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拟对1979年以后的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历程,以及现状与问题做一客观描述,并就此提出笔者的建议。
  一、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逐步加强
  改革开放后,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统一指挥下,农村教育战线普遍开展了以谋求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为中心内容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正是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不断发展、成熟起来,其改革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9年至1984年,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酝酿发动阶段,其主要内容是拨乱反正,使农村教育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1979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共湖南省桃江县委关于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情况报告》,这是中央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明确提出农村教育怎么办的问题,主张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实行普通教育、业余教育、学前教育一起抓,三者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全面发展农村教育,为后来提出的"三教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和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针对我国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提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并举,国家办学与业务部门、厂矿企业、人民公社办学并举的方针;县以下教育事业应当主要面向农村,为农村的各项建设事业服务;可以适当将一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教育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1983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提出"农村学校的任务,主要是提高新一代和广大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适应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劳动致富,渴望人才的要求;一定要引导广大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学好知识和本领" 。
  上述一系列文件精神,基本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在我国农村教育事业中的应有地位,指明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拉开了我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序幕。
  1989年3月,国家教委在全国建立了116个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和30个地区(市)级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联系点,加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确定的实验县(市),实验县(市)总数近千个,"燎原计划"示范乡镇发展到近万个,分布在全国四分之三的县(市)内。在进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地区,教育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初步改变了过去单一普通教育的局面,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都有了很大发展,"三教统筹"的局面逐步形成。
  第三阶段,从1994年至今,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途径,形成"教促富、富促教"的良性循环。1994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动员全党和全社会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次提出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同年9月,国家教委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推动农村教育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目前,各实验区基本做到县有重点高中、职业高中(职教中心)或农民中专,乡镇有普通初中、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科教中心)、中心完小,较大的村有完小、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基本形成结构合理、比例适当、规模适度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体系和网络。
  二、来之不易的成就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以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因地制宜,积极行动起来,极大地推动了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与此同时,农村成人教育取得了新进展。2002年,农村成人初等和中等学校达484686所,毕业8189.0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5.69%。一个覆盖全国的县、乡、村三级农村成人教育网络基本形成,县级农民技术学校覆盖面达到100%,乡镇达到93%,行政村覆盖面为48%。"九五"期间,农村成人教育累计培训农民4.56亿人次,有力地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根据中央提出的发展规划,"十五"期间,力争年培训农村劳动力达到1.5亿人次,使全国农村劳动力的年培训率提高到35%以上,其中乡镇企业职工年培训率提高到40%以上,每年为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800万农村劳动力提供转移前培训,对农村新增劳动力普遍进行就业前培训。
  三、不容忽视的潜忧
  尽管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已经取得可观的成绩,但由于我国农村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差距还在继续扩大;相对于我国20多年来经济建设成就和未来发展需要,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仍略显滞后,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忧,其主要表现在:
  1、 相对水平仍有待提高
  虽然,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很快,在校生人数和培训人数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但和"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相比,其相对水平仍有待提高!
  2、 滑坡现象急需扭转
  自1980年代开始,以农林中专、农村职业高中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主体的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形势发生了逆转,滑坡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其具体表现是:
  其二,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出现减少趋势。随着农村职业教育滑坡,部分地区压缩农村职业教育的规模,有的县将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合并,甚至改办普通高中学校。
  其四,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单
  一、管理体制不顺影响到职业教育发展。一些农村职业学校脱离农民实际需求,片面注重传统式学历职业教育。而农民更愿意上短期的民办培训班,以很快学到市场需要的热门技术去打工挣钱,这就导致农村职教日趋困难。
  3、"农民工"培训已成当务之急
  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需要,也是当前提高农民收入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我国农村劳动力不仅文化水平低,而且所受专业技能培训也十分有限,在受教育程度和掌握专业技术方面,总体上表现为低素质。
  四、几点建议
  首先,要打破职业教育的城乡分割局面,所有职业学校都可以面向农村,不再把农村职业教育囿于县及县以下职业高中和农林专业学校的狭隘范畴,而要使所有职业学校都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取消招生年龄限制,实行弹性学制。为了使农民能上得起学,政府要给予适当扶持,建议将正在高校实行的助学贷款计划推广到职业学校。
  其次,要摆脱以农为"笼"的思想束缚,针对农民的职业教育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 移到第二产业的比例为49.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可见,农民迫切需要的是第
  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针对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要根据本地经济特点或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苏州市就把本地"绝活"——刺绣当作"绿色证书"的教育内容,安徽金寨县职业高中根据本县农民大量去南方打工的特点,设置保安、餐饮等专业,结果招生规模年年扩大,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再次,要严格劳动准入制度,国家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各行业、各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并严格执法,对非法雇佣不具备职业资格人员的企业实行严厉制裁。把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标准相挂钩,"迫使"从业人员走进课堂,促使职业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最后,要继续做好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工作,重构县、乡、村三级农民继续教育网络,有意识地培养一批能够扎根农村的农民精英。在这方面可以借鉴韩国"后继农渔民培养计划"的经验,对在校立志学农、毕业后愿意务农者,政府给予创业资金上的支持和税收政策上的优惠。我们在考虑农民"去"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农民的"留",为未来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做长远打算!

