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正史上,郝昭以1000士兵击退诸葛亮的数万军队,郝昭的结局如何?

  228年冬十二月,诸葛亮率数万军,急攻陈仓,去被仅有千余人的郝昭所败。
  郝昭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如何以千余人击败数十倍于己的诸葛亮的呢?建有如此功勋的郝昭,为何后来又没有得到大用?他的结局如何呢?志在必得的诸葛亮
  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受挫。
  诸葛亮并不气馁,他严肃军纪、励兵讲武。通过整顿,"戎士简练,民忘其败",蜀军面目一新,只待再战。
  很快,机遇来了。
  曹休在石亭大败,原屯关中的张郃也东下荆州,准备对吴作战,关中空虚。
  诸葛亮抓住时机,急率军数万,走故道,出散关,直扑向陈仓。
  陈仓,位于关中平原与秦岭交吻之处,一旦夺取陈仓,蜀军既可以直接威胁关中,也可以配合断关中与陇右的联系,为下一步北伐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此时,诸葛亮夺取陈仓的机会很大。
  1、陈仓城防的防御力有限。
  陈仓三面环山,又有渭水流过,地势险峻。
  然而,陈仓城,过去的防御并不强。
  陈仓城,是前762年,由秦人作建。当时,建城的目的,是为了储备军粮武器。
  因此,很长时间内,陈仓都是屯兵之所,而不是守城之地,并不是为守城防御作战而构造的。
  楚汉之时,樊哙以车骑野战击败章邯军后,一举占据陈仓。
  汉末时,李傕、郭汜与马腾、韩遂交战,李傕军取胜后,也轻易攻占了陈仓。
  其后,曹操攻张鲁时,张郃顺利占据了陈仓;屯田客据陈仓造反,赵俨也轻松夺取了陈仓。
  依常理,携带了专业攻城武器的诸葛亮的数万大军,攻取陈仓,应当没有太大难度。
  2、援军较远,有机可趁。
  如前所说,张郃已远赴荆州,关中空虚。
  显然,当"唯谨慎"的诸葛亮把目标选定为陈仓,正说明了夺取陈仓的把握不小。
  诸葛亮,志在必得!郝昭筑城
  然而,诸葛亮遇到的陈仓,和以前已经不一样了。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后,曹真认为:诸葛亮再北伐,必攻陈仓,遂派郝昭在此筑城以备。
  而郝昭的筑城,方法得当,效率极高。
  郝昭保留了旧城,并在旁边修筑了新城,形成了上城(旧城)、下城(新城)并存的格局。
  旧城,依然屯了大量的武器、粮草,新城,是按照"婴城而守"的设想新建的。
  旧城在西,背靠群山,处于对蜀作战的后方,囤积了大量的器械、粮草,可以持久作战;新城在东,依托坚固城防,在前对蜀防御。
  即便你诸葛亮攻取了新城,郝昭退守旧城,依然可以拖延时间,以待救援!
  郝昭对自己打造的防御是信心满满的。
  诸葛亮派郝昭的同乡来劝降。
  郝昭以魏国律法、自己为人,拒绝了,随即自信地说到:回去帮我谢谢诸葛亮的好意,然后你们就可以开始进攻了!(卿还谢诸葛,便可攻也。)
  诸葛亮再派人来啰嗦,郝昭已经懒得多说了:该说的我都说了。我认识你,我的箭可不认识你!
  郝昭,出身部曲督,打了几十年仗才成为杂号将军。
  想要扬名立万,一战成名,没有比诸葛亮更合适的对手了!技术对决
  诸葛亮先是摆出了传统招式:云梯+冲车。
  云梯,可以让士兵爬上城墙;冲车,可以撞开城门。
  诸葛亮人多,就算牺牲一些人,堆也能堆上去!
  郝昭不打算让你慢慢堆。
  釜底抽薪:以火箭烧云梯,以石磨压冲车,直接摧毁诸葛亮的进攻武器。
  诸葛亮遂调整战法:火力掩护+直接攀城。
  火力掩护,当时最常见的方法是堆一座土山,居高临下,射击城墙上的敌人,掩护部队登城。
  这是当时最常见的火力掩护方法,袁绍在官渡之战,曹仁围攻夷陵(甘宁部),司马懿围攻襄平,都采用了这个方法。
  不过,堆砌土山工程比较大,诸葛亮时间有限,来不及。于是,诸葛亮就紧急打造了井阑。
  所谓井阑,就是用木材制造成井栏形状,士兵爬上去,居高临下射击敌军。
  诸葛亮"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井阑有百尺之高。
  在井阑火力的压制下,蜀军填上堑壕,直接攀城而上。
  应对这种火力压制的方法,通常是守方也加高城墙。
  官渡之战中,袁绍以此法压制曹军,曹军"亦于内作,以应之"。
  郝昭在城内紧急内筑城墙,以加强防御的稳定性。
  诸葛亮遂再调整战法:挖掘地道。
  郝昭令人在城内穿地横截之,你挖进去的蜀军刚好送上门来作俘虏。
  打了20多天,攻不下。
  魏军部分援军靠近,诸葛亮被迫退军。
  郝昭一战成名。这就是命
  得知此事,魏明帝大喜,封其为列侯,并亲切接见了郝昭。
  会见的印象很好,曹睿兴奋地对孙资说:你家乡有这么个牛逼的人,真是社稷之福呀!
  重用!一定要重用!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郝昭病重了···
  魏明帝十分忧虑,下诏减损大官肴馔,以为郝昭祈福。
  司马懿劝阻:郝昭一病不起,"此乃命也"!减损大官肴馔,不合礼制,过分了···
  这就是命!临终的见解
  临终时,郝昭对儿子做出了几点指示。
  1、别再作将了。
  我打了一辈子仗,知道这不是什么好差事。
  2、千万不要厚葬。
  我打仗时,为了制造攻城器械,多次挖掘人家的坟墓(以棺木为材料)。
  所以,厚葬这个事情,对死者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人生有生所,死了又能去哪里呢?
