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西安事变中捉蒋者是谁?老农给叶剑英写信,元帅澄清43年前的谜案

  建国之后,有很多的老兵都选择回到家乡,在家乡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而老兵王玉瓒 (zàn )亦是如此,他放弃了组织给予的优待,找了一个理由回到家乡抚顺,本来应该平静地过完下半辈子,结果却因为一件事情,他不得不亲自出面解决。
  1979年,已经83岁的王玉瓒老人同往常一样,拿出报纸翻阅,但是,看着看着老人的表情就突然变得严肃起来。"荒唐,简直就是荒唐!这种事情是可以随便说的吗?"老人突然愤怒地说道,随后,他将报纸重重地摔在桌上。
  老人的声音惊动了在外面干活的儿子,儿子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了,冲进来就盯着老人看,在发现老人没有什么不适后,便问道:"爸,发生什么事情了,惹得你发这么大的火,可别气坏了身子。 "
  经过一番谈话,儿子才知道让老人发火的,原来是报纸上刊登的一篇文章,该文章由孙铭九 亲自撰写——《关于"西安事变"中如何捉拿蒋介石》,文章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孙铭九捉拿蒋介石的详细过程。而老人之所以生气,是因为这个孙铭九他不是真正的"捉蒋者",他根本就是冒领功劳的"假货",他的故事虽然精彩,但这一切都是在掩盖事实的真相。
  关于"西安事变"中如何捉拿蒋介石,"捉蒋者"到底是谁?
  在《关于——"西安事变"中如何捉拿蒋介石》这篇文章中,他讲得很多都是不存在的,大多都是添油加醋,乱说一通,看着真相就这样被小人掩盖,老人的心中难以平静,他认为自己应该站出来,揭穿孙铭九的谎言,将真正的历史呈现在大家面前。
  老人对儿子说道:"西安事变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了,其实捉拿蒋介石的功劳我并不在乎,但是,我也绝对不会让孙铭九这种人继续欺骗人民、欺骗先烈、欺骗历史。我要将这件事情汇报给叶剑英元帅,他一定可以帮我将43年前的真相公之于众。"
  说完,老人就拿起了纸和笔,开始给叶剑英元帅 写信。前面和大家讲过,王玉瓒已经83岁了,是一位高龄老人,身体和记忆都跟不上,因此他每天最多只能写300个字左右,本来老人的儿子想帮忙,但是老人坚持要自己完成。最终,老人花了20来天将这封信写完,这一封信共计6000多个字。
  在信中,王玉瓒老人表示自己才是第一个捉住蒋介石 的人,而孙铭九只是冒充的"英雄",不仅如此,信中还详细地介绍了当时"西安事变"的经过,每个细节老人都写得非常清楚,老人和孙铭九提供的信息,相比之下,老人给出的信息更加真实,更有说服力。并且,在这封信中的最后,老人为了证明自己所言,句句属实,还特地写道:
  "关于‘西安事变’到现在已经有43年的时间了,究竟是谁第一个捉拿蒋介石,在民间也有许多的版本,我的所作所为,尤其是捉拿蒋介石和云南起义这两件事,如果组织需要调查核实的话,请向我提出的见证人征取书面证明,即可完全清楚了!最后,在报纸上刊登的有关于孙铭九那两篇捉拿蒋介石的文章,都是胡扯,因为我才是捉拿蒋介石的人!"
  当叶剑英元帅收到这封信后,他十分疑惑,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会给自己写信?并且,看起来里面的内容还不少,难道他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要跟我说吗?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叶剑英立即将这封信打开,阅读了起来。
  当看到王玉瓒这个名字的时候,叶剑英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他翻遍了记忆,脑中都没有关于这个人的信息,因此一开始他是带着半信半疑、不相信的态度看的。可是,他越看到后面,心越惊,因为这封信把"西安事变"中所有的细节写得清清楚楚。这让他不得不怀疑,孙铭九是不是一个"冒牌"的英雄!
  看完这封信后,元帅的心情难以平静,久久未能缓过来,他没有想到这封信会牵扯出43年前的事情。心情复杂的他,对着身边的人说道:"万万没有想到,我的猜想居然是对的,43年前的事情果然没有那么简单!"
