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七国之乱来势汹汹,为何三个月就被平定了?周亚夫厉害在哪里

  汉景帝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55年,一直跟自己的学生刘启阐述 "我有一个梦想" 的晁错再次向汉景帝陈述了诸侯的罪过,这帮人衣冠楚楚的,干的却都是衣冠禽兽的事。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这么嚣张呢?无非就是让他们吃得太饱了,他们觉得自己的拳头硬了,所以必须削减他们的封地,收回他们的外围利益,让他们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大爷。 这就是著名的《削藩策》。
  从小就热血沸腾的刘启一听,这事很刺激而且回报率也很高,自然立马批准了晁错的设计方案,大汉朝廷便由项目总指挥汉景帝和总设计师晁错牵头,热情高涨地投入到了削藩工作当中去了。
  但是, 每一个熊孩子到处捅马蜂窝的时候都只是觉得这好玩,而不知道自己惹的麻烦有多严重。 汉景帝削藩直接把那些本就被步步蚕食而心生愤懑的诸侯们逼得忍无可忍了,于是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 "七国之乱" 。
  七国联军、兵甲数十万且是发兵于中央政府意料之外,声势浩大的"七国之乱"为什么最好变成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的打闹呢?汉朝甚至只花了三个月时间,就让他们这个"复仇者联盟"烟消云散了。
  这一切都要从一个叫周亚夫的男人身上说起, 他无愧于名将,无愧于真将军 ,那种镇定自若、不动如山的气度值得我们反复咀嚼! 01、"七国之乱"是怎么爆发的?
  "七国之乱"是一种暴力冲突,表面上看是因为汉景帝年轻人不讲武德,今天找个理由到楚国抢个郡,明天到赵国去抢几个县,后天又惦记上了吴国那好山好水好美人,弄得天怒人怨,诸侯国忍无可忍,奋起反抗。 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这是一种政治利益和心理的综合博弈。
  古往今来,倚强凌弱的事情到处在上演,难道到处都是一言不合就开干吗?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在利益面委曲求全的心, 家里有一片韭菜园的人轻易不会因为别人割了他几颗韭菜就和别人去拼命的。
  这些诸侯之所以暴跳如雷要造反,是因为汉景帝直接让他们闻到了死亡的气息,人的忍耐力都是有限度的。你汉文帝把我一大家子分成众多小家,但毕竟这些东西都还在我们家,可是你汉景帝现在直接闯到我们家里来,看中什么就拿什么,欲壑难填,被你这么祸祸下去,咱家大业大也支撑不了多久,迟早是一个死。 既然在劫难逃,那就还不如绝地反击,万一胜利之神站在我们这一方呢?
  这些诸侯之所以敢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找到了诸多同病相怜、同求相求的共情者。 以前虽然过得憋屈,但是要我以一地战一国,我心里还是没有那个底气的,万一打不过的时候又没有帮手支援,那岂不是变成自己找死的出头鸟了。
  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愤怒了,大家都忍无可忍了,群情激奋、大势所趋,抗争的路上我们不孤单了,我们再也没有那种恐惧感了。
  大多数的人都习惯一个人默默抗下所有,但一旦找到同病相怜者就会情绪爆发,然后再互相表达愤怒的情绪之后,反而变得放纵起来了。 别人抽我一个人,似乎总觉自己欠抽,或者会用"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来安慰自己。要是第二天发现邻居也被这个人抽了,那绝对是两个人凑在一起愤怒着、谴责着,然后相约一起捍卫主权。
