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电报是怎么被中国引进使用的?

  当翰林院高材生第一次见到电报机
  相比传统的驿站、信鸽和烽火,用电报传递信息可谓迅捷无比。电报的实际应用始于1830年代,随后便进入高速扩张期——1850年代,英国、法国与荷兰等国接通了海底电缆;1860年代,海底电缆横跨了大西洋。1870年,英国又敷设完成了自本土经印度至新加坡的海底电缆,东亚的讯息瞬间便能传回伦敦。
  世界正在由电报联为一体,但电报线却迟迟无法进入清朝。1862年,俄国公使请求修建北京-天津的电报线路,1863年英国公使提出修筑恰克图-海口的电报线路,均被总理衙门否决。明面上的否决理由,是总理衙门对电报的运作原理"尚未能逐层了然",须待弄明白了之后再讨论;以及认为民众会以妨碍风水为由群起破坏电报线,继而引发外交纠纷。
  台面下的真实忧虑,则见于总理衙门1865年向各省将军督抚下达的指示。指示要求他们竭尽全力阻止电报的进入,理由是洋人有了电报线路后,相隔数千公里也能瞬间传递消息。朝廷的公文还没送到,洋人便已先得到风声,必然会给国防与外交带来巨大的麻烦。
  所以,当丁韪良在1869年成为京师同文馆的总教习时,清朝内部仍然没有半根电报线。
  丁韪良和他的学生
  同文馆的职责,是教授清廷挑选入馆的旗人子弟,让他们学好英语、天文与算学。但丁韪良对这些学生的期望不止于此。他见识过电报的便捷,所以一边教10个学生英文,一边向他们介绍如何使用电报。丁说:"我因为想把这宗新奇的发明介绍到中国来,自己曾经在费城上课听过讲,并自费随身携来了两套器械,一套是Morse制的,一套是备有字母盘的,容易学习。"
  教学生如何收发电报容易,让清廷同意引入电报这项技术却要困难得多。丁韪良的计划是走高层路线。他前往总理衙门,请求他们"派人到我家里,来看我做电报实验"。主持总理衙门的恭亲王奕䜣派了四个汉人前往。奕䜣选这四个人,是因为他们曾协助丁韪良翻译《万国公法》,彼此多少有些交情,对"洋学"的成见也会少一些。但实验没有引发丁韪良期望中的反馈,他观察到,这些人对电报这项新技术仍持不屑一顾的态度:
  "我作实验的时候,他们只是望着,既不了解,又无兴致的样子。其中有一位是个翰林,竟轻蔑地说道:中国四千年来没有过电报,固仍泱泱大国也。"
  相比正在极大地改变世界面貌的电报,包括翰林院高材生在内的这四位参观者,更喜欢丁韪良提供的"带磁性的鱼、鹅"之类的玩意,他们觉得这些东西制造精良,为之"抚掌欢笑,叹为神奇,玩了很久"。丁只好感慨说,这些人在文学上是成人,在科学上却还是个孩子。他们完全理解不了电报技术在1860年代的重要性。
  丁韪良担忧这四位"科学上的儿童"提供的报告,可能会产生与期望相反的效果,让总理衙门的官员们对电报生出更多的偏见。于是又决定带着电报机前往总理衙门,请这些官员亲自下场体验。那是一个清晨,总理衙门的众大臣集体围观并上手操作了电报的收发。丁韪良回忆说:
  "一切进行都很顺利,各老大臣都和秘书们是一样的孩子气,不过秘书们是弄着带磁性的鱼、鹅玩,他们却是弄着电机玩,时而发送信号,时而把铜丝缠住身体,时而闭塞电路,时而接通电路;看见电花飞跃,报鎚上下,则狂笑不已。作完实验,照例就在衙门早餐,是时在座的客人除我以外,只有赫德一人。"
  现场表演很成功,众大臣对电报机兴趣浓厚。用餐中,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对丁韪良说,这场表演是一件"有益的小事"。丁韪良不同意赫德的说法,"在我看来,这不是一件小事,在户部大臣董(恂)看来也不是一件小事,他常常来看电机,仔细研求,居然学会了发报的方法。他又帮我制成一套字母,报针指着两种记号便可拼成一个字,简便得很。大学士文祥也认为我的电机有用处,来看过多次。"
  总理衙门正门
  董恂和文祥对电报机的兴趣,似乎给丁韪良带来了某种错觉,仿佛电报技术的引入即将成功。但赫德的判断才是更准确的。这场成功的表演确实只是一件"有益的小事",距离将电报引入清朝还非常遥远。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丁韪良将电报机放在总理衙门一整年,以提醒众大臣不要忘记此事,结果却是电报机落满了灰尘,电报建设没有任何消息。失望的丁韪良只好去总理衙门将电报机带走。他有些难以理解,为何奕䜣、文祥与董恂这些人,明明对电报很感兴趣,却始终无意推广这项技术。
