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刘邦评功的时候,将萧何摆在第一,将军们主张曹参摆在第一,你怎么看?

  大汉开国,论功行赏,刘邦说过两段很有名的话。
  第一段便是一再被后人引录的"三杰论"。
  说这段话之前,刘邦先问了群臣一个问题,我刘邦因何能得天下,项羽又何以失了天下?
  当时,朝堂上只有两三个人站出来,说了一些贬损项羽,拍刘邦马屁的套话,刘邦知道朝堂下的功臣勋将急于封赏,于是他绕过如何封赏的话题,说了下面这段话——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三杰论"表面上看,是刘邦一时兴起的感慨之言,似在炫耀自己驾驭臣下的能力,但如果放在庙堂政治的语境下看,这段话绝不是刘邦的随口之言,而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吐出的定调之言。
  先看三杰论的比例,前两杰是文臣,后一杰是武将,文武比例二比一;再看三杰论的次序,搞谋略的第一,干实务的第二,带兵打仗的第三。
  这个比例、这个次序,其实是向文武百官传递了一个基调信号:大汉开国后,政治高于军事,文臣重于武将。
  这是一个理念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刘邦虽然历来讨厌儒生,但治国是政治问题,天下要靠文臣治理,这样的理念他是认同并且推崇的;此外,扬文抑武,可以提高战功的封赏标准,这样帝国的蛋糕才好少切出去一些,因为有战功的武将实在太多了,而这样的文臣却是屈指可数的。总之,这是古今通用的一个政治手法,用少数做筛子,将多数过滤掉。
  然而,当时的刘邦并没有绝对的帝王权威,所以他这"三杰论"并没有将蠢蠢欲动,一心要封赏的众武将压制下去。
  对这个问题,刘邦想拖,但也拖不了多久。
  很快,廷议谁的功劳最大被推到了台前。这时候,功劳是一个政治含义很浓的字眼,它是一个多方综合、多向平衡的结果,因此在廷议这个问题时,刘邦对先前的"三杰论"做出了微调。
  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故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居文臣武将之首。
  战功赫赫的武将们一听,顿时炸开了锅,那时候君臣礼仪还没有那么严格,有的武将甚至直接进殿与刘邦争辩说,他们这些人披荆执锐,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立了那么多功劳,反不如一个只会舞文弄墨,并无尺寸之功的萧何,是何道理?
  这时候,刘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又发表了一个很著名很直白的"人狗论"——
  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随我,功不可忘也。
  刘邦的意思是说,用打猎做个比喻,你们这些武将只能算"功狗",只有萧何才是"功人",况且萧何举宗数十人追随我打天下,不能忘恩负义。
  封赏还没得到,反倒连人都不是,成"功狗"了,武将们不仅没有被说服,反而被激怒了。
  于是,在正式排定列侯位次上,武将们抢先推出了一个他们认为应列第一,并且刘邦很难反对的人选:平阳侯曹参。
  武将们的理由是,曹参身上有七十多处伤疤,战功无能可比(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等等),所以必须排第一。
  刘邦很难反对,原因很简单,曹参和萧何都是刘邦同乡,都是沛县功勋集团的核心人物,并且相互的关系都很好。
  果然,面对武将们推出的这个人选,刘邦一时不好表态了,但作为一代开国雄主,刘邦有的是办法。
  就在刘邦沉默难言时,一个叫鄂千秋的人,心领神会地站出来说了一番刘邦想说却又不便说的话。
  鄂千秋说,列为大臣说得都不对。平阳侯曹参攻城略地虽多,但那都是一时之功,难与酂侯萧何相比。当初皇上与项羽相争,前后共历五载,丧师失众,屡次败北,生死攸关之时,幸有萧丞相镇守关中,不待皇上诏令,便能随时遣兵补缺,输粮济困,我汉军这才得以复振,我汉王这才得以夺取天下,这是万世之功也!诸公怎能以一时之功贬抑万世之功!臣意以为,少一百个曹参无虞,失一萧何汉必无成。故应列萧何第一,曹参次之。
  根本之论,高屋建瓴!
  萧何第一,故有刘邦的帝王之谋,却也毫无毛病。
  萧何第一,几乎成了后世功臣排座次的范本。
  难能可贵的是后来,萧何病重之时,惠帝前往探望,问萧何,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
  萧何说,知臣莫如主。
  惠帝说,曹参如何?
  萧何顿首说,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于是乎,这才有了千古佳话"萧规曹随"。
  所以说,萧何的政治胸襟与气度,也是堪称第一的。当然,曹参当大汉帝国二代相国,也是恰到好处。
  大概没有比萧何第一,曹参第二,更完美的政治排序了。
  表面"萧曹争功",背后却是刘老三的一箭双雕!
  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在汜水河畔登基称帝,建国号汉。一个旧时代结束了,天下即将走向安定。真的安定了吗?经验告诉我们,结束就是开始,比如楚汉争霸结束了,汉帝国内部的斗争,以另一种形式同步拉开,虽无刀枪碰撞,却剑影闪烁。
  登基大典一结束,刘邦立刻面临一个难题:如何分封功臣?
  大伙儿提着脑袋跟着你刘邦,等的就是这一天。有人说,这还不简单,做到两个字就行了——公平。夫子早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只要做到公平,哪怕少一点都问题。
  好吧,就按公平原则行事。没想到满朝上下,争吵了一年多,都没"公平"得了,看那架势,就怕把刘老三吵崩了,都不会有结果。心浮气躁的将军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脸贴脸窃窃私语。
  刘邦很奇怪,弄得跟丫头片子似的,这是干嘛?
  张良说,他们要造反啊!干等你分封也等不到,估计你又要耍流氓赖账。
  刘邦那个委屈啊,想俺刘老三视金钱如粪土,从来跟大家有福同享,什么时候都忘了兄弟们的荣华富贵?这不有难题,拖延下来了嘛。
  一个公平,有这么难吗?难,真的很难。对刘邦来说,他宁可大伙儿"患寡不患公",公平两个字太难了。同样一个人,饥饿的时候一个馒头就满足,肚皮饱了一盘饺子他都要挑三拣四,何况面对不同的人?
  比如,武将说老子的功劳是用命换来的,谁能跟我比?谋士说,如果没有我的奇谋良策,你的命如粪土。文官说,没有我们默默贡献,你们吃什么喝什么,还有机会站在这里跟我们争功?
  像不像马季的相声《五官争功》?
  可是如果单单是功臣们掐架,倒也好办,大不了搞"公投",有皇帝这个"裁判员"在,不至于有多难。难就难在"裁判员",他居然忘记了身份,赤膊上阵,参与了争功。
  以我们的眼光看,刘邦此举实在无厘头,跳出来跟武将打擂台,非要让萧何压曹参一头,怎么看都有吹"歪哨"的嫌疑。
  退一万步,我们回到"公平"二字上做文章。世上根本没有绝对的公平,只要让大多数人觉得公平,社会就可以安宁了。既然这样,刘老三为何跟多数派较劲,他这么做岂不是创造不公平?