  这封信件的内容引起了叶剑英的高度重视,他为了还原当年"西安事变"的历史真相,叶剑英元帅立即向辽宁省委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当地负责人即刻成立调查组,将重心放在全面调查孙铭九捏造历史事件上,并且找到王玉瓒,核实他的身份。
  当时,距离"西安事变"已经过去四十多年,要想将整件事情调查清楚,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本着叶剑英元帅"速办"的精神,时任辽宁省委书记黄欧东 立即将这封信转批,请抚顺的负责人立即跟进这件事。
  抚顺市委收到后,立即派一位副市长亲自处理此事,随后副市长成立了"西安事变事件调查组",后来,根据调查组的成员曲学贵 回忆:
  "我们组的成员从1979年6月25日出发,到10月7日返回抚顺,在我们这三个多月的走访过程中,我们一共查证了22条相关事件的线索。走访了吕正操、万毅、刘澜波、何柱国、刘多荃、宋黎等相关见证人。"
  而,调查组的工作人员在询问见证人的时候,他们都表示王玉瓒是一个老实人。有了他们的证明,调查组人心中已经有底了,对事情的真相也有了大概的猜想。
  1979年11月16日,经过调查组几个月的努力,事情真相终于浮出了水面。王玉瓒老人所言,句句属实,于是,抚顺市委统战部的两位外调同志带着《关于王玉瓒政治历史问题的结论》,找到了王玉瓒,并且,让王玉瓒确认无误后在上面签字。
  这份结论上大致的内容是,经调查:"王玉瓒于1936年在西安任东北军总部卫队营第一营营长时,基于反蒋抗日的爱国思想,参加了‘双十二’捉蒋事件, 王玉瓒才是捉蒋第一人。 "当王玉瓒老人看完后,他的眼睛充满了泪水,历史成功被还原,自己也终于可以对国家有个交代了。
  最后,王玉瓒在这份结论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符合实际,同意、感激"八个字。事情的真相被调查清楚后,叶剑英元帅指示将真相刊登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以及《文汇报》上,澄清了43年前的谜案。
  那么,王玉瓒老人作为捉拿蒋介石的第一人,是如何生擒老蒋的呢?又是因为什么被人钻了空子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王玉瓒老人精彩的一生:
  1896年,王玉瓒出生在辽宁抚顺黑山县的一户农民家庭,当时那个年代活着是真的不容易,有上顿没下顿的,王玉瓒家中的情况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小小的年纪就要为了家中的生活,到处干活,因此王玉瓒从小就饱受各种困难。
  直到王玉瓒18岁那年,迫于生计他加入了张作霖 的东北军,自此他开始了军旅生涯。在战场上他异常勇猛,参军十多年里,王玉瓒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每场战斗他都冲在最前线,并且每次都能圆满地完成任务。
  征战多年,王玉瓒在战场上积累了许多经验,虽然他没有读过什么书,但这并妨碍他上升的空间。1929年,33岁的王玉瓒以东北军副旅长的职务,进入东北讲武堂第九期进行学习。
  要知道,能够在东北讲武堂学习的人寥寥无几,除了高官子弟就是部队精英,其他人那是一点机会都没有。因此,王玉瓒能够在这里学习,他的前途一定是非常可观的!意料之中,王玉瓒在讲武堂一毕业,就被少帅张学良 看中了。
  王玉瓒这个人,张学良是认识的,他知道王玉瓒是曾经跟随过父亲的老兵,因此少帅对王玉瓒十分信任、器重。记得,张学良被任命为"国民党革命军陆海空副司令" ,准备前往南京就任的时候,王玉瓒就是他亲自选中的随行人员之一。
  后来,王玉瓒因为表现突出,被任命为"平津卫戍司部卫队营上校营长 ",主要负责重要人物的警卫和保护工作。而王玉瓒正是因为担任了这个职务,才有机会成为蒋介石身边的警卫,从而也为"西安事变"中捉拿蒋介石埋下了伏笔。
  1931年9月18日,由盘踞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自导自演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完沈阳后,又以最短的时间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引发了一场"抗日救国"的热潮,许多爱国人士纷纷加入其中。
  然而,手握重兵的蒋介石却仍然坚持"攮外必先安内 "的错误政策,其中"安内"就是以"剿共"为中心。在大家都喊着"抗日救国"的口号时,老蒋依旧让大量的国军围剿红军,对外敌的所作所为,毫不动容。
  老蒋的这种行为很快就引起了张学良的不满,他不明白蒋介石为什么对"剿共"如此执着,如今日寇正在蠢蠢欲动,南下北平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可是,在面对如此严峻的民族危机时,老蒋根本就无心抗日。
