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两伊战争到底谁胜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中国赢了啊,哈哈哈。
  两伊战争是伊朗、伊拉克两败俱伤的战争。
  双方从1980年开打,到1988年停产,前后持续8年之久。
  这还不是那种低强度的战争,零星冲突,而是两国倾全国之力的大会战。
  两国动用的总兵力高达数百万,对于总人口不到5000万的两国来说,几乎是全民皆兵了。
  实际战斗惨烈无比,甚至出现了没有武装的平民(包括儿童老人)在狂热宗教信仰支撑下集体冲锋,踩爆地雷的场面。
  就武器上,两国使用了包括苏式米格-25战机、飞毛腿导弹、美式F-14战机、法式飞鱼反舰导弹等等在内的先进武器。
  血战了8年,结果如何?
  伊拉克承认伤亡人数为35万人,另有6万人被伊朗俘虏。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
  伊朗宣称死亡30万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
  就双方公布的数字来说,伊朗损失更为惨重。
  但国际社会认为两国都隐瞒了伤亡数字,实际伤亡总数应该超过100万。
  而两国总人口才4000多万,伤亡100万是相当可怕的数字。
  比伤亡更惨重的,是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开战之前,伊朗和伊拉克都算是中东比较不错的国家。
  尤其是伊拉克,人口不过1000多万,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GDP是人口3600万伊朗的一倍以上。
  战前伊拉克很多老百姓已经拥有私人汽车,算是阿拉伯国家中相当不错的。
  伊朗虽然较差,但由于巴列维王朝时代的巨大积累,人民生活也至少保证了温饱水平,接近小康。
  然而,8年血战中,两国直接军费开销就有2000亿美元。为此伊朗和伊拉克早就花光了所有的外汇储备,还欠下来巨大的外债。
  其中伊拉克因为欠了科威特、沙特、阿联酋等国800亿美元,不愿意偿还,随后还发动了入侵科威特的战争。
  国际社会估计战争造成的直接经济破坏高达5000亿美元,导致两国经济倒退10到15年。
  以伊拉克为例,战前每日石油出口高达350万桶,战争末期只有100多万桶,锐减了三分之二。
  伊朗的损失也差不多!
  但是,战争对于伊朗和伊拉克两国的意义是不同的。
  作为伊拉克,他本来想借助伊朗的混乱时期入侵,打垮伊朗,夺取阿拉伯河的支配权,控制霍尔木兹海峡以掌握海湾的石油通道,从而彻底成为海湾地区的头号强者。
  结果是,萨达姆偷鸡不着蚀把米,停战时仍然恢复了战前的态势,反而损失极其巨大。
  战后的伊拉克失业率极高,很多城市毁于战火,人民生活水平一落千丈。
  伊拉克还需要负担数十万阵亡士兵家庭的抚恤金,以及数十万伤员的长期治疗和善后费用,预计15年内经济也难以腾飞。
  同时,这种无意义的战争导致伊拉克民众的普遍不满,很多人开始反对萨达姆。
  这也是萨达姆后来试图借助占领科威特平息人民不满的重要原因。
  作为伊朗,虽然它的损失比伊拉克还大,却仍然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在战争爆发前,霍梅尼政教合一政权,并不受伊朗所有人民的支持。
  习惯了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世俗化和安逸生活,伊朗人惊恐于霍梅尼政权的大清洗以及极度保守的国内政策。
  可以说,战争爆发前,伊朗国内局势是严重不稳的,人民对霍梅尼政权相当反感。很多人认为霍梅尼政权有着巴列维王朝的缺点,却没有巴列维的优点,试图将政权推翻。
  然而,两伊战争爆发以后,尤其是伊拉克军队入侵伊朗大量领土后,人民为了保家卫国,开始团结在霍梅尼政权附近。
  由此,霍梅尼政权得以奇迹般的稳定下来,并且一直执政到今天。
  两伊战争,伊朗和伊拉克两败俱伤,胜利者却是中国的军工企业。
  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强调经济建设,军工生产放到次要位置,很多军工企业只能自筹生计,转而生产煤气罐、防盗门之内。
  军工企业工人穷困潦倒,纷纷改行,一些企业眼见倒闭。
  然而,两伊战争爆发以后,伊朗和伊拉克都在全世界范围购买武器。
  两国都是穷国,无法购买价格高昂的欧美先进武器,同时两国的士兵素质低下,也难以使用高精尖的武器。
  几乎不约而同,伊朗和伊拉克都来到中国。中国不但可以生产物美价廉的大量苏制武器,还是唯一可以保证巨大生产量的国家。
  在1981年5月,北方工业公司与伊拉克签订合同,向伊拉克出口2800辆69-2中型坦克和280辆以69-2式坦克为底盘的装甲抢救车和工程车。此时的69式坦克物美简练,单价只有50万美元,不足美欧坦克的三分之一。
  这只是无数订单中的一张。伊拉克采购的中国坦克和装甲战车的数量超过了4000辆。
  据统计,80年代伊拉克从中国购买的装备达到50亿美元,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几百亿美元!