  按史书说法,刘邦似乎就是为了"绝对的公平",为此他还创造出了"功狗"、"功人"的说法。他说,你们这些武将都是"功狗",萧何是"功人",打猎时抓住猎物的确实是狗,但是你们会认为狗比人还重要吗?
  这话出自刘邦的口,大伙儿习惯了他的粗俗,否则有炸营的危险。刘邦文化水平不高,武将们更是糙哥组合,居然被问住了,要是我在场,就会反问刘邦:你和刘太公谁是"功狗"?
  不能这么比嘛,萧何与曹参是好猎人与差猎人的关系,或者是优质猎狗和劣质猎狗的关系,不是狗与人的关系!可惜武将们肚子里没墨水,不会拽词。
  所以,刘老三,你少胡搅蛮缠,你这么做就是故意吹"歪哨",心怀叵测!
  刘邦肯定会一脸尴尬:你们坚持让曹参排第一,不也是心怀叵测嘛,谁也别笑话谁!
  刘邦跟这些武将多年摸打滚爬在一起,有些还是光腚玩伴,他们一撅屁股,刘邦就知道他们要拉几个粪蛋:你们哪是为曹参争功,分明是在为自己争功!
  功臣集团按工作性质分类,大致就三类:一类是以曹参为首的武将集团,占绝对多数;第二类是以张良为首的谋士集团;第三类是萧何为首的文官集团。
  每一类功臣,内部功劳大小一目了然,谁攻克的城池多,谁砍掉敌人的首级多,造不了假。同样谁的计谋更见效,也很好辨析。唯有这三类人之间怎么比,太难了,"跨学科"的横向课题。
  其实这些武将们根本不是一条心,分了好几个派系,之所以在"萧曹争功"问题上,表现得如此团结,因为他们找到了共同的利益点:把第二、三类功臣踩在脚下。
  后来,第一功臣萧何获封三万户,武将第一功臣曹参获封一万户。萧何位居丞相,曹参则做了齐国国相。
  待遇悬殊!
  假如刘邦"公平"一下,让曹参位列开国第一功臣,会发生什么事?散朝后,所有武将都回家"做作业",把自己的功劳与曹参做一个定量和定性的比较,不等刘邦开口,他们就会按自己的"公平",伸手要待遇。
  这就是武将们拼命替曹参争功的真正动机!
  要就要呗,反正刘老三也大方,不差那点待遇,何必搞得那么急头掰脸,差点闹出兵变?
  如果你认为刘邦舍不得给待遇,还真是小看了高皇帝。刘邦不惜当黑哨,也要把萧何推到第一功臣的位置,背后有更深的政治思考。
  坐上皇位的人,第一件要考虑的事,就是如何坐稳龙椅,别搞得跟秦二世似的。谁是刘邦最大的威胁?功臣集团啊,握着枪杆子的功臣集团啊。
  由于历史的原因,七大异姓诸侯王已经够刘邦头疼了,如果武将集团势力也遏制不了,刘老三恐怕还不如秦二世。
  所以,刘邦压制曹参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压制整个武将集团。请注意,一万户桌上的菜绝不会比三万户少,房里的美女也绝不会比别人丑,但是能养多少门客,能提携多少拥趸,差别非常大。
  刘邦会玩心眼,萧何能懂,而且积极配合。老大问一句"萧何忙什么呢",萧何就知道老大不放心了,赶紧将何家子弟派上前线。老大一不高兴,萧何立刻自污名节,让他把心放到肚子里。他们是高手对弈,默契得很,换做连"功狗功人"都搞不清楚的武将行吗?他们光知道手中有枪。
  这才是刘邦的第一个目的,他还有一招一箭双雕的棋:让文官集团与武将集团失和!
  文官集团反叛没资本,武将集团反叛没能力,怕就怕文武勾结。刘邦表面上看是在吹"歪哨",其实是"黑哨",真正得利的并不是萧何,而是他自己。
  自从"萧曹争功"之后,萧何与曹参摆出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遂了刘邦的心愿。不光如此,很多事情上都闪烁着刘邦分裂文武两大集团的影子。
  比如鄂君,因为公开替萧何争功,刘邦当场封他为关内侯,就让你成为武将集团的靶子。再比如随何,我就公开说你们这些动嘴皮子的,根本没法跟武将比。我就让你们在相互对比中心理失衡,最后谁瞅谁都来气。
  刘家老三心机深呐!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不妨来掰扯掰扯。
  论功行赏,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要看一个时机。阶段性的论功行赏与最终的论功行赏,绝对不是一码事。
  这一点,作为老奸巨猾的刘邦门清。
  给后世的感觉,刘邦就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泼皮无赖,其实,从他建立汉朝后,论功行赏这件事来看,刘邦不愧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
  为何将军们主张曹参第一呢?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衔时",为人民谋天下的精英们尚且如此,汉初那些功臣们岂能淡定得了哦。
  论功行赏这事,并不比夺取天下的事小。项羽之所以最终失败,就是因为分封一事没处理好,给刘邦创造了机会。
  刘邦的分封,可以从三个阶段来看:
  第一阶段,刘邦为了与项羽争夺天下,分封了一些异姓诸侯王,以及对有军功的将军和臣属随时封赏。
  第二阶段,刘邦登基前后的封赏。这其中包括对异姓诸侯王的分封及改封,立皇后及太子,封赏群臣及将军们。
  毫无疑问,这一阶段,大将军韩信得到的封赏最高。本来齐王就够高的了,再迁徙为楚王,无人可比。这尽管是刘邦登基前的事,是出于无奈的妥协,但不可否认,韩信的地位是最高的。
  刘邦登基后,经过一年多的争执,最终以萧何的功劳为最显赫,封他为酂侯,给与的食邑也最多。
  说是这么说,但与韩信的齐王、楚王相比,这能算啥呢?就是与其他异姓诸侯王相比,萧何仅仅是侯爵,哪能比得了王爵呢?
  萧何所得最多,只是相比于未得王爵之人而言罢了。
  对于张良,刘邦的意思很明确,委屈你一下,就不给你封王了,我把韩信从齐国弄走,封给你齐地三万户,随便由你挑选吧。
  如果齐地就三万户的话,还需要选择吗?齐地可远不止三万户,可见韩信原来的齐王该有多么牛逼哦!
  将军们不管多么牛逼,但还没有人敢跟大将军韩信掰扯。刘邦分封张良三万户,因为张良十分低调,不敢接受三万户封赏,只请求封在留(今江苏沛县)足矣。
  张良这么低的姿态,将军们自然不好说三道四。
  对于萧何的封赏,将军们就不淡定了,表现出很不服气的架势。刘邦就以"人狗论"的大道理说服众人,并以萧何举家跟随闹革命为例,暂时堵住了众人之口。
  这个阶段,仅仅是对以前功绩的赏赐,是暂时的,是一次性的。
  第三阶段,排定座次,这直接关系到将来在汉朝中央管理体系中的地位。
  刘邦那些属下在取得天下后,除了张良,没有一人想回家种地,想的都是如何继续升官发财。
  大家都清楚,排定座次,还不同于简单的论功行赏,是为将来安排在中央机构中的官职做准备。
  将军们的意图也很明白,这时候再不挣,如果把第一这个座次再给萧何,他们就彻底成了打酱油的了哈。
  将军们不能与韩信比,张良自己很低调,也没有必要去鼓捣他,只能拿萧何说事。
  韩信、张良不去争这个第一,那么,将军们就有文章可做了。
  将军们也不都是大老粗,都清楚第一的资格自己是没有的,但可以把曹参推出来。
  如果曹参排在了第一,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去挣第二、第三。
  将军们的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曹参身被七十创",你萧何身上有吗?
