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2016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质量和密度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记住水的密度。
  (3)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会调节天平,会使用天平测质量。
  (2)会用量筒、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美的欣赏能力。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质量、天平的使用、密度的测定及应用。
  难点:密度的概念。
  三、知识梳理
  a、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特点:不随形状、状态、位置而改变
  c、单位:kg、g、mg
  d、测量:天平、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
  a、定义: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b、特点: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c、 公式:ρ=m/v
  d、单位:kg /m3 、 g /cm3
  e、物理意义:
  a、构造:横梁、平衡螺母、指针、标尺、游码、分度盘
  b、使用:
  a、测固体质量
  b、测液体质量
  c、特殊测量
  a、测固体密度
  b、测液体密度
  1、判断是什么物质,实、空心
  2、质量计算
  3、体积计算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基础练习
  1.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中分子间距最大的是 。
  2. 银河系只是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但也异常巨大,要表示银河系的大小使用长度单位 最方便.
  3.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还是变小?你能举出两种现象支持你的说法吗?
  4.我们知道:"当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请你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的不同谈谈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二、复习内容
  1、物质:(1)组成:分子、原子
  (2)原子结构:原子核、和外电子
  (3)固、液、气宏观及微观特点
  2、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和物质是不同的概念。一切物体由物质构成;物体有质量物质有密度。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小质量的物体要用测多知少法。
  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质量的测量】
  (1)直接测量质量:对于干燥的、颗粒状的且没有腐蚀性的固体,可直接测量。如:铁、铜、木、蜡块等。
  (2)间接测量质量:对于潮湿的物体(包括固体、液体等)、粉末状的固体粉末以及有腐蚀性的物体,应借助容器或有关器皿进行间接称量。具体步骤:① 先测量m器 。② 再测量m总。③ 求m待。测量次序能倒过来吗?原因:如果先将液体倒入容器测m总,再将液体倒出测容器质量梳,由于容器中必然会有残余液滴即液体质量的一小部分留在容器内,所以这样测量误差较大。
  【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 不能超出天平的秤量。 (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天平的最大秤量)
  2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并轻拿轻放。
  3、 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洁。
  4 、不要把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内
  5 、不要把砝码弄脏弄湿,以免锈蚀。
  3、体积
  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 ( cm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⑶体积的测量方法:a:对于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外形的固体,可按照其几何模型的体积公式测出有关量求出其体积。b:对于没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可设法把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中,得出其体积变化,则该体积变化就是该物体的体积。(排水法求体积,指不溶于液体或不发生化学反应,注意处理气泡、物体孔隙、化学反应、溶解等现象的问题)ρ物 ρ液 可完全浸入;ρ物<ρ液 漂浮.(悬锤法、针压法);
  c:测质量算体积。
  三、复习过程
  例1: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有如下操作或步骤,其中错误的是
  a.将天平标尺上的游码移至右端,在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b.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c.用细线系着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测出石块的体积v
  d.用公式p=m/v算出石块的密度
  例2: 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铜块的质量,当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有50g、20g、10g各1个,游码的位置如图5所示,则该铜块的质
  量是     g。若把上述实验移到山顶上进行,测得的该铜块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例3 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称某物体的质量。天平指针
  位于分度盘中央位置时,右盘内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
  如图2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 )
  a. 58.2克b. 57.3克
  c 58.8克d. 58.4克