  其实,整个1860年代,清廷内部一直在讨论引入电报技术的利弊。洋务重臣中也有许多人持反对意见。比如沈葆桢在1865年写信给总理衙门说,洋人用轮船送信,已经比中国的驿站邮递快出许多,利用这个时间差,洋人在公事上给大清制造了许多麻烦,"若再任其设立铜线,则千里而遥瞬息可通,更难保不于新闻纸中造作谣言,以骇观听",如果再允许洋人设立电报线,让他们用电报传递信息,再刊发在报纸上,便可以迅速造谣,我们用驿站去核实、传递信息却慢得要死,麻烦会更大。1868年,总理衙门为应付中英修约,召集地方将军督抚共商国是,几乎所有参与讨论的地方督抚将军,都反对"允许洋人修筑铜线铁路"。
  但沈葆桢们也明白,长远来看,电报技术终归是个好东西。沈拿长城来做比喻说:"秦筑长城,当时以为殃,后世赖之。铜线铁路,如其有成,亦中国将来之利也"——现在搞电报修铁路对大清有害;但在未来,却对中国大大有利。那该这么办呢?只好是"如能禁使弗为,则多一事不如省一事;倘其势难中止,不如我自为之"——现在能抵制多久就抵制多久,等到抵制不住了,也不能让洋人来修,须由清廷自己来建造电报线路。丁韪良的电报机表演受到总理衙门的欢迎,电报建设却迟迟没有动作的核心缘故,便在于此。
  显然,这是一种基于对陌生事物的畏惧而产生的鸵鸟心态。官员们但求无事,读书人又多怀有"固仍泱泱大国也"的心态,于是,不管外部世界如何因电报技术发生变化,清廷在1860年代和1870年代,始终坚守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古老智慧",绝不放一根电报线入境。
  但"古老智慧"却在外部世界的冲击下,不断付出沉重的代价。先是英国人利用清廷对国际法里的"领海权"缺乏理解,在1870年代初,以海底电缆的形式,将上海、宁波、福州、厦门、汕头、广州、香港等城市用电报联结了起来。总理衙门面对既成事实无可奈何,只能以"线端仍不得上岸"为由,不许这些电报线离开海面进入陆地。洋人的办法,是在水面上安置一艘船,将电报线自水中引入船舱,以规避总理衙门不许线路上岸的政策。
  再然后,便是在1874年的日军侵台事件、1879年的日本吞并琉球事件和1879年的中俄伊犁交涉中,清廷屡次因信息传递不畅造成重大损失。日军侵台事件发生后,总理衙门照会日本外务省质问,却因为清朝没有驻日使领馆,与日本外务省也无电报连接,只能把质问的公文托付给一名顺道赴日的英国人。此人因个人事务在途中耽搁颇久,公文在路上竟然走了23天之久。等日方的回复抵达总理衙门,又过去了差不多40天。此时日军在台湾的行动早已结束。中俄伊犁交涉的情况也是如此,电报从俄国发出,经海参崴、长崎到达上海(借助洋人的线路)只需要一天,但上海与北京不通电报,用轮船送信要六七天,用驿站最快则要十多天。这直接导致前方交涉团队与后方决策团队之间长期存在一个月的信息差。俄国就中取利,收获颇丰。
  这些沉重代价换来的,是1881年12月,清廷自建的电报线路终于正式进入天津;1883年9月,又进入了京城郊外的通州。
  晚清电报局内部
  至于北京城内的总理衙门响起电报机收发信息的声音,已是1898年的事情了。此时,距离丁韪良尝试引入电报技术、而被翰林院高材生轻蔑回应"中国四千年来没有过电报,固仍泱泱大国也",已过去了差不多三十年。
  [1]《海防档丁·电线一》。
  [2]丁韪良:《同文馆记》。收录于《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71-172页。
  [3]王庆元、王道成:《沈葆桢信札考注》,巴蜀书社2014年版,第192页、第215页。
  [4]《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五十三,第5页。
  [5]刘海波、郭丽编著:《北京通信电信博物馆》,同心出版社2014年版,第54-57页。
  [6]《李鸿章全集9·奏议九》,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58页。
