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3篇

  篇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②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②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熟悉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是: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1.金属活动性顺序。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尤其含亚铁的)。
  【教学方法】
  问题情景 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 练习巩固 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探究法、对比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 投影仪、镁条、铝片、铜片、被氧化了的镁条与铝片、酒精灯、坩埚钳、 火柴、砂纸。
  学生用具: 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
  镁钉、锌粒、铜片、铁片、砂纸、火柴、试管(若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展示古代金、银、铜、铁等金属制品的图片。
  为什么有的保留这么完整,表面没有什么改变;而有的金属表面却有这么大的改变呢?这些金属制品的"化妆师"是谁呢?
  【互动合作】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Fe 2O
  2Fe3O42Mg O2
  2MgO 4Al 3O2
  2Al2O3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本组的实验方案或生活实例。听讲,进一步理解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板书】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引入】确切地说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偷偷在起作用。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学习过的金属和氧气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呢?它们反应的现象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样写? 【展示】镁、铁燃烧的图片
  【演示】将一根铜丝和金戒指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燃烧。
  【补充】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由此说明,金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金最不活泼。 【板书】活动性:Mg、Al Fe Cu Au
  【解说】这就解答了一开始提出的问题。铁的活动性比较强,因此铁制品被腐蚀地比较严重。
  铜活动性较弱,被腐蚀的程度比较轻。而金的活动性弱,基本上不被腐蚀。 【思考】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为什么我们通常看见铁生锈而没有看到铝生锈?在清洗铝
  制品时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讨论并回答:铝制品耐腐蚀是由于铝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之故;若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容易把氧化铝薄膜除掉,从而起不到保护作用。
  【小结】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如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这也是铝的产量在短短一百多年里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的运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过渡】很多金属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而且还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是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也可反映出金属的活泼程度。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比较镁、锌、铁、铜的活动性。 【活动与探究】
  将学生分成A、B两组。
  A组: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放入两小块打磨光洁的镁条、锌粒、铁片、铜片,各加入约5 mL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B组: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并比较发生的现象。分组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结果】引导对信息进行处理,并获取结论。 A组:Mg+2HCl==MgCl2+H2  Zn 2HCl == ZnCl2 H2 Fe+2HCl==FeCl2+ H2  B组:Mg+H2SO4==MgSO4+H2  Zn +H2SO4== ZnSO4+ H2  Fe+ H2SO4==FeSO4 + H2
  【交流】(1)镁、锌、铁可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与盐酸或者稀硫酸反应。
  (2)镁、锌、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的剧烈程度不同。镁反应最剧烈,其次是
  锌,然后是铁。
  (3)与酸反应时,能生成氢气的金属活动性强;否则,就较弱。 (4)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导思】同学们,你们的观察真实可靠吗? 【投影】 "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
  【过渡】一些金属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如铜和银,如何确定它们之间活动性顺序呢?