  分析与解: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盘内砝码质量与游码所对应刻度值之和。盘内砝码质量为50g 5g 2g-57g。确定游码指示的刻度值要弄清两点:其一游码标尺上每一刻度的单位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其二,观察游码所指示的刻度值应当看其从0到游码左端所对准的数。从图中可见:此题游码标尺上的每一小格表示为0.2克,游码左端与1.4对准,则该物体质量为57g 1.4克=58.4克,选项d正确。
  点评:读游码示数时,一要弄清最小刻度值,二要看游码的左边线位置,切记不要读游码右边的标尺数,这是初学者常犯的错误。
  四、堂上练习
  1、以下物体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
  a 一枚大头针 b 一个鸡蛋 c 一个西瓜 d 一只羊
  2、(广东省XX年)如图13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使用天平时发现横梁有点向右倾斜,要将它调到平衡状态,请写出必须进行的步骤是:
  3、在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⑴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后,若发现天平指针在分度标尺中央两侧摆动,摆动幅度如图11甲所示,则可判定下一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⑵实验中,当天平右盘内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1乙所示时,天平恰好平衡,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g。
  4、(6分)(1)图 17中,天平(已处于平衡状态)测出物体的质量是_    g,
  图18中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_ml,
  五、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基础练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是物体本身的__________。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常用的质量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吨=________千克=_____________克=___________毫克。
  3.下面的几个数值是对同学的身体质量的估计,你认为哪个比较接近( )
  a,8.5 103克; b,3 102千克; c,1 10-2吨; d,5 107毫克。
  4.一物体在地球上的质量为20千克,把这个物体搬到月球上,那么它的质量为( )
  a,大于20千克; b,小于20千克; c,等于20千克;d,无法确定。
  二、复习内容
  1、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为1.0 103kg/m3,读作1.0 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 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即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即
  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图象:
  左图所示:ρ甲>ρ乙
  (6)、密度表揭示了大部分常用物质的密度。
  ① 气体的密度比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小1000倍左右。
  ②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说明密度是每种物质自身的特征。不随物体的大小、轻重等因素变化。
  ③ 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它的密度也将发生变化。例如:水凝固成冰。
  ④ 不同物质的密度也有相同的情况。例如:冰和蜡;煤油和酒精。但是这并不影响鉴别物质,因为密度虽然是物质的特性,但不是唯一的特性。
  ⑤ 对密度,并不能认为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例如:液体水银的密度就大于固体铜、铁、铝等密度。
  2、关于质量和密度两个概念的区别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如一瓶汽油用去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只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却不变。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环境温度变化,但密度却随温度变化,如一瓶水,温度从o 升到4 ,体积变小,质量不变,密度要变大,由4 升到100 ,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故4 的水密度最大。
  一个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不变,因为体积要发生变化,所以密度要发生变化,如一块冰化成水后,密度由o.9 1护kg/m3变成1.o 103kg/m3,但质量不发生变化,所以体积要变小。
  3、密度的计算和应用
  利用密度知识解答计算题一定要认真审题,弄清题中哪些量是已知的,所求的物理量与已知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当题目中出现多个未知量时,最好列方程组求解,并注意单位的统一。
  三、复习过程
  例1(攀枝花市)三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部分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依次放入甲、乙、丙三个杯中,水面恰好相平,则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p铜 p铁 p铝)( )
  a.甲杯 b.乙杯 c.丙杯 d.原来装水一样多
  例2. (衡阳市)伊利牌盒装牛奶的体积是2.5 x 10-4m3,若测得该盒牛奶的质量是o.3kg,则该牛奶的密度为 kg/m3。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3 为了判断一件实心金属模型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小玫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测量,结果如图4所示,模型的质量是___g,体积是____cm3。它可能是____制成的.
  例4 小可妈买了一箱牛奶,放在水平地板上,箱与地板的接触面积是0.025m2,箱和牛奶的总质量是5kg,箱中每一小袋牛奶的包装上标有"净含量220ml、231g"字样(g取10n/kg)。
  求①这种牛奶的密度是多少g/cm3.
  例5 (白银市XX)一个能装满500g水的瓶子,能装满多少g的酒精?
