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否定的。 超级大国的标志是具备超过其它强国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一个国家要想成为超级大国,需要具备明显超过其它强国的综合国力,这种国力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人口、领土、军事实力。今天的德国无论是老龄化的人口,还是狭小的国土都不具备支撑一个超级大国的物质基础。而且,在现有的世界权力格局下,德国作为北约成员国,面对着超级大国美国的权力制约,在欧洲面对着具有超级大国军事实力的俄罗斯;在欧盟内部,面对着在军事实力上明显优于自己的传统对手法国和英国(已决定脱欧)。这些因素都从客观条件上抑制着德国成为超级大国的可能性。 很明显,今天的德国已经不具备在众多强国的环绕下脱颖而出,建立起明显超过这些历史老对手们的客观条件。从主观上讲,今天德国的国家战略是基于自己在欧盟内部的经济优势地位,通过与欧盟国家的协调一致来发挥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在国家安全上,德国立足于北约获得安全保证,同时也大力推进欧洲安全一体化建设,建立起北约和欧盟安全组织的双重安全保证体系。所以说,无论是从客观条件上,还是从主观意愿上,德国都不可能成为超级大国。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们的头条号"照理说事" 德国永远都不可能成为超大国,成为超级大国的三个必备条件是:一;陆、海、空国土面积要占世界前三位,要有足够空间。二;人口过亿。三;经济GDP要占世界第一。以上三点德国都达不到。 目前来看,机会不大。因为德国其实是一个偏科很严重的国家,经济上很强,国防上却很弱! 作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德国的经济实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绝对是世界上排名靠前的经济强国。 2020年,德国的GDP总量高达3.8万亿美元,稳居欧洲第一。要知道,欧洲诸国里面,除了德国,再没有第二个国家的GDP能够突破3万亿美元。 即便是放到世界上,那也能排到第四位,仅次于美、中、日三国。比排在第五位的英国,足足多出了1.1万亿美元。 很明显,德国当前的经济排名还相当稳固,无论是欧洲第一经济大国,还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位置,在短时间内,都不会被撼动。 作为一个正儿八经的发达国家,德国能积累出如此雄厚的家底,可不是靠老天爷赏饭吃,而是凭借发达的工业科技水平。这与沙特、卡塔尔那些靠着变卖资源来实现财富自由的土豪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从短期收益来看,靠老天爷赏饭吃或许会比较舒服,毕竟来钱快,工作也轻松,风险也小。直接挖就完了,简单粗暴。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单纯的去当一个资源型国家是不太靠谱的。 首先,单一的经济结构终究不能算稳定,容错率小,抗风险能力低。 我们一直都在说,永远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是这种纯靠老天爷吃饭的经济模式,其实就是把鸡蛋全部放到了一个篮子里。 如果出口资源的市场价格发生较大波动,或者是国际局势变化,导致市场环境的改变。那么很可能就会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甚至于导致其破产。 当初的委内瑞拉如何?作为世界主要的产油国之一,委内瑞拉依靠出口石油,一度成为南美最富有的国家。在油价暴涨的上世纪70年代,委内瑞拉的人均收入比许多欧洲国家都还要高。 然而,成也石油,败也石油。长期以来,委内瑞拉都是在靠石油吃饭,全国超过八成的收入,都是依靠石油出口。在最为疯狂的2012年,委内瑞拉石油出口量,甚至占到了出口总额的 96%。 由于国内经济运转过度石油出口,委内瑞拉最怕的就是石油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一旦国际油价出现了大的波动,委内瑞拉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通货膨胀。