  [7]钱春霞:《台湾事件与清政府反应》,收录于《沈葆桢巡台一百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71-78页

毛主席说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一是中医,二是红楼梦,三是麻将张思德我们上学时学过一篇毛主席写的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毛主席提到三个人张思德司马迁和李鼎铭。张思德是个普通的战士,因为勤勤恳恳做普通的烧炭工作,发生意外牺牲。司马迁是历史上著名的史1949年外籍将军洪水在越南重新娶妻,胡志明按中国夫人的意思办前言洪水,作为中国唯一的一名外籍将军,曾在弥留之际说过这样的话,我这一生,对得起6万万中国人,却对不住我心目中那位中国女人。图丨洪水情投意合的中国妻子洪水原名武元博,出生于越南河内太后是这么炼出来的之二伟哉,武曌则天大帝今天说的这个主儿,是中国古代女权运动的领袖,也是很多当今女性极尽一生想要模仿追求的榜样,她姓武芳名则天,后来当了皇帝叫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把一个皇帝当太后来写,其实也没有错,首先志愿军生死之战,63军伤亡惨重,一战封神成就轻步兵之王1951年,朝鲜战场,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和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一个特殊的地点铁原。此地是我军后勤补给囤集兵力的重要基地,一旦失守,本就供给紧张的志愿军将面临弹尽欧洲排队枪毙的起点古斯塔夫的三排齐射方阵,如何变成三列横队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披澜读史字数3218,阅读时间约7分钟编者按古斯塔夫方阵可以算作欧洲最后一种方阵了。它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在荷兰莫里斯方阵基础上改进的步兵方阵,在三十年战争中,慈禧死前喝王八汤吊命,刚断气,太监就立马往嘴里塞了一颗夜明珠1928年7月,唐山遵化西北30公里郊区处,数千名手持枪械的士兵将一处修筑得富丽堂皇的建筑群紧紧围住,为首的军官表情肃穆。这处建筑是清东陵,安葬着咸丰慈禧在内的5位皇帝及15位皇后如果太平天国推翻了清朝,后面中国的结局会是什么样呢?如果太平天国推翻了清朝,那不是件好事!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太平天国即使推翻了清朝,也不能统一当时的清朝全境。太平天国之所以在南方像一条鱼在水里,是因为崇拜上帝的教义种田,穿衣。早期的通俗西藏史(六十九)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老布又来讲藏史啦!前面三期,老布给大家梳理了唐蕃战争的脉络,对于这1951年荷兰营被志愿军暴打,60多年不敢公布战绩,实在是太丢人抗美援朝战役里,志愿军所面临的敌人除了军事实力极其强大的美军,还有它那一众一呼百应的狗腿小老弟。在这些小老弟里,大多都是拥有强劲工业实力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多算是有头有脸拿得出手80年代的中国老照片(32)时光荏苒,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众多中外摄影家,拍摄了大量中国风光人文照片,而今,我们编选连载成辑,每辑10张解读,仅作资料回顾,共忆那难忘的岁月,并向原摄影作者们致以诚挚的敬意!11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简介(三)黄公略(1898年1月24日1931年9月15日),湖南省湘乡人,是红军将领军事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黄公略曾在黄埔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同年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