  汉景帝削藩,一开始是从楚国开始的,如果他一直抓着楚国不放,今天削一个郡,明天收几个县,楚王刘戊再愤怒也只敢关起门来爆粗口,也不敢打开门来操刀子。
  但汉景帝偏偏就喜欢到处点火,今天抓着楚国捅两下,明天跑到赵国拍两板砖,后天跑到吴国去搞点恐吓,削藩没削多少,倒是把藩王们全部弄成惊弓之鸟了。
  但是,即便诸侯们内心都有了火拼的念头,"七国之乱"其实依然没有那么容易爆发。 因为这种联合起来打到地主老财的群体性运动,必须要一个箭头式人物 ,群龙无首可不行,得有人出面带头捅破这层窗户纸,彻底点燃大家爆发的情绪。
  "七国之乱"的箭头人物是谁?吴王刘濞!而且必须是他!为什么呢? 因为他辈分高、年龄大、威望高;因为他国家富、实力强、胳膊粗;造反这事,你威望越高,号召力才会越大,信服力才会越强;你实力越强,别人顾虑才会越少,凝聚力才会越强。 大泽乡起义的领袖为什么一定是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他们为什么要打出楚国名将项燕的旗号?原因就在这里。
  吴王刘濞因为和汉景帝有杀子之仇在先,现在又多了削藩之恨,早就恨不得狠狠地抽那个混蛋侄子一顿了。只是因为人家虽然辈分小,但是地位高;虽然行为任性但是实力强大,自己不敢以下犯上、以弱敌强,夹着尾巴静待时机呗。
  现在时机成熟了,帮手都不要找了,汉景帝全给自己推过来了,这么好的机会还不赶紧搏一把,我要扬人间正气,我要整大汉朝纲,我要诛奸佞宵小……当然,为了不伤害大汉人民朴素的家国情怀,是万万不能说要推翻万恶的汉景帝的,只能用 "诛晁错、清君侧" 的旗号了。
  吴王刘濞先后拉拢了 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 等一众战友,然后静待汉景帝给他一个借口。
  你给我一个借口,我便还你一个惊喜。汉景帝还真的很配合他大爷,不久便降旨要削夺吴王刘濞的豫章郡、会稽郡。
  孩子,你闹够了没有?大爷今天就告诉你,老人家也不是好欺负的,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刘濞彻底生气,立即杀了吴国境内中央所置二千石以下的官吏,征募封国内14岁以上,62岁以下的全部男子入伍,聚众20余万人。并给那些诸侯盟友发出信号,还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彻底引爆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 02、"七国之乱"该不该发生?
  "七国之乱"算是西汉彻底完成中央集权之前的最后一次大动乱了,那么这次大动乱到底该不该发生呢?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西汉到了景帝一朝,中央集权其实已经是大局已定了 。汉高祖刘邦干掉了异姓王,吕雉消耗了诸侯王的元气,"诸吕之乱"清除了外戚集团,汉文帝温水煮青蛙已经让军功集团和诸侯王走在安乐死的路上了,中央集权已经是势不可挡了。
  干大事的人其实最讲究的是稳中取胜,既然是大局已定了,其实就没有必要去再折腾了。 跟做菜一样,都要收汁了,任何花样都是多余的动作。
  不该发生的事情为什么偏偏发生了呢?无风不起浪, 这个根源还是汉景帝身上 。
  这小子是一个让人不省心的熊孩子,他奶奶薄太后、他爸汉文帝和她妈窦漪房那可都是不爱折腾的人啦,给他上的教育课也都是黄老之术,但他长辈们的言传身教、黄老之术的潜移默化都无法化解他心中的暴戾之气。
  一个人一旦无法控制自己心中的暴力之气,干起事情来,就容易不择手段、不计后果,相当地急躁、极端。
  汉景帝年轻的时候,可以因为棋局间几句少年心性的争吵,奋起而杀人,就可以看出这人一辈子都是不安分的主。一个人年纪轻轻就敢抛开所有的敬畏做出这种极端暴力的事情来,你还真指望他以后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况他是皇帝,谁能让他放下手里的屠刀呢?