  如果七十创排在第一,自然六十创就可以挣第二,五十创就可以挣第三,这多好啊!
  都清楚,"萧规曹随",萧何之后,曹参做了丞相。这就说明曹参也是出则为将、入则为相的人物。
  曹参做了丞相,萧何继续做他的后勤部长,其他将军们就有话可说了,弄个部长、副部就没啥问题。
  这就是将军们力主曹参排位第一的根本原因。说破大天,萧何也摆不上第一的高位
  豹眼认为,萧何筹备粮草和兵源,的确功劳很大,但还到不了第一的地位。
  刘邦确定韩信、张良、萧何为汉初三大功臣,的确是公允的,但要说萧何居功第一,那就是对韩信、张良的不公。萧何没有足够的资格,位居韩信、张良之上。
  将军们冲锋陷阵,不能跟韩信、张良去挣,但完全可以与萧何挣一挣。
  在之前,为了争功,将军们日夜不停。刘邦在洛阳南宫的桥上看到将军们整日夜地议论纷纷,十分担心。
  刘邦问:"他们在说啥呢?"
  张良说:"您还不清楚吗?他们在谋反哦。"
  这把刘邦吓得不轻,还是张良出了一计,建议刘邦先封赏了他的仇人雍齿,才把将军们暂时安顿了下来。
  为了评定座次之事,将军们又开始闹事,而且把曹参推出来说事,这令刘邦很难堪。
  第一,曹参的确军功最多;
  第二,曹参的确也有能力;
  第三,前期的封赏的确不很公允,委屈了将军们。
  这就是说,就刘邦自己也觉得多封赏了萧何,没有足够的理由再让萧何位列第一。
  为何刘邦一定要把第一的功劳给与萧何呢?
  尽管刘邦认为萧何没有足够的资格位居第一,但他还是想把第一的位子给萧何。
  这就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韩信"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同样也适合所有的将军们。韩信临死才明白,可刘邦早就明白了这个理。
  这已经不是打天下的时候,需要将军们继续冲锋陷阵,不给与足够的封赏,他们就不会卖力。
  现在是坐天下的时候,谁更适合帮助刘氏宗族坐稳江山,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把第一的位子给了曹参,下一步安排谁做丞相哦?第一的位子可不是虚名,是有相应职位的。
  将军们之所以去挣,为得也是这个。
  曹参不说自己不够格,萧何也不说自己没有这个资格,刘邦为难了。
  说到底,曹参、萧何也在挣。
  这时候,关内侯鄂千秋就站出来了。
  就汉初那个阵势,一个小小的关内侯算得了啥呢?
  但他说的话,刘邦愿意听哦。
  据《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
  列侯毕已受封,及奏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上已桡功臣,多封萧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关内侯鄂君进曰:"群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於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
  鄂千秋一番议论,正中刘邦下怀,于是就定了萧何第一、曹参第二。
  最后萧何做了丞相,萧何之后,曹参接任。
  这就是套路,一切都在刘邦掌握之中,挣一下是必要的,但核心利益是挣不来的。
  豹眼评语
  论功行赏是普世的理念,但千万不要认为,出了大力就理所当然该得到大的封赏。
  如果再去挣,那就是自掘坟墓。像韩信之流,不挣也是挣,卸磨杀驴也是常用的招数。
  任何时候都不要认为自己出力最大,功劳最多,得到的赏赐也该最大。
  保持低调永远没有过错。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刘邦评功的时候,有一个叫鄂千秋的,在关键时刻,他对萧何功劳的评价,与刘邦高度契合。
  这个鄂千秋,居然因此被刘邦晋封为安平侯。
  鄂千秋认为萧何能够守住完整的关中,以待刘邦,终于成就刘邦万世的功业。
  现在即使失去曹参这样的武将百余个,对于汉朝并不太缺乏,即使得到了也不一定就会统一天下。怎么能以一日之功而加于万世之功以上呢?
  所以他认为还是应定萧何第一,曹参次之。
  刘邦马上表示赞同,立即发布命令,将萧何的功劳位次定为第一,同时允许他可佩带宝剑上殿,入朝不用下跪。
  为了答谢鄂千秋在关键时刻对萧何功劳的评价,刘邦还晋封鄂千秋为安平侯,增加食邑二千户。
  同一天,又封赏萧何的父子兄弟十余人,皆有食邑。经过这一番辩论,群臣不敢再争执,开始分封功臣。
  事实上,曹参比较崇尚黄老之学,主张"清静无为",适合当时的国情,他也很得刘邦的赞赏。
  曹参在齐国施行无为政治所取得的成果,引起刘邦的重视,善于用人的刘邦,已经知道曹参是不可多得的辅政良臣。
  曹参不争功名,不求荣利,解除了刘邦的疑心。那么,在刘邦大行封赏时,为什么天下诸侯都认为曹参功劳第一呢?
  实话实说,曹参所立下的战功,确实是其他人所不能企及的。
  但是,刘邦认为萧何有"发纵指示",镇国家、抚百姓"的"万世之功",而以萧何为第一。
  曹参对此的反应很平静,他不争个人名利,不计个人得失,依然顾全大局,勤勤恳恳,这是十分难得的。
  曹参和萧何一样,也是沛县人,在秦朝时当沛郡的掾吏,而萧何则当主吏。
  他总共打下了两个诸侯国,还平定122个县,此外,又俘获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侯、御史各一人。
  如此战功,彪炳辉煌!同时,曹参在厮杀冲突之间、出生入死之际,还"身被70创",真的是"伤痕累累"呀!
  因此,在汉初封侯时,论及位次,那些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武将,便纷纷力主曹参应位先萧何,名列前茅。
  他们理由很简单:曹参披坚执锐,攻城略地,身被七十创,可是,萧何呢?
  这样的战绩,当然了不起。可如此功勋,虽说煊赫一时,但若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却影响有限。恐怕只需三十年,至多百年后,就会逐渐暗淡。
  刘邦起兵后,曹参以中涓的身份跟随他,率兵攻击胡陵、方舆、薛等地,曹参晋爵为执帛,号建成君,迁为戚县公。
  曹参又随刘邦进兵关中,击成武、杠里、开封等地,最后攻进咸阳,灭亡秦朝,曹参晋爵为执硅。
  刘邦为汉王后,封曹参为建成侯,晋升为将军。曹参随汉王还定三秦,击下辩、故道、雍等地。
  可见,曹参为刘邦开疆拓土,功劳也确实很大。
  事实上,大家对楚汉之际那些个将领,知道项羽,知道韩信,知道彭越,知道英布,知道樊哙的人很多!