  要求:对铝、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1、 设计探究方案 2、 预测实验现象 3、 作出合理判断
  观看图片,对照自己的探究反思
  【展示】铜与硝酸银反应图片——银树,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图片——铜树。(若有条件,演示银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导入】我们作出了这么多探究,但规律还是零碎的,请同学们将已经探究的规律归纳起来。 【介绍】"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加倍努力把我们祖先的业绩发扬光大。
  【过渡】下面,是我们本节课探究时所发生的一些化学反应:
  【讨论】
  回忆第五单元铁钉与硫酸铜的反应
  猜想:可用这种方法解决铜、银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确定的困难。 【设计探究方案】
  既可以按教材的方案设计,也可以自己创新设计,但记录必须真实。
  (当学生提出用Ag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可否认方案的合理性,若有条件,教师应事先作好准备)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Al 3CuSO4==Al2(SO4)3 3Cu Cu 2AgNO3==Cu(NO3)2 2Ag
  【讨论】请大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与我们学习过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否相同? 【学生各抒己见,思考,回答】
  这些反应的特点是: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其特点不同于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板书】置换反应
  特点:A + BC = B + AC 【课堂练习】
  有X、Y、Z三种金属。X、Y、Z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溶解并放出氢气,Y、Z无变化;将Y放入Z的化合物溶液中无变化;Z放入Y的化合物溶液中有Y析出:则X、Y、Z的活动性顺序如何? 【布置作业】
  1、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活泼性 Zn   Fe   Cu 2、课后习题3、6、8
  【板书设计】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的反应
  2、与酸的反应
  3、与盐溶液的反应
  二、金属的活动性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三、置换反应
  篇二: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与价值观
  1) 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 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 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多媒体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是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什么共同性质? 情景导入:拿破仑的故事
  在拿破仑时期。一次宴会上,皇宫贵族们 为了显示自己地位的高贵,都选用金制、银 制的餐具。惟独拿破仑用的是铝制的餐具,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当时拿破仑已经是 一国元首。)
  讲授新课: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在常温下,镁和铝可以和氧气反应 2Mg + O2 ===== 2MgO 4Al + 3O2 ===== 2Al2O3 2、在高温时,铁和铜也可以和氧气反应 3Fe + 2O2 ==== Fe3O4
  高温
  2Cu + O2 ==== 2CuO 3、金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
  结论:镁和铝比较活泼,铁和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二、金属与酸反应
  〔活动与探究〕 金属与酸反应
  高温
  金属 镁 锌 铁 铜
  现象 (A组)稀盐酸
  溶解,反应剧烈 有较多气泡产生, 反应较剧烈 有少量气泡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组)稀盐酸
  Mg + 2HCl ==== MgCl 2 + H2 Zn + 2HCl ==== ZnCl2+ H2
  有大量气泡产生生,金属
  Fe + 2HCl ====FeCl2+ H2
  无明显现象
  四位先生的表情:
  结论:金属活动性 Mg > Zn > Fe > Cu 〔活动与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原理: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反
  应出来
  思考:通过实验1、2、3,你可分别得出什么结论? 能否据此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回答:实验1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
  实验2说明铜的活动性强于银实验3说明铜的活动性弱于铁。 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铁 > 铜 > 银.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NaMgAlZn Fe Sn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思考:你能看出以下反应有何特点?
  + ++
  四、置换反应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表达式:置换反应 A +BC ==B +AC 反应类型的比较
  化合反应 A+B+…… == AB…… 分解反应 AB…… == A+B+…… 置换反应 A+BC == AC+B
  判断:由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否叫
  置换反应? 回答:不是,例如:
  S + 2KNO3 + 3C == K2S + 3CO2 + N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 稀硫酸中的氢
  3、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
  出来
  练习:1、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写出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它们是否为置换反应。
  (1) 银和稀盐酸(2) 锌和硫酸铜(3) 铜和硫酸锌(4) 铝和硝酸银
  2、黄铜(含锌和铜)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你能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采用两种方法来鉴别它们吗?
  回答:用火烧变黑的为铜,2Cu + O2 ===2CuO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的是黄铜,
  Zn + 2HCl == ZnCl2 + H2   放入硝酸银溶液,能置换出银的为黄铜,
  Zn+2AgNO3=== Zn(NO3)2+2Ag
  作业:新学案
  教后:
  高温
  篇三: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与价值观
  1) 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 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 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多媒体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是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什么共同性质?