  四、堂上练习
  1、为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如下表,
  质量/ g体积/cm3质量/体积(g /cm3)
  铝块154202.7
  铝块2108402.7
  松木11082160.5
  松木21020
  (1)将上表填完整
  (2)比较1、2两次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_______
  (3)比较2、3两次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体积是_______
  (4)比较1、4两次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宇宙学告诉我们,恒星在演变过程中,会形成密度很大的天体,如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据推测,1cm3中子星物质的质量是1.5 109t,则中子星的密度约( )
  a.1.5 1012kg/m3 b.1.5 1015 kg/m3 c.1.5 1018 kg/m3 d.1.5 1021 kg/m3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密度一定比固体密度小   b.一种物质的密度不会随物态变化而改变
  c.物质的密度与体积的大小无关  d.纯水的密度与盐水的密度相同
  4.把质量为lkg的冰块放在烧杯里,熔化成水后,没有改变的是它的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内能
  五、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复习重点
  测量密度的基本原理及用特殊方法测量密度
  二、复习内容
  1、密度有四个方面的应用:
  (1)根据密度鉴别物质。 (2)根据密度要求选择材料。
  (3)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4)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2、物质的密度可以用实验测定。
  原理:ρ=m/v
  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利用量筒和水测出它的体积,对于液体,可用量筒直接测它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即可算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1)测固体的密度
  ㈠、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
  其实验步骤是: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m。②先在量筒中倒入体积为 的水,再将用细线拴牢的固体浸没水中,读出这时的总体积 ,那么固体的体积 (该方法称之为排液法)。③用公式 计算出物质密度。④若要知道该物质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可查密度表与标准值对照即可。
  ㈡、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如木块,蜡块等)。
  实验步骤如下:①调节天平测物体的质量。②用沉锤法测出它的体积。具体做法是:在量筒内盛有一定量的水,放入铁块如图1a所示,记下水面达到的刻度线 ,再将物体和铁块一起沉入水中,记下此时水面达到的刻度位置 ,如图1b所示,则 ,③用公式 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密度。
  (2)测液体的密度
  ㈠ 原理:ρ=m/v
  ㈡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锝出液体的密度ρ=(m1-m2)/ v
  3、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ρ=m/v)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
  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问题(三种比较法)。
  ⑸测量物体中所含各种物质的成分(列方程求解)。
  ⑹要学会查密度表及其意义,并要记住常见物质的密度。
  ⑺根据需要,可对不同密度的材料进行选择,同时也可以人为地制造出所需的密度。
  三、复习过程
  提问:测量密度根据什么原理?——
  提问:会选用以下那些器材测量密度?
  天平——质量,弹簧称——重力,量筒和水——体积,密度计——密度
  密度的几种特殊测量:
  例1 张磊同学在河边拣到一精美的小石块,想粗略知道小石块的密度,于是他从学校借来一架天平,用纸杯改装了一只溢水杯,再借助于水,就巧妙地估测出了小石块的密度。请你也用这些器材设计估测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并得出和实验方案相一致的密度表达式。
  例2 (陕西理化) (每空1分,共6分)老师鼓励小明在缺少砝码的条件下测出大理石密度。现有器材:天平、量筒、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水、一小块大理
  石、细线和滴管等。小明稍加思考,决定用以下方法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至 ,调节 使天平平衡。
  ②在天平左右两盘各放一只烧杯,将大理石放在左盘的烧杯里,在右盘的烧杯中加水,快平衡时用滴管调节水的多少,直至天平平衡(如图一1).
  ③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一2,读出体积并记录,
  ④用量筒和水测得大理石的体积为20cm3
  (2)收集与处理实验数据:请你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并计算.
  例3
  下表是两位同学测量水的密度时不同的实验操作过程,哪位同学的实验误差会相对
  较小?简要说明理由.
  小芳的实验过程小明的实验过程
  ①用天平测出装了适量水的烧杯的总质量m 1
  ②把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
  ②用天平测出倒水后烧杯的质量m 2
  ④求出倒入量筒中水的质量m m 1-m 2
  ⑤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
  ⑥根据公式求出水的密度①用天平测出干燥的空烧杯的质量m 1
  ②把适量的水倒入烧杯
  ③用天平测出装了水的烧杯总质量m 2
  ④求出烧杯中水的质量m  m 2-m 1
  ⑤把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简
  ⑥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
  ⑦根据公式求出水的密度
  四、堂上练习
  1、小东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如图14甲显示的是
  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显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读数。
  (1)根据图中相关数据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
  (1)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并
  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再把量筒内盐水全
  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计算盐水的
  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ρ'与小东测出盐水的