涨价还好说,大家一起发财,如果油价一旦过低,国家经济就会瘫痪。 如今的委内瑞拉,已经是鸡飞蛋打,从曾经的拉美首富,变成了有着八成穷人的烂摊子,实在是令人唏嘘。 其次,大部分资源都是不可再生,总会有挖完的那天。长期揪着这一头羊薅羊毛,迟早坐吃山空,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那时候被大家吹上天的瑙鲁如何,一个面积不过21平方公里的太平洋小岛,靠着岛上鸟粪形成的磷矿实现了财富自由。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瑙鲁简直富得流油,人均收入一度直逼沙特,满世界的炫富。 这个不过万把人的小国,也没什么旅游产业,却有着自己的航空公司,开通了二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的直飞航线。还有那几十公里长的环岛公路上,跑的全是豪车,他们加的汽油都是空运来的。 然而,好景不长,等到磷矿被开采殆尽,瑙鲁就破产了。由于飞机都被变卖抵债,所以航空公司倒闭了。因为再也买不起空运来的汽油,岛上的豪车也跑不动了。曾经那个太平洋上的天堂岛,如今以是破败不堪,只能靠着国际援助混饭吃。 所以,单靠卖资源过活,是无法长久的。 对于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而言,便不会存在这样的顾虑了。德国虽然没有老天爷赏饭吃,但是却有着雄厚的工业科技基础,各项产业经济发展良好,经济结构相当的稳定。 作为欧洲的工业中心,全球八大工业国之一,德国的工业实力不可谓不雄厚。 首先,德国的工业门类广泛,涉及航天、汽车、纺织、机械制造、电气设备、钢铁冶炼等诸多行业。 在德国西部,有着世界最重要的煤钢工业区——鲁尔工业区;在南部的慕尼黑与北部的汉堡,则是分别有着宝马、奔驰等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集群。此外,在德国的东部,则是有着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等大批的工业重镇。 其次,德国的工业技术水平很高,拥有诸多的行业巨头,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不夸张的讲,当前的德国,在每个工业领域都有行业知名企业或隐形冠军。 比如在德国影响力最为广泛的汽车制造行业,那基本就是呈现一个百花齐放的状态。作为现代汽车的发祥地,德国的汽车工业底蕴深厚,有着宝马、大众以及戴姆勒三大汽车公司。这些企业,每一个拎出来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坐拥诸多国际知名的品牌。 像戴姆勒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全球第一大豪华车生产商,旗下拥有奔驰、迈巴赫、Smart等品牌;而德国最大汽车生产商的大众公司,旗下则是拥有奥迪、保时捷,兰博基尼、宾利、大众等十几个国际知名汽车品牌,实力在世界上都是你首屈一指。 通常来讲,汽车行业是属于一个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其不仅仅可以利用自身产品赚取收益,也会对其他行业带来好处。像化工,电气工程,钢铁,金属等诸多领域,都和汽车的生产制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强大与否,关乎其整体的工业水平。 德国作为当今世界上顶尖的汽车大国,工业水平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德国除了汽车工业发达以外,在其他工业领域也有着诸多建树。 比如在医疗制药领域,德国有着医药巨头拜耳公司,这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跨过大厂,底蕴深厚,常年位列于世界500强。 再比如电气工程领域,德国的百年名企西门子无疑是行业的龙头,同样是世界500强级别的巨头。 此外,德国还有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公司;曾经造大炮,当下搞电梯的蒂森克虏伯集团;以及全球数控机床的领导者,德马吉森精机等等知名企业。 总而言之,德国的工业实力,在当前这个时代堪称顶尖。