  汉景帝就是一个火药桶,点着了就到处爆炸。他杀了吴国太子算是给"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
  杀人父子、淫人妻女,这是切不可触碰的人格底线。 你一言不合就激情杀人,你让你大爷刘濞怎么想?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滋味你理解吗?人家也是刘姓子孙的那份尊严你明白吗?好在你父亲汉文帝是一个明事理的人。
  汉文帝派人隆重地收敛了吴国太子的尸体,送到吴国,刘濞心里想不通呀,我那苦命的孩子咋下一盘棋,不输房子不输女人的,还把自己的命给搭进去了呢?所以情绪上很难接受,直接拒绝签收,他对汉文帝派来的使者说: "都是刘家子孙,哪里死就哪里埋吧!" 使者只能拉着吴国太子的尸体返回京城,一来一回,尸体早已臭得不能再臭了。
  汉文帝很尴尬,但毕竟是自己家熊孩子闯的祸,所以只能在京城里按诸侯的规格把吴国太子安葬了。
  后来,一直意难平的刘濞又借此常年不上朝觐见了,言下之意很明显,你儿子杀了我儿子,所以我也不把你当兄弟了,也不想把你当主子了。
  朝臣都劝汉文帝不能惯刘濞这种不臣之心,但汉文帝心中有愧,派人送了一副拐杖和案几给刘濞,并准许他以后不入朝觐见。委婉地表达了两个意思: 一、我家小子不懂事,有错在先,所以我道歉,你的要求我都接受;二、我们老兄弟年纪都大了,别再闹了,安安心心在家养老。
  可见,刘濞自从儿子被杀之后,一直和中央朝廷在擦枪走火,但是为什么他这么多年一直不反呢? 一方面是汉文帝确实给了他很多台阶下,没使劲地逼他那泥菩萨的几分土性;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清除自己的吴国虽然富庶,但是要以一地战一国,基本上没什么胜算。
  看到没有,经过汉文帝几十年的温水煮青蛙,这些诸侯只能也只敢默默等着被分化,直至一无所有。汉景帝杀了人家的儿子,人家都得一直忍着,这就是汉文帝为汉景帝打下的统治基础。
  所以汉景帝上台之后,只要不继续作,七国之乱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
  但汉景帝的政治水平就那样,他觉得他爸一辈子都在搞什么"列侯之国"和"众建诸侯少其力"是因为怕事,咱爸这也不敢那也不敢,我刘启可不怂,殊不知,他爹是真正的低成本运营高手, 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事情看起来热血沸腾,其实也就是赚了几声吆喝,得不到其他好处。
  想要暴走的汉景帝刚一上位就开始等不及了,大刀阔斧地开始削藩了,这玩意相当于在别人的伤口撒盐,你爹那个 "众建诸侯少其力" 已经让人感觉很难受、很恶心了,大家还在强迫接受之中,你小子现在又明目张胆地拿着刀子直接砍,这也欺人太甚了吧!
  人在极端愤怒的情况下,勇气和胆量是要超越平时的。 以前种种顾虑不敢反,现在你们欺人太甚,我跟你鱼死网破又何妨?"七国之乱"其实是被逼出来的。
  汉景帝其实不该逼出这场动乱。
  一来时间红利在你手里 ,你一天比一天强,对方一天比一天弱,拖下去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你急啥? 二来汉景帝是典型的想一出是一出,他自己根本就没做好相应的准备 ,这一点从他后面对"七国之乱"的反应和应对就可以看得出来。 你想挑事,又没做好处理事情的准备,你不是瞎胡闹吗?
  总的来说,"七国之乱"其实不应该发生,它对汉景帝政府来说, 就相当于本是随便在外面娱乐一下,却没想到人家说怀了自己的骨肉,找上门来吵着要个说法 。 03、"七国之乱"是怎么平定的?
  "七国之乱"爆发后,汉景帝直接蒙圈了,咋自家人还打自己人了呢?拿了你们几块地,你们居然就造反了?还有王法吗?还有公理吗?
  但汉景帝也就是想法和嘴炮强硬一点,其实根本就扛不住事,最后直接牺牲晁错,想换取之前的和平局势。
  可是,他大爷刘濞活得比他清醒多了, 造反这种事开弓就没有回头箭 ,你小子没翻脸前就敢随便拍死人,现在已经翻脸了,你还会放过我们?直接表示没得谈,咱爷俩就真刀真枪地干一回吧!
  刘濞直接自称东帝,根本就不见汉景帝派过来谈判的袁盎,摆明车马,你大爷跟你拼了!
