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2页例题,第72—7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的内容教学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材提供了一个与体育场有关的生活场景,从中提出两个不同的计算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乘法笔算经验,思考、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例题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突出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的处理;"试一试"则让学生独立解决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问题,从而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一般方法。"想想做做"的习题,重点练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并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
  2、能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本周五我校要举行一次大的体育活动,你们知道是什么活动吗?
  生:冬季越野赛。
  师:对!我们班的同学有参加的吗?(学生纷纷举手)。这么多同学参加比赛,一定要为班集体争光哟!
  [评:教师精心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冬季运动会校园地资源,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师:看,小华和大生他俩也参加了比赛,约好在体育场门口见面。(出示挂图),根据图中的情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回答:
  生1: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
  生2:大生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
  生3:他们俩家相距多少米?
  生4:大生家比小华家到体育场远多少米?
  ……
  [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愿意提出问题本身就意味着对学习有积极的态度,而善于提出数学问题则意味着学生有良好的数学意识。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成为数学问题的发现者,而不仅仅是数学问题的解决者。]
  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远,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怎样列式?
  生:小华每分钟跑152米,用了4分钟,算式:152 4= (教师板书)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㈠ 探究学习152 4=的计算方法
  师:你能估算出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吗?
  生:400多米; 500多米; 600多米……
  师:到底有多少米?怎样才能得到准确值呢?
  生:需要计算才能知道。
  1、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师:怎样计算152 4,请你独立思考,列竖式进行计算。(教师巡视)
  2、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师:请你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思考过程。
  3、全班汇报。教师把竖式板书完整。
  1 5 2
    4
  6 0 8
  师:竖式中积的百位上为什么是6而不是4?
  [评:计算教学往往很枯燥无味,郭老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自己讲计算的思考过程。教师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
  师:刚才哪位同学估计600多米,介绍一下你的经验。
  ㈡、探究学习248 4=的计算方法。
  1、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师:我们会计算152 4了,解决了小华家到体育场的距离,那我们能否计算出大生家到体育场有多远吗?怎样列式?生:248 4=
  师:请你们自己尝试一下,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计算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248
   4   992
  3、观察、比较。   师:观察黑板上的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想知道它们有什么相同处?什么不同处?   师:小组内讨论、交流,看谁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汇报。   师:同学们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计算时要认真、细心地演算。   [评: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提出问题,找出两个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   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索、交流,知道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你有什么提醒小伙伴的吗?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评: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让学生自己提醒自己,比单纯的归纳计算法则让学生记忆效果更好。学生在相互交流补充中总结计算方法,自主讨论发现竖式计算中的错误,相互交流计算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   师:这两个问题我们解决了,提出的其他问题我们能解决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解决提出的问题,能口头解答的就口头解答。)   三、迁移练习   1、独立完成教材第72页"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算一算,看一看积是几位数。   261 3 8 123   621 3 8 321   师:你们想怎样计算这几道题?   生:口算;估算;笔算。   师;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出各题的积。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得数。)   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为什么每组算式积的位数会不一样?什么情况下积的.位数是三位数?什么情况下积的位数是四位数?(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完成第73页第5、6题。   四、质疑反思   师:这节课,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努力的?   生:略。   【设计意图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之后的拓展。笔算的方法对学生来说不是难点,关键是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正确地进行计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较注重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同时使估算与笔算相辅相成,因此本节课设计时有意地要将估算渗透其中,利用估算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得到提高,这是其一;其二,计算教学较为枯燥,属于"纯数学"的内容,如何让这部分的知识"活"起来,变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体会数学的价值,使我对这节课的结构动了一番脑筋;其三,本学期进行的是"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的课题研究,如何在计算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进行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我要做的一个尝试。   通过教学实践,教学之初的三个设想基本上是实现了,尤其是其中的"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处理的方法得到了听课教师的好评。我认为较成功地体现在以下几点:   1、在情境创设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他们将要举行的冬季长跑比赛,出示问题情境,提出,你读懂了什么,使他们感受到"问题"就存在于生活中,就存在身边,每时每刻都会产生,而解决问题又是我们的需要,拉近了数学问题与学生情感的距离。   2、在提出问题上,放手让学生提出。创设情境之后,问:根据图中的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班上举手的同学不多,随后我又问了一句:你还想知道什么?这时班上举手的同学多了。从学生的口中迸出了一个个问题,其中有价值的就有6个。这两种不同的问法,使我感受到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的,关键是教师的语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去创设空间,那么学生为自己创设的空间才会更大。   3、在解决问题上,自主探索。学生提出6个有价值的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我随手板书了出来:   ①大生家离体育场比小华家远多少米?   ②大生家和小华家离体育场各有多少米?(即小华家里体育场有多少米?大生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   ③大生每分钟比小华多行多少米?   ④小华共跑了多少米?   ⑤他两家相距多少米?   ⑥他俩谁先到体育场的?其中第3个问题是旧知识,他们有能力解决。而第6个问题提出后同学们马上给予了回答,因为他们都用了4分钟到达,所以是同时到达的。