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有关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的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是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示范性课程。这是对精品课程内涵的高度概括。近年来,精品课程建设已成为各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标志性的工作,有效推动了各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风景园林学科的专业必修课,在风景园林学科教学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因此如何提升农业类院校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质量,是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及教学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变化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仍采用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且缺少植物景观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内容,学生很难想象出园林植物景观建成后的效果。虽然部分教师借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能直观、形象地展示乔木、灌木、地被等植物组合在一起的群落特征和景观效果,但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缺少板书,导致理论讲述和图片展示速度过快,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记忆。长时间处于多媒体教学的高度紧张状态,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僵化影响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国内农业类院校开设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名称不同,内容也有差异。多数农业类院校开设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都以生态学、植物分类学为基础设置教学内容,缺少理工类和综合类院校教学中所强调的景观美学、空间构成等内容,同时存在着重视理论内容的讲授,缺乏对实验课、实习课等实践教学的重视。多数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实验、实践课程仍停留在写实验报告和实习论文等传统方式上,与城市规划与设计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等相关教学内容缺少联系,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课程体系的完善。
  (三)具有园林设计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不足杨学成等将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为6个字,即引导示范实作,并指出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不在于教师传授了多少具体的知识,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一个教学过程结束后能够掌握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农业类院校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授课教师多具有园林、植物学、农学、生态学、林学、果树学、园艺学等专业背景,缺少园林设计专业背景,所以园林项目方案的设计水平与表现能力不是很强,授课中难以利用手绘形式或电脑辅助制图的方式来进行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具体引导与示范操作。多数授课教师都把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视为园林植物教学的范畴,只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无法用图示语言讲解植物景观设计的内容。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授课教师由于专业背景的限制,缺少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实战经验,因此实践教学中的很多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都是虚拟的,任务书中缺少对设计项目场地环境的界定,没有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补充设计阶段的评图训练。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设计,课程结束后学生除了记住相关的理论知识外,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要领和表现技法掌握得较少。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严重脱节,导致很多风景园林本科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独立承担复杂的植物景观设计工作,只能完成简单的方案描图和景观建模工作。
  二、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的基本策略
  (一)兼顾工科和农科院校课程教学特点确立教学新思路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工科院校,非常注重培养风景园林本科生的平面构成和空间构成的设计能力,这一做法对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农业类院校授课教师受自身专业背景的限制,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中对植物群落空间布局和平面构成讲授不够深入,学生作业显示在平面线条、空间安排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可借鉴工科院校的授课形式,在突出地形、道路、水系、建筑小品等影响景观规划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园林植物这种软质景观要素参与方案的平面构成和空间塑造,从而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植物只能成为景观配角的问题。
  (二)基于一课+三课课程群重构教学内容体系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涉及植物规划、植物设计、植物种植及成果表达等4个方面,设计尺度包括宏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观的绿地景观设计和微观的植物种植设计。为了较好地完成课程作业,学生应具备场地规划、场地设计和植物种植设计能力。所以,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中建立配套课程群是至关重要的。针对东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课程设置的特点,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与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和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等3门不同的专业课程进行了统筹安排。教学中以城市居住区为设计对象,在完成居住区规划、居住区场地设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居住区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宅间和宅旁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等内容,形成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群建设的新体系。
  (三)构建网络+软件教学平台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植物分类知识和空间塑造能力。为了进一步强化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学生植物景观的空间感知,课程组编写了一系列多媒体网络课件,同时教师在课程 教 学 中,积 极 采 用 Auto CAD、3D StudioMAX、PhotoShop、SketchUp等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制图软件来完成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补充设计等各种过程。让学生能清楚地了解不同地域、不同种类园林植物的组合模式和空间效果。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VR软件教学,以动态的方式展示不同类型场地、不同设计阶段的植物景观设计效果。虚拟与现实技术的合理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设计的积极性,提升了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
  (四)项目教学与基地实习相结合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学院与哈尔滨多家园林公司和部门开展了密切合作,为本科学生的绿化实习提供了基地。同时,在教学中采用了4种项目教学方法。
  1.虚拟项目法在没有具体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前提下,授课教师多途径搜集居住区、道路、广场、公园、厂矿、机关等一些典型绿地的图文资料,编写相应的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教学任务书,要求学生根据任务书中的要求,独立或合作完成虚拟项目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案。
  2.真实项目法授课教师将自己主持或在校外实训基地参与的植物景观设计项目作为授课内容的一部分,针对实际项目进行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设计、补充设计等阶段内容的讲授,并安排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的设计,使学生充分了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各阶段的进度安排和成果要求,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3.引导项目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定期去广泛查阅国内外植物景观的经典案例,对比分析各经典案例植物景观设计的要点。在课程结束时,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一个典型案例,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电脑和手绘形式进行植物景观节点的临摹,并以汇报的方式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案例的解读能力。
