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川军是个怎样的队伍?

  顾名思义,川军就是川渝的军队。
  当年的川渝军队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派系众多,自支持同盟会的熊克武联盟被北洋军打败,开启川军内战,到刘湘击败刘文辉,大体统一四川为止。前前后后,川渝存在过的的大小军阀加起来,有四十多个之巨。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一个人能准确无误的把当年川系军阀的割据图给描绘出来。
  四川军阀割据图(并不准确)
  二是比较团结。虽然川渝军阀多,且派系之间矛盾很大,但川军内战从来都不是以打死对方为目的。绝大多数情况下,打赢的一方不仅不会赶尽杀绝,反而还会帮失败者找台阶下。因为当两支川军在"激战"的同时,双方的长官有可能正在十里之外的茶馆里切磋麻将或是吃麻辣火锅。
  也正是由于有这个感情基础,因而往往当外部势力闯进四川时,川军可以立即停战,专心一致对付外敌。比如当年红军入川,中央军入川时。川军都还算是比较团结的。
  可以说,当年川军对外的态度,就是不管您是哪里来的爷,您去哪都可以,请便。只要别常驻四川就行。
  再还有一点。因为打仗不下死手,所以川军混战的强度一般都不大。很多情况下,都是军队在前线打着玩,放空枪也很常见。一些闲的无聊的老百姓还会一旁观战。就像看戏一样,贼特么来劲。
  川军的第三个特点是身经百战。这里没有调侃的意思,真的是身经百战。
  因为从1913年熊克武讨袁之役开始,川渝几乎是年年都有混战。
  历史上比较大规模的混战有如下十三次。
  一、1915 1916年,护国军与北洋系在川渝大打一通。川渝军阀分为两派,分别支持护国军和北洋系。最后,四川被滇黔军阀所控制。四川军阀没有胜利者,都给外省军阀当了孙子。
  二、1917年,滇黔军阀压迫四川人,也压迫本地军阀。尤其是滇军要裁减川军编制,激起了川内实力派不满。于是,本土军阀便与滇黔军阀大战了一场。最后,川军武备系的老大刘存厚成为胜利者,出任四川督军。
  PS:川军有九人团、武备系、保定系、实业团系、军官系等几个主要派系。
  三、1918年,由于刘存厚亲北洋政府,这导致亲国民党的熊克武对其很不满。于是,熊克武联络滇军,杀回四川,赶跑了刘存厚。
  值得一提的是,熊克武当时实力不足,为了招揽人心,他以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名义,将川渝划为若干防区,委派由他任命的各师师长到各防区自主发展。这些师长有征税、征兵、征粮饷等特权。相当于古代历史上的节度使。实质就是土皇帝。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年川渝军阀会有如此之多,且各个都还有混战资本的原因。
  时任四川靖国军总司令的熊克武
  四、1920年,由于滇军意图吞并川军,熊克武与滇军闹掰,双方大战一场,熊战败。为了不使川军被吞并,熊克武选择与刘存厚和解。后来两人联手,打跑了滇军。但因为两人积怨太深,没有外敌后,两派人立马就翻脸了。最终熊克武打败刘存厚,出任四川省督军。而刘则退出一线军阀行列。
  五、1921年,湖北督军王占元下野,再加之张作霖入关,威胁直系的后方。湖北出现了罕见的统治真空。熊克武派小弟刘湘趁机率大军出川,意欲控制湖北。后来吴佩孚是亲自抵达宜昌督战,才打跑了刘湘。
  六、1922,刘湘见羽翼丰满,便联合杨森对大哥熊克武倒戈一击。但没想到杨森就是个纯傻叉,他在刘湘还没完成战备的情况下就提前对熊克武下手。结果熊部一个反击,杨森就被打得全军覆没,宣布投靠吴佩孚。而刘湘则无奈宣布下野。
  七、1923 1924年,熊克武内部因利益分配不均,再一次内斗。吴佩孚见机,便出钱支持杨森,同时还找到刘存厚,支持他们一起倒熊。后来吴佩孚再次亲率大军赶到宜昌督战,并电请刘湘出山协助。二刘加杨森,背后还有强大的直系助战,熊克武无奈,只得宣布下野。退出川内一线军阀行列。
  八、1925年,奉系控制北京政府。刘湘暗中联络张作霖、段祺瑞,请他们搞走杨森。张段认为杨森亲吴佩孚,是个大患,便以中央的名义调杨森到北京任职。杨森不傻,知道这一去必然是被软禁,于是他就不去。但他不去,又违抗了中央命令。因而刘湘便抓着这个把柄,联合贵州军阀猛攻杨森,最终把杨森赶下野。
  九、1926年,由于贵州军阀与刘湘因为利益闹掰,于是两拨人火拼,打成僵局。川军中的二线军阀邓锡侯、田颂尧等人为了破局便电邀杨森回重庆主持大局。刘湘见自己势单力薄,赶不走黔军,便也同意和杨森宣布和解。最终刘杨联手,赶走了黔军。
  十、1927年,川军集体投靠国民政府,并加入国民党。杨森、刘湘、赖心辉、刘文辉等七人均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军长。但没过多久,国民政府就分裂了。蒋介石为了搞垮武汉国民政府,就电令杨森攻打宜昌。结果杨森被叶挺打得惨败亏输。
