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哪些将军,因为高估自己的实力,贬低对手导致最终的失败?

  志愿军打响抗美援朝的第一枪,时间是1950年10月25日, 当天上午,隐蔽中的第40军118师战士们惊讶地发现,南韩军第6师第二团的先头营,居然以12辆卡车拽着榴弹炮行驶在队伍最前列,这样的追击方式闻所未闻。师长邓岳立即下达了开火的命令,其中第353团负责在伏击区最远端消灭这个机动先头营。
  (开国少将邓岳)
  战至下午15时,353团一举全歼该营,打扫战场清点战果如下:击毙敌人325名,俘虏敌人161名,缴获各种枪163支。完整缴获汽车38辆和榴炮12门,两名美军顾问一死一伤,受伤的也成了俘虏。而在同一天早晨,麦克阿瑟正在PR检阅沃克第八集团军的部队。气氛搞得很是隆重。
  前方传来的消息是:"遭遇强大抵抗,南韩军队伤亡惨重",并且让麦克阿瑟和沃克惊讶的是,前线所有的报告都认为"中国军队参战了"。第八集团军的情报部门经过一顿忙活,认为不太可能, 即便有中国军队出现,也"最多不超过1000人",麦克阿瑟认为情报靠谱:"那不是一支不可侮的力量"。
  (麦克阿瑟)
  于是就在10月25日下午四时,根据麦克阿瑟的敌情判断,美第一军军长米尔本少将下达命令:向北追击!很长时间以后,国防部长马歇尔将军不无悲哀地回忆说:我们认为什么都知道,而实际上什么也不知道,然而,对方却一切都知道,于是,战争开始了…
  到10月26日,更多关于发现志愿军参战的情报被汇集起来送到远东美军总司令部,第八集团军声称已经发现中方师一级的部队 ,沃克将军也支持这样的结论:一个新的对手已经确凿无疑地参战了。但是,麦克阿瑟还是不相信,他的情报处长威洛比固执并且极度的自以为是,他领导下的部门给麦克阿瑟提交了一份数千字的分析报告。
  (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
  报告的内容不再赘述,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威洛比的正式结论是:"由于地理、历史和政治上的缘故,战场上出现少数中方志愿人员不足为奇,其人数不会超过5000人"!而就在威洛比下结论的同时,彭总指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六个军25万人马,正秘密向分路北进的美韩军合围而来,可笑的是,敌人还在全速"追击前进"。
  1950年11月1日,志愿军第39军在云山猛烈攻击了闭着眼睛北上的美军骑兵第1师,歼敌1840人,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汽车116辆、各种火炮190门以及大量枪支弹药,甚至还缴获了四架飞机。次日上午,接到情况通报的威洛比一度陷于懵圈的状态,他第一次听到了"志愿军"这个名词,为了掩饰自己的判断失误和保住"面子",他直接给华盛顿的参联会发出一份情况夸大其辞的电报:据估计,开来的中国军队大约有20个军。
  (仁川登陆)
  参谋长联席会议立刻敦促麦克阿瑟:尽快提供关于局势的简要而准确的估计,然而傲慢的麦克阿瑟不为所动,不仅痛批了威洛比的惊慌失措,拒不认为志愿军的兵力有多么庞大,反而回电华盛顿:我建议,在条件还不够成熟的时候,不要轻率地作出结论,我相信,最后的判断还有待于今后更全面的积累军事情报。
  威洛比大受感染,开始修正自己的判断,对前来东京视察的参谋总长希克将军介绍说:已经查实,来的是义勇军,证实为师级番号,战斗力相当于一个营;后者对这个判断非常惊讶,反问道:"那么骑兵第一师的骑八团为什么会遭到如此惨败"?威洛比的回答是:他们缺乏警惕性。
  麦克阿瑟比威洛比稍微清醒一些,但是仍然认为志愿军只是对"邻国礼节性的援助,兵力最多为70000人左右的义勇军",所以维持了各部向北作"试探性攻击"命令,通知美军官兵要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结束战争,圣诞节前回家。而这已经是11月中旬,到达战场的志愿军总兵力已经突破38万人。
  11月24日,麦克阿瑟在前线接受了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的采访,问:将军认为中国军队有多少人在战场上?答:三万正规军和三万志愿军;问:胜利后的打算是什么?答:第八集团军调回日本,两个师去欧洲…圣诞节前让孩子们回家。于是第二天,美国各大报纸纷纷刊文"麦克阿瑟将军保证圣诞节前结束战争"。
  (沃克在战场上)
  1950年11月25日黄昏,志愿军在西线动用了六个军(两天后东线第九兵团也发起了进攻)在宽大正面上发起了"第二次战役",美韩军全线崩溃,西线的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和东线的第10军司令官阿尔蒙德不断用电报重复着一个工作:尽可能用字眼来描述志愿军骇人的兵力和顽强的战斗力。29日清晨,脑袋瓜子嗡嗡的麦克阿瑟,在东京发表了莫名其妙的一份声明:由于中国军队大举南进,难以指望战争早日结束。
  与此同时,前线美军接到了上级的紧急命令:闻到中国军队的饭菜味就可以撤退!
  (邓岳将军在战场)
  这种例子在解放战争期间比比皆是。
  孟良崮战役前,汤恩伯得知华野指挥部设在坦埠,便令张灵甫为主攻,又令位于张师左右两翼的黄百韬、李天霞部,协同张灵甫突击。同时汤还请求在附近活动的欧震兵团和王敬久兵团,配合行动。
  待战役打响后,张灵甫给位于自己左翼的友军师长胡琏打电话。(分属两个兵团)
  张:请你们一齐动!
  胡:上级要我们等到你们打了才动。
  张:我们现在已经动啦,你们到了哪里?
  胡:坦埠以北约80华里的地方。
  然而,其实胡琏的部队根本没有动。
  后来张灵甫知道胡琏没动,按理说,他此时应该骂街。但他没有。他觉得自己左边是黄百韬师,右边是李天霞师,另外自己的周围还有多如牛毛的友军。
  这泰山压顶之势,怎么输?胡琏不配合自己行动,拉倒。到时候领军功,没他的份。
  又后来,张灵甫冲的太快,黄百韬觉得情况有点不对,就打电话劝张:钟麟兄,你不要冲得这么快嘛!你如果后撤一点,控制天马岭,我和你、还有霞公(李天霞),呈三点成线,共军就无隙可钻了。
  不料,张灵甫却不屑地说道:焕然兄,共军现在已经是风声鹤唳,哪里还有胆量和我军决战呢?如果畏首畏尾,势必贻误战机!
  然后,果如黄所料,张灵甫被华野包围了。
  听说自己被包围了,张不但不着急,反而还得意洋洋的说:七十四师是生铁蛋,共军想吃也吃不掉!我就是活捉陈毅的诱饵,吸引共军来决战,以求全功!