  但说起曹参这个人,几乎没人知道他打过啥仗!
  因为他的仗都是跟着韩信后面打的,但影子的好处是,你跟对了人,沾的光可不是一点点,所以等到成功之后,一数功劳,曹参的功劳可真大呀,仅次于韩信。
  太吏公说:曹参相国攻城野战的功劳之所以能有这么多,是因为和淮阴侯韩信在一起。
  等到韩信被诛灭后,列侯成功立业的人中,只有曹参名声最大。
  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之后,统一了天下,于是准备论功行赏。大臣们互相争论,有的人认为萧何的功劳大,有的人则认为曹参的功劳大,刘邦心中一直想把萧何排在第一位
  可是群臣议论纷纷,所以他不好轻易开口。
  这时候,一直沉默的鄂千秋,已经猜到了刘邦的想法,于是挺身而出,他说曹参虽然九次身受重伤,攻城略地无数,但是这只是一时之功而已。
  他接着说,皇帝和霸王对抗多年,经常和自己的队伍走散,是萧何整装队伍,继续战斗,军队缺少粮食的时候,萧何不计余力补给关中,让军队保持高昂的斗志。
  ‘
  事实上,萧何也确实是辅佐刘邦称帝的首要功臣。刘邦平定天下后,按功劳大小封赏群臣。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便封为鄹侯,赐予丰厚的俸禄。
  而其他功臣却认为萧何的功绩不足以封侯赐地,他们向刘邦抗议说我们跟随您征战天下,出生入死。
  有的人参战多达百余次,少的也有几十阵。我们攻城略地,杀敌无数,可以说功高劳苦。可是萧何呢?
  他只手持笔墨空发议论,从未亲身参战,哪有什么‘汗马之劳’可言。
  但他得到的封赏却在我们之上,凭什么呢!刘邦解释道,各位都知道狩猎吧!将军们异口同声地说知道啊!
  刘邦说:"狩猎时,追杀野兽兔子的是狗,而发现踪迹,指示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人。
  武将们推曹参的功劳最大,表面上是替曹参打抱不平,事实上他们都是为自己说话而已,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如果曹参能够一武功而获得功劳第一,那么武将的地位就可以永远凌驾于文臣之上。
  刘邦虽然也是"马上天子",但是又不是一介武夫,他与楚霸王是"斗智",而不是斗力。
  推文臣的功劳第一,有利于江山的长期稳定,所以刘邦彻底发火了!才有"功狗"和"猎人"的比喻。
  这个比喻,与其说是在讨论,还不如说是刘邦的最后"拍板",他是在作决定,而不是继续讨论了!
  刘邦集团征战八年,力挫群雄,夺得天下。
  曹参追随刘邦,攻城斩将,立下赫赫战功。
  在刘邦的部将中,他的战功最为显著。他身上的战伤多达70多处!在曹参冲锋陷阵时,他过去的同僚、曾为沛县县吏的萧何则坐镇后方,督办粮草,征集士卒。
  刘邦论功行赏,认定萧何功劳最大,给他的封邑最多。刘邦仍把萧何列在第一,但分封时多赐了萧何户邑,诸将也是大为不满。
  他们嘴服心不服,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由此可见,曹参为西汉政权的建立及开疆拓土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邦称帝后,对大臣们论功行赏、排位时,封曹参为平阳侯,食邑为平阳的一万零六百三十户。
  后来,刘邦封长子刘肥到齐国为齐王,任命曹参为齐相。
  曹参治理齐国,清静无为曹参任齐相时,齐国是拥有七十余城的大国,但因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动荡,确实需要与民休息,曹参治理齐国也是颇为有功。
  看来最后刘邦也没有亏待曹参。
  尤其是,由于曹参与刘邦有着特殊的关系,战争年代又表现出对刘邦特别的忠诚,因而赢得了刘邦与继体之君汉惠帝的绝对信任。
  事实上,汉代的功劳有五等,太史公说用德行辅立宗庙、安定国家社稷的叫做‘勋"。
  用言论的叫做‘劳",用武力的叫做‘功",明定国家等级制度的叫做"伐",长年积累资历的叫做"阅"。
  封爵时的誓词说:只要黄河像衣带一样没有断缺,泰山像磨刀石一样坚硬挺拔,国家就可以永远享受太平,恩泽就会施及你们的后代。
  起初未尝不想巩固他们的根本,但以后这些枝叶就逐渐衰微变弱小了!
  司马迁读高祖时给功臣封侯的记载,考察他们起先受封,以及后来又失去爵位的原因,他所了解到的情况真是不寻常啊!
  看看司马迁对刘邦封侯拜相的记载,我觉得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也不是处于对萧何的绝对信任,而是处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居功自傲的武将,在和平年代最容易引发祸乱,刘邦将萧何摆在第一位,主要还是出于这方面的考量。
  总而言之,刘邦是在为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着想,从封侯拜相就可以看出刘邦的雄才伟略,不是浪得虚名。
  萧何没有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才;也无陈平奇计迭出、佐汉安刘之策;若比军事,他更无韩信攻城略地、战无不胜之能,然而他能在楚、汉角逐中原之时,数年坐镇关中,为刘邦管好大后方,兵饷不绝,足食足兵,西汉建立,于功非浅。
  故被刘邦称为"三杰"之一,他不论在战争期间,还是在汉初恢复时期,都表现出了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的风度和治国才能,几千年来都被人们所称颂。萧曹出身
  曹参与萧何完全是一道投身革命的,在秦时沛县,萧分管文字,曹分管刑狱警与樊哙等不同,他们是刘邦早期革命队伍里为数不多的有文化有身份的革命者,作为吏,在当时也应属白领阶层,起来造秦的反,主要还是迫于周边的形势,当初心底是有不少顾虑的。
  一方面担心不造反,若被造反者攻下沛县,身为秦政权的一分子,身家性命难保;一方面对革命前途信心充分不足,一旦造反不成,不仅自身性命,九族恐怕都要被诛。于是,他们抱定反不可不造,但绝不可为首的信条,先是鼓动原沛令牵头起事,继而又鼓动招回也已造反但尚流于草野的刘邦来为头。原沛令终究胆气不足,对革命形势又分析不够,甚至怀疑这两个家伙莫不是要借刘邦之手来砍自己的脑袋,于是反而动起杀萧曹之心。也幸亏萧曹见机得快,连夜出城,投奔了刘邦,从而走上了光明大道。萧曹争功
  随着刘邦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萧曹二人的工作分工也越来越明确,从巴蜀到关中,萧何主要为刘邦踞守根据地,从照料根据地内大小事务到安抚民心,从战争物资的筹集到兵源的不断输送补充,均由萧何独当一面。曹参则跟随刘邦战斗在第一线,是拎着吃饭家伙为刘邦攻城略地,平叛杀人,自己也身受创伤七十余处。待天下归刘,曹与萧同封为候,萧为酂候,曹为平阳候。
  封候之时,与各朝开国时情形差不多,除一些突出者外,谁都可以列出这种功那种劳,除了表功的,还有争功的,弄得刘邦很是头痛,最令他头痛的是,大家对曹参倒没有什么异议,对萧何封候,群情却有些激愤。
  不少中层以上干部大发牢骚,甚至跑到刘邦面前群访,说萧何是什么东西,一场仗也没打,一丝血腥也没沾,一点伤也没受,连汗流得也不多,只不过写写画画,凭何德何能居然也被封侯?而我等出生入死,为你刘邦夺得天下,都有汗马功劳,到论功行赏时,你刘邦怎么就想不起我们了?