  十一、1928年,吴佩孚逃到重庆避难,得到杨森庇护。刘湘、赖心辉、范绍曾、吴行光等人为了不被杨森那个猪头牵连,便组成联军打垮了杨森。之后,刘湘奉蒋介石的命令在四川主持裁军。赖心辉、李家钰等人为保住地盘,便联合杨森一起倒刘。但刘湘如战神附体,把他们一锅端了。
  十二、1929 1930年,李家钰、杨森等人见惹不起刘湘,便又一次联合,准备在刘湘堂叔刘文辉身上找回场子。结果他们又被刘文辉打的丢盔弃甲。到这里为止,四川除刘湘和刘文辉外,其余的中小军阀都不成气候。
  中为刘湘,右为刘文辉
  十三、1931 1933年,刘湘与刘文辉各自寻找后台。刘湘找到了蒋介石,刘文辉则找到了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人。后来蒋介石打赢中原大战,刘文辉失去靠山。刘湘则在蒋介石支持下,与刘文辉决战。
  这一战是川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混战,最终刘文辉战败。但刘湘顾念到叔侄之情分,没有赶尽杀绝。他把川西南的雅安、荥经、天全等县划给刘文辉,让其在西康割据。而刘湘则占有川东、川南、川西地区,统治八十余县,手握二十余万大军,登上了四川霸主的宝座,从而结束了长达近二十年的川渝军阀混战史。
  从川军混战史可以明显看出,说川军是身经百战,一点毛病也没有。别的省份多多少少都还有休战的时候,唯独川渝内战是一刻都没有消停过。可谓是年年打,月月打。
  虽说受客观限制,川军的战术技巧和武器装备不怎么样,但相对而言,川军在战场上临战经验是很丰富的。比如在抗日战场上,川军掉链子的情况不多见。
  说到抗战,就不得不说川军的另一个特点。
  非常的爱国,非常的有民族大义精神。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很多军阀都咒着蒋介石死,比如山东的韩复渠就公开的宣称蒋介石应该被处死蒋介石。其实这些咒骂蒋介石的行为,都很短视。当时刘湘是少有的坚持拥护蒋介石,且支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地方大佬。
  到了1937年,蒋介石为了控制大西南,逼刘湘裁军,意欲剥夺他四川王的身份。刘湘对此没有意见(主要是不敢有意见),表面上也是举手表示支持,不与蒋介石翻脸。
  只不过就在川军裁军会议的第二天,卢沟桥事变就爆发了。而既然日本人打进来了,川军自然也就不合适再裁军了。
  后来,刘湘从民族大义出发,号召川军出川打小日本,他本人也带头出川,最后病死在了武汉,没有死在四川老家。也算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承诺。
  虽说刘湘其实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但不管怎么说,他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了不起了。
  至于其它川中大佬的爱国精神,那更是毋庸置疑。
  1938年底,武汉、广州先后沦陷,国民政府彻底退守大西南。为了实现"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的决心,川渝军民在后来的六年时间里,出人、出钱、出力。
  尤其是1940 1945年期间,国军中尚有战斗力的部队,有大约一半都是川渝人。因为当时沿海省份和北方省份都已经沦陷,国民政府已经无法在那些地方补充兵员了。
  按理说,国府对四川的依赖性如此之强,川军中的大佬应该与国府讨价还价才对。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本着抗战大局,川军中的大佬大部分都在一线作战,川内每次征兵时,最好的兵员也都是补充给中央军。而不是补给川军。
  抗战胜利后,中央军在全国抢地盘,晋绥系跑去抢河北、热河,桂系早早占了安徽,在华中颇有影响力。而川军则是从哪来,回哪去。没有多占川渝之外一寸土地。
  曾经看过一个四川抗战老兵的自述。
  初入川军时,自己手上只有一杆破枪,老兵油子全是烟鬼,被外人戏称双枪将(一只步枪一只烟枪)。不久后,自己也变成了双枪将。享受还是要的嘛。当然家国责任也是要担的。抗战爆发后,虽说都是双枪将,但小鬼子打到了我们中国腹地,没别人了,我们不上谁上?这中国要真亡在我们手里,实在没脸见祖宗!我扛着我的破枪,向着装备精锐的日军冲锋!我们杀了多少鬼子,无法精确统计,不知道。但说到保家卫国,兄弟们是问心无愧了。
  一个国家原则上只能有一支军队,那就是政府军,再有其它军队这个国家就有问题。