  而南京的蒋校长听说七十四师被围,也是不怎么着急。
  寻了共军主力几个月,死活找不着。现在自己冒出来了,很好,一战定乾坤。
  结果,以求全功没看到,就看到张灵甫与整编七十四师全军覆没。
  孟良崮战役期间。张也好,老蒋也罢。都拧不清自己有几斤几两。觉得几十万大军,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共军。
  然而国军向来是友军有难,不动如山。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乱动。
  兵力少点还好,兵力多了反而更乱。
  别看张灵甫周围的友军多如牛毛,但真正倾力救援他的,只有他左翼的黄百韬部。他右翼的李天霞师,根本就没怎么动。而外线那些的友军,则都是打酱油的。
  至于黄百韬愿意救张灵甫,也不是他多有责任感,而是因为他是纵队司令,是张灵甫名义上的领导。他如果不卖力的救张,事后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实际上,事后,黄还是因为救援不力挨了蒋校长的罚。
  孟良崮战役一年多后,济南战役开打。
  美国军事顾问巴大维向蒋建议,主动放弃济南算了,把军队全部撤至徐州。济南只是一座孤城,没有死守的必要。若是能把十余万济南守军撤到徐州,加强徐州防御,国军在陇海铁路一线还有转机。
  但蒋校长不同意,他考虑到政治影响,又认为共军没有攻坚能力,便回绝了。
  回绝之余,蒋一面要求王耀武死守济南。一面让刘峙从徐州抽调邱清泉、黄百韬等三个兵团救援济南。
  结果援兵未到,济南即被解放。十余万守军全军覆没不说。王耀武这个国军中难得的猛将也做了俘虏。
  事后消息传到南京,蒋校长不相信。他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共军有攻破济南的实力。直到他亲自乘飞机到济南上空观察后,才不得不接受济南已被攻克的事实。
  又一个多月后,淮海战役打响。
  这一次,蒋也好,前线的"剿总"司令,各兵团司令也罢,都吸取了教训。不敢再乱嚷嚷与共军决战。因而战役开始后,陇海线两侧国军立即向徐州收拢。准备收成一团后,"挥拳"打击。
  黄百韬兵团救援济南失败,撤回陇海铁路南面的新安镇。
  他东边的海州、连云港还有两个军的国军。
  这两个军,离徐州最远,位置最突出,最可能被华野截断退路消灭。
  所以收缩命令下达后,徐州"剿总"便把这两个军划归给了黄百韬。让黄百韬在新安镇等这两个军到达后,再一起退到徐州。
  对于紧迫的局势,黄百韬还是心里有数的。
  但不想,他手下的六十四军军长刘镇湘却极为傲慢。
  黄兵团撤到碾庄后,黄找各军军长开会,想继续往更靠近徐州的大许家撤退。但刘镇湘在会议上却自负的表示,老子的部队连日本鬼子都敢拼,他共产党有什么好怕的,就在这里拼!何必如此走来走去?
  当时黄百韬的部队被歼灭了好几万,刘镇湘的部队占了黄兵团总兵力的将近三成,黄不想与他争执,最后只好无奈的下令,全军留在碾庄过夜。
  事后,黄百韬才知道。刘镇湘之所以不愿意继续向西撤,是因为他得知,按照原定计划撤到大许家后,划给他的阵地叫土山,相传就是当年关羽被曹操包围最后投降的那个土山。刘镇湘迷信,认为这不吉利。加上他认为自己装备精良,共军的小米加步枪奈何不了他。所以他才如此坚决的主张留下。
  至于留下过夜的结果,就是被围困。还是被围在了"土山"。
  在华野包围黄百韬期间,眼见形势恶劣,蒋校长将驻防驻马店的黄维兵团调往徐州。同时让到处灭火的杜聿明回徐州指挥作战。
  杜回到徐州后,心里哇凉哇凉的。才离开几十天,战局怎么就恶化成这样了?为了扭转不利局面,他提了个险招:利用华野专心围困黄百韬的机会,集中徐州主力与南线的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和前来增援的黄维兵团,先找中野决战。待击溃中野后,再回头与解救黄百韬兵团,与华野决战。
  按照杜聿明的这一方案,就算徐州国军不能打赢会战,至少也不会全军覆没,全部被歼灭在淮海战场。
  但不想,杜的建议,刘峙却不同意。其他几个兵团司令,如孙元良,也不同意。
  他们明面上说,太冒险了,如果寻找中野决战不成功,扑空了,导致黄百韬兵团被华野歼灭了,会被南京责备。
  其实这些人心里真正的想法,还是觉得中野加华野60万大军不可能全歼80万国军。始终没有往最坏的方向想。
  要是他们有时光机,知道结果,早就攥成拳头砸向中野了。
  杜的计划没搞成,在蒋校长的指示下,南京国防部东搞西搞,一通鼓捣后,徐州国军最后执行的是一个最失败的方案。
  即留下孙元良镇守徐州。让李弥、邱清泉两兵团,去解决被围的黄百韬兵团。
  并让黄维兵团尽快进入战场,联合刘汝明和李延年兵团寻找中野决战。
  这样一搞,本来有优势兵力的国军,就被拆得七零八落。兵力方面反倒没有优势了。
  后来,黄维接到命令,极为自负的下令全军急进,心里一点数都没有,完全不怕冒进导致自己被包围。
  结果,黄兵团还真就被中野合围在了双堆集一带。重蹈了黄百韬的覆辙。
  黄维被围,配合他作战的南线的李、刘两兵团只好改变任务,解救黄维。这三个兵团被中野牢牢锁死在了双堆集附近。
  徐州方面的邱、李两兵团解救黄百韬,遭华野阻滞,每前进一步都十分困难。
  而这个时候,黄百韬也是昏了头。他居然自始至终都没想过突围,主动向邱、李靠拢。这已经不是黄百韬第一次昏头了。当初在新安镇坐等海州撤过来的部队,他就昏了头的没在运河上架浮桥。
  后来,邱清泉和李弥是一直打到最后碾庄已经完全听不到枪炮声了,才奉命令撤回徐州。如果黄百韬主动往西拱一点,说不定还能多跑出去几个人。
  最终在华野的总攻下,黄兵团七万多人全部被歼灭。
  北边的"黄兵团"被歼灭后,下一个就轮到南边的"黄兵团"了。
  黄维被围困后,起初和黄百韬一样,没打算突围。他志得意满的吹嘘:"我这12万大军放着这里,中野也啃不动"。
  结果中野、华野合力,几天就吃掉了他。
  连着两个兵团被围困,一个被歼灭,一个随时可能被歼灭。
  这时候但凡心里有点数的人都知道,得赶紧撤退,徐州不能再待了。
  杜聿明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他在征得蒋校长同意后,立即放弃徐州,率邱、李、孙,三个兵团三十万人南下,从徐州西南方向的永城、涡阳撤退。
  准备撤到淮河后,三个兵团再回头,背靠淮河与中野、华野决战。
  应该说,杜聿明的方案,是当时国军最可行的一条路。没有之一。
  杜聿明是做了最坏打算。
  但不想,三十万国军刚撤出徐州,蒋校长就反悔了,他空投手令,要求杜聿明下令停止既定方案,掉头往双堆集方向,去救黄维。
  杜拿到蒋校长的手令,心里极为难受。这时候去双堆集救黄维,完全就是送死。这都啥时候了,校长还白日做梦呢?还觉得美械兵团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天下无敌呢?
