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唐朝的正三品官,属于绝顶级大佬,那么一品和二品呢?

  绝顶级大佬在这里也就是俗称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按照我们正常的理解,那肯定品级也是最高的了啊,不得是个正一品啊。但在唐朝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儿,掌握实权的宰相只有正三品!那么很多人就会奇怪了,那既然宰相都只是正三品,那一品和二品的那还能是些什么官啊,难道比宰相还大?您别说,还真有,今天请听小祁为您细细道来。
  首先说一说唐朝的中央官制。
  (三省六部分工图)
  唐朝的中央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中央下设了三个部门,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又分设六部—吏、户、兵、刑、礼、工。其中的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政令;门下省则负责审议中书省起草的诏书、政令,以决定是否实行;尚书省为行政官署。简单的说就是中书省决策发布政令的,门下省是负责监督审核的、尚书省就是听旨办事儿的!宰相
  唐朝的宰相不像汉朝时那样,就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也就是三省的长官,均可称做宰相!即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门下省的长官门下侍中都可以称宰相!这几位长官中尚书令为正二品,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为正三品(后来在唐代宗的时候升为正二品,但我觉得那个时候已经是乱世,还是以唐初为准来说)
  (宰相狄仁杰影视形象)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三省的长官可不是说就3个人啊!尚书令仅有一人,中书令有两人,门下侍中也有两人,因此宰相最少的时候也有5人!为什么要说最少,因为后来宰相越来越多,下面会讲。
  而唐代宰相品级低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
  就因为唐太宗曾经在唐高祖的时候担任过尚书令,因此后来也就没有人再敢担任此职,因此就以尚书令的两位副长官左右仆射领导尚书省!后来唐太宗又感觉相权过重,于是开始以一些品级低的官通过加衔来参与宰相事务以分相权,这就是"同中书门下三品",后来唐高宗又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两个在后来都成为了实质上的宰相!在这种情况下,尚书仆射如果不加"同平章事",反而不能被称为宰相了!因此以后唐朝的宰相都是三品!(这里我们不提安史之乱以后,乱世情况都比较特殊)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说清楚了这个我们就来看看到底位于宰相之上的都有哪些官位呢?正一品
  三公 :太尉、司徒、司空
  三师 :太师、太傅、太保
  天策上将 :这是专门封给功高盖世的秦王李世民的,整个唐朝只有李世民一人!
  亲王(爵位) 从一品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
  骠骑大将军(武散官)
  嗣王、郡王、国公(爵位)
  注:所谓散官,是表示官员的等级的称号,没有实际职务,这个和某个官员担任具体职务相对应。
  注:所谓开府仪同三司,就是说可以自己开府办公了,用的仪仗和三司相同!三司指的就是"三师"、"三公"。
  (唐朝开国第一功臣长孙无忌画像)
  正二品
  尚书令、大行台尚书令(只有李世民担任过)
  特进(文散官)
  辅国大将军(武散官)
  开国郡公(爵)
  上柱国(勋)
  注:勋指的就是勋爵,不同于爵位!是朝廷按照功勋赐予的爵位,有俸禄无实职。
  (卫国公李靖画像)从二品
  尚书左右仆射
  三少: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十六卫上将军、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督、大都护
  光禄大夫(文散官)
  镇军大将军(武散官)
  开国县公(爵)
  柱国(勋)总的来说,唐朝(安史之乱前)能做到一品、二品的大多数都是开国元勋,后期能做到这个位置的一般都是属于死了追赠的。然后像三公、三师这样的一般都是虚衔,并无实权,要能做到这个官位,也基本是行将就木了!
  应该这么说,在唐朝的官僚体系中,掌握实权的官职最高就是正三品,再往上的一品、二品就都是虚职了,没有实权的,大部分是用来追赠和表彰的。
  唐朝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就是在中央官中,设立三个最高部门,分别为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再往下,设立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简单来说,分工是这样的,中书省负责给皇帝出主意,起草诏书,属于决策部门;门下省负责帮皇帝把关,对中央诏令进行批驳和审定,属于审核部门;尚书省负责给皇帝跑腿,具体实施,属于执行部门。
  这其中尚书省的权力是最大的,我们所熟知的六部,其实都归尚书省管。
  尚书省的长官叫做"尚书令",由于位置重要,所以一般不给外人当。隋文帝杨坚时,尚书令时由他的儿子杨广担任,后来做了皇帝;唐朝太祖李渊时,尚书令也是由他儿子李世民担任,后来也做了皇帝。
  所以,当李世民当了皇帝以后,就不再设尚书令了,而是由两个副职负责尚书省的工作,叫做"尚书左、右仆射"。"射"字读作"业"音,不可弄错。
  中书省的长官叫做"中书令",门下省的长官叫做"侍中"。这两人和"尚书左、右仆射"是所有官员中权力最大、级别最高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宰相。
  这其中,"尚书左、右仆射"为从二品,"中书令"和"侍中"为正三品,这已经是实职中最大的官了。
  由于"尚书左、右仆射"的权力大、级别高,所以为了避免权力过于集中,李世民在贞观十七年,给中书令和侍中加了一个"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后缀,目的就是提高这两人的地位,使其能与尚书左右仆射平起平坐。
  从此之后,"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了参与政事的标准,甚至尚书左右仆射如果没有这个后缀,都不能称之为宰相了。所以,"同中书门下三品"也就成了宰相的代名词。
  随着尚书省逐渐被边缘化,到了唐中宗年间,尚书左右仆射已没有宰相之实了,成为官员被罢相后的安慰性官职,彻底名存实亡。
  尚书省式微,而中书省则逐渐成了权力的中心,宰相们议事的地方也搬到了中书省,中书令成为地位最高的"首相"。
  但好景不长,中书令由于权力过大,皇帝也不放心了,开始削弱中书令的权力。于是,唐高宗李治时期,就让一些四品、甚至五品的官员也参与朝廷议事,这些人被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从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成为宰相职务,"同中书门下三品"渐渐被搁置了。
  这个职务有点绕口,"平"其实是"评",评判分辨的意思,"平章"就是判断、决策,这也是宰相特有的参政权。所以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和中书省、门下省一起决策政事"。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同三品"亦或是"同平章事",二者本身并没有具体官职,所以如果要被赋予这两个头衔,被赋予者本身要有本职官职,且要五品以上。
  以上就是唐朝宰相的构成,由于人数众多,所以在唐朝有一大特色,就是经常看到七八个甚至十多个宰相一起,在议事堂讨论政事。这些人就是唐朝官僚中的绝对大佬了,但也不过是正三品而已。
  那么唐朝有没有一品、二品的官职呢?还是有的,只不过都是虚职。担任正一品官职的,只有"三公"和"三师"。
  所谓三公,还是秦始皇时候定下来的"三公九卿"中的三公,当时叫做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后来多次改名,唐朝时叫做司徒、太尉、司空。三公本来是位高权重的职位,但到了后来逐渐被架空,成了荣誉职位。
  所谓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负责教导、辅佐、保护皇帝的,也是荣誉职位。
  还有一个特例,叫做天策上将,历史上只有李世民担任过此职,是当年李渊为了平衡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地位特设的,在此前后都不曾有过这个职位。担任从一品的是"太子三师"和文武散官。
  所谓太子三师,就是降了一级的太子府的三师,即"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中的"开府仪同三司",散官就是指没有职务的官员,"开府仪同三司"是说你出行的仪仗可以和三司一样,三司就是上文中的三公。
  武散官中的"骠骑大将军",这还是汉武帝设立的职位,不过它从设立之初就是个荣誉称号,并不表示能带领军队,掌握实权。
  担任正二品的,要么空置不设,要不还是荣誉职位。
  尚书令时正二品,但自从李世民之后就不再设立了,一直空置。唐朝后期虽然也曾设立过,但那时尚书省都已经被边缘化了,尚书令自然也没什么实质权力了。