  清廷倒台后,中国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出现了军阀混战,天下大乱的局面,每个省份都有一支甚至多支地方武装,人们习惯以这些武装所在区域来称呼这些地方武装。
  比如广西的叫桂军,云南的滇军,广东的叫粤军,四川的就叫川军。
  四川军阀部队以清末编练的四川新军成为基础,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之后,四川军阀跟全国其它地区的军阀一样,各自为战,把四川这块地盘当成了一块肥肉抢来抢去。
  派系林立、内战内行
  四川地形地貌复杂,区域广阔,刚开始的时候,地方武装众多,谁也摆平不了谁。
  所以民国时期,混战也是四川军阀们的主旋律。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小虫,军阀之间狗咬狗的战争一直没有间断。
  据史料记载,自辛亥革命发生后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四川军阀之间大大小小的混战一共有470余次 。
  这期间比较有名的武装就有十几支,军阀头目有杨森、熊克武、赖心辉、石青阳、袁祖铭、邓锡侯、刘文辉、刘成勋、黄隐、李家钰、陈书农、罗泽洲、刘存厚、郭汝栋等人。
  经过几轮兼并角逐,最后四川只剩下两股军阀——分别是刘湘、刘文辉叔侄为首的地方武装。
  1933年9月,刘湘叔侄经过恶战,刘湘在较量中胜出,成为一手遮天的"四川王"。 装备低劣,素质不高
  我们知道民国时期的军阀背后都有一个很大的靠山,比如奉系张作霖的主子是日本人;皖系段祺瑞也是靠日本人撑腰,直系军阀的靠的是英美。
  但是四川军阀地处西北,不是战略要地没有大靠山,四川又属于比较贫寒地区,军费不多。
  所以川军给人的印象,首先是装备不给力。
  川军当时很少装备大炮等重武器,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迫击炮,数量也少得可怜。
  45军邓锡候的装备更差,各军的直属队只有1个特务营(4个连),各师直属队连炮兵都没有,只有1个手枪连。团直属队名义上有1个迫击炮连,但只有4门川造迫击炮。
  全集团军竟然没有1门山炮和野炮,防空武器和反坦克武器士兵见都没有见过,每个师多最多只有50挺重机枪,少的只有20多挺,轻机枪每师多的有几十挺少的只有几挺。
  至于通信、救护、后勤、补给,几乎是一片空白。
  除了装备差,川军军纪也不严明,军人待遇低,素质差。
  当时川军有个外号叫"双枪兵",装备混乱,纪律散漫,士兵平时都是双枪:一支步枪、一支烟枪。
  士兵军装也不统一,穿得五花八门,甚至有的士兵穿得跟老百姓没有区别,一色的草鞋草帽。
  很多士兵不是出身袍哥(土匪),就是地痞流氓,浑身匪气,没有什么信仰,只知道欺压良善,扰乱相邻,所以当地老百姓都叫他们丧门星和"瘟神"。
  这样的士兵只对女人和票子感兴趣,根本不知道为谁扛枪,为谁打仗。血洒疆场,威名远扬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川军将士得知后,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为国杀敌。
  三天后刘湘致电蒋介石,请缨抗日 。
  接着刘湘发表《为民族救亡抗战告川康军民书》,在四川进行总动员。9月,15万川军将士(14个师变为22、23两个集团军)雄赳赳气昂昂分三路开赴抗日前线,刘湘任司令长官,邓锡侯为副司令长官。
  当时刘湘是带病出征的,有人劝他在后方养病,刘湘却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1938年1月20日,刘湘在汉口去世。死前他留下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川军装备差,素质差,但是在抗日战场上个个都不是孬种。
  川军在抗日战争中的历次大会战中,很少缺席而且作战勇敢,赢得了铁血之师的美名。
  据统计,抗战期间,川军先后有6个集团军外加2个军1个独立旅出川抗战,约占全国出兵抗战总兵力的五分之一,仅次于中央军。
  淞沪会战中,川军20军两个师一万余名官兵血洒疆场;43军26师4000余名官兵只有600人活着回去。
  徐州会战中,防守安徽广德的川军145师,陷入日军的层层包围,伤亡殆尽,师长饶国华率领卫队拼死抵抗,弹尽粮绝后杀身成仁。
  在台儿庄战役的滕县保卫战中,川军战士把手榴弹捆绑在身上冲向日军的坦克,122师的师长王铭章和2000名官兵以身殉国。
  川军在抗战中付出了约64万人伤亡,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爱国正气歌,他们是民族之魂,国之骄傲,会永远被后人敬仰。
  淮海战役中,国军方面,川军有三个军参加了作战,但表现都让人一言难尽。