  并且在此时,邱清泉也是"神助攻",极力要求杜聿明留下。
  原来,国军主力在撤退过程中,邱清泉的一个师被华野包围了。
  那个师负责殿后,掩护主力撤退,本来就是炮灰。
  但邱自负,听说自己的心肝宝贝被围了,竟然极力主张回去救那个师。
  他的参谋长劝阻,说如果现在主力回去救,就是自投罗网,大家一起玩完。
  但邱清泉不听,不仅不听,他还跑去找杜聿明说这事,要求杜下令,回头去捞人。
  杜聿明不敢不服从蒋介石命令,也不好意思寒了邱清泉的心。便只好带着三十万大军在反复折腾中,救出了那个被包围的师。
  但同时,也因为来来回回,贻误了时机,被追赶而来的华野合围在了离徐州不到七十公里的陈官庄一带。
  杜聿明是11月30日撤出的徐州。
  12月4日被围困于陈官庄。
  也就是说,徐州的三个机械化兵团从撤退到被包围,跑了五天,也就走了几十公里。平均每天才走十几公里。
  这是汽车没油了吗?走不动道了吗?
  还是几十万人没长腿,走不了路吗?
  都不是。这就是指挥员自负导致的。
  蒋校长、邱清泉等等,都不相信华野、中野能吞掉几十万机械化国军。直到覆灭前,他们都还尚存一丝希望。觉得还有转机。所以他们才敢反复作死,反复的玩火自焚。
  遥想当年在抗日战场上,一个师团的日军就能追着一个集团军的国军打。
  这不是国军不敢硬碰硬,而是当时的国军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死磕就等于送死。所以每每战况稍微不对劲,就飞速撤退,不给日军留一丝歼灭自己的机会。
  徐州会战就是如此。台儿庄大捷后,日军五六个师团夹击徐州,离徐州还有百余里,几十万国军马上就跳出了包围圈。(1938年以后,日军鲜有歼灭国军一个整师的战例)
  而到了解放战争,仗着有所谓装备优势,国军狂的没边。
  可以说,解放战场上的大部分国军指挥官都有类似的心态:认为自己有装备优势,就瞧不起土八路。
  自知之明看不到了,就看到飘飘然。变得很瞧不起人了。以致在解放战场上,国军因为冒进被围歼是常态。被围后不主动突围也是常态。
  所以。要找"哪些将军,因为高估自己的实力,贬低对手导致最终的失败"的案例,看解放战争就好了。多得数不胜数。
  历史上因为高估自己的实力贬低对手导致失败的如下一些:
  1.战国长平之战,赵国大将赵括发话秦国除了白起之外无人能够打败他,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赵军40万被坑杀,赵括被乱箭射死。
  2.战国时期,魏国庞涓大战齐国的孙膑,庞涓高估自己,结果在马陵之战中被孙膑大败。
  3.秦国时,年轻将领李信向秦王嬴政进言只需领20万大军就可以灭掉楚国,结果李信统帅20万大军被楚国上将军项燕打的大败。
  4.东汉末年,军阀袁绍与曹操大战,袁绍军多将勇轻视曹操结果官渡一战,袁绍彻底被打的大败。
  5.三国时,曹操统率80万大军进军赤壁大战孙刘联军,曹操高估自己,被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而归。
  6.三国时,关羽高估自己轻视吴国吕蒙,称其吴下阿蒙,结果吕蒙夜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
  7.三国时,关羽大意失荆州被孙吴马忠杀死,刘备统帅蜀国精锐之师攻打东吴,高估自己,轻视陆逊,夷陵之战被陆逊火攻蜀军大败,刘备白帝城托孤。
  8.东晋前秦皇帝苻坚统帅80万大军攻打东晋,苻坚高估前秦说是自己的马鞭丢进黄河黄河就会截流,结果被东晋谢安谢石打的大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
  9.清朝萨尔浒战役,明军对后金努尔哈赤过于轻视,结果被努尔哈赤后金打的大败,20万明军精锐之师被消灭,此战标志着后金的崛起。
  国"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吧!
  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上,其实是被国军给"坑了"。
  抗战时,国军战斗力弱,那是出了名的。由于蒋委员长搞排除异己的内斗,各路军阀在抗战时畏首畏尾,勾心斗角。所以,才会有40万日军横扫130多万国军的豫湘桂战役。而此战之时,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就这样,国军还是惨败。
  国军被日军横扫,日军被美军横扫。那么,在日本当太上皇的麦克阿瑟,当然有信心让参加朝鲜战争的联合国士兵"圣诞节之前回家"。甚至,当时的美国人都觉得中国不敢出战。麦克阿瑟叼着烟斗喝着咖啡,就能饮马鸭绿江了。
  (他来了,他来了,他趟着水来了!)
  麦帅也是可以,仁川登陆打的"可圈可点":75000名联合国军痛击朝鲜6500名守军。之后,麦帅依靠装备和人数优势,碾压朝鲜军队,一直打到鸭绿江。
  1950年9月15日,到10月24日,联合国只用了四十多天,就打到了鸭绿江。麦帅的神威,到此终止。因为,志愿军过江了。等到麦帅快被彭德怀赶下海时,麦帅还不从自身找问题,还想让杜鲁门扩大投入,甚至,不惜动用原子弹。
  麦帅肯定很郁闷,国军战斗力这么弱,为何志愿军却这么牛?!!
  杜鲁门不傻,赶紧让麦帅下台,换李奇微。
  李奇微明显比麦帅有本事,上来就发现志愿军后勤补给不足的问题。志愿军当时由于后勤跟不上,每次进攻最多只能持续7天,就要停下来等寄样。李奇微发现这个规律以后,就利用志愿军"七天攻势"规律,跟志愿军拼消耗。当志愿军进攻时,他就利用美军火力兵力优势打防御战。等7天之后,趁着志愿军断了补给,对我志愿军发动猛烈进攻。就这样,志愿军被迫退到了"三八线"!
  同样一副牌,李奇微打的就比麦帅强!回头再看彭老总,那就是封神的人物了!如果志愿军有联合国军那样的武器补给,早把联合国军赶下海了。说白了,美军将领就喜欢依靠装备优势,无脑碾压!真要是让他们到中国战场上,带领国军打日本人,他们败得更惨!对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时,蒋介石的部队也有美国人当顾问。不过,还是一直溃败。
  十年后,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说:
  "中国军队从士兵到将军都是最优秀的,我要告诫世界军队,不要与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这要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谁打中国,进得去出不来!"
