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问题探讨

  "  【摘要】:我们既重视粮食安全也重视提高农民收入,但一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确保粮食安全与提高农民收入存在矛盾。我国相对稀缺土地耕地资源不能体现其真正价值,粮价一直被调控在"合理"的范围内,实际上是农民在承担国家粮食安全的压力。但实际数据反映,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并非那么严峻,可以通过国内与国内调整进行解决。在目前的人均耕地极小及小农经济种植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甚至将耕地抛荒,粮食市场一直受政府调控干预不能在完全市场化的状况下,要确保粮食安全,就必须加大粮食补贴,这对提高农民收入特别对提高主要产粮区的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能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加大粮食补贴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和确保粮食安全并行不悖。
  【关键词】:粮食安全 农民收入 粮食补贴
  "三农"问题,其实最终是农民的收入问题,简单地说,如果农民的收入接近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何来"三农"问题呢?必须承认,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们都希望提高农民收入,而且是千方百计想提高农民的收入。
  对于"粮食安全"问题,也牵涉到农民收入问题,因此就有"既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又要下大力气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之说。
  一、保证粮食安全与提高农民收入的矛盾?
  国家的对于粮食安全的确很重视,"我们既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又要下大力气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最为根本并需要着力解决的是,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地方抓粮的积极性不高;最为关键并需要研究探索的是,有利于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如果这些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加上目前粮食市场信号的放大效应,各地各方面粮食购销的同步效应,以及粮食生产的滞后效应的影响,就会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就会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
  既然"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那么推理下去,粮食价格上涨种粮收益就大,肯定能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也就可以保证粮食安全了。
  但是,实际上又如何呢?"粮价适度上涨对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促进作用。但必须看到,粮食是生活必需品,粮价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粮价的涨跌应该调控在合理的范围内。粮价一价带百价。如果粮价上涨过快过多,就可能带动整个物价的上涨,甚至引发通货膨胀,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2]
  这样的确充满辩证关系,但最终粮价就"应该"调控在"合理"的范围内了,那么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的压力还是要由农民承担。因粮食安全原因粮价被调控不能上涨,农民的种粮收入难以提高,保证粮食安全与提高农民收入的矛盾就一直"存在"。
  二、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表1: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及对比(元)
  年度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收入对比差距
  2000 6280 2253 3614
  2002 7703 2476 5227
  2003 8472 2622 5850
  2004 9422 2936 6486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度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并计算。
  三、农民在承担粮食安全的压力
  国家对"粮食安全"一直高度重视,甚至提高到影响到国家安全的战略角度来考虑,因此就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保证一定规模的粮食播种面积,但最终出现几年来耕地净减少一亿多亩的"悖论",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种粮收入水平仍然在徘徊,甚至将耕地丢荒的现象。因此,"杂交之父"袁隆平提出这样的疑问:"在中国,谁对耕地、对粮食最有感情?是农民,是几千年来将耕地和粮食当成命根子的农民。为什么时至今日,连最珍爱土地的农民都弃粮而去了呢?"[6]
  本来,我国土地相对稀缺,按经济学的原理,地租(土地价值)应该相应较高。我国人均耕地仅占全世界人人均水平的1/3,是世界上耕地最稀缺的国家,本应体现出耕地产出的巨大价值。但是,为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粮价被调控在"合理"的范围内,实际上就是压抑粮食价格,通过价格管制减少农民收入。
  既然农民在种粮无利可图的情况下仍需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维持粮食安全,那么粮食安全主要是由全国农民特别是产粮区农民来承担,但承担粮食安全的压力、保障粮食安全的付出谁作补偿?虽然现在免农业税和实行粮食"直补",但平均每亩20-30元根本抵不上农资的涨价。因此,农民仍在承担粮食安全的压力,农民仍在对保障粮食安全付出。
