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初次相逢,身为幕僚的左宗棠,为何却没看上二品京官曾国藩

  左宗棠和曾国藩第一次会晤时,他们都已过不惑之年。左宗棠虽然小一岁,而且资历也没曾国藩深,但首次见面,他并没有多么瞧得起那位京官"小哥"。
  1850年,左宗棠38岁,已经是四个女儿两个儿子的父亲,久考不中,依然埋没在老家湖南湘阴柳庄,湘上农人一个、平淡布衣一枚。
  巧的是,这一年,39岁的曾国藩也已有了四女两子。不同的是,此时的曾国藩早已"杀入"京城,十年七迁,从一个殿试三甲第四十二名的"同进士"变成了工部左侍郎的二品高官。
  这一年底,广西,洪秀全正在筹划将"痛苦人间"打造成"天国";这一年底,湖南湘江边,一位重要人物顺沅水自云贵而下,船泊湘江。这将是改变曾国藩和左宗棠的一个重要年份,历史也正在为这两位湖南老乡安排人生的第一次相逢。
  1850年1月(道光二十九年底,阴历一八四九年腊月),长沙岳麓山下,一叶扁舟停靠在湘江之畔。天色渐渐暗淡,一位65岁的老人在船舱内来回踱步,他在等候一位心仪已久的年轻人。
  岸边,一位中年男子跑得满头大汗,匆匆赶来,正欲登船。着急、紧张加上夜色朦胧,那汉子一脚踩空,跌落水中。幸好是在岸旁,有惊无险,只是湿了身子。老人闻得动静,赶紧出舱。
  望着眼前这只"落汤鸡",老人趋步向前。汉子顾不了狼狈相,立马低头作揖道:"湖南举人左宗棠,拜见林先生!"不知道是冷,还是惊,那声音有些颤抖。
  没错!这个落魄汉子就是三次科考不中、处在人生低谷的左宗棠,而那长者乃是云贵总督加太子太保的封疆大吏林则徐。二人相距27岁,林则徐此番回乡养病,特意泊舟湘江,只为一会胡林翼口中"横览九州,无才出其右"的后生左宗棠。
  未曾谋面,林则徐为何如此倾心科场失意的"小左"呢?这里边有两个原因。
  其一,此时的左宗棠虽是一介布衣,但已名声在外。林则徐是从知己好友、两江总督陶澍的女婿胡林翼那里才知道左宗棠的。胡林翼称其为"近日楚才第一",陶澍也觉得左是个奇才,甚至让他的独子陶桄与左宗棠的长女订婚,两人成为儿女亲家。
  这些足可见左宗棠并非寂寂无名,也撩拨着林则徐那颗不老的爱国心。
  其二,在经历虎门销烟被远贬新疆后,林则徐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但他明白"革命尚未成功",特别是西域边疆隐患,令其放心不下,他想要将未竟事业托付给"后来人"。
  冥冥中,这是林则徐的生命之托;命运关上了左宗棠通过科举正途步入仕林的那一扇门,林则徐却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而历史也记住了湘江畔那个不眠的冬夜——湘江夜话。
  船外,江风凛冽,雾重霜寒;舱内,秉烛夜话,热血沸腾。一位是官员中的佼佼者、杰出的民族英雄,一位是未来中国历史舞台的风云人物;一位是老骥伏枥的长者,一位是茅塞顿开的惊梦人。
  他们从朝廷腐败谈到黎民疾苦,又谈到大才之士;他们从天下之势谈到救国之道,又谈到治疆之策……左宗棠被面前这位低调的高官折服,叹为"天人";林则徐也看到了眼前这颗深山明珠的灿烂光芒,惊为绝世奇才。
  天亮了,左宗棠的心也亮了。从"林天人"的身上他找到了力量,左宗棠看到了曙光,他的世界顿时豁然开朗。林则徐也似乎找到了接班人,提笔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连同自己呕心沥血收集整理的、关于新疆的全部资料都送给了左宗棠。