  文散官中的"特进",汉成帝时为老臣张禹特设的职位,到北魏时就已经是荣誉职位了。
  武散官中的"辅国大将军",这个和"骠骑大将军"一样,同样没有实权。担任从二品的,同样没有实权
  太子府的"三少",即"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文散官中的"光禄大夫",以及武散官中的"镇国大将军。"和前面的意思差不多。
  还有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等,不过这些都是地方官,品级虽然高,但和中央官员比起来,其实权还是差了不少,而且还不是常设职位。
  综上所述,唐朝的实权官员中,正三品的确就算是顶级大佬了,即便是宰相也不过如此。一品、二品的官职都是虚职,没有实权。但这些职位还是很有用的,主要作用有两个。
  一是给宰相们留下了升迁空间。做官做到宰相,已经是位极人臣,如果皇帝要对其进行嘉奖表彰怎么办?既然没法再升官,那就升一个虚职,受嘉奖的大臣不仅表面风光,而且相应的俸禄也增加了,可以笼络人心。
  二是可以用来追封。大臣们如果死在任上,追封一个官职,表示他生前为国家立下了功劳,还没来得及升迁就死了,让死者风风光光的上路,对死者家属来说也是一种荣耀和安慰,同样也是为了拉拢人心。
  我是林长风,关注我,一起领略历史之美!
  都知道清朝和珅是正一品官,他是首席大学士,内阁军机大臣。但唐朝的狄仁杰官至宰辅,也就是宰相。按理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我要说他只是个正三品官,和和珅差着等级了,会不会有人和我急?
  肯定有人说不懂就别瞎吵吵,宰相才正三品?是不是不设一、二品官阶,三品就已经到头了?这不是空中楼阁吗?如果设一、二品官阶,那比宰相还大的都是何方神圣?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唐朝时一二品官阶是存在的。但宰相也只能到三品,这是事实。
  我们先来看一下唐朝官员品级是如何划分的?唐朝官员品级依正、从、上、下分为九品三十级。包含官爵,文武职官,勋位等品阶。
  正一品
  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前的官职,之后不设)。
  爵:亲王、公主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国公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光禄大夫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从以上可以看出唐代正一品的官职有三师,也叫做三公。所谓三师的意思就是为皇家服务的老师,谋臣猛将等等,这些职位都服侍于皇家。所以他们往往是没有在政治上实际的权利。
  由此看来正一品虽然等级比较高,但是很多都是虚名而已。而在唐代从一品的官职,往往是皇亲贵胄的老师、谋臣等等。我们所熟知的长孙无忌就是正一品的太尉。
  正二品则是尚书令和相关的职位。从二品的代表人物就是大家熟知的程咬金。不过他是死后才被追封的从二品。而从二品的官职大致是正一品的左右手和大都督,大都护等官职。
  唐朝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在李世民那个时候,三省的长官虽然只是当时的正三品级别,但这些人可以进入朝堂,讨论国家的机密大事,所以当时的三省长官其实执行的就是宰相的职权,他们也是当时实权最大的宰相。
  这个制度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使宰相的权力分割开来,分为三个机构互相牵制。分工明确又得团结一致,既有牵制作用又可以互相监察。这样可以避免因为一己私欲而影响整个大局的决策。
  在这解释一个概念。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官职。
  所以三省的长官都可以称为宰相。中书省的官员称为中书令,尚书省的官员称为尚书令,门下省的官员称为门下侍中,他们都行使宰相的权利。是正三品的官。
  一品二品多是虚设的,主要是留给皇亲国戚或者有特殊功勋的人,位高而权不重。再有就是去世后的追封,就是个荣誉称号,听着好听,没啥用处。正常情况下,一品二品官职多是空置的。
  唐朝宰相品级低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李世民,李世民没登上皇位前曾经担任过尚书令,在古代君为大的情况下自然再没有人敢担任此职。所以尚书令就由两位副长官和左右仆射为班底。
  再加上后来唐太宗认为相权过大,就弄一些品级低的官位来参与宰相事务,用于分开宰相权力。唐高宗时期又设立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样一来就打破了三省的格局。
  武则天时期的官制基本和唐初差不多,但武则天喜欢折腾,也喜欢改名,所以官员变动空前频繁,也有更多的高级官员被赋予宰相之职,自684年到705年的22年间,武则天总共任命了66个宰相,是李世民时期的三倍多。
  而狄仁杰正是武周时期的宰相,那时候宰相的权力已经大大被削弱。唐朝时把宰相的品级设为三品,其实就是为了限制他们的权利,但是一二品多为虚职,所以这也起不到制衡的作用。
  唐朝一品、二品官,权力是低于正三品官的。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古代一品、二品官,权力肯定要比三品官大,毕竟品阶在那里摆着,再怎么也不应该比三品官小吧。
  这种想法,从理论上来讲确实不错,不过放在唐朝,则并不是这么回事儿。
  在唐朝,真正能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并不是我们概念中的一品、二品官,反而是那些品阶略低的三品官员。
  像堂堂狄公狄仁杰,他在担任宰相的时候,其品阶也不过是一个正三品而已。
  之所以会有这种"品阶低却权力大"的情况出现,还得从唐朝的中央官制以及宰相所行使的权力说起。
  唐朝的中央官制,采用的是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的雏形,起源于秦朝,后经过西汉、东汉时期的发展,最终在隋朝建立后成型,并在唐朝时趋于成熟,从而被后世的封建王朝一直沿用。
  所谓三省,即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所谓六部,则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从行政级别上来讲,三省高于六部,比如在唐朝,六部就是三省之一的尚书省下属部门。
  那么,这几个部门的运作机制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地方官吏根据自己需要汇报的工作、信息等内容,分门别类的找到对应的六部之一,如官员升迁任免就找吏部,刑名案件就找刑部,以此类推。
  之后,收到地方官吏汇报的部门首脑,也就是各部尚书,把信息汇集整理后,交给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审核完毕后,"上达天听",也就是奏报皇帝阅览。
  也就是说,门下省在这里面,担任的是一个皇帝行政秘书的角色。
  像在隋唐时期,门下省的官员还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等事宜,并且,他们还拥有封驳之权,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审核奏报,发现奏报中有问题的,即可做驳回处理。
  而在门下省审核无误,并上奏皇帝阅览后,皇帝就需要召集中书省的官员,一起就需要处理的事宜进行商讨,由中书省的官员出谋划策,最终在形成决议的情况下,交给门下省,由门下省盖章签发,并转交尚书省分发六部,进而推动执行。
  这就是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原理,要是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这其中的关键人物,不是门下省和尚书省,也不是皇帝,而是中书省。
  之所以关键人物会是中书省,是因为皇帝在拿到尚书省递上来的报告之后,需要召集中书省来商讨,并由中书省的官员出谋划策,最终形成决议。
  也就是说,中书省的官员,自某种程度上,能够影响皇帝的最终决定。
  换而言之,他们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的"智库"、"智囊团",而这些出谋划策的人才,就是我们常说的宰相。
  宰相这一官职,在古代历来有之,只不过,在不同时期,其名称也有所不同,最早的时候,被称为"相国",再往后改称"丞相",也有叫做"尚书"的,明朝时虽说没有宰相,但"首辅"、"阁老"也是宰相的另一种称呼。
  不过,随着需要处理的政务越来越多,为了简化办公,李世民把门下省与中书省进行了合并,这两个部门之间的高级人才,得到了一个新的官职称谓,叫做"同中书门下"。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同中书门下"只是官职的前缀,在后面还要加上"从三品"或者是"平章事"这样的具体称谓,合起来念"同中书门下从三品"或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官职的准确称呼。
  像名将李靖,就在贞观年间,被唐太宗李世民授予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职。
  那么说,既然担任这些官职的人,要么是在中书省工作,要么是在门下省工作,其工作内容,也都是干着宰相的活儿,干嘛不直接叫"宰相",非要起这么一个复杂的名称呢?
