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事件使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国际局势变得复杂,苏联矿工在那里经营煤矿。1940年为了保护水雷,莫斯科考虑由红军完全占领这些岛屿。 1940年4月9日德国人发起了 威斯特鲁邦行动,将整个挪威大陆置于第三帝国的控制之下。与此同时,属于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也符合苏联的利益。从1931年起苏联Arktikugol信托公司就开始在那里工作,为苏联的北部城市和军事基地生产黑金。早在1940年8月苏联驻奥斯陆领事尼古拉-库兹涅佐夫就向莫斯科报告说入侵者对斯匹次伯根岛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德国人军事接管这些岛屿的威胁由外交人民委员会北欧分部进行了分析。有人指出斯匹次伯根岛不仅在经济上很重要,而且在战略上也很重要。苏联外交官估计,控制该群岛的国家有能力 关闭 其在白海和巴伦支海的出口。在这方面斯堪的纳维亚分部的负责人帕维尔-奥尔洛夫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倡议。在给副政委所罗门-洛佐夫斯基的照会中,他提议 在战争期间和国际关系完全正常化的时期,用红军部队占领斯瓦尔巴群岛。 在军事上红军很有能力开展这样的行动。但是正如摩尔曼斯克历史学家亚历山大-波泽尔指出的那样,国家的最高领导层并不支持这一想法。事实是根据1920年《巴黎条约》的条款,斯匹次伯根岛被宣布为非军事区。占领群岛可能会引起德国的抗议,因为在《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的秘密附件中没有明确说明这一点。此外挪威王国受到英国的保护,国王哈康七世在被驱逐出奥斯陆后一直住在伦敦的白金汉宫。因此英国也可以反对苏联的占领。 尽管外交政策议程紧张,但斯大林并没有忘记斯匹茨卑尔根的问题。1940年11月在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前往柏林的前夕,这位 国父 指示他讨论继续保持煤炭特许经营权的问题。最终与德国方面达成了适当的安排。此外无论是首屈一指的合作者维德昆-吉斯林,还是英国或挪威流亡政府,都没有反对继续开采苏联的地雷。事实上俄罗斯矿工在纳粹占领的国家里和平地工作,直到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但从1941年夏天开始,斯匹次卑尔根岛的情况恶化了。 群岛的战略优势位置不能不吸引交战各方的注意,亚历山大-波泽尔说该群岛可以成为一个基地,海军和航空部队可以从那里控制北部海域的运输路线。对德国来说这些是来自利纳哈马里和基尔肯斯的海上航线,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的工厂都从那里获得镍的供应。1941年7月,根据斯大林的指示,抵达伦敦参加谈判的菲利普-戈利科夫将军建议英国在北欧开辟一条联合战线,特别是要占领斯匹茨卑尔根。斯大林在给丘吉尔的信中提出了在北方进行登陆行动的主题。由俄罗斯和挪威军队共同抵御德军的协议也是在与皇家外交部长特里格夫-哈尔夫丹-李的会谈中达成的。 然而红军在前线北部地区的失败使这些问题变得无关紧要。由于无法保卫巴伦支堡、格鲁曼特和皮拉米德等苏联定居点,苏联当局制定了一项疏散计划。然而在实际上是敌人的领土上的采煤活动一直持续到8月23日。8月25日苏联矿工在12艘驱逐舰的护送下登上了英国运输船加拿大女王号。8月31日英国人将俄国人安全送到了阿尔汉格尔斯克。不久前德国人确实在斯匹次卑尔根岛登陆。1944年莫洛托夫向挪威人提议改变该群岛的地位,使其成为苏联和挪威的共管国。然而这个项目并没有实现。1946年在被德国人摧毁的斯匹次卑尔根的苏联定居点开始了重建工作。Arktikugol公司至今仍在巴伦支堡进行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