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德国的经济也一直能够稳步且快速的发展。 凭借雄厚但经济实力,当前的德国在世界上拥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欧洲,大部分欧洲国家,只要是谈钱,那几乎都是得看德国的脸色。 一般来讲,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军事实力都不会差。毕竟经济才是基础,尤其是在现代战争体系下,国防建设本愈发的烧钱,没点而家底,是无法维持军力的。 德国向来尚武,在普鲁士王国时代便已经是欧洲有名的打架高手,周边的国家全被他揍过。连当时号称欧陆最强的法国,都未能幸免。到了二十世纪,德国更是成为了世界上头号战争玩家,连续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虽然最终德国都是以失败收场,但在战争过程中,德国却表现出了非常强悍的实力。 尤其是在二战前期,德国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挑了整个欧洲,连英法这样的老牌列强,都栽到了他手里。其中那个依旧号称有着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面对德国的闪电攻势,仅仅坚持了39天便宣告投降,活生生被打成了笑话。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前的德国却又是另外一副光景。现在的德国国防,堪称是德国历史上最差的一届。 根据全球火力指数给出的数据显示,当前德国的常备兵力只有18.5万人,即便是算上3万人的预备役,总兵力也只有21.5万。作为对比,曾经那个被德国给揍得生活无法自理的法国,当前的常备兵力却是多达27万;此外人家还拥有国家宪兵部队14.5万人和预备役部队3.5万人,总兵力能够达到45万,比两个德国都要多。 相比于兵力方面的劣势,在装备方面,德国则更是惨不忍睹。 在陆地上,当前德国装备有200多辆坦克,5000多辆装甲车;在海上,德国则是装备有80余艘军舰,以10艘护卫舰和6艘潜艇作为主要战力;在空中,德国目前还有700余架军用飞机,其中包括100余架战斗机和300多架直升机。 相比之下,法国可就要豪横多了。当前法国在陆地上,装备有主战坦克400余辆,装甲车6000多辆国;在海上,装备有各型舰艇180多艘,主要包括1艘航母,3艘两栖攻击舰,以及数十艘驱逐舰和潜艇;在空中,军用飞机数量超过1000架,排名全球第八,其中战斗机有200多架,直升机有400多架。 很明显,法国当前的军队规模要远胜于德国。但更惨的是,德国不仅仅是数量上不值一晒,质量水平也跟不上。 比如说装备水平方面,德国当前能拿得出手的先进装备其实并不多,不少都是老掉牙的古董。像空军的"狂风战机",上世纪七八十年底产品,早就该退役。 装备老旧的问题且不说,关键是还疏于维护。现在德国的这些装备,大部分其实都是摆设,只能停在仓库港口等待维修。像陆军的那二百多辆豹2坦克,能跑起来的不足百辆;空军的战机,能够升空的不到一半;海军则最惨,明明有六艘潜艇,能够正常执行任务的却仅一艘。 当然了,如果仅仅是装备不行也就算了,工厂加个班也能搞定。毕竟德国的工业实力摆在那里,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但是如果人不行,那可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搞定的了。 当前德国的军人,大都是合同兵,不仅工作环境优越,待遇条件也很不错。就近入伍,朝九晚五,周末双休。上班训练,下班就回家,和那些上班族几乎没多大区别。或许是工作过于轻松,许多的德军士兵都疏于训练,身体素质和战斗意志无法达标。 有数据显示,当前德国士兵的肥胖率超过30%,排名各国之首,是名副其实"联邦肥宅"。此外,德军士兵还很排斥加班,一言不合就罢工。曾经就有过德军士兵,在军演中途退出,理由是没给加班补贴。 试问,这样的军队,还能有多少战斗力?不夸张的讲,要是当前的德国再碰上法国,估计一个月不到,就得被人家打穿。 当然了,德国如此的武备废弛,是有原因的,他们其实也很无奈。 众所周知,德国是二战战败国,战后的国防建设是遭到了诸多限制的。他们不仅是军队规模、武器装备被掐着脖子,连军工产业都遭到了拆分。曾经那个造大炮的克虏伯公司,现在不就转型造电梯了嘛? 作为一个国防体系并不健全的国家,德国自然也就没有机会去在这方面下功夫。