  所以,把三方将领能力做个对比:志愿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国军>美军。
  主意:此处"国军"仅指国民党方将领,我知道抗战时八路军和新四军也是国军序列。
  有些起义的国民党部队,到解放军以后,本来很弱的部队,马上就成了王牌。例如:解放军五十军,原来是国军60军。这支部队在起义前,因为军纪不好且战绩较差,被人们戏称为"熊军"、人称"六十熊"!可是,抗美援朝时,表现英勇,首先攻入汉城。
  毛主席在接见50军军长曾泽生时,还夸奖他说:"你们打得不错啊!"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叶飞打金门,被胡琏狠狠咬了一口。
  1949年7月,人民解放军渡江后杀入福建,横扫了在福州,漳州,泉州的国民党军,10月15日,10兵团司令员叶飞指挥部队发动厦门战役,仅仅用了三天就解放了厦门。随后,解放军开始准备发动对金门的进攻。
  在金门战役开始之前,三野代司令员粟裕给10兵团发了指示,要求必须搜集一次性运送六个团兵力的船只,船只不到不能打,还必须要等山东沿海的6000多名熟练船工赶到,船工不到不能打,敌人有强大增援也不能打。
  金门战役前夕的叶飞
  请山东船工也是有原因的,因为28军是渤海军区的老八路,和山东船工搭配比较好。
  结果,这三个"不能打"都没有认真落实。首先,运输船只严重不足,即使叶飞把32军的船划给28军,也只有300多条船,只能一次运送三个团过海,其次,山东船工还没有到金门战役就打完了,最后,当时金门的国民党守军已经增加到三万多人,解放军竟然不知道。
  10月初,在泉州召开的兵团作战会议上,叶飞意气风发地对参会的各军师首长说了四个字:"此役必胜!"在他看来,金门就是碗里的肉,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面对10兵团政委韦国清的顾虑,叶飞哈哈一笑,认为韦国清多虑了,并解释说:
  "厦门是敌人有永久性设防工事的要塞,守军是号称‘小白崇禧’的汤恩伯集团,兵力充足,有海空军支援,都已被我军攻克,而金门岛乃弹丸之地,又没有什么坚固工事,守军名义上是一个兵团,实际上不过两万名残兵败将……我用28军一个主力团,加29军的两个主力团攻金,已绰绰有余了。"
  叶飞的自信不是没有理由的,北打平潭,上去4个连,蒋军即垮;南打厦门,上去7个连,敌人也守不住。两岛小胜,致使叶飞认为根本不用派太多部队攻金,只要部队能登陆就赢定了。
  更麻烦的是,金门战役前夕粟裕一直在北京参加开国大典和中央军委的各类会议,没有在前线指挥战斗,而且,28军主要首长也都不在厦门前线,只有副军长肖锋负责作战指挥。
  叶飞给肖锋的意见是:"看来大陆再也不会有什么大仗打了,你们28军就扫个尾吧。"
  肖锋在1948年6月的上蔡之战中痛击过胡琏部队,打心底觉得胡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在知道胡琏已经带18军上金门的时候他放话说:就算做好牺牲4000人准备,也要打下金门岛!
  战前解放军从上到下都弥漫着轻敌的情绪,28军安排攻金第一梯队的三个团隶属三个不同建制的师(主攻团244团属82师、助攻团251团属84师、253团属85师),三个团居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师级指挥人员。
  在主攻团的几条船上都载着大量新印制的人民币,成捆钞票连褶印都没有,整整装满好几箩筐。据说是准备到金门岛上用的;另一个团的船上装了猪,也是庆功用品。更可笑的是,居然有的船上还载着办公桌椅,以便金门解放后"新政权使用"。
  结果,10月25日解放军三个团上岛,于凌晨二时登陆,正值最高潮,水深浪阔。为减少伤亡,船只长驱抢滩。不料部队登陆后恰好退潮。正拟返航,潮水已退到十米开外。船只统统搁浅,天亮后仅有的300多条登陆船只即被国民党空军发现,大部被炸毁,而第二梯队的三个团因为无船可渡,只能眼看着战友被歼,毫无办法。
  金门战役打了三天,国民党军越打越多,又陆续增援了两万多人,最后解放军登岛的9000多人基本全军覆没,虽然同样消灭了国民党军9000多人,但三个团全军覆没,这是解放战争中解放军遭到的罕见挫败。
  11月1日,三野在福州召开金门作战检讨会议,叶飞做检讨说:
  "金门战斗地失利,主要责任在我,我是兵团司令员,不能推给肖锋。他有不同意见,我因轻敌,听不进,临开船时,在电话上我还坚持只要上去两个营,肖锋掌握好第二梯队,战斗胜利是有把握的。是我造成的损失,请求给严厉的处分。"
  金门失利震动了中央军委,最后还是粟裕主动承担责任,他安慰叶飞,肖锋等人说:主要责任在前委,特别是我这个主管作战的人,对下面就不能去追究责任,要吸取血的教训,提高再战金门的信心。
  国民党悍将张灵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 无从下手
  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失败后,迅速调整战略,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主要进攻方向为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当时,华野在山东战场集中了10个纵队,其中有9个步兵纵队和一个特种纵队,约27万人。而国民党调往山东战场的兵力有24个整编师(军)、60个旅,45万人,国名党的"五大主力"就来了三个,即第五军、整编第十一师和整编第七十四师,尤其是整编第七十四师,战斗力尤为强悍。双方力量悬殊,国民党军一心想要和华野主力主力决战,歼灭华野主力。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华野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也严阵以待。从4月到5月一个月之内,华野指挥部就制定了5次作战计划,但由于国民党军处处谨慎,均未能得以实施。
  蒋介石采取了稳打稳扎,逐步收缩的策略,分梯次的布置兵力。第一梯队从临沂东北的河阳到莱芜以西的范家镇,密密麻麻地摆了10个整编师,包括第五军、整编第十一师和整编第七十四师,沿线几乎占据了所有的山头、要点和关隘;第二梯队7个整编师,位于临沂、泗水、兖州、滕县、大泣口等地,随时策应第一梯队作战。另有7个整编师,担任济南、泰安、徐州、台儿庄、青岛、潍县等城守备。四十多万国军就像稳步推进,彼此照应,就像一只巨大的刺猬,让粟裕一时间无从下手。
  二 诱敌
  为创造机会,粟裕命华野主力后退一步,示敌以弱,在运动中寻找战机。
  粟裕的计策奏效了,国民党军总指挥顾祝同发现华野主力后撤后,立即命令欧震、汤恩伯、王敬久三个兵团向前推进,尾随华野前进。汤恩伯贪功心切,不待与欧震、王敬久两兵团会和,便命令他所部集团军8个整编师向沂水、坦埠方向进攻,企图追上华野主力部队。经过这么一调动,果然战机出现了,汤恩伯所部的第七军和整编第四十八师两股先头部队已经突进至河阳以北的苗家庄、界湖,暴露在敌军右翼,并有继续向前推进的态势。粟裕当即决定,歼灭这两股敌军。命令四个纵队加一个特纵向东南开进,两个纵队在南线,两个纵队在北线,另以一个纵队穿插至鲁南敌后,准备对敌合围。
  这时候,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也感觉到了战场态势的变化,于是向汤恩伯建议道:"陈毅把9个纵队分成两个集团,5个纵队在沂水以西,4个纵队在沂水以东。我们应沿临沂、蒙阴公路向南向北推进,将敌5个纵队封堵于临蒙公路和沂水之间,各军占据临蒙公路要点,我七十四师从中段出击,直指坦埠陈毅之指挥部,并将敌5个纵队分成两块或压向一隅,然后再会师聚歼" 。张灵甫设想的是中心突破战术,以自己的整编第七十四师从中段出击,直接插入华野中部,吸引华野主力,然后国军个部分别从各个方向聚集,一举歼灭华野主力。