  "西定新疆,舍君其谁!"临行前,林则徐拍了拍左宗棠的肩膀,满怀深切地将历史的重任托付给了他。林则徐没看错人,29年后,左宗棠带着林老的新疆资料和未竟的夙愿,抬棺西征,一举收复新疆。
  左宗棠生命中如果没有陶澍、胡林翼、林则徐这三位贵人,也许他只能被埋没于乡野之中。不同的贵人,给了她不同的帮助。陶澍给了他知识的力量,林则徐给了他前进的动力与方向,而胡林翼则一直都在实打实地伸出援手。
  胡林翼比左宗棠大4个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老师贺熙龄,同乡、同岁、同学,加上都自命不凡,两位少年英才碰在一起,撞出的不是飞沙走石,而是友谊的火花。恃才不羁的胡林翼视左宗棠为挚友、知己,在自视清高的左宗棠这里,胡林翼是大哥,是同道。
  胡林翼24岁便中了进士,步入仕途。即便如此,对于兄弟左宗棠他依然是牵肠挂肚,对他的帮助更是不遗余力,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把那位"落难"好友拿出来说。
  胡林翼考中进士时,他的老丈人陶澍已经是两江总督。当老丈人问起湖南还有哪些青年才俊时,胡林翼毫不犹豫地将左宗棠视为"奇才",推荐给了陶澍。
  这是胡林翼第一次举荐难弟左宗棠。有了这个"第一次",才有了左宗棠和陶澍的相识,结成儿女亲家,才有了左宗棠读遍陶家藏书等一系列后事。可别小瞧这些,正是在陶澍去世(1839年)后,左宗棠广读陶家藏书,关注鸦片战争和时局,在湘江夜话上他才有滔滔不绝、口惹悬河的表现。
  1849年,胡林翼调任贵州镇远知府,他依然没有忘记赋闲在乡的左宗棠,这一次他的举荐对象是他的上级领导云贵总督林则徐。虽然胡林翼只是一个从四品的小官,但在林则徐那里他还是有些份量的。
  别忘了他的岳父乃是两江总督陶澍,陶澍对林则徐也有知遇之恩。1830年,陶澍升任两江总督,便向朝廷荐举林则徐任江宁布政使、江苏巡抚。后来不仅支持林则徐禁烟,还在病逝前,向道光皇帝举荐林则徐继任两江总督。
  林则徐收到举荐信,虽对左宗棠并不了解,但他相信陶老不会看错人,胡林翼也不会任人唯亲,立即去信左宗棠,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铁哥们"胡林翼还不放心,跟着也写了一封信,督促左宗棠珍惜机会,快快上路。
  明主招手,挚友敦促,手把锄头、闲来读书的左宗棠感动不已,但并没有成行。在回给胡林翼的信中,他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在这封信中,左宗棠说得更多的是对林则徐的仰望与尊崇。左宗棠并非用华丽的辞藻来奉承林则徐,而是说,自己这几年在陶澍家中读书,看遍了陶澍和林则徐的所有来往书信,对林老知根知底,甚至为其悲忧,为其喜狂。
  照道理来说,这样从天而降的好事落在怀才不遇的中年汉子身上,那是何等的荣幸,多么难得的机会呀!但左宗棠就是左宗棠,心动之余,他还是婉转地告诉胡林翼:侄儿要结婚,女婿要读书,真的走不开。
  你说说,和不可限量的前途相比,这些都是事吗?当然不是,左宗棠想要做的是诸葛亮,而不是一个捉刀弄笔的幕僚。更何况,林大人已经是一座长城,自己也添不了什么砖瓦,很难尽情施展才华。
  左宗棠没领林则徐的好意,但他的名字却落在了林则徐的心中,这是不久后湘江夜话的前戏,必不可少。二荐不成,胡林翼没有责怪,依然抱着对朋友"不放弃不抛弃"的执念,继续为左宗棠"找工作"。
  这样的朋友世间有几个?
