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例谈作文中的三种通病

  在当前中学生作文中,特别是农村中学生的作文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阅读量不够,反映在作文上就是语言贫乏,语句不畅;由于缺少系统的写作指导,反映在作文上就是结构松散,缺少技巧。写作课上,看到的是满面愁容,听到的是唉声叹气,写出的文章也绝少可观者。下面是初三年级作文训练中的一篇以"母爱"为话题的习作,现以此文为例,谈一谈中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三种通病。
  母亲与儿子
  ①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家人,儿媳嫌婆婆老了,眼睛又不好,不中用了,就让丈夫把他母亲送出去。第二天一早,儿子对母亲说:"妈,我背您出去走走。"儿子背着母亲走进了一片大森林里,走啊走啊,眼看快晌午了。儿子把母亲放到一棵大树旁边,说:"妈,您先坐会,我一会就回来。"说完,就要走。
  ②这时,母亲说:"儿啊,我知道你想做什么。但这大森林里你很难走出去的,所以我在沿路上折了树枝作为记号,回去的时候看着别走丢了。"
  ③这就是母爱,如论你做了什么,都能宽容地原谅你的人。
  ④妈妈前几天去医院了,不是她自己生病了,而是为我治病。我的体质不好,经常肠胃不适,吃了很多药也无济于事。母亲从亲戚那里得知,无花果可以治肠胃病。母亲于是到医院花园里去摘无花果给我熬汤喝。我每天饭前都会盛一碗汤,喝着甜丝丝的。
  ⑤前天晚上,我感冒了。鼻塞咽痛,食欲不振,无心学习。晚上放学回家,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走过来,坐在沙发上,从果盘中拿了个香蕉递给我说:"明天是集,你想吃啥肉?""都不想吃。""那咱就吃鱼,鱼有营养,有益健康。""行。"我正在看电视,不经意的就作出了回答。
  ⑥今天又起晚了,起床时已经打过了起床铃。我慌慌张张地就奔向教室,开始早自习,吃完早饭,又开始上午的课程。上午的课程都是正课,而且都是讲新课。我努力克制自己不走神,可是鼻涕总是"捣乱",让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笔。一上午我都遨游在书海之中,被繁重的课程和复杂的习题压得不得不低头学习。下午刮起了西北风,气温一下子下降了七、八度。
  ⑦晚自习放学回家,妈妈端上了红烧鱼。我吃过饭回到卧室,发现妈妈给我换了新铺盖,铺了电热毯,可暖和了。
  ⑧母爱难道不是伟大的吗?她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着儿女着想。摘无花果是爱的表现,熬鱼汤也是爱的表现,这只是生活中最普通的的事情了。还有,在汶川地震中,用血液喂养婴儿的母亲;在沙漠缺水地区,忍受皮鞭的抽打也要给小牛犊要水的母牛;在某城市,靠买血液供养儿子上大学的母亲:她们都是伟大的。
  ⑨这就是母亲与儿子。
  通病一:文体不分。
  虽然现在大都是话题作文,文体不限,但并不是不要文体。有的学生就不考虑文体规范了,也有的根本就文体不分。一篇文章的文体是由运用哪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决定的。记叙文以运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为主,说明文以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议论文以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主。有的同学文体概念不清,就是因为搞不清记叙、议论、说明、抒情和描写这几种表达方式,也不知道哪一种文体以哪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以至于在记叙文中议论太多,在议论文中记叙、描写过多,结果文体不清,写成了"四不像"。
  就例文来说,这是一篇记叙文,应该以记叙、描写为主。但是,第⑧、⑨段的议论、抒情有点多,应该简略些。还有一个问题,也是中学生作文中常常出现的情况:在写记叙文时,部分同学就全文或者大段的引用《读者》、《格言》、《意林》或者其它报刊杂志里的一篇和话题相关的文章,最后加上自己的议论,就算是一篇记叙文了。要知道,中考作文是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审题的准确性、构思的巧妙性、选材的典型性、语言的丰富性、情感的真挚性、形式的创新性、表达的综合性、书写的审美性等等。大段的引用现成的材料,个人的这些方面的能力就无法考查。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明目张胆地抄袭。就算在议论文中,引用材料也应该是概括的叙述,不能整篇或者大段引用。这样一种写作思路应该坚决杜绝。就例文来说,第①——③段是引用,在记叙文中,是不允许的,要删去。
  通病二:详略不当。
