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为什么三国时期魏国国力最强却鲜有主动进攻,相反国力最弱的蜀国却攻伐不停?

  三国时期,有一个怪现象,控制了大汉三分之二领土的曹魏,在战略上采取守势;而国力较弱的蜀汉总是在马不停蹄的北伐。
  首先,曹魏地盘大固然实力雄厚,但这也意味着更大的国防压力
  当时曹魏东南有东吴虎踞江东,北部有辽东公孙政权,西部西北有羌胡、鲜卑,他们对曹魏虎视眈眈。
  曹魏兵力虽然多,却四周都要布防,占用很多兵力,如此一来并不能投入太多兵力集中于一点。
  鉴于蜀汉拥有天险,胜算不大。所以攻打蜀国是大概率的赔本买卖,只会消耗国力,劳民伤财,给别人消灭自己创造机会。
  陕北的羌胡是匈奴后裔,是后来五胡乱华的一个重要力量,他们机动性强,神出鬼没很难对付。
  在辽东,有一个与蜀、吴规模、国力相差无几的国家 燕国(公孙式政权),统治区域在辽东地区。
  该国从190年初成规模,到238年才被司马懿所灭,立国48年,比刘备创立的蜀汉还要长一些。
  而至于江南的孙权,当年曹操以全盛之国力尚且无法对付,后世的曹魏统治者基本不做打算了。
  由于多处受敌,最佳的策略,就是埋头发展经济,积极练兵,广招人才,以守为主,静观其变。其次,曹魏所占据的地盘天灾不断
  汉末三国时代,中国迎来了一段"小冰期",气候开始不断变冷,冰雹、暴雪等极端天气经常出现。
  汉末三国时期,为了躲避战乱和饥荒,大量百姓流离失所,四处奔波。这些人衣食无着,卫生防疫更得不到保证。疾病流行的角度看,流动人口越多,流动范围越广,接触机会越多,瘟疫的传播也就更快、更广。
  三国时期,大大小小的战役不计其数,据统计,仅参战在5万兵力以上的大型战役就多达92场。而瘟疫往往是战争的衍生品。
  在战争中,由于伤病、饥饿等因素,极易诱发瘟疫。而军营又是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场所,这也大大增加了瘟疫交叉感染的几率。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彼时曹军中瘟疫横行。
  即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华夏大地上爆发过一次大规模的瘟疫"丁酉大疫"。
  "建安七子"中复有四人因瘟疫而死。
  传说鲁肃的接班人、关羽的终结者、东吴名将吕蒙死于关羽索命或者孙权谋杀,其实大概率是死于瘟疫。
  他的战友蒋钦、孙皎英年早逝,也不排除跟瘟疫有关。
  《三国志》不乏对瘟疫的记载:
  帝(曹操)自许昌南征,诸军兵并进,权临江拒守……四年春正月……筑南巡台于宛。三月丙申,行自宛还洛阳宫。癸卯,月犯心中央大星。丁未,大司马曹仁薨。是月大疫。黄初三年,发生日食和严重的蝗灾。《三国志·文帝纪》记载"冀州大蝗虫,民饥"。
  黄初四年,发生瘟疫和水灾。
  《三国志·文帝纪》记载:当年三月"大疫",三个月后"伊、洛溢流,杀人民,坏庐宅"。
  黄初五年,冀州饥荒,再次出现日食。
  黄初六年,"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
  连地处亚热带的长江都结冰了,可见气候之寒冷。
  黄初七年,曹丕亲临许昌,许昌南门无故崩塌,他就没有进城,五个月后驾崩。
  连年不断的瘟疫和灾荒,造成人口急剧减少,生产力缺乏,国家财力紧张。
  在此情况下,当务之急是采取措施,稳定政局,兴修水利、发展经济、休养生息。
  事实上,曹叡在司马迁等人的辅佐下,大力发展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库充盈、国力强盛,为后来曹魏灭蜀,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那么,处于弱势的蜀国,为什么要大动干戈,不停进攻北伐呢?
  外部环境
  夷陵之战后,蜀国很东吴握手言和,诸葛亮发动北伐没有后顾之忧。
  蜀国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不怕失败被曹魏追击端了老窝,即使失败也无关大局。
  蜀国是天府之国,益州在诸葛亮治理下经济繁荣,粮食充足,具备发动战争的物质条件。
  蜀国道路艰险,跟外界交往少,瘟疫灾害对它的影响不大。
  而且,蜀汉国内局势相对稳定,战乱较少,政治力量也比较统一。人口增长稳定,有着发动战争充足的人力资源。政治需要
  刘备一直对外宣称自己的中山靖王之后,是汉王朝的合法继承人。
  那么既然曹魏篡汉,蜀汉就跟他势不两立,应该讨伐汉贼,不能偏居一隅。
  而讨伐,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付诸行动。
  其实汉朝的灭亡,恰恰已经失去了合法性,天下英雄纷纷投奔曹魏和东吴,这说明人心已经不古,打着大汉旗帜没有了号召力。
  诸葛亮应该与时俱进,放下政治抱负,韬光养晦。
  可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诸葛亮依旧高举复兴汉室的大旗,让自己不停北伐,疲于奔命。
  诸葛亮本来是个默默无闻的农民,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对他委以重任,希望他辅佐自己成就霸业。
  士为知己者死,诸葛亮就一定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辜负先帝重托。
  只有消灭曹魏,一统江山,诸葛亮才完成夙愿,无愧于心。
  对此,诸葛亮在前后《出师表》中写得再清楚不过:"臣本布衣,躬耕于(46)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以攻为守、虚张声势
  诸葛亮知道,蜀汉跟曹魏势不两立,曹魏发展壮大后迟早会吃掉自己,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也许能创造奇迹。
  诸葛亮知道蜀汉打不过曹魏,他在后《出师表》也写得明明白白:
  "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我知道自己不是曹魏对手,但是不讨伐他们,我们也会消亡;与其等死,不如放手一搏。转移矛盾、消灭异己
  列宁说过这么一句话:"帝国主义通过发动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
  蜀国当然不是帝国主义,但诸葛亮是个政治家,也懂政治,也无师自通,通过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
  刘备作为外来者来到益州 ,对当地既得利益集团来说,就是鸠占鹊巢的入侵行为。
  当时益州存在两大集团,即李严为代表的东州集团和以黄权、张裔为代表的益州集团。
  刘备的到来挤占了他们的生存空间,瓜分了他们的蛋糕,这是难以容忍的。
  于是他们对刘备集团充满敌意,心里一百个不服,臣服是武力压迫的结果。
  一旦刘备集团遭遇挫折的时候,他们就会把其当做病猫,趁你病要你命。
  比如刘备在夷陵之战损兵折将、铩羽而归的时候;墙上草就蠢蠢欲动、不安分起来。
  对此,诸葛亮不能不高度警惕。
  于是他就想到北伐转移民众注意力,提高凝聚力,转移国内矛盾,进入战时状态,控制军政大权。
  只有这样,蜀汉内部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但是有得必有失,诸葛亮频繁北伐,不但劳民伤财,耗尽了蜀国的国力;也沉重打击了蜀军士气;更让民怨沸腾,让蜀汉政权失去合法性。反而适得其反、加速了蜀国灭亡,这是有违诸葛亮北伐初衷的。
  如果不是如此,蜀汉政权至少可以延续多年,不会灭亡那么快。
  三国时期本就是财政为王的时代,战争是时代的主题,财政是时代的支撑。诸侯纷争时如此,三国鼎立时更是如此。所以魏国岿然不动,偶尔挥师南下,是欲以财政优势,继续拉大与南方政权的差距;相反,蜀吴财政本就弱势,经不起时间的消耗,他们东西两线的北伐,就是企图在差距较小的时候翻身,否则,拖的时间越久,吴蜀两国就越难生存下去。
  为何说财政是汉末三国时代的支撑?