  只要真心想帮忙,机会总会有的。1851年,广西天地会风声鹤唳,湖南境内土匪横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胡林翼预判家乡湖南将"大难临头",他觉得这是"难弟"出世的最佳时期。
  胡林翼立即提笔给时任湖广总督程裔采写了一封颂歌一般的推荐信。就是在这封信中,胡林翼将左宗棠抬得老高老高,"品高学博、性至廉洁,通晓治略,当为近日楚才第一",言辞之间极尽溢美。
  也不知道是胡林翼把左宗棠吹得太神,还是程裔采不识货,这桩"买卖"就在彼此的质疑中吹了。胡林翼又一次举荐失败,这对左宗棠没有丁点影响,但却改变了程裔采的政治前途,一次犹疑,程裔采把自己推向了下坡路,走向不归路。
  1852年初,蓑衣渡之战,江忠源以一千不到的楚勇击败三四万太平军,但还是没有阻挡住太平军冲出广西。5月,义军连克道州、郴州,直逼长沙。程裔采吓得六神无主,只能厚着脸皮向咸丰皇帝求救。
  长沙是保住了,但程裔采的面子是彻底没了。作战不力,一年丢失湖南大部,咸丰帝一怒之下,革去其总督之职,留营办理粮台事务。没过一年,又遭人弹劾,皇帝老儿直接将他遣戍新疆。等获得自由身"荣"归故里时,大漠的风沙已经将其摧残得差不多了,不久便凉凉。
  不知道这位"一门三督抚"(他两个弟弟也是高官)的大咖有没有后悔错过了左宗棠?是不是为自己的"睁眼瞎"而懊恼?不管怎样,另外一位"大人"却尝到了甜头,他知道自己不行,就放手让能人干。
  这个聪明人叫张亮基,咸丰皇帝罢了程裔采,时任云南巡抚的他被调到湖南救火。前车之鉴,加上长沙危急,张亮基心急如焚,真的不知道自己头上的官帽还能戴几天?初来乍到,狼烟滚滚,谁能救我于水火?
  很显然,眼尖的胡林翼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又是修书一封,张亮基还没上任,便收到那封热情洋溢的举荐信。这一次,胡林翼再次提高了格调,"张大人,我左老弟的才能那是中国第一,你一定要苦求,不能错失良机!"
  程裔采不相信胡林翼的这番"鬼话",但张亮基却一点也不怀疑,这里边有两个原因。其一,胡林翼和他不仅是故旧,还是他的恩人。早年,胡林翼向道光皇帝举荐张亮基,这才有了他一年连升三级,成为云南巡抚的"神话"。
  其二,自己他乡新任,长沙城危在旦夕,张亮基一脸懵,迫切需要当地能人"加盟"。恩人举荐,既可以还个人情,说不定还能救急,张亮基没有丝毫犹豫,到任就立即行动,多方活动,诚心邀请"诸葛出山"。
  左宗棠真的还把自己当成诸葛亮了(难怪他自诩‘今亮’),一开始端着,硬是不肯挪步。后来还是在江中源、郭嵩焘和二哥左宗植等一众亲朋好友的劝说下,左宗棠这才故作勉强,似乎无可奈何般地踏出了山门。
  胡林翼这位执着义气的哥们,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一桩心愿,然而他并没有停息,对左宗棠这兄弟他是帮到老,帮到死,真的是义薄云天。巡抚、总督他都荐了,下一步就剩下直接将左老弟推到皇帝面前了。
  这是后话,但又是铁铮铮的事实。从1835年到临终前的1860年,胡林翼25年如一日,七荐左宗棠,一次次将其推入事业快车道,这种交情真的是日月可鉴。
  1852年10月,左宗棠终于迈出了柳庄,赶往十万火急的长沙城。此时的长沙城已被困近一月,萧朝贵遭炮击身亡,洪秀全和杨秀清又率重兵从郴州杀来,守城清军哪里还敢开城门。城墙上甩下一根绳索,士兵们一顿拉扯,就这样,左宗棠顺着梯子爬进了长沙城。
  尴尬出场,但丝毫不影响他的发挥。也许左宗棠等待这一天等得太久了,加上张亮基对其十二分的信任,"悉以兵事任之,情同骨肉",再说难时方见英雄本色,此时不出招,更待何时!