  "今去本墓远,东西南北,唯汝而已",你看着办吧。
  郝昭,出身部曲将,数战有功,成为杂号将军。
  陈仓挫亮,一战成名,本来算是终于混出头了。
  而从陈仓之战的表现看,郝昭确实拥有杰出的军事才能。
  若得重用,郝昭必然能有更大的作为。
  然而,在得到重用之际,郝昭却病重而死,这大约就是运气吧。
  郝昭,生卒不详、父母未知、配偶未知、兄弟未知等,这样一位将领,就算厉害,应该也厉害不到哪里去。否则,历史不可能记载的这么模糊。
  所以,郝昭以1000士兵击退诸葛亮数万军队的说法,本身可能就没有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则需对史料进行分析甄别,或许才能还原历史真相。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公元228年)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军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
  这里(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只提到了王双,并没有提到郝昭。当时,诸葛亮因粮草不继,无奈退兵,并在退兵途中,斩杀王双,似乎王双比郝昭还要重要。《三国志·曹真传》记载:"真以亮惩於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
  这里,虽提到了郝昭和王生(王双),却称赞的是曹真谋略。说曹真早已料到诸葛亮攻打祁山时,必定会向陈仓出兵,所以才派郝昭和王生提前做好防御准备。
  后来,果如曹真所料,诸葛亮突然来到陈仓城时,却被早已做好准备的郝昭和王生拒之城外,连续攻城20日不能下。
  因此,魏明帝封赏曹真食邑共二千九百户。也就是说,曹真才是此战的最大功臣,而郝昭和王生只是陪衬。
  《三国志·明帝纪》注引《魏略》载:"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纔千余人。"
  这里,说诸葛亮当时的领兵数万,而古代所说的数万,一般是指5万以上,但诸葛亮历经7年的五次北伐,兵力几乎很少达到3万。
  再说,曹真早已料到诸葛亮会出兵陈仓,绝对会派出足够应对诸葛亮大军的兵力,又怎么可能将一切希望放在"不可预知"的郝昭身上呢。不就是明知有风险,却要在有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去冒险,岂不是傻子所为,能将大将军的曹真傻吗?
  通过以三个史料来看,郝昭是否真以"千余兵击退诸葛亮数万军队"的说法,是存在商榷的,而郝昭之能是否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厉害,更是需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再来看看《魏略》中对"陈仓之战"的描述,可能感觉还有点可笑。
  《魏略》:"(诸葛亮)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
  有兴趣的话,不妨去做个实验,将一块布团蘸上汽(柴)油,点燃后放在一段光滑的木材上面,便会发现,直到布团烧成了灰烬,木材也不会被点燃。现代的汽油尚且如此,更何况当时的燃料呢。
  如果说,当时的火箭头上装有火药,那更是无稽之谈。因为,火药是隋唐时期著名的医药家和炼丹家孙思邈发明的。根据他著的《丹经内伏硫黄法》记载,硫磺、硝石、木炭混合制成的药粉,也仅是最初的火药雏形,而真正将火药当武器使用的时期,却是数百年后的宋朝。
  所以,该史料中所讲"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显然并不符合作战常识。是否,存在"表功"过度,或造假,就不得而知了。
  《魏略》:"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于内筑重墙。"
  当时,蜀军攻打陈仓城时,曾使用百尺高度的井阑。因井阑高度超过城墙,所以蜀军可以站在井阑中向城中的魏军射箭。同时,蜀军在井阑弓箭兵的掩护下,迅速用土填平护城河后,以云梯攀城攻城。
  对此,郝昭于城内筑"重墙",因"重墙"比井阑高,魏军便依托"重墙"的高度,俯射井阑中的蜀中,从而破了诸葛亮的井阑。
  但是,想过没有,以郝昭千余兵力,筑一面高于城墙的"重墙"需要多少时日呢,就算不作战,没个一年半载恐怕也难以筑起来吧?更何况是在蜀军井阑弓箭兵的俯射下,能不能筑起来都是个大问题。
  或许,有人会说,城中可能有数千百姓。那么,想想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来看,一个边境县也仅有千余户人家,而同为边境县的陈仓县的陈仓城中能有多少人呢,能用于筑城的劳力又有多少人呢?所以,不管怎么说,在诸葛亮"昼夜相攻拒二十余日"期间,绝对是无法筑起"重墙"的。
  后来,明代文学批评家毛宗岗曾这样评价这一战:"孔明不减公输,郝昭不减墨翟。"显然,他对作战细节也并未深思,虽然评价形象,却有失常识。
  最终,"亮无计,救至,引退。"同时,根据《三国志·张郃传》记载:"郃知亮县军无谷,不能久攻"来看,当时因魏国的援兵到来后,诸葛亮已知无法攻克陈仓城,又因粮草不继,这才无奈退兵。
  此战后,魏明帝封郝昭为关内侯。不久。郝昭因病身亡,留有一子郝凯。
  所以,郝昭以1000士兵击退诸葛亮的数万军队的说法,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更不能以一二句史料,来做判断,或当成"黑亮"的依据。只有多史料综合对比,并加以分析,或许才会看到历史的真实面目。否则,很容易将伪史料,当成真史料。
  图片来源网络
  东汉末年至曹魏初年,魏国有一个著名将领,曾经以1000余名士兵,击退诸葛亮的数万大军,历史上确有其事。
  此人就是郝昭,他为人非常雄壮,很小的时候就从军打战,为曹魏屡立战功,逐渐晋升为"杂号将军"。这个杂号将军可不是什么杂牌军,他们曹军边防军中的精锐部队。
  中国正史《三国志》记载:
  真以亮惩於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意思就是说:曹真认为诸葛亮出祁山,必然经过陈仓,于是命令郝昭等人镇守陈仓。
  郝昭等人接防后,马上修治城墙,来年的春天,诸葛亮果然围困陈仓,郝昭已然有充分的准备,诸葛亮始终不能攻克该城。其实,诸葛亮早就听说郝昭在河西的威名,考虑到难以攻下城池,便让郝昭同乡人靳详,在城外远远地劝降。
  郝昭在城楼上对靳详说:"你不必多说,只有一死而已。你回去告诉诸葛亮,就来攻打吧。"靳详没办法,只好返回蜀军军营。
  但是,诸葛亮自以为有几万兵马,而郝昭才有一千多兵众,又估计东来的魏军救兵,未必就能及时赶到陈仓,于是进军猛攻郝昭军。
  昼夜攻守,连续不断的进攻,相持了20余天,诸葛亮仍无法攻下陈仓,与此同时,曹真派遣费曜已经领援军到来,诸葛亮不得已只能下令退军。据《魏略》也有相关记载说:诸葛亮本来就听说过陈仓坚固,等到了之后,看陈仓早已有准备,又听说郝昭就在城中,也是大为吃惊。
  诸葛亮率军北伐,为郝昭所阻,劝降不成,昼夜相攻二十余日后,被迫退军。这个事情让曹魏朝廷上下都兴奋不已。战后,魏明帝立马下诏褒奖郝昭,赐其为爵关内侯。
  郝昭后来回到洛阳,魏明帝居然还亲自接见了他,高兴地对中书令孙资说:"你的乡里,居然有这般豪爽之人,为将能如此,朕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魏明帝本来还打算要重用他。可惜郝昭不久却生病,而且一病不起,魏明帝很是忧虑,还下诏减损大官肴馔,颇有斋戒为其祈福的用意。
  可惜,郝昭为关内侯不久。最后还是因染疾而病死。我个人估计,一代魏国名将郝昭被诸葛亮强攻20余日,惊魂未定,艰苦备尝,也可能是过劳死。
  我是@龚柳辉   请大家关注我,和我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热心评论和分享!