万历帝30年不上朝,为何没出现严嵩和魏忠贤这样的奸臣权阉?明之亡,实亡于神宗。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同时也是明朝最怠政偷懒的皇帝,躲于深宫之中偷懒长达30年,是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正因为万历帝的长时间怠政偷懒,李先念要被安排当营长,毛泽东愤愤道这样处理李先念是不公平的西路军失败之后,剩下的部队,兵分三路,其中的两支均被马家军打垮或因冻饿伤病而亡散。唯独李先念率领的这一支转战到了新疆乌鲁木齐。当时有人问他先念同志,你打算去苏联,还是去延安?李先念左权牺牲,彭德怀派暗杀队为其复仇,团灭罪魁祸首,结局极度解气1942年5月,日军对解放区太行根据地发起拉网式大扫荡,3万余日军实施铁壁合围,在八路军总部外围设置三道封锁线。5月25日,八路军副总参谋左权负责断后,指挥部队掩护总部机关突围,在老照片1988年青海西宁大幅上海桑塔纳广告1988年,青海西宁的街头,树立着大幅桑塔纳的广告,上面写着上海桑塔纳,汽车新潮流。当年的上海桑塔纳,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死贵死贵的,二十多万一台。当时不管在哪里买套房,也不过几千上王阳明到底有多厉害?立德立言立功,一样不少1506年,在京城担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得罪了执掌朝廷大权的宦官刘瑾,受了杖责四十之后,被贬到边远地带贵州龙场担任龙场驿丞。龙场地处荒山,生存环境恶劣,聚居的多是异族民众,语言不通,男子借9万买陀罗尼经被,遭到妻子痛骂,不料转手就卖了1。3亿清朝有过一段十分繁华的时期,从康熙至乾隆,持续了一百三十四年,被称之为康乾盛世。这个时期的清朝,国土十分的辽阔,在我国历史上人口首次破亿,国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康熙帝曾迎各宗派万里长城为啥可以千年不倒?难道有啥黑科技吗?确实有秦始皇被誉为千古一帝,他不仅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久的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制度,他在建筑方面也是大有成就的,至今仍然屹立不倒的万里长城,就是秦始皇的重要功绩之一。很多外国人难以理解姜维死后82年,他写给刘禅的信被发现,晋朝权臣诸葛亮可安息了在如今的我们看来,姜维显然是一名忠于汉室,一生都为了恩师诸葛亮北伐之志和兴复汉室的宏愿而奋斗的忠义之士,这是因为一千多年来,历朝历代的史学家已经将跟姜维有关的各种史料资料挖掘而出,1951年,毛主席秘书被刺牺牲,毛主席三下指示,许世友亲自处理1951年3月13日晚饭点过,山东省济南市的市政府大礼堂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这在相对较为严肃的办公场合是极少见的情况。国内的的战争已经结束,社会主义的中国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或许这也是中非暴君(一)学拿破仑称帝,娶中国女孩为妃,女孩后来怎样了她出生贫寒,面容清秀,年纪轻轻就辍学做了酒店服务生。他大权在握,呼风唤雨,是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一次政治访问期间,他对她一见钟情,随即展开热烈追求。最终两人战胜了年龄地位国籍肤色中国各代皇帝年表(自有人类活动始)原始人类生存年代生活习性及进化特征(附资料)考古地带有争议元谋人约处于1700000年前已学会用火,能制造刮削石器,广泛群体生活云南元谋一带蓝田人约处于8060万年前能熟练用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