  伊朗也是一样。
  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当时伊朗和伊拉克的代表都赶到我国某军工厂,急需要订购武器。
  军工厂无法安排,只能让他们住在同一栋楼,单日让伊拉克代表去车间查看,双日让伊朗代表去查看。
  由于全厂只有一间清真食堂,所以很多时候伊朗和伊拉克的代表都是在同一个食堂吃饭。
  两国代表自然不是傻蛋,他们心照不宣,把对方当做透明人,反正都是来执行国家交给的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已经等同于下岗的军工企业职工,简直是喜极而泣。
  已经多年停工停产的车间,一时间灯火通明,通宵达旦的加班。
  人歇机器不歇,24小时都不停的生产,有的连春节都坚持工作,颇有当年大跃进时期的势头。
  萨沙最后说一句:我代表当年的军工工人,感谢霍梅尼和萨达姆同志。
  伊朗和伊拉克把自己折腾的死去活来,为世界各大军火商的业绩不断锦上添花,为美国控制中东局势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简直是老美安插在中东世界的"小棉袄"。
  国家如果有钱,再遇上一个野心勃勃的领导人或领导团队,那大概率都会走上"作"的道路。
  这话对伊朗和对伊拉克当时的领导人都很贴切。两伊战争的爆发原因,几乎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这里就不展开讲了,总之就是一系列领土领水矛盾、宗教冲突、安全利益等矛盾的不断升级,在霍梅尼和萨达姆两个政治强人的争强好胜推动下,两国间就非常轻率地爆发了战争。
  两国都是世界重要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在经历了油价暴涨的1970年代之后,伊拉克和伊朗政府手里都有大把大把的外汇,不仅现金流充足,还都是做的比较大的债权国,这有钱就任性啊。
  所以,两伊战争能打8年,很大程度上靠双方的石油财富在支撑,双方花了几百上千亿美元在全世界疯狂淘武器,打的最激烈的时候,只要现货,价钱不论,数量不限制,最好是直接能运来就能上战场的,世界各国的军火商大赚特赚,有时见两伊要的急,有的国家甚至还把刚装备部队的武器直接成建制的拉过去"支援",在世界各国军火商的推波助澜下,这仗打的越来越猛 。
  若不是最后双方的石油设施、港口、运输船都被对方炸的损失惨重,产能不仅大幅下降,运输能力也不断下降,双方能出口石油换的钱越来越少,不能不大幅举债来支持战争,直到最终都撑不下去了才罢兵言和。
  战争结束的时候,双方的石油产能只有战前的几分之一,经济损失几千亿美元不说,还都欠下了大几百亿的外债,其中一半以上是军火债,穷困潦倒,这也成了2年后海湾战争的因素之一。
  如果以战场输赢来论胜负的话,伊朗阵亡了35万人,伊拉克阵亡18万,整体来说,伊拉克军队要赢的多一些,最终迫使伊朗在欲战不能,欲罢不忍的境况下,双方言和。
  当然,战争的结果是,双方回到战争爆发前的状态,什么改变也没有,谁也没捞到好处。
  每一个战略专家估计看到这个结果,内心应该都是崩溃的。
  战争打的那么惨,损失那么大,最后却没什么改变,完全是愚蠢的意气用事。
  全世界的军火商沾了光,发了财。
  至于美国,在一个恰当的时候切入到波斯湾地区,当两伊战争打到后期的时候,双方都发起了很无聊的袭城战和袭船战,动用导弹攻击对方的城市和石油运输船,最后,海湾地区其他国家的油船也屡屡受到袭击,损失惨重。
  而沙特、卡塔尔、科威特、巴林、阿联酋5国根本没什么像样的海军力量,不得不寻求世界大国的军事保护来护航,当时的世界由美苏掌管,苏联已经趋于衰弱,海军也不发达,对这些国家的请求有心无力,美国则爽快地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迅速派遣大批航母战斗群进入海湾地区护航,当然,重点是盯住伊朗。
  随后,美军在海湾国家进入常驻状态,并不断扩大影响力,而后期海湾战争爆发后,美军在中东的存在更是大大扩充。
  综合来说,两伊战争最大的获利者是美国,钱挣了,势力也进去了,自己没花什么力气,真是太美好了。
  两伊战争真是一场两败俱伤、愚蠢到家的无脑战争。
  这个问题要分两个层面回答。第一,名义上来看,是伊拉克赢了。两伊战争打了8年,伊拉克获得了阿拉伯国家以及美国的全力支持,美国在两伊战争期间,不仅给萨达姆武器,还直接给贷款。情报支持,甚至还亲自参与。因此,最后的结果是伊朗扛不住了,伊拉克就坡下驴,结束8年战争。伊拉克宣布胜利。而且从伤亡来看,伊拉克阵亡20万士兵,伊朗阵亡了40多万,从这一点来看,也是萨达姆占据了上风。
  第二,从实际来看,都输了。萨达姆发动两伊战争,最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扩大自己的出海口,延伸阿拉伯河:二是,抵御波斯人发动的伊斯兰革命。而八年战争,萨达姆除了从富国打成穷国,还欠了一屁股债外,什么也没得到。两国恢复了战前的边界线。而对于伊朗来说,巴列维时期的富裕,建设成果也被打的一干二净。而且,伊斯兰革命后嚣张的气焰被打下去,除了留下40万士兵性命,还有几十万百姓死伤外,没有得到任何好处。所以伊朗也是输家。
  第三,谁赢了呢?美国。其实,1979年,对美国是很头痛的事,在阿拉伯世界同时诞生以强权人物萨达姆领导的伊拉克,和以霍梅尼为首的伊朗,两个国家都很富裕强盛,而且都想做中东老大。而美国最不愿看到的是中东出现强国,这样不符合其肢解,碎片化中东的战略目的,也无法掌控中东石油。而两伊战争,一下子将两个中东强国打垮,自己还不费吹灰之力,而且自己通过武器贸易,赚的也是盆满钵满。美国可谓成了最大赢家。
  何谓两伊战争?表面上,是伊朗和伊拉克在1980年9月至1988年8月之间爆发的两国战争,又被称为"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实际上,间接的参战国远不止两个,比如美国、苏联甚至是整个阿拉伯世界都被牵扯进了其中。
  那么问题来了,持续八年的两伊战争究竟是伊朗胜了?还是伊拉克胜了?