  举个例子,董卓算是一手好牌打稀烂的典型,往往我们对董卓的失败归结于"酒池肉林"这等不得人心的做派,其实董卓真正失败于财政体系的崩溃,无法继续支撑西凉铁骑的巨大开支。他入关以后实行的是劫掠式的财政措施,他所攻占的城池皆要洗劫一空,而非妥善经营成长久的"生钱资产",他更在乎钱,而不是资源的再生产,所以他要把始皇帝留下的"十二铜人"熔炼成货币,但在乱世之中,处处荒野,货币的购买力已经远不如桓灵二帝时期,西凉军的供养自然就成了难题。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继续疯狂掠夺,关中乃至河北粮价飙升至一石粟五十万钱,一石豆麦二十万钱,即桓灵二帝时期的1万倍。为什么那个时代会出现易子相食?因为吃不起粮食,就连汉献帝东逃时,也只能以野菜充饥。
  反观曹操,他的理财团队绝对比"五谋臣"和"五子良将"更为重要。曹操与众诸侯与众不同的就是更在乎粮食,而不是钱,这个理财眼光耗死了一半诸侯。官渡之战前的二袁足够强大吧?但袁绍的军队需要食野枣裹腹,袁术的军队需要找河蚌充饥,二袁虽然财大气粗,也吃了后倾保障的亏,这正是他们不善于理财的地方。曹操可以说是汉末屯田的第一人,在许昌如此,在邺城也是如此。
  官渡之战前,曹操每年能够稳定获得几千万石军屯粮食,加上私田的税收,令地盘不大的曹操成为实打实的土财主。曹操统一北方后,继续扩大经济开发,如卫凯提出复兴关中沃野的计划,召回了大批流民返乡劳作。这个计划其实就是拿国家的盐铁收入,补贴流民返乡,这种"抢人"方式远比后来诸葛亮迁移陇右人口更人性化(诸葛亮是武力强迫迁移)。再比如京兆太守严斐提出的"少生孩子多养牛",由政府低价出售牛犊,供百姓饲养,解决了劳动效率问题。
  水利方面,通过刘馥、郑浑等人的努力,北方水旱灾害大量减少;开荒方面,西凉等地在凉州刺史徐邈、敦煌太守皇甫隆的带领下,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后来司马懿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大肆屯田,从而无需中央调粮,也能于西线持久对峙诸葛亮。吴蜀两国的差距在哪?
  吴蜀两国能够从汉末乱世中脱颖而出,绝非不善理财之辈,但较曹魏相比,他们又暴露出相似的阻力。曹魏处于那个时期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无论是关中还是中原,发展时间远长于南方(除荆襄地区)。也正是如此,北方地区,或者说黄河流域,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战乱就较为严重,所以曹操统一后,整个北方社会的可塑性更高。
  这里有些绕口,简言之,北方社会崩溃的较彻底,世家大族在战乱中或兼并联合,或分崩离析,他们对政治的干预程度就在减弱。曹操的经济政治改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他对世家大族的依赖程度较低,政令也就容易推展。简单的例子,杨修、孔融是什么家族背景?杨修祖上乃是砍了项羽大腿,封侯世袭的公卿世家;孔北海更是大儒孔子嫡后,曹操不是说杀就杀?
  吴蜀两国的立国根本在于东吴和西川。东吴在汉末算的上一块较为安稳的地区,他的社会结构保存的最为完整,汉末豪族门阀对于政治的干预也最深刻,所以作为外来户的孙氏集团当然不能像曹魏一样施政。又或者说,正是战乱偏少,东吴才无需像北方那样大肆屯田,那样还会让豪族门阀的土地兼并受挫,所以东吴的屯田起步很晚。史料明确记载的是东吴黄武五年(226年),由陆逊提出,提出的原因则是曹魏将东线战场推进至江淮一带,吴国感受到了军粮危机。
  蜀国就更不用说了,在荆州与吴国貌合神离,孙刘联盟的背后是双方剑拔弩张的对峙,屯田根本不存在,好在荆襄富庶,税收稳定,足够支撑双方在此区域的军事行动。而刘备集团进入益州后,面对的则是东吴一样的尴尬处境,刘焉、刘璋一直未能解决东州派、益州派的内部矛盾,刘备又将外来势力带入川蜀,三大派系的权衡利弊更加阻碍了政令的推行。所以诸葛亮向蛮族用兵,一方面是稳定后方,另一方面也是想开发蛮地的资源。
  但情况并不如演义里"七擒七纵"那般,南中地区在"平定"后推行过屯田政策,而蛮族的小动作始终困扰着蜀汉,蜀国不得不在南中地区安置一些"酷吏",镇压暴乱都够忙的了,屯田环境可见一斑。所以诸葛亮在北伐时,不得不转移目标,屯田政策更侧重于陕西南部,后来姜维也是贯彻这个精神,将屯垦区推进至甘南地区。
  从以上介绍中不难看出,经济实力上,尤其是战略资源上,吴蜀两国都没有魏国的政治环境优越,屯垦起步也较晚,所以这个差距就会越拉越大。更现实的一点在于,曹魏统一的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大,农田水利基础好,农业技术发达,人口基数大,这些优势更加促动了南方两个政权积极北伐的渴望。公元234年,司马懿和诸葛亮最后一次对峙于五丈原,诸葛亮去世,蜀国钱粮耗尽却无功而返。次年魏国中原地区大灾,司马懿还能从西线调拨500万石军粮救济洛阳,这种经济实力的差距太过明显。
  "昔破黄巾,因为屯田,积谷许都,以制四方。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以为大役。"——《晋书·食货志》
  总体来说,三国时期,弱势的吴蜀一直向北用兵,强势的曹魏反而多处于守势,这就是南北政权的战略决策导致的。后来邓艾在《济河论》中说的很清楚,他认为三国的战争就是打财力,谁到最后最有财力,谁就顺势而统一。所以他也建议司马懿多屯田,少征伐,顺势就能坐拥天下。曹魏政权从曹氏到司马氏,乃至晋朝建立,都秉承这种战略,西晋名将羊祜、杜预都是从生产抓起,将南北的实力差距越拉越大,最后完成统一。反而论之,吴蜀虽弱,也一定要拼了命的向北用兵,争取在差距尚未拉开之前,榨取更多利益,甚至是进取中原。
  引言
  魏蜀吴三分天下,以曹魏集团实力最为强盛。可这个最为强盛的军事集团,在面对"宿命"对手的时候进攻却并不多。
  除了偶尔的对东吴发动过三次进攻外,对蜀汉主动发起的有规模的进攻只有一次。可反观综合实力最弱的蜀汉集团,反而是数次组织北伐。
  可以说,无论是曹魏集团还是蜀汉集团,他们在面对对方的时候,其应对策略都与国力不吻合。而这又到底是为什么呢?