既然如此,德国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一心搞钱。于是,德国在经济道路上越走越远,在国防发展上则止步不前,搞成了现在这种偏科的局面。 所以,不是德国没那个实力,而是没那个想法。如果给德国放开限制,让其心无旁骛的发展国防,估计要不了几年,又得是一个欧陆最强。 德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了,因为德国没有成为超级大国的资本,但是德国的大国强国地位是很稳固的,轻易不会衰退,所以德国在国际事务仍有一定的话语权。 要想成为超级大国,我们可以把美国堪称范本,从各个方面来看,德国不具备美国一样的条件,不过如果欧洲作为整体是可以与美国比较的。 人口数量上美国:3.25亿,欧洲7.43亿,GDP美国:18万亿美元,欧洲:19.8万亿美元,土地面积,美国:379.7万平方英里,欧洲:393万平方英里。 如果欧洲作为整体,理所当然会成为超级大国,甚至可能超过美国,但是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欧洲从来没有,将来也不会统一。 无论是人口数量,领土面积还是经济总量,德国都不可能与美国相比,何况德国作为战败国,国土上仍有美国驻军,美国不会坐视德国超过自己。 即使不能成为超级大国,但是德国的强国地位十分稳固,这得益于德国的教育,在876名诺贝尔得主当中,德国有104人,仅次于美国和英国,高科技带来了德国产业升级,德国的机械制造业饱受欢迎。 发达国家大多都有着较高的科技水平,德国的科技能力在全世界前几位,所以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德国的经济都大有可为。 不会了 。希特勒1945秋天说优秀无畏的德国人已经都死了,剩下的都是胆小鬼,弱者,所以没有必要考虑德意志民族以后的生存问题了。虽然希特勒是经多方认证的魔鬼兼疯子。但事实是7000万的德国人在二战中损失近2000万,四份之一的人口消亡,而且死去的可谓精英,无数名字带冯的德国人死在东线。普鲁士特色的容克贵族二战以后确实消亡了。曾经令丘吉尔赞不绝口的条顿精神在二战后的德国已经成为禁忌,即使普鲁士国土都变成了波兰一部分。失去了普鲁士特色的德国就只是一个普通西方国家罢了。所以即使经济成为欧洲之雄也不会再次成为二战前那样的超级国家了,因为德国毕竟没有美国那样的地大物博和经济总量。 哈尔福德·麦金德 要回答这个问题,要先弄懂什么是超级大国(Super Powers)。所谓超级大国,首先在规模上必然是具有绝对优势的。这里规模主要是指领土、人口和资源。因此,超级大国一般来说必然是洲际大国,或者用地缘政治大师麦金德的话来说是"基于半个大陆的资源之宽广基础的巨型强国"。其次,这样的超级大国必须是一个基本统一的民族聚合体,当然这种民族统一和聚合程度不同国家可以是不同的。换句话说,想要成为超级大国,必须拥有接近或居于世界前列的人口、疆域和自然资源规模,而这些经过开发和对外运用,可以转变为国际权势而使之成为世界强国。简而言之,拥有或接近世界前列的人口,疆域和自然资源规模,这是成为超级大国的必要条件,凡是不符合这个条件的,都不可能成为超级大国。根据这一界定,我们接下来看一下:德国是否曾经是超级大国;德国是否可能成为超级大国。 世界地图(根据上述超级大国的必要条件,世界上有那些国家是超级大国"坯子"呢) 接下来,我们来看德国是否曾经成为过超级大国。我们回顾一下德国历史,不论是勃兰登堡,普鲁士,还是德意志帝国,或者纳粹德国,无论从人口、疆域、还是自然资源来看,都从来没有接近或者居于世界前列过。因此,虽然德国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强国,但只能说是强国,而不是超级大国,毕竟在规模上,德国完全不符合超级大国的基本要求。那么,像历史上德国这样的强国,该如何界定呢?第一,我们不能否定,德国这样的国家,在历史上,的确是一个强国;第二,德国这样的强国,在规模比它大得多的洲际大国(指能够动员这些"权势基值"后的洲际大国)面前相形见绌。这样的国家,可以被界定为中等强国(Middle Powers)。历史上,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都是这样的中等强国。因此,我们可以说,虽然德国祖上曾经阔过,但因为体量的问题,德国只能说在历史上曾经是"中等强国",而非超级大国。 德意志帝国(1871-1918) 那么今天的德国是否会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理由与历史上的德国不是一个超级大国是相同的。