  情景导入:拿破仑的故事
  在拿破仑时期。一次宴会上,皇宫贵族们 为了显示自己地位的高贵,都选用金制、银 制的餐具。惟独拿破仑用的是铝制的餐具,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当时拿破仑已经是 一国元首。)
  讲授新课: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在常温下,镁和铝可以和氧气反应
  2Mg + O2 ===== 2MgO
  4Al + 3O2 ===== 2Al2O3
  2、在高温时,铁和铜也可以和氧气反应
  3Fe + 2O2 ==== Fe3O4 高温 2Cu + O2 ==== 2CuO
  3、金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
  结论:镁和铝比较活泼,铁和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二、金属与酸反应
  〔活动与探究〕 金属与酸反应
  高温 金属 镁 锌 铁 现象 (A组)稀盐酸属溶解,反应剧烈 有较多气泡产生, 反应较剧烈 有少量气泡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组)稀盐酸 Mg + 2HCl ==== MgCl 2 + H2 Zn + 2HCl ==== ZnCl2+ H2有大量气泡产生生,金Fe + 2HCl ====FeCl2+ H2
  无明显现象 四位先生的表情: 铜
  结论:金属活动性 Mg > Zn > Fe > Cu
  〔活动与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原理: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反
  应出来
  思考:通过实验1、2、3,你可分别得出什么结论?
  能否据此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回答:实验1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
  实验2说明铜的活动性强于银实验3说明铜的活动性弱于铁。 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铁 > 铜 > 银.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NaMgAlZn Fe Sn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思考:你能看出以下反应有何特点?
  +
  四、置换反应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表达式:置换反应 A +BC ==B +AC
  反应类型的比较
  化合反应 A+B+…… == AB……
  分解反应 AB…… == A+B+……
  置换反应 A+BC == AC+B
  判断:由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否叫
  置换反应?
  回答:不是,例如:
  S + 2KNO3 + 3C == K2S + 3CO2 + N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 稀硫酸中的氢
  3、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练习:
  1、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写出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它们是否为置换反应。
  (1) 银和稀盐酸(2) 锌和硫酸铜
  (3) 铜和硫酸锌(4) 铝和硝酸银
  2、黄铜(含锌和铜)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你能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采用两种方法来鉴别它们吗?
  回答:用火烧变黑的为铜,2Cu + O2 ===2CuO
  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的是黄铜,
  Zn + 2HCl == ZnCl2 + H2   放入硝酸银溶液,能置换出银的为黄铜,
  Zn+2AgNO3=== Zn(NO3)2+2Ag
  作业:新学案
  教后:
  高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初中学习金属的置换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顺序、镁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钠、铝等活泼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掌握越活泼的金属越易与氧气反应的规律。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在初三阶段学习了一年的化学知识,对金属的活动顺序、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有了初步的了解,懂得通过金属是否能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
  2、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在"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关于物质知识"的方面具有一定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图片、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和加深初中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和规律
  2、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
  3、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归纳出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知识,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培养学生习惯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
  4、掌握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对比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难易、剧烈程度能反映出金属活动顺序的思维方法
  5、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和规范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等基本实验技能
  四、教学策略
  1.举例身边的金属材料和回顾初三化学知识,引入新课,通过对比镁、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引出"钠与氧气怎样反应"的问题。
  2.以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索钠的物理性质、钠在空气中存放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验钠与空气中的氧气的反应,并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通过铝在空气中加热的现象分析得出金属氧化膜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四幅金属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图片,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归纳出金属活动性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剧烈程度有关
  通过图表归纳出钠、铝、铁、铜与氧气反应的有关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五、教学过程
  [引入]在实验室中,有哪些物品是由金属制成的,在家里呢?
  [学生回答] 水龙头、铁凳、铁窗筐,铁架台??
  [引言]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说明大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今天我们再来进一步学习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 根据书本图片,回顾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反应,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这些反应都表现了金属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归纳复习] 金属与盐反应 金属与酸反应 金属与氧气反应
  [板书]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投影]镁、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的图片。
  [设问] 是否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都需要加热呢?