  分析
  曹魏集团在曹丕掌权时,对东吴集团发动过三次大规模进攻。但对蜀汉集团,却没有发动过一次攻击。
  到了曹叡掌权之时,对有过一次主动发兵汉中的军事行动,结果却是无功而返。在这之后,曹叡对蜀汉军事集团就没有再发动过攻势。
  虽然在面对最大的对手东吴和蜀汉时,曹魏集团并没有发起过太多的进攻。但这并不代表曹魏没有进攻,只不过进攻的主要方向不是东吴和蜀汉罢了。
  曹魏的进攻
  对于曹魏对东吴和蜀汉发动的进攻,小编在其他文章中也写过多次,在这里就不重复了。咱们今天主要聊一聊曹魏集团对其他方向发动的进攻。
  众所周知,曹魏集团的根据地是北方。我们经常习惯用一句话来评价曹操的军事成就,那就是"统一了北方"。
  然而,客观地说,曹操的这一统一也不过是局部统一,他对于西北、东北方向的控制力根本不足。如果以现在的版图来看,他根本算不得统一了北方。
  所以,无论是在曹操生前还是死后,来自于西北、东北两个方向的后方"威胁"始终就没有停止过。更有甚者,他们会同蜀汉集团、东吴集团进行军事协作,共同对付曹魏:
  会亮时在祁山,果遣使连结比能。比能至故北地石城,与相首尾。帝乃诏招,使从便宜讨之。
  柯比能,三国时期鲜卑的首领,从地理方位来看,鲜卑当时应该集中于蒙古高原上。对于曹魏集团重要经济后方冀州能产生很大的威胁。
  除了鲜卑之外,曹魏集团与西北的羌人关系也并不友好:
  景初二年,烧当羌王芒中、注诣等叛,凉州刺史率诸郡攻讨,斩注诣首。
  当然,东北方向同曹魏集团也经常有战争发生:
  景初元年,乃遣幽州刺史毌丘俭等赍玺书徵渊。渊遂发兵,逆於辽隧,与俭等战。俭等不利而还。
  客观地说,曹魏集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把绝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统一北方全境的战斗中。当时的曹魏集团后方非常不稳定,来此东北、西北方向的偷袭与叛乱时有发生。
  就连自己内部,都经常有叛乱发生。曹魏集团要把大量的精力用在这些方面,没有有派遣大军对东吴和蜀汉发动进攻的条件。直到司马懿平定辽东之后,才有了这个机会。
  不进攻就是最好的策略
  人们常说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可我倒认为防守有时候是最好的进攻。只要能做到"不动如山",那迟早都可以寻到敌方的破绽。
  毕竟,军争之事乃生死存亡之事,最好还是不要轻易发起。可一旦发起,就要力求毕其功于一役。就好比战国末期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
  他对抗匈奴的时候,就是在等待机会,进行防守反击。最后在一战中将匈奴击溃。他的这种策略同样适合曹魏集团。可以说防守反击是当时最适合曹魏集团的战、政结合之略。
  从战略部署上来看,曹魏集团虽然是最为强盛,但他很难抵挡住多方的进攻。如果说,东北方向、西北方向、关中方向、荆淮方向,总共四个方面共同对曹魏发动进攻,那对他来说都是危机。
  所以,曹魏集团必须要抓紧时间,发挥自己骑兵的优势,迅速解决掉来自西北和东北的后患,不要让未来的军事行动发展成四线作战。
  而这,就需要曹魏集团把大量的兵力集中于西北、东北两方。那样,在防守关中和荆淮的兵力势必会减少,根本无法组织出来足够的兵力去进行进攻。
  再从微观战术上进行考虑,冷兵器时代,除非有强大的兵力优势或者智慧优势。否则,对于进攻方而言,很难战胜与其旗鼓相当的对手。
  曹魏军事集团,在抽调兵力集中进攻西北、东北的时候。所需要做的就是安排得力之人来防守关中和荆淮。这对曹魏集团而言,要比进攻合适得多,也稳妥得多。
  从政略上看,当时的蜀汉、东吴又一次形成联盟。如果是他们主动对曹魏发动进攻,那以当时的交通信息环境,很难配合得好。
  可要是曹魏主动对其中一方发动进攻,他们不需要有任何的沟通,就会组织军事行动,来策应盟友的反击。这很显然是不利于曹魏的"外交政略"。
  再者说,以曹魏集团的经济条件、战争潜力,完全可以和蜀汉、东吴打消耗战。曹魏集团只要做到内部正常发展,蜀汉和东吴迟早会耗不起。
  结语
  对于曹魏集团而言,他虽然是三国最强,但他的对手也要比蜀汉和东吴多。
  除了这两个必须面对的宿命对手之外,曹魏集团还要面对后方来自西北和东北的威胁。这种地缘军事,就让曹魏集团必须进行一次"优先军事讨伐"的选择。
  很显然,他们优先选择了平定西北和东北,这个威胁其后方的军事力量。既然这样,曹魏集团就需要把兵力集中于这两个方向上。就无法组织对东吴或者蜀汉的进攻了。
  况且,有着较强经济优势的曹魏集团,也不一定只有进攻才有胜算。只要曹魏集团能够稳妥的与蜀汉、东吴进行消耗战,那最后胜利的,还是他们。
  长年战乱与频繁瘟疫严重制约曹魏国力
  事实上,三国时期的曹魏远远谈不上什么"国力强盛",曹魏仅仅是比蜀汉、东吴拥有更不差、更广大的地盘而已,从黄巾之乱到平定河北,整个黄河中下游整整打了24年的仗(184-208),瘟疫与动乱交织,"生民百遗一,白骨露於野"已是当时的常态,曹丕称帝以后,一个州的在编人口甚至与东汉中期一个郡的人口相仿佛,大大小小的地区性瘟疫接连在全国各地爆发,建立在如此基础之上的曹魏帝国,未必有多少能力去主动进攻。以至于,当司马懿需要率领四万人马远征辽东公孙渊时,朝廷里竟然在讨论能不能负担得起这笔军费,可想而知曹魏当时的国力也未必能够负担得起大规模出击。
  蜀汉所割据的益州与孙吴所割据的江东,基本上除了刘备入蜀与孙策过江以外,少有内部战乱与瘟疫的影响。所以,在公元3世纪中叶,蜀汉与孙吴的内部基层环境,或许要远强于曹魏。而曹魏的人口资源优势,又需要时间来恢复,南北方形成了微妙的平衡态。
  安徽名人馆内的曹操征战形象曹魏北部边境的牵制
  曹魏北部边境环伺着东汉中后期兴起的鲜卑、乌桓、羌胡、氐羌诸部,他们与之前便已迁入北部边郡的半游牧半农耕族群(南匈奴、屠各、氐羌)同气连枝,而且两汉压根就没有妥善处理好的边疆矛盾也被曹魏所继承,整个北部边疆边郡其实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统治隐患,这就需要曹魏统治者派出诸如梁习、牵招、阎柔之类的治边干将,复杂的边塞形势,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曹魏方面的统治精力,而蜀汉、孙吴并不需要面对像鲜卑、乌桓、羌那般远比南蛮、山越更加组织成熟且部落壮大的边患。