  4.互评项目法东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验课的考评多以学生的实验报告、实习论文等为主要内容,这种考评方式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客观评价学生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能力,教师采用了互评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相互点评其他同学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增强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方案的鉴别能力与方案点评技巧。
  (五)确立科研与教学互促共进的发展模式在东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程的建设中,逐形成了以研促改、教研结合的发展新模式。授课教师申报了多项横向、纵向科研课题,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6项,授权专利3项,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科研成果。同时科研成果提升了授课教师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这种从教学中来,凝练为科研方向,形成科研成果,最终又将科研成果服务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耦合发展,促进了教学效果。
  三、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的成效
  东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程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前学生上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时比较被动,多数为了及格而机械地完成课程作业图。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师授课水平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也随之升高。在方案设计、图形表达、成果汇报等每一个阶段学生都积极与教师互动。在已完成的学生作品中,矫揉造作构图式的作品日趋减少,新颖别致的作品日渐增多。改革前,很多园林公司都对毕业生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能力持否定态度,认为学生的绿化设计能力和施工技能都要毕业后到单位重新培养,否则啥也不会。但近两年风景园林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多数学生在绿化设计与施工岗位上都成了技术骨干。此外,近几年考取、保送外校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的比例不断增加。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对本科生能力培养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殖民时代对中西文化的影响毕业论文全球殖民时代是帝国主义作为宗主国对殖民地在军事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主权等方面的统治或控制时期。后殖民主义在学术上则是1个纷争不1的比较复杂的概念。但有1点,后殖民主义有1种显著浅析莫扎特的音乐加冕弥撒毕业论文莫扎特音乐需要冗长的解释吗?不。这位无与伦比的作曲家的音乐传进每1双为它张开的耳朵,它原本就无需言词解说。所以,人们在听大调庄严弥撒()时,完全可以像听莫扎特的十七部管风琴从音乐的角度看梦毕业论文五梦与创作的关系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许多启示梦的记载,而且关于梦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人们早就给予关注。在近代,1些哲学家心理学家甚至用梦来解释艺术创作的动因。尼采认为艺术转化为人萨克斯管音阶吐音连音练习法萨克斯管音阶吐音连音练习法摘要音阶练习在萨克斯管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音阶的练习中掌握正确的吐音连音练习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对练习的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关键词萨克斯管音用心灵的音阶编织理想用心灵的音阶编织理想周力,哈尔滨市动力文化学校教师中国教育学会音乐委员会委员中国合唱协会童声合唱委员会委员国家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市一级功勋教师黑龙江普通话焦点疑问句的语调声学实验分析普通话焦点疑问句的语调声学实验分析摘要用实验语音学的手段对普通话同文异焦疑问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焦点所在音节的调域和调阶明显大于非焦点句同位置音节的调域和调阶。关键词焦点调域调阶数学差异性作业的实践论文摘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下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差异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我们除了在教学中采用差异性教学外,还应在布置作业时采用差异性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学前听障儿童声调发音的声学研究学前听障儿童声调发音的声学研究关键词听障儿童声调声调起点折点终点声调斜率分类号G7621问题提出目前,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听障儿童的声调识别方面,但现有研究对听障儿童声调发音关注较少用差异教学理念指导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论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差异教学理念,它符合客观事物发展ax的规律,是值得积极探索和总结的教学法。小学生的先天素质各不相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也多有不同,因而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浅谈宋代交引铺户与入中榷卖的关系宋代,西北战紧军兴,政府为解决军队所需粮草,招引商贾运输粮草至西北,并向其发放交引作为入纳边地的酬偿,商贾携交引至京师或他州支兑现钱或榷卖品,时称为入中。以交引作为媒介,入中与榷卖略论唐代军赏制度的功能唐朝一代,历时三个多世纪,放之中国历史长河中来看,发展过程不算漫长,但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异源同流的社会思潮华夷一体的治国理念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引起人们的诸多关注。唐代成为繁荣富有强盛
论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探究论文摘要概述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讨论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以言表意行为,以言施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研究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意义及其发展和影响。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无论对语言研究还是对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递颜色词英汉互译技巧分析论文关键词颜色词文化差异语用等值文化信息翻译论文摘要语言中的颜色词丰富多彩,且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由于英汉两个民族在文化上差异较大,同一颜色词在这两种语言中论跨文化交际中语篇信息度的语境认知透析论文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篇信息度然后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导致跨文化交际中影响语篇信息度的因素,指出言语语境因素背景知识语境情景知识语境以及语境的补足与选择中的东西方修辞学传统的历时比较与思考论文关键词东西方修辞传统传播秩序社会发展公平与公正论文提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和古希腊修辞学传统以及19世纪以来中国日本美国等修辞学研究的简要历时考察,阐释了东西方修辞学传统差异的社浅论第二语言教学的语言学原则论文摘要第二语言教学有其一定的语言学原则,本文从母语的影响中夼语和变际语言能力等三方面探讨了第二语言教学的语言学原则厦其实应用,旨在帮助广太第二语言教师更加有效地进行语言教学。论文深层语义表层语义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关键词表层语义深层语义表征命题阅读测试论文摘要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有深层意义和表层意义,同一种深层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表层意义表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阅读题中,该理论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即运用会话含义理论提高商务交际能力论文关键词会话含义商务口语教学交际能力论文摘要根据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商务会话中常会出现违反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会话含义理论是提高商务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随谈有机化学与学员能力培训谈有机化学与学员能力培训谈有机化学与学员能力培训谈有机化学与学员能力培训1有机化学课程建设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措施1。1建成并实施了满足化学类各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从20论语言文化与翻译论文摘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干扰。文化差异的存在常常成为翻译的障碍,译者必须处理好语言浅析施为性言语行为理论综述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施为性言语行为表述性言语行为成事性言语行为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从行为角度研究人类言语交际的一种重要理论。从话语功能角度言语行为分为表述性言语行为施为性言语行为和论公民精神与民主政治论文关键词公民精神权利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政治论文摘要公民精神是民主政治重要的思想基础和非制度性资源,两者是互为依存的关系。公民精神的内涵丰富,与民主政治关系紧密的主要有权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