  其实说起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古代皇帝们那暗藏的的小私心。
  古代封建王朝,最大的特点就是皇权集中,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简单来说,皇帝们心里一个普遍的概念就是这天下都是我家的。
  既然天下都是皇帝家的,自然最高的权力也必须被皇帝牢牢掌握,但问题是,在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之后,皇帝们发现自己的精力和能力不足以处理好所有的事情。
  这个时候,皇帝就会需要找人征求意见,而被征求意见的人,就是我们前文所说的"智囊团",也就是所谓的相国、丞相、宰相等人。
  而既然找人征求意见,总不能不给对方一点权力吧,但问题在于,假如权力给的太小,这些智囊团就发挥不了最大的用处,而权力过大,又与皇权集中的宗旨相违背。
  为什么要设三省六部制,除了明确分工之外,更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把权力分散,不让一个人掌握太大的权力,只有这样,才会让皇帝睡得安稳。
  像三省的最高长官,就是分别干着宰相的活,有序分工,从而各司其职。
  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要取一个复杂的官职称谓,我们以"同中书门下从三品"这个官职为例,其中,中书、门下是两个部门的名称,而"同"和"从"二字,则是表达"等同于"的意思。
  换句话说,所谓的"同中书门下从三品",其完整的意思表达则是"有在中书、门下两省的办事资格",也就是有做宰相的资格,但其官阶,顶破天也就是个"等同于"三品官。
  品阶低却官职大,是唐朝宰相的一大特色,唐朝的皇帝通过官职名称的改变,既让宰相们干着应干的工作,又限制了他们的品阶,最终的目的,就是避免相权过重而威胁到皇权。
  说白了,宰相的最高官阶,至多也是正三品,皇帝是不会让其官阶再往上升的。
  前文讲过,狄公狄仁杰也是宰相,不过,他的的官名全称叫做"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这个名称,又与"同中书门下从三品"有没有不同呢?简单来说,两者基本一致。
  武则天时期,为了体现女皇的与众不同,门下省改称"鸾台"。中书省则变成了"凤阁",所以,狄仁杰既然是身居宰相之位,自然他的官职具体称谓就是"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不过,狄仁杰与当时担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人还有些不同,按照武则天时期的规制,"平章事"在当时属于五品官阶,但狄仁杰的"平章事"却是三品,由此可见,女皇对狄公是多么厚爱。
  通过唐太宗时期李靖以及武则天时期狄仁杰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知道,唐朝时期的宰相,其最高的官阶也就是三品官,那么,在三品之上的一品、二品,又是些什么官职呢?
  这还要说到唐朝的中央官制,根据官制,三品之上,还有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以及从二品。
  具体划分的话,这四个品阶的官职分别如下: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从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骠骑大将军;
  正二品:尚书令、大行台尚书令;
  从二品: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光禄大夫、镇军大将军;
  在这些官阶中,正一品的"天策上将",整个唐朝只有一个人当过,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同样,正二品的尚书令,李世民在当秦王时也干过,因此,在他之后,没有人再敢被授封整个官阶。
  而其他的像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以及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也只有那些在唐朝初期为开国等事件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才会被授予,寻常的官员,根本没有这个资格。
  而像三少(包括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这些官阶,基本上都是虚职,也就是荣誉职位,都是用来在表彰一些功臣时加封的,看上去很唬人,实际上没什么权利。
  至于骠骑大将军、光禄大夫、镇军大将军这样的官阶,说白了就是一些散官,所谓散官,就是没有实际职务,其权力与被授予此官阶的人官职大小成正比关系。
  也就是说,在唐朝之所以会出现正三品官就是绝顶级大佬的情况,是由于来自皇帝的限制,不想让相权过重,因此才会制定出了宰相"权力大却品阶低"的制度。
  而那些官阶一品和二品的人,大多都是虚职和荣誉性职位而已,若是论权力,还真没有正三品的宰相大。
  其实唐朝不是说正三品官就是大佬,而是一般唐朝的实权宰相都是被卡在"三品官"的品阶,我们在唐宋时期经常能看到"同三品"这个词,而"同三品",就是唐朝的宰相的特征之一。
  隋朝文帝杨坚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开始搞出一套类似于"内阁"一样的制度,在完善了三省六部之后,他又开始搞起了"忌权"。这个"忌权"是笔者一家之言,当时三省的长官叫"令"(侍中),比如尚书令、中书令,是为二品官。但是往往这个职位是空的,没有人,真正的部门长官是仆射(左仆射一般是老大)。
  而到了李世民时期,这种"一品、二品官鲜有实权"的政治现象就被确立,这种方式令后来唐高宗李治一朝还出现了九个宰相之多,本质都是为了分权。
  说起这种制度,就不难发现,这其实和后世的内阁制度很像,当然,唐朝是没有完整的内阁制度的,只能说在分割相权的本质上是等同的。在唐朝,往往一品官、二品官都是花瓶,皇帝不可能真的给实权,而且唐朝的宰相制度有个更有意思的点,就是在于"同"这个字眼上。一个"同"字压身份:唐朝宰相都平等
  首先要讲明确一个观点,唐朝的宰相本质上是不需要官职的,他的宰相权力来自于皇帝的任命。其次,只要是唐朝的宰相,不管是二品官当宰相,还是六品官当宰相,大家的政治地位相等,没有谁一定要听谁的,最后决定权在于皇帝。
  隋唐时期,这是我国古代人才大爆发的一个重要阶段,最明显的特征是科举的出现及快速发展。
  因为经历过南北朝那种贵族垄断的政治困扰,无论是杨坚还是李世民都执着"举士以能"。
  唐朝的权力核心还是在于"三省六部",当时的权力决议在于"政事堂",这个政事堂也很有意思,它不是固定在某一个省,而是三个省之间来回变换,所以三省的长官都可以说是第二权力最高者,也就是宰相。
  中书、尚书称令,门下称侍中。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
  《新唐书》里的记载明确地表明了,因为李世民曾经就当过尚书令,因此在太宗贞观朝,没有人敢担任这个职位。而李世民对于宰相的任命也是很稀奇的,"假以他名",这个他名就是后来的"参知政事"、"中书门下平章事"。
  比如魏徵,他就曾以秘书监的身份干预朝政,是实际上的宰相。
  到了唐高宗时期,因为时代的特殊性,太宗朝的能臣长孙无忌到了这一朝辅佐新皇帝李治。但问题是,长孙无忌当时可是正一品太尉的官级,那他要是当了宰相,即便有很多个宰相,但是大家不都得听他的吗?
