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刘强东年薪3。6亿,是杨元庆的两倍,为何反而是杨元庆被骂?

  1
  1994年5月15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架设了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中国第一套网页,代表着中国开始进入世界互联网的大家庭。   也是在这一年,成立已十年的联想顺利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凭借新推出的中国首台"586"个人电脑,联想微机部正式成立,开启了中国家用电脑普及的黄金时代。   联想微机部的负责人是刚满30岁的杨元庆,因为踏实加业绩突出被柳传志看中,得以在联想崭露头角。   此时的杨元庆已在联想干了6年,从底层的销售一步步熬到了今天的位置。   1988年,柳传志为了拓展海外市场,成立了香港联想。   可他随即就发现老员工干劲不足,也缺乏创新意识,于是在《中国青年报》刊载了一则招聘广告。   联想原本计划招聘16人,结果来了近600名的应聘者,一路考核下来最终剩下58人。   人事问柳传志意见,他豪气地说:"都是人才,都要了!"   就这样,24岁的理工男杨元庆前脚刚从中科院研究生毕业,后脚就踏入了联想的大门。   随他一起进公司的,还有25岁的孙宏斌及同龄的郭为。   初进公司的杨元庆人高马大,可说话犹犹豫豫,总爱说 "我觉得……""好像……",显得极为不自信。   也正常,一起进来的几位年轻人实在是太厉害了。   同样是理工男,孙宏斌不仅说话办事思路清晰,为人处事还很"江湖",到处认大哥,招小弟。   面试孙宏斌的考官陈恒六是联想的元老级人物,也是企业部的老总。   孙宏斌进企业部后,迅速认了陈恒六做大哥,鞍前马后伺候得非常周到,陈恒六也视他为自己的得意门生。   会做人的孙宏斌没让大哥失望,他负责的汉卡和微机项目头一年销售业绩就达到了1700万,占联想当年总销售额的4.1%。   有大哥的照应,能力出众的孙宏斌很快也得到柳传志的赏识。   说起来,柳传志对孙宏斌这套江湖做派并不反感,倒觉得这小伙做事有风格,有闯劲。   于是,柳传志决定对孙宏斌重点培养,经常让他单独到办公室练习普通话,以此纠正孙宏斌的山西口音。   而另一个年轻人郭为,更是名副其实的"敢想敢为"。   在联想内部,早期流传着一个"郭为追奖"的故事。   当年,柳传志得知联想汉卡项目只拿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很是不快。   郭为知晓后,立即联络新闻媒体为联想汉卡不断造势,又亲自与评委专家私下一个个沟通,为联想争取到一个复议的机会。   由于郭为的努力,联想汉卡在十多位专家联名复议后被评为一等奖,让柳传志笑得合不拢嘴。   郭为的能力还不止如此。   联想打算召开"进军海外市场宣誓大会",柳传志很看重这次会议,有心想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提升下影响力。   可此时的人民大会堂还没商业化运作,不像现在花点钱谁都能在里面开个会,不同意将场地租借给联想。   郭为得知这个情况后,不知绕了多少层的关系,居然说动了全国人大一名负责人参加此次会议。   有了领导人出面,联想租借场地的问题迎刃而解。   郭为几番不可思议的工作让柳传志青睐有加,将他升为联想公关部经理。   而此时的杨元庆,还在沉潜。   2
  同一批进来的人干得有声有色,杨元庆还是企业最底层的销售代表。   因为刚进公司时负责起草一份代理IBM电脑的标书,小杨同学一没请教二没考察,报价比对手高了一倍,不出意外地搞砸了项目。   要不是柳传志觉得这批刚招进来的大学生都是人才,杨元庆早被人事部门炒了鱿鱼。   办公室是不能待了,杨元庆被安排到销售岗位跑外勤。   此时的中关村街头,你总能看到一个1米8的大高个骑着"二八大杠",沿着路面挨家挨户推销电脑。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里冒出的换大米的农民兄弟。   1992年,勤勤恳恳干了整整两年,杨元庆升任计算机辅助设备部总经理,依旧是脚不沾地的状态。   杨元庆带着团队每天不是去拜访客户,就是在拜访客户的路上。   