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家苏秦是在齐国被暗杀的。苏秦伤势严重,眼看不久于人世,破案却遥遥无期。于是,他决定把自己的遗体放在赌桌上。弥留之际,苏秦对齐王说,臣死以后,请将臣五马分尸,同时公开宣布臣是燕国间谍,死有余辜,凶手必定现身。齐王照办,罪犯果然自投罗网。苏秦此计,堪称豪赌。他不赌钱,也不赌命,赌国。此人是把战国七雄的国家命运,跟自己的身家性命绑在一起下注的。这一赌,风云为之变色,天地为之翻覆。合纵,就是把六国燕、齐、赵、魏、韩、楚,合成一条纵向的联合战线,共同对抗强秦。六国的土地比秦大五倍,兵力大十倍。如果合纵成功,秦的野心就无法实现,国际和平也就有了保障。这当然是很好的主意。问题在于,苏秦想出这办法来,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了自己能富贵荣华,出人头地,众星捧月,奉为上宾。为此,苏秦不辞辛苦,奔走于六国之间,先后说服了六国的国王,而且约定了合纵的具体方案。方案既定,共识达成,苏秦佩六国相印,担任纵约长,相当于六国会议的秘书长。苏秦合纵成功。可惜他这个统一战线,非常脆弱。六国不但各怀鬼胎,而且互不信任。现在能凑在一起,是因为有强秦的威胁。一旦警报解除,盟约就没有任何意义。到那时,苏秦靠什么吃饭?因此,苏秦既要鼓吹合纵,又要破坏合纵。破坏合纵的办法是连横。连横,就是秦与六国一家一家地单独结盟,从西向东连成六条横线。这是有利于秦而不利于六国的方案,显然不能由苏秦来做,得另外找人。这人必须可靠,还得跟自己一样诡计多端,厚颜无耻,唯利是图。苏秦想到了张仪。张仪和苏秦是同学,曾经一起拜在鬼谷先生门下学习权术与权谋,才艺比苏秦还好,苏秦也自愧不如。但,请将不如激将。于是苏秦偷偷派了一个人去"点拨"张仪:你的老同学在赵王那里正得势,为什么不去找他走走路子,想想办法?张仪觉得有理,兴冲冲来到赵国,谁知却碰了一鼻子灰。苏秦不但没有盛情款待,反倒让他受尽羞辱。像乞丐一样被打发的张仪悲愤满腔。他抱着志在必得的决心前往秦国,那是他唯一可以选择的地方。张仪的运气很好,他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古道热肠的大富豪。由于此人的赞助,张仪不但见到了秦惠王,而且成为秦国的客卿。直到这时,此人才告诉张仪,他是苏秦派来的。钱财、车马、礼品,也是苏秦赞助的。目的,就是要跟张仪联手,玩轮盘赌。张仪心领神会。从此,苏秦成为合纵的领袖,张仪充当连横的代表。那些利欲熏心的国王则被玩弄于股掌之间,到死都不知道上当受骗。苏秦敢赌,张仪会骗。张仪所设之最大骗局,在公元前313年。张仪出使楚国,实施对合纵的破坏。张仪的办法,是向楚怀王许诺,只要与齐国绝交,他便请求秦王割让土地六百里,作为答谢。这话一听就不靠谱,楚怀王却喜出望外,觉得占了天大的便宜。有人提醒他慎重考虑,他却得意洋洋地说,闭上你的嘴巴,等着看寡人拿地!然而张仪一回国,便称病不朝,闭门谢客。楚国的使节苦苦等了三个月,却半点动静都没有。楚怀王又自作聪明,认为是秦国还不相信自己的诚意,于是派人北上辱骂齐宣王。宣王无故受辱,勃然大怒,立即与楚绝交,与秦连横。消息传来,张仪的"伤病"也马上就痊愈了。张仪对楚使说:臣有采邑六里,愿奉献给大王。楚使说,下臣谨奉敝王上之命,前来接受贵国割让的土地六百里,没听说是六里。张仪答,臣也没听说是六百里。楚怀王这才发现是上当受骗了。怒不可遏的怀王再次不听劝阻出兵伐秦,结果被秦齐联军打得落花流水,只好割让两座城邑与秦国议和。这才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苏秦和张仪在整个赌局和骗局中可谓用尽了心思。"构思过度"对艺术创作是一种危害,营养过度对健康是一种摧残,而江河湖泊水质中的营养过度,实际上是一种污染。权谋也是一样,过分地运用在不恰当的地方,就会导向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