  于是便出现了"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个职位怎么理解呢?
  其实意思就是,不管你是正一品官任宰相,还是五品官任宰相,你们在政事堂里面坐着商量国家大事的时候,都是一个"三品"的身份,平起平坐,不存在仗势欺人的说法。
  自高宗已后,为宰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则否。
  所以这个"同"字,就把宰相们的官职给平均了。其实在唐太宗朝,说唐朝的宰相都是三品这句话并不是严谨的,但在高宗朝,就的确可以这样说了。
  后来的同中书门下平章,就是脱胎于这个雏形。不过后来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其实又难免变成了一个高集权的职位,和当初的分权思想有所相悖。例如唐高宗朝,同中书门下三品好几个存在的现象都不是什么稀罕事,反而只有一个同中书门下三品才是怪事。一品、二品都是花瓶大佬
  随着我国封建政权的皇权、相权矛盾不断加深。一品官、二品官这种曾经威望与权力同步的属性就逐渐消失。
  隋唐,包括两宋,其实都是相权和皇权矛盾最为深重的时候,但是也有相应的制衡之法,那就是把"职事官"、"使官"分开。
  职事官就是一品、二品的官职,而使官则意味着不固定,但唐朝后来也固定了,同中书门下平章的前身本质就是使官。使官是拥有权力的,不到很特殊的时候,是不会设立职事官的。之所以贞观朝没人敢当尚书令,其实最核心的原因在于,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正是以尚书令的职务之便掌控长安,最终成功。
  所以想干事,在唐朝就首先不能是个"花瓶"。
  唐朝的一品官职并不多,除了爵位的王以外,那么就是三公、三师了,这都是正一品,可逐渐变成爵式的身份,例如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很多人都是被追封三公、三师,这个官职反而在另一个世界比较有市场。
  而正二品的官职则是尚书省的长官,也就是尚书令。但是这个职位因为敏感,被迫成为了花瓶,从二品才有左右仆射。
  而剩下的实权就被堆到了三品这个职位上,所以在实际上,在唐朝要是被封为一品官,几乎等同于被皇帝嫌弃了,这可以用传统的明升暗降来形容,明升暗降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把高级的官职给掏空掉,最后就剩下个壳子。
  当年长孙无忌以太尉的身份成为宰相,他是极具威望的,李治看到舅舅都还要非常尊敬。但在后来,李治弄出了一套同中书门下三品去制衡他舅舅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只要走入政事堂,这个太尉就是个摆设的花瓶而已,有俸禄、有仪架,可以说太尉有的他都有,唯独没有的,就是与之对应的实权。
  唐朝的花瓶是不少的,但是建设盛唐的,却又是那几个三品官。所以对于历史的记载来讲,三品官才是唐朝的主角,谁要当了二品、一品官,那要先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应该退休了。而观贞观、高宗两朝,很难不让人产生一个疑问?
  是不是有名的人都当过宰相?
  所以唐朝这种"内阁雏形",对于我国古代的官制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创造发明。唐朝官职背后的时代必然
  每每看唐朝的官职,总有一种原来大佬蹲在三品的喜感。
  在贞观朝,看那一批谏臣、文官,几乎能听到的,去查查史料他们都是当时的宰相。武则天以一女身成为皇帝并且开创贞观遗风,其实她就是碰上了这样的时代运气。
  武则天自身不必被这些实权官以身份所压制,以至于她迅速地掌控了实权,最终成为女皇帝。
  而唐朝的官制,本质上已经对相权发出了严重的不满。理论上来讲,唐朝的宰相只是一种行政上的意义,不是与官职相匹配的实质意义。为什么会这样?归根结底,自秦代以来的封建中央集权对进化和进步有了要求。
  始皇帝的官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体系的一切基础。但问题是,秦代有赵高、李斯,汉代还有霍光王莽,不论他们作为权臣对国家是好是坏,但对于皇帝来讲,那肯定就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制衡,淡化并且消去宰相这个实权职位,才是隋唐官职改制的核心要求。而为了改掉官制,去掉宰相,皇帝该做的是把权力分成一块块蛋糕,说简单点,就是形成"相权的民主",避免相权的专制集权。
  不过唐代的方式是柔和的,而且不能脱离时代需要真的把相权给完全去掉。所以唐朝的核心权力放在三品,这是时代改制的第一步,宋代又走到了第二步,真正完成相权废除的,还是在隋朝文帝建制的八百多年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诛杀胡惟庸,废除宰相之位。
  废除宰相时,再去看待唐朝的权力居于三品的政治现象,就会发现这其实并不是一件滑稽的事情。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唐朝谁最牛?唐太宗李世民最牛。而唐朝的官制,也受李世民的影响最大。
  李世民曾经担任过两个重要职务,一个是文职的尚书令,另外一个是武职的天策上将,都直接影响了唐朝官员品级的设定。
  为什么说唐朝的正三品官,属于顶级大佬?这要从"三省六部制"说起。三省六部制
  我们常说"三省六部",实际上,唐朝并非只有三省,除了中书、门下、尚书省之外,还有秘书、殿中和内侍省。
  秘书省主管太史、著作,就是天文历法、图书编撰和管理方面的事务。而殿中和内侍,主要负责宫廷相关事务,比如皇家的衣食住行、祭祀、礼仪等等。因为这三省并非主要的行政机构,也就被有意略去了。
  而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则分别主管政令的制定、审核(出纳)和实施,是最核心的中央行政机构。尚书省又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作为各种政令的具体执行部门。这才合称"三省六部"。
  唐朝宰相
  《新唐书》载:"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 此宰相职也。"
  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实权官员,自然属于唐朝的顶级大佬。
  那为什么说在唐朝正三品官已经是顶级大佬了?正因为中书令和侍中最初是正三品。
  按照通常的理解,三省既然是分工协作,而且三省主官同为宰相之职,那么他们的官阶应该相同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唐朝中前期,尚书省的地位最高,中书、门下省的地位要稍低。