  据统计,由于得到了美国和阿拉伯世界的支持,伊拉克直接阵亡士兵20多万,伊朗直接阵亡士兵40多万,似乎是伊拉克取胜了。不过,双方都打到了精疲力尽的地步,两个曾经富得流油的中东强国瞬间倒退几十年,再次应证了"战争没有赢家"的真理。
  原本,伊朗和伊拉克这两个接壤的国家之间,虽然存在着宗教和边界等矛盾,但远没有到了仇深似海的程度。事实上,他们之间的战争更在于西方国家历史遗留问题的持续发酵和直接挑唆。
  先说伊朗,在巴列维王朝统治时期,得益于石油价格的迅猛增长,它的国力不断增强,很快积累了数百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于是,伊朗在不断进行教育、交通和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扩充了自己的军事力量。
  在美国的默许甚至是支持下,伊朗从1978年开始陆续爆发了多次声势浩大的示威和抗议游行,逐渐将矛头对准了王室。
  不过,由于缺乏统一的领导者,这些形式各异的反对者们并非铁板一块。有的主张继续保留君主制,但要效仿英国进行君主立宪;有的主张彻底推翻君主制,效仿美国进行民主共和制;有的主张效仿苏联模式,建立起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还有的更夸张,主张恢复之前的宗教形式,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就在这个乱局之中,各方势力相互博弈,教派势力逐渐占据了话语权和主导权。很快,流亡在外的什叶派宗教人物霍梅尼成为了示威领袖,越来越掌控了局势。
  在霍梅尼的整合下,伊朗国内的各派势力逐渐形成了合力,倾向于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1979年,伊朗的末代皇帝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被迫逃亡国外后,霍梅尼终于走到了前台,建立起了一个以什叶派为核心的伊斯兰宗教政权。从此,伊朗的政策越来越强硬和保守。
  再说伊拉克,贝克尔在1968年通过政变夺取政权后,建立起了自己的绝对核心统治。因为身体原因,他逐渐将权力移交给了最信任的身边人萨达姆,甚至被对方架空了自己。
  1979年,贝克尔突然宣布辞职,并以"自愿"的方式将总统宝座传给了萨达姆。上台后,萨达姆立即就展开了一系列的政治清算,彻底肃清了贝克尔的残余势力,真正掌控了伊拉克的所有权力。
  得益于国际油价的不断飞升,所有的产油国家都大发横财,伊拉克自然也不例外,赚得昏天暗地,赚得钵满盆满。它的国家实力迅速超出了全世界的大多数国家,就是比起周边产油国的沙特、科威特等国都强出了太多。
  萨达姆掌权之初,伊拉克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400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同时期,如此庞大的中国,外汇储备也仅仅只有2亿美元左右。
  和伊朗一样,富起来的伊拉克自然重视自己的军力,通过"买买买",建立起了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军队。据统计,萨达姆政权除了拥有100万以上的正规军,还拥有50万以上的预备役部队,装备了包括最先进的飞机、坦克、装甲车和各式火炮以及飞毛腿导弹。
  伊朗和伊拉克两国接壤,难免会出现领土的争端。不过,两国还算是保持了相当的克制,在阿尔及利亚的斡旋下签订了《阿尔及尔协议》,同意将两国边界划定为阿拉伯河的中间线地带。
  不过,这样的局面还是被打破了,或者准确说是被美国人打破了。
  巴列维统治时期,伊朗曾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盟友。不过,随着宗教领袖霍梅尼的上台,开始推行积极的反美政策,引起了美国的不满。不仅如此,伊朗还开始与苏联走近,终于遭至了美国的彻底翻脸,决心采取措施推翻这个政教合一的政权。
  当时,美国刚从越战的泥潭中抽身不久,尚在心有余悸中,国内的厌战和反战情绪非常高涨。因此,面临连任的卡特总统根本不敢冒险直接对伊朗开战,以免又一次重蹈覆辙。
  在此背景下,美国的第一选择就是寻求代理人推翻伊朗现政权。就这样,美国人选中了那个号称"中东狂人"的萨达姆,希望借他之手去颠覆伊朗的现有政权,强化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存在和影响。
  为了促使萨达姆最终下定决心,美国人可谓是有求必应,在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伊朗的同时,却对伊拉克大开绿灯,能给的,不能给的都通通满足。基本上,美国除了核武器以外,把能提供的武器都给了萨达姆。
  心满意足后,萨达姆终于兑现了对于美国的承诺,以宗教、边界和民族问题为由,打响了两伊战争。他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依仗美国的支持完成自己称霸中东和阿拉伯世界的夙愿。
  1980年9月22日,萨达姆下令对伊朗境内的德黑兰、阿瓦士和提斯孚尔等地展开密集的空袭,打响了两伊战争的第一枪。同时,伊拉克出动地面部队突入伊朗境内,仅仅两周时间就占领了伊朗2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事实上,面对伊拉克的蓄谋已久,伊朗并非完全不知。它采取了防守反击的方式,在战略和要冲处设防,希望能迟滞伊拉克军队的入侵。第一轮攻势过后,伊朗军队逐渐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到了1982年,伊朗军队绝地反击,发起了代号为"胜利行动"的攻势,一举击溃了不可一世的伊拉克军队。以此为标志,两伊交战的双方实现了攻守的易势,伊拉克军队逐渐从伊朗境内全部撤出。