凭借联想的名气,杨元庆团队的销售业绩突飞猛进,两年后从2000万飙升至3亿,销售增长超过9倍。   1994年,杨元庆迎来了30岁的生日。   老话说,三十而立,杨元庆作出一个决定,申请去美国读EMBA。   在杨元庆提出这个想法后,内部一路绿灯,就差柳传志的签字了。   谁知柳传志拦下他:别走,组织上交给你个光荣的任务!再干两年,联想出钱让你留学。   杨元庆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微机事业部的总经理,主管人事、财务、生产以及销售等大权。   联想微机部虽说是新成立的部门,却是集团最看好的效益部门。   因为谁都知道中国的家用电脑时代很快就要到来,谁能领先一步就将是行业的"王者"。   柳传志需要位靠谱的人来掌舵,看来看去唯有杨元庆最合适。   曾经如日中天的孙宏斌因为太过张扬,最终因"经济问题"进了监狱。   干练的郭为则像"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从公关部"搬"到了财务部,又被柳传志"搬"到联想大亚湾科技园区做房地产,去实现柳传志提出的"贸工技"理念。   其他的人呢,要么确实本分,可没有杨元庆的业绩;有业绩的呢,柳传志又有些担心。   柳传志实在是被孙宏斌搞怕了,不想再扶持个类似人物出来,因此看上了踏实本分又有业绩的杨元庆。   说起杨元庆的本分,据说还有这么件小事。   在他当计算机辅助设备部总经理时,惠普在夏威夷搞了个全球代理商大会,选这样的地点开会,懂的人都懂的。   柳传志打电话通知了杨元庆,可他很实在,说手上事情太多,忙不过来,要么换别的同志去吧。   柳传志很意外,夏威夷啊,可不是什么穷乡僻壤……要不是觉得杨元庆确实辛苦,咱早就安排其他人了。   可杨元庆说的真诚,不是那种欲拒还迎的态度,令柳传志印象极为深刻。   柳传志后来感慨:"当时出国风极盛,无论谁有了出国的机会都很高兴。杨元庆是早想要出国的人,但是他却说让别人去,而且他的口气特别自然,漫不经心的,绝没有给你一个感觉,好像他有多高的风格。这个电话给我很深的印象。"   杨元庆婉拒了去夏威夷的机会,却给自己争取到新的人生机遇。   3
  事实上,杨元庆接到任命通知后,着实有些意外。   他去美国可不是读书,而是早收到了惠普总部的工作邀请。   在去美国发展还是留下来辅佐老帅之间,杨元庆犹豫不决。   看到心力憔悴的柳传志一次次和自己恳谈,杨元庆最终心软了,同意留下就任。   因为柳传志提出的联想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目标,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市场经济开放后,联想集团何去何从成为管理层不断争议的话题。   柳传志下定决心要走市场路线,为此与同为联想创始人的倪光南发生了著名的"柳倪之争",也称"技工贸"和"贸工技"之争。   时任联想总工程师的倪光南主张走"技工贸"路线,就是走技术路线,开发诸如芯片等新技术、新产品,加工生产以后再进行销售。   而柳传志则主张"贸工技",提出联想必须借助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加大自主品牌产品的打造,以效益求生存,然后再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其实,不管是"技工贸"还是"贸工技"都无所谓对错,完全视企业现状和发展战略而定。   比如华为就是在此期间选择了"技工贸"路线,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柳传志的想法在当时也是形势所迫,因为市场开放就意味着大批国外竞争者的进入,联想那点家底和国外同行相比根本不是一个体量。   这次争议的结果是柳传志大获全胜,倪光南"卷铺盖"走人。   争论期间,杨元庆毫无悬念地站在柳传志这边。   杨元庆来到联想微机部之时,也正是联想的"危机"时刻。   一方面由于海关即将大幅度降低进口电脑关税,国外同行的冲击使得联想销售业绩逐渐下滑;另一方面企业由于长期内讧,整体品牌实力都受到严重影响。   坊间一篇《联想还能撑多久》的热文更是让联想内部气氛紧张,每个人都不晓得联想到底能不能熬下去。   一句话,人类失去"联想",地球照样转。   