  中书省主官是中书令,共两人,正三品官阶。
  门下省主官是侍中,同样两人,也是正三品官阶。
  尚书省就比较特别,最高长官是尚书令,仅有一人,官居正二品。
  而且,唐朝尚书令的实职,因为李世民曾经担任过,所以,在李世民之后,"臣下避不敢居其职",基本上就空缺了。
  在有唐一朝,凡是不避李世民之讳,做了尚书令的,基本上都是想做皇帝。
  唐德宗李适,曾以唐代宗李豫嫡长子的身份做过一年尚书令,被册封为皇太子之后卸任。
  之后,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被强行任命为尚书令,在其坚决辞让之下,六天后解职。感觉这是唐代宗在试探郭子仪的忠心。
  唐朝最后一位尚书令,是曾试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唐末藩镇李茂贞。最后因为被朱全忠(即梁太祖朱温)所败,他不得不辞了尚书令之职。
  尚书省既然因为李世民的缘故,没有最高主官尚书令,于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尚书左右仆射,各一人,官居从二品。其下的六部尚书,则为正三品。
  正三品的中书令、侍中已经很牛了,比他们还高一阶的从二品尚书仆射,同为宰相,自然更牛了。唐朝宰相别称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实际主官为宰相,但唐朝宰相并不限于此六人。
  魏征曾以秘书省最高长官从三品秘书监的身份参议朝政,而杜淹也曾以正三品吏部尚书议政,他们名曰"参知政事",同样是宰相实职。魏征还曾"知门下省事",其实就是代理门下侍中之职,同样是宰职。
  后来,李靖任尚书右仆射,因病辞位。但是,李靖放心不下国政,还是会三两天就到中书、门下省去处理一下相关事务,即"平章事"。自此,"平章事"也成了宰相实职。
  后来,英国公李勣,任职太子詹事,同时担负"同中书门下三品",即担负起跟正三品中书令、侍中同样的职责,同样履行宰相之职。自此之后,"同三品"也成了宰相的代称。
  唐朝的宰相,不管以什么名字出现,级别最初仅仅是正三品,所以,才有了唐朝正三品官就是顶级大佬之说。
  但是,后来中书令、侍中的官阶升了一级。唐代宗李豫时期,将中书令、侍中的官阶升为正二品。这也是有些资料说唐朝宰相是"同二品"的原因。只是,其后任命宰相时,唐朝廷并未改变"同三品"的称谓,"三品宰相"也就这么流传了下来。
  唐朝正三品官已经这么牛了,那一品、二品岂不是更牛?
  从名誉、地位上来说,是的,一品、二品官更厉害。但是,实权上,自然还是"三品宰相"更牛。正一品官
  唐朝的正一品官包括三师、三公和亲王,外加一个专门给李世民定制的天策上将。
  除了李世民的天策上将,有实权之外,其他都是荣誉头衔,地位很高,没有实权。
  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多用于大臣死后的追赠。三公如果是授予在世的官员,则会加"检校"二字,即检校太尉、检校司徒、检校司空等,表示没有实职,只享受相关的礼仪。
  亲王属于正一品的爵位,地位当然高了,不过,多数是没什么实权的人物。从一品官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嗣王、郡王、国公。
  这些都是荣誉头衔,代表地位,没有什么实权。
  原本武职骠骑大将军应该低于大将军,只是大将军改了个名,被天策上将李世民给霸占了。天策上将空缺,唐朝武职的最高等级就成了从一品的骠骑大将军。正二品官
  这个自然包括尚书令,以及升级之后的中书令和门下侍中。如果被任命的话,都是宰相级的实权人物。
  另外,加了"特进"的文官也是二品。武职是辅国大将军。另外,还有郡公的爵位,以及勋爵上柱国。这些都是荣誉衔,地位很高,没有实权。从二品官
  尚书左右仆射、十六卫上将军、府牧、大都督、大都护、单于,这些都是实权人物。
  仆射是宰相,上将军掌管本卫兵马,府牧、大都督、大都护、单于都是封疆大吏。
  特别是掌握兵权的大都督之类,一不顺心就开打,管你宰相还是皇帝呢,所以,最后都是亲王之类的遥领。这地方归你管,但是,人必须在京城,省的拥兵造反。
  至于单于么,脾气上来了,照样比宰相牛,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
  另外,从二品还有光禄大夫、辅国大将军、县公爵位和勋爵柱国,这些就都是荣誉头衔了。
  因此,在唐朝,正从一品官爵,基本上都是荣誉头衔,没有什么实权。而正从二品中,就有实权派的顶级大佬了。只是因为唐朝的"三品宰相"影响力较大,盖过了正从二品的光芒。
  唐朝的一品是没有实权的,唐朝的一品就是各种郡王,比如李渊建立唐帝国后,李世民李元吉就是一品的。但是李世民篡权之后,极力取缔这些藩王郡王的权力,他们基本上是被架空的,空有王的名号却没有王的权力。所以呢,唐朝的一品官是由人为架空的,是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这种策略实际上也被清朝拿来应用,清朝的王爷大部分也是没有实权的。
  唐朝的二品则是真正的虚职,属于荣誉职,这实际上也是受第一个原因影响的。由于李世民是篡位来的,他即位之后碰到了好多问题,这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回避那些不听话的权臣。这时候他就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束之高阁弃之不用,明着把这些人升品升官,但是却把实权给拿掉了,比如太师,太傅等等,这种职位品昳很高,但是却管不到任何东西。不过呢,既然是荣誉职,那么就离不开追赠,比如某某功臣死后,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就会给他加赠一个爵位。
  唐朝的三品官确实是实权最大的,文官当中是左右相,武官当中则是大将军,比如秦琼李靖都担任过唐军大元帅。
  这事里面的门道有点深,简单来说,皇帝为了永葆权力让正三品成为实权宰相,而把一品二品官员供起来成为无实权的虚职。
  然而,官员们也不傻,于是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一、为啥三品官成了宰相?
  先说说,为什么正三品官成了宰相。
  从两汉开始,皇帝们就发现,宰相们拥有的权力太大了,严重影响到了皇帝的权威。于是汉武帝设置了中朝以分权,让大将军大司马成为实际的决策者;到了东汉,光武帝将实际政务权力改到尚书台,而将三公设置成为虚衔。
  所以,皇权削弱相权的方式就是,高位者虚职化,而低阶官职实权化。这样,拥有实权的官职因为其地位威望不够,不得不更加听从皇帝的指令,不敢造次;而位高者虽然有与皇帝抗衡的资本,却无实际参政决策的权力。
  事实上,唐朝之所以让正三品的官员们成为了宰相,也是相同的操作,其根本目的,就是避免相权影响到了皇权。
  不仅如此,唐朝皇帝们还有个独特的发明-集体宰相制度。
  怎么做到的呢?
