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中,李世民打天下的时候和他治天下的时候人格是一致的,只有玄武门不同,那应该考虑的是什么外部因素导致了李世民的不同。玄武门之变真正绝胜负的地点,可能是李渊寝宫。一定是先发制人拿下李渊,然后玄武门伏击李建成。 当李世民出现在玄武门时候李建成已经输了。李世民有几分把握李建成接班之后自己可以善终?对于李世民这种一世枭雄来说,把自己的命运放在别人手里是不可接受的。 玄武门之变的本质是李世民和李渊的斗争,李元吉蔫坏,想着让李世民李建成斗,然后自己再收拾剩下那个,李渊也在拉偏架,一个嫉妒一个提防,这一家子没一个支持李世民的,还不如趁早掀桌子动手。 李靖的态度,有记载是中立,有记载是支持李世民。没有合理的证据斩杀功臣本身就已经是难事,何况这个功臣还是助自己打下江山、居功至伟的亲生儿子。李建成要杀李世民早动手了,魏征早就劝过李建成先杀了李世民,李建成一直没同意。 李建成有着仁厚的性格,本事即使不如李世民也不会差得太多,李建成要是继位某某之治肯定有的,李世民估计会被贬,秦王府核心成员估计会杀。 他是嫡长子,名正言顺的太子,占据伦理正统和道德舆论,李渊又提防军功高的李世民,处处打压,秦王太子之争拉偏架,李渊活着李建成有靠山,熬死李渊他就上位了,他到时候想怎么收拾李世民就怎么收拾,天下没人敢说什么,然后他就被能力卓著比自己小十岁的弟弟掀翻了。 李建成想杀秦王,可李渊还不想杀呢,两方都想借李渊之手除掉对方,作皇上的哪能坐视一个皇子独大呢,李渊也在平衡协调两方矛盾,只是最后玩砸了,军事政变是矛盾发展到最后的无奈之举。 拖得时间越长,对李建成越有利,只要李渊死了,顺利登基,名正言顺,到那时李世民杀与不杀都无关紧要了,李世民再夺权就是弑君,是与天下人对抗。 但对于李世民来说,等到李建成登基,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的属臣都将得不到重用,自己也可能最后被变成徒有虚名的亲王。李建成是太子,是有大义名分的。李世民劫杀太子,是釜底抽薪解决根本问题。 如果跑去绑了老爹,李建成有权调动全国军队勤王。就凭秦王府那点亲兵能抵挡?到时候建成可以宣布李世民弑君,直接登基,兄弟老爹趁乱一锅端。说白了,李世民当时处在弱势,才需要使用类似刺杀的方式来冒险。除此之外,别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