然后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就第2个问题中隐含的两个问题进行探索,交流。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大胆尝试,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对于第1、5这两个问题,本想留在课下解决。但当铃声响起时,学生提出马上就能解决,于是我尊重学生的意愿进行了解答。这样处理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大,很多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去解决。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大有好处,因为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给了我较肯定的回应。同时较大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的思想。   【评析:】   本节课是围绕承担研究课题《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上的一节研究课。这节课教学设计体现课题思想,教学从学生生活的实际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具体说有以下三个特点:   1、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   上课开始,教师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并与本节教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依据情境中信息间的联系,主动发现数学现象,提出数学问题,把生活转化为数学,使学生对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以及怎样从数学角度观察生活,提出数学问题有了一些体验。   2、大胆尝试,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计算教学往往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如何让这节课的知识"活"起来,变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体会数学的价值,郭老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计算过程。计算之前让学生先估计结果,再进行验证,培养学生估算能力。教师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计算时你有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高见,更好的掌握了计算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体现出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   3、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的语言具有亲和力,课堂学习氛围宽松,给学生提供发展不同见解,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时间与空间。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学生由以往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敢想、敢问、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

认识国旗幼儿教案设计思想国旗是幼儿生活在中经常看到,对于四岁的幼儿来说,他们对国旗的深层理解还比较笼统。只是知道那是国旗我们中国的国旗,了解一些粗浅的知识。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本学期制定的教育目我要的是葫芦的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会认葫芦等个生字。会写言每等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懂得吸取种葫芦的人的教训,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体会反问送信教案设计模版活动目标1听清指令,将信件送到指定信箱。2发展幼儿走钻爬跳等动作。活动准备1在活动场地周围摆放一些信件,课前幼儿对信件的种类和用途已有大概了解。2纸箱做的信箱四个,独木桥垫子钻圈等中班教案养成爱洗澡的卫生好习惯设计意图如今社会,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在生活上关注比较多,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照顾的无微不至,所以导致孩子在生活能力上较弱,有的孩子甚至还养成不爱洗澡的坏习惯,因此设计了养成爱洗澡的初中生物健康的生活教案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通过对几种疾病死亡率的分析,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2。健康生活方式的含义。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的设计,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2。通过资料第一册化学式教案课题化学式(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及其表示的意义,第一册化学式。2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3了解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及化合价规则。能力训练点培养和发展学生摸一摸,画一画的教学反思摸一摸,画一画是一年级下册一节抽象的造型表现课,它强调的不是对形象的把握,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际与造型游戏,运用基本造型语言表现对身体触觉的独特感受。从课堂的三次活动及三次作业来看,春雨的色彩课堂教学反思朗读,也是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途径。在一年级语文课中,针对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在情境中读书的方式,可以激发的朗读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我在教学春雨的色彩一课时,将识字解词读句有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范文3篇篇一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5以内的加减法是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学生由幼儿园学习的基础,计算除去个别学生有难度,大多数学生掌握较好,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在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学反思老师,我们喜欢你了!下课后,几位学生走我跟前。为什么喜欢老师呢?随便一问,孩子们竟异口同声地说因为你对我们好啊。那以前不喜欢吗?以前孩子们支吾着。我沉思着。是呀,以往的教学,教师是关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反思多少年来,当我们沐浴着太阳的光辉,当我们放声歌唱幸福的时候,就想起毛主席这位杰出的领袖,就会想起他披肝沥胆呕心沥血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不朽功勋。而现在的孩子对毛主席的了解却少之又少。
飞夺泸定桥的说课稿一教学内容讲读小学语文第十册飞夺泸定桥(第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的,领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2能力目标学习按事情发展飞夺泸定桥说课稿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伟大精神。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飞夺泸定桥语文说课稿一教材编排的特点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红军战士为了北上抗日,不怕困难飞夺泸定桥的感人事迹。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全文分三大部分。13节讲了红军为了北上抗日,必须赶在敌人前面次北固山下的阅读题答案原文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问题7这首诗尾联中乡书归雁紧扣首联中一词,直抒胸臆,使全诗首尾呼应药品为何马甲多阅读题及答案药品为何马甲多郭兴按照国际惯例,一种药品通常有三种名字化学名通用名和商品名。当然,中国国家药物管理局对此也有具体的规定,即药品的化学名和通用名由国家药典和药品管理部门制定,但商品名哈尔滨果戈理书店为何受欢迎阅读练习及答案哈尔滨果戈理书店为何受欢迎这么多人,排队要排到什么时候啊!一位读者抱怨道。10月19日是星期日,早上八点半,哈尔滨市果戈理书店还没开门,门口就已经聚集了300多人等着买书。书店环境天下父亲阅读附答案天下父亲阅读附答案天下父亲博昌尧达娃在城里上大学。达娃大名叫李达,家在遥远的大别山深处。开学有些日子,李达的学费还没交。学校知道李达的情况,还没有恨着催他交款。可李达心气高,总觉得郑重其事造句子如果需要用郑重其事这个成语造句的话,你会怎么造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郑重其事造句,仅供大家阅读参考!郑重其事造句一1他郑重其事地为这幅画揭幕。2我郑重其事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红领巾,光荣天子如何造句天子拼音注音tianzi天子解释意思旧时指国王或皇帝(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把他们的政权说成是受天命建立的,因此称国王或皇帝为天的儿子)。天子造句1像早期的李媒婆一样,真命天用侧目而视造句句子整理1。其他那个曾经织进了骄傲和贪婪的肉的世界,是要对于理想家和梦想家侧目而视的。2。街上的人都对那无赖泼皮侧目而视。3。大街上亦常有行人纷纷侧目而视某君等等诸般行止,恐怕之于时髦一词用虽然但是怎么造句子导语虽然我很过分,但是迫于大人的压力就放弃了。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用虽然但是怎么造句子,希望对你有帮助!1虽然爷爷已经很老了,但是他还是坚持每天做运动。2虽然我不想造句,但我还是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