  因此,如果粮食不能完全市场化,继续维持小农经济,就不能将粮食安全的压力置于农民身上,既然要提高到影响到国家安全的战略角度来考虑,就需要加大对小农经济的补贴,间接提高种粮收益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粮食安全与石油安全的关系
  的确,粮食具有刚性需求,人的生存第一位是要吃饱穿,这需要具基础性的农业提供。吃饱后需要什么呢?需要工商业和服务业。现代工商和服务业的" 基本"血液"是石油。中国目前是世界排行第二的石油进口大国,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40%,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外进口需求将不断增加,如果与粮食对比,石油安全更为严峻。
  "面对远为严峻的石油安全角势,即使对各种安全问题忧心忡忡的人,大概也不会以此要求限制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真这样做,固然会大大提高中国的石油安全,却会严重损害城市居民的就业和收入。面对石油自给率的急剧下降,唯有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维护和完善现存的开放型的自由贸易体系和世界秩序,发展多边能源贸易和对能源开发的投资。""为什么同理不适用粮食问题?为什么要用粮食战略的名义吓唬收入已经十分微薄的中国农民,要他们继续做这种牺牲?"[8]
  本来,粮食和石油也是一样,既可以面向国际,又面向国内,采取国内与国际结合的办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让部分耕地生产更具优势的农产品,或发展二三产业,用部分劳动密集型生产的工业品在国外换回粮食。而且进口粮食实质上是等于进口我国短缺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适当解决我国存在的土地等资源禀赋问题。
  很多专家分析目前中国粮食国内与国际供应有缺口,但如果真正有缺口,粮价应该是稳定或者上升的,可是以往市场实际表现出来的总感觉到是供大于求,粮价在下跌。对国内石油供应现实上明显感觉不足,出现"油荒"现象,油价就不断上涨。那么到底中国粮食是多了还是少了,到底中国每年国内需要多少粮食,这需要科学的、准确的、权威的数字,以便于国家的粮食调控政策的制定。
  其实,全球的粮食安全只是局部问题,包括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南美等地区仍然有巨大的生产供应潜力,而粮食短缺造成营养不良的地区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和部分东南亚主要是气候和战乱造成,以及贫穷原因不能进口造成。《环球时报》( 2006-10-13 第03版 )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曾通过计算说,全球耕地的潜在供应力为360亿人口。最近几年,多数学者认为,按当今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科技水平,粮食供应的极限人口应在110亿左右。以中国的经济基础,完全可以部分进口来解决粮食供应。笔者完全同意一些专家的观点,如果国际上不供应粮食给中国,那肯定是我们的问题。何况,在确保一定的耕地保护面积下,那些精耕细作生产具有竞争力的非粮食农产品的耕地,完全可以转为粮食生产供应国内。
  五、历年粮食进出口状况分析
  表2:粮食生产及进出口情况(包含大豆)(万吨)
  年份|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全国人均占有量(千克/人)
  1984|40731-|1045--|357---|390
  1988|39408-|1533.0|717.0-|358
  1989|40755-|1658.0|656.0-|364
  1996|50450-|1195.5|143.6-|419
  1997|49417-|705.5-|853.6-|402
  2000|46218-|1356.8|1401.3|366
  2002|45706-|1416.7|1514.3|357
  2003|43070-|2282.8|2229.9|334
  2004|46947-|2998.3|514.4-|381
  数据来源:根据《2005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的资料并计算
  表3:我国粮食进出口数量
  年份|-大米|-大米|-小麦-|-小麦|-玉米|-玉米-|-大豆-|-大豆|
  ----|-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
  数据来源:根据《2005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的资料并计算
  从表2的数据可反映出,历年我国的粮食进口与出口、人均占有量相对平衡,各年的平均出口量还稍大于进口量。表3的数据反映出大米出口远大于进口,而小麦的进口又远大于出口;玉米与大豆情况一样。因此,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其实并非是国内供应的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前我国的粮食供给还基本可以在国内解决,并不存在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但是,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也正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必然要占用大量土地耕地,而且在中国维持现有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耕种收益甚微甚至是负收益,就会将耕地丢荒另某出路,必然影响到国内粮食供应,进口量加大也将成为必然。因此,无论今后进口量是否加大,只要我们继续维持小农经济并不受国外市场冲击,就必须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需要加大对小农经济的补贴,间接提高农业收益保证农民的收入。
  六、提高粮食补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表4: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状况(单位:元)
  年份|总收入数|其中工资性|-转移性及-|--家庭经营纯收入---|
  ----|--------|---收入---|财产性收入|收入数|其中农业收入|
  2002|2476----|840-------|149-------|1487--|808.0
  2003|2622----|918-------|163-------|1541--|891.2
  表5:2004年分地区的农业收入(单位:元)