  不仅如此,随着红军长征的胜利,蒋介石又一次看到了一举歼灭红军的机会,于是任命张学良为"剿匪总司令",命令他对红军加快围剿的进度。而老蒋为了让"剿共"政策落实到位,特地从南京飞往西安, 督促剿匪作战。
  虽然,张学良很不愿意,但军令不可违,当他和红军作战的过程中,张学良发现红军的想法和他是一样的,他们都希望一同抵制外敌,将外敌赶出中国。于是,张学良找到杨虎城,同他说了自己的想法,杨虎城也极力赞同和红军合作。
  当务之急,就是要劝说蒋介石和红军合作,但做老蒋的思想工作,可以说是比登天还难,因此,张学良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和老蒋谈论国共合作的事情。张学良表示,让蒋介石放下对共产党的成见,停止内战,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抗日,将日寇赶出中国。
  对于张学良的劝导,蒋介石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拒绝张学良提出的意见。对此,张学良没有感到气馁,因为他知道老蒋的脾气,要想促成国共合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次,在蒋介石过寿的时候,张学良又提出国共合作的主张,这次蒋介石也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后来,随着蒋介石的三次拒绝,张学良已经没有什么耐心了,当前的局势已经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出于民族的利益,张学良决定最后赌一次,他要求蒋介石到西安和他进行面谈,关于国共合作必须要有一个结果。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如约到达西安,这下可把张学良高兴坏了,他以为前蒋介石来见他是因为同意"国共合作"的主张,可是,没想到的是,老蒋全程都对这个话题避而不谈,甚至还在大会上宣布对红军进行第六次"围剿"。
  原来如此,张学良终于意识到,蒋介石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国共合作,他还是坚持要"剿共",无心抗日。此时,张学良的心一下子就寒了,心想:"既然劝诫多次都没有用,那就只好来硬的了。"
  逼蒋抗日,势在必行
  同年12月11日,张学良在参加完蒋介石追剿红军的会议后,当天张学良就找到了杨虎城,二人经过商量之后决定对蒋介石发动"兵谏 ",逼蒋抗日!并决定在第二天实施,因为,此次行动一定要保证万无一失,所以参与行动的人都必须是心腹才行。
  当时,张学良的心腹有三人:卫队第二营营长孙铭九,第三营营长贾陶 (中共地下党员),第一营营长王玉瓒。其中,他最信得过的,就是第一营营长王玉瓒,最关键的是,王玉瓒曾经负责过蒋介石的安保工作,因此由他第一个行动最合适不过了。
  当天,张学良亲自将蒋介石送回华清池(即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为了确保行动不出意外,除了老蒋自己带过来的30人,其他都是张学良的人。下午四点左右,张学良从华清池出来,对着在外面执行外勤的王玉瓒说道:"王营长,你要跟我回城一趟,等会我有事情要交代你去做。 "
  王玉瓒听后,立即骑着摩托车跟在了张学良的车队后面,到达张学良公馆后,王玉瓒没有第一时间见到张学良。过了一会儿,张学良开完会后,表情严肃地对王玉瓒说道:"进来。"于是,王玉瓒走进了客厅,随即将门关上,等候张学良的指示。
  张学良上下打量了一下王玉瓒,过了一会儿对他说道:"明天你有一个任务,我要你去把蒋委员长‘请’到城里来。"随后,又交代了王玉瓒三点需要注意的事情:
  其一,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一定要在天黑之前将蒋委员长"请"到城里来。因为,他们行动的时间有限,不能耽误太久,时间一久就会引起不必要的怀疑和警惕。到那时,行动成功的几率就会减半。
  其二,不管怎样,千万不能伤害到蒋委员长,他必须是活的才行,毕竟此次行动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要他的命,而是想让老蒋同意"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
  其三,第二营营长孙铭九也会参与行动,必要的时候可以和他配合。不过,按照孙铭九的距离,能不能帮上忙还是一个未知数。