肩负重任的杨元庆也表态:"后面是河,如果这一关过不去,我们必死无疑。"   不过,等满怀壮志的他来到新工作环境后,却迎面被泼了盆冷水:仓库里积压了数千台没卖出去的电脑,几百号人成天忙着拉帮结派,不干实事。   一些联想的老员工甚至自恃资历比杨元庆高,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杨元庆人狠话不多,上任不久就炒掉了三分之二的员工,彻底惹恼了许多"老人"。   这伙人联合起来让杨元庆签字接收仓库的几千台电脑,想给他一个"下马威"。   杨元庆觉得这是历史旧账,自然不肯"背锅"。   接着,杨元庆调整了微机部的销售,推行自己实践过的"分销"模式,又让代理商和员工都极为不满。   双方吵到柳传志面前,他只好充当"和事佬",一面劝说老员工要理解杨元庆,一面又希望杨元庆兜底了这些库存,多少分担点企业压力。   可老实人也有三分脾气,杨元庆这次没有妥协,表示要么自己彻底不管;要么自己就以最低价抛售,损失也由之前的人承担。   柳传志心里对杨元庆多少有些想法,可架不住人家上任后还挺争气。   杨元庆上任不久,就以性价比极高的联想"E系列"迅速抢占了个人电脑市场,销售几乎以每年100%的速度增长。   1995年,联想电脑拿下中国台式机市场第一,31岁的杨元庆升任联想集团助理总裁,被外界戏称为"联想的发动机"。   官是越做越大,可杨元庆与联想老员工的矛盾也越来越深,几乎见面就吵。   柳传志本想找一个听话的老实人,可老实人倔起来实在让人心累。   4
  眼见局面越来越失控,柳传志决定要敲打下这位倔强的弟子。   1996年年初的一个晚上,杨元庆还在和部门开会。   柳传志阴着脸不请自到,刚坐下就劈头盖脸冲杨元庆训斥道:"不要以为你得到的一切是理所应当的,你这个舞台是我们顶着巨大的压力,给你搭起来的!"   杨元庆彻底被骂懵了,刚说了"我们一番辛苦",已经泪流满面,失声痛哭起来。   回去后,杨元庆一夜未眠,想想索性直接辞职算了。   谁知第二天一早,柳传志便找到他,递来一个厚厚的信封。   这是一封柳传志亲笔撰写的长信,里面坦诚说出了自己对杨元庆的看法,指出了他的优缺点,表示自己是以"未来核心领导人"的标准来要求他。   本来满腹怨气的杨元庆彻底被柳传志这封敞开心扉的信打动了,他也慢慢理解了柳传志将自己放在这个位置上的一片苦心。   可以说,从让杨元庆接手微机部开始,柳传志已经将他作为未来接班人在观察和培养。   但是说起接班人,柳传志还是有些纠结。   毕竟还有个郭为也不错。   这块又红又硬的"砖头"已经是柳传志最有力的"拳头",指哪打哪,而且都不落空。   郭为管理财务部,制度完备,一笔笔账明明白白。   负责大亚湾科技园项目,又是联想投资项目里效益最好的。   1996年,杨元庆就任联想微机部期间,郭为又跟随柳传志去香港联想整顿,将14个子公司梳理清楚,控制住了一直亏损的状态。   郭为回到总部后,负责联想科技,杨元庆负责联想电脑,俩人势均力敌。   对于柳传志来说,这两个年轻人是自己的"左膀右臂",打心眼希望他们能精诚合作。   可这只是柳传志一厢情愿的想法。   由于联想个人电脑销售实力增强,曾经合作无间的惠普逐渐感觉不安。   惠普觉得,合着你们利用我给的技术和渠道来发展你们自己的品牌电脑,这不是拿我当"冤大头"吗?所以一步步缩减联想代理的市场份额。   郭为觉得既然惠普电脑实力最强,那就老老实实做代理就好了,比起研发,渠道既轻松又省事。又干代理又做研发,结果啥都干不好。   杨元庆觉得走"贸工技"道路,那还是要搞自己的品牌,毕竟不管从知识产权角度还是销售来说,自己有品牌才有话语权,代理不是长久之计。   理念的不同,已经显现出各自追求的战略方向的差异,而评判者最终还是柳传志。   最终,柳传志还是倾向于杨元庆,毕竟是亲手调教和历练过的嫡传弟子,思路和想法很符合自己心意。   杨元庆和郭为虽说是竞争对手,表面上并没有什么直接矛盾,可私下还是有了各自的"派系势力"。   时间久了,一山不容二虎的局面越来越明显。   最终,柳传志出面和郭为商谈,同意他成立一个"不叫联想的联想"的公司的想法。   2000年,联想制作了两面蓝色旗帜,一面写着"联想集团",一面写着"神州数码",由柳传志将两面大旗分别交给杨元庆和郭为。   5