游戏的功用阅读题答案游戏的功用这篇文章惠让你明白这么一个道理游戏是生物遗传的结果,是一种复演祖先进化的过程。下面是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游戏的功用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同学们学习。游戏的功用阅读好玩的手指游戏101一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呜啊呜两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呜啊呜三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呜啊呜四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手指游戏五个调皮宝宝适合年龄小班幼儿手指游戏内容及动作准备动作一只小手手心向上当小床,另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头当五个调皮宝宝。开始动作儿歌动作五个调皮宝宝,左手五个手指头晃晃,右手手心向上当小床,床上蹦的自编儿歌小手搓搓(手指游戏)小手小手搓搓,(幼儿手心相对搓一搓)小手小手摸摸。(幼儿用小手自选摸摸身体的某一部位)小手小手勾勾,(幼儿两个小指勾一勾)小手小手亲亲。(幼儿两个小指勾在一起的同时,两个大拇指相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怎么成语接龙八字成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意思是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那么了解了这个成语的意思之后让我们来成语接龙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怎么成语接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rarr过为已甚rarr叶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如何成语接龙叶子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那么你们知道以叶开头的成语有哪些吗?下面请欣赏品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叶字开头成语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学习借鉴。叶字开头成语叶散冰离叶公好龙叶落归根叶落知秋叶三羊开泰怎么成语接龙ldquo三羊开泰rdquo本为ldquo三阳开泰rdquo,最早出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易经,本意是指ldquo冬去春来rdquo。下面请欣赏品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三羊开泰相关内我就是贝贝我饿我要,这是两年来爸爸妈妈多想听到话呀。因为从这时起,贝贝有了自我意识,认识到了我就是贝贝。贝贝一岁的时候,还没有自我意识,甚至分不清自己的身体和外界物体的区别。吮自己的手就像是象孩子需要的那样拥抱他贝贝还看不见,听不懂之前,就拥有一个很敏感的感觉器官,就是皮肤的触觉。分娩时,贝贝受到子宫产道的挤压,这是贝贝重要的第一次触觉经验。出生后,妈妈的怀抱是贝贝温暖安全的家园。贝贝的皮孩子不喜欢讲话怎么办有些孩子快3岁了还不怎么喜欢讲话,有时问他问题,也只是以点头或摇头来回答。确实,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明明会说话,却很少开口,即使碰到困难也很少张口求援,还有的孩子习惯于用摇头点头孩子真的是懒吗片段一小明看动画片看得正带劲的时候,妈妈对他说小明,刚才玩过的玩具马上去收好。小明没有动,仍在看动画片。妈妈又说大人吩咐的事情必须马上去做!小明还是没动。妈妈气得跟爸爸说小明真懒。
最后的姿势的教学反思范文看到各位老师都在对文本中的一些所谓的虚假细节进行批判,这里就小谈自己上课的心得。1天空阴沉沉。学生是这么理解的其实天气并不是真的阴沉沉的,只是现在人们回忆起来,对于5。12大地震心课文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一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六课最后的姿势(齐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是谁最后的姿势?这个姿势是怎样的?课文讲述的故事给你怎样的感觉?3是呀!这是一个悲壮令可爱的娃娃的教学反思范文这学期组内开课,我上了一堂可爱的娃娃。可爱的娃娃一课是北师大实验教材语文第三册第十三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该单元的主题为诚实,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可以使学生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愿二年级语文上册我选我教学反思月号日我校举行了一次新课程新理念的教学研讨课。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三册的第课我选我的过程中。有一个教学片段是这样的老师把课文里第二段的最后一句。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的一个句号误初一语文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整体感悟课文内容,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过程和方法初步学会借助注解工具书,扫除课文生字词。通过朗读质疑探究,正确理解第一课文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学习古人懂礼知义的优秀品格。教学重难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我们学校大班音乐教案荷包蛋大班音乐教案荷包蛋1教学目标1熟悉音乐旋律并尝试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2引导幼儿创编身体节奏动作。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重点难点熟悉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大数的读法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的学习内容,生活中对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发展,且生活中大数广泛地只要翻过那座山优秀说课稿只要翻过那座山这篇文章以一个虚拟的故事,展现了一位少年寻找大海的经历,寻找大海便是他人生的追求。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这是文章的中心句。下面是关于只要翻过那座山优秀说课稿的内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解决问题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4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教学反思新课程改革和实施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于现有的教材和学生。传授式的教学越来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发展。因此,在小学中年段的教学中,以导学式的教学方式来代替传授式的传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