  不得不说,这是个十分大胆的计划,张灵甫之所以敢提出这个计划,就是因为他对他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十分自信。整编七十四师下辖第五十一、五十七、五十八3个整编旅(相当于师),全师3万多人,由于该师全部为美械装备,官兵中知识分子多、军校毕业生多,又经过美国教官训练,战斗力很强,蒋介石其格外倚重,令各部队一切教育训练皆以该部为标准,因此该军在国军内部被称为为"模范军"。李延年甚至吹嘘说:"有10个七十四师就可以统一中国。"
  基于七十四师强大的实力,张灵甫认为,只要占据有利地形,设置防御工事,凭借强大的火力,华野是无论如何也攻不下来的。不仅张灵甫这样想,国军高层将领也有此想法,于是,汤恩伯立即同意了这个计划,令各部队加速向北推进,妄图力歼华野主力于沂水以西。三 围歼整编第七十四师
  国军的动向很快被华野侦查到,经过分析,粟裕判断,敌企图以整编第七十四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其两翼和后续强大兵团掩护下实施中央突破,矛头直指华野指挥部驻地坦埠,企图一举
  陷华野于混乱和四面包围之中,全歼华野主力于沂蒙山区,或者将华野逼只胶东一隅,再行合围。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敌军一旦得逞,后果将不堪设想。
  由于张灵甫的冒进,整编第七十四师的位置在整个兵团中稍稍突出,离左右两侧最近的国民党军也有将近一天的路程。粟裕立即调整战略,放过第七军和整编第四十八师,直接打整编第七十四师。既然敌军采取中央突破的战术,那我军就给他来个"猛虎掏心",以中央反突破对中央突破,以5个纵队为攻击主力,正面进攻整编第七十四师,以四个纵队为打援部队,向楔子一样插入整编第七十四师与其余敌军部队中,强行将整编第七十四师"剜"出来,予以歼灭。
  陶勇四纵在北面阻击向坦埠前进的敌军,然后猛攻孟良崮,许世友九纵在北面攻击雕窝之敌。叶飞一纵以一个师阻击西面的整编第六十五师,主力从整编第第七十四师和整编第二十五师之间楔入,阻止整编第二十五师增援。王建安的八纵从整编第七十四师和整编第八十三师之间楔入,攻击整编第七十四师的侧后。王必成六纵从魯南飞兵北上,断敌退路,宋时轮十纵阻击河阳北援之敌,韦国清二纵在东北面保障八纵的侧翼,并策应成钧的七纵行动。鲁南军区部队负责截断青驼寺至临沂的临沂公路,一部进逼临沂,牵制、袭扰汤恩伯兵团指挥中枢。
  四 "猛虎掏心"
  "猛虎掏心"的作战方案已经制定完成。
  就在粟裕决定先斩后奏,一边执行作战命令一边向中央军委报告时,毛主席起草的中央军委电文也到了华野司令部:
  "敌五军、十一师、七十四师均已前进。你们须聚精会神选择比较好打之一路,不失时机发起歼击。究打何路最好,由你们当机决策,立即施行,我们不遥制。"
  毛主席的电文给粟裕吃了一颗定心丸,指挥起来更有底气。
  5月13日黄昏,许世友的九纵率先发起攻击,拉开了孟良崮战役的序幕。华野其他纵队也打的很出色,从13日黄昏到14日上午,不到一天时间,就将七十四师和其他敌军分割开来,完成了对七十四师的包围。但是,陷于包围圈的张灵甫不仅没有惊慌,反而有几分得意,认为自己的战术奏效了,华野主力已被吸引,只待国军各部赶到,就可四面夹击,一举将其歼灭。
  垛庄是沂蒙公路上的一个小镇,扼沂蒙公路咽喉,是七十四师的补给点,也是唯一的撤退路线。粟裕命王必成飞兵北上,占据垛庄。王必成接到命令后,强行军两个整夜,行军路程超过120公里,如从天而降一般,于15日拂晓占据垛庄,完成了对七十四师的最后合围。
  此时张灵甫终于意识到了时态的严重性,七十四师极有可能陷入被全歼的危险。于是他丢掉了大量的美制重炮和其他现代化的装备,率3万多人马一头扎进孟良崮的山谷里,企图固守待援。此时张灵甫还对全歼华野主力抱有幻想,认为凭借整编第七十四师的实力,共军一时还啃不动,只要能用顽强的防御把华东共军牢牢地吸引住,四周友军乘势合围,就能为国军跟共军在山东决战、并最终战胜共军创造出一个最佳时机。
  五 国军王牌主力的覆灭
  现在战场情况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张灵甫的七十四军被华野5个纵队包围,但华野5个纵队又被国军10个整编师包围。战役趋向于白热化,关键就在于,华野是否能在国军合围之前,吃掉七十四师,然后抽身而出。华野的攻击部队不惜一切的向七十四师发起攻击,陈毅还接通了九纵司令员许世友的电话:"聚歼七十四师,成败在此一举;现在要不惜一切代价,把孟良崮拿下来!你们打掉一千,我给你们补充一千,打掉二千,补充二千,谁攻下孟良菌谁就是英雄!"
  在华野强大的攻势下,七十四师损失惨重,外围阵地接连丢失,全军被压缩到了一个狭小的山头。张灵甫躲在一个山洞里,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这位昔日不可一世的悍将,如今不得不拉下脸来到处求援。他在报话机中哀求李天霞:"李师长,看在你我兄弟一场,在兄弟危难之际,拉兄弟一把吧!" 李天霞应和道:"张师长,这话你就见外了。我李天霞怎么能见老兄危难而不救呢?请你务必再坚持3小时,我的部队会给你解围的。"
  战役进行到最后关头,双方在最后一个山头相持不下,这时候王必成耐不住了,命令六纵特务团全体上刺刀,冲进敌军阵地展开白刃战。刺刀见红,刀刀见血,终于将最后的残敌肃清。在六纵特务团冲进敌指挥所之前,张灵甫给顾祝同发出了最后一份电报:"战况已恶化,职已尽了全力。无奈友军增援不至,钧座(指汤恩伯)与黄百韬、李天霞应负全责。弹药不必再投,可速令空军轰炸600高地及周围阵地。张钟麟(张灵甫字)。"这封电报发出没几分钟,张灵甫就被击毙,支持,孟良崮战役结束,国民党王牌整编第七十四师至师长张灵甫以下,全军覆没。
  总结
  张灵甫整编第七十四师的覆灭,主要是源于张灵甫的自负与轻敌,过分高估了七十四师的实力,低估了解放军强大的战斗力。当然,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各自心怀鬼胎,导致救援不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1962年的中印边界反击战,就是诠释此问题的最好答案。
  中印边界反击战的前线指挥官是张国华,主帅是国防部长的林彪。60年代中印边界局势紧张,边界冲突一触即发,毛主席做好了要和印度开战的准备。国防部长林彪主动请缨挂帅,主力参战部队则是其原四野部队。
  狂妄自大的印度军队,深入到我国境内的三个集团军中,有一支印度王牌军队。这支军队的前辈曾在1840年随英军入侵北京并参加过火烧圆明园。军长便是尼赫鲁的心腹考尔将军,他曾经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北非、南欧、东南亚等战场都作过战,并自诩"打遍了欧亚的劲旅",并声称要再次打进北京。
  林彪听到了这位自大的将军狂妄言论后,下了死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这支印度部队给我从地球上抹掉",作战前的动员也以八国联军在中国的种种罪行激励战士。
  反攻命令一下,我军犹如猛虎下山,以风卷残云之势打的印军毫无还手能力。仅仅用了一个营的部队守住卡口,将印军的三个集团军牢牢地包围在了事先计划好的口袋里。前后共花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将这个王牌军连同其他入境的印军全部歼灭。
  最后,印度军队遭到彻底失败,仅阵亡就达到4000多人。战后,一位美国南亚学者说:印度在中印边境战中遭受了耻辱的失败,教训了整个一代印度人!
