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朱棣死之前是怎么安排传位的呢?

  《大明风华》把朱棣传位描述地惊心动魄,吸足了观者的眼球。
  本来,帝王出征在外驾崩,皇太子健康欠佳,几个诸侯王又飞扬跋扈、虎视眈眈,没有故事发生也不太合乎常理。
  尽管皇太子朱高炽顺利登基,没有出现意外,但这个过程绝不轻松。
  01
  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并不稳固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燕王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喜爱,被朱元璋诏令立为燕王世子,确定为燕王的继承人。   但朱棣对于朱高炽并不是很感冒,由于他身体肥胖,不便随军作战,朱棣每次出征,都把朱高炽留在后方监国。朱棣曾经怀疑太子有不轨行为,就命礼部侍郎胡濙暗中监视太子的行为。   朱棣对朱高炽已经有了成见,但胡濙被太子的诚实所折服,"以皇太子诚敬晓谨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释。"由于胡濙的劝谏,朱棣才打消了对朱高炽的怀疑,取消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但是,朱棣对其次子朱高煦却颇为欣赏,认为他更像自己,且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几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朱棣也曾许下诺言说:"努力吧,皇太子身体不好,多有疾病。"   其言外之意,就是说太子恐怕活不了很久,他之后太子之位就是你的啦。   朱高煦也冲着朱棣这个话,屡屡与朱高燧一起谋篡太子之位。   但由于朱高炽之子朱瞻基及大臣胡濙等的极力维护,朱高炽的太子之位是保住了。但朱高煦等人的觊觎之心,却并没有因此而彻底消失。   02
  朱棣在北征途中突然驾崩,给帝位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变数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为了稳固北疆,朱棣留下皇太子朱高炽监国,御驾亲征,第五次远征蒙古。就在得胜回师的途中,到达榆木川时(今内蒙古乌珠穆沁),突然得病身亡,享年六十五岁。   据《明史·成祖本纪》记载:(七月)十六日,临时住苍崖戍,觉身体不适。十七日,到榆木川,病情突然加重。留遗诏传位皇太子,丧礼尊从高皇帝遗制。十八日,成祖死,终年六十五岁。   当时太监马云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等人秘密商议,决定秘不发丧,用锡融化后制成内棺,装殓成祖遗体,用龙车运载,所到之处,早晚饮食同往常一样,安排地方官吏依照礼制照常供给。   七月十九日,杨荣与御马监少监海寿飞马回京向皇太子报丧。   八月二日,杨荣等赶到北京,皇太子朱高炽于当天派遣皇太孙朱瞻基,奉迎成祖灵柩于开平。七日,住在雕鹗谷,皇太孙到军中发丧。十日,到北京近郊,皇太子迎入仁智殿,加棺材后殓入灵柩。之后,葬于长陵,庙号太宗。   03
  朱高炽顺利登基,政权实现平稳过渡。   从成祖本纪与朱高炽传记的一些资料来看,朱高炽得知成祖驾崩时间的记载并不一致。   成祖本纪记载,八月二日,杨荣等赶到京城,皇太子朱高炽派遣朱瞻基赶到开平奉迎成祖灵柩。而朱高炽传记资料则说,八月二十五日,朱高炽才得知朱棣之死,皇帝的代表带着传位遗诏到达北京,这个时间有差距。   朱高炽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与吏部尚书蹇义、大学士杨士奇和杨荣商议。随后下令加强京城治安,并派大太监王贵通去南京镇守。   次日,朱高炽释放了前户部尚书夏原吉,因为他反对朱棣第三次远征蒙古,而被囚禁。   九月七日,朱高炽正式登基,颁布大赦令。   由于大臣们的精心安排,总算是没有爆发什么叛乱,明朝政权得以平稳过渡。   尽管没有出现变故,但这一过程也是惊心动魄,令当事者提心吊胆,这个可想而知。   朱棣死之前把皇位传承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但他死之后的皇位传承却实在是惊心动魄!   朱棣的安排   朱棣有三个儿子,都是嫡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就朱棣本人的意愿而言,他更喜欢能征善战、武艺高强的朱高煦,但从法理上讲,应该立嫡长子朱高炽。   最终,在解缙等人的劝说下,朱棣将朱高炽立为太子,而将朱高煦封为汉王,藩国在云南。本来按照朱元璋当年定下的规矩,藩王们是不能留在京城的,必须要到藩国去,叫做就藩,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儿子们争夺储位。   但是朱棣太喜欢朱高煦,又觉得没立他为太子有点对不住他,想做些补偿,所以不仅让朱高煦继续留在京城,而且百般宠爱。一直到1417年,才将他的封地改为乐安州,强迫他就藩。乐安州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惠民县,距离北京三百多公里,这就近得多了。但是朱高煦的三支护卫被朱棣削去了两支,只保留了仪仗队,这也是有意削弱朱高煦的力量。   而老三朱高燧被封为赵王,封地在彰德,即现在的河南安阳。朱高燧是朱高煦的跟屁虫,一直帮助二哥对付大哥,也做了很多不法之事,被朱棣狠狠地教训了几次。但是,朱高煦被强迫就藩之后,似乎朱高燧并没有离开京城,因为史书记载,在1423年,朱高燧曾有一次很不成熟的谋反行动,说明这一年他是在京城居住的。   这就很奇怪,为什么把朱高煦撵出去,而留下朱高燧呢?   先看一下朱高燧谋反的经过:永乐二十一年,朱棣病重,朱高燧的手下常山护卫指挥孟贤,和朱棣身边的宦官黄俨等人勾结,计划毒死朱棣,然后拥立高燧继位。不料事情还没开始做就被人告发,朱棣命朱高燧进宫解释,史书称朱高燧"大惧不能言"。还是朱高炽出面求情,这才饶了他一命。   首先,这次谋反就很离谱,一个护卫,一个宦官,就谋划毒死皇帝,另立新君,甚至连朱高燧都不知情。而且,谋反是一个很大的事情,需要事前仔细地谋划,而这次谋反更像是从天而降,忽然就出来了这么一档子事。而且事后朱高燧居然没有受到惩罚,朱棣训斥了几句就算了。   所以,我认为所谓的朱高燧谋反事件,其实是朱棣和朱高炽自导自演的一场戏,目的就是为了敲打朱高燧。然后再由朱高炽出面求情,让朱高燧从此感激朱高炽,这样朱高燧就从朱高煦的阵营,转到了朱高炽的阵营,将来有利于朱高炽的顺利继位。   总之,朱棣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可谓煞费苦心,为了保证朱高炽的顺利接班,他有技巧地打压了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力量,但真正到了朱高炽接班的时候,过程仍旧惊心动魄。   