  首先当然是著名的长跑健将孙跑跑、孙元良率领的十六兵团,下属41和47两个军,都是川军,其次是原本驻扎在海州的王泽浚的44军。
  16兵团的两个军原本驻扎在郑州,是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孙震指挥的,但在淮海战役之前,编组大兵团时,国军统帅部对孙震不放心,于是起用了赋闲已久的孙元良。
  孙元良是黄埔一期生,又是孙震的侄儿,所以用他来担任兵团司令,国军统帅部和孙震都能接受。当然,孙元良上黄埔军校,也是孙震推荐的。
  41军和47军在抗战时期就出川抗战,抗战时期,虽然这两个军装备一般,战斗力也不算很强,但一直跟随中央军作战,所以逐步变成了半中央军化的地方部队。
  抗战结束后,这两个军也没有能够返回四川,本来他们在四川也是被排挤的最厉害的部队,所以不如继续留在中原,跟着中央军打内战,主要是担任守备,机动作战能力一般。
  44军的情况也一样。44军原本是王瓒绪的部队,抗战期间一直在第九战区作战,虽然战斗力一般,但也一直被当作半主力使用。第四次长沙会战时,44军本有机会返回四川,但因为王泽浚犹豫不决,不敢违抗薛岳的命令,未能返回四川,留在了江西。
  淮海战役开始前,44军原本按计划应当和99军一起,海运南撤,然后到蚌埠守备后方,但因为各方面的情况变动,临时被指派给了黄百韬指挥,正因为44军拖后腿,导致黄百韬兵团没能按原定作战计划按时撤退,被华野抓住了。
  黄百韬兵团被包围在碾庄之后,在设置防御阵地时,黄百韬对44军也非常不信任,并没有把44军放在防御阵地之内,而是放在防御阵地的外围,实际上是为25军挡枪。
  作战期间,44军表现也非常糟糕,轻而易举就被解放军击溃,一度出现溃散,在黄百韬严令之下,王泽浚才勉强收拢部队,在外围的阵地上继续作战。
  最搞笑的是,王泽浚负伤之后,去了25军的野战医院包扎,黄百韬临时找他找不到,以为他逃跑了,气得到处找,找到以后一顿骂,让他回到自己指挥位置上去了。
  黄百韬兵团崩溃的时候,44军大概还剩一两千人,基本上都投降了。
  16兵团就更加让人一言难尽了,毕竟有个长跑名将当司令长官,跑都要跑得姿势很帅才行。
  刚开始从徐州撤退,孙元良就下令关闭电台,不接收总部发来的命令。但不幸的是,跑到半路上,下属部队碰上了杜聿明,被杜聿明一顿训斥。
  16兵团和2兵团、13兵团被堵在青龙集、陈官庄一带之后,开会讨论下一步到底是突围,还是按照校长的命令,转向东南攻击前进,去解救黄维兵团。打了一下发现打不动,于是杜聿明找三个兵团的长官商量突围。
  开会商量的时候,都认为从徐州撤退时携带的粮食和弹药不多,无力久战,不如突围。但邱清泉和李弥各自回到兵团司令部,想了一下,发现情况不对,突围没有出路,还是要继续坚守待援。
  李弥和邱清泉刚在电话里通完气,决定劝杜聿明继续坚守待援,就听到隔壁16兵团阵地上枪炮声大作。李弥当然秒懂,孙元良要跑了。李弥气得大骂,但无济于事。
  16兵团两个军,孙元良下令跟在2兵团后面突围,后面发现2兵团没有按计划突围,就从2兵团阵地上穿过,企图直接冲出去,遇到解放军阻击部队猛烈攻击,只好又掉头往回走,但两个军的部队已经覆水难收,全部溃散了。
  本来在总部商量的是三个兵团各自以军、师为单位突围,但到孙元良这里的时候,下令以营为单位,分散突围,放弃了有组织战斗。所以,往前冲的时候部队全乱了,再返回国军阵地的时候,差点把2兵团也冲乱了。
  16兵团未能冲出去,返回阵地重新收容统计,原本四万多人的两个军,只剩下了八千多人,其他人全部要么被打死,要么被俘,剩下的部队被编为一个师,拨给邱维达的74军,继续作战。
  到杜聿明下令全军突围的时候,这个川军师倒是还在,并且还试图有组织的突围,但没能突出去,大部分就被俘了。毕竟饿了一个多月,谁也没力气打仗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川军顾名思义,是四川的部队。
  所谓天下未乱蜀先乱,民国刚开始,四川就陷入内战中。
  由此,断断续续打到1936年,被蒋介石借机掌控大权为止。
  川军各派系军阀总兵力有20多万人,其中实力最强的是省主席刘湘,大约有10万兵力;其次是杨森,大约有3万人;第三是刘文辉,也有约3万兵力;其余还有诸如邓锡侯,田颂尧等人。
  抗战爆发以后,四川成为大后方,提供了大量的兵员。
  在1938年-1945年,国军中尚有战斗力的部队40%均为川军,实际战斗人员甚至超过了中央军。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沿海省份和北方省份大多沦陷,已经无法补充兵员。
  相反,川军部队各有自己的补充区,兵员充足。
  另外,全国壮丁有1/5来自四川,伤亡的326万国军中有64万为四川籍。
  1939年到1945年间,全军阵亡的85万人中有26万川军。
  需要说明的是,四川士兵绝非单纯补充到川军,而是大量补充到中央军中。
  川军为国家民族立下大功。