  狂妄自大,盲目骄横,不可一世,是印度军队极其将领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从那时起,印度在心理上对中国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活捉了敌酋牛师长,军民凯歌高入云"。萧华将军所做的《长征组歌》中,写出了红军在直罗镇战斗中歼灭进犯敌军的情景。敌师长牛元峰就是因为高估自己的实力,小看了红军,从而导致自己兵败身亡。
  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后,引起了国民党的极大恐慌。受上面的指令,西北"剿总"张学良派出5个师,分两路向红军根据地进犯。
  沿东路进犯的四个师,在南北两条路线的选择上产生了分歧,大多数军官认为应该走道路平坦,相对安全,但行程较远的南路,但109师师长牛元峰,却仗着装备精良,人多势众,根本不把贫困的红军放在眼里。
  他叫嚣"我们晚走早住,怕什么?胆子小还打什么仗?我一个师都不怕,咱们一共4个师怕什么?"在他极力主张下,东北军4个师沿北路向红军根据地挺进,牛元峰的109师打前阵。
  东北军的作战部署对红军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如果构想达成,会使得自身生存变得极为困难,所以红军必须要挫败其战略意图,才能在陕北站住脚,这一仗必须要打好。
  毛泽东挑选的歼敌地点是三面环山的直罗镇,并特意带着红军将领们到直罗镇实地查看地形,做足了准备,明确了详细的战斗计划。
  牛元峰率领着东北军先头部队109师,在一股边打边退的红军小部队的引诱下,打进直罗镇,轻而易举的将红军打得"落荒而逃",让牛元峰更加得意忘形,进了镇子后,根本也没有刻意修筑防御工事,整个部队就毫无戒备的安心睡觉休息了。
  天黑后,红军按计划将直罗镇牢牢围住。在拂晓时分,突然发起攻击,牛元峰猝不及防,惊慌失措,他做梦也没想到红军竟有如此强大的攻势,此时他的部队已陷入一片混乱,不久便溃不成军,手下的团长非死即伤。
  牛元峰好不容易带着一股残兵突出重围,但红军穷追不舍,一路追杀,最后身边只剩下了参谋处长和副官了,在眼看着被红军活捉之时,牛元峰绝望的命令副官用自己的勃朗宁手枪打死自己。另一种说法是牛元峰被活捉后,被苦大仇深的红军战士开枪打死。也有的说是在逃跑中被红军击毙。
  此役,东北军除109 师被全歼,跟着后面的106师的一个团,也跟着倒霉被歼灭,红军总共毙伤敌1000余人,俘虏53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发了一笔"小财"。
  张学良本来就不愿意听上面的与红军打仗,此后总是找借口拖延出兵侵犯红军根据地,最后索性停止了对红军的进攻。
  直罗镇一战,中央红军终于在陕北站稳了脚跟,而牛元峰的自负轻敌,也算间接的成全了红军。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陈诚真能干,火车南站通北站!"
  这是1947年秋季沈阳老百姓口口相传的一句俗语。
  陈诚,想必读者都很熟悉,时任国民党陆军参谋总长兼东北行辕主任,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唯一一个与蒋介石没有任何隔阂的人。从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当上炮兵连长到1928年北伐战争时期被蒋介石提拔为总司令部警卫司令兼炮兵总指挥,军衔是中将。在靠门第、裙带关系决定政治地位的国民党军中,陈诚以布衣之身从上尉到中将,仅仅用了4年。虽说有老蒋的赏识,然而在那个兵荒马乱、蒋介石都必须身先士卒的年代,个人能力绝对是主要因素。
  自此之后,陈诚倾尽才能,死心塌地为蒋介石效命。抗日战争期间,陈诚当过3个战区司令长官,还当过远征军总司令,正面战场的历次大会战几乎无役不与。不仅仅是军事能力强,为人处世方面,陈诚也颇有一套。"苦干、强干、硬干、快干"是多数国军将领对陈诚的评价。陈诚也以"不耻过、不敷衍、不贪小便宜"的"三不主义"作为处事信条。
  在20多年的戎马生涯中,陈诚堪称是蒋介石的"救火队长",哪个战区军纪混乱、战绩不佳,蒋介石都会把陈诚派过去。
  1947年8月,东北民主联军结束夏季攻势,时任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的杜聿明丧师失地,一病不起。东北战场的恶化令头痛不已的蒋介石把陈诚派到了东北。
  抗日战争结束后,时年45岁的陈诚担任了陆军参谋总长,军衔是一级陆军上将,仅次于特级上将蒋介石。
  官越做越大、和蒋介石的关系也最亲密,陈诚也开始飘飘然了。蒋介石想的是一年内结束"剿匪戡乱",而陈诚说是3—5个月。
  结果打了8个月,美械化武装起来的国军被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打得丢盔弃甲,损兵折将达71万人之多。1947年1月,由陈诚亲自坐镇指挥的鲁南会战,指挥24万大军对阵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19万,结果一败涂地。单是一个莱芜战役,蒋军就损失6万多人,成为开战一来一场战役中损失最为惨重的一仗。
  凭借着和蒋介石的绝对关系,陈诚轻而易举的将兵败的责任推给了王耀武。
  从1947年夏季开始,东北战场上的蒋军开始由进攻转入防御。在历时50天的作战中,蒋军被东北民主联军歼灭8万多人,丧失36座城镇。东北民主联军的北满、南满、东满、西满、冀热辽根据地连成一片。而蒋军能够控制的只有中长铁路上的9座城市,并且随时有被分割包围的危险。
  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陈诚临危受命,出任东北行辕主任,独揽军政大权。
  陈诚上任伊始,就高调宣布:"六个月内恢复国民党军在东北的优势地位!"