  为了不给萨达姆以喘息的机会,也为了防止美国继续对伊拉克提供军事援助,伊朗军队在1982年7月后成功突入到了伊拉克的境内。甚至,还对其首都巴格达造成了大军压境之势。
  已经退无可退的萨达姆自然不能服软,集结了所有力量进行反击,基本守住了主要的防线。之后,双方陷入到了僵持阶段。
  1987年7月20日,在美国的力主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598号决议,明确要求战争双方立即停火。但是,双方都没有真正接受这样的停火令,继续在边境两侧保持攻势。
  直到1988年,已经元气大伤的双方只能答应谈判,接受了和平停火协议。同时,无论是伊朗还是伊拉克,都宣称自己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面对伤痕累累的国家,伊朗和伊拉克都追悔莫及。伊朗也就罢了,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伊拉克的萨达姆认为自己是代表阿拉伯世界开战,理应得到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扶持和援助。
  不过,其他的阿拉伯国家却不这样认为,比如沙特、科威特等国,面对伊拉克欠下的巨额战争借款,不但不进行减免,反而不断催促偿还。于是,向来都豪横的萨达姆愤怒了,他认为自己被阿拉伯世界抛弃和出卖了。
  尤其是,对于科威特这样一个富得流油的弹丸小国,萨达姆最为痛恨。他认为,对科威特开战是转移矛盾的最好办法。
  为此,萨达姆将自己的下一个目标选定为科威特。于是,在两伊战争刚刚结束不久,伊拉克又挑起了海湾战争,再次打破了世界的宁静。@文史不假
  每日点兵,为您解答
  两伊战争,被许多军事学家评论为用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最典型范例。这个问题看您从哪个角度看。
  从战争结果上看,谁都没赢,因为安理会的588号停火决议让双方都回到了开战前的起点。
  从战争过程中看,其实伊拉克赢了,因为在停战前,伊拉克军队已经进攻到伊朗本土。
  两伊战争前,伊拉克拥有350亿美元的外汇,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拉克欠外债700多亿,其中欠西方国家400多亿美元。
  从历史上看,伊朗赢了,伊拉克输了,因为巨大的国债造成了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动因,也成为了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导火索。
  从中东格局上看 美国赢了,所有人都输了,因为通过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美国强势进入中东,分化瓦解了苏联在中东的势力范围。又因为伊朗的存在,你可以看到美国无休止的驻留中东,也让那些从宗教到种族都有冲突的阿拉伯国家被迫依赖美国。
  两伊战争其实谁也没胜,打了八年,最后在联合国的调停下双方停火,两败俱伤,倒是让美英军火商赚了一大笔。
  两伊大战,两败俱伤。
  战前,伊拉克 富得流油。
  萨达姆大肆采购苏联武器。
  自诩兵强马壮。
  可以在海湾地区称雄。
  伊朗 因霍梅尼发动了伊斯兰革命。
  推翻了巴列维王朝的统制。
  由原来一边倒地结欢美国 ,转变成对美交恶。
  伊朗突然变成苏美都嫌弃的孤儿。
  萨达姆看准时机,想进一步从伊朗手中夺取领土,取得更大的出海口。
  萨达姆采取措施。
  一边继续保持与苏联的密切关系。
  一边又与美国媚目传情 。
  取得他们支持。
  于是萨达姆采取了突然袭击的手法。
  正式与伊朗开仗。
  双方拚死相斗八年。
  两败俱伤。
  不分伯仲。
  闹得精疲力尽。
  均无力再战。
  两伊签订了停战协定。
  两国边界又回到了战前状态。
  故,两伊干了件,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蠢事。
  #凌远长著#
  从国际政治角度来说,两个国家都失败了。在今天来看两伊(伊朗与伊拉克)都没有从战争的创伤中走出来。如果要说真正的胜利者,只有美国以及国际军火商,整整八年的两伊战争彻底成为国际新式武器的实验场。
  两伊战争从1980年9月一直持续到1988年8月。几乎贯穿整个八十年代,耗资数百亿美金。战争死亡数百万人、但两伊无一胜者 。可以说,两伊战争是用最先进的武器打了场最没技术含量的战争。两者用最现代化的武器打出的是二战 水平的战争。必须首先指出的是,伊拉克是两伊战争的挑起者,是在美国纵容下的罪魁祸首。与伊朗无关。 但这场战争持续如此之长是美国与国际社会不无法预料的。但也彻底为国际军火商提供了巨大"市场"虽然联合国不许任何国家对两伊国家进行武器交易,但所有的军事大国都向两伊进行武器交易,甚至到了,伊朗用苏制导弹攻击伊拉克苏制坦克、伊拉克用美制导弹射击伊朗美式飞机的地步、东方大国也是两方面卖武器,据说赚了数十亿美金,而且是现金支付。东方大国赚了不少,这可是在80年代。
  现代战争最大赢家只有幕后的导演。他们的地缘政治利益,以及他们身后的军火商 。美国无疑这场战争的最大赢家,他挑起了两伊战争,就此把富裕的伊朗拖垮了历经八年的伊朗被打的国贫民弱,国家青壮年几乎丧失殆尽。而伊拉克就此认为他是美国的"盟友"才会让他在两年以后。目空一切地进攻科威特,就此引发海湾战争,以至于后来的基地组织和拉登,这些都是美国所预料不到的,至今美国还在被恐怖组织所威胁,起因就是海湾战争。