  交代完这些,王玉瓒明白张学良的用意,他也希望国共能够合作,一同抗日。因此,对于张学良的行为他十分赞同,随后,他坚定地向张学良说道:"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完成任务,一定会把蒋委员长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听完王玉瓒的回答,张学良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又接着说道:
  "这一次的行动,非同小可,在服装上要有区别,蒋委员长的侍卫队穿的都是黄色的军装,而我们现在也是黄色军装,为了避免在行动的时候混淆,你们在行动前一定要把军装改成蓝色,这样就算双方打起来了,你们也能快速分清敌我。"
  王玉瓒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为了此次行动不被人怀疑,他直到行动前都没有回家,而是待在副官谭海的办公室,静待行动开始。
  1936年12月12日凌晨2点,这个时间大家都睡着了,而此时正是商议好的行动时间。趁着这个时候,王玉瓒悄悄地从谭海的办公室溜出来,骑上早就已经准备好的摩托车,前往东郊十里铺。(那里是警卫一营的驻地)
  到达驻地后,王玉瓒叫来了骑兵连连长,并向他下达了"捉拿蒋介石"的命令。为了确保计划能够成功,王玉瓒还警告骑兵连的所有士兵:"如果今天晚上的行动有人泄密,那就不要怪我不讲情面了,一律格杀勿论! "
  按照王玉瓒的命令,骑兵连连长带领300余名士兵,立即出发前往华清池,到了华清池之后,他们将那里包围,严禁任何人出入。随后,王玉瓒又赶到灞(bà )桥镇命令手枪排排长金万普,马上带着全排士兵随他一起行动。因为当时,王玉瓒带的士兵和蒋介石带来的警卫是交叉巡逻的,为了方便,他们干脆都住在了外屋。
  就这样,在王玉瓒的带领下,守在华清池外围的警卫很快就被拿下了,但这只是行动的第一步,蒋介石这个人的防备心非常重,所以他的房间在最里面,要想捉住他,这期间必须穿过两道门。而蒋介石带来的那30名守兵,都聚集在最里面那道门,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行动,必须在不惊动蒋介石的情况下进行。
  因此,王玉瓒他们连子弹都不敢装,因为他们怕子弹的声音会惊动里面的守兵。这时,王玉瓒对着连长说道:"你们在这边等着,不要动,一会儿听到我的枪响,你们再行动。"随后,王玉瓒独自穿过一道门,突然看见前面有个哨兵在那里来回巡逻。
  王玉瓒意识到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于是,他立马抬枪瞄准,砰…砰…砰,枪响过后,那名哨兵倒地,当场毙命。听到枪声后,连长立刻带人冲了进去,而这时,蒋介石的守兵也被枪声惊醒,看到的王玉瓒后,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为什么会有枪声? "
  此时,守兵还不知道真正的"危险"就在他的面前,不等他继续询问,王玉瓒就直接将他放倒。王玉瓒的这个举动,让蒋介石的守兵一下子就反应了过来:原来刚刚那枪是王营长开的。
  虽然,守兵懵了一下,但毕竟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他们也不是吃素的,回过神后的守兵们,立即开始了反抗。王玉瓒见状,命令部队往里面冲,就这样,两帮人开始了激烈的枪战。
  就在这个时候,孙铭九也带着自己的警卫二营,50余人赶来增援,有了孙铭九的加入,蒋介石的守兵很快就被尽数剿灭,王玉瓒立即带人冲进了蒋介石的卧室,可是卧室里空无一人,他们将房间翻了一遍也没有发现老蒋的身影。
  于是,王玉瓒只能命人分散寻找,这时,有人在窗边发现了一只拖鞋。看来是蒋介石逃跑的时候,不小心落下的,通过拖鞋的位置,王玉瓒确定老蒋肯定是逃往后山了。于是,王玉瓒立即叫来了孙铭九的部队一起寻找。
  孙铭九带着警卫二营从右侧搜寻,而王玉瓒则带领警卫一营从左侧搜寻,他们在后山找了好几个小时,连蒋介石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就在他们准备换个地方继续搜寻的时候,王玉瓒的部下刘允政等人,在半山腰的石头后面发现了蒋介石。
  他们看到蒋介石后,高兴地对大部队喊道:"找到了,找到了,蒋委员长在这里!"此时的蒋介石哪里还有往日的风光,只见他光头赤脚,畏畏缩缩地蹲在石头后面,狼狈极了。王玉瓒听闻找到蒋介石后,立即跑了过来,这个时候老蒋已经被士兵搀扶着起来了。
  王玉瓒因为是张学良心腹的原因,常常待在张学良的身边,而蒋介石也正好见过他几面,因此对他有点印象,知道他的上级是张学良,于是带着怒气对他大吼道:"你们的长官张学良呢?张副司令呢?你们这是要做什么,赶紧叫他来见我… "
  王玉瓒在看到是蒋介石后,敬了一个礼,不紧不慢地说道:"蒋委员长,张副司令请你去城里喝茶。"蒋介石听后,便猜到了今天遇袭和张学良一定有关系,心想:"敢将我弄得如此狼狈,那就得准备好付出代价!"
