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山西地区有一个老农,上山砍柴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藏金洞,里面到处都是金灿灿的东西。 老农当时已经年近六旬了,虽然没啥文化,但是见过不少好东西,他看到洞里的宝贝后立刻意识到,这应该是金子做的东西。要是能换成现钱的话,他就发达了,再也不用过苦日子了。 老农越想越激动,赶忙回家里把儿子找来,父子二人用板车一口气拉走了上百斤金器。 一家人都很高兴,可是这些东西该怎么变成现钱呢?他们一家都是普通的老百姓,没用过奢华的贵重物品,不懂得金器的市场价格,直接去金店的话,容易被人压价。 他们不想吃哑巴亏,思来想去决定,拿2块金砖去银行兑换,看看能换多少钱。不久之后,老农拿着金砖到了银行,让柜台工作人员帮自己兑换。 老农拿来的金砖,外表有些粗糙,不像是用严格工序提炼出来的。银行工作人员怀疑,老农拿来的可能是赝品,于是问老农这些金砖是从哪里来的?有没有正规的国家质检证书。 老农手里没有证书,也不愿意详细说金砖的来历,银行人员越看越觉得可疑,总感觉他拿来的金砖可能涉嫌造假案。 因此,银行工作人员没有直接帮老农兑换,而是找一些借口先稳住他,然后暗中报警。 老农反应过来时,已经被警方团团包围,当场就被人抓住了,老农这才知道,自己惹上了大麻烦。 遭到审问后,老农很害怕,赶紧说出了金砖的来历。大家看老农不像是说谎,于是让他带路,上山找到了他说的藏金洞。 此外,警方还去了老农家里,查收了他之前和儿子擅自带走的上百斤金器。经过调查和分析大家发现,藏金洞里的东西,都是货真价实的金器。 警方认为这些金器可能是古董,于是联系了文物部门的专家。结果证明,这些金器确实是文物,而且还是唐朝时期的宝物。 专家对金器进行研究时,在一根金条上发现了一段文字。其中,核心人物叫张通儒,他的头衔是柱国魏国公。 根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张通儒,曾在安禄山手下任职,是个很有地位的人。 安禄山自立为王后,张通儒奉命留守。专家猜测,张通儒可能就是这个时期被册封成"魏国公"的。 后来,史朝义篡位派兵攻打史朝清等人,张通儒极力拥护史朝清,死在了战场上。张通儒多年积攒的财富,也被人藏了起来。直到老农上山砍柴,这些东西才有了重见天日的机会。 老农拿来兑换的金器,都是货真价实的宝贝,不涉及造假,但他还是因为这件事遭到了惩罚。 因为他的行为,违背了国家之前颁布的文物保护法。按照文物法的规定,擅自偷盗历史文物,或倒卖文物的人,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老农没有文化,本能地觉得,捡到的东西,就应该归自己,还想靠着这些东西过好日子,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非但没有换到足够多的钱,还把自己也搭了进去,这样的结果,着实令人唏嘘。 藏金洞里面的东西,因为价值巨大,被陆续送到了博物馆,让更多的人,见识了唐朝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