  伏久者飞必高,40岁出山终成大器。
  左宗棠"昼夜调军食,治文书""区画守具",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特长。这哪里是初出茅庐的生手,分明就是一位驰骋疆场的老将。用左宗棠自己的话来说,"制军于军谋一切,专委之我;又各州县公事票启,皆我一手批答。"
  张亮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也因为有了左宗棠,为保护湖南做出贡献,后代湖广总督,升任云贵总督。
  守卫长沙三个月屹立不倒,左宗棠一战成名,然后他的眼光看得更远:解了眼前之困,怎样才能免后顾之忧呢?左宗棠觉得,太平军搅得天下不安,必须加快推进中央号召的"团练"计划,以地方力量来保地方平安。
  团练不是新鲜玩意,近800年前,一曲乌台诗案,苏东坡就被赶到黄州当上了团练副使。地方出钱出人,拉队伍保家卫国,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俗话说,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主将人选很重要。谁来主持团练?这事可不是什么人都干得了的。
  也就是这个时候,历史安排了左宗棠与曾国藩的首次见面。应该说,是太平天国逼出了这次"约会",揭开了他们此后二十年纠结复杂的恩怨情仇故事片序幕,也给我们留下很多探究和想象的空间。比如,曾左后来关系真的很糟糕吗?他们到底有哪些仇怨?
  主持团练的人选,左宗棠列出了四人名单。第一个是乡下秀才罗泽南,此人在国难之时率生徒倡办团练,但左宗棠和张亮基觉得其资历尚欠,只怕镇不住邪;第二位人选是三败太平军的江忠源,这个人选没的话说,但他是当时长沙城防的顶梁柱,无法分身;第三位是左宗棠熟悉的郭嵩焘,此人文采出众,但武略不足。
  就剩下最后一位了,那就是曾国藩。左宗棠从朋友圈久闻曾国藩学问精深,品格方正;更何况他还是湖南籍京官中的佼佼者,影响力足够,起盘把团练弄起来,应该不是难事;还有一个原因,远在天边的曾国藩此刻就在眼前。
  1852年正月,曾国藩署吏部左侍郎,6月临时抽调到江西担任乡试主考官。就是这个时候,67岁的母亲曾江氏驾鹤西去,他闻讯立即回到湖南长沙府湘乡老家料理后事,丁忧守孝。
  按规,朝廷官员父母去世,无论此人担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也就说,丁忧期间的曾国藩依然是在籍侍郎,二品京官,但此间他是没有任何权利的,差不多就是我们现在的停职留薪。
  左、张都把希望寄托在这位大员身上,立即展开行动。曾国藩很快便收到了张亮基言辞恳切的亲笔邀请函。实际上,张亮基也是二品官员,比曾国藩低不了多少,何况还是实职,但无奈曾国藩毕竟是京官,所以邀请函中,张亮基低调的不能再低调了。
  这封信中,张亮基一再表示自己无能,跪求曾大人移步出山,建设"平安湖南",报效朝廷,报答咸丰皇帝,自己愿意"朝夕听命",听他指挥。
  这态度真的没的说,而且还将出山之事提升到了保家卫国的新高度,但如同当初张亮基邀请左宗棠出茅庐一样,他们也毫无悬念地吃了闭门羹,曾国藩回信婉拒了。