  通过两伊战争。美国军事和政治力量渗透到中东核心地区,大量的武器销售到中东地区。在于和苏联在中东争夺中占据了上风。而伊朗至今仍然被美国所威胁。也是两伊战争的后遗症。受到战争伤害最大的就是两伊的普通百姓,而最大的利益获得者就是隐藏在幕后的美国政府和他的金融财阀。他们的每一个美元都带有中东人民的鲜血。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在两伊战争中,参战双方都输了,而且是输得底裤都掉了,至于胜者,首推美国和苏联。当然,咱们东方大国也喝了一口汤,也正是这一口汤,盘活了国内大量军工企业。另外,多说一句,沙特花35亿美元从我国购买导弹也是在两伊战争期间。
  两伊战争、两伊全败
  两伊战争之前,伊拉克和伊朗就已经互相看不顺眼,大有一种你瞅啥,瞅你咋滴的感觉。而双方最主要的矛盾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领土纠纷
  在伊拉克境内东南方向,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汇聚成了一条河注入了波斯湾,即阿拉伯河。阿拉伯河下游大约100公里的一段成为了两伊的界河。
  在19世纪中期时,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伊拉克和波斯帝国签订条约,两伊边界以波斯帝国一侧的浅水区为界。这也就是说奥斯曼帝国占据了阿拉伯河大部分水域。
  然而,到了1937年,双方再次签订条约,国界重新画到了阿拉伯河的中心,由此两国将这条河各分一半。到了1975年,双方再次签订协议,正式确定了以阿拉伯河中心航道为国界。然而,伊拉克海岸线太短,阿拉伯河是伊拉克唯一的出海通道,因此,该河一半的航道根本不够用。
  这让伊拉克的对外贸易很是苦恼,时时刻刻想着撕毁条约,重新夺取整条阿拉伯河的主权。
  第二、宗教信仰
  两伊虽然同为伊斯兰国家,但双方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伊朗的国民和掌权者都属于伊斯兰教中的什叶派。在伊朗经历了伊斯兰革命后,其宗教领袖霍梅尼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彻底控制了国家政权。此后,伊朗开始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企图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
  而伊拉克紧邻伊朗,自然成为了伊朗对外输出意识形态的首要目标。
  另外,当时的伊拉克还有深刻的内部矛盾,上层以萨达姆为首的统治阶级为逊尼派,而大部分国民为什叶派。如此,萨达姆认为伊朗已经对自己在伊拉克的统治地位构成了威胁。
  第三、民族仇恨
  伊朗历史上是波斯帝国,其境内国民大部分是波斯人,而伊拉克境内大部分是阿拉伯人,两族在历史上由于各种矛盾冲突不断,积累了不少宿怨。因此,只要两国国内矛盾激化,都会不约而同的发起与对方的战争
  。
  到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由于伊朗在国内清洗了大量原来效忠于巴列维王朝的官员和将领,因此,伊朗内部政治和军事力量下滑严重。另外,再加上霍梅尼所谓的不要东方,不要西方的政策,伊朗在国际外交上陷入孤立。
  此时,萨达姆刚刚就任伊拉克总统,眼瞅着伊朗经济恶化,军心不稳,且在国际上陷入了严重的外交孤立,萨达姆心思活泛了起来;如果能出兵占领阿拉伯河下游,打击伊朗政权,一来可以遏制伊朗的革命输出,压制伊拉克境内什叶派的反抗,二来还可以制霸海湾地区,并顺势控制海湾地区的石油贸易。当然,最重要的是如果能成功战胜伊朗,那萨达姆在伊拉克,甚至是在逊尼派世界的地位将获得巨大的提升,很可能成为曾经埃及纳赛尔一样的人物,成为整个阿拉伯世界的领头羊。
  这种事情光是想想就让人兴奋的睡不着觉了,因此,说干就干,在1980年9月22日,萨达姆主动挑起了战争。
  然而,战争的发展进程却让萨达姆始料未及。
  整场战争从1980年打到了1988年,双方始终是胶着状态,谁也没有办法取得胜利。最终结果是双方谁也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利益,且两国的分界线在战争结束时又恢复到了战前状态。
  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和伊朗都在第一时间宣称自己取得了胜利,但战争的胜利不是嘴上吹牛吹出来的,是实际利益的得失。
  据两国公布数据统计,伊拉克承认死亡18万人、伤25万,6万人被伊朗俘虏,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而伊朗承认死亡30万,受伤70万,被俘3万,损失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
  【很多分析专家分析,两伊谎报了战争死亡人数,而战争中真正的死亡人数应该超过了百万。要知道,当年两国人口加起来也不过4000多万,百万人口差不多相当于整整一代人了。以此可见两国战争的惨烈程度确实很大】
  除了人口武器的损失外,两伊在战争期间军费开支超过了2000亿美元。要知道,1988年,我国GDP总量也不过2300亿美元,这相当于两伊战争直接打了咱们将近一年的GDP。
  另外,由于向外的原油输出受到了战争影响而严重下滑,双方互相摧毁对方的油田、油轮、原油加工厂、石油运输管道等等。因此,外界估计,双方军费开支加上经济损失超过了6000亿美元!