  郭为离去后,杨元庆成为柳传志唯一可以信赖的弟子。   36岁的杨元庆也很清楚这点,一直兢兢业业,事事都和柳传志请示汇报。   此时,中国互联网正焕然一新。   阿里巴巴、百度等今天的互联网巨头都是这一时间开始成立。   "微机"一词也变成了更时髦的"个人PC"。   嗅到互联网气息的杨元庆也很兴奋,在柳传志首肯下,悄悄将联想的战略方向从单纯的PC市场转向了互联网浪潮。   1999年,耗费近一个亿的联想"FM365"上线。这是一个与中国电信合作ISP业务的网站,拥有新闻、娱乐、搜索、游戏等多个版块,与新浪、搜狐、网易号称中国四大门户网站。   "FM365"成立初期靠着铺天盖地的广告和明星宣传,确实热闹非凡。   杨元庆此时有些"曲线救国"的意思,想通过投资互联网项目来帮助联想转型和盈利。   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 。   戴尔等国外电脑品牌进入国内,直接蚕食掉诸多国产电脑的市场份额,联想等国内企业毫无还手之力。   戴尔的到来简直是联想的噩梦,这个洋品牌既不设门店,也不做广告,纯靠电话轰炸,毛利率能比联想高出50%。   因此,"FM365"的上线多少让杨元庆有些窃喜,哥们转型互联网这步算是走对了。   这年秋天,杨元庆看了华为任正非写的《华为的冬天》,很是钦佩,就带队去华为拜访。   一见面,杨元庆就说仰慕华为的研发能力,表示联想也准备在研发领域努力一把。   任正非看着这位小自己整整20岁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说:"搞研发可是一门苦工夫,千万要放弃任何急功近利的想法,要做好每年投入几十亿,而三五年内不冒泡的准备。"   不过,杨元庆估计很难听进去,心里正有点烦。   因为就在此时,中国互联网行业泡沫碎的满地都是渣渣。   其中就有联想耗费巨资打造的"FM365"以及相关的业务。   事实证明,业务和电脑沾边并不代表就懂互联网。   别说投几十亿了,才投了十几个亿的联想已经坐不住了。   几年内,由于没有新的业务方向,联想开始走下坡路,业绩差到只能靠不断裁撤人员来维持,仅仅保留了硬件部门。   面对如此糟糕的局面,杨元庆也受到无数人的质疑,可位置还是很稳。   因为柳传志不断出面给杨元庆站台打气,力挺自己这位弟子。   想想柳传志也很无奈,人是自己选的,事情也都是经过自己同意,总不能成绩不好就换人吧,再说又能换谁呢?   出局的孙宏斌是不可能了,郭为在神州数码做得风生水起,要他回来不等于证明自己之前的选择错了吗?   杨元庆心里也很憋屈,自己折腾半天就是想证明下独挡一面的能力,可干啥啥不行……自己到底行还是不行呢?   2004年,杨元庆看见IBM因经营不善想脱手个人电脑业务,于是在集团内提出收购的想法。   这个想法堪称胆大妄为,IBM可是全球个人电脑的"祖师爷",号称"蓝色巨人",联想只能算其"孙子辈",怎么看都觉得杨元庆疯了。   连一直支持他的柳传志也按捺不住,在会议上让他"别胡闹"。   杨元庆这次不听劝了,表示联想已没有退路,要么 "坐山吃空",要么咱就赌一把。   争论到最后,杨元庆赢了。   因为看着联想现状,大家也没啥想法了。   6
  同年12月,联想正式以12.5亿美金收购了IBM的PC业务,完成了震惊业界的"蛇吞象"之举。   这次收购后,联想一跃成为全球第三PC制造商,年销售额突破130亿美元,超过了惠普和戴尔。   这也是联想以"贸工技"理念打的最漂亮的一仗。   功劳甚伟的杨元庆荣升新联想董事长,并接替柳传志成为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联想也迎来了一个洋面孔,IBM原副总裁史蒂芬·沃德担任CEO。   虽说走出国门是杨元庆的主意,可他压根没想过要和老外做搭档,俩人在战略和管理上分歧严重。   为了维护和谐稳定的局面,联想在一年后炒了史蒂芬·沃德,又换上阿梅里奥出任CEO,可杨元庆依旧和对方搞不好关系,还闹情绪要辞职不干。   杨元庆也很累,因为新联想搞国际化,总部设在了纽约,人生地不熟的他还得时不时中美两边跑,身心俱疲。   彼此搞不好关系的结果就是联想财报如同"过山车",从2007年税后盈利5亿美元一路下跌,2008整个财年巨亏2.26亿美元。   2009年2月,看着联想"跌跌不休",本想不问江湖的柳传志只好再次出山,重任集团董事长一职。   杨元庆继续当CEO,阿梅里奥退出。   其实柳传志也对阿梅里奥很不爽,因为他把自己爱将、主管供应链的刘军给逼走了。   