  当然,话肯定是不敢这么直说的,但想讨个说法的意思是明显的。刘邦也不是省油的灯,对封萧的立场异常坚定,不惜得罪群臣,搬弄出一番"功狗""功人"理论:你们有功只不过是猎狗之功,人家萧何是操纵猎狗的人,是功人,你们比什么比。他硬是将事态压平了。萧何干后勤
  平心而论,萧何封侯也是无可非议的,后勤与战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后勤的作用往往决定战争的胜负。只不过在冷兵器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勇"是"力"。
  作为刘邦,他对萧何的所作所为之于刘家夺取天下的贡献和作用,无疑体会得比别人要深刻得多,但刘邦也未能好好总结,将之上升为战争理论,并以此来说服教育大家。
  如果仅仅是封侯的话,萧曹二人同为侯,我想应是无大碍的,但偏偏还要摆座次,谁前谁后的问题尽管刘邦拖了一年多,还是无可奈何地要提上议事日程。
  封侯之时,曹参是一致公认,萧何非议最多,按常情,曹参肯定以为我老曹当然要摆在面前,而且这种想法还带有普遍性,民主评议时,曹参果然得票最高,不用自己摆谱,众人纷纷推崇,弄成了刘邦最担心又在意料之中的局面。
  世事难料,正在刘邦大伤脑筋甚至难以驾驭局面的时候,有个叫鄂千秋的在刘邦最需要挠痒的时候和地方,及时地伸出了手,他奏曰:曹参固然战功卓著,但像老曹那样勇于作战的人不下几十上千,即使少他一个也不影响大局;而萧何的工作则是谁也不能替代的。所以,应该是萧在曹前。这番话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不知别人听后有何反应,反正刘邦是求之不得,他当即拍板,萧在曹前,不再复议,并且当场加封鄂千秋,给他封了个安平侯。鄂千秋也不知是喜是悲,虽封了侯,但也成了历史上不入流的马屁精之一。
  这场萧曹列位之争,老曹显然跌了面子,而且心理上可能还毫无准备,因而失衡感无疑是强烈的,不满也肯定是有的,史书上只记载萧曹"有隙",虽无细节,但两人关系至此疏远却是事实,其中因素,大家都是明白的。
  打仗看似将军用兵
  实质在拼后勤保障
  刘氏领兵与项氏相互攻伐
  刘氏方
  粮草源源不断
  兵员补足无忧
  士气依然高昂
  刘氏虽常败于项氏
  但刘氏有萧何经营的大后方
  稳如泰山
  补济及时
  军队虽败
  然很快恢复战斗力
  项氏连战连胜
  却忽略后方经营
  每战必有大量消耗
  表面每战必胜
  实质消尽了战争资源
  最后垓下之战
  项氏输光底裤
  含恨自尽
  由此考量
  萧何无亏于第一功臣的称号
  #五爱教育##凌远长著#
  打败了项羽之后,刘邦建立了大汉,成为金字塔顶尖上的人。
  有一天,刘邦邀请大臣喝酒,酒至半酣,刘邦趁酒兴,向群臣问了一个问题:我刘邦能得到天下,为何项羽不能呢?
  大臣在底下窃窃私语,心想你刘邦得了便宜还卖乖,你能有今天,还不是靠我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嘛!
  大臣心里这么想,嘴上却这么说:皇上,您是真命天子,是上天注定的,皇位就该是您的,别人抢都抢不走!
  刘邦一听,都是拍马屁的,可这马屁拍的还挺舒服的。
  刘邦又说话了:"说我是真命天子不假,但我能有今天,有三个人功劳最大?大家知道是谁吗?"
  大臣左顾右盼,窃窃私语,有说张良的,有说韩信的,有说曹参的,还有说郦食其的!
  刘邦笑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刘邦说的三个人,分别是张良、萧何和韩信。
  众大臣听了,纷纷点头称是,但内心却不以为然,不少人认为韩信功盖古今,应当入选;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当入选;可萧何,就是一个搞后勤的,凭啥入选啊?
  大家对萧何最为不服!
  后来有人私底下讨论,认为萧何是刘邦老乡,是最早跟着刘邦干的,所以刘邦才故意抬举他的!
  其实,刘邦选的这三人,大有深意,不是脑门子一拍,脑袋一热,就信口胡扯的!
  张良,代表着贵族,他是韩国人,他的爷爷任三朝宰相,爸爸任两朝宰相,他本来也是干宰相的料,可惜韩国被秦国灭了,他成了没落贵族。
  刘邦选张良,是为了安抚一众贵族的心。
  同样的道理,萧何是文人,代表着文官,韩信是武将,代表着武官。刘邦选此三人,贵族、文官、武官三股势力都照顾到了,这样一来,人心才能顺,刚刚建立的大汉政权才得以安稳。
  至于曹参!虽然战功赫赫,但比起韩信,还是略有不及,所以刘邦没选曹参。
  刘邦是个聪明人。
  如果我要说萧何比曹参的官更大,大家一定认为这是笑话。但是,翻开历史书一看,还真有这么一回事情。
  刘邦在沛县时,人家萧何就比曹参更大,更高一级。萧何是主吏,而曹参是主吏下的一个小官。
  后来,萧何曹参劝沛县县令让刘邦回来当反秦的指挥官。刘邦来了,沛县县令反悔。不开门,还要杀萧何曹参。这两人只得从天拥而降。逃出来了,跑到刘邦一方。刘邦飞书,怂恿沛县人杀了沛县县令。他们拥立刘邦为沛县老大。历史上叫刘邦为沛公,就是这么来的。看来,刘邦萧何曹参几乎与桃园三结义差不多。也就分不出高下了。
  对于刘邦而言,萧何一样的人才只有一个。曹参一样的人才却有无数个。比曹参强的也多,比曹参弱的更多。在刘邦大营里面,曹参这样的人才有如过江之鲫。不信你看看韩信,鲸布,彭越,周勃,灌婴,樊哙。
  但是,萧何这样的人才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萧何本人。举个例子来说,刘邦入咸阳,大家都去抢财物。只要萧何去收拾秦朝的图书档案。曹参去没有去没有记载。我们可以推测,曹参一定加入了抢钱大军的。这就说明萧何是唯一的战略性人才。而曹参也只不过是一个大将而已。
  曹参之所以会有那么大的功劳,关键问题是曹参跟对了领导。他的领导就是韩信。在楚汉时期,曹参一般是跟随韩信的。比如攻打齐国,韩信称王了,在王府办公掌管全局,曹参继续清除齐国的反抗势力。为韩信平定齐国立了大功。但是,因为有韩信在,曹参的光辉被黯淡无光了。
  曹参真正出彩的机会是作为齐国的丞相。在刘邦与北方陈希作战时,带兵帮助中央平定了北方之乱。鲸布叛乱时,曹参带三十余万齐兵,帮助刘邦平定了鲸布的叛乱。
  后来刘邦封诸侯时,大家看到的就是这两次大仗。再把曹参历来的攻城掠地加起来,成了身被七十余创。看上去比文弱书生萧何高大上了。曹参的功劳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萧何呢?没有上过战场,成天坐办公室。几年如一日不出关中。有什么功劳?萧何的功劳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他们认为曹参第一,萧何第二。
  刘邦认为,国之大事,在于戎与祀。打仗是打粮食和草料。没有吃的,打什么仗?没有祭品,怎么能祀?曹参拿得出粮食和草料吗?但是萧何拿得出,刘邦才会有粮食有士兵打仗。因此,国之大事的两个方面,萧何都占了。他比曹参就厉害多了。
  这一点,刘邦的认识深刻。他一听大臣说曹参第一,他很失望。当他听说鄂公说萧何第一。很高兴,认为还是有知音的。立即赞成。把萧何塑造成功臣第一的形象。曹参第二了。
  刘邦的这件事,不是简单的巧合,他是有深刻的政治背景的。标志着刘邦要下马任用文官治国了。萧何第一的政治意义,就在于此。曹参第二,其实就是需要武官转变思路,认真学习,积极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与时俱进,成为治国人才。
  后来,曹参在齐国,请教治国大才盖公,学习为民为国之道,咨询治国方针。
  如此一来,曹参的命运就打不同了。而与他同列的大功臣们,已经死得差不多了。