  也因此,战争结束后,原本两个外汇储备极度丰富的国家,瞬间变成了穷光蛋,伊拉克外债更是达到了近800亿美元。
  因此,综合看下来,两伊战争中,双方谁也没有胜利,都是输家。不过,在战争之外却有赢家,而且还赢得不少。
  五常之中,美苏吃肉,余下喝汤,五常部分小弟舔了舔骨头
  在这场战争中,最大的胜利者首推美苏两国。
  说实话,整个两伊战争之所以能够打八年之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苏两国的利益诉求。
  两伊战争爆发后,两国都表示要严守中立,绝不参与到战争之中。但是,看着因为战争而改变的国际形式,以及催生的军火市场,美国和苏联都在围绕着自身利益制定政策。
  在这场战争中,最先吃到肉的应该首推苏联。因为在战争开始之前,伊拉克便已经开始向苏联订购了大量武器,后来,由于苏联武器相对比较皮实耐用,伊朗也向苏联订购了大量武器。因此,在两伊战争中,苏联靠着向战争双方兜售武器赚的盆满钵满。
  与此同时,美国也不甘落后,想尽一切办法向战争双方售卖武器,企图在这次军火盛宴中分一杯羹。
  最开始,美国只向伊拉克售卖武器,但当战争的天平倾向伊拉克时,美国又暗示了小弟以色列。
  由于战争之前,伊朗装备大部分为美制武器,因此以色列向伊朗提供了大量美式武器的零部件和弹药。据统计,以色列通过向伊朗售卖美式武器,赚取了数亿美元的利润。
  接下来,战争的天平向伊拉克倾斜时,美国也曾直接向伊朗提供武器,因此爆出了伊朗门事件。
  就这样,美苏两和超级大国通过向双方兜售武器不仅赚的盆满钵满,更是硬生生的将两伊战争变成了伊朗和伊拉克之间毫无意义消耗战。
  美苏之外
  在美苏之外,法国、英国、埃及、南非都曾向两伊售卖武器,当然,咱们也不例外。
  到了战争的中后期,由于双方的财政捉襟见肘,因此,便宜且皮实耐用的武器成为了两伊双方共同的要求,为此两伊不约而同的找到了东方大国。
  咱们当时的情况不用多说,全国所有军工企业都处于极度的经济困难时期,那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很多军工厂甚至都出现了停摆的状态,为了生存下去被迫军转民,新飞电器、长安、长虹、嘉陵都是被迫无奈的产物,有些军工厂甚至都生产了雪糕出售,就是为了军工厂能活下去,厂子里的工人能够领到工资。
  就在这种困难时期,两伊不约而同的找到了我国,于是,单价只要50万美元,真的只要50万美元的69II式坦克成为了两伊的香饽饽。据统计,仅靠与伊拉克签订的69II式坦克的军售合同 ,617厂就获得了16亿美元的收入。
  除了坦克之外,歼6、歼7战斗机、63 式装甲车、轰-6D轰炸机、59-1式130mm加农炮,红旗二防空导弹等武器也成为了两伊采购的香饽饽。
  最后说说,除了军火方面,两伊战争也严重影响了波斯湾地区的格局。
  两伊战争之前,伊朗和伊拉克可以说是中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强国,然而,这场战争将两国的实力消耗殆尽,几乎从根本上断绝了两国称霸中东的可能性,也因此给了美苏两国的机会。
  此后,在两伊互相攻击油田、油轮、原油运输管道时,像科威特这样的波斯湾小国选择请求五常派遣军舰护航,随后诸多海湾国家跟进,请求美苏,尤其是美国护航,以维持波斯湾安定。因此,美、苏也顺势加深了对中东地区国家的控制。
  而沙特看到了中东地区的不平静,也开始寻求大杀器,这一找就找到了东方大国,最终就有了35亿美元购东风3导弹的故事。
  最后,总结来说,两伊战争中,伊朗和伊拉克是最大的输家,波斯湾地区的其他国家也间接成为了受害者,被迫选择寻找大腿拥抱。而真正的胜利者是以美苏为首的强国,不仅通过军火贸易赚的盆满钵满,更是通过贷款、护航等形式加深了对波斯湾地区国家的控制,完成了其战略意图。
  两伊战争没有胜者——"中东雄狮"萨达姆的败亡,伊朗至今的泥潭难出都是两伊战争遗祸! 当时看,两伊战争两败俱伤,巨大的人员伤亡、巨额的经济损失都成为伊朗和伊拉克的不可承受之重
  从1980年9月22日爆发到1988年8月20日正式停止战斗,两伊战争前后历时7年又11个月,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这场战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是一场吞噬生命、榨干两国财富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人员损失:交战双方人员伤亡148万人,被俘8万人。其中伊朗军队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人,被俘3万人,仅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伊拉克军队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被俘5万人。
  武器损失:伊拉克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伊朗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