  诸葛亮在中国人心目中历来都是智慧的化身,不管是在正史抑或野史中,诸葛孔明都是绝顶聪明、智慧超群之人。他早年鲜有败绩,还经常上演以少胜多、绝境生还的经典战役。
  不过,在后蜀时期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却碰到了一个扎手的硬茬,让他不得不铩羽而归,尝到了失败的苦果。这个人就是魏国的首功之臣郝昭。
  如果不是这场战役,名不见经传的郝昭也许会被淹没在历史滚滚长河中,绝少被人提及。但经此一役,郝昭不但挡住了鼎鼎大名的诸葛亮的进攻,而且以寡敌众坚持了近一个月,让他就此青史留名,成为了一代骁勇名将。
  (郝昭剧照)
  那么,郝昭是何许人也?他是怎样在和诸葛亮的对阵中占据上风的呢?其最后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郝昭是太原榆次人,年轻时体格强壮,喜好舞枪弄棒,好勇斗狠,"以义勇扬名于乡"。后来投身行伍,很快得到上司的赏识,迅速由一名士卒擢升为标首,直至位列将军,成为魏国的一名猛将。
  魏文帝黄初二年,郝昭随镇西将军曹真,进剿河西胡治元等人的叛乱。在此战役中,郝昭有勇有谋,身先士卒,深得曹真的喜欢,后升迁为"杂号将军",不过为何被赐了这么个奇怪的名号,史籍中并未说明。
  此后,郝昭就替魏国长期镇守西南边陲,一边抗衡蜀国的进攻,一边防范羌人的反叛。
  公元227年,诸葛亮就曾为北伐中原开始谋划。他趁着魏国新君魏明帝刚刚登基不久,唆使西平郡守将麹英杀死临羌县令,想方设法策反了他,以实现将西平郡作为北伐跳板的目的。
  一时间,魏国西部边陲风声鹤唳,危机四伏。一旦诸葛亮此计得逞,将是对曹魏的一次重大打击。
  关键时候,郝昭力挽狂澜,受命于曹真讨伐麹英,快速赶在蜀军接应麹英之前,将叛乱平息。并一鼓作气将麹英斩首,干净利落地弹压了此次叛乱,让诸葛亮的计谋落空,史称"民夷畏服"。
  (诸葛亮剧照)
  在第一次的较量中,诸葛亮并未讨到半点便宜,其策反之计化为了泡影,也让他的兵出祁山之计功败垂成。经过这次交锋,郝昭意识到诸葛亮绝不会就此罢手,一定还会另寻他路,再出祁山,而陈仓必定是诸葛亮下一次攻击的对象。
  郝昭将顾虑禀报了曹真,得到曹真的赞许。曹真马上命令他加固陈仓城池,储备战略物资,务必加强陈仓的防务。
  公元228年8月,诸葛亮果然率数万大军,开始了第二次北伐。蜀军一路直扑陈仓,在12月天寒地冻之时,兵临陈仓城下,将只有1000余魏军守卫的陈仓团团围住,伺机发起攻击。
  郝昭早有准备,不但加固加高了城池,还实行坚壁清野,等待着诸葛亮的到来。诸葛亮知道魏军守城将领是老对手郝昭后,明白此人虽只有区区千余兵力,但勇猛兼备,不好对付。便找来郝昭的同乡人靳祥,希望能劝降郝昭,兵不血刃地占领陈仓。
  靳祥举着白起来到城墙下,高声喊话,希望郝昭明白双方力量悬殊太大,不要以卵击石,早早打开城门,归降蜀汉。
  郝昭听后,回应道:"魏家科法,卿所练也;我之为人,卿所知也。我受国恩多,而门户重,卿无可言者!但言,必死耳!卿还谢诸葛,便可攻也。"
  诸葛亮听闻郝昭之言后,被他对曹魏的一片赤诚所感动,惜才之心油然而生,便吩咐靳祥再试一次,希望郝昭能回心转意。没想到,郝昭视死如归的决心坚如磐石,怒喝靳祥道:"前言已定矣,休再多言!我识卿耳,箭不识也!"靳祥只好灰溜溜地返回蜀军营地。
  (蜀魏战争)
  诸葛亮见劝降失败,便仗着兵力上的优势,对陈仓发起了猛攻。郝昭也不甘示弱,身先士卒地率领着千余守军拼死抵抗。
  一时间,城墙内外箭矢如雨,杀声震天,双方均寸土必争,咫尺不让,上演了惨烈的攻防战。一晃数天过去,两军都损失惨重,但却仍然势均力敌,谁也没能占据丁点儿上风。
  诸葛亮忌惮曹魏援军到来,发起了一轮又一轮更加猛烈的攻势,士兵们踏着战友的尸体,扛着云梯、推着冲车潮水般涌向陈仓的城墙。
  每当蜀军的云梯将要接近城墙时,郝昭便命令魏军用火箭还击。一时间,城墙下烈焰升腾,云梯上燃起了熊熊大火,蜀军纷纷跌落摔死或烧伤,惨叫之声不绝于耳。
  诸葛亮见地面进攻受挫,转而命令士兵挖掘隧道,想从地下攻入城内,尽快啃下这个硬骨头。没想到,郝昭早就想到了这招,让士兵们在城内横挖沟壕分段截击,一旦发现地下潜入的蜀军,通通消灭。
  就这样,诸葛亮和郝昭见招拆招,始终难分高下,郝昭硬是凭借着区区千余士兵。生生阻挡了诸葛亮近一个月,把个小小陈仓变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终于,郝昭等到了援军,诸葛亮却已经弹尽粮绝,锐气尽失了。他不敢恋战,只好率领残兵败将匆匆南撤。
  郝昭这一以少胜多之战,得到了魏明帝的高度嘉奖,不但亲自诏见了他,还赐予他关内侯的爵位,并高兴地对他说:"魏国有你这样的为将者,我还有何虑呢?"
