产业园区,钢铁有色金属分布式能源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展望综合新能源论文(1)一环境压力与能源结构调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燃煤国,煤炭一直是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动力。但是,中国同样为此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沉重,逐步增加的环境和资源代垃圾处理向左向右?垃圾围城是去年以来曝光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我国在30多年持续高速发展后,一直隐藏在角落的垃圾终于不甘寂寞,以其庞大的数量和巨大的危害掀起一轮垃圾战争。2009年被认为是中国社会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