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为避犬戎侵扰向东迁都雒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元年,春秋时期。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子牙第十二代孙,春秋时期首位霸主。 公元前686年,齐襄王被权臣公孙无知杀害篡位,亦被反对诛杀,姜小白在鲍叔牙帮助下从莒国赶回继位,史称"齐桓公"。齐桓公启用管仲为相,齐国开始了争霸大业,对国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国外进行一系列的征伐战争。 一:国政制定三官制度,再逐级下设各部门管理机构,使全国形成统一整体。 二:寓兵于农,每万人设一元帅,为保持战斗力,每年在狩猎季节训练军队。 三:根据农民耕种土地的产量来征收赋税,发展渔、盐业,鼓励与各国进行通商贸易。 四:高举"尊王攘夷",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八个诸侯国君"北杏会盟",鲁国不出席,齐国以此伐鲁,鲁败。公元前680年联合多国伐宋,宋求和,公元前679年齐、鲁、宋、卫、陈、郑在卫国的鄄会盟,齐桓公被推荐卫诸侯长,就此成为霸主。齐桓公率八国联军侵蔡伐楚,楚国求和,订立"召陵之盟",楚尊齐为霸主。公元前651年,齐在葵丘召集天下诸侯国会盟,齐桓公霸业达到了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