而这个刘军也是当年联想一炮而红的"E系列"的设计者。   有恩师坐镇,又不用两头飞,一切又是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味道,杨元庆似乎又振奋起来。   2009年开始的四年内,在杨元庆的全新战略下,联想又开始扭亏为盈,税后利润逐渐从3000万美元上升到6亿美元,   看到杨元庆状态恢复,联想这艘大船又稳稳破浪前行,柳传志于2011年再次归隐,杨元庆也再次接任联想董事会主席。   联想再次在自己手里荣归,杨元庆也很欣慰,开始寻找新业务方向。   杨元庆确实眼光犀利,他早早就布局了联想移动业务,借助品牌和渠道优势快速切入到手机市场。   从2010年推出联想首款手机,仅用四年就做到了全球手机市场份额第四,中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   此时的联想与中兴、华为、酷派四家公司,如同国产手机市场里的四大金刚,并称"中华酷联"。   实际上,"哥几个"当时都是国内中低端手机的代表,都是"拿来主义",靠着贴牌生产卖一部算一部,赚的并不多。   低端手机盈利少,杨元庆自然也想走高端手机路线。   只可惜联想也被自己市场占有率的优势所陶醉,并没意识到合约机向非合约机转变的时代已经来临。   2014年,三大运营商开始全面下调营销费用和终端补贴,这意味着曾经靠合约机返点盈利的模式将被抛弃,裸机将是未来手机的主要模式。   同年,杨元庆决定收购谷歌旗下的摩托罗拉智能手机业务,希望借此能冲击中高端甚至国外手机市场。   可他没想过,摩托罗拉接二连三被变卖,无论研发还是产品竞争力几乎都在衰败,曾经的巨头只剩一具空壳。   更麻烦的是,联想在杨元庆提出的"机海战术"下,本是希望给消费者更多选择的乐phone、乐檬、vibe、zuk、moto等品牌成了"东北大乱炖",让消费者傻傻分不清。   随着华为、小米、荣耀等中高端手机的出现,年年亏损的联想手机在国内市场已渐渐边缘化。   联想至今超过八成的营业额还是在PC业务上,折腾半天,只有老业务最可靠。   7
  不管怎么说,联想的大名还是如雷贯耳,圈内的"后浪"们还是很尊敬。   2015年乌镇互联网峰会上,51岁的杨元庆坐在一圈互联网大佬中间,觥筹交错,谈笑风生。   当天晚上,杨元庆头一个在微博晒图,还提到:"晚上的乌镇互联网峰会。大家品尝了丁磊自己养的猪肉,马化腾最能喝最能劝酒。张磊和张朝阳大谈养身之道。曹国伟揭秘他当年如何错失雅虎(杨致远)。"   一派祥和的气氛里,没人敢问杨元庆,联想到底怎么了?   没人问,不代表没人敢说。   杨元庆在联想手机并购领域等一系列的失误,不得不让人质疑他的能力。   2016年,某自媒体平台一篇题为《杨元庆是合格的联想CEO吗》的文章被疯转,这篇内容其实表达了业内许多想说又不敢说的话。   文章总结了杨元庆执掌联想集团15年来的业绩,质疑杨元庆的并购战略,高达上亿元的年薪是否合适,最后推导出联想集团正在走向没落,但柳传志不会换掉杨元庆,因为这是柳传志和他所创建的企业基因所决定的。   联想集团为此大为恼火,立即发文硬怼。不仅搬出历年的营收数据指出作者不严谨不专业,还责令媒体平台道歉。   有意思的是,该自媒体平台先是认真道歉,删除了原文,紧接着又发出一篇新文章《谁能取代杨元庆?》修订版,观点依然不变。   不过,这篇文章最让吃瓜群众最感兴趣的是杨元庆的亿万薪酬。   从2011年开始,杨元庆已连续三年蝉联福布斯"中国最贵CEO"薪酬榜,至今还以超1亿元的年薪高居中国上市公司中"最贵CEO"。   群众们的想法很朴素,企业既然不景气,你咋好意思拿那么多钱?   其实,从这点来看,杨元庆拿再多薪酬也只是个"打工仔"而已。   既然是"打工"的,人家幕后老板都没意见,旁人又何必说三道四。   亏了还能再赚,关键是要听话,还得懂事。   在柳传志的调教下,杨元庆早已从不谙世事的莽撞汉子成为了深谙变通之道的领导者。   面对当年因理念不同而分家的郭为,他主动在企业家论坛上与对方深情拥抱。   只要有空,不管多忙,他一定会去"后浪"们组的各种局捧场。   毕竟,杨元庆在商场摸爬滚打这么些年,深知请客吃饭也是一份"革命工作"。   2019年11月5日,联想成立35周年之际,杨元庆宣称联想已经是一家年收入超过3500亿的全球化高科技公司。   看着挺辉煌,但是联想这么多年在研发领域的作为,难免令人一声叹息。   