  不过,就在此战后不久,郝昭却突患恶疾,英年早逝了。临死之前,郝昭还不忘嘱咐后人,其丧葬务必从速从简,不必车马劳顿地返柩故里,只需将他埋葬在陈仓即可。
  (参考资料:《三国志》《华阳国志》等)
  演义中,诸葛亮得知镇守陈仓的郝昭病重,效仿"兵仙"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策,表面上派出魏延、姜维两员大将,只带领5000士兵去夺取陈仓。两人感到非常奇怪,前不久,丞相诸葛亮亲自带领数万大军,经过二十多天的进攻,都没有打下陈仓。
  现在魏延、姜维只带领5000人,去攻打固若金汤的陈仓,确定这不是开玩笑吗?然而,魏延、姜维虽然疑惑,但是军令难违,只能接受军令而去。两人来到陈仓城下,看不到一面旗帜,不知虚实,不敢轻易攻城,犹豫不决。陈仓城上突然一声炮响,旗帜招展,只见一个"纶巾羽扇,鹤氅道袍"的人出现,他就是丞相葛亮。
  原来诸葛亮让魏延、姜维准备三天后出发,攻打陈仓,只是迷惑敌人的计策。同时,诸葛亮带领关兴、张苞两员小将军,星夜倍道行军,来到城下,再有细作在城内放火,令陈仓城陷入混乱。陈仓守将郝昭得知后,惊惧而死。魏兵失去主将,四散奔逃,诸葛亮于是顺利夺取陈仓,报了上次攻打20多天无功而返之仇。
  演义中,诸葛亮报了陈仓失败之仇,那么在正史上,诸葛亮也如愿以偿夺取陈仓城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详情如下。
  正史上,郝昭,字伯道,少年从军,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大将军曹真发现郝昭是一个人才,大力推荐,并让他镇守军事重地陈仓(演义中是司马懿举荐),重点防御蜀汉诸葛亮的侵犯。
  公元228年末,229年年初,诸葛亮率领大军从散关出发,包围陈仓,并发动了大规模攻击。没能攻下。郝昭不负众望,没有辜负大将军曹真的举荐,成功抵御了诸葛亮的进攻。
  当时郝昭在陈仓城,修筑工事,异常坚固,诸葛亮本来想劝降,于是派出郝昭的老乡靳详,在城外劝降,说一些蜀军兵强马壮,汉室正统,而曹魏属于篡汉之贼。然而,郝昭不为所动,在城楼上对好朋友靳详说道:"魏家科法,卿所练也;我之为人,卿所知也。我受国恩多而门户重,卿无可言者,但有必死耳。卿还谢诸葛,便可攻也。"
  靳详见劝说无果,回报诸葛亮。诸葛亮还不死心,继续让靳详前去劝说郝昭。这次,靳详对郝昭说了一些带有威胁的话,诸如"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天兵降临,如不归顺,后果自负"之类的话。郝昭又不是吓大的,自然不会被靳详的话吓唬住,还是重申自己的志愿。他还对靳详说道:"我认识你,是朋友,但是弓箭不认识,再劝说就放箭了。"
  靳详无奈,只能如实汇报给诸葛亮。诸葛亮大怒,认为郝昭不识抬举,自己劝说他,却遭到无情拒绝,必须强攻下来,给他一个教训。诸葛亮有数万大军,而郝昭只有一千人,援兵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双方兵力对比之下,陈仓城难道还攻不破吗?