  三国后期的东亚格局曹魏需要同时面对孙刘两家三个方向的进攻
  除了上述原因严重制约了曹魏的国力分配以外,最为核心的一个原因是,曹魏需要同时面对孙刘两家在西南(关陇)、中南(襄阳)、东南(合肥)的来敌,这就需要曹魏始终在长安-天水、襄阳-宛城、寿春等三个方向保持一定兵力的防守部署,这些常态化防守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国力。比起蜀汉依靠秦岭山险、孙吴依靠长江天险而言,曹魏显然并没有多少山川地利可以依靠,所以就会在上述三个位置形成三个"军区"级(大都督)兵力物资集散据点。一旦曹魏想要从任何一个方向发起总攻,就必须冒险减少其他两个方向的兵力物资供给,显然需要绝佳的时机与运气配合才能实现(钟会灭蜀便是如此)。
  三国时代的都督区
  事实上,曹魏(220-265)更像是一只外强中干的带病大象,周围有孙吴、蜀汉两只中型猛兽环伺,又有鲜卑、氐羌等小型猛兽观望,自然无法将兵力集中在一处消灭任何一路大敌。本来曹操在赤壁之战时是有机会的,奈何机会稍纵即逝。等到曹魏这只带病大象终于靠着时间的流逝、抚平了创伤,缓过来的时候,司马氏家族逐渐窃取了这只大象的所有权,司马昭与司马炎的主动出击,就是建立在曹魏四十多年被动休养生息基础之上的。如果我们把西晋视为曹魏的"换头"版本的话,司马昭平蜀、司马炎平吴,自然也可以视为曹魏西晋统治集团的主动出击。
  原因主要有两条:
  1、曹魏地盘虽大,但是残破
  经过黄巾之乱,汉末群雄混战,中原主要地区其实已经残破不堪了;虽然地盘很大,但是论富裕程度和没有怎么饱受战火的西南地区差距没有那么大。
  别说其他,仅仅曹操平定袁绍,就使得河北地区人口减少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曹操先是屠了邺城,之后河北民众因为曹操的残暴,有十几万户逃到了草原投奔鲜卑人。
  所以曹丕登基称帝时才会说他本人从邺城到洛阳一路上看到老百姓脸上都有菜色,衣服也破破烂烂,他作为皇帝觉得很惭愧。
  经郡县,历屯田,百姓面有饥色,衣或短褐不完。
  要知道东吴使节在蜀汉末年出使成都后,回来说蜀汉亡国征兆之一就是"民有菜色",可想而知,曹魏称帝时,中原地区老百姓过的什么日子。
  2、曹魏军力虽强,但是四面皆敌
  曹魏总兵力当然是傲视蜀汉和东吴的,然而曹魏的国际形势要比东吴和蜀汉恶劣得多;事实上曹魏在河北地区也有敌人,分别是草原上的鲜卑人和东北的公孙渊。
  鲜卑人之所以能成为曹魏心腹大患,主要还是因为曹操攻灭袁绍的时候过于残暴,导致十几万户河北人逃入草原,等于是让鲜卑在技术上升级了。
  及绍子尚败,奔蹋顿。时,幽、冀吏人奔乌桓者十万余户,尚欲凭其兵力,复图中国…中国人多亡叛归之,教作兵器铠楯,颇学文字。
  而东北地区的公孙渊也不可小觑,司马懿平定公孙渊时,收人口90多万户,和蜀汉官方登记在册的人口相同。
  而公孙渊和鲜卑的隐患是什么时候解除的呢?
  公元238年,公孙渊父子被司马懿斩杀,鲜卑可汗柯比能被杀,鲜卑大乱互相攻杀,这才使得曹魏北部边防压力大减,差不多多出了十万步骑这个样子。
  而此时诸葛亮已经去世4年了。
  换言之,诸葛亮执政蜀汉时,虽然曹魏地盘大,总兵力多,但是曹魏地盘残破,四面皆敌,真正能用来对付蜀汉的兵力很少。
  大家可以看看《三国志》,诸葛亮每次率军北伐,曹魏都要从洛阳附近抽调援军去支援关中,可见当时诸葛亮北伐时,曹魏兵力也非常紧张。
  综合而论,在公元238年之前,诸葛亮北伐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相反,如果诸葛亮什么都不做,只要等曹魏休养生息20年,以曹魏的体量,压都压死蜀汉了。
  如果从公元220年曹丕正式建立魏朝取代汉朝开始算起,到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魏朝建立晋朝为止,曹魏政权总共存在了45年时间,在这45年中,曹丕有三次主动攻打东吴,两次都没有正式开战,只是对峙,曹丕去世之后,在曹睿当政期间,主动进攻仅有一次,就是司马懿平定辽东的战役,为何三国之中最强大的曹魏政权,一直在执行防守的战略。
  相对于曹魏而言,孙权主动进攻曹魏的次数,都比曹魏进攻孙权的次数多,孙权在世时主动进攻曹魏的次数一共有四次,分别是:
  226年,曹丕去世后,孙权趁乱攻打曹魏。
  228年,石亭之战中,孙权主动进攻曹魏。
  234年,诸葛亮去世的同年,孙权主动攻打合肥。
  241年,孙权三路大军分别攻打淮南、六安、樊城。
  魏蜀吴三国力量对比
  而在曹丕称帝前,孙权主动进攻曹魏的战争就更多了,蜀汉政权也是如此,诸葛亮就有6年5次北伐,次次压着曹魏打,司马懿只能保守地防守,不敢主动出击,就连诸葛亮去世之后,司马懿准备率军主动攻打蜀汉 ,也被曹睿阻止,为什么曹魏的战略如此保守?
  事实上,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曹魏的政权的战略就开始变得保守了,当曹操在公元215年拿下汉中张鲁后,居然放弃了继续率军南下攻打益州的建议,反而还说出"得陇岂能望蜀"这样的话来,让人感叹雄心壮志的曹操也不是当年的那个统一北方、敢于冒险远征乌桓的曹操了。
  曹操的晚年更是在一系列的战争中,穷于防守,从公元217年刘备发动汉中之战时,曹操一直是被动应战,刘备用了2年时间击杀了夏侯渊,在汉中之战中打败了刘备,之后,刘备派出刘封、孟达攻打上庸三郡,并成功占领,派出关羽北伐襄樊,关羽一时之间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擒于禁、斩庞德、俘虏三万精锐曹军,曹操差一点就要迁都以避关羽锋芒了。
  曹操暮年
  曹魏的实力明明强于东吴+蜀汉的总和,为什么如此被动,而且被动的战略一直延续到了曹睿时代?
