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关的工作人员,好奇地查看着眼前这位老人的港澳同胞回乡证 ,随口问道:"您都这个年纪了,还回来旅游啊?" 眼前的老人已经89岁高龄了,腿脚不便只能坐在轮椅上。即使这样,他也尽量把瘦高的身体坐得笔直。他身上那藏青色的西服,干净的白衬衣,精心打结的黑色领带,看上去像是要赴一场重要的宴会。 这个老人名叫龚楚 ,他的回乡证是崭新的,上面连一个印章都没有,这是他第一次回乡。可能是因为生病的缘故,这个老人一直没怎么说话,都是推着轮椅的侄孙在同海关人员交谈。 直到海关人员问出那一句话后,老人才缓缓眨了眨眼,轻声而坚定地说道:"不是旅游,是回家。" 龚楚这个名字,无论在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是相当有名的。他在两边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红军第一叛将" 。 龚楚 回到家乡后,龚楚给邓小平写了封信表示感谢。那么,面对"红军第一叛将"的来信,邓小平到底是如何回复的呢?龚楚当时又为何背叛红四军呢?之后,龚楚又度过了怎样的一段晚年时光呢? 龚楚是在1925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加入共产党 的。当时在校求学的他,看出国民党内部的问题太大,已经不可能完成孙中山先生的革命遗志。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共产党,作为自己的奋斗组织,开启了革命生涯。 大革命时期是允许两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到另一党的。所以入党后,龚楚又以国民党中央农民特派员 的身份,来到北江办事处,开展农民运动工作。他后来还参与了南昌起义,百色起义等重要活动。一路平步青云,几乎走到了党内一把手的位置上。 1928年初"红四军" 成立之时,朱德任军长,陈毅任28团党代表。龚楚则是29团党代表。 龚楚和朱德、毛泽东并称为"红四军前委三人小组",外界甚至会把红四军称为"朱毛龚"。 朱德 从这一点上来说,龚楚在党内的地位之高,也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他后来的种种叛变情节,才会对共产党的党组织活动,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龚楚的革命工作一直进展的很顺利,直到1931年2月,他因负伤离开了红军去休息养病之时,事情却急转直下,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变故。 同年10月,正在休养的龚楚却突然收到消息:他的老同学居然在与敌军作战的过程中不幸牺牲了! 这一噩耗给龚楚带来了不小的打击。眼看着身边亲近的人,不断在革命道路上牺牲,莫名的恐惧笼罩着他,仿佛下一秒,那具战场上的焦尸就会变成他自己。在这难以忍受的心理折磨之下,一向是个"聪明人"的龚楚,也生出了离开的念头。 这个机会终于被他等来了。1935年5月,龚楚带着1200人的队伍,转战各地。由于敌军的"围剿",他们在作战过程中也损失惨重,和中央失去了联系。 当时的国民党采取的是"剿抚兼施"的策略,一边围剿,一边用金钱名利去引诱意志不坚的革命者。 此时的龚楚在经受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后,已经对前途不抱有希望,正是意志薄弱之时。再加上国民党的鼓动,便趁夜深人静之时,悄悄离开了革命队伍。 龚楚 可能有人会觉得,革命干不下去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毕竟看着亲人朋友牺牲,也是要承受巨大压力的。其实如果只是退出革命队伍,也没有太多人会去指责这种行为。但更可气可恨的是,龚楚并不仅仅是离开了共产党的队伍,而是借用自己曾经在党内工作过的优势,成了共产党最大的敌人。 再次出现时,龚楚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国民党军第六绥靖区少将剿共游击司令 。谁能想到,这个曾经的共产党战士,居然在叛变之后,调转方向将枪口对准了昔日的战友。 但更危险的是,此时党内的人却还不知道他已经叛变加入国民党的事情,完全把他当自己人来看待。 1935年10月,龚楚率领着30多个国民党军,伪装成红军游击队,冒充湘南红军,见到了北山游击大队的人。 他便利用老部下们的信任,诱骗后方主任何长林叛变。 为了引出项英、陈毅等重要人物,龚楚以请他们去湘南"加强领导"为名,写了一封信给他们,并让何长林在上面签字。 项英 密信很快送到了项英、陈毅的手中,看到消失了这么久的龚楚再度出现,项英大喜过望,马上就要回信与他见面,却被陈毅拦下了。 "龚楚之前说话可没这么谦虚,除了主席,你见他服过谁?现在居然让我们去给他的队伍‘加强领导’。我看这事儿……"陈毅说到了点子上,但当时俩人都不知道对面的情况究竟是什么样的,所以陈毅建议,先不着急,等过一阵子再去见龚楚。 陈毅 眼见日子一天天过去,项英、陈毅却没有回复,龚楚心里也打起了鼓,准备实施另一番计划。他先设下埋伏,想把一支在北山的游击队引入圈套内,再迫使他们投降。 然而游击队的人个个有骨气,宁死不屈,还和龚楚的队伍发生了激烈的战斗。50多名战士壮烈牺牲,只有少数几个人带着重伤的身躯,冲出包围圈。 打完这一战,龚楚又想带人直接抄了项英、陈毅的驻地。好在去的途中遇到了外出的红军侦察员,他们在半路就识破了龚楚的诡计,快要到达营地时,抢先朝天空中放了几枪,以此作为示警。才让项英等人逃出生天。 因为叛徒身份已经坐实,此后十几年间,龚楚再也没有出现在共产党的视线里。直到1949年10月,解放军攻占了广东北部,他才又带着部下,随即缴械投诚。 