朱高炽的继位过程   1424年,朱棣进行了他的第五次北征,但这次他率领数十万大军,在草原上找了半年时间,也没找到敌人的踪迹,后来粮草实在供应不上了,这才准备返回,但是在返回的途中,朱棣病死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   古代皇帝死在皇宫外面,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会对皇位继承造成很多变数,尤其是当前大军还未班师,更有可能造成混乱。因此,朱棣身边的太监马云(确实是这个名字)赶紧去和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等人商议,讨论的最终结果是秘不发丧。   并且,知情的几个人兵分两路,一路留下来处理朱棣的后事。首先是秘密收集军中的锡器,找工匠来把锡器熔化,制成一具密封的棺材,用来盛朱棣的遗体,事情办完之后,为了防止泄密,将所有的工匠全部杀死。   其次,一切照常。照常的意思就是,厨师每天还要给皇帝做饭,然后由太监送进去。大臣还要按时入大帐汇报工作。总之,一切都看起来和平时一样,让外人不会起疑心。   另外一路,则是由杨蓉和海寿快马赶回京城,向太子朱高炽汇报朱棣的死讯。杨荣是朱棣的心腹大臣,海寿是朱棣的贴身宦官,这两个人对朱棣的忠诚是不用怀疑的。两人快马加鞭,一路上不敢停歇,半个月之后,终于达到京城,将事情汇报给了朱高炽。   为什么他们要走得这么急呢?因为谁也不能完全保证朱棣的死讯不会泄露出去,如果一旦泄露出去,那么最需要防范的一个人就是汉王朱高煦。如果大军之中有朱高煦的人看出了端倪,那么他再快也快不过杨荣他们,这就确保了朱高炽在朱高煦之前得到消息。   事实上,朱高煦也确实在打探消息,一天来往于乐安和北京的探子有六七趟,但是朱棣的死讯朱高煦没有提前得到,当他确信父皇朱棣已经去世的时候,朱高炽已经登基了,权力交接完成,他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朱高炽在得到朱棣驾崩的消息后,立即行动,一是派儿子朱瞻基去迎接朱棣的遗体,并宣布接管北征大军的统帅权。   二是释放因反对朱棣北征而被关押起来的夏原吉,夏原吉是朱棣的心腹老臣,也是辅佐太子的重臣,有他坐镇,可以保住局势的稳定。   三是给北征的将领写信,调遣主力部队回京城守卫,同时重赏北征的将士,以安抚军心。   四是下令全城戒严,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明朝的最高权力顺利完成了交接,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   朱高炽死后的权力交接同样惊心动魄   朱高炽只当了不到一年皇帝就死了,他死后,当然要传位给儿子朱瞻基,这也是当年朱棣看中的,朱棣曾立朱瞻基为皇太孙,早早就预订了皇位的位置。   但是,朱高煦一直虎视眈眈,朱棣死的时候,他得到消息晚了一步,没有来得及发难。但这次朱高炽驾崩,他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他要做的就是阻止朱瞻基继位。   当时朱瞻基正在南京,回北京的话必然要经过乐安附近,于是朱高煦派人埋伏,准备半路截杀朱瞻基。   而朱瞻基不愧为朱棣看中的孙子,他在得到朱高炽死讯的瞬间,就决定只带几个侍卫星夜赶回北京。周围的人都劝他等大军一起走,以防不测。但朱瞻基认为,朱高煦一定想不到他会这么快就赶回去,所以兵贵神速,能奏奇效。   果然,当朱瞻基赶回北京之后,朱高煦埋伏的杀手才姗姗来迟,当然就扑了个空。而朱瞻基在北京顺利继位,是为明宣宗。   接连两次权力交接,朱高煦都没抓住机会,不免有些气急败坏,在朱高炽死后的第二年,效法自己父亲当年发动靖难之役,起兵造反。要说朱高煦这个人的确没什么创意,他造反时也设立了五军,就连口号也和他父亲一个样。   但是,朱高煦的能力可就比他爹差远了,朱瞻基御驾亲征,仗还没打,只是给他写了一封信劝降,朱高煦就怂了,竟然主动出城投降了。   事后,朱瞻基将朱高煦关押了起来。有一次朱瞻基去看望他时,朱高煦也不知道哪个筋搭错了,居然伸腿绊了朱瞻基一个跟头,结果朱瞻基大怒,令人搬来一个铜缸,将朱高煦倒扣在里面。朱高煦还不服,在里面左冲右突,要掀翻铜缸出来。这样一来,朱瞻基更加愤怒,命人在四周点燃木炭,就朱高煦活活烧死在了铜缸之中。   综上所述,历朝历代的权力交接,哪一次不是惊心动魄呢?尽管朱棣在生前已经立朱高炽为太子,并且将朱高煦赶出了京城,也打击了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力量,但在他死后,朱高炽的继位过程依然充满了变数和危险。假如朱高煦提前得到消息,那么结果就很难说了。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朱棣为明朝第三位皇帝,这是他从大侄子朱允炆手中抢来的。朱棣的皇位来的不容易,传位更是一波三折,难上加难。   (明成祖 朱棣)   从 1398 年至 1402 年,通过四年的"靖难之役"战争,朱棣终于将建文帝朱允炆赶下台,自己上位称帝。过程虽然艰难,但目标清晰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建文帝。而当自己做了皇帝,传位却是一个比夺位更为艰难的过程,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   徐达和常遇春为明朝两大战神,常遇春的女儿嫁给了太子朱标,徐达的女儿嫁给了燕王朱棣。徐皇后也很争气,一连串为朱棣生了三个儿子,即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   (明朝北部边疆)   真正参与皇位争夺的是长子朱高炽和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跟着老二朱高煦打酱油。两人相差两岁,年纪相仿,又是一母所生,这确实是个问题。   朱高炽好文,早年颇受朱元璋的赏识。 1395 年, 17 岁的朱高炽被立为燕王世子。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炽镇守北平,也有凭一万老弱残品抵挡建文帝大将李景隆 50 万大军的光辉战例。   作为徐达的外孙,朱高煦更是英勇异常,全程参与了"靖难之役",屡立战功,多次救朱棣于生死之间。二人一个在后方,一个在前线,你说朱棣怎么办?   (汉王 朱高煦)   朱高炽好文,崇尚儒学,身边聚集了一大帮文人集团。朱高煦在前线冲锋陷阵,颇受武人集团的青睐和支持。这倒好,二人身边都有一群支持者,朱棣真的没办法了。   总体来说,朱高炽和朱高煦,一个好文,一个善武,一个在后方,一个在前线,一个是文臣拥戴,一个是武将支持。加之二人年龄相仿,又是一母所生,这确实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这场皇位之争,颇似唐初的那场轰轰烈烈的皇位斗争。朱高炽单打朱高煦和朱高燧,秦王李世民独斗李建成和李元吉。不同的是,朱高炽是文臣拥戴,李世民身边聚拢了一大帮武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人多不一定力量大,最后都是单打独斗的朱高炽和李世民成功上位。   (明仁宗 朱高炽)   再难的选择也必须作出选择! 1404 年,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为了补偿朱高煦,封其为汉王,封国在云南。朱高煦显然不会死心,不愿离开京师的权利中心,迟迟不就藩,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十几年,不少文臣武将也因此躺枪丧命。   朱棣的一生简单总结起来,就是 5 件事,一是"靖难之役"夺皇位,二是郑和下西洋,三是修撰《永乐大典》,四是迁都北京,五是五征蒙古。朱棣的一生真的是战斗的一生,朱棣常年在外征战,太子朱高炽也常常监国,但兄弟二人的争斗从未停息。   "靖难之役"时,建文帝也看出了这点猫腻,于是派人写信给镇守北平的朱高炽,要其投靠朝廷。建文帝当然不会异想天开的以为一封书信就能劝降朱高炽,这不过是一个离间计罢了。果然在送信的同时,这个消息也不胫而走。   朱高煦果然上套,借机向朱棣大肆诽谤太子。朱高炽虽在后方,身边毕竟有一群笔杆子,于是在这些人的建议下,朱高炽不拆书信,将书信和信使原封不动的送到前线朱棣的面前,这才让朱棣放下了屠刀。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解缙)   又一次,有明朝三大才子之称的解缙前往京城述职,不料朱棣远征蒙古未归,于是便拜访了监国的太子朱高炽。这一次朱高煦又上窜下跳,在朱棣面前说太子朱高炽勾结文武大臣有不法行为。这让朱棣十分生气,后来这位大才子解缙被锦衣卫逮捕下狱,在冰天雪地中被活生生的埋入雪堆,最终冻成了一根冰棍儿,命自然早没了。   朱高煦自恃有无数军功,加之性情暴虐,常以秦王李世民自比。无数的违法事实最终让朱棣做出了决定,永乐十五年即 1417 年,朱高煦被强行就藩山东乐安。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朱高煦仍然贼心不死,朱高炽曾多次写信予以劝解,但朱高煦抵死不听。   (明仁宗 朱高炽)   1424 年, 64 岁的明成祖朱棣驾崩,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年号洪熙。此时朱高炽已经做了 20 年的太子, 时年 46 岁。   朱高炽登基之后,对朱高煦实则是不错的。朱高煦的很多要求朱高炽均予以满足,并且赐予大量金帛之物,但朱高煦仍然愤愤不平。从这一点来看,朱高炽确实是个仁厚之人,他上台所采取的一系列惠民措施,倒也对得起"明仁宗"这个称号。   (明仁宗 献陵)   可是好景不长,在位不到一年的大胖子朱高炽去世。朱高炽也成为明朝在位时间倒数第二短的皇帝,仅比在位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长,且死因成谜。有说得心脏病死的,有说纵欲过度的,有说是太子朱瞻基杀害的,不一而足。   不过这对于朱高煦来讲却是一件好事。据说当时太子朱瞻基在南京,正风尘仆仆的赶往北京,朱高煦曾密谋半路伏杀太子,但事情最终没成。   1425年,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年号宣德。这位大侄子对死心不改的二叔朱高煦也是不错的,多次予以嘉奖劝勉以图安抚。但朱高煦哪里肯听?于 14 26 年发动兵变,企图学他老爹朱棣故事。只不过后来明宣宗朱瞻基亲征,朱高煦被迫投降,被贬为庶人,圈禁在京城西华门外。   一次朱瞻基去看望这位皇叔,愤愤不平的朱高煦却用脚将这位皇帝侄儿绊了个大跟斗。朱瞻基实在忍无可忍,将一口 300 斤的大铜钟扣在朱高煦的头上。朱高煦不愧是徐达的外孙,直接将这口大鼎给顶了起来,颇有当年秦武王举鼎的风范。   明宣宗朱瞻基一看这事儿,这大鼎还治不了你呢!于是重新将其扣住,并在四周燃上炭火,将其活活烤死,同时将圈禁的朱高煦儿子们一并杀死,这件事儿才彻底结束。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朱高炽父子和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李元吉的子孙直接被屠戮。而朱高炽上位后,朱高煦仍然封王逍遥自在,即便后来起兵反抗也没有掉脑袋。最终作死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开创"仁宣之治"的朱高炽父子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大明风华》的老皇帝朱棣站在夕阳的余晖之中,感叹着壮志未酬身先死,不久便驾崩于榆木川。虽然朱棣的登基并不光彩,然而他和他父亲朱元璋为恢复我大好河山而与鞑虏作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是啊,自从936年,儿皇帝石敬瑭为了造反,不惜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致使我中华大地几百年来一直饱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而这个悲剧直到1387年才终结,朱棣被分封为燕王,肩负起镇守大明北大门的重任。   朱棣为了降服北方的游牧民族,不但特意迁都北京,而且发起了五次北征。1414年,他也曾到过霍去病去过的狼居胥山附近,在那里击溃了马哈木军,而那次随军出征的是皇太孙朱瞻基,并非朱高煦。而朱棣的最后一次出征,朱高煦还在其封地乐安州(今山东惠民),即使他想造反,也难以先于朱瞻基父子得到朱棣驾崩的消息吧。因此,《大明风华》中朱棣传位的一波三折实属虚构。那么,历史上的朱棣到底是如何安排传位的呢?   靖难之役中,朱高煦的确骁勇善战,他的出色变现既赢得了朱棣的肯定,也引起了重臣们的注意。于是,在商议立储之时,他们就竭力向朱棣推荐朱高煦。朱棣为此头痛不已,但是考虑再三,最终还是选了老大朱高炽。1)虽然老二很像朱棣,但是狂妄自大,没有老大朱高炽那么仁贤。2)虽说老大不如老二那么能打,但是当年建文帝的几十万大军围困北平的时候,老大也为朱棣守住了老巢。3)老大的世子之位可是朱元璋亲自册封的。4)老大有多年监国的经验。朱高炽的继位之所以那么神秘,就是因为朱棣并非死于皇宫之中,因此常让后人浮想联翩。既然朱棣的遗诏颁布于第五次出征途中,那么不妨来看看当时都发生了什么?   公元1424年正月,不安分的阿鲁台趁着大明过年之际,便侵犯北境的大同、开平。朱棣震怒,决定御驾亲征。4月3日,他安排太子朱高炽监国。第二天,便踏上了北伐的征程。   这次北征并没有电视中的艰难险阻,而是一路欢歌。阿鲁台听到朱棣亲征,吓得赶紧往奴儿干都司的深处跑。前方探子传来消息,目标往答兰纳木儿河逃去。大军立刻往那里开赴,一个多月后,前锋抵达目的地,方圆300里都找不到阿鲁台的踪影。大军刚到达白邙山,因粮草不济而只能回师。6月21日,朱棣命令郑亨率领步军在开平接应。   7月15日,朱棣就派人通知朱高炽他老人家要班师回朝了。16日突然感觉身体不适,17日病倒在榆木川。于是他就留下遗诏传位于太子朱高炽。18日,朱棣驾崩。随行的太监马云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秘不发丧,用锡融化制成内棺,将朱棣遗体置于其中,藏在龙车里,早晚饮食和平常无异。