  虽然曹操、曹丕、曹睿三代领导人的战略有些不同的,但是他们所面临问题是大同小异的,也就是这些问题导致实力最强大的曹魏反而一直采取保守的战略,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政权内部原因
  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就把优先统一天下的战略,更改为政治夺权+军事攻伐的双重手段,以政治夺权为主,以军事攻伐为辅,主要目的就是世袭权力和改朝换代,曹操从丞相的官职一路升为魏公、魏王,建立了自己独立的政权班子、宗庙社稷、独立王国,这明摆就是要改朝换代,几百年的大汉政权,谁都明白要结束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曹魏的内部也存在了相当多忠于汉朝的人,这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副作用,只要大汉天子存在一天,就会有人忠于汉朝,就连荀彧这样跟随曹操十几年的人,也因为反对曹操称魏公而在政治上分道扬镳,更何况其他人了。
  曹丕称帝
  所以曹操在外征战,不能长时间远离政治中枢,他担心朝中有人反对他,但这些反对他的人,也没有在脸上表露出来,更何况明枪易碰,暗箭难防,就连法正都看出来曹操必有内患,这就是曹操的内患,所以曹操晚年不断有内部的叛乱事件发生,比如魏讽谋反案、太医令吉本谋反案等等,这些事情让曹操变得保守。
  而曹丕时代的保守则与曹操时代有些不一样,从两汉到魏晋时期,是中国士族发展的黄金期,从地方到中央士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们掌控经济、人口、舆论、政治、用人权等等,曹操时代对士族是既打压又任用,因为曹操有手腕和能力,但是曹丕比不上曹操,对于崛起的士族,只能采取与之合作的手段,九品中正制是一个双方的妥协,曹丕时代尚能控制大局。
  但是曹丕总共在位只有6年时间,大多数时间用来处理内部政权改朝换代的问题,能用来征伐的时间太少了,也无法成事,再加上夷陵之战期间,曹丕选择了观望,没有听取刘晔正确的意思,导致错失统一的大好时机。
  曹睿
  到了曹睿时代,曹魏内部的人才开始凋零,曹操时期的人才陆续去世,曹睿一即位,孙权就趁曹魏政权交接之际北伐,但被挫败,紧接着就是诸葛亮开始北伐,诸葛亮前后北伐五次,用时6年,等到诸葛亮去世,曹睿就开始大兴土木,曹睿从公元226年即位,到诸葛亮去世前,一直疲于应付来自孙权和诸葛亮的军事进攻,等到诸葛亮去世,曹睿就开始放松享乐。
  还拒绝了司马懿攻蜀的建议,也是浪费了一次机会,虽然不敢说灭蜀,但是主动进攻也能占一点便宜,只能说司马懿与曹睿的出发点不一样,或者说后期的曹睿缺少进取之心。
  曹操、曹丕、曹睿三人都持保守的战略,与他们政权内部及个人有着很大的关系。
  二、外敌太多
  曹魏政权是三国时期实力最强的,正因为他强,所以他是所有势力眼中最大的敌人,南方的蜀汉与东吴联合起来对抗曹魏,这是曹魏两个最强大的敌人,曹魏用来防备蜀汉与东吴的兵力超过了曹魏总兵力的一半以上。
  三国鼎立图
  曹魏与东吴有着几千公里的边境线,从中部的襄阳一直到东部的扬州入海口都是双方的战线,双方都需要投入极多的军事力量来维持边境安全,就是一个东吴,就消耗了曹魏40%的国防力量,而蜀汉政权至少也消耗了曹魏20%的国防力量。
  曹操时代,曹魏的敌人有东吴、蜀汉、西北边境的乌桓、鲜卑、匈奴,再加上时叛时降的辽东公孙氏割据政权,218年,乌桓造反,曹操命令曹彰率军讨伐,当时刘备正在汉中与夏侯渊对战,孙权因为出于夺取荆州的目的暂时与曹魏联姻,即使如此,曹操也是腹背受敌,在与刘备的战争中屡次落于下风,就是因为外敌太多的原因。
  孙权虽然暂时与曹操联姻,但在政治人物眼中,那不过就是个权宜之计,仍然是需要防备的,曹操也不可能把防备孙权的兵力调走,仍然要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直到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被杀,曹操才解救了政权晚年的危机,可这个时候曹操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孙权、曹操、刘备
  曹丕时代,解除了政权内部半独立势力臧霸,但面临的各方压力并不比曹操时代小多少,曹魏虽强,但同时也要避免两线作战,曹丕在位期间,主要把东吴作为对手,蜀汉根本没有放在眼中,因为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之后,蜀汉逐渐衰弱了,而诸葛亮这个时候并不出名,不像后来北伐一样,名震天下,曹丕当了6年皇帝也去世了。
  曹睿时代,先是孙权北伐,接着诸葛亮北伐,一直维持了8年时间,等到诸葛亮去世之后,曹睿才松了一口气,事实上,曹睿时代是曹魏外敌最弱的时期,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暂时没有北伐,孙权北伐也显得孤掌难鸣,再加上曹魏又刺杀了鲜卑首领轲比能,阻止了鲜卑势力的统一,让鲜卑再次陷入混乱,暂时解除威胁。
  曹睿还命令司马懿北征辽东,消灭了割据辽东几十年的公孙氏政权,解除了北方威胁,南北方威胁都不足以让曹魏感受威胁,所以曹睿开始大兴土木享乐起来,结果没几年就去世了,外敌太多是曹魏一直持保守战略的原因之一。
  诸葛亮北伐
  三、地理因素
  曹魏在南方的两大敌人蜀汉与东吴,都存在天险,导致讨伐的难度很大,东吴的天险是长江,曹魏是北方人,不擅长水战,想要灭亡东吴,必须训练、培养水军,同时还要建造足够多的战船,这需要很长时间,就是后来晋灭吴,也是准备了十几年才灭亡东吴。
  同样的道理,蜀汉有秦岭天险,当年曹操在汉中之战败过刘备的主要原因就是秦岭非常难运输物资,导致曹操粮食不足,是不方便运输,这也是后来诸葛亮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曹魏想要攻打蜀汉,既然担心东吴的反扑,还要设法解决越过秦岭的运输,难度也比较大。
  所以曹魏必须发展实力,因为曹魏与东吴和蜀汉的量级是不一样的,曹魏实力大于东吴+蜀汉的总和,如果三方都休养生息,曹魏将来的实力差距将与东吴、蜀汉越来越大,时间是站在曹魏这一边的,不打仗对曹魏有利,所以曹魏不愿意主动进攻,风险太大。
  蜀汉之所以一直不断地主动进攻曹魏,这是因为蜀汉的国号是汉,他存在的根本原因和法理就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蜀汉只有不断地进攻曹魏,才能达到这个目标,或者他们只是为了满足当初的理想,刘备和诸葛亮统一天下的理想,也仅仅是理想而已。
  魏国并不是没打,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对付辽东和塞外去了。
  一来蜀、吴都是不好啃的硬骨头,硌牙。
  二来魏国也有自己的扩张方向,好比诸葛亮七擒孟获,吴国出海琉球抓野人一样,总不能光找南边耗着吧?
  早期蜀汉与吴国的策略就是唇亡齿冷,联盟扛曹,一场赤壁之战烧出了三分天下。
  但这也让曹老板稍微放了点心,为什么呢?