  然而,川军的战斗力却不强,这同四川人吃苦性较差,身体较弱有一定关系。
  所谓天府之国,即便是普通农民,一般至少不愁吃饭,生活较为安逸,吃苦较少。
  另外,四川人抽大烟的太多,上到川军名将,下到贩夫走卒,这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另外就是川军武器装备较差,尤其是抗战初期,基本都靠自己的武器。
  川军邓锡侯部队,基层部队连轻机枪都没有,迫击炮奇缺,只装备少量重机枪。
  这样部队还不如欧美的民兵。
  川军抗日战争时期最勇敢,参加抗日战争的人最多,抗日英雄也最多。著名的有:刘湘、王铭章、李家钰、饶国华、赵一曼、许国璋、柴意新、乐以琴、赵渭滨等都是抗日名将。
  1942年2月,宋美龄在向全世界发表广播讲话时说:"我中国官佐士兵每当矢尽援绝,总是战至最后,宁愿牺牲生命,不屑选择别的途径。守长沙的王超奎营长,就是这样的例子。"
  4月19日,宋美龄又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过去3个月来,中国人民目睹西洋军队处处对敌人屈降,但中国军队却在顽强抵抗。如在湖南新墙河,王超奎营被日军包围,500人全部战死。中国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之时,川军杨森所部第20军133师398团第1营营长王超奎率部固守傅家桥,在日军炮火猛烈进攻下,阵地全毁,死伤极重,仍无一人后退,全营战死沙场。
  王超奎打出了川军的威风,打出了川军的精神,热血军魂告诉世人"中国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抗战前,川军被称之为"双枪兵"(步枪和烟枪)、草鞋兵(武器低劣、赤脚草鞋),被认为是"中国军队中最糟糕的军队"。
  1933年11月,陈诚曾严厉训斥川军:"连外国人都知道,四川军队素质之差,国内外有名,同中国优秀的部队相比,相差甚远"。
  1935年8月,蒋介石在峨眉训练团讲话:"我(蒋介石)从成都乘车到峨眉,在途中遇到某些军官坐滑竿从我车旁经过,仰卧倨傲,毫无革命军人之仪态,形象甚为难看,可见毫无教育。"
  为什么川军如此不堪呢?因为军阀混战。
  自辛亥革命以来,四川就一直处于军阀割据和派系互斗中,从1912年到1931年,四川军阀之间发生的大小混战高达478次,其中规模较大的战争就达到二十九次,几乎每年都有大规模的混战发生。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秋,二刘之战后刘文辉败走西康,刘湘成为川军首领。
  当时的四川人说"人命贱如狗,军阀满地走",二十年的军阀混战,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变成人间地狱,军阀横征暴敛劣迹斑斑,"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有屁无捐",压榨人民到了极限。四川省政府委派的查照员黄正中向省府报告:"十室九空,饿殍载道,尸骸满谷。虽有回天之力,亦不能赈靖化县灾民于水火!"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四川各个军阀激发起强烈的爱国热情,出川抗日义不容辞。川军将领王铭章战死前曾说过"现在只有牺牲一切以完成任务,虽不剩一兵一卒,亦无怨尤。不如此则无以对国家,更不足以赎川军二十年内战之罪愆了!"另一个将领杨森曾经说过,"我们过去打内战,对不起国家民族,是极其耻辱的。今天的抗日战争是保土卫国,流血牺牲,这是我们军人应尽的天职,我们川军决不能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要洒尽热血,为国争光。"
  二十年军阀内战祸国殃民,如今国家有难,川军决心抗日一洗二十年内战之罪。
  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向中央和全国通电请缨抗战:"和平果已绝望,除全民抗战外,别无自存之道,要求当局早决大计,甫澄愿率川军供驱遣抗敌!"不久,在南京召开的国防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上,刘湘慷慨激昂,再次声明:"四川为国家后防要地,今后长期抗战,四川即应负长期支撑之巨责。四川竭力抗战,所有人力、物力,无一不可贡献国家……"
  1937年9月5日,四川各界民众在成都少城公园举行欢送川军出川抗战万人大会。川军将士代表在会上宣誓:"出川抗战,失土不复,誓不返川。"表达了川军将士誓与日寇决一死战的决心。