  出现这种毛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凑够字数,有意写成流水账;二是在选材上没有详略得当的意识,不知道哪个材料要详写,哪个材料要略写。对于第一种情况,要端正学生的思想,在人事物的描写上加以指导;第二种情况才是最为严重的,让学生明确一个标准:凡是和中心思想密切相关,能够深刻地突出、揭示中心的材料,就要详写,否则就要略写。就文体来说,记叙文中,能突出中心的人事物要详写;铺垫的材料,议论、抒情的语言要略写。说明文中,介绍事物的本质特性的语言要详写,其余的略写。议论文中,分析、议论的语言要详写;引用的事例,语言要概括,要略写。
  就例文来说,本文的中心是歌颂母爱,能够体现母爱的材料就是和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材料,应该详写,如第④段的摘无花果,第⑦段的熬鱼汤、整理床铺最能体现母爱,应该浓墨重彩加以描绘,但是作者却轻描淡写,泛泛而谈,不能产生感人的力量。而第⑥段叙述的是自己整天的经历,也很真实,但是和母爱关系不大,最多算是一种铺垫,应该一笔带过,作者却写了将近150字。在中考作文中,要惜墨如金,以一当十,每一个字,都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这样才能在一定的篇幅内,收到更大的成效。
  通病三:内容空泛。
  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所以一定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从概念可知,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记叙可为文章搭起骨架,但好文章应该‘有骨而丰腴’,把记叙与描写融合在一起,就可做到事实俱在,形象可感。"(戴苏伟语)只有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才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
  就例文来说,第④段和第⑦段可以增加一些描写的语言,比如母亲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以及"我"的心理活动描写。在摘无花果的时候,还可以创设一个特定的环境,通过环境描写为人物活动营造氛围,烘托人物的内心情感,展示活生生的生活画面,更真切的表现母爱。相信有了这些描写性的语言,内容有血有肉,就会丰满起来,生动起来。
  这篇文章除了上面说的三种通病外,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段与段之间缺少过渡语言,语言不够流畅,没有写作上的技巧等等。
  下面是一位同学经指导后写成的文章:
  温暖的港湾
  母爱是甘霖,滋养我干渴的心田;母爱是雨伞,遮挡我四季的风霜;母爱是明灯,点亮我前进的方向。
  甜甜的无花果
  乌云愈来愈低,愈来愈浓,西北风像醉了酒的莽汉,东一头,西一头的乱窜,真有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阵势。因为我肠胃不好,消化不良。妈妈听说喝无花果汤能调节肠胃,就经常去南岗摘野生的无花果。今天是不是又去南岗了呢?我真为妈妈担心。
  突然,一个霹雳,好像要把天劈开两半,紧接着豆大的雨点漫天遍野地洒落。风雨中,一个瘦小的身影踉踉跄跄的走来,浑身的衣服都湿透了。我赶紧拿过一个干毛巾,递给妈妈。妈妈对我笑了笑,擦了一把脸,转身进了厨房。我看着母亲的背影,眼前浮现出母亲艰难采摘无花果的的情景。一会功夫,一碗热气腾腾的无花果汤,放在了我的面前。我喝了一口,甜甜的。
  暖暖的被窝
  这鬼天气,真要命。晚自习后,我跑步回到家,推开卧室的门,眼前的一切令我惊呆了:书桌收拾得整整齐齐;枕巾换成了新的,两个被子平铺在席梦思上。我跳上床,暖暖的,妈妈早已给我打开了电热毯。
  我妈妈是小学教师,是个工作狂,整天没日没夜的批改作业。我进入初中以来,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就要求说,不需要妈妈照顾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妈妈什么时候减少了对我的关爱呢?在她心目中,我永远是一只需要她张开羽翼呵护的雏鸡!
  静静的仙人掌
  月考失败了,我心情沮丧,晚饭也无心吃。
  妈妈走进我的卧室,抚摸着我头语重心长地说"儿子,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意志消沉,事先努力争取,事后坦然面对,你的洒脱乐观哪去了?也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否定自己,‘苔花如米小,也作牡丹开’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你看这盆仙人掌。"
  我这才注意到,我的书桌上不知何时多了一盆仙人掌,手掌型的枝杈上顶着一朵娇艳欲滴的粉红花朵。母亲说:"坚持不懈是仙人掌的精神,它坚强地忍受着阳光的暴晒,最终开出美丽的花儿。"
  我看着这盆仙人掌,体会出了妈妈的良苦用心;看着这娇艳的花朵,又引发了另一层思考:仙人掌外表是丑陋的,针刺遍布,畏畏缩缩地呆立在沙土中,不管气候多么严酷、干旱,她都竭尽全力把水分供应给花朵。这不正是母爱的体现吗?妈妈就像那静静的仙人掌,我就是开在妈妈心头的花朵!