  因为刘备已经给封进蜀地和汉中了,这地方看着好,却没有什么战略突出方向。
  要不然当年灭秦后刘邦给封为汉王,刘邦怎么会怄得斗鸡呢,连韩信都觉得这地方没搞头要逃跑!
  所以,蜀汉一有空就从汉中往外拱,越打越来劲,只要能打出去,马超就能又拉出一帮旧部和少数民族大军。
  曹魏兵力有点不够,专注长安吧,许昌、洛阳危险,毕竟孙刘联盟,关羽占着荆州,东吴也不断的北上,都打到合肥了。
  万幸的是,东吴这帮战五渣还真有点离开水面就不会打仗的意思,围着合肥杠了5次,硬是没能打开突破口。
  关羽的荆州部队倒是生猛的不得了,一会儿围攻曹仁,一会儿水淹于禁,揪着庞德就剁,威震华夏。
  曹老板头痛的要命,许昌里面还装着汉帝呢,如果关羽把樊城拿下了,东吴再跟着出兵,曹魏就只能迁都撤到黄河以北去了,可能连淮南都守不住。
  所以,当时的局势对曹魏来说还真是不容易,整个战略局势都对己方不利,根本没有功夫反击。
  这时司马懿帮曹操分析了下,大意是:"于禁打输不算什么,只是战场胜负罢了,暂时还威胁不到国家的战略平衡,为这点事儿就迁都,别说地方守不住,还会示敌以弱,让对方更来劲,导致军心不稳。"
  他给曹操点了个新战略——刘备和孙权只是个表面上的老铁,背地里X你妹的事情没少做,再加上现在关羽这么嘚瑟,孙权眼睛不红?指不定又砍了多少桌子角呢!
  所以,不如挑拨两边的关系,动用一些外交关系,让孙权去给刘备扯后腿。
  曹操一听,妙哇!这孙狗子打魏国从没讨到好,怂恿他打刘备占荆州肯定来劲!好计!立即执行!
  于是,正当关羽打樊城打的正起劲的时候,目光短浅的东吴派出吕蒙,搞了个白衣渡江,把关羽后路给扒了。
  眨眼间荆襄攻防易手,关羽走了麦城,东吴和季汉打得头破血流,顺带还莫名其妙折了个张飞。
  刘备其实也没丧失理智,与演义不同,他就拉了5万人去找孙权算账,结果一进江南水泽就不行了,迟迟打不过秭归一线,硬是从221年7月耗到222年6月。(顺带说一句,曹操220年3月就已经死了,与关羽同一年)
  39岁陆逊大战63岁刘备,刘老板开头很谨慎,陆逊也很怂,双方最后都耗不住了才出来打了个决战,刘备带着本阵打输了,扔下马良黄权等人撒腿就跑,结果马良被杀,黄权投降了曹魏。
  夷陵之战和之前的荆州之战耗光了蜀汉的本钱,也彻底搞坏了两家的关系,更将蜀汉的荆州给砍了,彻底将之变成了关门待打之狗。
  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诸葛亮不计代价的狂攻,不打出去占领关中就没有战略上的出路,更要以攻代守,防止战略被动。
  曹丕时代,三国鼎立局面已经形成了。
  东吴防守荆州之后,进一步摊薄了兵力,反过来还要防御南下的曹魏。
  蜀汉则被困死在贫瘠的四川盆地,始终发展不起来,只能依靠地形优势与曹魏拉锯。
  能玩出的那些计策,比如暗度陈仓什么的,在汉朝还没建立的时候就已经让刘邦给使绝了,也就魏延才把这些烂点子当回事儿。
  这就形成了曹魏一推二的局面,牢牢把控了战略主动权。
  但曹丕也不敢随意打二国,他急于称帝和稳固政权,根本没闲心管开疆拓土。
  魏文帝在226年死去,皇位传给了他和甄皇后的儿子魏明帝曹叡。(诸葛亮在228年开始了第一、二次北伐。)
  魏明帝走上了另一条开疆拓土之路,他让司马懿带兵平灭了辽东公孙家。
  辽东公孙,是辽东太守公孙度治下的土地,但他们对曹魏时降时叛,如同滚刀肉一样。
  曹魏有心灭掉公孙,但蜀国、吴国才是核心问题,也就暂时只能任由公孙坐大。
  像当时诸葛亮北伐,围攻陈仓,魏军前边打着呢,后边公孙渊杀了公孙恭夺太守位,为了维稳,曹魏也只能忍了。
  公孙渊对曹魏更加不逊,拉着鲜卑高句丽等骚扰中原,势力也越来越大,因此明帝让司马懿带兵平灭辽东公孙。
  当时东吴还相当超前的组建了庞大的海军,一边去沿海岛屿捉野人补充人口,一边沿着海岸线航行到辽东,与公孙家勾连,计划夹攻曹魏。
  司马懿带兵很快就攻入了辽东,杀得人头滚滚,公孙渊此时又找孙权求助,孙权也再度准备了大型的船队救援,实则趁火打劫。
  当吴国的水军抵达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已经被曹魏三光政策了一遍的辽东,是半点油水都没有了。
  魏明帝239年去世,诸葛亮也早在234年去世,孙权想继续勾连高句丽,但未能成功,在252年去世。
  魏明帝后的魏国陷入了混乱的政治局面,因此还是没法集中兵力进攻孙、刘。原因嘛咱都知道,老司马家坐不住了。
  诸葛亮死后,蜀国在姜维的带领下继续反攻大业,但战役规模是越打越小。
  姜维相信自己能够打出去,然后拉拢羌人胡人一起消灭魏国。他的北伐也打赢了不少胜仗,大胜两次,小胜三次,打平四次,大小败各一次。
  连年北伐虽然抵挡住了魏国的进攻,也逐渐让蜀汉看到了一丝希望,却也消耗了大量的财富、人口,蜀国朝廷越来越多的人反对姜维的北伐,致使姜维以屯田避祸。
  之后的历史我们也看到了,司马昭伐蜀,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大军很快就从险道入川,没多久邓艾就偷袭成都,终结了蜀汉的一切。
  其实三国打到现在,也真的没什么好打了,穷的穷,废的废,全都气喘吁吁。
  280年,晋武帝派王浚、杜预出征,渡江而过,顺利的灭亡了东吴。
  曹魏北面要防备公孙渊,鲜卑的轲比能。东南则防备东吴,西南防备蜀汉。蜀吴两国战略合作,自夷陵之战后,互相不再攻伐,可以全力与魏国对峙。而蜀国又易守难攻。曹丕和曹叡时期两次伐吴,但是失败了。在没有绝对的实力之前,贸然出击,可能会受到两国的夹击。
  刘备刚去世的时候,蜀汉也没有大规模军事行动。轲比能闹了曹魏十几年才被刺杀,后司马懿平了公孙渊。这些都做完了,才为后来魏伐蜀奠定了基础。曹真和司马懿也伐过蜀,但是失败了。因为诸葛亮北伐次数太多,连续不断地北伐,让后人觉得曹魏都没怎么出击,其实只是忽略了罢了,不过次数确实也是较少。
  诸葛亮北伐总想着拉上东吴,孙权也响应过,所以曹魏是两面开战。只不过诸葛亮进军太快,孙权没跟上。孙权最后一次响应诸葛亮北伐,出兵攻打合肥,但是有满宠的防守,仍然没有攻下。曹魏一家对抗两家,北面还有敌人要防备,兵力再多,也比较分散。集中兵力南下是有风险的。