19日,杨荣就骑马向朱高炽报丧。29日,朱棣提前安排的步军达到会合之地。8月2日,杨荣抵京,朱高炽当天就安排朱瞻基到开平去迎接。8月7日,大军抵达雕鹗谷,朱瞻基接到朱棣棺木,即刻在军中发丧,3日后,发丧队伍抵达京师。那么,我们来分析下朱棣临终之时传位于朱高煦的可能性有多大?朱棣第五次出征,说穿了连个敌人都没看见,更不用说正面交锋了。可见鞑靼畏惧明军到了何种程度,朱棣还用得着担心朱高炽统治下的大明会受到他们的欺辱吗?那又怎么会突然有传位朱高煦的念头呢?朱棣出征前,将国家交付到太子朱高炽手中,如果他不幸牺牲在战场,那么朱高炽就是唯一的合法继承人。因此,如果朱棣铁了心要传位于朱高煦,他一定会在出征前做好所有的准备,包括废掉太子,改立朱高煦为太子。如果朱棣想传位于朱高煦,也可让其从征,这样,大军在握的朱高煦才有几分胜算,然而,朱高煦早就于1417年被朱棣赶到乐安洲就蕃去了。而乐安洲位于济南府,而北平介于乐安洲和朱棣出征的奴儿干都司的中间。就算朱棣想临时变卦,恐怕都来不及了,当然,他也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至于为何杨荣等人决定秘不发丧,无非是为了掩人耳目,这人不是朱高煦,而是鞑靼的阿鲁台,毕竟那里还是他们常出没的地方。   当然朱高煦向来以李世民自居,他认为自己才是朱棣的接班人,于是乎,当他得知朱棣的死讯后,就坐不住了。接着,才登基的朱高炽几个月就去世了,而那时,朱瞻基还在南京,他盼望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临,这次他会成功吗?   在去年热播的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永乐皇帝朱棣在第五次亲征途中病危,临终前竟然想将帝位传于次子汉王朱高煦。心有不甘的皇太孙朱瞻基以及杨士奇、于谦等一干太子党为了欺骗两个叔叔汉王和赵王朱高燧,想出了用咸鱼来掩盖朱棣尸体气味的办法。最终一场火拼之后,汉王、赵王认输,皇位最终传给了皇太子朱高炽。   《大明风华》这部戏,有着太多的魔改,我们不去吐槽,毕竟电视剧没有冲突也就没有了看点。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朱棣确实是在榆木川班师途中突然驾崩。皇太子朱高炽、皇太孙朱瞻基远在京城,汉王和赵王也确实并不安分。那么这场继位大戏到底是怎么演的?朱棣生前真的就没有做过任何布置吗?   这当然不可能,作为明代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同时自己又是靠着造反起家,朱棣怎么可能对于自己去世后有人意图铤而走险会估计不足呢?事实上为了让太子一脉顺利继位,老爷子早就做出了安排。   朱棣驾崩剧照汉王朱高煦:困居山东   当年朱棣以"奉天靖难"的借口造侄子朱允炆的反之时,父子四人之间分工明确。长子朱高炽和第三子朱高燧镇守北平(今北京),朱棣本人带着老二朱高煦在外征战。虽然因为日后造反失败,朱高煦在靖难战争中的功劳被《明实录》大量抹除,但清朝修纂的《明史》还是给了他一个比较公正的评价。   白沟河之战,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帅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及成祖东昌之败,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适高煦引师至,击退南军。徐辉祖败燕兵于浦子口,高煦引蕃骑来。成祖大喜,曰:"吾力疲矣,儿当鼓勇再战。"高煦麾蕃骑力战,南军遂却。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明史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   白沟河之战,东昌之战,浦之口之战,都是朱棣造反时的关键战役。每次在燕王殿下近乎穷途末路之时,都是靠着朱高煦舍生忘死扭转败局。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相信朱棣当时拍着儿子后背说的那句话:"勉之!世子多疾",你说他是忽悠儿子吗?我觉得不是。毕竟最终册立皇太子之时,距离朱老四登基已经过去了两年。这两年时间里,可以想见朱高炽、朱高煦兄弟之间的争斗有多么惨烈。   杨士奇剧照   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四月,拖延许久的储位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朱棣长子朱高炽册为皇太子,次子朱高煦封汉王,第三子朱高燧封赵王。据说朱棣原本想让朱高煦出镇云南,理由也很简单:大儿子有守城功,和当年的唐朝太子李建成一样。二儿子有开国之功,就像当年的秦王李世民一样,可问题是朱棣不想当李渊呀。   此后的十数年时间里面,汉王赖在南京,不管朱棣如何安排,就是不想去就藩,哪怕封国已经从遥远的云南改成了山东青州。直到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十月,朱棣从北京返回南京后听说汉王有"私造兵器,阴养死士,招纳亡命"等数十件不法之事,立即将其"褫冠服,囚系西华门内"。此时太子朱高炽挺身而出,将弟弟给保了下来。其实他心里明白,自己的那位父皇绝不忍心真的处置二弟。他如果不做出这样的姿态,恐怕最后倒霉的人是谁,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三月,汉王朱高煦正式之国山东乐安州,意味他在夺嫡之争中彻底落败。这位汉王殿下时时以秦王李世民自诩,可惜却没有唐太宗的雷霆手段。而朱棣之所以在这个时间点坚决处理汉王,是因为他接下来就要再次巡狩北京,而这次去,就没打算再回南京。至于为何将汉王安置在乐安州,是因为此地居于北京和南京之间,一旦有变,朝廷容易平叛。   将免为庶人,皇太子恳为救解。上厉声曰:"吾为尔去蟊贼,尔反欲养患自及耶?"皇太子跪曰:"彼诚无状,宜未必有害臣之心。"上曰:"吾为父,乃不能知子耶?虽尔千万分友爱,彼方以世民自任,而目尔为建成!此可容耶?不怿而起他日。"皇太子复屡言之,上曰:"汝若不从吾意,久当悔之。"又曰:"今可寘之何地耶?既不肯往青州,决不可复留于京师。虽畿内之地亦不可容。吾今强狥汝意,不去其爵,处之近畿之地。一旦有变,可朝发而夕擒也。"于是有乐安之命。—《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八十六》   换句话说,在朱棣驾崩之时,汉王已经在乐安州蛰居了七年,和靖难诸将的联系近乎中断。此外其原本的汉王三护卫中,左、右二护卫官军都被调往居庸关以北设立保安左卫和保安右卫。因此朱棣在临终前绝无可能再传位给汉王,朱高煦本人也不可能像电视剧中那样还有和太子、太孙叫板的实力。   赵王与汉王剧照赵王朱高燧:有心无力   在永乐二年的那次册封中,朱高燧被封为赵王,但他没有像大哥和二哥一样留在南京,而是继续返回北京留守。北京是朱棣起家的根本重地,自太子和汉王南下,到朱棣第一次巡狩北京,中间有五年的时间。这五年里面,赵王能够被委以镇守北京的重任,可见朱棣对其的信任和期许。   