  曾国藩回绝的理由是"我此前亏欠母亲太多,现在想要做个孝子,为母亲守孝,无心过问山外事。"
  很显然,这是借口,冠冕堂皇,但丝毫站不住脚。自古忠孝两难全,古往今来丁忧夺情的不在少数,唐朝名相房玄龄、宋朝名臣寇准、明朝改革家张居正等都是,戴孝出山那才是大忠大孝大义之人。
  曾国藩之所以没敢应承,并不是想摆架子,他有自己的考虑。其一,自己虽在官场混迹多年,但都在文界混,带兵打仗这事还真的没干过,能不能干好没把握,总不能丢丑丢到家门口吧?其二,办团练要拉人打仗,那等于劝人送死;还得四处化缘筹钱,都不是省心事。
  曾国藩的回绝没有让左宗棠和张亮基就此作罢,他们拿出了杀手锏。一方面,张亮基通过正规渠道以湖南巡抚衙门名义向朝廷点名要人;另一方面又动员郭嵩焘等好友私下做工作。尝到左宗棠这个甜头的张亮基就不信搬不动这尊神,坚定要拿下曾大人。
  不久,两道圣旨从天而降,一道落在湖南巡抚衙门,一道飘到了长沙湘乡县荷叶塘乡白杨坪村曾府。两道圣旨一件事,命令曾国藩负责办理湖南省团练一事。在好友劝说下,本就已经心动的曾国藩不再迟疑,左宗棠和曾国藩的第一次会晤终于来了。
  时间:1852年12月21日;地点:湖南长沙;人物:左宗棠、张亮基、曾国藩。
  两位二品高官,一位身份仅为幕僚的"临时工",这是一次高峰论坛,主讲嘉宾是级别最低的左宗棠。照说,左宗棠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为何他要抢这风头呢?
  细想想,还真的必须是他。湖南防务,他是实际操盘人,专业领域的东西他心知肚明,能说清楚讲明白;另外左宗棠这也是为领导张亮基着想,自己提出想法,拍板的事情留给两位大人,万一有些分歧,还有个退路。
  长沙保卫战,曾国藩对左宗棠的突出贡献已经有所耳闻,如今当面"聆听"其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地细说长沙城的防务事宜,慷慨激昂,思路清晰,心中颇有相见恨晚之感,暗暗喜欢上了这位才气过人、见识超人的"奇人"。
  原本只是一次见面会,最终开成了"人才互挖会"。张亮基诚邀曾国藩挑起团练的担子,而曾国藩对左宗棠一见倾心,已下定决心要拉他一起干,有了这样一位才大气大的能人助力,他对办团练也就信心百倍了。
  曾国藩不敢迟疑,必须趁着左宗棠未受"关聘"的机遇下手,聚罢散去,他立即去信诚邀。曾国藩将自己降到尘埃,信中说"我能力不行,团练这事少了你不行。只要你肯助我,官场麻烦事、求人繁琐事我来搞定,绝不委屈、勉强你。"
  这就是曾国藩,一个堂堂二品京官,为求贤才,如此格局,令人钦佩。可惜左宗棠并没有买账,继续玩起"首请必拒"的小手法。难道是左宗棠不想上进了吗?
  断然不是,初次相逢,曾国藩对其赞许有加,但左宗棠眼中的曾大人却并非那么完美。这些,他在给自己的女婿陶桄(两江总督陶澍之子)的信中表述得清清楚楚。
  曾涤生侍郎来此帮办团防。其人正派而肯任事,但才具稍欠开展。与仆甚相得,惜其来之迟也。
  啥意思?曾侍郎为人正派,又肯做事这个没得说,我也很敬佩,相见恨晚。但我怎么觉得他才略平平,难副盛名呢?好家伙!这厮是没有瞧得上低调的曾大人啦!
