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派人追赶宋义的儿子,并杀死了他,然后又派人向楚工报告。楚王无奈,只好任命项羽 为上将军,还把当阳君、蒲将军的军队也交给项羽指挥。 项羽上任后,立即整顿兵马,抚慰士兵,把 军中的钱财全部拿来犒赏三军。几天前还疲惫不堪的将士们,如今个个精神抖擞,士气大振。项羽首先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2万人渡过漳河,去救援巨鹿城里被围困的赵王,两人的军队打了几个小胜仗,取得了一些战果,但解决不了关键问题,赵国将军陈馀又来请求增援。于是项羽决定率兵与秦军决战,他亲自带领全军人马渡过漳河。上岸后,项羽下令士兵每人都带足3天的口粮,然后又命人砸碎行军做饭用的锅碗瓢盆等餐具。将士们一下子都愣了,项羽说:"将士们,没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就可以轻装上阵,去挽救危在旦夕的赵国!如果你们想吃饭,就到章邯的军营中取锅做饭吧!谁都不许后退!"接着,项羽又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部用凿子凿穿,沉进水里,烧掉所有的行军帐篷。战士们一看,退路没了,粮食也不多了,知道这场战斗如果打不赢,就只有死路一条。于是,楚军的将士们互相勉励。激昂振奋,人人都抱着进则生,退则死的决心,拼命向前。 两军相逢勇者胜,秦军虽然人马众多,也抵不住抱着必死决心的楚军。楚军到了巨鹿就包围了王离的军队,同秦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将士们个个如下山猛虎,奋勇拼杀,沙场上烟尘蔽日、喊声震天。楚国的军队越战越猛,把秦军打得死的死,伤的伤,最后杀死了秦将苏角,俘虏了名将王离。涉间不愿投降,被打得走投无路,放火自焚而死。 就在楚军与秦军激战的时候,前来救援赵国的各路诸侯军队都在旁边看热闹,无一出兵。楚军的战士勇猛善战,以一当十,呼声震天,各路将领都看得目瞪口呆、心惊胆战。楚军打败秦军后,项羽召见各位诸侯的将领。诸位将领一走入辕门,就全都跪在地上,用膝盖向前行走,谁也不敢抬头看一眼这个叱咤风云的将军。从此,项羽就成了各路联军的总指挥,掌管军权,主持灭秦大计。 秦将章邯带兵驻守在棘原,项羽的人马在漳河的南岸,双方对峙却没有交战。因为秦军屡战屡败,二世皇帝很生气,就派人责问章邯。章邯很害怕,便派司马欣回去向皇帝汇报前线战况并请求指示。司马欣回到咸阳,连续3天求见,都被赵高挡在门外,又听人说赵高为隐瞒军情打算杀了他。司马欣赶紧逃走,在赶回棘原军中的时候,他没敢走原路。赵高果然派人追杀,但没能追上。司马欣见到章邯,详细诉说自己的遭遇,并说:"赵高独揽大权,朝廷中的其他人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和权利。如果我们打了胜仗,赵高肯定会嫉妒我们的战功,难免被杀;如果打了败仗,一切责任就会被推到我们身上,更免不了一死。您认真考虑考虑,看着办吧!" 这时,赵国将军陈馀给章邯写了一封信,信上说:"想当年名将白起,为秦国南征北战,攻打楚国占领了楚都鄢郢,进攻赵国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辉煌胜利。他打下的城池,夺取的土地,数也数不清,最后的结局怎么样?不还是惨遭杀害吗?再想想蒙恬,身为秦国大将,率兵击败匈奴,为秦国开拓了几千里的疆土,最终也没有逃脱被杀的命运。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立下的战功太多了,朝廷很难给予更高的封赏,就干脆找个借口杀了他们。您现在做泰国的将军已些有3年了,与诸侯作战伤厂士卒有几十万之多即使这样,您也没能消灭各地诸侯,相反,造反的还越来越多。天下诸侯反叛朝廷,都是秦二世与赵高引起的,现在形势这么危急,赵高为了推卸罪责,肯定会找个借口杀害将军,以免去他自己的灾祸。将军您在外统兵打仗,不能得到皇帝的信任,无功要被杀掉,有功也是被杀。再说,秦朝的灭亡已经不可避免,大家都看得明明白白。看看您的处境,对内劝不了皇帝,对外战不胜诸侯,独自一人,苦苦支撑,太可悲啦!为将军您打算,不如也率兵反秦,与诸侯联合,消灭秦朝,瓜分秦地。这样您也可以封王封侯,不比身受刑诛、妻儿被杀强得多?" 章邯动心了,秘密派人到项羽那里去洽谈,想要订立和约,结果没能谈拢。于是,项羽命令军队日夜不停地向秦军发动攻击,秦军再次战败 章邯见形势危急,再次又派人求见项羽。项羽因军中缺粮,答应章邯订约。双方约好日期在洹水南岸会晤,签约完毕,章邯见了项明住热泪横流、向项羽讲述了赵高对自己的邀项羽也很感慨,便封章邯为雍王,留在军中后,项羽任命司马欣为上将军,统率秦军担攻咸阳的先头部队。 诸侯军的官兵都是秦朝的平民、以前被征发徭役,驻守边塞,路过关中时,现在这支降军中的官兵对他们很恶劣。秦军投降之后,诸侯军的官兵便借此机会,随意侮辱他们。部队开到新安。秦军官兵都为自己前途担忧,议论说:"要是消灭了秦朝还好,要是不能的话,诸侯军把我们带到关东,没个好,朝廷还会把我们家人都杀掉。"诸侯军将领得知后,报告了项羽。项羽担心秦朝降军心中不服,一旦不听指挥,就会发生危险。就命令楚军趁夜把20万秦军活埋在新安城南,只留下章邯、司马欣、董翳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