  隋唐时,三省六部制成形,而三省就是中央决策机构,中书省提想法,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也就是说,得三省长官都通过的事,才能够施行。而唐朝皇帝们还保留了一点良心,门下省是可以封驳的,简单说就是门下省如果不同意皇帝的意见,可以审核不通过。
  如此,三省长官也就成了实际上的宰相,而唐朝皇帝们也就完成了集体宰相制的转变。而三省本身也不是单独领导的:
  中书省最高长官中书令2人,正三品;(代宗时升为正二品)
  门下省最高长官侍中2人,正三品;(代宗大力年间升为正二品)
  尚书省最高长官尚书左右仆射各1人,正三品或从二品(还有个尚书令,稍后说道);
  这就是唐朝的宰相班子,大家平时看到的狄仁杰(内史)、房玄龄(尚书右仆射)等人,看似牛逼哄哄的,其实其职官也就是三品或从二品而已。
  那么,为了能够让一些没有挂这些官职的官员能够加入决策层,皇帝还经常临时任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等官职加入宰相的群体。到了中后期,不管什么官职,没有同中书门下的官衔都不算是宰相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正三品官职决策了政务,正一品和正二品的都是些啥官,他们在干啥?二、正一品正二品都是啥官?
  根据职官表记载,唐朝的官阶大约有30个品级,其中高于正三品的共有四个品级: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还有亲王爵位也是纳入一品之中的;
  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骠骑大将军;还有爵位中的嗣王、郡王、国公;
  正二品:特进、辅国大将军、开国郡公、上柱国,尚书令;
  从二品: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太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府牧、河南府牧、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光禄大夫、镇军大将军、开国县公、柱国;
  似乎都很陌生是吧?的确,因为这些官职分为这样几类:
  第一类,爵位和勋官。这一类官职很好理解,那就是一般人都捞不到,必须要在开国时期或者跟皇家沾亲带故,有特殊贡献的这几种人才能捞得到。比如上面的各种王、各种公,柱国上柱国都属于这一类。
  第二类,散官。唐朝发明了职官和散官,其区别就是职官管事,散官不管事。也就是说散官属于只享受响应品级的待遇和地位,但是不参与相关的政务。比如上面的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光禄大夫等都属于文散官;上面挂大将军名号的都是武散官。
  第三类,一般死人才能捞得到。部分对国家有过特殊贡献的官员去世后,为了以示尊崇,皇帝都会追封一个比较高的官职,一般就从上面的官职中选择了。
  第四类,有实权,但没人做。主要是天策上将和尚书令(尚书省长官),这两个官职在唐朝基本只属于一个人-李世民。因此他做了皇帝以后,便下令不再设这两个官职了,天策府解散,尚书省以尚书令的下属左右仆射为长官。有唐一朝,后来仅有郭子仪象征性的做了一段时间的尚书令。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了,一品和二品官都在干啥了:享受津贴、养老、或者已经仙逝,总之就是,基本不管事,也不能管事。
  一品和二品都不管事了,那自然就轮到三品宰相们管事了。三、挂羊头的宰相们
  当然了,地位和权力一般是对等的,等到三品宰相们拿到了权力之后,自然也会想要相应的地位,而皇帝也需要赏赐一些官职给那些忠心干事、有特殊贡献的。
  但是,我们刚刚提到,从制度上来说,这些一品二品大官都是不管事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怎么办呢?
  好办!加官!
  既然一个不管事,一个没地位,那么同时拥有两个官职,不就齐活了吗?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
  实际上,在大部分时间里,唐朝的那些宰相们除了担任三省长官或者同中书门下的官职以外,一般都还挂着一品二品的官职。
  比如太宗朝长期担任尚书左仆射的房玄龄,就加正一品司徒;而长孙无忌,后来加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也变成了正一品。
  唐玄宗时杨国忠,尚书左丞相,加司徒衔,正一品;唐代宗时中书令李辅国,加司徒,正一品;唐德宗时中书令李晟,加太尉,正一品;唐宪宗时同平章事杜佑,加司徒,正一品。
  这样的例子很多,也就是说,唐朝的政事堂之上,很多时候也不是一群正三品的官员在吆五喝六,而是一群挂着一品二品加官的三品宰相们,在实际主宰者大唐帝国的政务。
  文/子彧
  唐朝正三品的中书侍郞、门下侍郞、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等官职(衔),至少都如同现今国家各部委办局的头头或各军区首长级的人物,绝对处于国家权力的上层。
  那么,唐朝的一品和二品官员又处于一个怎样的权力层面呢?正一品官衔(职):太师、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以及亲王(爵)
  其中,最牛的当属天策上将。
  因为,该官职位在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之上,仅次于名义上的文官之首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
  同时,天策府还是武官官府之首,并在十四卫府之上,如同今天的军事委员会,而且终唐一朝只有李世民一人有过此殊荣。
  李世民,大唐唯一的天策上将
  不过,无论是三公的太尉、司徒、司空,还是三师的太师、太傅、太保,在当时基本属于大官加衔,或死后追赠,多表示皇上对重臣老臣的一种恩宠,却并无实职。
  相对而言,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应该是唐朝加正一品官衔最多的一个人。贞观年间:曾被授司空和司徒;高宗时期,曾被授太尉。
  虽然,这些官衔都有点虚,但他却又曾兼着尚书省和门下省的主持事务。可以说,唐朝三省(门下省、尚书省和中书省)的三大顶尖实权部门,曾被他占据了两省,绝对是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人物。
  只不过,三省的最高长官门下侍中、尚书令和中书令,仅是个正二品官衔,却是唐朝的三大顶尖实权机构。可以说,三省的门下侍中、尚书令和中书令(唐初为正三品,大历二年升正二品),应该是唐朝最牛的三大官职。毕竟,当时国家所有的重要军政事务,几乎都由这三大部门决策而定。
  所以说,能任三省长官的官员,甚至能任六部长官的官员,都是国家的大功臣,几乎都能得到皇上授予或追赠的"三师三公"殊荣。或者,三省长官,大多由"三师三公"的官员兼任。
  例如:曾为门下侍中和吏部尚书的高士廉,死后被唐高宗追赠为司徒、并州大都督;曾任刑部尚书和兵部尚的李靖,死后唐太宗册赠司徒、并州都督;曾任内史(武则天改中书令为"内史")的狄仁杰,唐中宗复位后,追赠为司空。
  长孙无忌曾累任司空、司徒、太尉等一品官衔
  当然了,有些功臣虽没有担任过三省六部等机构的主要官职,但因功勋卓著,同样也会获得皇上授赠的"三师三公"的殊荣。
  例如:李勣(原名徐世绩,字懋功),死后唐高宗册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尉迟恭,死后唐高宗册赠司徒,并州都督;魏征,死后被追赠为司空,相州都督等。
  至于正一品的亲王,是为帝室贵胄,身份尊贵,却是"拜者不亲事,祭祀阙则摄",而并无多少实权,但谁也不敢轻易招惹,否则就是与皇家过不去。严重者,甚至会被抄家灭族。所以,这样的身份,并不比"三公三师"弱多少。从一品官衔(职):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骠骑大将军(武散官),嗣王、郡王及国公(爵)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被称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虽然,均为虚衔,但太子老师的身份,就算是三省六部等实权部门的主要官员也会忌惮几分。