赵王殿下年轻气盛,是个典型的"鹰派"人物。但凡蒙古人在边境上有所动作,赵王必定派军出击。时间一长,担心宝贝儿子安全的朱棣特地写信告诫儿子留守北京责任重大,信中朱棣拿自己和赵王的外祖父徐达为例,可谓苦口婆心,显然对儿子寄望甚大。   庚子,遣书谕赵王高燧曰:"朕居北京二十余年,每有边报,但令谨守地方,未尝遣人轻出。昔中山武宁王开国元勋,亦惟严守边境,防慎出入,故无败失。今边烽有警,尔辄遣人出视,轻率不慎,自今宜切戒之。凡遇警急,但令严固守备,勿轻出兵。"—《明太宗实录卷四十八》   赵王剧照   甚至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七月徐皇后去世,赵王也因为军情紧急,直到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正月才到南京奔丧。但是随着朱棣本人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开始频繁巡狩北京之后,赵王殿下的在北京的军政大权被逐渐弱化。到了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朱棣下令改赵王封国于河南彰德府,但赵王本人却仍然待在北京一直没有之国。   "老儿子、大孙子,老爷子的命根子",民间的这句话在朱棣对待老儿子赵王和大孙子朱瞻基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尽管赵王和汉王一样赖着不肯之国,朱棣却并没有像处理朱高煦那样处置朱高燧。甚至于在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一场未遂政变,都没能击垮赵王。   当年五月,赵王护卫中的一批中下级军官,打算拥立朱高燧为帝。其中的为首人物是赵王府常山中护卫指挥孟贤(靖难元勋保定侯孟善庶长子)。这批人伪造了圣旨,准备用毒药毒死朱棣,然后废太子朱高炽,立赵王朱高燧为帝。事发之后,朱棣虽然雷霆震怒,将所有参与谋逆人员全部处死。但对于小儿子赵王,永乐皇帝的态度却很暧昧。   上顾高燧曰:"尔为之耶?"高燧惴栗不能,皇太子为之营解曰:"高燧必不与谋,此下所为耳。"—《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五十九》   这样的谋反大罪,朱棣竟然因为太子的一句话借坡下驴,轻轻就把此事揭过,赵王本人居然没有受到任何处罚。但是经过此事的敲打,赵王老实了不少,直到朱棣去世,都再没有翻出任何浪花。   朱棣与朱高炽剧照太子朱高炽:从南京到北京的进击   永乐七年朱棣第一次巡狩北京之时,便把监国的重担交给了皇太子朱高炽。此后永乐皇帝本人在南京和北京之间来来回回,皇太子则老老实实留在南京监国。直到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九月,当时新修的北京皇宫即将落成,朱棣下旨让朱高炽来京。此举既是为迁都北京定下基调,也是对皇太子地位的再一次强调和巩固。   己巳,北京宫殿将成。行在钦天监言明年正月初一日上吉,宜御新殿受朝。遂遣行在户部尚书夏原吉赍敕召皇太子。令道途从容而行,期十二月终至北京。原吉陛辞,赐钞二百锭。—《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二十九》   到了十一月,朱棣又派人去南京急召皇太孙朱瞻基来北京。太子、太孙相继抵达北京,说明朱棣传位朱高炽一脉的决心异常坚定且不可动摇。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初一日元旦节,朱棣本人前往太庙奉安五庙太皇太后神主(德祖、懿祖、熙祖、仁祖、太祖),皇太子朱高炽前往天地坛奉安昊天上帝、厚土皇地祇神主,皇太孙朱瞻基前往社稷坛奉安太社太稷神主。   自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三月至九月,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七月至十一月,乃至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四月至七月,朱棣在明知自己身体状况已经江河日下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每年亲征漠北,直至在军中驾崩,他图什么?   朱棣与皇太孙朱瞻基剧照   笔者以为可能有几个原因。首先是进一步压缩阿鲁台等部的生存空间,以便于皇太子即位之时能有一个相对和平的发展空间。其次每次出征之时,扈从的文渊阁大学士兼翰林院学士杨荣、金幼孜都是朱高炽一系的重臣。有他们在军中把关,自然对太子有利。再次皇帝御驾亲征,京军主力尽出,北京城内不过数千守军,朱棣不怕赵王再来一次玄武门之变。最后朱棣在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带着朱瞻基一起北伐,又给大孙子组建了一支五倍于常规卫所兵力的皇太孙亲军,这让永乐皇帝对于自己死后朱高炽父子对于军队的掌控能力,一点都不用担心。据说皇帝本人在临终前几天,甚至有回京之后禅位给皇太子的念头,可见其对于皇太子的能力以及自己的布置有着完全的信心。   丁亥,车驾次翠微冈。上御幄殿凭几而坐,文渊阁大学士杨荣、金幼孜侍。上顾问内侍海寿曰:"计程何日至北京?"对曰:"八月中可至。"上颔之,既而谕荣、幼孜曰:"东宫历涉年久,政务已熟。还京后,军国事悉付之。朕惟优游暮年,享安和之福矣。"荣、幼孜对曰:"殿下孝友仁厚,天下属心,允称皇上付托。"上喜,顾太监马云赐荣、幼孜羊酒。—《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七十三》   结语: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七日,北征大军抵达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上大渐(即皇帝病危)",临终前遗命传位皇太子。七月十八日,一代雄主朱棣在榆木川去世,享年65岁。   杨荣、金幼孜经与朱棣身边亲信太监马云(非马爸爸)商量之后,决定秘不发丧,先派人回北京通知皇太子朱高炽。七月十九日,杨荣和御马监少监海寿两人秘密离开大营,向北京疾驰而去。二人一路不眠不休拼命赶路,终于在八月初二日赶到了北京,随后立即进宫向皇太子"致大行皇帝遗命"。   朱高炽剧照   朱高炽让皇太孙朱瞻基赶赴开平"恭迎大行皇帝龙轝",同时接管北征大军的兵权。临行之前,朱高炽取出东宫印记交给朱瞻基,同时下令行营大小官军悉听皇太孙节制。   举大行皇帝初赐东宫图书亲授之曰:"此大行皇帝初授我者,今吾以授汝。但有事报来,即用此识。"皇太孙稽首受之。—《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七十四》   而在朱瞻基走后,皇太子立刻下令京城戒严,接着派人密令亲信宁阳侯陈懋和阳武侯薛禄先率精锐骑兵星夜驰援北京。八月初七日,朱瞻基赶到御营之中顺利接管兵权,随后军中开始发丧。