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昨天今天明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以及xx大、xx大对全面小康的阐述。
  2.能力目标
  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讨论、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知道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要求学生保持高度的爱国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我们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2.难点:理解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差别;
  三、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
  四、活动准备:
  1、通过各种方式搜集我国社会变迁的证据材料,比如向自己的家人、前辈等询问。最好有照片或视频材料。
  2、调查现今社会中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3、制作课件。
  五、教学思路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欣赏赵本山著名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片段,导入主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活动展示
  活动一:昨天——感悟过去
  1.通过学生搜集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过去的人民的生活状态。
  大部分同学会通过和人民联系最密切的衣、食、住、用、行等方面来说明。
  2、引导学生感受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多媒体展示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图片:
  ①服装对比
  ②买东西排队和当今的超市购物
  ③村里面放电影和当今的电视、电脑
  小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
  活动二:今天——交流现在
  1、选择几幅你在学习生活中最引以自豪的照片,并向同学们展示你引以为豪的原因。目的是让同学们来展示当今社会我们的生活情境和满意度。
  2、在畅谈自豪的同时,请学生谈谈自己生活环境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大多数学生反映的是民生、环境、资源、人口等方面的问题,极少数学生谈到了国际问题。
  小结:目前我国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并向学生展示我国16大和17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活动三:明天——畅谈未来
  1、结合活动一、二的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想象我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之后的美好远景。
  2、让学生思考:你们这些美好的理想的实现需要哪些条件?从而引出艰苦奋斗,为下节课先做上一个铺垫。
  小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比三个时间段的人们的生活,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通过学生对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的交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都有了很好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
  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节课,我精心准备了课件,反思自己这节课,有优点也有不足。
  优点:1、本节课充分运用了媒体教学,利用视频引入课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2、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时政资料的分析、讨论,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在比较鉴别中形成自己的观点,锻炼了学生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3、充分利用我们学校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练—堂堂清教学模式,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
  不足:1、在课前准备环节上,要求不是很到位,很多同学的准备都非常肤浅,只是局限于社会生活的表面现象,对实质性的内容很欠缺。
  2、由于很多同学是居住于城市,对当今的农村以及偏远山区的认识只是局限于媒体网络,不能感同身受,这对教学来说是一个考验。
  3、在活动二的第二个小环节上,学生对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学生难以认识和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自己在上课的时候由于时间关系,没深入向学生讲述。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817安塞腰鼓教学目标。整体感知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理清文章层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力量,体现节奏感。。简析场景描写,体会文章主题。。理解排比比喻反复修辞在文中的作用。教学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短文两篇教学目的1理解两篇短文的寓意。2理解积累文言词汇。3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重点难点1重点(l)理解积累文言词汇。(2)理解句义文义。2。难点(1)理解两篇短文的寓意。(2木兰诗教学设计8木兰诗教学目的1。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培养处理题材和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教学木兰诗教学设计6教学设想课型设计讲读课基于学生对木兰替父从军的了解,可对诗歌内容处理上简洁明快些,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诗歌内容。赏析诗歌的语言艺术,明确多种艺术写作手法。理解木兰替父从军的诗歌主旨。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3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目标1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教学重点学习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学生查找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莫泊桑的有关资料,上课进行交流教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5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目标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贝多芬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2阅读方法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或者1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5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所蕴涵的思想哲理。2依据标题解读课文内容的学法指导。3比喻说理的学习。二教学重点依据标题解读课文内容的学法指导。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涵的思想哲理。四教学方法小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2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和说服力。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最后一课教学设计17最后一课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以及采用第一人称所起的作用领会本文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的后一竹影教学设计418竹影教案一课前五分钟演讲二讲授课文(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看过竹子吗?在晚上看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看过竹子吗?画过竹子吗?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斑羚飞渡教学设计427斑羚飞渡小荷一教学目标1复述文章重点内容2从斑羚飞渡中得到启示,探究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品质3观照人性亮点的失落,探究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探究人与动物的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读法优秀教案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难点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读出下面各数3612236112366123问上面每个数中的3各表示多少?6在每个数中各表示多少?1呢?西瓜皮回来了教案教学目标1能仔细观察图画内容按事情发展顺序写几段话,在表达上注意语句通顺,意思连贯。2能大胆想像画面外的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使意思表达更合理更连贯。3在写作过程中体会遵守社会公共道满井游记备课教案一教学目的要求1。学习文章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体会作者寓于文中的思想感情。2体会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3积累文学常识,包括文言实词。4学习本文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二教学重点难五年级语文杨氏之子教学反思杨氏之子是一篇行文简洁,不足百字的古文,却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是学生认知的一个全新领域。对于老师该怎样教和学生该如何学,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针对学生初次学习古文,再加上古文的五年级英语下册WhatIstheweatherlike教学反思上课的时候首先带同学们复习了第一节课的单词,出示课件上表示天气的图片,让同学们抢答图片描述的天气对应的英文单词是什么?同学们参与度很高,记得也很牢靠。接下来开始第二部分的学习呈现天今是昨非的近义词和解释今是昨非的近义词今非昔比昔不如今昨今不同顿悟前非今是昔非今是昨非的近义词详细信息jinfeixibi1今非昔比示例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已是今非昔比。在这中间,相当多的人已有了两闲影子语文教学反思范文教学这个课时后,我有如下体会。1注意从生活现象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就越能引起他们的学习编译密码优秀教案公开课设计参考大班数学编译密码优秀教案公开课设计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运用编译和破解等游戏方式,复习巩固lo以内的加减单数双数相邻数等知识2锻炼幼儿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运算,培养幼儿的运算兴趣3让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本节课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教材简析邂逅霍金的教案教学目标一理清作者思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二体会尊重他人的人文情怀。教学重点把握本文思想感情的变化脉络。教学难点理解本文作者的人文视角和人文精神,由此理解怎样尊重人关心人,特别争吵优秀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2了解课文大意,懂得同学之间要多一些谅解一些宽容,珍惜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的友情。3感情朗读课文。4学习联系阅读时抓住对人物言语行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