  别说,左宗棠还真的没说错,曾国藩就是那种"一看相貌平平,再看楚楚动人"的角色。他给人的第一印象还真的就是如此,除了平易近人,并无出众之处,甚至还会被人认为他有点笨头笨脑,有同感的不只是左宗棠一人。
  曾国藩礼聘方宗诚为幕府,方宗诚也觉得他"望之如一老教师耳。"这哪里像个总督、将领,分明就是个土里土气的乡村老教师。英国人戈登与其初见,也对面前这"脸色阴沉,目光迟钝,举止行动表现出优柔寡断样"的曾国藩大感失望。
  这就是大智若愚的曾国藩,没有像左宗棠那般让人"一见即惊"。其实,左宗棠不仅仅是没看上曾国藩,他的心中还有自己的小九九。
  别忘了,他要做的是诸葛亮,不是"首席专家"的空架子。我左宗棠现在就代表官方,是地方一把手张亮基的代言人,你曾国藩不过是"民兵团长",我去给你当个"特别顾问",这事我得掂量掂量。
  就这样,曾国藩和左宗棠的初见初交就此结束,二人虽一见如故,但情深缘浅,未能牵手。直到1854年,曾国藩兵败岳州,退守长沙,靖港惨败,左宗棠前往挽救,他们这才开始了真正的合作。
  "既生左,何生曾"他们这一生注定是一路恩怨一路情,爱恨交加,孰是孰非、谁对谁错,留给后人评说。

42年后,那个新中国第一个喝可乐的男孩,现已身价千万这张图片拍摄于1979年的长城。图中穿军装的小男孩,被称为是新中国第一个喝到可口可乐的人。42年后的今天,一则短视频再次将这个小男孩和可口可乐联系起来。这个小男孩是谁?42年后,他崇祯继承哥哥皇位后,是如何处理21岁的皇嫂的?天启七年,即一六二七年八月二十二日,乾清宫中一片混乱。这座原本安静幽深的大殿中人来人往,无数人沉默着,低着头,偷偷地望向那个哭泣的绝美女子,以及病榻之上细若游丝的大明皇帝,明熹宗朱张作霖和郭松龄,一对冤家竟停棺一处,真是世事弄人1928年6月3日,北洋政府第二任总统黎元洪在天津因脑溢血在天津逝世。第二天凌晨,北洋政府最后一任当权者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在奉天皇姑屯火车站东200米的三洞桥被炸,几小时后仓央嘉措被押解进京的途中,死于青海湖边,他的真正死因是啥?情诗曾言绿窗深情不忍离,去离徊徨意转迷。清朝年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为藏传佛教重要人物,其地位显赫,却罔顾佛教规范,留恋人间情事。如此传奇曲折人生,亦得后世传扬至今。在如果社会发展周恩来原来是一名武林高手?他的师父可不简单,与霍元甲齐名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离我们去了,他的骨灰撒向了祖国大地。周总理一生为革命事业奋斗,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奉献给了国家,献给了我们。在1966年3月8日,河北省邢台市的一个县中发没有领土的苏联与最后的苏联人没有领土的苏联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次日26日正式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然而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其实在16日联盟中最后一位成员哈萨克斯坦就已经退出了苏联,1949年,如果不是毛主席的关键决定,我们可能看不到今日之天安门在首都北京的中心,矗立着巍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它与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隔着长安街相望。73年前,国家领导人站上城楼,向世界宣告新中国的成立,开国大典在这里隆重举行。后来,五星为何抗战初期缴获日军罐头是天大享受,后面我军一吃就吐?1931年的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正式开始对中国实施侵略计划。当时的中国刚刚从封建王朝的阴影当中挣脱出来,正处在重建和恢复元气的状态中。日军趁此展开了侵略战争,并且还制定她是开国大将的妻子,今100岁高龄身体硬朗,8个孩子都很优秀引言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无数革命前辈抛弃一切挺身而出,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在满是硝烟的战场上奋力厮杀,为百姓打出了一条活路,让大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无论时间过去多久,这段历史一辈子只娶了一个老婆的皇帝古往今来,凡是做了皇帝的人,哪一个不是后宫佳丽三千人,妻妾成群。