八月十日,龙轝抵达北京,朱高炽这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八月十五日,经过几番推让之后,皇太子朱高炽终于在北京奉天门即位,是为仁宗。由于长期以来的铺垫,汉王、赵王对于皇位的威胁被降到最低,蒙古方面也被永乐皇帝打得自顾不暇,这一出历时二十多年的三子夺嫡,终于随着朱高炽的登基而降下帷幕。   没安排,就是最好的安排。   朱棣才不操那门子心,因为他心里只有打仗。这辈子只爱好打仗,治国的事情,全都交给了大儿子朱高炽。   当年朱元璋把后事安排得妥妥的,结果呢?老朱所立的朱允炆,还不是被朱棣给拱了?所以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朱棣才不去操那门子心呢!   永乐二十二年,鞑靼入侵山西大同,65岁的朱棣亲自带着大军追击,一路杀到了答兰纳木儿河,结果把对手给追丢了。   无奈之下朱棣只好班师回朝,结果在路上就去世了。所以说朱棣压根没时间,也没怎么考虑过怎么安排传位的事情,甚至连一道圣旨都没有。   一、立太子,是朱棣唯一的安排。   要说朱棣完全没安排,倒也不是,不过只是安排的时间有点儿早。早在永乐二年,也就是朱棣45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将嫡长子朱高炽立为了太子。   太子不就是皇位的接班人嘛!从此以后朱棣觉得高枕无忧了,他没事儿就骑着马带着人到关外扫荡,打得对方嗷嗷直叫。至于国内的事情,对不起,朱棣压根不想管,全都交给了太子朱高炽。   朱高炽毕竟是个仁义的好孩子啊,他压根就没想过提前登基的事儿,兢兢业业做了20年的监国太子。   这期间朱棣曾经多次犹豫是不是要换了太子,毕竟他那个嫡次子朱高煦,是个妥妥的高富帅。长得好看也就算了,打仗还是一把好手,曾在靖难之役中多次搭救过朱棣,立下了汗马功劳。   反观嫡长子朱高炽,好家伙,本就不怎么高,还重达300多斤。二十来岁的人,自己走路走不动,还得两个人搀着才行。   我想是个人都会想到换太子的事情,可为啥最后朱棣放弃了这一想法呢?理由很简单,因为"好圣孙"三个字。朱高炽不咋地,可朱高炽的嫡长子朱瞻基是个高富帅啊!将来皇位传给孙子朱瞻基不还是高富帅继位吗?   从此以后朱棣就没有再考虑过易储的问题,甚至再也没对传位的事情做出过任何安排。兴致勃勃地跑北方打仗去了。   二、朱高炽登基,可谓是惊心动魄。   你以为高富帅朱高煦就能这么罢休了?当年朱高煦立下大功的时候,朱棣曾经亲口对他说:好好努力,你大哥身体不好。   意思很简单嘛!你大哥万一死了,你就是接班人。这是一个做父亲的该说的话吗?从此以后,朱高煦就把自己当成了李世民,整天想着夺取太子之位。   他被封为汉王以后,死活不肯去封地,非要赖在京城等大哥咽气。还特地把天策卫要来给自己做汉王护卫。甚至偷偷招募了3千人马,擅自使用御用的器物,俨然就是要夺嫡造反啊!   这个时候朱棣才反应过来,立马把朱高煦给打发到了山东。你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想都不要想。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去世后。情况非常危急,因为大军在关外没有了主帅,京城那边又没有立新皇帝,眼看着明朝就要大乱了。   这个时候朱棣身边的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等人商议了一番,决定秘不发丧。每天依旧给朱棣上膳,大军有条不紊地往京城方向进发。   与此同时他们又秘密地派人回去告诉太子朱高炽实情,这就给了朱高炽足够的反应时间了。而当时朱高煦还被蒙在鼓里,朱高炽便登基称帝了。   好家伙,这可把朱高煦给气坏了,说干就干。朱高煦立马派了一堆心腹潜入京城,打算在京城发动叛乱,那么朱高炽又是如何化解的呢?   三、朱高炽的仁慈,髌骨能换取朱高煦的浪子回头。   明仁宗朱高炽登基称帝,已经昭告天下,可汉王朱高煦偏偏不买账,还打算要造反。昔日的兄弟如今即将反目成仇,实在是令人唏嘘。   朱高炽倒是仁慈得很,他立马把朱高煦喊来京城,给他各种赏赐,同时册封朱高煦的嫡子朱瞻坦为世子,其他儿子都封为郡王。   一番笼络以后,你以为朱高煦会心软吗?不好意思,朱高煦夺嫡的心思,从来没有改变过。在他心目中,似乎只有做皇帝这一条路可以走。   洪熙元年,只做了8个月皇帝的明仁宗朱高炽居然莫名其妙就去世了。这下朱高煦可高兴坏了,立马重启了夺嫡工作。   当时太子朱瞻基被朱高炽派遣到了南京视察工作,因为朱高炽打算把都城再迁徙回南京。结果朱瞻基还在南京考察呢,朱高炽就挂了。   这回朱高炽的手下们倒没有秘不发丧,这事儿居然被汉王朱高煦给发现了。朱瞻基马不停蹄地赶回北京打算继位,可朱高煦也已经动手,打算在半路上设伏宰掉朱瞻基。   好在朱高煦徒有其表,压根就没有这么实力。朱瞻基顺利继位以后,也厚赏了朱高煦。朱高煦所提出的任何要求,朱瞻基都一一照办,算是对这个叔叔仁至义尽了。   结果呢?结果人家朱高煦不仅没觉得你仁慈,反而觉得你软弱。因此1年以后,朱高煦公然起兵造反。朱瞻基等的就是这个时候,一举平定朱高煦叛乱。   总结:朱棣看好的的确是孙子朱瞻基。   如果朱高炽没有生一个好儿子朱瞻基的话,他还真的做不成皇帝。因为他的身体太差了,如果朱棣多活8个月,不就没朱高炽什么事儿了?他不就成了第二个朱标?   朱瞻基的身体不错,而且聪明机智,跟他老爹完全不是一个路子,多次跟随朱棣出征,深得朱棣喜爱。   这就是朱棣放心把国家交给朱高炽的原因。朱高炽身体不好,但是治国水平很高,监国20多年,兢兢业业,这也是朱棣看在眼里的。   但是朱高炽如果没有一个不错的接班人,那这个皇位朱棣还是舍不得给朱高炽的。毕竟身体不好,对一个皇帝来说,绝对是硬伤。帝国看不到未来,你让朱棣怎么选?   参考资料:《明史》   朱棣死前留下遗诏,传位太子朱高炽这是没有疑问的。   《大明风华》中,老皇帝朱棣居然打算传位于汉王朱高煦,编剧为了剧情好看而已。在历史上,在朱棣临终前伴驾的是杨荣,而非杨士奇,当时汉王、太孙都不在身边。   永乐二十二年(1424)元月65岁的朱棣第五次出征。随从很多如柳升、陈英、张辅、朱勇、王通等随军出征。文臣当中杨荣、金幼孜等人。   因为没有找到阿鲁台的踪迹,六月的时候朱棣命令撤退。   七月,大军到达翠微岗,朱棣在召见杨荣、金幼孜时,表达了回去后传位太子朱高炽的愿望——   大意是说,太子政务娴熟,回去后会军国大事都交给他,他要享几天清福。   大军到达榆木川后,朱棣突然病倒了,临终前,英国公张辅受遗命,传位皇太子 。   7月18日,朱棣病逝。   太监马云发现朱棣病死,于是找到了杨荣和金幼孜。他们三人经过密谋,做出了暂不发丧的决定。为了掩人耳目,他们用锡熔化后制成内棺装遗体,用龙车运载,每天按时给皇帝送膳食,同时禁止军营中人擅自外出报信。   这么做的目的,在于防范乐安就藩朱高煦知道消息后造反。   早在出征之时,朱高煦认为,父亲朱棣可能撑不了多不久。他不仅派儿子朱瞻圻潜伏在京城,刺探消息,而且还派了另一拨人潜入京师。   面对像狼一样朱高煦,太子的人还是时刻保持警惕的。   按理说朱棣去世的消息,应该通知有传位太子的遗诏张辅他,但是马云和杨荣对张辅还有戒心。   因为张辅的老爹是张玉,属于汉王朱高煦一党。杨荣不敢赌。   一年后的事证明,二人的做法是对的,在仁宗去世后不久,朱高煦派人联络张辅,要他做内应,共同一起起兵夺帝位。