  随后,王玉瓒命人将老蒋送下山,并派专车将他送往西安,天亮之后,张学良和杨虎城联名通报全国:兵谏蒋委员长联共抗日! 在这捉拿蒋介石的行动中,王玉瓒立下了大功,因此张学良奖励他和他的部下5000大洋。
  冒领功劳的"假货"——孙铭九
  西安事变后,虽然蒋介石同意联共抗日,可是,心中那口恶气一直咽不下去。因此,他找了一个理由将张学良囚禁,而王玉瓒作为张学良的部下,只是听命于他做事,所以老蒋也不好追究他的责任,就这样,王玉瓒逃过了一劫。
  但是,蒋介石对于王玉瓒"活捉"自己的事情,一直难以释怀,但是又没有理由除掉他,于是1940年,他将王玉瓒下放到"中国红十字会贵阳卫生人员训练所 ",名义上是让他做军事学的教官,实际上就是给一群女护士上课。如此,王玉瓒怎么受得了?但他心里知道蒋介石留他一命已经很不容易了,便只能听之任之。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解放后,当时,蒋介石带着国民党部队退守台湾,王玉瓒拒绝了前往台湾的机会,带着妻儿回到了老家抚顺,在家务农。往后的43年里,王玉瓒过得非常低调,就像普通的农民一样,从来没有提起过自己在"西安事变"的功劳。
  但,就是因为王玉瓒的低调,才让孙铭九钻了空子,他在报刊上发表当年"捉蒋"的细节,刻意隐瞒真相,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过王玉瓒的名字,并且引导大家相信自己就是捉蒋第一人。好在,有叶剑英元帅的帮助,王玉瓒才得以揭开孙铭九的谎言,将历史的真相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1981年,"西安事变"45周年,组织特地邀请已经85岁的王玉瓒参加座谈会,在会上他口述了当年事件的全部真相。通过此次座谈会,王玉瓒的身份也终于得到了正名,而,一直被隐瞒的历史真相,也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1979年虽已查清楚,但并没有正式公布)。

诸葛亮去世后,为何司马懿终生不再伐蜀?司马昭心里很清楚吗?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终生不再伐蜀,司马昭心理非常清楚是什么原因,也非常配合。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军势浩大,于是司马懿选择了坚壁清野,不出面和诸葛亮交战。无论诸葛亮如何挑衅,司马懿就张爱玲一代才女,因遇人不淑导致终生悲剧,死后一周才被人发现她出身名门世家,19岁因与家人不和离家出走,直到76岁客死他乡,死后一周才被人发现。经历两次婚姻,都以悲剧收场,文学造就了她的人生传奇,也导致了她的爱情悲剧,她就是民国女作家张爱玲一眼误终生99岁浙江老兵一生未娶,苦等75年只为见日本女友一面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从古至今有太多太多相爱而不得的凄惨爱情故事。牛郎与七仙女相爱却被王母娘娘拆散,一年只能见一面魏延子午谷奇谋只需要向诸葛亮要几千兵马,他为什么不敢一试?子午谷奇谋后世有人认为是伪作,豹眼认为不无道理。魏延也是名将,难道不清楚子午谷奇谋的可行性不高吗?如果魏延真以为可行,那还是勇武谋略双全的魏延吗?01hr子午谷奇谋魏延自己带领五千三国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曾想剥夺姜维兵权,他为何要这么做?公元263年(蜀汉景耀六年),魏国大将邓艾偷渡阴平成功,一路杀奔成都而来。关键时刻,刘禅派出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率部前往抵御。但此前并无战争经验的诸葛瞻,并非久经沙场的邓艾的对手,最雍正王朝八爷树大根深,又财大气粗,为何还是败给了孤臣?一手好牌,不见得一定能赢一手烂牌,只要策略得当,也能扭转乾坤。雍正王朝中,在开局阶段,八爷的领先优势十分明显,执掌户部,朝廷各关键岗位都有他的人,江南是其后花园,关外是其围猎场。然2006年,石景山出土的龙袍干尸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有什么依据?2006年4月份,北京石景山区玉泉路一带,工人们正在工地上忙碌的施工。忽然,开挖掘机的司机发觉,好像挖到了什么。于是,轰动历史考古学界的石景山龙袍干尸,出现在世人眼前。专家们经过仔漳州出过哪些历史名人?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有黄道周张燮潘振承等名人,这里介绍4位漳州名人。刘再兴刘再兴(19212015),福建漳州市漳浦县人。革命战争年代,曾任新四军2支队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宦官宦官,又称太监,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奴仆。宦官在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宦官则全由阉人担任。