  诸葛亮于是架起云梯,攻城,郝昭放火箭,射向云梯,云梯上的蜀军被烧死无数,还有不少从云梯上掉落下来的。诸葛亮再用冲车,冲击城门,郝昭却从城上扔滚木礌石,压折冲车。诸葛亮看云梯、冲车皆被破,于是又向城中发射土,想要填平,却被郝昭在内城筑墙破之。
  诸葛亮又想通过地道,进入城中,还是被郝昭破了。就这样,你来我往,诸葛亮和郝昭攻防二十多天,打得有声有色。诸葛亮最后黔驴技穷,再加上曹魏大将费曜奉大将军曹真之命,带援兵到来。诸葛亮无奈之下,只能退兵。
  《魏略》: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于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余日,亮无计,救至,引退。
  诸葛亮自以为几万兵马,而郝昭才有一千多兵众,又估计东来的救兵未必就能赶到,于是进军攻打郝昭。昼夜攻守相持了几天,诸葛亮仍无法攻下,此时曹真派遣费曜领援军到来,诸葛亮怕被包围,只有退兵。
  郝昭结局
  在陈仓守卫战之后,魏明帝曹叡下诏书,嘉奖了郝昭,认为郝昭仅凭借1000人,抵御诸葛亮数万蜀军,坚守陈仓城达20多天,并成功击退诸葛亮大军的进攻,功不可没,赐爵关内侯。魏明帝还亲自接见了郝昭,再次表扬了他,并对中书令孙资说道:"你老乡郝昭是一个将才,有真本事,我很欣慰啊。"
  魏明帝曹叡还准备重用他。然而,事与愿违,郝昭病重,魏明帝得知之后,心中非常忧虑,担忧郝昭的病情。郝昭还是病逝了,曹魏失去了这样一个善于防守的大将。
  因此,正史上和演义中郝昭的结局并不一样。正史中,郝昭并不是死于蜀军惊吓,而是病逝的。
  前往"魁哥说三国",观看更多三国精彩文章。
  首先要说一下,诸葛亮在陈仓可能并未全力攻城,而且击退诸葛亮的并非只是郝昭的部队,还有曹真的大军在。
  根据《魏略》记载,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以后,曹真命将军郝昭在陈仓口筑城,防止诸葛亮出陈仓道北伐。就在几个月后,诸葛亮真的兵出陈仓道,进攻郝昭守卫的陈仓城。郝昭手下不过千余兵马,而蜀军有数万之众。诸葛亮以云梯、冲车、井阑、地道等方式攻城,却被郝昭击退。最后魏国援兵赶来,诸葛亮不得不撤军而退。
  不过这个记载和《三国志》略有出入。
  根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和《三国志·明帝纪》记载,诸葛亮率军出散关包围陈仓以后,曹真就命费曜等率军赶来救援。诸葛亮撤军时,魏将王双率兵追击,被诸葛亮击败,王双战死。
  而《三国志·张郃传》也写到诸葛亮攻打陈仓时,曹叡命张郃率军三万赶来救援,结果没到诸葛亮就已经撤军。郝昭手下不过千余人,张郃援军未到,追赶诸葛亮的显然不可能是郝昭和张郃的部队,只能是曹真手下的兵马。
  所以在诸葛亮围攻陈仓时,曹真就已经率部赶来,魏军并不只是只有郝昭手下的千余人。
  另外诸葛亮此次北伐主要是因为魏国派司马懿、张郃进攻东吴,东吴向蜀汉告急,所以才出兵北伐,以吸引魏国注意力。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也不会全力攻打陈仓,白白损伤士卒。因此此战实际的规模,远不如《魏略》说的那么大。
  当然,郝昭以千余兵马守住陈仓这个功劳也是很大的,所以事后被曹叡封爵,并打算提拔使用。可惜郝昭不久就病逝,错过了升官的机会。
  诸葛亮是千古贤相,却并非是神人,他也曾经有过败绩,成为魏国将领的"背景布",这个人名为郝昭。
  郝昭,从军经历丰富,少年时便开启的戎马一生。
  而且郝昭为将有方,带兵打仗有韬略而且十分果敢,曾经与魏平一起驻守金水时,奉命不得西渡,但是此时西部的叛军刚刚崛起,如果此时出击,必然大获全胜,以绝后患。
  郝昭在权衡之下,果断决定违背"不得西渡"的军令,冒着获罪的危险选择主动出击,为国家争取更有利的局面。
  后来,郝昭得曹真命令负责驻扎陈仓,抗拒蜀汉,曾率领千余守军,与诸葛亮激战20余日,令诸葛亮退军。
  郝昭也因此次守城之功,"诏赐昭爵关内侯。"
  魏明帝此刻正是外忧内患,忧心忡忡,当他与郝昭见面后,觉得郝昭是可用之才,要对他进行重用,可惜的是,郝昭却时运不济,在得到重用之前,就早早的病逝了,令人惋惜。
  曾国藩曾经评价过此事,他认为,"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
  不过,曾国藩的言论虽然颇有道理,却又有失偏颇,因为郝昭于陈仓千人抗拒诸葛亮数万人的"壮举"中,其实还有一层深意在其中,里面有郝昭之勇,亦有诸葛亮之谋略。
  真以亮惩於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三国志》
  228年1月份,诸葛亮的北伐因为失去街亭而宣告失败,曹真与郭淮、张郃取得胜利,在胜利以后,曹真认为诸葛亮明年还会再来,并且一定会走陈仓,于是命郝昭、王双(王生)守陈仓。
  根据《魏略》的记载,228年11月,诸葛亮果然来围陈仓,而此时郝昭、王双已经准备很久,不仅布满鹿角,而且深沟高垒,以待诸葛亮前来。
  最终,诸葛亮面对有准备的陈仓,围攻未果,只能悻悻离去。
  此战中,诸葛亮带兵数万,而守城的郝昭、王双仅有千余人守城,结果是诸葛亮无功而返,甚至在《魏略》中记载,诸葛亮初围陈仓时,得知是郝昭守城,"大惊愕"。
  郝昭虽然在三国末期算个人物,但是与诸葛亮相比确实属于萤火与皓月争辉,诸葛亮听闻他的名字,表现出"大惊愕"的状态,显然不太现实,即便是诸葛亮面对司马懿,也绝对不会如此失态。
  那么,郝昭为何能够守住诸葛亮数十倍兵力的轮番攻击,这背后又有哪些罕有人知的隐情呢?