  抗战是全民抗战,四川人民的抗战精神空前高涨,北川县农民王者成,赠给儿子王建堂的是一面"死"字旗: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上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四川人民用"死"字旗表达抗战的意志。
  川军向来在全国的形象很差,抗日到底行不行谁也不知道。抗战初期驻防山西的阎锡山拒绝川军入晋,指斥川军"武器不好,作战不力,是不会打仗的叫花子部队"。台儿庄大战之前,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认为:"川军习气较坏,官长均视物质享受为当然,不能与士卒共甘苦,各将领间因为省内长期互战的结果,彼此均积不相能"。
  川军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的血性。1938年3月,在台儿庄战役中,二十二集团军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王铭章,奉命率部死守滕县,阻击敌军。王铭章等3000多将士全部壮烈牺牲,以身殉国。"死"字旗不是口号,是用血来写的。
  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出:"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台儿庄之结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滕县一战,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完成战斗任务,写出了川军抗战史上最光荣之一页。"
  淞沪会战,川军第二十六师参战时的四千多名官兵仅存六百多人,其伤亡高达85%以上。
  南京保卫战中,川军第二十一军145师长饶国华率部坚守广德,在弹尽粮绝之后饶国华师长自杀殉国。
  川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1944年5月在战场上悲壮殉国,成为抗战中殉国的川军最高级别将领。
  川军为抗日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出川抗战的350多万川军,有64万多人伤亡(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抗日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李宗仁将军曾说:"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
  根据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公布的数字:四川一省征兵,无论配额与实征数额,均约占全国总额的1/5,居全国第一;全国约有15万知识青年登记从军,四川一省有4万人以上,居全国第一。全国抗日军队中每不到10个人中有一个是四川人,因此,中国军队有了一句俗语,叫"无川不成军"。
  原来"最糟糕的部队"川军为什么在抗日战场上英勇杀敌毫不畏惧,用自己的血性来证明川军能战不负国家?
  广大川军官兵都把出川抗日叫做打国仗。打国仗就是为国打仗;打国仗就是为不亡国打仗;打国仗就是为民族生存打仗。爱国主义,是川军抗战的最大动力。川军以生命和鲜血书写了抗战历史,从而由"双枪兵"、"烂部队",转变为铁血之师、正义之师。
  抗战最困难时期,四川负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的大约30%。八年抗战国家总计支出14640亿元(法币),四川就负担了约4400亿元。四川出粮也最多,仅1941年至1945年,四川共征收稻谷8228.6万市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5%、稻麦总量的31.63%。四川人民是忍饥挨饿甚至吃观音土来支持抗战的。
  历史不会忘记四川人民的贡献,历史永远记着抗日军队的丰功伟绩。
  川军抗日时期出兵最多,贡献最大。整个抗日期间四川提供壮丁257万,出兵三百多万,可谓无川不成军。
  川军可以用悲壮来形容,川军武器虽弱,但打起战来毫不含糊,特别是面对日本侵略者。抗战期间,川军先后有6个集团军另有2个军1个独立旅出川抗战,约占全国出兵抗战军队总数的1/5,是除中央军外的第一大地方武装,几乎参加了抗战中的所有大型战役。川军人数多,装备差,但都是有血性的汉子,与其他地方相比,和江西,湖南,两广一样,出兵多但几乎没有投敌当汉奸的将领。
  四川省,在二战时期,由于地势的原因,不能展开大规模的机械作战,日军一直久未攻下四川!
  四川也因此得以生息,整个二战时期,四川军民,是抗战时期,出兵最多(350万左右),出粮最多,出民工担架,牺牲最多(65万左右)最多的省份!