更不要说,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德国与历史上的德国相比较,已经失去了大量的领土和人口。当然,我们说,即使是现在的德国在欧洲范围内,仍然是一等强国,但是这样的德国,我们说只是欧洲强国,而不是世界强国。也就是说,今天的德国在欧洲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这种影响力与真正的超级大国相比较,甚至与全球性大国相比较,则有很大的不足。因此,个人以为,今天的德国是不会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原因是规模上的不足。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当然,有没有办法让德国这样的中等强国,能够具有超级大国"坯子"的规模呢?这回的答案就不是否定的了。德国可以再来一次世界大战,统一欧洲大陆,这样规模就够了……不过,这种可能性无限趋向于零,更不要说,德意志帝国的败亡与纳粹帝国的毁灭一起昭告德国人:德意志的民族抱负至多只能是欧洲强国而非世界强国。当然,这也是今天德国所选择的道路。 说一句大家不喜欢听但是又现实的话,即便是日本成为超级大国的可能性也要比德国大很多。虽然多数人不愿意去面对,但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不过我们先要来定义一下这个"超级"大国的概念,别让过多的亲们搞错方向,超级大国要有两个(实际上是三个)硬性条件。第一就是领土要大,第二军事实力要强,这两点并存之后就势必会提升第三点--国际地位。那么现在我们简单来划拉一下世界现任的超级强国美国、俄罗斯,包括崛起中的中国,剩下英法勉强都算不上,那么我们姑且把它们先算上。德国国防军机械化部队 有的朋友可能会抗议,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也可以算成是未来超级大国的"候选人"。这里讲一下印度完全有潜力,因为他的国家高度自治,什么事自己说的算,外人插不上手。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就算了,它们受到美国及北约的"保护",安全问题有绝对的"保障",是不会让他们做大的。同样日本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要做大,先得推翻父亲的管制。看看美国的后院吧,它会允许一个有潜在威胁的国家做邻居么,显然不能,想像一下美俄做邻居会出现什么情况?德国陆军 那么因此德国不能成为超级大国的前提条件就已经不复存在了,这里我们先不讨论它的经济、科技发展如何,德国作为一战、二战的战败国不允许存在进攻性部队,他的主要国防力量是国防军,目的是包围德国的自由和独立。从2003年也开始"解除封印",要求自己的部队具有应付海外"恐怖势力"的远程作战能力,也就是说枷锁已经打开,并开始了海外执行军事行动的道路。德国现在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是欧洲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也加入了欧盟、北约、联合国等国际性组织,有一定的国际地位。驻守在阿富汗的德国"国防军",(都跑到国外去保家卫国,本宝宝也是醉了)。 德国在经济方面没得说,国民生活水平极高,精密制造业、理学、工程技术撑起国家经济,军工产业又有莱茵金属、克虏伯、HK等撑腰,完全有能力成为一个军事强国。但是如同美国控制下的北约一个道理,它是不会允许有能力挑战自己地位的"战友"存在,而英法德也就是相互克制、相互提防而已。欧盟也是如此,不会再出现一个绝对的老大来伺候,大家差不多平起平坐,有什么事商量着来,加之德国始终有战败国身份,并不可能完全解除其封印。再者德国经常会有纳粹势力抬头,这也是其他国家不得不防的原因。二战德军的精锐坦克部队 所以德国要成为超级大国的两大条件,国土和军事实力都被限制,因此它必定无缘。它和日本唯一的可能就是类似二战那样,继续挑战全人类,但是这得在美国倒下的前提之后。德国的远洋作战能力现在远不如英法、军事实力也不如他们,但是德国有着良好的工业和科技基础、在前些年的综合国力排名中仅次于美国日本,因此潜力是有的,但是机会是不可能再给他们了!世界人民也不会在同一地方磕倒三次,肯定一直压着,也不会以身犯险。 