  228年11月,诸葛亮组织大军再次对曹魏进行北伐,这个时间很特别,仅仅距离他上次北伐失败8个月左右。
  这么短的时间里,诸葛亮为什么要再次发起北伐?因为他在响应东吴方面的战事。
  228年9月曹休兵败石亭,陆逊大获全胜,士气正旺,曹魏为报仇雪恨,起三路大军对东吴发起攻击。
  诸葛亮此时发起北伐,其实是在策应东吴,这也是孙刘联盟在具体战争中的切实作用。
  诸葛亮此举,太过高明,直接到导致驻扎在荆州境内的张郃,不得已千里迢迢带援兵赶来,抗击诸葛亮。
  蜀汉的数万大军,在诸葛亮的带领下,走了千余里的陈仓道,来到陈仓城下,以数万兵力包围只有郝昭、王双率领千余人守城的陈仓。
  诸葛亮对郝昭、王双,数万蜀汉大军对陈仓的千余守军,这种情况下,不要说陈仓能够坚守20多天,郝昭、王双能坚持两天,诸葛亮都对不起他的名头。
  让我们看看诸葛亮进攻陈仓的过程和最终结果,从种寻找一些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
  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才千馀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於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於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於城里,昭又於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馀日,亮无计,救至,引退。——《魏略》
  诸葛亮对阵郝昭、王双,诸葛亮先是采取乡党劝降策略,派郝昭的同乡靳详前去劝降,结果郝昭丝毫不理会,不仅称自己"但有必死耳",并且感谢诸葛亮的盛情劝降。
  得到这个消息以后,蜀汉大军开始攻城,毕竟几十倍于敌人的兵力,攻城已是必然,这一点郝昭也很清楚,只是不畏死而已。
  诸葛亮先派云梯兵进行攻城,郝昭则以火箭射云梯,将梯子烧毁并且将梯子上的人全都烧死;
  诸葛亮再派冲车攻城,郝昭又"以绳连石磨"将冲车毁坏;
  几个回合下来,双方的攻防越来越激烈,而且越来越玄幻起来,诸葛亮甚至动用了百尺井阑来攻城,从其上俯射城中。
  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是诸葛亮的这些攻城设备却都能带过来,一千里地的行程,恐怕早就散架了,最大的可能是,诸葛亮的蜀汉军队是临时制作的井阑,也不可能达到百尺那么高。
  就在我们惊奇诸葛亮的攻城器时,再继续看郝昭防守诸葛亮的百尺井阑方式,更令人大跌眼镜,他居然"於内筑重墙"。
  诸葛亮与郝昭"昼夜相攻拒二十馀日",也就是说郝昭"於内筑重墙"的时间极短,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妙招,能够不做地基的情况下,就能建造出防御百尺井阑的高墙来。
  《魏略》在这一段的记载十分可疑,双方的过招拆招太过浮夸,最终的结果更是奇怪,诸葛亮最终竟然无计可施,见张郃的援军到来,便悻悻离去。
  诸葛亮大军围困陈仓时,其实并非没有建树,王双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蜀汉大军所杀,而且诸葛亮也不是因为攻不下陈仓离开,在围困陈仓20多天以后,他并没有撤军回汉中,而是直奔建威,打算与他事先安排去攻取武都、阴平的陈式部队会合。
  诸葛亮离开的这个时间点,正是张郃援军到来,又恰巧能赶在郭淮军面前进行拦截,如果说这是诸葛亮败退,就太过巧合了。
  而且,诸葛亮与陈式会合以后,粮草问题也得到解决,显然,诸葛亮的这次出击陈仓,只是虚晃一枪的虚招,根本不是郝昭以千人抵挡诸葛亮数万精兵的经典防守之战。
  陈仓之围既是帮助东吴盟友吸引火力,同时又攻取武都和阴平二郡,一切都在诸葛亮的计算之内。
  说来也挺神奇的,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发明了高科技武器诸葛连弩的神人诸葛亮,怎么会吃这么大的亏,带着几万兵马却被一个叫郝昭的人给击退了,这事儿是真的么?
  别说,史书上还真有关于这段的记载。
  一、《魏略》的记载
  据《魏略》所载,公元228年冬,诸葛亮趁着魏国关中虚弱之机,又一次带着大部队北伐来了,这一次他的目标是陈仓县城。可是,让诸葛亮没有想到的是,魏将郝昭在此镇守。
  那么说,这位郝昭是何许人也呢?
  这位郝昭本是太原人,虽然在三国大战的主战场上未曾露面,但是在平定河西的战争中可是屡立战功,镇守边郡十余年,早已威名赫赫。
  此番诸葛亮听闻郝昭在此,不由得也是大吃一惊。本着一贯谨慎的原则,诸葛亮决定还是攻心为上,于是就找来了郝昭的同乡靳详前去劝降,郝昭岂是如此易与之辈?当然一口回绝了。诸葛亮暗自思量:陈仓守军不过千余人,我手中却有数万人马,料他援军没这么快前来。于是,一声令下,攻城!
  怎料想,攻城大战如此艰苦,二十余日里昼夜相持,蜀军却并未攻破陈仓城分毫,而此时的蜀军粮食却有些不继了,曹真派来的援军也杀到了,无奈之下,蜀汉丞相诸葛亮只好吃了这个哑巴亏,撤军了。二、《三国志》怎么说的呢?
  按照《魏略》的介绍,诸葛亮这个亏可是吃得够大的,当真称得上是他一生的污点了。不过,按照《三国志》的记载,似乎又有了些不同之处。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三国志》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三国志》
  看得出来,在《三国志》里,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并没有具体兵力的对比,而且曹真的神机妙算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是曹真料到诸葛亮将会攻打陈仓,并安排郝昭等人驻守,应该也不会有后来的那场漂亮仗了。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假如说曹真已经料到了诸葛亮会来攻打陈仓,又怎么会只安排一千余人防守而不作援军安排呢?这就有些逻辑问题了。
  那么我们应该相信《魏略》还是《三国志》呢?