  刘邦给萧何和曹参评功劳第一,看似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却关系着大汉的兴衰,因为刘邦在做一件关系着大汉后世国运的事情。因为当时大汉刚刚成立,前面秦始皇扫平六合一统天下,成为千古一帝。但非常奇怪的是,秦始皇仅仅死了一年,秦国就大乱。仅仅三年时间,强大的秦国就彻底灭亡。
  刘邦虽然读书不多,但也知道周朝持续了近八百年。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周朝的长寿而秦朝的短命,这是一个非常困扰刘邦的问题。因此刘邦在建国后整天思考这个问题。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刘邦无意中听了张良的一句话,终于彻底想明白了。
  因此刘邦这才开始对功臣的评比,然后力推萧何才是功劳的第一人。那么为什么刘邦不首推战功赫赫的曹参,非要首推萧何,刘邦的目的是什么,他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今天我们就借助于史料,详细解读一下。            1)论功行赏对未来有启迪作用!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之后,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期间刘邦非常高兴,就问群臣:"你们说我为什么能成功?"群臣肯定是大拍马屁,对刘邦刻意奉承。
  刘邦听了之后摇摇头,他自己总结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比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我不比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比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他们为我所用,所以能取得天下。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去重用,因此败在我大汉朝的手中!"
  刘邦说这番话至少表露出来两层意思:第一,刘邦是一个非常善于自省的人。
  也就是说,刘邦是一个非常善于思考的人,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他知道自己在打仗方面不如韩信,在出计谋方面不如张良,在稳定大后方上不如萧何。因此刘邦不仅有自知之明,还有知人善任的才华。这些肯定他平时一遍又一遍的琢磨,才看的这么透彻。
  第二,刘邦是一个非常有底气的人。
  如果单论打仗,刘邦不如韩信。如果论阴谋诡计,刘邦不如张良。而治理国家,刘邦不如萧何。那么刘邦凭什么相信这些能力比他强的人,会乖乖的在他手下做事。他不恐惧控制不住这么多高人吗?
  因为刘邦看的非常清楚,人才是在平台之上才能展现出来自己的才华。如果没有平台,韩信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因此,刘邦建设的是平台,这就是刘邦的底气。
  也就是说,刘邦不但知道人才的才华,更知道创造人才施展的平台,这样才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刘邦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因此,大多数领导妒忌高水平的人的根本原因,就是害怕人才会带来巨大的威胁。就是没有认清本质。而刘邦看清楚了。
  刘邦靠着自己知人善任的才华,让大量的人才在他手下开疆拓土,一统天下。但随着大汉的建立,刘邦也有些发愁,天下打完了,功臣怎么办!
  正在刘邦冥思苦想的时候,看到众将都在三五成群的议论。就好奇的问张良:"他们在干什么?"
  张良说:"他们在密谋造反!"
  刘邦觉得奇怪,打下江山了怎么还要密谋造反。就问张良为什么?张良一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张良的一席话,让刘邦脑子里瞬间就清晰了,他要想维持大汉的长期稳定,就要给人才有清晰的晋升通道,并且一定要公平。
  这个信号怎么传递出去,就从萧何和曹参的功劳第一开始。           2)评价的标准很重要,刘邦自己制定了标准。
  曹参和萧何到底谁的功劳最大,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确实不好评比。
  我们先看萧何做了什么?第一,萧何给刘邦推荐了兵仙韩信。
  第二,萧何坐镇关中,把关中治理的非常好,老百姓踊跃参军。主动提供军粮和军用物资。
  其实综合看起来,萧何对大汉真是居功至伟。他首先给刘邦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根据地。刘邦这样才有实力屡败屡战。否则败过之后就一无所有了。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项羽。
  项羽屡战屡胜,当时经典的战役几乎都是项羽打的。准确的说,项羽只在垓下败了一次,但就这一次就输光了老本。为什么?就是项羽没有一个萧何坐镇后方,给项羽提供有力的物资人员保障。如果项羽什么都有,还怕什么刘邦,早就把刘邦收拾了。
  打仗打的是钱粮,如果没有钱粮,根本就没有实力打仗。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项羽打仗,越打越穷。刘邦打仗越打越富。这就是萧何的功劳。
  同理,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也是越打越富,相反的六国是越打越穷。因此秦国发的是战争财。而刘邦也是发战争财的人。而这一切的运作,是萧何在后面操盘。萧何擅长的是金融。掌握着刘邦的钱袋子。
  我们再看曹参做了什么?第一,楚汉相争之前,曹参是刘邦手下少有的智勇兼备的大将。攻城略地,无往而不胜。
  第二,楚汉相争时期,曹参跟着韩信更是攻城拔寨,居功至伟。
  又因为韩信几乎平定了了六国。后来韩信遭刘邦猜忌,几乎所有的功劳都归到了曹参身上。因此,曹参的功劳特别大。
  也就是说,曹参能打下城池,萧何能把曹参打下的城池治理好。历史上能攻城拔寨的将军很多,但是能收服人性,让江山永固的萧何很少。
  三国时代诸葛亮的军事水平并不是很高,但仍然能让蜀汉保持对曹魏的攻势。就因为诸葛亮是一个财务高手。诸葛亮能生钱。诸葛亮有钱有人,当然可以随心所欲的北伐。
  从这一点来看,刘邦的眼光还是非常毒的,一眼就看穿了事情的本质。就是刘邦一定要把萧何排名放到第一,才让后世不怎么聪明的帝王明白了,钱粮高手才是帝国真正的稳定器。
  比如有名的北宋,虽然没有名将,但人家有钱。靠着有钱也能支撑一百多年的时间。而相比一下元朝,蒙古骑兵天下闻名,但一遇到水旱灾害,现金流一断裂,很快就完蛋了。
  从这一点上看,有稳定持续的现金流无疑是第一位的。有了钱才能让销售满天飞,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把产品卖到全世界各地。          3)秦始皇的深刻教训,兵强马壮不一定能长治久安。
  我们说刘邦是对秦朝的失败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因为大秦败的太快,也太突然。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强大的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成立以后,始终保持着对外开疆拓土的强势进取态度。秦国刚刚统一六国,秦始皇就命令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