  密度ρ相比较,则ρ'___ρ(选填" "、" "或" ")
  2、(泰安市)在一次地理实践活动中,小明在河边
  发现了一小块不知名的固体矿石,他身边有下列器材:量筒,
  小厚底玻璃杯(直径小于量筒)。小明把空玻璃杯放在水面上时
  发现玻璃杯能直立漂浮在水面上,当他把小矿石放在玻璃杯中时玻璃杯仍能直立漂浮在水面上。小明利用以上器材测量出了小矿石的密度。
  (1)请你写出小明实验测量的步骤并用字母表示测得的物理量:
  (2) 矿石密度表达式(用测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表示):ρ矿石= 。
  3、有两个大小相同、外表涂有相同防护漆的实心立方体,已知其中一个是铁块,另一个是木块,你能在不损坏防护漆的前提下鉴别出它们吗?请你写出两种鉴别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
  五、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值说课稿教材分析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短跑教学反思5篇篇一短跑教学反思短跑教学反思清泉乡中心学校李涛教学情景热身摆臂高抬腿后蹬跑加速跑等辅助练习往返接力。学生由开始的认真学认真练到最后的不认真练,不愿意做。直到最后的往返接力学生才又提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4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沉与浮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初中二力平衡说课稿二力平衡,指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下面我们来看看初中二力平衡说课稿,欢迎阅读借鉴。一说教材本节内容是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运动与力第1节二力平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高二物理说课稿精选高二物理说课稿(一)各科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物理说课稿之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高中安全教育说课稿生命,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安全,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幸福一个多么美妙的境界。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为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跌倒了也要微笑阅读附答案日本著名哲学家中江兆民,早年留学法国,学养厚重,著述译著多部,人称东方卢梭。1901年,他54岁时被检出患了咽头癌,医生判断最多只能活一年半。他在只要有一口气,就一定有事可做,也可?大班音乐欣赏小象与蚊子课后反思大班音乐欣赏小象与蚊子课后反思音乐活动结束后,我认识到我虽然把整堂课的内容都上了下来,但是在过程中没有完全投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没有完全放得开。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我的教学步骤错了一小班音乐袋鼠妈妈教学反思在本周的音乐活动中,孩子们很开心,也很感兴趣,袋鼠妈妈这次活动不足的地方是,一开始我找的是袋鼠的图片,孩子们都说这个是兔子,对于袋鼠都不太熟悉,比较的模糊。让孩子们随着音乐节拍,拍大班音乐活动小鸟小鸟教学反思1以歌唱的形式导入两个问题在哪里有阳光?在哪里有花香?一下子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使活动有了良好的开端。2回答问题的方式设计的很巧妙,不让幼儿用口头语言来回答,而用绘画语言来回答。在
稍复杂的方程说课稿一说教材稍复杂的方程的教学任务例1教学解方程axbc及其应用(列方程解形如axbc的问题)(1)把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解较复杂的方程。(2)结合现实素巧用卡通形象说课稿一教学目标学习素材的多种处理方法和合理应用,学习图形处理软件的导入设计和合成功能。认识利用电脑进行设计创作的特点和理解设计艺术的一般法则。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二教驾驭我的情绪说课稿本节课是针对初一学生的青春期情绪辅导。主要采用情绪的认知理论为指导,以团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一,活动理念及目标设定情绪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伴随着其他心理活动。所伴随情绪的性质,状二次根式的加减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次根式的加减的教学反思,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反思(一)月光曲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光曲说课稿(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月光曲说课稿1一依据课标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说课稿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苏教版这一类文章的特点,结合我班学生的具体认知水平,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马蜂与熊瞎子说课稿马蜂与熊瞎子重点围绕劫夺,从上山崖时的聪明吃蜂蜜时的贪婪下山崖时的可爱三个方面了解熊的特点围绕群起而攻之,体会马蜂攻击性强的特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马蜂与熊瞎子说课稿,欢迎阅读。说教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说课稿一说教材。历尽艰辛读大地,锲而不舍著奇书。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我们去旅行的一篇主题课文。这是篇写人的记叙文。文章主要记叙了明末奇人徐霞客为了考察祖国胚胎工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预期目标1。引言。2。胚胎移植技术的现状和意义。3。胚胎移植技术与畜牧业生产的关系。4。胚胎移植的概念。5。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础。6。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第一册31蝗虫第三章动物世界第一节蝗虫教材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开端。研究对象蝗虫个体较大,分布很广,易得到实物进行观察实验,同时,蝗虫又是在我国历史上造成严重灾害的农业害虫,人们对它的第一册14自然界的运动第一章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第四节自然界的运动教材分析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而且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四种基本方式是机械运动生命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本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