  从作者早看,《魏略》出自于曹魏郎中鱼豢之手,而《三国志》则是蜀汉及西晋时的史学家,二人所处年代与史实发生时间都不太远,而且陈寿在写《三国志》时,也借鉴了不少《魏略》的内容,从成书角度来说,《魏略》还是早于《三国志》的。
  不过,从基本逻辑上来看,曹真在这场战场后得以增加封邑,想来还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所以,派遣郝昭驻守陈仓,并给予充足的配备这是必须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关于这段史实,《三国志》的可信度还是要高于《魏略》的。再加上《魏略》中有郝昭手中千余人,抵抗蜀军数万人二十余日的叙述,我们有理由推测,《魏略》在这段史实中有夸大郝昭能力的嫌疑。
  所以,更大的可能还是因为陈仓城兵力、粮草、军械等准备充足,再加上郝昭用兵得当,才得以保证魏军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了胜利。三、郝昭的结局
  .不管怎么说,郝昭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为什么如此有能力的一个人后来就没有继续发光发热了呢?他后来去干嘛了呢?
  郝昭击退诸葛亮后,魏明帝曹叡特意下诏褒奖郝昭,夸奖他守城有功,并赐爵关内侯。后来,郝昭回到洛阳后,还得到了魏明帝的亲自接见,并打算重用他。
  只可惜,连年的征战让已不再年轻的郝昭陷入了重病的折磨,不久便辞别了人世。击退诸葛亮一役也成为了他人生中最后的辉煌。
  郝昭这个人在三国里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名气,他最辉煌的一战就是在诸葛亮数万军队的进攻下守住了陈仓,这使得他深得魏王曹叡的看重,但是本来已经要升官的郝昭却并没有这么好的命,最后早早病死。
  根据正史《三国志》中的记载,其实陈仓守卫战的功劳不仅仅只有郝昭,其实也有曹真和诸葛亮的一份功劳。
  那么为什么说陈仓还会有诸葛亮的功劳呢?
  这件事发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虽然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但是此时的诸葛亮却并没有准备好,而诸葛亮之所以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出兵北伐,则是因为东吴派人求援来了。
  当时的魏王曹叡派遣司马懿和张郃出兵东吴,东吴防线压力骤增,于是像蜀国告急,得到消息的诸葛亮为了抓住战机,在没有准备完全的情况下出兵北伐。
  在得到诸葛亮出兵以后,曹真命令郝昭于陈仓筑城阻挡诸葛亮的北伐。所以诸葛亮和郝昭的陈仓之战就这么开始了。
  并且在曹真得到消息后,就立马命令费曜和王双领大军前来支援,因为曹真知道只有千余士兵的郝昭肯定是不能抵挡住诸葛亮的全力进攻的。
  所以在魏将大军来到之前,抗住了诸葛亮第一波攻势的郝昭就算是赢了,而诸葛亮眼见曹魏援军即将到来,也没有恋战就退走了。
  对于诸葛亮来说,这次的攻城战其实更像是一种试探,未能尽全力,能攻下城最好,攻不下也不要紧。
  而陈仓之战的主角郝昭,虽然打了胜仗,却并没有好命去享受这荣华富贵了。
  诸葛亮在三国历史中可谓神一般的存在,但却在陈仓之战中以绝对优势兵力败给了曹魏一员不甚知名的战将——郝昭。而郝昭也凭借此战一战成名,留名史书。那么郝昭在正史中的结局如何呢?
  郝昭,字伯道,并州太原人,东汉末年、曹魏初年名将。当时并州人多半勇武过人、弓马娴熟,出了很多名将,诸如吕布、关羽、张辽、徐晃等人,所以并州出身的郝昭底子并不差,经过基层长期的历练后晋升为杂号将军。
  曹魏建立后,西北羌胡在蜀汉的煽动下蠢蠢欲动,郝昭被派往凉州平叛,经过数年作战,成功斩杀了叛军首领麴演等人,于227年平定了凉州叛乱。翌年,都督关中的曹真任命郝昭守备关中要地陈仓。
  229年,蜀汉诸葛亮挥师北伐,率领主力出散关,直扑陈仓。不过郝昭已经在陈仓驻扎了两年时间,为防备蜀汉加固了城防,再加上陈仓为"万夫莫开"之地,使其成为一座坚固的堡垒要塞。
  但是,郝昭手下只有1000余名士兵,面对诸葛亮的主力部队,胜负仍未可知。不过在东汉末年,陈仓同样上演过以少胜多的战例。188年,西凉叛军马腾、韩遂、王国等人以十万兵力合围陈仓,但董卓和皇甫嵩以4万兵力坚守80余天,最终成功拖垮了马腾等人,大获全胜。由此可见,陈仓确实是易守难攻之地。
  郝昭面对诸葛亮的围攻沉着应战,以火箭、火石等武器烧毁了蜀汉军队的攻城器械,用土石阻断蜀汉军队开挖的地道,诸葛亮围攻数日未果,又得知曹真派军前来接应,所以只能无奈撤军。最终郝昭完美复制了40多年前的陈仓之战。
  陈仓一战,使郝昭名声大噪,赐爵关内侯(最低等的爵位),并有幸被曹睿召见。曹睿对贴身秘书孙资说,你有这样能征善战的老乡(两人同为太原人),我还愁啥呢?不过正当曹睿要重用郝昭的时候,郝昭却身染重病,不久便病逝了。
  郝昭打了一辈子仗,深知战场的残酷。尤其是陈仓一战,郝昭为了应对诸葛亮,下令将城内周边的坟冢尽数挖开,用其砖石木材制作各种器械,这极大触动了他。所以郝昭告诫后人,今后要将其薄葬,切莫厚葬,因为这样根本没有什么用,徒有虚荣。
  假使郝昭不这么早病亡,可以预见凭借他的籍贯、资历和能力,很可能成为曹魏军中的重要人物,继续在关中地区与蜀汉对抗,发展轨迹大概率和同郡的郭淮类似。