  大秦的军队在当时可以说是世界最强的,蒙恬带兵一路北进,很快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然后蒙恬把收复过来的土地,从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一共设三十四县。
  后来又渡过黄河,击退匈奴占据阳山,迁徙老百姓充实边县其后,蒙恬主持修筑了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
  在蒙恬背征匈奴的时候,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就发动南征的战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拥有了雄厚的实力,因此兵力增加了三倍以上。因此秦始皇现在财大气粗,集七国力量发兵五十万为五军,开始南征百越。
  据《淮南子》记载: 南征的秦军共分五路:第一路由今江西向东进发,攻取东瓯和闽越;
  第二路是经今南昌,越大庾岭入广东北部。
  第三路经今长沙,循骑田岭直抵番禺;
  第四路是由萌渚岭入今贺县,过广西,攻西瓯,
  第五路经越城岭入今桂林进入广西。
  这场战争一直打到公元前214年,才算结束。而善后工作一直到公元前210年。也就是说大秦的军队,不管是在南部还是北部,都在战场上拼杀。战斗力远胜起义军那些乌合之众。
  但有这么多强大军队的大秦帝国,却很快覆灭了。这给刘邦一个非常大的警示,就是秦始皇扫灭天下靠的绝不是天下无敌的军队,也不是无敌天下的将军,而是朝堂上稳定发展地方的赚钱高手。
  因此刘邦深刻的意识到,只有萧何们做好了,才可以一统天下。而项羽们仗打的再漂亮,没有稳定持续的财力支撑,根本不可能夺得天下。
  刘邦用尽一切办法,把萧何评为功臣第一,就是要制定一个后世可以遵循的标准。有了这个标准,才会形成牢固的权力构架。
  而刘邦把萧何评定为第一,是在群臣讨论下完成的,也就是说,这个评定有民意基础,不是刘邦硬套的。因此相对公平。
  有了这个标准,其他的功臣都可以对号入座了。因此刘邦的汉朝能够存在四百年是有他内在的原因的           综上所述:对萧何和曹参头功的评定,刘邦是本着透明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让大家充分讨论,最后才统一了认识。最后大家才真正明白,萧何是应该被评为功臣第一。           刘邦这个标准的制定,让大汉以后的政治有了遵从的规则。因此大汉的政治总体开明,相对公平,这与刘邦这个开国皇帝的规则制定有非常大的关系。          正因为刘邦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因此才让萧何很公正的成为功臣第一,也为后代指明了方向。
  在将军们的眼里,萧何是"吃软饭"的人,曹参才是真正靠本事混出名堂的人,但是刘邦有"扬文抑武"的意图,所以在分赏问题上二者观点背道而驰。但归根结底,刘邦是大汉王朝的当家人,他在关键时刻不会妥协,所以才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往萧何脸上贴金。刘邦的目的是什么呢?抬高文臣,贬谪武将。因为相比较文臣而言,武将才是社稷稳定的最大威胁,刘邦要时刻保持不能让他们太骄横跋扈了。
  刘邦于沛县起兵后,让萧何做了沛丞,负责后勤及行政诸事物。简单说,就是解决士兵们吃喝拉撒的问题、闲暇之余为刘邦出谋划策。如果把沛县比作一个微缩版的朝廷,那么刘邦是皇帝,萧何就是丞相。刘邦入关后得到汉王封号,随之暂入汉中蜇伏,萧何被封为丞相。当时刘邦辖汉中、巴、蜀三地,虽较偏远一些,但也是货真价实的诸侯王,所以这时的萧何也真正体会到了当丞相的充实感。楚汉战争开始后,刘邦逐鹿中原,萧何留守关中,看家护院。所以,在大汉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如果萧何也能称得上是英雄,那么他只能算是一位幕后英雄。
  刘邦登基后,功臣翘首以待分赏,萧何必然出来"凑热闹",因此由幕后被挤到了前台。此时汉朝处草创阶段,百废待兴,刘邦更需要萧何大显身手,而那些武将们最好都能"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安享天伦之乐,尽管目前还没到时候,但需未雨绸缪。因此,刘邦在"论功封赏"的时候把萧何列为第一功臣。接下来,武将们一脸茫然,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抛头洒血的倒不受待见了呢?这样我们不服!而武将们虽然直肠子,但还不能让刘邦觉得太过"现实",于是将挨过七十多刀的曹参抬了出来,说这才是真正的第一功臣。
  (曹参剧照)
  那么,武将们为什么要拿曹参同刘邦争理呢?其实并不是曹参功劳无人能及,而是他同萧何是同样的出身,二人曾经同为秦朝官吏,品级还相当。如果单论战功,攀哙、周勃等人也不比曹参逊色多少,尤其是樊哙不仅作战勇猛,而且数次救刘邦于危难之中。所以,武将此举等于是"将了刘邦一军",看他如何将一碗水端平。接下来,刘邦有些急眼,于是气急败坏地抛出了一个"功人功狗论。"意思是把武将比作猎狗,把萧何比作猎人,没有猎人的指点,猎狗就找不到猎物。最终,萧何是功人,武将们为功狗。
  刘邦此话一出,语惊四座,武将们顿时哑口无言。倒不是因为刘邦的话在理,而是对刘邦的"耍流氓"无语。道理很简单,萧何什么时候做过猎人?要说这个"猎人"轮到刘邦自己或张良、韩信等人来当,怎么也不可能轮到萧何头上呀!至始至终,萧何不过是刘邦的一个保姆罢了。所以,武将们不再去和刘邦理论,但内心还是愤愤不平。如此僵持下去,刘邦明显有些下不了台。不过,解围人马上就出现了。
  为刘邦解围的人叫鄂千秋,这家伙很善于见风使舵。鄂千秋说:曹参攻城掠地,不过偶尔为之,又不是成天去战场拼命,反观四年楚汉战争,萧何可是一直为前线借给粮秣,增补兵源,如果没有萧何,陛下早被赶回了关中,而陛下并不缺少像曹参这样的人,一抓一大把,即便得到了也不见得靠他能统一天下,但失去萧丞相,立马玩完。
  鄂老汉说的对吗?其实只对了一半。首先,不可否认萧何在粮秣供应上功不可没,但没有萧何还会有别的"何",地方球还会照转;其次,萧何只给刘邦提供过少量的老弱病残,真正给刘邦"补窟窿"的人是韩信,据史书记载,在整个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从韩信军营夺走的士卒有近百万之众。鄂千秋的一番话明显起到了作用,再争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弄不好惹怒刘邦,将来有穿不完的小鞋。而鄂千秋也没白呼,刘邦一高兴,又给他追加了二千户的食邑。
  (萧何剧照)结束语:
  秦汉之际,丞相有很大的实权,地位仅次于君王,而且分管的事物还多,如同皇帝的一个大管家。如此,刘邦抬高萧何的另一个目的就是给萧何在武将面前立威,如果让曹参抢了风头,萧何日后会受制于人,甚至遭到武将们的轻视、掣肘。所以,说白了,刘邦并不看重那几千户的食邑,而是在玩一种平衡术。最终,刘邦将萧何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封曹参为平阳侯,食邑一万六百三十户。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其他看法!