  危急关头,汉景帝才想起自己老爹曾经遗嘱过自己,国家有难可找周亚夫。那就听爸爸的话吧。
  周亚夫是周勃的儿子,文帝六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宗室刘礼为将军屯军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军棘门、河内郡守周亚夫驻守细柳,拱卫京师。
  文帝劳军的过程中发现周亚夫治军严谨,军容整齐,由衷感慨: "真将军也!这个周亚夫可堪重用!" 所以,一直把周亚夫当作后备人才留给汉景帝,临死时还不忘嘱咐: "国家若有急难,周亚夫可当重任。"
  周亚夫出征临危受命,先是给汉景帝汇报了自己的作战方案: 先占据荥阳这个战略要地,阻挡叛军的西进之路。然后由他率主力进击实力最强的吴楚后方,另外分兵一支阻击赵、齐,防止叛军主力汇合。不过吴楚之兵皆骁勇,需要拿景帝的兄弟梁王刘武当肉盾正面死扛吴楚来争取时间,只要自己能断了叛军的粮道,这事就算成了。
  周亚夫的这个计划在战术层面上是可行,攻守得当,伺机而动。 但是在政治层面上有一个致命的漏洞,那就是拿汉景帝的弟弟当靶子 ,拿领导的家人当靶子,无论胜败都没有什么好果子吃,周亚夫后来被百般埋汰,这就是原因之一。
  汉景帝一想到当年他爷爷为了逃命,都把他大爷大姑一脚踹下马车了,自己现在要保命,牺牲一个亲弟弟没什么,当即表示,你放手去干吧, 只要你的瓜保熟,其他都好说。
  于是,周亚夫率三十六位将军抵御吴楚联军、曲周侯郦寄领兵攻打赵国、栾布攻击齐地诸叛国、大将军窦婴驻屯荥阳,监视齐、赵的动向,平定"七国之乱"的战术局面就此形成了。
  按照周亚夫的部署,其实这场战争还没打,就已经注定汉景帝的中央军要赢了。为什么呢?吴楚不是有钱吗?不是人多吗?因为战争其实对战的是核心资源,你吴楚再有钱人多, 在单兵素质、粮食保障、军事人才、武器装备等方面永远都属于游击队级别 ,人家那才是正规军,只要人家不犯一些低级错误,七国临时拉人头起来的队伍是不大可能赢的。
  汉景帝是典型的没有军事经验的主,一看人家报了几十万军队,心里就慌了,赶紧把晁错弄死去议和,其实根本没必要。
  吴国那边雄赳赳气昂昂的,其实都是一帮一辈子没打过仗的。主帅无能,这历来都是军事大忌,因为你自己不知道怎么打?别人给你提意见你还不知道是好是坏? 最后只能是瞎蒙,蒙对了就蒙对了,蒙错了就死无葬身之地。
  当时吴国方面其实有两个建议还是比较可行的:
  一是大将田禄伯由他率领五万人延江淮而上,收淮南后再打武关,与主力部队形成双管齐下之势。 这个方案其实和当年刘邦进关中的思路差不多,分兵牵制。
  但是,吴国太子认为自己在造反,别人也会反自己,所以一票否决了。
  还有一个可行的方案是由一个姓桓的少年将军提出来的,咱们步兵多、时间紧,所以要尽量避免沿途攻城, 而是要兵贵神速,抢占洛阳的武库和敖仓的粮库,据山河之险,立不败之地。 如果等汉军反应过来了,在粱楚之间的平原发挥骑兵优势,咱们就不好办了。
  这个方案的漏洞就是要保证一击必中,否则你的粮草跟不上,容易把部队搞成一帮流匪。但是 你吴国现在弱势方,没资格挑三拣四 ,你宣布造反就是赌命,现在打起仗来了,你还想着万无一失来了?