1964年,上将张爱萍开会时突然告假,周总理为何拦下他搜查口袋1964年一场特殊的会议正在中南海召开,突然间上将张爱萍告假要离开会场。主持此次会议的周总理一反之前亲和的作风变得很严厉,随着张爱萍走出会场要求搜查他的口袋。刚开始周总理向张爱萍询志愿军集结120门喀秋莎齐射美军阵地,李奇微大惊苏联参战了?1951年1月2日清晨,新任美军第8集团军军长李奇微给顶头上司麦克阿瑟写了一份新年贺卡,贺卡中李奇微颇有信心的向麦克阿瑟表示朝鲜战争形势一片大好,要不了多久美军就可以班师回国,结束128年诞辰,怀念伟大领袖毛泽东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战略家理论家,思想家,军事家。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19你见过最神奇的画是哪张?我见过最神奇的画是挂在天安门上毛主席的画像。无论你在哪个位置,他老人家总是用慈祥的目光看着你。那种被关爱的感觉幸福满满的!作者用心之作品,无比感谢!不知作者(画家)是谁?我见过最神退休后的耿飚爱逛旧书摊,对子女教育很重视革命年代中,有一个没有军衔的外交家国防部长,他的一生活跃在军事政治和党三个领域。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就是耿飚,一生鞠躬尽瘁,为国家效忠效力。耿飚从童工到将军再到外交家,他韩国吹出来的名将白善烨,碰到志愿军就逃跑,美军都对其无可奈何白善烨是韩国第一个陆军大将,参加过镇压抗日部队的行动,故而在朝韩民间小有名气。日本投降后,白善烨一路从北逃到南,参加了美国设立在韩国的培训班。由于和美国人一样信仰着基督教,加上在美三年抗美援朝,中美两国战死的最高将领,皆非前线牺牲,分别是谁引言从志愿军开始进入朝鲜作战,到谈判协议达成,这个过程中无数牺牲的将士们捍卫了新中国的尊严,也成就了一块历史的丰碑。在艰苦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可谓牺牲巨大,但是说到牺牲的最高级别指下级功高震主,上级必须要打压,否则下属威望过高,就会篡权夺位职场智谋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参考书籍资治通鉴晋纪十七(公元332)事由赵国主石勒病重,中山王石虎进入禁中侍卫,矫称诏令,长征路上的伟大战役飞夺泸定桥为何被质疑是虚构?长征是共产党率领下的红军在土地革命时期的一场伟大壮举,广大红军将士以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斗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最终胜利到达陕北,长征路上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像四渡一碑两段藏两地最近,网上有一段视频,旅顺一个网名叫南满的小伙,一口气把肃亲王善耆碑碑文背诵下来。就这一点,从事碑刻专业研究的工作者也望尘莫及。受此启发,我再简要说说此碑的来历和残碑的遗憾。清朝灭欧洲的王莽,未加冕的国王,克伦威尔如何战胜国会?克伦威尔在英国历史上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他赶走了暴君(事实上说查理一世残暴有点冤枉他了)建立了共和国,然后又亲手毁掉了共和计划,压迫国会,以护国公的名义实行独裁。在他统治期间有很
文明互动视野下的丝绸之路来源光明日报丝绸之路是一条沟通古代东西方诸文明的桥梁。自从张骞通西域以来,中国与远至地中海和印度洋的丝路沿线国家地区和民族建立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古代世界各主要文明地区也因此成为一他是李先念的女婿,父亲是开国少校,曾任国防大学政委,官至上将开国少校刘建德,大家知道吗?的确在1955年的军队授衔中,刘建德的军衔才只是一个少校,但是在后来他也是担任了很重要的职务,像兰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刘建德是安徽人,小时候上过了私塾,岳父是开国少将妻子少将,他曾是山西省委书记,官至北京市委书记山西,简称晋,位于中国华北,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从古至今,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山西作为革命老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国民党将领穿大衣为何不穿袖子?不论是第一次国内战争,还是抗日战争,或是解放战争时期,众多电视剧给观众呈现的,是国民党将领穿大衣,不是在真穿,而是当成了披风在真披。为何有这种流行的大众口味?这如同自然人的穿戴,都顺治帝共有八子,康熙非嫡非长,为何最终会被传位当皇帝?咱纵观一下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王朝的习惯,一般都有一个惯例,就是在皇位的继承人的事情上,基本遵循着有嫡则立嫡,无嫡则立长的办法。这个嫡子呢说成大白话就是皇帝的正宫老婆,也就是皇后生的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三杨班底有何厉害之处?三杨指的是杨荣杨士奇杨溥,这三位早在建文帝时期就已经在翰林院工作,只不过由于当时的翰林院是由书呆子方孝孺掌管,他们三人根本得不到出头的机会,只能默默无闻的干一些抄抄写写的活,直到朱吕不韦努力一生,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吕不韦选择自尽,为自己留个全尸,这是吕的聪明之处。秦始皇给吕不韦的信,这只是秦王烧向吕不韦的一把火而已,他还有好多把没来得及烧,吕不韦便受不了,选择自尽了。他的一生都在追名逐利中生如果没有发生玄武门事件,李渊一死李世民就带兵夺位。李建成能打败李世民吗?李世民经常带兵出去打仗,可以说战斗经验是非常丰富,若只看硬件武力值,那么不管是李世民还是他身边的大将,军事实力是超过李建成的。李建成的团队偏向于文臣,所以若只有战略战策,却没有能实秦人的祖先是如何被分封为诸侯的,难道仅仅是因为养马养得好吗?秦之先祖为先贤伯翳,本为古部落首领,舜帝赐姓嬴,后因嬴氏部族的一部分人参与了武庚挑唆的三监之乱而遭到周公姬旦的惩罚,使居住于东方的秦人,被迫西迁。周孝王时期,造父侄孙秦非子因养马有军队的参谋长和副职到底谁大?1943年初,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调任远征军司令长官,从湖北恩施抵达云南昆明,再往楚雄开设司令部,毕竟远征军最先接受美械,如此大抓军权的活怎可落入他人之手,军中头号嫡系嘛。问题是陈刘备为何非要入蜀,为何不像刘表一样占领荆襄九郡,好好经营?刘备能打败刘璋,这就说明在诸葛亮等人辅佐下,他是有认真经营荆州的。如不然,还像以前一样,没有根据地,兵不满万,将不过关张赵云等。刘备怎么可能拿下益州?就算刘璋再怎么弱,益州也是个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