  实在搞不懂陈诚这番豪言壮语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判断。纵观整个东北解放战争,1945年9月至1946年底算是蒋军在东北最具优势的时候。在抗战中同鬼子一刀一枪较量出来的新1军、新6军、第13军、第52军在接受了全副美械化装备后被派到东北,并且靠着封官许愿等方式收编了大量伪满时期的军政人员和占山为王的土匪武装,着实风光了一把。
  然而从1946年下半年开始,随着东北民主联军接连取得新开岭战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蒋军在东北的优势开始动摇。进入1947年,发展壮大的东北民主联军居然可以主动进攻了。并且一兵一卒、一枪一弹都是独立解决,根本不用关内战场输送。夏季攻势结束后,东北民主联军已经从最初的11万人发展到51万人,并且还有同等数量的二线兵团。相反,蒋军的兵员粮饷绝大多数依赖关内补充。陈诚主政东北,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杜聿明不断向蒋介石求援。
  对于东北民主联军迅猛增长的根本原因,陈诚是无法理解的。
  刚到东北,陈诚高举反腐利剑,惩办了一批军内的中高级将领,并且重组了部队,编为4个兵团,总兵力为50万人。
  满以为这番整肃达到了风清气正的效果,陈诚改变过去的全面防御为机动防御,寻找东北民主联军主力作战。
  根据战场态势,陈诚决定先从冀热辽方向下手,力争在短期内将北宁线上的我军扫荡干净,确保关内和关外的联系畅通。
  那么此时陈诚的主要对手——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林彪,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林彪是1925年进入黄埔军校四期,比陈诚只晚了一年。陈诚当21师少将师长的时候,林彪仅仅是第4军独立团的一位见习排长。论资历,林彪和陈诚有着天壤之别。陈诚在沈阳说"六个月内恢复国军在东北的优势地位"时,显然是没有把林彪这位小师弟放在眼里。
  巧合的是,在即将开始的秋季攻势战役中,陈诚和林彪都把第一个目光瞄向了北宁线穿插而过的辽西走廊。林彪的意图是,集中由冀热辽军区部队编成的第8、9纵队攻击位于北宁线上的蒋军第49军和第43师,吸引沈阳的蒋军出援,然后集中北满、南满的6个纵队沿着中长铁路出击,在长春与四平之间寻机歼敌。
  于是,陈诚和林彪的第一个回合就在辽西走廊打响。从1947年9月6日至22日,用于进攻的蒋军第49军几乎被第8、9纵队全歼,军长王铁汉仅仅带着百余人逃脱。这样一来,陈诚想要确保安全的北宁线在一开始就被林彪拦腰斩断。
  恼羞成怒的陈诚又调集驻守铁岭的新六军西进增援,蒋介石也命令华北的傅作义派出6个师赶来增援。可新六军刚一出动,东北民主联军的6个纵队便如飞而至,对兵力空虚的中长线发动进攻。
  陈诚被搞得手忙脚乱,后方告急,他只得将打通北宁线的任务丢给傅作义,命令新六军星夜回援。凭借着机械化的优势,新六军抢在了东北民主联军之前回到铁岭。看到战机已失,林彪果断下令结束战役。
  纵观整个秋季攻势,50天的作战里东北民主联军歼敌7万人,扩大解放区4万多平方公里,彻底切断了北宁铁路和中长铁路长春至四平段,沈阳被完全孤立。战前踌躇满志的陈诚在战役中穷于应对,完全被林彪追着、牵着打。蒋军被进一步孤立,粮食、燃料、兵员相继告急。
  然而奇怪的是,陈诚似乎对此熟视无睹,反而在1948年元旦的《告东北军民书》中吹嘘说:"目下国军已经完成作战准备,危险期已经过去。"殊不知,这正是蒋军真正"危险期"的开始,因为林彪的新一轮猛烈打击随着严寒同时降临。
  之后的冬季攻势是陈诚军旅生涯中最后一场作战,被他轻视的"小师弟"林彪将他永远地送出了战场。
  东北民主联军从1947年12月中旬利用河流结冰的机会开始行动,首先攻克了沈阳北面的重镇彰武,歼灭蒋军1个师,然后向沈阳西郊出击。陈诚慌了,匆忙调集新1、3、5、6军和71军向沈阳赶来,企图与林彪决战。结果,新5军因为位置突出被东北民主联军第2、3纵队一举歼灭。
  这一下,陈诚彻底崩溃了,恼怒、羞愧令他的胃病复发,卧床不起。后来还是蒋介石亲自来到沈阳,让他体面下台。
  兔哥回答,欢迎关注兔哥!战场上因为轻敌而失败的战例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从战略层面来说二战时期的德、意、日三个轴心国都有这样的情况,错估自身实力,错估对手实力,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而战场上指挥作战的将军们这样的战例就更多了,简单讲讲麦克阿瑟这个美军名将,二战时期的美国著名的五星上将,表演大师麦克阿瑟,二战时期他在菲律宾当菲律宾的军队司令,被菲律宾授予元帅军衔,连服装帽子都是他自己设计的。1941年12月8日,日军出动500多架飞机袭击麦克阿瑟的部队,把麦克阿瑟部队的所有战斗机(约600架)基本都击毁在了机场,海军4艘战舰被击沉,四分之一的巡逻机被击毁,随后日本从9个登陆场登陆成功,开始了对麦克阿瑟部队的大追杀,由于失去了空中力量的掩护,麦克阿瑟的部队被打散,日军则势如破竹,并把麦克阿瑟和他的部队包围起来。麦克阿瑟接到罗斯福的撤离菲律宾的指示,乘坐四艘鱼雷快艇,带着家眷、幕僚历经磨难,数次身陷囹圄,总算是有惊无险的从菲律宾逃了出来,而他的那些士兵八万人的部队最后选择向日军投降,并被押往120公里外的战俘营,途中有1.5万人被日军杀害,到营地后又有2.6万人被日军杀害,这就是著名的巴丹行军。
  而造成这次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麦克阿瑟的轻敌,自大。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在此之前美国已经预感到了日军的野心,却没有得到重视,艾森豪威尔给麦克阿瑟通报了日军很可能要进攻菲律宾的计划,而麦克阿瑟却没有得到重视,部下极力建议麦克阿瑟派飞机去轰炸日军设在弯弯岛上的机场,被麦克阿瑟拒绝,麦克阿瑟认为,日军的实力还不敢对菲律宾发动进攻,毕竟菲律宾有美国盟友联军多达13万人左右,而日军人数不到自己的一半,只有5.7万人,作战飞机麦克阿瑟有600多架,日军只有500架,而且麦克阿瑟认为日军如果进攻菲律宾就必须乘坐舰船,劳师以远,而美菲联军则是以逸待劳,麦克阿瑟甚至吹嘘用100万军队100年也不可能攻下甲米地要塞,足见麦克阿瑟是多少自大,严重低估了日军的作战能力,也严重高估了自己的作战能力。所以当日军采用空袭战术偷袭麦克阿瑟的机场时,麦克阿瑟的军队竟然没有做好任何准备,日军又复制了一个偷袭珍珠港版本的偷袭菲律宾的战法。
  在日军已经对美宣战并偷袭珍珠港后,由于麦克阿瑟的轻敌,错估了自己,也错估了日军,导致了菲律宾战役的彻底失败,作为指挥官,麦克阿瑟是有直接责任的,作为一个名将怎么可能让日军在菲律宾复制出一个珍珠港版本的偷袭事件呢?太轻敌了。同时麦克阿瑟也过于高估自己了,被他自豪的称为100万军队100年也打不下来的甲米地要塞,日本可谓是信手沾来,没费吹灰之力,处于不设防的状态,足见麦克阿瑟是过于高估自己军队的作战能力了。而从13万人中就有8万人投降来看,也是自信心太过爆棚了。而这还不是麦克阿瑟的最后一次失败,若干年后的韩战又让他再一次品尝到了狂妄自大,高估自己,低估对手的失败,并且因此被撤职,结束了军旅生涯。
  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欢迎探讨指正,图片来源网络。