  地区|人均纯收入|-其中家庭-|----家庭经营纯收入中农业收入-----|
  ----|----------|经营纯收入|农业收入|农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比例|
  表6:2004年分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单位:千公顷、万吨)
  地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食作物总产量
  东部|49248|0143|15395
  中部|67673|6975|21484
  西部|36632|4487|10068
  表7:2004年地区乡村人口数(万人)
  地区|全国人口|乡村人口
  东部|54138|38441
  中部|45409|32891
  西部|29852|22922
  表4-表7的数据来源:2005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七、政策建议
  确保粮食安全,我们完全可以用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一是用丰富的劳动力进行精耕细作生产具有竞争力的非粮食农产品在国际上换取粮食;二是通过耕地集中进行规模经营、以用规模化降低平均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和人均耕种收入,并用部分劳动密集型生产的工业品在国外换回粮食,以此减轻就业压力。就算让部分耕地生产更具优势的农产品会造成粮食国内供应不足,并且国际粮食供应出现问题,但在保证农业(包括非粮食农业)耕种面积的前提下,也随时可以转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国内供给。
  我们已经加入WTO五年,农业问题、粮食问题也必然要面对全球化冲击,更必须通过参与制定和维护WTO相关规则,在WTO规则下用市场化的思路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对于一些观点认为增加粮食进口会使国际粮食价格上涨,造成我国的损失。如果真的是这样,价格上涨也就会刺激国内的生产,同样也就增加农民的收入。另外一些观点认为加大粮食直补后会出现粮食供大于求的问题,造成市场上粮食价格下跌,如果真的这样,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事实上,粮食具有刚性需求,粮食增产与减收在宏观上对农民收入影响很少,我们应该需要科学的、准确的、权威的粮食需求数据,以此制定出严格的区域性的粮食种植保护(面积)区,不能用于其它用途,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确保粮食耕种面积,并通过政府补贴的办法保证保护区内耕种的居民收入。
  因此,国家的粮食流通领域完全可以市场化,并只成立非赢利性的国家粮食储备机构,保证在出现天灾等国内粮食供应出现短缺时发挥作用。否则,仍然会存在粮食价格上涨而农民收入不能提高的现象。
  确保粮食安全和保证农民收入上是统一的,但一直以来,我们却人为制造出粮食安全问题,使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形成矛盾,因为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过于重视确保粮食安全而忽视了保证农民收入,反过来导致农民种粮负收益或低收益出现抛荒、粮食种植面积减少而影响到粮食安全。
  本来,加大粮食补贴有违笔者自对由市场制度的一向支持,但是,在我国粮食市场一直以来均受政府调控干预的非市场状况下,在现有土地制度和目前小农经济种植粮食的比较效益低下及农村大量的隐性失业情况的现状下,在中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的前景下,确保粮食安全就必须让国内的粮食生产有利可图,必须加大粮食的补贴来确保农民的收入。
  ——本文是讨论初稿,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
  [2] 同1,P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5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09-01。
  [5] 同3
  [6] 同4
  [7] 林玉:《石油巨头称:大量出口为履行对投资者承诺》。《经济参考报》,2005-09-05。
  [8] 文贯中:《粮食战略和农民收入增长谁为先?》。《财经时报》,2005-11-07。
  [9] 经济观察研究院宏观经济课题组:《中国城市人口增长周期研究报告》。《经济观察报》2006-08-21。

怎样提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论文在中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阅读能力占据语文能力的很大一部分,阅读能力不但是写作能力的前提,而且是学生语文功底的基础,所以,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话,是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前提。那么怎样提培养语感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教育论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第一学段的朗读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且朗读要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要有轻重起伏,力戒唱读和一字一顿地读。然而,良好的朗读能力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操作学具的能力论文新课程标准对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学具教学的运用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对学具的运用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基于校园网的中小学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论文论文摘要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是教师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提出学校应保证所有在职教师掌握的教学技术技能及采取的保障措施。