  例如:贞观二十年(646年),太子太师长孙无忌与太子太傅房玄龄、太子太保萧瑀一同辞去三师官职。同时,在645年,高士廉也曾以太子太傅的官衔,辅佐太子李治监国。
  毕竟,得罪太子老师,很可能就会得罪未来的皇上,其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
  开府仪同三司(三司: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虽为文散官,但大多都是加给尚书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等正二品官员的荣誉头衔。所以,表面看是虚衔,实则并不是谁都有机会加的。
  当然,也可能是纯粹加给一些官员,以便其参加朝会。或者是单纯加给一些已经致仕的老臣,以示皇上对离退休老干部的一种关怀。也可能是对一些官员死后的追赠。
  如:曾任侍中、中书令、右相以及太子少师的许敬宗,死后被唐高宗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还有唐朝名将刘弘基,死后也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
  骠骑大将军:虽说是一介武散官,但真正有些特殊的却仅有程咬金,而且还是死后获赠的官衔。
  程咬金死后被追赠为骠骑大将军
  不过,在唐玄宗时期,宦官杨思勖却因先后平定安南梅叔鸾、五溪覃行章、邕州梁大海、泷州陈行范的叛乱等战功,而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兼左骁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上柱国、虢国公,地位和宠信程度甚至超过了高力士。
  郡王及国公(爵):与亲王的官阶形式大同小异。正二品:尚书令、大行台尚书令、中书令、门下待中、特进(文散官)、辅国大将军(武散官)、开国郡公(爵)、上柱国(勋)尚书令、中书令、门下待中:分别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的最高长官,也是唐朝权力最高的三大机构。大行台尚书令:唐高祖武德初年,设陕西东道大行台尚书省,并设最高长官大行台尚书令一名,绝对的封疆大吏。但是,在李世民成为太子后,便废除了该官职。特进:就算是个文散官,但毕竟是一个正二品官衔,没有一定的功绩,也难以获得。辅国大将军:唐朝名将刘弘基、张守珪等,曾因战功卓越,这才累迁辅国大将军。所以,该官职即便是一个武散官,没有一定的战绩,也是极难获得。开国郡公(爵):与郡王、国公及亲王的官阶形式大同小异。上柱国(勋):基本上是一种功勋的奖励。如:李绩投降唐朝后,被李渊诏封为"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还有唐朝名将李神通,也曾被李渊诏封为"右翊卫大将军上柱国淮安王神通……"
  至于从二品的官衔,就不一一细说了,基本上都大同小异。但是,和后世一样,无论是闲职,还是实职,俸䘵待遇的多少,都是与官员品阶紧密相连的。
  刘弘基因战功卓越累迁辅国大将军
  不过,在唐朝中后期,以上许多的官衔名称,逐渐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实质上却是大同小异。一品、二品官员的俸䘵
  唐代官员的俸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禄米、土地和俸料
  禄米
  《新唐书·食货志五》:文武官员,禄米一品七百石、从一品六百石、三品五百石、从二品四百六十石……
  土地
  《新唐书·食货志五》:一品有职分田12顷,二品10顷,递至九品2顷,皆给百里内之地。诸州都督、都护、亲王府官二品12顷,三品10顷,递至九品2顷50亩。武官、三卫中郎将、上府折冲都尉六顷,中府五顷五十亩,递至队正、队副80亩……
  俸料
  俸料,包括月俸、食料、杂用以及防合(护卫),在职的一品至五品官员有防合,六品至九品有庶仆。如:一品防合96人、六品庶仆15人……
  先不说土地和俸料,仅以禄米来分析,开元时期,五十斗米足可养活一户四口之家,而一石又等于10斗。试想一下,一品大员七百石禄米,就是7000斗,可以养多少人呢?若再加上土地和俸料,其富裕程度简直不敢想象,也绝对是正三品官员没法相比的。所以,就算只是个单纯的虚职,也是非常的富贵。
  图片来源网络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武周时期的名臣狄仁杰,官居同凤鸾台阁平章事(通俗的讲就是宰相),被武则天称为国老,也就三品官。
  再往上的一品和二品绝大部分都是虚衔。正一品文职    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
  太师、太傅、太保这三个官职在以前那都是负责教导、辅弼、监督国君的,做过这个位置并有实权的人有商朝的箕子,西周的姜子牙、周公。国君都得受其监督,见了面国君得行礼,其权位可想而知。不过很快这三个职位就成虚衔了,只用于皇帝对于国有大功或者德高望重之臣的褒奖,并没有什么实权。
  太尉、司徒、司空是三公,在他们还有权的时候,一人管军、一人管政、一人管监察,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们上朝的时候是坐在皇帝身边的。
  从秦朝一直到三国时期,这三个官职都是有实权的,曹操就当过司空。
  但是唐朝的时候,这三个官职也成了虚衔,还是用来褒奖大臣的。
  正一品武职  天策上将
  这是李世民当过的官,李世民功劳太大,李渊赏无可赏了给胡诌出这么个官职让李世民当当,后来自然不可能有人再领天策上将头衔,谁能和李世民比肩。但是这个官必须得在,不能撤销,因为李世民当过。正一品的爵位:亲王、公主
  这就是皇帝的儿子女儿了。
  从一品文职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这是负责监督与辅弼太子的,当然在唐朝也是虚的。从一品文散官   开府仪同三司
  这里的开府指的就是可以自置幕府、自行招募幕僚。什么样的地位可以开府呢?三公、大将军、骠骑将军。仪同三司,也就是说你的仪仗可以和三师、三公一样。开府仪同三司的官并没有前面的三公、三师高,但是可以享受和他们一样的特权。从一品武职  骠骑大将军
  这是真正意义上武官的最高阶,毕竟天策上将只能膜拜,最初是由汉武帝给霍去病设立的,地位在大将军之下、车骑将军之上。唐朝时对立有大功的高级军官会给骠骑大将军这一称号,表示重视。从一品爵位   嗣王   郡王   国公
  嗣王是继承亲王爵位的人,郡王是继承嗣王爵位的人,都是宗室皇亲。国公就是大臣的最高爵位。正二品文职   尚书令    门下侍中    中书令
  唐朝是三省六部制,这三位就是名义上三省的长官,但是如果就是这样的话,相权还是集中的,而且三省长官在唐朝地位是相当的高,所以真正管事的是他们手下,也就是狄仁杰他们。正二品文散官   特进
  特进在唐朝位于开府仪同三司之下,是加官。特进是个什么说法呢,他原本表示你资格不够,但是你的水平和贡献达标了,就特进你为什么。后来就成加官,爵同三公。正二品武散官   辅国大将军
  原先是三品杂号将军,到了唐朝就成正二品称号了。正二品爵位    开国郡公
  开国功臣们被封为郡公的为正二品,开国公臣被封为国公的,他的儿子继承他的爵位时就是郡公。从二品官职      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尚书左右仆射是有实权的,尚书令是虚职,真正办事的就是尚书左右仆射。
  三少:太子名义上的师傅,不过这个用处不小,除了褒奖大臣外还能体太子笼络大臣,为太子以后上位打路基。
  京兆/河南/太原三府的最高长官,京兆尹基本上是挂名,由亲王担任。(这种亲王基本上是很有机会当皇帝的)真正管事的是州府的长史。
  河南牧就是洛阳地区的最高长官,为什么会有太原呢?因为太原是李唐王室的龙兴之地,是唐朝的北京。一个西京一个北京的府尹也是给亲王准备的。