在历史上宦官的地位比较特殊,当君权旁落的时候,皇帝会依靠最信图解新中国人民警察警服各警种不同历史时期警服差异新中国建立初期,共和国百废待兴,为了我国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得到加强和巩固,国家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逐步建立。1949年11月5日公安部召开全体人员参加的成立大会1950年1历史上有哪些真实事件,却总被人们误以为是假历史的事件呢?写出来确实会让很多人惊掉下巴三观震碎。包括我自己,也是考证了多次。王道恩,山东省沂南县葛沟镇王家堰村人,华东野战军八纵二十二师六十四团二营五连六班班长(1948年编为第三野战军26
宋希濂获特赦,陈赓请吃饭,晚年他给陈赓妻子塞钱替我拜祭亡友1985年初,陈赓的夫人傅涯因公赴美,得到了一位老人的盛情款待。他就是前国民党将领,陈赓的同窗好友宋希濂。1961年3月16日,陈赓在上海不幸逝世。宋希濂惊闻噩耗,极为悲恸。他撰写高卢乌鸡?法国正在变黑,所有的债都是要还的苏菲玛索,1966年生于法国巴黎,是法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女星之一,被誉为法兰西玫瑰BlackLivesMatter(黑命贵)的口号,曾经在美国喊得震天响,在这个后帝国主义时她23岁为国捐躯,初恋一生未婚为其守墓,弟弟苦寻64年在墓地痛哭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既是一部英勇顽强的抗争史,也是一部全力拼搏的奋斗史。在那些充满战火和硝烟的艰辛岁月中,在那些努力探索和建设的迷茫时刻,有许多百集微课讲故事丨红色电影鉴赏白马飞飞白马飞飞根据王星泉小说白马改编,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骑兵团戚连长与一匹白马的动人故事。剧情简介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骑兵团戚连长带领两个战士到新疆尼勒克草原选购军马。这里骏秦朝灭亡谁的责任最大?秦二世?还是赵高?是因为秦始皇太温柔秦帝国可以说是古代中国最强大的王朝,仅仅用了十年时间,就铲除六国一统天下。不仅如此,秦帝国还北击匈奴南平百越,让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从而成为疆域空前巨大的强大政权中国十大民族英雄之霍去病他21岁完成了,古代将军毕生的追求,17岁一战封侯,纵马弯刀,驱攘外敌,拓展华夏万里河山,封冠军侯,列阵祁连山,封狼居胥,兵至贝加尔湖,打通河西走廊,他就是不败战神霍去病。由于北方他43岁授中将,55岁被打倒,复出后被邓爷爷派到昆明军区担任政委第二野战军是刘伯承与邓爷爷率领的部队,前身是中原野战军。解放战争时期,这支部队在解放西南的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将领,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刘志坚,他就是出自第二野战军的刘伯温临终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他不懂何意,17年后才知其中道理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韩非开启一个新的朝代并非完全靠皇帝一人就能实现,其中艰险困难数不胜数,既需要谋略,也需要强大的军队和作战能力,那么必定少不了谋臣和武将的功劳。出身平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啥意思?既是史实也是预言,2040年将验证1995年10月,中日联合考察队正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的尼雅遗址进行考古挖掘,尼雅遗址就是传说中的精绝古国所在地,但此前连续几个月的考察,他们都没什么新发现,直到10月的一天,他们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看到父母遗照,为何只将母亲照片带回北京毛主席母亲前言回忆起母亲文七妹,毛主席曾这样说道世界上共有三种人,一种是损人利己,一种是利己而不损人,还有一种人是损己利人。我的母亲就是第三种。文七妹是那个时代典型的中国妇女,善良宣讲家文稿新中国科技发展历程及成就大家好,本期报告的题目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历程及成就。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70多年来,我们党在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始终高度重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