论文关键词教师培训网络21世纪的社会已经进入浅谈英语卡片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卡片用于英语教学,直观易懂易记方便携带和保存,它可以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师生一起积极思考问题,互相问答,使教学成为趣味性很强的一种师生互动,提高教学实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高中数学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1前言创新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我国站立在世界列强屹立在民族之林的保证。我国的数学教育在世界上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但是我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却存在普遍落后的现象。教育的发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1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中职学校近几年来不断地扩招,学校对学生的入学标准也降低了,学生入学的成绩跟以往相比有所下降。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没有较高的学习主动性,学习的能力也比较差,缺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一培养数学问题意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和命题学习及技能形成和问题解决时,常常在认知活动中,会意识到一些或难以解决或疑惑或对某些理论问题产生怀疑疑虑困惑甚至想去探究辽宁省中小河流建设的特点及监理作用论文0概况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地理坐标处在东经11850至1254739,北纬3843至4329之间,东西端直线距离最宽约574k高等体育院系健美操教学现状及对策论文论文摘要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在分析高等体育院系健美操教学现状及学生对健美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针对高等体育院系健美操教学的发展对策。论文关键词高等体育院系健美操教学现状对策1健美操教学对体育教育技能的培养的论文一健美操教学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的研究(一)有助于学生将来形成良好的教师教态不可否认良好的教态是会给学生留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有助于教师威信的树立。教师若从事较长时间
如何医治自己的论文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一个病人,或严重或轻松。我们每个人也都想当一名医生,总去寻找治疗他人的病的良方。可我们却忘了从自己下手,从自己实践,爱己者爱人。人们最喜欢拿放大镜看别人,拿显微供应链管理中的采购管理论文采购是一个企业运作的起点,直接关系到其他部门的管理效率,因此加强采购管理地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供应链管理中的采购管理论文,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供应链管理中的信贷管理信息化改进措施管理论文信贷资产风险较高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一直以来,商业银行都在借助各种风险防范手段,加强自身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促进全行信贷业务的持续有效发展,确保信贷综合效益的稳步同构手法下的平面设计的论文一平面设计中同构手法的表现特征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同构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它能够快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获得出奇制胜的视觉效果。具体而言,同构手法的表现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论文法国有名教育家卢梭说数学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小学生数学论文怎么写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小学数学的创新教育解析论文摘要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基础,当两者结合起来,教育的创新研究就会显得至关重要小学阶段作为求学生涯的基础阶段,对今后的全面论发展产险营销的紧迫性和可行性论文关键词财产保险市场营销代理营销制度佣金摘要发展产险代理营销是保险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与国际惯例接轨,降低保险经营成本的需要是持续发展产险业务,保持发展后劲的需要其有利于促进保险产品高中信息技术的理论课论文受传统信息技术学习的影响,在学生的意识形态中,理论知识是可要可不要的,学生感兴趣的只是信息技术中实践的操作,理论知识的学习味同嚼蜡。而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也认为信息技术理论课没什么好上高职数学教育研究的理论品位与高职特色的论文摘要高职数学教育研究现状与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极不相称,因而必须重视和加强高职数学教育的研究。进行高职数学教育研究要注重提高理论品位,突出高职特色,构建有库周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摘要库区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库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以库周山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库周山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库周山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