  四川军民,真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蒋介石在抗日动员上所说:"全国军民,共同抗击日军,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的豪言壮语。"
  中华民族,危难时刻,四川人民同全国军民一道,用牺牲了几十万军民的代价,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当年,四川省长兼川军总指挥刘湘,由于疾劳成疾,于三八年临终遗言:"日军一日不退兵,川军一日不回还!"的豪言!
  中国人民,永不忘却的,四川儿女的伟大壮举,向牺牲了的几十万四川好儿女,致以伟大的敬礼![害羞][害羞][赞][赞]
  我是山东人,在我们山东的枣庄,藤县一带,百姓里面川军确实是有者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个地区的山东人尊重甚至是崇拜川军,就是因为当年抗战川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四川人民赢得的。说来抗战作为一个山东人是有些惭愧,然而我们也是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我们尊重川军是你们的行动为我们竖起了丰碑。在国家危亡时刻川军给我们作出了榜样。
  川军,是对民国时期四川地方军队的称呼,与其它的地方派系不同的是,川军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早期是刘存厚、熊克武当权,中晚期是刘湘主政,刘湘死后川军形成邓锡侯、杨森、潘文华、刘文辉、王陵基五个上将争雄的局面。
  在抗日战争中四川承担了全国30%的财政税收和40%的抗战兵力,重庆抗日胜利纪功碑书写着川军这一华彩乐章,李宗仁将军曾评价道:"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
  川军是抗战中牺牲最多的一支,安仁有个建川博物馆里面都有当年川军的记录,很多抗战历史文物,具体牺牲了好多忘记了,10多20万是有的,军长级的战死的也不少
  其实抗日战争中,不管是中央军,还是各个地方军阀武装,基本都抛下了地域的隔阂,竭尽全力参与抗战,牺牲无数,可歌可泣。
  川军之所以突出,川军以极高的执行力和战斗意志,赢得了全国军民的认可和尊敬。
  川军参战人数极多,尤其抗战后期,因为东南国土沦丧,四川成为国军的主要兵源地和财政来源,以四川一省人口支持了国军五分之一的兵力,客观说四川人民在抗战中付出最大。
  川军素来被认为装备极差、训练极差、军纪极差,是杂牌中的杂牌。这样的地方武装,没有像红军去打游击,而是被派去打阵地战,与火力领先好几代的日军拼消耗。
  即使如此,川军仍义无反顾,在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坚决抵抗,杀身成仁,许多部队一直战到全军覆没都无人逃跑,体现了中国军人的铁血意志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这样的战绩下,再没有人认为川军是杂牌。敢拼命的军队就是最好的军队,川军就是每个将军梦寐以求的军队。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吃了一道菜赞不绝口,后来被撤了国宴,为何?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于幅员辽阔,中国每个地区的气候地理历史食材和饮食习惯都有所不同,因此中国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饮食文化。中国的菜肴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本地化,吸民国才女林徽因的爱情故事,爱情交给了徐志摩,婚姻交给了梁思成林徽因何许人也?林徽因是民国的一代女神,福建闽侯人,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她是中国著名建筑师清华大学教授诗人作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者之一。她是建筑师梁思成的妻子。是中国现孔明死后,如果司马懿进攻蜀汉,将会面临灭顶之灾!司马家族完了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不幸病重,身死于军营之中。然而在诸葛亮死后,他的大敌司马懿却终身不再踏足汉中,进入川蜀之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事情绝对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公元223年俄罗斯有可能恢复前苏联吗?俄罗斯可能恢复到前苏联?确切的的说几乎不可能了,具体原因如下前苏联可是可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国土面积高达2200万平方公里,人口2。8亿,特别是军事工业规模世界第一,军队更是威慑欧俄罗斯的第一个女皇叶卡捷林娜一世叶卡捷林娜对彼得大帝后半生的的影响是巨大的。两人在1703年相识,1712年举行大婚,直至1725年彼得去世,在一起共生活了二十余年,叶卡捷林娜对彼得的脾气和秉性可以说了如指掌。