  大都督 、大都护:这是在边疆的官职,相当于边疆的军区司令,但是真正管事的还是他们手底下的长史、将军、司马。这种官职一般都是皇帝的儿子遥领的。
  以上就是唐朝正三品以上的官职,这些官职除了开国功勋们当有实权,再往后不是死后追谥,就是乞骸骨后加封,或者是荣誉官位,基本上都没什么实权。

阿基米德对现代人的启示太阳能发电站从希腊科学家沙克斯的试验可以看出,传说的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巧妙利用太阳能打败入侵之敌的故事,影响是多么深远,尤其是对西西里岛人更是不同一般。2000多年过去了,传说中的故事,竟自相矛盾的叛国者,比利时的争议人物莱昂德格雷勒战争时期有多少壮烈的英雄,也同样会有卑劣的叛国者,这是一种人类历史上的不变定律。比如说苏联的弗拉索夫,他曾是莫斯科战役的英雄,但被俘后却迅速成为了最可耻的叛徒。然而,没有一个叛国者石器时代卡坦村地图石器时代卡坦村地图卡坦村位于北岛(259。170)是一个建立在沙漠上的村子。可以在渔村记录店购买羽毛直接飞过去。石器时代卡坦村武器店地图石器时代卡坦村医院地图石器时代卡坦村村长家地两晋南北朝人物和故事连载(119)兰陵王高长恭兰陵王高长恭(公元541年公元573年),本名高肃,族名高孝瓘,字长恭,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北齐王朝宗室名将,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高长恭石学习进行时这篇长文,习近平给年轻干部讲了哪些故事?编前语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文章中,习近平讲了许多生动故事,颇具深意,对年轻干部有重晚清人的全家福什么样?富商守塔打虎,家家都有故事晚清时候,照相传入中国,但由于观念和价钱的原因,拍照的人很少,拍全家福的更少,大多是教民商人官员等家庭,让我们得以一睹一两百年前中国家庭的样子。这是1860年代广州的一张全家福。也他曾任青海省委第一书记,后任山东省委书记兼省长,活了99岁前言山东是全国发展靠前的省份,据最新的各省统计局数据表明,2021年山东的GDP高达8。3万亿,排名全国第三,是最有可能紧接广东和江苏突破10万亿的省份。山东的硬实力很强,具备完善波澜壮阔20世纪民族主义诞生20世纪初期见证了数个帝国的覆灭,大清帝国和沙皇俄国就是其中两个。在从1914年一直持续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一股势力逐渐壮大,它将摧毁更多的帝国。19世纪及20世纪早刘邦朱元璋这些社会最底层出身的人,是如何凝聚人心的?1,从陈涉说起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这是吕思勉先生中国大历史秦汉史中的一句话,陈涉,就是陈胜。陈胜和吴广都是平民出身,这是不藉公侯之尊她与开国元帅离婚后独居60载,女儿成少将,女婿曾任湖南省委书记引言1938年,蹇先任经深思熟虑之后,终于正式跟自己的丈夫,后来的共和国开国元帅贺龙提出了离婚的请求。对于妻子的举动,贺龙很是惊讶,毕竟从1929年俩人结婚开始,到1938年离婚,清朝作出了哪些积极贡献?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一直以来都是饱受争议的朝代之一。在一方面,清朝时我国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也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最长命的中原王朝,在很长时间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和完整,并在
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收到一封神秘来信,8年后才见到写信之人图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前言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周总理逝世后没多久,西花厅迎来第一个没有周总理的春节,秘书赵炜正思索着该如何度过这个悲伤的春节,如何能让邓颖超开心一点陕西出土一墓志,揭露千年前武则天的兽行果然史书记载没有骗人常言说得好,虎毒不食子,可是对于古代的帝王家庭来说,这句话却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古代皇室中的权力斗争十分残酷,在皇位面前,亲情友情爱情都不值一提。尤其是在唐朝,这种皇族间的权力斗我为什么喜欢伍子胥?因为他活得真实,尽管不潇洒,却悲壮惨烈司马迁说他是个性格刚烈的大丈夫,诸葛亮说他精于杀敌却不会自保,王若虚说他是个勇而无礼的真小人后世对于伍子胥的评价,向来有誉有毁。为躲避追杀,他于逃亡路上一夜白头。为饱腹活命,他衣衫1949年开国大典,蒋介石密谋轰炸天安门,为何最后关头下令取消?1949年10月1日,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意义非凡的一天,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巍峨的天安门城墙上,毛主席庄严的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刹那间,举国同庆。这一天,1956年毛主席专机,突然在空中消失了40多分钟,它去了哪里?1956年5月30日,毛主席结束了在广州的考察工作,乘坐专机准备飞往北京,并预计在下午五点左右抵达北京机场。专机先是由广州飞到了武汉,在武汉做了短暂的停留,就再次向着北京方向飞行了1988年军委授予邓小平一级上将军衔,他却表态毛主席不要大元帅1955年,中央第一次施行军衔制度,并将毛主席列到了候选人名单中,准备为毛主席授予大元帅军衔,毛主席听到这个提议后,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表示道我不要大元帅,这次授衔我不参与评选。毛主席李世民处置李元吉,将其妻子纳入后宫,为什么杨氏愿意入宫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开启了贞观之治的时代。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一片欣欣向荣的好气象,也是唐朝百年盛世景象的良好开端。同时李世民在文学和书法上也有一定的造诣,又善骑射慈禧死前喝王八汤续命,刚断气,太监就立马往嘴里塞了一颗夜明珠旌去题新谥,宫存锁素帏。图1慈禧的风光提到慈禧太后的名字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她是同治皇帝的亲生母亲,她也是晚清时期真正执掌实权的一位女性。世间的人一提起慈禧太后就会有很多的争议,可他一人堪比375人!毛主席记挂的关云长,立下9次特等功,是谁这个刀削面还正宗吗?听说你是山西人就好这口,我就让厨师给你做了一碗,配上这陈醋更有味道吧。慢慢吃,就跟在自己家一样。毛泽东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小伙,心里不免一阵感叹,成熟的脸褪去了以往陕西省的区划调整,10个地级市之一,西安市为何有13个区县?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陕西省各个地级市的区划变迁,例如汉中市咸阳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省会西安市。西安市属于整个西北最大的城市,下辖了11个区和2个县。一个问题出现了,为何83年王光美重返毛主席故居,临走留下一句话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前言王光美作为刘少奇的妻子与得力助手,曾被主席评价不尚空谈,注重实干是她一贯的处世原则。图丨1961年7月,刘少奇同王光美在镜泊湖刘少奇与王光美喜结良缘1948年8月21日,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