华夏文明之隋朝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是个典型的短命王朝,但是隋朝的历史地位却是不容忽视的,因为盛唐的许多制度都是在隋朝时确立的,李渊海瑞治安疏户部云南司主事海瑞恭谨上奏关于直言作为国家第一要事,用来端正君道明确臣职寻求万世治安的问题。国君,是天下臣民万物的主宰。正因为他是天下臣民万物的主宰,责任也最为重大。凡是有关百姓利幕府将军为什么不杀了天皇自己当皇帝,他有什么需要顾虑的吗?日本幕府时期在日本大概有几百年的历史,一直到近代明治维新后,天皇才掌握了权力。在这期间,幕府将军掌管着一切,天皇成为了名义上的皇帝,也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说白了也就是傀儡。但在这么1937年,乞丐抱着咸菜坛找清华校长,见到校长后我的任务完成了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助卢沟桥事件派军入侵东三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日军的进攻下,北平很快沦陷了。在这兵荒马乱的一天夜里,清华大学的围墙外突然出现一辆小轿车,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少女18岁嫁给43岁军长,一生无儿无女,军长成委员长,她成副主席历史上涌现出多少不畏生死的伟大革命家,他们将一生贡献给了革命事业,以至于自己的婚姻家庭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朱德作为新中国的开国功勋之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朱德一生结过六次婚,但前五任中国近代3位英雄兄弟一位上将,一位省委书记,还有一位是主席引言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几千年之久,与我们特有的精神品格有着很大的关系,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最典型的代表精神,面临再大的困难,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中华民族始终都不会屈服慈禧死后李莲英还活了3年,没了主子,他过得怎么样?慈禧死后,李莲英生活不太好。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道理李莲英还是知道。他很早就给自己留后路。李莲英自小进宫,后受慈禧看重步步高升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出身于河北,自小进宫,咸丰十年,英法刘邓大军最艰苦的恶仗,血战15天,歼灭国军王牌整编师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有一场战役可与孟良崮战役媲美。这是一场恶战,二纵司令陈再道说是我们打得最苦的一仗,阵亡的战士最多。最终,我军取得了胜利,全歼国军一个整编师。解放战争爆发一年后关羽降于禁杀庞德,就能威震华夏?看看他打到哪里就清楚了公元218年7月,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关羽成了刘备集团前将军兼武将之首。当了武将之首没多久,关羽就留下南郡太守糜芳守卫江陵,派遣将军傅士仁守公安,自己亲率荆州军主力北上攻打襄阳的吕白马之战,除了关羽,当时在场的人,还有谁能够斩颜良?还有许褚能够斩颜良,其他人都斩不了颜良。白马之战中,关羽一回合斩杀颜良,令天下震惊,此一战直接将关羽的名声推至巅峰,让大家都重新认识了他。不过在惊叹关羽强悍武力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好禽兽王朝之胡夏赫连勃勃今天谈的胡夏王朝,是十六国时期最后出现的一个政权。胡夏王朝的建立者是匈奴铁弗部的赫连勃勃。赫连勃勃原名刘勃勃,是铁弗部首领刘卫辰的儿子。刘卫辰以反复无常著称,割据朔方之地,
名人名字的由来01孙中山孙中山名字的由来孙中山先生不是无产阶级,他是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幼名叫帝象,上小学时又叫孙文。17岁到香港拔萃书屋上学时,取名日新,意为日日更新。93年杨虎城遗孀病逝,临终前提出一违规请求,陕西政府批准这张蕙兰是谁?她可不是烈士啊,为什么能有如此殊荣葬在烈士陵园里,还是杨虎城将军的旁边?西安城南的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内,不明真相的工作人员对着一座刚刚落成的新坟,犯起了嘀咕。这座坐落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的12位志愿军将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有240万人参战,也牺牲了很多的将士,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英雄和功臣,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的12位志愿军将旧上海滩的真老大,杜月笙也不敢惹,日本人称他为人间魔鬼导语由于满清朝廷的懦弱和无能,同时受到新的革命思想的影响,有一部分的有志青年选择用自己的所学报国,这也就成就了民国时期。提起民国时期我们不得不提到上海滩,那一时期的上海滩,灯红酒绿状元和二三甲进士有何区别?从传胪那天开始,差距就在不断拉大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后,科举考试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时至今日,科举制的文化影响依然存在,尤其是状元情节根深蒂固,而进士已经很少提及。究其原因是科举时代,状元和进士还土耳其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如果要从历史上朔源,土耳其是个很特别的存在,我的意思是指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出现是无法模仿的。历史上土耳其在安纳托利亚半岛崛起是一件非常突然的事件。我们不清楚这个族群的来源,只知道他抗美援朝一场准备不充分但是成绩很优秀的大考金一南说朝鲜战争的爆发打了新中国一个措手不及如果把抗美援朝作为新中国面临的国家安全事务的一次大考的话,那么可以说,这个考试是猝不及防的新中国并没有准备在朝鲜半岛打这样一场战争。当时解放战争时,毛主席朱德周恩来负责军事,刘少奇在干什么抗日战争胜利之后,随着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国内战争也进而展开,国民党和共产党又一次的展开较量。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刚开始在武器装备以及人数上都处于落后阶段,因此毛主席也提出了战略防御如何向世界宣布一个国家的崛起?东亚三国选择了奥运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全球近200个主权国家之间如何评判国家实力,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孰强孰弱,当如何评判?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虽然还有着局部热战的爆发,血滴子的故事清雍正年间,初登大宝的雍正皇帝为稳固自己的势力秘密组织了名为粘杆处,实为血滴子的特务团,在连续几次暗杀行动后收获了朝中不少秘密势力。皇位日渐稳固的雍正忌惮年羹尧功高震主,于是写下密我军剿匪英雄,竟是风华绝代的女中豪杰除夕夜智擒悍匪大漠之王老电影小兵张嘎中的张嘎子,是难以超越的经典形象。嘎子的扮演者名叫安吉斯,安吉斯的母亲,是著名的剿匪英雄乌兰。乌兰乌兰1922年出生在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黩特右旗(辽宁朝阳市)的嘎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