我是军武奇兵,欢迎您的交流与观点,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这个问题令德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我特么什么时候成过超级大国? 虽然超级大国是20世纪才有的概念,但作为世界单位内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无可匹敌的大国,超级大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人民经久不衰的热议话题。 而从15世纪大航海时代,也就是全球化开始以来,共先后产生过四个超级大国,分别是西班牙帝国、大英帝国、苏联和美国。 虽然德国在1871年统一后借助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东风一飞冲天,一战前更是成为综合国力仅次于英国的二号强国。但此时的德国依然不是超级大国。 因为从四个超级大国出现的轨迹来看,超级大国作为所在时代金字塔顶的国家,必然是鹤立鸡群且曲高和寡的。换句话说,超级大国是一个时代的唯一,不同的超级大国次第出现,类似于我国春秋时代的"春秋五霸"。 而苏联和美国两个之所以能在二战后并驾齐驱近半个世纪,根本原因在于苏联借助反击德国法西斯的"东风"不知不觉地在东欧完成了无产阶级革命输出,依靠苏军铁蹄扶持了一系列苏维埃政权,建立了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 因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将世界分割成了分庭抗礼的两个阵营,所以美国和苏联作为各自阵营的大哥大,即超级大国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对任何时期的德国而言,摆在眼前的困难永远都这么现实:要么在资本主义阵营将美英等世界霸主取而代之,要么效仿苏联构建和资本主义阵营对抗的其他阵营。而任何一点,都是德国绝对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因为德国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东普鲁士、加利西亚等国土被夺走,剩下的土地则被美苏英法四国瓜分,即便后来联邦德国合并,德国东西对抗并成为美苏争夺焦点的定位也更加根深蒂固。 而即便1990年在苏联的默许下两德统一,德国也没有成为超级大国的可能。因为: 首先,美国影响太强悍; 其次,德国国情太尴尬; 最后,国际形势太无奈。 两德统一虽然改变了德国的版图,但却没有改变美国在德国驻军的现实,而且时至今日这个数字依然保持在3万人以上,这是德国被美国控制的最佳写照。 作为战败国,美国的驻军确保了防止德国法西斯死灰复燃的胜利果实,更是美国控制欧洲的重要战略支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莫说美国在德国驻扎了3万多美国大兵,就是驻扎一个人,都宣示了美国对德国无可争议的"主权"。而这也意味着德国直到今天依然是美国事实上的殖民地,根本算不上一个正常国家。 在自己主权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你让德国冲击超级大国之位,也就是挑战美国,那是典型的想不开。 从俾斯麦的铁血风格来看,德国作为普鲁士的继承者,习惯以武力解决问题。于是有了两次世界大战。 但问题是狭窄的中欧空间根本没有德国野蛮成长的空间,这也决定了德国的实力始终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天花板。 而且更要命的是,德国作为中欧强国,虽然有了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却也深陷真正的四战之地。所以在第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才左推右挡,尽可能避免两线作战。 当然了,比区位更尴尬的是,德国所在的中欧,基本没有领土扩张的可能性。而德国在一战后又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所以德国能依靠的,也就本土,而这块本土却在几次战争中越缩越小。 虽然从超级大国的产生轨迹来看,超级大国在国土面积上没有硬性指标,但最大的共同点都在于巨大的国土面积。