  吴军的军方大佬们以太不保险为由,把这个方案也否定了。
  最后,吴军只能采取步步为营的传统战法了,一步一步地往前拱。等他们拱到梁国的时候,汉军严阵以待地等着他们了。
  梁王刘武的抵抗意志十分强烈,谁叫你们反的是我亲哥!吴楚联军毕竟人多势众,一番拼力搏杀之后,攻下了梁国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
  梁国被叛军轮番猛攻,梁王这才知道帮哥哥挡枪有多艰难,于是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使者向周亚夫求援, 我们梁地也是地方军,顶不住了,你们中央军赶紧上啊!
  周亚夫接到求救信息后,并不搭理,他将军队引向东方屯兵于梁国以北的昌邑(彭越老家),按兵不动。
  刘武逼得没办法,只能写信给亲哥哥求救: "哥,我顶不住了,周亚夫那匹夫见死不救,今天死的是我,明天死的就是你呀!"
  汉景帝历来没什么主意,一看弟弟危急,立马忘记战前的承诺,赶紧给周亚夫发令: "赶紧救我弟!那可是我亲弟呀!"
  周亚夫一看,开什么玩笑,这是在打仗,不是在开会,你瞎干涉个啥,一句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将景帝噎了回去。
  刘武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绝境,只能咬牙坚持下去。
  吴楚联军现在才知道自己远没有他们自己以为的那么强大,攻了一个多月,始终突破不了梁国的防线。于是,他们转个头去找周亚夫撒气。
  周亚夫正眼都不带瞧他们一眼,坚守不出,懒得理你们这些疯狗。 背地里,却发挥骑兵来去如风的功能,南下去截叛军粮道去了。
  叛军粮道被断了,算是陷入了绝境,只能疯狂地发起最后的总攻。还玩了一个声东击西的花样,作势要攻周亚夫军营的东南,实际上想从西北方破防。但被周亚夫识破了。
  在周亚夫不动如山的坚守下,叛军绝粮已久,士卒军心涣散,开始四散叛逃。吴楚不得已,开始退兵。
  大局已定,周亚夫令旗一挥,开始全面追击,吴楚联军溃不成军,楚王自杀,吴王潜逃。
  吴王刘濞逃至丹徒(今江苏镇江),还希望据江自守,又被汉军追上了,还未成型的防线一冲既垮。
  刘濞又退守东越国,并派人招集残兵,准备再战。周亚夫对东越国未必利诱,最后东越王骗刘濞出去劳军而杀之。
  至此,吴楚之乱彻底被平定,历时仅三个月。
  不是还有其他诸侯国吗?是的!但是其他诸侯国自始至终就不像是在造反,而像是闹儿戏,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当初吴王起兵时,胶西、胶东、淄川、济南、赵国也都跟着发兵了,只有齐、济北两国没有动静。齐王是反悔了,济北王是想静观其变 。(七国之乱其实最初约定是九国之乱)
  齐王一反悔,济南王,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便不去配合吴楚攻打中央军,而是转向齐国,和齐王使劲互撕,结果四国联军攻打一个临淄,打了两个月都没有打下来。
  后来,等到汉将栾布率兵抵达齐国边境,内外夹攻之下,四国一击即溃,
  纷纷逃回封国,最后被各个击破,济南,胶东,淄川三王伏诛,胶西王自尽。
  还有一个赵国,宣布造反却一直不动作,等到郦寄领兵进攻赵国时,赵王刘遂坚守邯郸,并派人向匈奴求援。最后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城破人亡。
  "七国之乱"最终以七个反王全部身亡、七国封地除楚国另封他王外全部收归中央政府而彻底结束。 04、总结
  其实"七国之乱"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小孩子过家家一样,既没有什么战略规划,也没有什么战术设计。唯一的亮点就是周亚夫,这个人是值得我们认真揣摩的。
  我们很多人都想干大事、都想当领导,那么我们就需要认真向周亚夫学习: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要干大事、要当大领导就要像周亚夫这样厚积薄发,随时做好迎战的准备,七国之乱的问题摆在面前,能够从容自信地拿起来,并能给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落实下去。
  大事永远不缺人想干,领导也永远不缺人想当,当你没有成为汉景帝那样主宰众生命运的大领导前,你身边永远都有无数的竞争者,你应该随时都做好上阵的准备,别点到你的名了,你说你还没准备好。
  职场之中,没有反反复复的彩排,你一登台就是汇报演出,你所有功底、方案都得提前背后做好。
  如果周亚夫临危受命像晁错一样束手无策,要么坐以待毙,要么让领导自己往前面冲,估计他也就是一个打酱油的。