  曹爽伐蜀的时候,被王平打败。曹魏不是不主动进攻,而是前期都失败了。蜀国频繁进攻是以攻代守。不然以蜀国的国力和地盘早晚会被灭的。同时也是转移矛盾,一致对外,蜀汉内部其实并不安稳,有着各派势力。诸葛亮的意图是即使不能灭魏,多拿下一些地盘也是好的。
  同时还有天灾的影响,魏国连年水旱,伐吴又失败,需要休养生息。曹丕后来也责备自己穷兵黩武,开始休养生息。曹叡时期多线作战,曹叡本人又大兴土木,对国力消耗很大。一旦打仗,人口消耗就会很大,并且伐吴,伐蜀又失败,没有收益。结果就成了积极防御反倒可以消耗吴蜀。谁打谁也打不赢,谁先进攻谁吃亏。
  当时经济重心还没南移,北方的人口,土地,粮食产量,经济,整体实力强于南方。蜀国和吴国要是不主动侵扰魏国,魏国只会更快地积攒实力,打一打还能消耗一下魏国。还有打赢的几率。老二和老三联合起来揍老大,老大虽然厉害,但是没有直接灭老二老三的实力,所以老大要谨慎,多积攒实力再出击。时间越长,对魏国就越有利,魏国只要休养生息就好。魏国休养生息,蜀国频繁进攻,都是最适合自己的策略。事实证明,曹魏和继承了曹魏的西晋最终夺取天下,其实若没有意外,天下的归属早就注定了。
  题主说错了,魏国主动进攻非常多。
  题主之所以这样认为,完全是因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热闹得很,而魏国只是龟缩在关中和陇西被动挨打,直到最后钟会邓艾雄起了一把,把蜀国灭了。
  其实这仅仅是小说而已,真实的历史上,魏国主动进攻的次数要远比蜀国和吴国多。
  下面我们详细说说。魏文帝曹丕时期。
  1.       消除割据
  曹操统一北方后,其实北方还有两个割据势力:青、徐一带存在着以臧霸、孙观等为首的割据势力,
  他们只是名义上归顺曹操,却拥有独立的地盘和兵力,曹操暂时无力征服他们,只能高官厚禄加以笼络。
  曹丕即位后,假借征讨东吴,率军南下,趁机解除了二人的兵权,北方真正归于统一。
  2.       大破蜀国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招降蜀汉宜都太守孟达,并打败刘备义子刘封,占领上庸三郡。
  3.       三征吴国
  曹丕当魏王时,下令烧毁并放弃襄阳、樊城,孙权趁机派人占领。
  曹丕称帝后,发觉孙权擅自攻占襄阳,觉得这里是战略要地,于是派曹仁、徐晃重新夺回。
  曹丕封封孙权为吴王,要求他送太子当人质,遭到了孙权拒绝。
  曹丕大怒,222年他发动30万三路大军伐吴,主力部队围攻江陵,初有胜利,但后期疫病流行,中路军被吴军击败。此时孙权趁机遣使讲和,曹丕就坡下驴,下令撤军。
  黄初五年(224年)七月,曹丕再次率领大军南征吴国。
  当曹丕由广陵抵达长江后,东吴水军严阵以待,曹丕感慨魏军都是陆军,无法战胜吴国水军,于是退兵回朝。
  黄初六年(225年)三月,曹丕再次御驾亲征,他这次训练了"舟师"征吴。
  魏军声势极为浩大。"兵有十余万,旌旗弥数百里",。
  但吴军的固守广陵下,魏军屡攻不下,又遇到天寒,河流结冰,魏军的战船不能进入长江,曹丕感叹地说:"固天所以隔南北也!"下令撤军。
  曹丕第三次发兵征讨东吴再次无功而返。
  次年,曹丕病逝。
  魏明帝曹叡
  他登记后,蜀国、吴国和鲜卑趁机对魏国发动进攻。
  226年八月孙权攻江夏和襄阳、234年攻合肥;
  227年孟达反叛。
  诸葛亮五次进攻曹魏、,一直到234年病死才告一段落。
  明帝派兵抵御,成功化解了这些危机。
  不过,这都是反守反击,而不是主动进攻。
  他在位期间主动进攻只有一次。
  237年,割据辽东的公孙渊造反,自立为燕王。明帝令司马懿攻辽东,大破燕军,杀公孙渊,将辽东纳入版图之中。曹芳、曹髦、曹奂三个傀儡皇帝,军政大权都操控在曹爽和司马家。
  正始五年(244年),曹芳诏令曹爽率兵伐蜀,结果无功而返。
  正始七年(246年),曹魏幽州刺史毌丘俭讨伐高句骊、濊貊,均获胜。
  嘉平四年(252年),曹魏派军征讨吴国,但被击败。
  263年曹魏大将邓艾和锺会伐蜀汉,蜀汉灭亡。
  从以上记载来看,曹魏主动进攻的次数非常多。
  我们常说的三国,大概自184年开始,结束于263年,中间间隔差不多80年,往小的说,自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开始,也过了36年,36年间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一个毛头小子从年轻小伙打到满胡子白发,不累吗?连连征战,不需要休养生息吗?魏国深喑此道,自当知道要恢复元气,他底子厚,不需要快速解决战斗,也还耗得起,蜀国则不一样,大家都停下来休养生息,虽然都越来越强,但是面积和人口基数摆在那里,蜀国的国力增幅将大幅低于魏国的国力增幅,可是有办法吗,没办法,只能不断尝试,然后不断失败。战争,打的是国力。
  魏国的国力如何,北面大幅土地,人口幅员辽阔,人口、政治、技术、经济和文化大城市如洛阳、许昌、长安都在魏国手里,征战所需的兵马、矿山产地也几乎在魏国手里,魏国啥都不缺,自然不急于南下攻打吴国和蜀国。
  吴国和蜀国国力自不多说。
  不信,咱们仔细想一想魏国的城市我们能说出来多少,而蜀国,是不是只记得成都?吴国,是不是只记得建业?
  战争,不能竭泽而渔。
  战争不是过家家,打仗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要考虑粮草、考虑兵员补充、考虑兵器制造、考虑人才将才、考虑士兵战斗力、考虑天气、考虑民意等等,从184年黄巾之乱开始,各路军阀就开始打打打,可你们爱打,老百姓不喜欢啊,要被征丁、又要赋税、还时不时有被散兵虐杀的危险,于是乎,你们打,我就走,战争时期的兵力折损和人口流动可是大事,兵力没了就要征兵,连人口都没了还哪来的兵呢?
  再者,打了那么多年,累不累?年少轻狂想征战沙场可以理解,可是年年征战,任谁都会厌战,士兵会思乡。
  为啥我国年年都有休渔期,因为要让鱼苗有时间生长,休渔期结束了才有鱼抓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给人活路了,人都打光了、跑完了,咋继续打呢?
  同时,魏国北边还有外族侵扰,咋能左右开弓乱招呼呢?