英国和西班牙虽然本土面积狭小,但他们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尤其是英国一战后更是超过了3000万平方公里,而德国现在可以说是一无所有。 没有广阔的国土面积,德国不仅没有自给自足的资源,更没有广阔的国土纵深,注定不可能成为超级大国。 为解决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严重不足的情况,德国和法国放下仇恨,以1951年的《欧洲梅钢联营》为起点,构建起了强大的欧盟。 这是德国的得意之作,也是德国曲线统一欧洲的重要步骤,因为欧盟作为国际联盟,早已有了准国家的特质。 不过,欧盟的兴起,在于美苏争霸的大背景,一旦苏联倒下,俄罗斯一蹶不振,欧盟自然也就成了美国的眼中钉和肉中刺,所以才有了又臭又长的英国脱欧,目的就是让欧盟鸡犬不宁。 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应对欧盟都显得力不从心,更遑论收复主权,进而成为所谓的超级大国了。 所以,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欧盟无可争议的盟主,虽然有着强大的能量,但却不可能成为超级大国。 因为大国不是你想超,想超就能超。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1945年3月,苏军已经攻入德国本土,前锋抵达维斯瓦河;西线的英美盟军也已经解放了巴黎,经过阿登战役的洗礼后,前锋突入了巴伐利亚。德国法西斯政权的覆亡结局已不可避免。 3月19日,希特勒对军备部长斯佩尔说:"如果输掉这场战争,也将输掉人民。因此我们需要执行焦土政策——所有的军事、交 通、新闻、工业和后勤设施及领土内一切建设,只要可能为敌 人利用,应一概销毁。"斯佩尔警告希特勒此举可能带来的后果,这种作法将毁灭人民生活的根基。希特勒阴鸷地说:"我们现在不能花费更多的精力关心居民。胆小懦弱者不足以怜悯,他们也应该被清除。"德国最优秀的人都已经战死了,不再是曾经的德意志民族了。 (希特勒的末日:帝国毁灭) 斯佩尔有选择性地执行了希特勒的命令,加上盟军的快速推进,使得疯狂的"焦土政策"没有得到大面积的实施,不然如今可能就看不到德国了。斯佩尔因为此功,原本要备判为死刑的他被改判为十年有期徒刑。对于德国人而言,斯佩尔的一念之差,当真功德无量。 德国尚武、精进的民族脊梁,在二战中被彻底打断了。一战时,德国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德国根基尚在,普鲁士军国主义精神被军官团成员延续了下来。魏玛共和国的国防部长本身就是普鲁士军官团成员,他大幅提升了德国军官的待遇,并且利用和平年代练兵的方式,组建了一支40000多人的军官队伍。希特勒能够快速组建起德国国防军,以及在二战初期德国军队的所向披靡,不是没有缘由的。德国人在一战后就已经在厉兵秣马,磨刀霍霍准备复仇了。 (普鲁士军官团保存了德国复兴的机会) 与一战结束时,德国尚有600万军人复员,二战中德国几乎是战斗到最后一刻,死伤更为惨重。战前德国、奥地利、东欧德意志族人口共约8500万,而战后东、西德总共才5500万(西德4000万,东德1500万),奥地利人口600万,至于东欧国家的德意志居民都被驱赶到德国境内。因此,德国在二战中的人口损失约2400万人。虽然有很多版本的数字,但是德国人的伤亡总数在2000万以上,是确切无疑的。由于希特勒政府拒绝前线德军投降,因此德国军队的阵亡率很高。这些被誉为德国普鲁士军国主义精神的群体,几乎都被消灭在苏德战场。这也是希特勒认为德国人中最勇敢的精英阶层都已经战死了,余下的人们已经不具有向死而生的铁血精神的德意志民族了,因此他才没有顾忌地下达了"焦土政策"的命令。 战后,盟军法庭彻底清算了德国法西斯政权,在国土、赔偿、法律、道德、文化等多方面,全方位禁止、限制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复兴。整个欧洲被设计成一个牢笼,要困住德国。美国更进一步,德国作为战败国无条件接受了美国海陆空军进驻。美国借此机会大兴土木,把自己国门的防线扩建到太平洋。70多年过去,美军虽大大缩减了在德的驻军,今天仍有大大小小100多个美军基地遍布德国。法律上,美军基地是德国领土,美军只是客人而已。可实际上,主人想闭门谢客只是痴人说梦而已。 (美军驻德基地) 现代的德国,已经在法理、精神、国家荣誉、国民意志等各个方面被盟军严厉打压,普鲁士龙兴之地被作为俄罗斯飞地,遍布导弹,如以中国的风水学来看,俄罗斯是以镇国重器压制着德国的复兴势头。 