  2、每逢大事需静气
  周亚夫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举重若轻、镇定自若,是当之无愧的名将风范。
  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之中,都会反复强调自己无忧无惧、不慌不乱,把自己打造得跟个静若处子的高人一样的,其实那都是一个表象。
  真正的不动如山、岳峙渊渟不是说出来的,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遇到意外,你恐慌吗?遇到压力,你沮丧吗?遇到伤害,你惊恐吗?处于劣势,你慌乱吗?你要从乱中迅速找出头绪,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让周围的人相信只要你没乱,其他的人都不会乱,乱也只是暂时乱。
  心中有静气的人才能当定海神针。生活之中,那种咋咋呼呼,有利好的消息就开始得瑟,碰到不利的情形便暴躁不安的人,是很难干大事的。
  3、做事要敢于拒绝,做人要学会妥协
  你负责办一件大事,要想成功,一定要学会坚持自我,有时候就算固执一点也无所谓。因为越是大事,你越会受到各种不同的干扰(大事牵涉的元素多)。譬如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梁王刘武、汉景帝刘启就因为种种原因出面干涉了他。
  如果你不能坚持自我、不敢于拒绝的话,一个人、一句话、一个意见,都有可能打乱你的谋划和布局,很容易让你前功尽弃,甚至万劫不复。你还真能指望那些指指点点的人最后帮你买单?
  但是,做人的话一定要学会妥协,你的领导给你提了明确的要求,只要没有突破你的底线,还是尽量不要拒绝。周亚夫拒绝了梁王和汉景帝,其实还是给自己的命运埋了一个雷的。
  总之,历史事件看似刻板单调, 但它背后的逻辑和思考却是丰富多彩、取之不尽的,希望我们能把历史和生活融合起来。

遵义会议上谁投了关键一票?力挺毛主席,挽救了革命遵义位于贵州北部,南临贵阳市,北倚重庆,西接四川。遵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很多许多故事,而在这些故事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无疑当属那场扭转了政治与军事局面的遵义会明朝坐镇云南280年的沐王府是什么来头?沐王府在云南统治长达280年,拥兵数十万却能躲过朱元璋的屠刀,都源于一位叫沐英的人。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同样也是一位穷苦出身的少年,正是因为这样的身世同病相怜,感人一幕在濠州城中上初心向党丨神枪手姜小个子神枪手姜小个子刘云飞整理在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在对国民党还乡团的战斗和尖锐复杂的肃反斗争中,平谷县公安局的侦察队伍里,曾经有过几位绿林出身的公安战士。他们原都是穷苦人,为生活所乐不思蜀的阿斗263年,魏国分三路进攻蜀汉。魏将邓艾抄小路攻入蜀中,后主刘禅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阻击邓艾,没想到诸葛瞻却战死在绵竹。通过这道防御后,魏军直指成都,而姜维率领的蜀军主力还在剑阁驻守。一人战斗王安石一心想要富国强兵,阿积极推动各项改革,结果却被后世认为是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把其与童贯这样的公认奸臣相提并论。这个人,正是王安石。1067年,中国历史在波澜不惊中再一次发生了皇位更邓小平在百色起义时的战略思维百色起义期间的邓小平,坚持把握土地革命时期的战争规律和特点,从中国革命战略全局的高度认识和处理左右江地区革命武装斗争问题,在中央统一的战略部署下,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朱元璋真的丑吗?是故意把自己丑化了还是真的丑?如果要聊那些关于元朝的事情,确实有很多说的,光是朱元璋的长相可以让人聊很久,不是因为其他的事情,而是因为根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太丑了。朱元璋的记录和保存的肖像都表明他是一个丑陋的人。朝鲜在明末打不过后金朝鲜有两个优势,地利和气候,凭着这两点能一直苟,而这两点面对后金是不存在的,后金也是土著,地利和气候对于后金也同样适应。装备上也远远不如后金,后金马匹多,几乎全员清弓。