  因此,魏国不整天打,是有深知韬光养晦的道理的。
  战争,不能完全遵从个人意志。
  刘备用孔明的策略,达成三国鼎立。
  但刘备却始终不忘匡扶汉室,虽然其志可嘉,但是终归有点不合实际。
  不仅如此,他托孤白帝城,还顺带框死了孔明,要他继承遗志。
  孔明虽然深知蜀国实力,但是先帝托孤,必报其志,自此之后多次北伐,对魏国发动五次战争,历时7年,虽然取得了小成绩,但是魏国的国力仍然无法撼动。234年,绝命于五丈原,一代巨星就此陨落。
  以孔明的政治智慧,他不可能不知道不打会被拖死、打了也不会有更好的结果,他所做的更多的为了完成先帝的遗愿,延续蜀国的生存时间。
  但是,个人认为,以一国存亡为赌注去完成个人的意志,未免在政治上显得有些幼稚。
  而后的姜维,同样也是完成个人遗志,多次伐魏,自不多说。
  如果蜀国休养生息,与魏国停战,建立经济联系,互通有无,或许历史会由此改变。

他与蒋介石拍案对骂,蒋介石怒打他两耳光,他一脚踹在老蒋肚子上刘文典是中国的文史学泰斗,也参加了早期的革命工作。后来刘文典在安徽大学担任校长期间,他的几个学生因为年轻气盛犯了一些错误,被蒋介石给予了很严苛的惩罚。刘文典作为校长不免要为自己的学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续I5)毛主席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主席说这个敌人的基础是虚弱的,它的内部分崩离析,它脱离人民,它有无法解脱的经济危机。因此,它能夠被我们战胜的。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借以行凶1970年因一句气话,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最终结局如何?千里共婵娟文丨小纪编辑丨史纪古今美丽爱情故事时常发生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新中国成立天安门广场自清末开始动乱不止,经过漫长的动乱,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美人心计中的代王后刘恒后成为西汉王的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汉大清帝王,被埋了清朝大清摄政王多尔衮死后一个月,少年皇帝顺治终于夺下了被封禁数年的皇权,成为真正的天子。随后,在孝庄太后的安排下,顺治领着一队人马,踏上了亲政后的第一次狩猎之旅。与以往不同,这次狩梦里会张良之文天祥南宋灭亡梦里会张良之文天祥,南宋灭亡。书接上回。继续与张良先生的交流。张良先生,秦汉时期天下第一谋士。我问,南宋两大爱国IP,岳飞与文天祥,谁更胜一筹?他说,岳飞民间基础好,文天祥官方基础隋炀帝杨广夺取宣华夫人604年,太子杨广深夜偷偷闯进了父皇的寝宫,竟然一把搂住了,正在脱衣服的宣华夫人,宣华夫人吓道我可是你父皇的妃子谁知杨广一点都不害怕,还说怕什么,我可是太子,好好伺候我杨广松开了手中共一大在7月23日召开,为何建党节却是7月1日?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的,当时参加大会的代表总共13人,也正是此次会议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但是,明明是7月23日召开的一大,为何党的生日却是管鲍之交成就春秋第一相管仲的背后另有隐情管仲本是春秋时期的登封王上(颍上)人,他有一个从小就在一起的好朋友,也是老乡,叫鲍叔牙。起初二人合伙做点买卖,因为管仲家境贫寒就出资少些,鲍叔牙出资多些。生意做得还不错,可是有人发从苏共解散看中共成功之道2021年对娱乐圈来说是口诛币罚之年,对历史圈来说,苏联解体苏共解散亦是绕不开的热词。许多名家大家专家围绕苏联解体苏共解散作了许多丰厚的研究,笔者不子论述。但细究历史,却有许多吊诡孙策之死一桩令人毛骨悚然的奇案,到底是谁在搞鬼?孙策遇袭身亡堪称是三国演义中最诡异最无解的事情了。自古以来研究此事的人很多,众说纷纭,但没有一个说法令人完全信服,可以说这桩案已成千古之谜。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此案的前因后果。
日本错过大庆油田,冥冥中自有天定有哪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真实故事今天讲一个天佑中华的故事。在中国,最著名的油田就是大庆油田,不仅仅因为大庆精神,还因为其摘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当日本人听闻这个消息,他们先是深深的震惊一片冰心在玉壶(三)欧敏整理南委处于危险之中,在狱中的谢育才心急如焚。谢育才多次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带信给南委书记方方,告知自己被捕的情况,并曾秘密写信给周恩来,都未能成功。此路不通,只能越狱了第一次试图100多万一套的硬币如今都在谁手里?反正我是没见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曾设计过几类硬币,但特殊原因,都未能最终发行,如今最便宜的也在20万元以上,让我们来欣赏一下。1969年毛泽东头像硬币毛主席一生之中,从未同意让他的头像上人民恭亲王奕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奕作为咸丰的弟弟,道光皇帝的儿子,本来是有机会做皇帝的,不过最终他输给了自己的弟弟。而身为恭亲王的他,时而受到重视,时而又被废。咸丰死后,奕联合慈禧等人发动了辛酉政变,除掉了八大臣周佛海之子周幼海,倾尽家财支持革命,临终哀叹父亲作孽太多在汪伪政权的数名大汉奸中,只有周佛海之子周幼海,与父亲背道而驰,积极投身革命。周幼海的一生要从与妻子施丹苹相识开始讲起,周幼海原本是一个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而施丹苹则是上海有名的交1951年,河南一市委书记想当省委书记,主席开除党籍永不录用1951年的一天,正在办公室批示文件的毛主席收到了一封来自河南的信,是来自一位革命时期名叫戴季英的老同志,他向毛主席提了一个要求。毛主席看完信后大为恼火,直接下令将戴季英开除党籍永游牧民族狼性的代表蒙古族对其他民族的影响蒙古帝国时期的对外征伐就是一个民族的大迁移大融合的过程。蒙古帝国征服消灭西辽西夏金朝以及南宋,从蒙古高原到东欧平原到伊朗高原,在这个数万公里的长廊生存着许多游牧民族农耕民族。这些民华夏民族是从哪里来的?孟子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尚书笺夏,中国也。始自西夷,及于内地。就是说,夏朝来自西夷。但这并不指代所有中国人,华夏民族众多,有从各个地方来的,也有原住民。不过影响力而言,夏人胜于其游牧民族狼性的代表蒙古族的制度经济制度。蒙古族的经济基础是牧业和捕猎,主业是畜牧,靠放牧牛羊生存,副业是打猎,男人负责对外征伐抵御外敌,女人负责放牧牛羊照顾家庭,蒙古族女人为蒙古族提供了食物的来源和养育着后代子听说炎帝是羌族,那炎黄子孙指的是汉族还是56个民族?首先要搞清楚民族的概念,因为人是群居动物,一大群人聚居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文化,风俗,语言等等有区别其他人群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民族。在远古时期,中国这块大陆主要有三个大的人群,一是他曾是黑龙江省委书记,后官至副国级,女儿很出色,享受国家补贴今年是建党100周年,随着电视剧觉醒年代的成功热播,让人们回到了那个国家被帝国主义侵略动荡不安的年代。为了救国,此时涌现出多位有志青年,他们一腔热血,不惧艰险,在国家面对重大危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