尤少帅病重万福麟南下辅佐,刚镇压石部叛乱阎锡山又回到了山西抗日战争民国那些事儿历史冷故事九一八东北沦陷始末(二)在九一八事变以前,因为帮助老蒋赢得中原大战,和镇压石友三的叛乱,张学良已经把自己的绝大多数的嫡系都调入关内,在逐鹿中原的战场上华夏文明之唐朝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1古代中国,为何对库页岛无感?清朝是它脱离版图的罪魁祸首吗?总面积约7。64万平方公里的库页岛,又称苦兀岛苦叶岛,是外东北的一部分,昔日的中华第一大岛。库页岛是中国人念念不忘的故土,但库页岛之所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最终没有成为现如今中国版图这位红军大人物在西北小镇隐姓埋名20多年,徐向前在其死后才知道战友遭遇1936年11月,在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陕北后,基于战略需要,开始组建西路军,这支21000余人的队伍,进军行程却充满坎坷,在没有群众基础的条件下,他们孤军深入,很快就陷入马家军重赵清阁与中年老舍相遇,誓要永不相见,她也终身未嫁老舍与赵清阁的情缘始于抗战时期,后来他们分开,赵清阁终身未嫁,但是老舍还是时常写信给她。赵清阁一副闺秀作派,老舍人到中年,而且是辛苦从低层打拼上来,为人非常严谨,连开玩笑都十分有分德国军事实力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在历史上就是欧洲传统强国。国土面积35。75万平方公里,人口8300万,2020年德国经济总量3。8万亿美元,排名全世界第四。德国是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在人口和经济
赵朴初与周恩来总理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46年2019年1月8号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3周年纪念日,仅以此文表达对周总理的怀念和崇敬。周恩来总理是人民心中最敬佩的人。周总理非凡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对赵朴初的影响最深。在赵朴初伟大的毛泽东,伟大的周恩来,是我们幸福的永远(修订版)1976年1月8日9点57分一个伟大的英灵去世了世界留下了悲哀中国留下了悲哀不太懂事的我们沉默不语老师蹲在教室里捂着脸失声的痛哭天塌下来了我们以为心灵从未有过的悲痛后来,我们读过一如果希特勒不去打苏联而是集中力量打英国,二战会怎么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浩劫,德意日三国法西斯主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无尽的杀戮,这次我们将目光放在欧洲战场,如果纳粹德国不去攻打苏联而是死磕英国,历史的走向将会怎么样呢?其汉武帝死后,陵墓多次被盗挖秦始皇的陵墓有5个原因免于被盗掘汉武帝刘彻,16岁登基,71岁去世,在位55年,他在位期间,对外曾发起了3次大规模的对匈奴的战争,击退了匈奴对内又平定了藩王割据之乱,一统货币。汉武帝在位期间完成了政治军事意识形态老照片中的故事,女神梦露电影剧照,首届环球小姐获奖者合照一白星乐队,在沉没的泰坦尼克号餐厅演奏的乐队。当泰坦尼克沉入海中时,乐队并没有试图逃生。而是在餐厅里更为猛烈地演奏起来。据从中生还的发报员哈罗德回忆,耳边还响着断断续续的伦敦德里小清末的妻妾成群(之二)清末大户人家的妻妾排座。清末照片,官宦之家的四位妻妾。清末官员,妻妾成群。清末照片,一位满族贵妇人,戴着两把刷,油头粉面,却是当仁不让的正妻。身后的几个小妾只能站着,簇拥着她。一位陈公博人称汪精卫第二,反共反蒋卖国求荣,最后下场大快人心1946年6月3日上午10点,上万名百姓早早地聚集到了江苏第三监狱外的刑场前。不一会儿,一名肥头大耳的犯人被押到了刑场之上。正当法警准备行刑时,这名犯人突然问道今天给我执行枪决的是1988年,云南83岁老人走出深山,见人就问现在日本人打到哪了?1988年,在云南一座大山里,这里的人们正在勤劳的耕种,突然从一个林子里走出一位白发苍苍老人,这位老人看到外面这些闲散的人们,着急走向人群,先是敬了一个军礼,随后就着急的问道日本人1996年,斥巨资拍摄抗美援朝至今仍没上映,发生了何事?我们记得抗美援朝的那段岁月,那年,新中国刚刚成立,而外国侵略者仍虎视眈眈。恰逢朝鲜内战,美国趁机出兵朝鲜,希望可以攻破朝鲜,在我国东北方撕开一条大口子。朝鲜无力抵抗便求助中国,为了杨坚隋朝的开国皇帝,奠定盛唐的繁华,1000多年来,一直被忽略隋文帝杨坚一生中做了两件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事第一件事杨坚以辅政大臣和当朝宰相的身份直接从外孙北周周静帝手里抢过皇位,是历史上很少的没经过大规模流血战争就建立的国家。第二件事废除太子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为何不打陕西?专家日军没有那个本事辛弃疾在菩萨蛮中这样描写陕西西北望长安,可怜一片山,短短几个字就将陕西的地形写出来,这里多山而且几乎都是黄土,不过,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年在抗日战争中,日本人才没有攻下陕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