杨元庆无疑是有能力也有眼光的,从布局互联网到入主手机市场,联想在他的推动下曾有过不少光辉岁月。   凭借一把豪赌收购了IBM的电脑业务,使得联想至今还在吃其红利,算是为企业立下汗马功劳。   遗憾的是,杨元庆自身性格中的保守和在联想多年的特殊身份,使得他在努力追赶时代风口的同时,也不断踏空。   不管是大谈AI,云技术,还是悄悄将"贸工技"转向"技工贸",执掌联想近20年的杨元庆,命运已经和联想捆绑在了一起,想分都分不掉。   联想这艘搁浅在时代浪潮中的巨轮能否继续破浪前行,58岁的"船长"杨元庆依然责任重大。   本文作者:海边的风声君,经风声岛独家授权万小刀头条号发布。   写明星、写八卦,有凭有据;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欢迎关注@万小刀头条号。   参考内容:   杨元庆,联想20年,吉林大学出版社   联想风云三十年,广东旅游出版社   柳传志如是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真相:杨元庆是合格的联想CEO吗?商业人物   为什么乌镇的每一场饭局都少不了杨元庆,商业人物   杨元庆沉浮录,首席人物观   联想少帅往事:能干的孙宏斌 救火的郭为 沉默的杨元庆,柴狗夫斯基

入门即高级第七代伊兰特技术解析1万起步,3年免息。超惠的预售政策,让第七代伊兰特赚足了眼球。现在,只差一个购买的理由。入门即高级。10月10日,第七代伊兰特举行线上技术发布会,对新车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解密。超越环比增长34。4,汉10月热销7545辆,强劲实力势不可挡最新产销快报显示,10月份,比亚迪汉热销7545辆,较9月环比增长34。4,其中汉EV10月销量5055辆,较9月环比增长39。5汉DM10月销量2490辆,较9月环比增长25。3思域Hatchback,名副其实的Dreamcar01hr上场即控场,思域Hatchback的上市在国内掀起一阵燃血激情的挑战旋风。思域Hatchback,即两厢思域。因其创造了纽北最速前驱车的战绩,扬名车坛,更被奉为一代神车,更网络流行语背后的故事在拼多多买iPhone的人,收到货要说这一句人生总有很多的十字路口,每一个路口都要你去做决定。比如朋友小王,最近就因为一个决定,而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这个决定说起来也没那么大双十一买手机,要不要去拼多多?原本她买衣服去咕咚F4智能手表,可以24小时实时监测体温,只要299元有健身习惯的朋友,手机里肯定有咕咚APP。作为一款老牌生活实用类手机运动软件,它可以随时随地记录我们的运动数据并且有专业的数据分析,通过游戏化社交化和碎片化的方式,来鼓励人们形成良爱立信打破华为5G毫米波速率纪录来自最新外媒消息,位于斯德哥尔摩Kista的爱立信工程团队实现了5G毫米波(mmWave)下4。3Gbps的下载速度,比华为2019年10月达到的3。67Gbps的速度更快,并且接中国各阶层收入及人数占比数据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统计年鉴2019披露中国各阶层收入及人数占比数据详细阶层人均收入如下极低收入层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有5。6亿人低收入层月收入在10002000之间,有3。1亿第七代伊兰特上市终身免费保养再现锋芒买车容易养车难,北京现代伊兰特将打破这一魔咒。10月25日,第七代伊兰特正式上市,新车提供240TGDi和1。5L两种动力,共计六款车型,售价9。98万14。18万元。与此同时,北泡一泡,简单又省心,健康每一天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现在大家都流行在朋友圈晒自己一天的步数,为了不落后他人,只要时间允许每天晚饭过后都会带着手机跑步。基本上每天都是1万起步,这可累坏了我的双脚了,虽说鄙人的脚型ColorOS7全新设计引一众好评,新设计亮点你需要知道昨天,OPPO在北京正式发布ColorOS7,众人期待已久的轻快无边界来袭。在新版本中,其上新的闪回键和图标自定义功能引来众多路人好评。各大媒体号也纷纷在发布会后给出多角度功能实测全电集结东风Honda跑出电动化加速度传统车企如何电动化转型?东风Honda提供了新的市场样本。今年上海车展期间,东风Honda以全领域电动化车型全电集结,彰显出品牌拥抱电动化的态度与定力。由纯电MNV插混车型CRV锐