  经济损失:8年中,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达54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双方的综合国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其中伊拉克直接损失(包括军费、战争破坏和经济损失)是3500亿美元。战争前,伊拉克拥有37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战争后,伊拉克的外债是700多亿美元,其中400多亿是欠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军火债、300多亿是欠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贷款。伊朗也欠外债450亿美元,直接损失3000亿美元。尤其是伊朗石油出口骤降,经济发展停滞,为今日的国家凋敝埋下伏笔。 现在看,两伊战争改变了中东地缘政治,塑造了当今的碎片化格局
  首先,两伊战争加速了伊拉克和伊朗政治变局,造成了后萨达姆时代的"两伊畸恋"。
  两伊战争结束后,声望达到顶峰的伊拉克强人前总统萨达姆一时风头无两。然而风光背后的则是债台高筑,其中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被债务逼急了的萨达姆不仅不想还钱,而且利令智昏大肆声称伊拉克是为维护逊尼派"大家庭"的忘我牺牲战争,科威特这些小兄弟最好免除债务,结果当然谈不成,导致了后来萨达姆大举入侵科威特吞并成为伊拉克的第十八个省。最终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就是美国率领的多国部队驱逐了萨达姆,解放了科威特,成就了引领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海湾战争"。
  再后来呢,就是萨达姆作死的对抗联合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查小组,给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制造了口实,最终萨达姆一代枭雄受审被处以绞刑,伊拉克的强人时代落幕。 这样,伊朗的机会来了!趁着伊拉克战争混乱,伊朗打入了伊拉克政局,扶植了一大批什叶派伊拉克民兵组织,连同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巴勒斯坦哈马斯、也门胡塞武装、叙利亚阿萨德政府,一个什叶派新月地带呼之欲出,伊朗的称霸中东大梦好不诱人。然而成也"伊斯兰什叶派之弧",败也"伊斯兰什叶派之弧",伊朗至此背上了沉重的"援外"包袱,不惟国内民生建设资金缺乏,乏善可陈,而且经年日久激发民变,伊朗近年来的多次民众示威游行喊出了"不要叙利亚!"、"不要巴勒斯坦!"的希望变革声音,更可怕的是甚至有人喊出了"哈梅内伊去死!"这样的"大逆不道"口号,这可是破天荒的事件啊。
  其次,两伊战争导致中东天下大乱,促成了"阿以矛盾"向"宗教矛盾"的转变。 两伊战争前,阿拉伯世界由于尚有以色列这个共同"死敌"的必欲除之而后快空前团结,阿以矛盾一直是中东主流,巴勒斯坦问题是阿拉伯世界乃至世界焦点。
  然而两伊战争后,一切全变了:先是伊拉克和海湾国家科威特、沙特、阿联酋的反目剑拔弩张,后是伊拉克战争萨达姆的兵败身死,再是沙特领衔的逊尼派和伊朗领衔的什叶派争霸不休。
  转眼间现在是沙特、阿联酋和以色列眉来眼去,互相间的世仇成了同一阵线的朋友! 中东的主要矛盾由"阿以矛盾"一变而为"宗教矛盾",巴勒斯坦问题逐渐边缘化。
  今天,中东世界面对特朗普的偏向以色列"新世纪方案"只有象征性发声抗议,没有任何反制行动!巴勒斯坦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有徒唤奈何一步一步任人宰割。
  亚马逊河流的一只蝴蝶扇一扇翅膀,就会引起世界某个地方的一场风暴,何况是两伊战争如此惨烈的大战?"蝴蝶效应"规律惊人,中东的流变更会惊人,只是考验我们有没有一双慧眼。

历史上真实的狗血事件,一件比一件无语,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面子文化是东亚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中国历史上的狗血剧,多半是所谓不要脸的人制造的。诸葛骂王郎但人一旦不要起脸来,收益是巨大的。爱情中的不要脸可以收获甜蜜和一生幸福,这是该竖起大拇中国古代十大暴君暴君,是指专制无道的君主,残酷地或野蛮地行使专制权力的统治者。那么在中国古代曾出现哪些暴君?他们都是谁?他们有哪些暴行?十中国历史上首位暴君夏桀夏桀(生卒年不详),姒姓,名履癸,西克什米尔公主号失事,周恩来力排众议不避艰险,坚持出席万隆会议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会议,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史称解密马上帝王的成吉思汗,居然是坠马而亡?世界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能征善战的帝王,而成吉思汗绝对是其中帝王中的帝王。出身草原,骁勇善战的成吉思汗,为啥会从马上摔死呢?沁园春雪中曾经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能跨越时代,被称之为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墓室内刻有55个字,才知道李世民的为人中国历史上父子争权,兄弟残杀的事件数不胜数。公元626年发生的玄武门之变肯定是榜上有名的一件,这个唐朝的历史事件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兄弟之间争夺权位所引发的血案,相比于后世建文帝的宋真宗泰山封禅之后,为什么再也没有皇帝前去泰山封禅了呢?