皇帝嘛,一个国家最高的统治者,后宫没几个老婆显然会说不过,就算你不想多娶,可是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以后能确保有国家的1979年,刚入伍52天的新兵就获一等功,后来升至什么军衔?新中国的成长道路不可谓不曲折,刚成立时,各方势力虎视眈眈,不但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排挤,还要应对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残余势力的肆意诟病和贼心不死。紧接着,印度反击战抗美援朝战争越
在官渡之战以及赤壁之战中,是袁绍的损失大,还是曹操的损失大?从数字来看,曹操的损失明显要严重得多,但是,袁绍的损失是士兵被曹操坑杀了,曹操终归也没占到便宜,而曹操的损失不仅有(瘟疫死北军)这种硬损失,还有(没有瘟疫死的)本地人跑路归刘备了,你因为优秀,在职场被人黑过吗?雍正我被人黑得十恶不赦1727年的夏天,成都街头,既没有昨夜的酒,也没有思念的愁。只剩下了掌管甘肃,陕西,四川三省兵马岳钟琪岳大将军的眼泪。因为这一年的夏天,一个人忽然跑到街上大喊岳公爷带川陕兵要造反了兰陵人把匈奴赶到了西欧?至今西欧人只承认ampampquot现在在欧洲的匈奴人兰陵人把匈奴赶到了西欧?至今西欧人只承认现在在欧洲的匈奴人,是冉闵赶过去的,不承认是汉武帝打过去的。乌克兰俄罗斯懵了!匈奴人是被兰陵县的汉人冉闵将军赶到欧洲的?!兰陵王城应该有他的为何郑和下西洋时不带少女,却带一船的老妪?这背后蕴含着大智慧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华夏文明最早的对外贸易。虽然这条商路的开辟打通了华夏文明与西域文明的交流,却也只是局限在陆地上,真正能够让华夏文明走向世界,还需要依靠更加辽阔的海上贸易。而这条秦始皇之死想想就细思极恐岁月如流水,匆匆而过,在其中,我们如沧海一粟,千年历史,无数有影响的人物随着历史的长河消失。作为我国封建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为中国的统一民族融合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即便对越自卫战刘伯承和粟裕尚在,邓小平为何选72岁的许世友挂帅随着胡志明逝世,越南内部亲近苏联的势力开始占据优势。1975年,越南南北统一,这个国家称霸东南亚的野心日渐显露出来。为此,它不惜成为苏联的马前卒,把自己捆绑在苏联扩张战略的战车上,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中国编年史上,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标志。它结束了东方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时代,开启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正当满清统治者自东北纵马入关,建立起中国最长津湖战役丨多年后,霍英东成功出圈去年国庆档长津湖电影一出,便引来了国民的一度关注,同时也调动了中国人的爱国情绪,票房也一度创下了新高。而今年春节档的长津湖之水门桥再一次重现抗美援朝时期长津湖战役的残酷性,而其中第九隆氏即哀牢族的祖先为水域特殊人类从东晋常琚华阳国志南中志和南朝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等众多史籍对于哀牢族前身九隆氏或九隆族的起源的记载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她怀孕7个月,被日寇刨腹取子,割头示众,死后50多年后才被知晓1937年抗日战争中,有一批巾帼英雄,自愿加入了妇女反日会,却不幸被日军抓捕,敌人为了打探出情报用尽酷刑,甚至用刺刀划开了她七个月大的肚子,但她还是宁死不屈,依然没有透露半点党的机江西挖出最土豪的古墓,堪称地下银行,墓主人或含冤千年?这是中国考古史上最土豪的古墓,堪称地下金库,光铜钱就出土10万吨金饼就挖出8万克,考古专家挖了整整4年才看到全貌!这座古墓究竟为什么这么奢华?又为何这座古墓的现世,很可能展现曾经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