中报建行信用卡2020年中期业绩,不良率1。17最低建行信用卡2020年中期业绩发布,累计发卡量1。39亿张,累计客户1。01亿户。建行信用卡发卡量1。39亿张,比2019年末增长4。5建行信用卡贷款余额7745。95亿元,比2012020年上半年信用卡业务发展状况综述2020年开始,整个社会突然遭遇到疫情的袭击,信用卡业务也如同其它各行各业的工作一样,受到严重的影响。疫情期间与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朋友交流中,也反映出这一问题的忧虑。随着2020年各这张信用卡是如何打造最懂女人心的品牌当代女性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会与职业地位不断提高,女性自主意识也日渐觉醒,她们拥有极强的追求独立思考与经济自立能力,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职场,都更为注重内心刷卡金额再破3兆新台币,2020年台湾信用卡业绩曝光根据台湾金管部门对2020年信用卡业务的统计资料显示,去年12月签帐金额达到2958亿元新台币,直接推升台湾信用卡签帐总金额再度突破3兆元新台币(约合6300亿人民币)大关,在疫情中报浙商银行信用卡2021年中期业绩,业务发展平稳浙商银行信用卡2021年上半年业绩发布,累计发卡383。56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13,新增卡量4。32万张浙商信用卡透支余额175。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2浙商信用卡消费金一张支持人民币交易的借记卡,有点与众不同昨天,美国运通宣布,连通公司(美国运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合资银行卡清算机构)联合兴业银行推出全球首款支持人民币交易的美国运通品牌借记卡产品,之后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广发银行也将作为首批信用卡业务2021年上半年发展综述随着疫情被有效控制,社会经济回归正常轨道,2020年下半年信用卡业务逐渐恢复,上半年在用卡量仅仅增长1。34,创下近年同期最低记录,而在下半年则增长了2。91,部分银行发卡量超过或中报民生信用卡2021年中期业绩,不良率降至2。84民生信用卡2021年上半年业绩发布,累计发卡量为6263。12万张,新增发卡95。98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55民生信用卡客户数4,354。5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4。72万户民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卡缘中秋节话中秋主题银行卡中秋节来临,卡友们都已经用月饼表达了对自己对家人对朋友们的一份美好祝愿。本号为卡友们奉上几张与中秋节应景的银行卡,以向卡友们致以节日的祝愿!工行发行了一套工银留学信用卡,虽然不是以中报邮储信用卡2021年中期业绩,结存卡量接近4000万张邮储信用卡2021年上半年业绩发布,新增发卡466。97万张,信用卡结存卡量3985。91万张,较上年末增长8。32邮储信用卡贷款余额15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43邮储信用卡消中报农行信用卡2021年中期业绩,不良率持续下降农行信用卡2021年上半年业绩发布,累计发卡量1。4亿张,较上年末增长7。69农行信用卡贷款余额6166。0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64农行信用卡消费金额11755。6万亿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