丢不起这人中国历史上,一共有6个皇帝封禅泰山,可见,封禅泰山是帝王最高荣誉。这六个皇帝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含金量最高的,无疑是秦始皇,含金量最低让美国闻风丧胆,不敢踏入我国领空,神秘的543部队究竟有多厉害1959年10月7日,一架鬼鬼祟祟的飞机在夜色掩映下出现在北京上空,随着一声巨响,三枚导弹如流星般从地面发射一发击中,当场机毁人亡。第二天,我国空军地空导弹2营在北京用地空导弹击落一群客家人,半部近代史ampquot,近现代各行各业有哪些杰出名人?客家代表人物洪秀全丁日昌陈宝箴叶亚来刘光第罗芳伯孙中山宋庆龄丘逢甲刘永福冯子材黄遵宪张弼士陈寅恪姚雨平邓仲元廖仲恺叶挺朱德邓小平王铭章李光耀胡文虎彭湃叶剑英薛岳张发奎罗卓英蔡廷锴李武则天是中国古代贡献最大的女政治家吗?你有什么看法?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唯一的女皇帝,具有非凡的胆识和魄力。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农耕生产的进步与丰收,手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商贸货物的大流通,让那个伟1957年总理宴请客人,菜中吃出不明金属片,为何却要向厨师道歉1957年周总理在浙江一家有名的餐馆宴请外宾,然而在介绍到糖醋丸子这道菜的时候,周总理在丸子里吃出了一块金属片。这个小小的金属片从何而来?又为何会出现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场合里?是由于谋事有人成事另有其人纵观我国历史,历害的人物总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功高盖世不乏其人,有顺天应时者,也有主动承担历史使命者,历史用人规律似乎总喜欢把好使的人用透。有时候在想,唐宗宋祖,秦皇汉武未必不能增
游牧民族狼性的代表蒙古族的世界贡献蒙古族的西征和四大汗国的建立发展,成为了跨欧亚的蒙古大国。第一次将欧洲和亚洲实际的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帝国一个整体第一次有了世界的框架和概念第一次奠定了欧亚在世界和全球的地位作用和核2011年,毛主席后人探望一上海老人,揭开一个被掩埋76年的秘密2011年6月,上海的一家医院忽然变得很热闹,有很多记者和工作人员一起走进了一位女士的房间。女士已是耄耋之年,白发苍苍,满脸皱纹。她对这么多人的忽然拜访感到不解,她问旁边的人这是怎吴三桂可以全身而退,为何61岁高龄时还要造反?吴三桂根本没得选朝廷的更迭期间总是名不聊生天下大乱,多方面的势力水火不容,争得你死我活。很多势力在这时起义造反,或是选择投降于更有未来的一方。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人物,生逢乱世,他也在这中间做了很多荆轲刺秦王,樊于期为何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他不怕死吗?樊於期这个人,之所以能被我们大家记住,主要是因为高一语文课本里的荆轲刺秦王一文,内容选自战国策。这篇课文说,公元前233年,秦国将领樊於期,因事触怒秦王政,孤身逃亡燕国,被燕太子丹皇帝的一天怎么过?乾隆3点起床早朝,7点翻牌子开始乏味的一天如果做到生活之中的精神和物质双丰收是一直困扰今天人的一个巨大难题,因为在今天我们生存的这个时代里面,很多人已经不再为了自己的物质生活而担心,但人们却是承受着过去很多人都无法想象的精乾隆皇帝让道大清乾隆年间,每年清明节,乾隆皇帝都要去西陵祭祖。每到这时,当地的官员都要为他黄沙垫道,清水泼街,沿路还要派上兵丁衙役盯着,不让老百姓走动。一年清明节,正巧赶上后山庙会的日子重了。雍正急需用人,张廷玉死牢里有个现成的,一代名臣横空出世雍正七年(1729年)七月,江淮一带连绵不绝的大雨使得水位暴涨,一场洪水也随之到来。得知消息的雍正帝决定立即派遣一名钦差大臣前去指挥救灾,然而他却在人选的问题上犯了难。能够担此重任北大才子留澳成商业间谍,6年使我国企业损失7000亿,后来怎么样上世纪一北大才子公费留学澳洲,学成后留澳不归,成为世界第三大矿业公司的职员,并加入澳大利亚国籍。他利用自己华人的面孔和对祖国的了解,深入国内钢铁市场获取大量商业机密,短短6年时间使铁人精神艰苦奋斗拼搏奉献1970年10月1日,王进喜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国庆观礼。1960年4月2日,王进喜喊着激昂的号子,工人们人拉肩扛,5吨多重的绞车被拉上2米多高的钻台。王进喜文化程度低,他一边学习文史书记载霍去病的死用卒,霍光的死用薨,是什么原因?很高兴和大家聊聊关于古人的丧葬礼仪。古代时候,随着身份和地位的不同,对其死亡的称呼也大不相同。礼记中这样规定的这么多的死法,如何称呼要根据去世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同时,史家的立场和观毛主席无钱无势,是如何到北大图书馆工作的?众所周知,毛主席年轻时曾在北大图书馆工作过,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也认识了很多有志青年。毛主席当年还只是一个无钱无势人生地不熟的湖南青年,他是如何得到这份工作的呢?具体又是什么职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