本来还可以守民国军阀之北洋之犬冯国璋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符,一作华甫,直隶河间市西诗经村人,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冯国璋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步兵出路在哪里?与告民众书的特征比较1934年11月7日,中央红军长征初期,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与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在汝城联署发布了出路在哪里?的宣言书同时,发布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告民众书(以下分别简称出这个长征挑夫排,蒙冤被罚挑银元,毛主席知道后亲自给予关怀在红25军的长征队伍中,有个干部挑夫排,共40多人。这些同志原来都是些连营团干部或医院院长,被张国焘错误路线以莫须有的罪名打成第三党改组派,罚来当挑夫。大家尽管蒙受了不白之冤,但革
浅谈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利与弊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是天下之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能够左右人的生死。自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的称号,并建立相应的皇帝制度后,历代王朝基本延续此制度,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完第二次英阿战争英军为何能轻易征服阿富汗,使其沦为英国附庸国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18781880年,英国为了对抗俄罗斯,维护英属印度安全发动了第二次英阿战争。最终英军获胜,成功控制阿富汗。那么1958年许世友返乡,母亲步履蹒跚不敢上前,一声娘情真意切1958年冬,许世友坐车前往许家洼,时隔三十年,这是许世友第一次可以光明正大的回乡,探望高龄78岁的母亲。一路上,许世友满怀期望,他多想抱着母亲大喊一声娘,可当他来到一间的破旧瓦房曾国藩器量比才干重要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晚清重臣,两个人也是师生关系,两人之间还曾有过一段趣事。一次,李鸿章去拜见曾国藩。拜帖给了差役后,差役将他领到了一旁,告之曾大人在洗脚,让他等一会。谁知这一等就是孩子送给大使的礼物,4任大使没有发现异常,8年后成为美国耻辱1945年前,苏联特务机关用名贵木材制作一枚非常精美的美国国徽,将特制窃听器藏在里面,由4名孩子转送给美国大使。这枚国徽在美国大使馆一待就是8年,最后成为美国情报部门的耻辱。这到底黄药师的真名叫什么?为什么他没有真实姓名,他的过去又有什么故事?这个问题有点难,听我给您瞎掰。第一次华山论剑之后,王重阳虽然夺得天下第一的称号,但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也是名扬天下,还有一个老顽童周伯通,天下高手无出其右。五绝中中神通王重阳,南帝段沁园春雪发表后轰动重庆,蒋介石晚年承认毛泽东确实有才提及毛主席,我们首先想到的他是中国人民的领袖,是一位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但他在诗词和书法方面也大有建树。毛主席的书法刚劲有力,豪放潇洒,自成一派,很少有人能模仿他的字,他的诗词百岁老人宋平当了周总理9年秘书,官至正国级,心系贫困儿童是夜,周总理的办公室里还闪着烛光,其他工作人员都已经走了,就剩一名穿着朴素的青年还在整理着白天周总理召开会议的记录,他就是周总理的政治秘书宋平。光荣岁月里,有人扛起长枪,用鲜血保卫历数中国历次三国时代,你会发现怎样的规律?一曹魏蜀汉和东吴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沧州镇海吼保存了1000多年,却毁在专家的保护上,怎么回事?在我国的河北沧州地区,曾有一个重达32吨的铁狮子,它长约6。2米,高约5。4米,宽约2。9米,当地百姓一般将其称为镇海吼。这个东西保存了1000多年,是很有传奇色彩的大型文物,结果97岁薛岳因交不起房租被告,法庭上大声感慨我曾消灭10万日军薛岳是国民党的一员悍将,他曾追随过孙中山先生,并多次救孙中山于水火之中,后来转投到蒋介石的麾下。在抗日战争中,薛岳带领着部队多次英勇抗击来势汹汹的日寇,特别是在长沙会战一役,展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