浅谈素质教育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意义素质教育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为创造出更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各类综合性人才,让学生在学校中受到综合性的锻炼是学校的本质。而今,中国大力的实行素质教育,是因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有了更高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一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对小学生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问的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人的素质就是全面发展,离了全面发展就没有素质可言。笔者从事小学教育多年,对素质教育有一定的认识。实践证明,素质教育不是没有考试的教育,而是对考试的要求更高了,要建立多元化的标准,建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整个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目的,是使儿童少年在品质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有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在小学课程体系中语文是最基础的一门学科,在教材设置上课程标准化的要求之上,全面贯穿了素质教育整个落实时期,故在素质教育实施中肩负着重责。只有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挖掘与实施系统化的训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的融合高职教育具有浓重的应用气息,其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工作素养。因此,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融合与专业特色相关的职业素质教育模式显得完善初中体育素质教育,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一素质教育的具体定义正如民间通俗概括的那样,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全方面提高学生各种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与注重教学硬性效果的传统教育模式不同,素质教育初中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实施初中英语的学习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理论,并且让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具有基本的英语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因此,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发新课标下如何推进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我们的孩子面临的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是一个以人为中心,注重个性化多样化的时代,一个开放民主和谐的时代。这样的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具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人,富有进取精神和竞争能力的自钻出被窝的太阳今天清晨,我早早地起了床,走到窗边,拉开窗帘,看见太阳公公正懒洋洋地从遥远的天边探出脑袋。我呆呆凝(nng)视着,觉得这太阳特别大,特别圆,可是红得不耀眼,似乎还带有一丝惺(xng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论述论文摘要地理是高中阶段必学科目,为了提高地理课程教学质量,在教育过程中,老师需创新教学模式。地理案例教学的应用能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教学内容,通过充分发挥地理案例教育功能,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研究论文当前对于地理的研究,正在朝着一种复杂化和宏观化的方向发展。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如果依旧是仅仅注重知识型内容的学习,是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的。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将来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论文摘要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接受和记忆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注重数学知识间的相互渗透与迁移,真正吸收和消化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活学活用数学超声弹性成像在淋巴结性质的作用论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患者52例,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1872岁,平均(49。84。1)岁。增生类型良性关于水利工程发展现象探讨的论文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利工程的运用已经越来越熟练,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许多令世界都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目前的国情显示,人口的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道德养成教育论文养成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崇高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崇高道德的生长点。养成的本意是,通过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小学生正处在人生当中的起点,作为语文老师对他们道德的养成有责无旁代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探析论文前言建设节约型园林是我国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改善我国城市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节约型园林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城市实际环境美国东亚研究的源起与发展论文孙静(以下简称Q)学者于子乔等人曾在其文章2000年美国东亚研究现状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世纪末,在美国社会科学学士学位总量下降的情况下,亚洲研究却增长了300。(国际政治石斛栽培方法论文1栽培方法1。1大田荫棚栽种法选较阴凉潮湿的地方,用石头砌成高9cm的长方形高畦,以防雨水冲刷畦土壤。用腐殖质填入畦内,将土壤弄细整平,在畦上搭2m高的棚,棚南面挂草帘,以防烈日曝浅析五倍子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五倍子(Gallachinensis),别名文蛤百虫仓木附子等。作为传统中药,其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止汗止血解毒敛疮等多种临床功效。五倍子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山区和丘陵。在蓝莓温室栽培技术研究论文蓝莓(Blueberry)属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spp)浆果类果树。蓝莓作为一种新兴水果,以其独有的营养保健功能和优良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