可见他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7月19日,杨荣与御马监少监海寿偷偷地回京向太子报信。   8月2日, 接到朱棣驾崩的消息后,太子朱高炽当即决定派儿子朱瞻基迎接成祖的遗体回京。临行前,朱瞻基说,要求在往来的信件上加盖印章防止泄密。朱高炽将东宫印鉴交给了朱瞻基,说,有奏报的话就用它吧,用完之后你自己留着。仁宗此举意味着承诺了朱瞻基的太子之位。   8月7日, 朱瞻基在雕鹗谷,遇见了班师的大军,随后发布朱棣驾崩的消息。   10日, 大军到达北京近郊,朱高炽将朱棣的遗体迎入仁智殿,加棺材后殓入灵柩。   15日,朱高炽即皇帝位,这就是历史上的仁宗。   杨荣封锁消息的行为非常成功,朱高煦知道消息的时候,朱高炽已经做好了登基的各项准备。他只好接受现实,等待下一次的机会。   参考资料   1.《明史》   2.《明史纪事本末》   明朝的第二任皇帝朱棣也是心狠手辣之辈,他当皇帝的时候也是丝毫不含糊,他是在他自己选择自己的皇位继承人的时候,也是经历了特别多的磕磕绊绊的,虽然说他非常的喜爱自己的第二个儿子,也就是朱高煦,但是因为一些政治上的因素,他不得不选择一直以来都不受自己待见的朱高炽作为皇太子,最后继承自己的皇位   那么在朱棣去世之后,对于朱棣是否有遗言想要将自己的皇位传给皇太子这样的事情其实是并没有一个特别靠谱的解释的。关于最后的遗诏这样的风波,我也是总结了三种说法,今天就起来给大家一一解释这三种说法,究竟哪一种是更为正确的吧。   关于遗诏这样的事情,其实是有三种说法,第一种就是由张辅临危受命,第二种呢,则是杨荣他在朱棣去世的时候听到朱棣亲口说,想将自己的皇位传给皇太子,第三种说法呢,则是太监们口述朱棣在临死之前曾经说过的话,其中就有提到朱棣是想要将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皇太子的。   也正是这以上的三种说法,虽说代表的人物不一样,但是最后的核心都是落脚点在了太子继承皇位。那关于这三种说法,哪一种更为靠谱一些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发生一件让其性情大变的事情,那就是朱标早逝,朱元璋最终选择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将来继承皇位,并且为了明朝的江山社稷大肆处死了很多功臣良将。   在朱允炆顺利登基之后没有了功臣的威胁,朱允炆把目光投降了各位藩王,由于朱允炆急于削藩致使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靖难之役,最后朱棣顺利登上皇位。朱棣在位期间派郑和下西洋,占领安南,五征漠北等一些列壮举被我们后世称为明之盛世。可是那怕帝王也无法改变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则,在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北征漠北回师途中病逝。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朱高炽比较顺利的登上了皇帝之位,朱棣其实在生病之前已经安排了即位之君,那就是太子朱高炽。开始朱棣是很不看好自己的长子朱高炽,因为这个长子与自己的性格截然不同,朱棣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性格类似,是一位杀伐果断不怒自威的帝王,而朱高炽的性格偏向于儒生的性格,给朱棣一种懦弱的感觉。另外朱高炽的身体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身体一天天的发胖,甚至到了上马都比较费劲的地步,我们要知道朱元璋和朱棣可以说是马上皇帝,而朱高炽居然连上马都成了一个难题,所以说朱棣很不看好朱高炽。   可能很多人会疑惑不解,朱高炽明显不受朱棣待见,另外朱棣本身也不是长子继承的皇位,而是以燕王身份继承的皇位,完全没有必要遵从朱元璋所定下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可是朱棣最后还是把皇位传给了朱高炽。   朱棣把皇位传给朱高炽也是有原因的,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朱高炽之子朱瞻基,因为朱高炽这个儿子从小就给人一种英明神武的感觉。在其长大之后更是骑马射箭样样精通,朱棣认为朱高炽之子才更像自己。加上朱棣在称为帝王之后一直以仁孝自居,朱元璋所立下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朱棣也是不敢违背的。如此之下朱棣为了大明基业把皇位传于朱高炽,朱高炽之后在传于朱瞻基,历史结果也告诉我们朱棣所传的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不长可依然被后世给予很高的评价,朱瞻基更是被称为一代明君。   朱高炽在位时间只有区区十个多月,可其以仁政治理天下,免除和减少了很多百姓的赋税,把朱棣在位期间关押的一些朱允炆旧臣一并给平反重用。又根据当时的明朝局势废除了很多苛刻的制度,停止大规模用兵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为后来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础。   朱瞻基更是一位仁义之君,其沿用朱高炽的仁政,在朱高炽的基础上让明朝一度出现了盛世,可惜朱瞻基在36岁的时候就驾崩而去,让这番盛世没有持续下去。   通过以上我们也可以理解,朱棣在死之前已经确定了让朱高炽继承自己的皇位,历史进程也告诉我们朱棣并没有选错即位之君。   朱棣生前就立有两位接班人嘛,皇太子朱高炽和皇太孙朱瞻基,顺着排下来,除非这两位都突然死亡,否则,大家只要按照顺序来就行。   朱棣死的很突然,他是在第五次亲征蒙古后,返回的路上驾崩的,估计不是心脏病突发就是脑淤血之类的,甚至都没来得及留下交代后事的遗诏。   如果当时在朱棣身边的是支持汉王朱高煦的武将,那么朱棣之后的皇位继承估计会起些波澜,但伺候朱棣起居的宦官马云在朱棣死亡后,先找到的是随军的大学士杨荣和金幼孜,这两位文官当然是支持太子朱高炽的。   在杨荣的安排下,两人做了分工,首先隐瞒朱棣驾崩的消息,金幼孜继续跟随大部队,召集工匠打造装载朱棣尸体的容器并掩盖气味(工匠后被灭口,文官心狠起来也可怕) :二人议:六师在外,去京师尚远,秘不发丧。以礼敛,熔锡为椑,载舆中。所至朝夕进膳如常仪,益严军令,人莫测。   而杨荣却赶紧奔回北京,将消息告诉皇太子朱高炽,当时,对皇位还没有放弃的汉王朱高煦一直安排他的儿子在北京打听消息,如果提前让朱高煦知道朱棣已死,他肯定会闹事,比如出兵迎接朱棣的遗体,然后夺位。   但在杨荣和金幼孜联手遮掩下,一直到皇太子朱高炽收到消息,并紧急登基后,朱高煦才获知一切,这个时候,因为朱高炽已经在群臣的拥戴下登基了,他本来就是朱棣册封的皇太子,朱高煦想做什么举动也都来不及了,因此,朱棣死后的皇位传承没有起太大的乱子。   朱棣突然死亡,没有做安排,即使做安排,也无非是叮嘱皇太子朱高炽和皇太孙朱瞻基搞好国家之类的,不会去更换继承人,从永乐十五年朱棣强迫朱高煦到山东就藩时,他早就已经被朱棣放弃了,杨荣也只是按照国家正常的继承制度办事而已,有规章可循,什么都好办。