李淑贤要跟溥仪提出离婚,溥仪为什么以死相逼?李淑贤原名李茹,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第五任也是最后一任妻子,1962年,经朋友沙曾熙(时任人民出版社编辑)介绍,溥仪与北京朝阳区关厢医院的护士李淑贤结婚,结婚时李淑贤37岁,溥仪55岁马超和关羽单挑谁会赢?在中国有一句老话,叫一桶水摇不响,半桶水响叮当,这句话可以说是非常经典,它的意思也非常简单,说的就是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一般情况下都是一声不吭,反之,那些能力不强的人,反而非常张狂。李承乾明明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为何还要冒险谋反?唐太宗李世民汉武帝和李世民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们都给中国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但他们也是不幸的,因为他们所立的太子最终都选择了谋反。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长子,他自幼深受李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吕后之所以不杀张良,是因为张良还没有被吕后杀的资格。别笑,认真的。刘邦曾说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后代有没有留下血脉?有,就是建文帝次子朱文圭,被关了整整五十多年,重获自由后,竟然牛马不分,很快便去世了,好在,这位可怜的建庶人,凭自己努力仍为懿文太子建文帝一系留下了血脉。建文帝朱允炆,懿文太子朱标不拼火器西方军队打不打得过清军?不拼火器更丢人。对方使用洋枪洋炮好歹还能找个借口,说他们船坚炮利。只动用冷兵器,不光会输得很惨,连借口都不好找饹。其实,在鸦片战争时期清军和英军并不是没有进行过冷兵器对抗,毕竟英军1969年,朝鲜不经警告,直接击落美国预警机,美国做了什么?美国作为世界一霸,压根没把朝鲜放在眼里但是1969年,美军却在朝鲜吃了一次哑巴亏。美军EC121M侦察机被朝鲜击落,31名美军全部遇难。在日本的军事基地的美军侦察机出去到苏联中国朝从年少时的项羽一西楚霸王何竟灭亡,是天意使然,还是亲手葬送?项梁在项羽小时候教他学习读书,而项羽刚开始学就放弃了,于是项梁又教他学习剑术,而项羽又没有学成,项梁于是非常气愤。项羽却说想要学习能战胜数万人的招数,而读书学习只能记住名字,学习剑冥冥中自有天意?宋徽宗是李后主再世之身?一个明朝人记载的关于北宋的故事宋神宗一天来到秘书省,看到了墙上挂着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画中的李后主文采风L,儒雅俊俏,神宗皇帝看过之后很是惊奇!恰好这时宫女来报,说是后宫一位妃子是冥冥天意,还是人定胜天?生逢乱世,人命多如草芥,但厄难往往又伴随着太多的机缘与巧合。有人说这份机缘与巧合是历史的必然,但也有说是冥冥天意,还有人说是人定胜天如果最后是刘备打赢了天下,他会杀诸葛亮和关羽张飞二战前,英法为何将捷克的苏台德送给德国?有一张历史照片非常有名二战时,德军开进捷克的苏台德地区,一个捷克妇女向德军致敬。德国吞并苏台德,是英法对德国绥靖政策的标志性事件。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全称就是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
瞿秋白结局吃喝完毕唱着歌走到刑场,盘足而坐笑说此地很好(说历史的女人第8期)伟大的革命领路人瞿秋白的一生,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度过的一生,是不屈不挠战斗的一生,但是无论在怎样的时刻或历史关头,他都保持了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比如在临终的一宋时轮战前会议负气离场,毛主席下令应予撤职,显示智慧1948年7月14日,国共内战已接近尾声,解放战争来到了第三个年头。毛主席开始筹备了进攻济南的计划,他指示华东野战军济南势在必夺,条件已经成熟。16日,又电报指示粟裕要抓住时机以提他是四野头号虎将,40岁授开国上将,长子授中将,次子是少将前段时间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一部很火的战争电影长津湖,电影讲述是关于抗美援朝的战争,看电影的时候战况是非常之惨烈,我相信现实会更惨烈。据我了解,当时还有一个很出名的部队,叫四野部队,111年前广州起义的革命党人泪流满面与亲人诀别后毅然慷慨赴死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起义遭到水师提督李准率领的北洋军镇压而不幸失古人酒量搁现代能喝几瓶雪花?今人喝酒,总感觉不如古人,你看他们,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好像都和能猛喝的样子!自古产生了不少酒鬼酒豪酒仙,闻名于世!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一日三餐可以没菜但必须顿顿有酒鲁迅他和弟弟打架,晚年从来不和睦他对周作人评价是准确的1924年6月11日,43岁的鲁迅和他的亲弟弟39岁的周作人打了一架。这两个人之间的争吵很激烈。后来,周作人直接拿起一个一尺多高的香炉,朝鲁迅的头上砸去。鲁迅彻底被激怒了,他抓起瓷最嚣张的王室成员皇室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但它肯定不仅仅是鞠躬屈膝礼近亲繁殖和皇冠上的珠宝。据国家地理报道,等级世袭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60年,当时传说日本第一位天皇神武建立了他的皇室据信这是我最闪亮的坐标一马三司令满门英烈骨抗日留英名1938年10月,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三四八支队负责人合影。左起韩明柱姚仲明霍士廉廖容标马耀南张文通。一马三司令,得了抗日病,齐心打鬼子,保卫老百姓。这首民谣,当年在山东北部清河平关羽斩首颜良,自封一个好汉,被曹军擒获时没法赢得关键在三国的24名将军中,前5位超级猛将比张飞强大。关羽曾经告诉曹操,如果我的弟兄翼德在百万军中取敌人的第一名将军,例如安若泰山,关羽的勇武曹操是众所周知的。斩首颜良的丑陋行为是一碟小读毛年谱(098)毛泽东说,王稼祥投的是关键的一票1935年,毛泽东42岁。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重回领导岗位,王稼祥对此做出历史性贡献。对此毛泽东一直念念不忘,多次对人说王稼祥是最早就支持我的,遵义会议上没有他不行,他投了关键的一清明节祭父清明时节祭宗祖,三月踏青祀先父寒食折插清明柳,行清遥跪皇考墓。今年的清明节是父亲去世的第一个祭祀日。想起父亲去世到今年的四月马上就一年了,在这清明节的到来之时,感到无比的思念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