法国和英国表面上与德国同气连枝,实际也并非如此,他们也是各有各的盘算。法国像一个瘦弱的骑士想骑着德意志这匹膘肥体壮的战马冲击世界大国,英国则想继续实行"大陆均势",免于自己被边缘化。所以法国与中欧的其他国家,如波兰、捷克等国家大力发展友好关系,即是在德国后背安插眼线;英国则在欧盟问题上处处与德国为敌,阻止德国借由欧盟整合欧洲大陆。 对德国而言,德国之所以能够拥有搅弄风云的力量,并非德国一家所能办到。如同日本野心勃勃的"大陆政策",德国也有他们的"中欧政策"。整合中欧,形成一个面积超过120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强权,是德国冲击世界霸权的基础。在一战中,德国联合了奥匈帝国,具备了对西欧和东欧的绝对优势,德国据此才敢于铤而走险。 (中欧帝国成为法国的噩梦) 一战结束后,英法两国对战后中欧局势安排失当,没有保留住奥匈帝国,使得中欧没有地区强权。英法扶植起来的波兰根本不足以成为战略级盟友。这样,使得德国在半年内就轻易地接收了中欧地区原本属于奥匈帝国的势力范围,包括波兰、捷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奥地利、南斯拉夫等国。德国的整合速度之快,超出了世界列强的预期,这都是由于中欧地区权利出现权利真空的结果。德国直辖下的中欧地区,为德国在二战中提供了大量的兵员基地、战略物资、战略腹地,这是希特勒敢于同时发动对苏、对美作战的最大底牌。 (希特勒轻易完成了中欧帝国的建设) 可是如今,美国的军事存在已经遍布中欧地区,波兰、捷克、罗马尼亚等国都加入了北约,成为了美国的马前卒。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美国继承了德国此前一直希望建立的中欧帝国,乃至于美国所建立的帝国更为强大,因为以海权为主的美国,将整个美洲和大西洋作为了他的战略腹地,中欧地区的120万平方公里,成为他的战略前沿。 在这样的国际大格局中,德国这样一个缺少了战略腹地的国家,难以有更大的作为,甚至在冷战期间,德国一直过的如履薄冰,因为但凡有一点战略误判,德国就将成为东西方阵营的战场而粉身碎骨。 (德国如今只是美国的一枚棋子) 历史上风头一时无俩的大帝国,很多都已经泯然众人,甚至消失在滚滚历史红尘。德国留有一个尾巴,能够岁月静好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局了。君不见蒙古帝国冠绝一时,如今蒙古国不还在啃沙子?至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等国家,早已不见了踪影。 从更长的历史维度来看,能够长期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国际重要玩家,目前为止,也只有种花家。 超级大国是指能主导世界秩序,对世界主要事务有最终主导权的国家。从这个方面看,德国从来都不是超级大国。 从历史上看,一战二战都可以看成是德国试图争当超级大国的努力。不幸的是都以德国的惨败而告终。 德国人最大的长处就是勤奋丶认真、细腻,所以成就了杰出的德国工业,而刻苦的钻研精神,使得德国工业设计能力世界夺目。 但是人无完人,专注而勤奋的德国人没有大局观,对世界格局认识不够,可以不客气的说,德国人没有世界大国的格局,对政治和权谋,缺乏天赋! 例如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败于两线作战,这就是典型的不吸取教训! 例如苏俄将外蒙从中国剐出去的目的,其实是防止中国崛起后,切断俄国交通线,夺回失地!所以外蒙回归中国,符合德国的战略利益,因为德国最大的潜在敌人就是俄国。而德国却反其道而行,为外蒙提供了巨额的援助,以防止外蒙倒向中国。难道德国要保卫俄国吗?显然不是,只能证明德国人政治智商有毛病。 另外,德国现在实际上是处于被美国占领的状况,美国是不会允许德国与自己平起平坐的。 而欧盟表面上是德国主导,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又何尝不是对德国,强有力的制约! 所以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德国永远成不了超级大国。外界的制约和自身的缺陷都很大,已经大到德国无力抗争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