王猛嫉贤妒能,被苻坚识破公元369年,前燕吴王慕容垂,由于叔叔太傅慕容评和太后可足浑的迫害,被迫率领一家老小投奔前秦,受到前秦天王苻坚的礼遇。苻坚曾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郊外迎接慕容垂一家。苻坚对慕容垂及其子高太后不是女中尧舜王明政宋英宗宣仁圣烈皇后高氏,小名滔滔,亳州蒙城人。她出身名门,其曾祖父为宋初名将高琼,祖父是名将高继勋,母亲是北宋开国元勋曹彬的孙女,姨母是宋仁宗皇后曹氏,家庭声势显赫。养在宫中百年芳华独伊无二作者操凤琴(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1935年,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国民党杀害。他从容赴死,但唯独想念远在苏联的14岁女儿瞿独伊。我的好独伊你要听先生的话,听妈妈的话徽钦二帝手下没有大将吗?为什么会出现靖康之耻?导语靖康之耻的发生,是人祸,也是北宋制度腐朽到最后的总爆发。这不是说什么大将就可以摆脱这个命运的。靖康之耻是北宋官吏集体腐败的一个凸显。靖康之耻是北宋徴钦二帝昏庸懦弱的体现。靖康之宰相写了青鹅二字被砍头,群臣疑惑,武则天把字拆开看看裴家是山西显赫的世家大族在当时的朝廷里都有很大的影响力裴炎的父亲裴大同曾做过折冲都尉负责保卫都城长安官居四品裴炎是三朝元老历经高宗中宗睿宗三朝最终官至宰相裴炎被武则天处死是唐周嬗代是什么原因导致西汉政治家晁错被腰斩,他死的可有价值?晁错(公元前200公元前154)西汉御史大夫。颖川(河南禹县)人。初从张恢学申不害商鞅的法家学说。文帝时,任太常掌故,曾奉命从故秦博士伏生受尚书。后为太子家令,得太子(即景帝)依信南宋是没有实力统一北方,还是南宋的皇帝不想统一?南宋就是一个软弱的代名词。南宋时期,是一个多政权并存在的时期。南宋,1127年1276年,后被元所灭。与其并存的有金蒙古西夏西辽吐蕃等部大理。其中,较大的有金元宋。南宋不是不想统一世界另一个中国人口60万军队就占4万,用人民币说汉语我们知道我国古代的时候是长期处于一个世界领先的水平的,无论是文化军事经济或者是科技等等,都可以说是世界的顶尖水平。因为我国古代的时候十分强大,所以对周围一些国家或者地区的影响是非常日本人为什么不敢惹俄罗斯人,为什么呢?日本是个典型的情报国家,对周边国家都有着深刻的认识,最为忌惮的就是中国的崛起与俄国的蛮横。近代以来,日本明治维新实现国家近代化,提出开拓碗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口号,并最终形成大陆1997年龙永图与美谈判,美方中国肉只能做狗食,龙永图如何回应1997年我国为了国家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就加入世贸组织一事与美国谈判,谈判过程中,美方代表带有侮辱性地表示中国肉只能做狗食。那么,对于美方在谈判中对我国表现出的如此不尊重,我方代表世界军事专家中国志愿军的坑道战,至今没有破解方法导语面对十九世纪末的朝鲜战争,为什么大部分身经百战的开国大将们都不赞同出兵朝鲜?其实在新中国的建立之前。这一些开国大将们都是身经百战,面对打仗也是毫不畏惧。可是当他们明白我军和美军
2009年,陕西工地发现古墓,墓中有一对盖被睡觉的男女我们都知道,陕西一向是一个出土文物大省,经常有人调侃,在陕西大型基建工程很难推进的原因之一,就是工地上挖着挖着,就挖出了大墓。2009年时,陕西韩城一个工地在作业到一半时,就发现了八路军自由上街买东西,卫立煌好奇追问朱德你难道不怕士兵逃跑文烟云编辑文史评鉴编辑组1940年,时任国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并兼任冀察战区司令官,奉命固守黄河沿线,保卫华北的国军名将卫立煌,看到八路军总司令员朱德老总,竟然任由八路军战士们自由临终前,康熙指定一男人殉葬,雍正当皇帝后才懂得父亲的良苦用心圣祖政尚宽仁,世宗以严明继之。论者比于汉之文景。独孔怀之谊,疑于未笃。然淮南暴伉,有自取之咎,不尽出于文帝之寡恩也。帝研求治道,尤患下吏之疲困。有近臣言州县所入多,宜釐剔。清史稿在唐高宗执意要立武则天为后,仅仅是因为喜欢武则天吗?谢谢邀请!李治在他的父亲李世民病重期间,都已经与武则天在感业寺幽会了。而此时,李治宠爱的萧妃正是生孩子的期间。李治被武则天得才情吸引,武则天也很明白,李治的到来,是她的机会,所以极两个国民党高层互相指认对方是共产党卧底,最后发现两个人都是1997年10月23日,传奇人物郭汝瑰在遭遇车祸后逝世,为他的一生画上了句号。之所以传奇,是因为他以卧底的身份成功打入国民党高层,为共产党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情报,为我党的胜利提供了很1942年,彭德怀的警卫员举枪自尽,杨奇清发现蹊跷,牵出一桩大案本文来源公众号纪人物IDrenwujjj1942年,八路军总部的警卫室突然传出了一声枪响。当大家赶到时,发现是彭德怀的警卫员王满新举枪自尽。一开始都以为是日军特务制造的现场,可是在2005年,湖北发现1男7女合葬墓,墓主人是朱元璋第24子2004年湖北一座墓前站满了来自社会各处的人,有喜爱考古,研究古墓的专家,有媒体记者,也有一脸严肃,带着枪支,严守纪律的武装士兵,也有很多周围的村民,大家都在焦急的等待着,想要知道陈潭秋牺牲后,他的夫人后来情况如何?陈潭秋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红军长征后,陈潭秋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8月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后参加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朱德分析苏德战争,总结经验,并为我军与国军反摩擦斗争做出贡献朱德从不照抄照搬别国的战法,而是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体结合中国的实际,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借鉴国际作战经验,特别是苏德战争规律,采取灵活的作战方法。1941年6月22日,苏德清朝染病身亡的姑娘,为何会重新出现?牵扯出一段苦恋清代,有个福建姑娘眼瞅着就要嫁做人妇了,却不幸染病身亡。然而一年多后,有亲戚在邻县看见了亡故的姑娘,起初以为只是相貌相似而已,后发现声音体态都非常像,心中疑虑不由加重,从背后出其不1949年女乞丐来到部队门口,破棉衣里竟藏有16两黄金,后来怎样了1949年,一个农妇蓬头垢面,脚上的鞋子已经磨破,渗着鲜血,她带着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站在解放军部队门口,两人饿的面黄肌瘦,众人都以为他们是乞丐。农妇眼神十分机警,她紧紧捂着胸口,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