叶剑英 11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成立。曾经与龚楚在红军中一起拼搏过的叶剑英 任省主席。念着过去的情份,叶剑英让龚楚前往海南,去劝说当时的海南防卫总司令,身为国民党名将的薛岳投诚。 国民党将领:薛岳 这种做法,一是希望能尽快和平解放海南,二是也想让龚楚能借此机会将功补过。 龚楚这个人真是老奸巨猾,他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却没有如约去往海南,而是在离开后转道逃向了香港。多年以来更是吓得连老家都不敢回,生怕共产党记着他做过的恶,找他"寻仇"。 在香港,龚楚和家人在新界的侨园,一晃眼便住了30年。其他国民党将领偶尔聚在一起,共忆起过去,总有人潸然泪下,心里不住地想家。尽管龚楚对家乡总是都闭口不谈,但人人心里都明白,老了老了,谁不想落叶归根呢。 合照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式公开发布了不再追诉建国前国民党军政人员所有犯罪行为的公告。 龚楚看着报纸上的字,多年来患有白内障的病眼也似乎重新明亮了起来,他想回家了。 1990年,在距离中秋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时年90虚岁的龚楚终于盼来了回乡的日子。9月13日下午,龚楚和家人乘火车到达韶关,当晚,一家人从韶关出发回乡。 让龚楚万万没想到的是,早就荒弃的家乡老屋,已经被人收拾得亮亮堂堂。村里的人,有的年轻时跟着他在外打过仗,有的听过他的大名。小小的一个屋子,居然坐满了来迎接他回家的人。 回乡 会客厅里也早就备上了水果,鞭炮和烟花。有人塞了只火柴到他手里,大家哄笑着让他也点支鞭炮高兴高兴。寂静的村庄沸腾了,只为迎接这个久不归家的故人。 看着眼前的一幕布,龚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本以为,自己当年做了那么过分的事,一定会受到家乡人的唾弃和责骂。 但他却怎么也想不到,家乡的人并没有把他看作一个罪人,而是以亲人的规格来接纳他,欢迎他的到来。温暖的气氛让龚楚那颗漂泊在外多年,早已变冷漠的心,又重新跳动起来。这一夜过后,他好像是突然活明白了一样,整个变了个人。 龚楚让家人帮忙,给邓小平办公室发了一封重要信件。 邓小平 "原红七军的龚楚,因年事已高,身体欠佳,加上有白内障等原因,已回故乡广东乐昌定居,安度晚年,敬请首长经常给予赐教。" 这封信随后就被送到了邓小平的办公室,另一边的龚楚,也在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回信。 大约一个月后,龚楚还是没有等到回信。正当他有些灰心之时,却突然接到了一通电话。 家人接起来后,聊了没两句,就赶紧把电话塞到了龚楚手里。他接起电话一听,对面打给他的人,居然是邓小平。 出乎意料的是,邓小平在电话里完全没有表现出怨恨,对他说话的语气就好像是对待曾经一起亲密战斗过的战友。邓小平问了些他之前在香港生活的事,还关心地问起龚楚的健康情况,问起了他家的情况,却对过去种种,只字未提。 龚楚 这突如其来的关心让龚楚一下子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那时他只是经受不住革命的困难,就离开了队伍,甚至转投入了敌人的阵营,现在想来,真是大错特错了。 回乡后,龚楚每天像一个普通人那样生活。他作息规律,因为眼疾,也很少出门或者下楼活动。但偶尔需要去镇上的时候,他一定会穿上那唯一的一套西装,打好领带才肯出门。 刚回乡的时候,每天来访的人简直要把他家的门槛都踏破了。回想起来,当年和他一起工作过的人,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都已经离开了人世。那些光荣的岁月,那些曾经的艰苦时光,真正留在世上的见证人,已经越来越少了。现在,好不容易回来了一个能亲口讲述当时故事的人,大家都很好奇,也很想亲耳听听那些革命故事。 所以,龚楚家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几拨访客。除了老战友的儿女,也会有一些历史学者,前来问候这位中共党史的"活化石" 。 龚楚谈起在红军里的事情,总是津津乐道,脸上时而严肃,时而带着微笑。却对自己离开共产党后的那些事,绝口不提。 或许是因为悔恨,或许是因为羞愧。其中原由,他不肯说,大家也只能凭借自己的猜测,去解读了。 1995年,95岁的龚楚因肺部感染在家中去世。回乡后的龚楚,不希望自己再参与到国家的政治工作中去。所以出殡的那一天,只有家人和同乡的族人相送。不过乐昌县、长来镇政府,还是为他送来了花圈。 龚楚故居 龚楚长眠的地方,是他生前就选定的。那里坐落在家乡长来镇外一片荒山上,山下是农田,山上没有路,只有层层叠叠的山林为伴。至今,龚楚的后人每到清明扫墓的时候,都要带上镰刀披荆斩棘。 墓在后来重修过一次,黑色的碑石上,刻着龚楚生前自拟的碑文。经历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有些地方的字,已经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纵观这位"红军第一叛将"龚楚的一生,无论是年少时的一腔热血,还是后来的背叛逃离,都很难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概括。他在红军中,有过有过无比辉煌的时候,也有过昏暗低落的历史。 但当他的生命走到尽头的那一刻,所有的过往都随着这个人的逝去,盖棺定论。无论是谩骂,还是责备,他都听不到了。后人的看法,就由后人去论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