  母爱是温暖的港湾,我是泊在港湾里的小小海鸟。
  简评: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开头段运用比喻和排比,富有文学色彩;结构上运用小标题,省去了过渡语,完整严谨;正文增加一个事例,既有生活上的关心,也有思想上的引导,内容更全面。虽然还有些方面有待提高,但和原作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
  徐州市铜山县博源国际寄宿学校 王保东

母亲的恩情课文教学反思范文在我的班上,学生们都有背古诗的习惯。于是,在教学母亲的恩情一文时,我从让学生背诵熟悉的古诗开始,进而师生竞赛背诵游子吟。学生和我的声情并貌自然略逊一筹,这时我乘胜揭题同学们,知道老教学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重要引导者,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是教师的角色必须转换,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必须有根本性的改变。而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范文遵循常规,教中求变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有常规可循的,但方式方法不必固守一律,可以多种多样,要因不同教材不同教学要求不同教学对象而有所变化。这是在教学实践中常中求变的一个可贵的创造。我的语文课文落花生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司马光的课文教学反思范文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调学生进行自主的实践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中要充满着有个性和积极思维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课文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反思本课是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讲述了王二小为了挽救解放区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的生命,机智地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自己却英勇牺牲的故事。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英雄这个概念有一七年级彩色的中国说课稿一说教材1本节课是第一单元歌唱祖国的第一课,此单元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音乐作品,而彩色的中国通过学生们熟悉的地理图册开始,对祖国河山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引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幼儿园大班语言小小鱼的桂花发夹教学反思本月,我们进行了亲亲小动物这一主题活动,在这个主题中有一个语言教学活动小小鱼的桂花发夹,整个教学活动我是按照一下一个环节来进行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出示桂花引出主题,桂花掉到河里了小中班语言我好快乐教案中班语言我好快乐教案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和韵律美。2积极参与故事情节讨论,愿意大胆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3体验与同伴分享快乐的美好心情。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大中班语言活动爱心树优秀教案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细致观察图画和大胆讨论的兴趣,感受故事的情绪。2。在观察画面大胆讨论的基础上发展较为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比较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3。能够观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气体的等温变化和玻意耳定律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gtgt本节教材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八章第二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运用实验的方法得出玻耳定律的内容及其数表达式,并给出了玻意耳定律的图象表示法
侯德云16枚硬币阅读题答案在作者侯德云16枚硬币里,他想要向我们讲述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呢?下面是品学网小编整理的侯德云16枚硬币阅读题目及答案以供大家阅读。侯德云16枚硬币阅读原文俗话说,好吃的不如饺子,危峰兀立的意思是什么危峰兀立wifngwugraveligrave的意思危高。兀突起。山峰笔直地挺立,感觉很危险的样子,形容山势险峻。近义词孤峰突起峰峦叠嶂反义词一马平川危峰兀立1三峡两岸,危峰兀立,羞愧的反义词和造句羞愧1。羞耻和惭愧。下面是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个词的反义词和造句,希望大家喜欢。羞愧的反义词骄傲注释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自豪。自大注释1。自尊大自负。2。自己夸大。羞愧的欺负的反义词是什么反义词是意义相反或相对词性相同语音形式大体对称的一组词,是客观事物矛盾对立关系在语义中的反映。一个新学期即将又开始,童鞋们将又面临一轮的复习,以下是品学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欺负相关六年级近义词反义词归类六年级近义词反义词有哪些?下面品学网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六年级的反义词和近义词,供大家学习参考。六年级近义词气息mdashmdash气味凝望mdashmdash注视依然mdashmda颤抖的近义词及造句颤抖解释1。颤动,发抖。以下是品学网小编收集整理关于该词的近义词以及造句,希望对你有用!颤抖的近义词哆嗦战栗发抖颤动颤栗为更好地掌握这个词语,以下是颤抖造句1)他脸上的肌肉在愤怒地适宜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有哪些想必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都有学过不少的近义词和反义词,那么关于适宜一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大家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适宜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解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关于相敬如宾的近义词和反义词相敬如宾是形容夫妻间相处融洽,互相敬爱,像对待宾客一样。与该成语意思相近的词语大家知道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敬如宾的近义词及其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到您,欢迎查解散的近义词反义词及造句被选举的两院任期最多为5年,但是任何一方均可能在他们正常任期结束之前被解散。下面是小编精选整理的解散的近义词反义词及造句,供您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解散的近义词遣散收场完结散伙结束闭有关病人的近义词和造句病人解释1。生病的人。2。谓使人民困顿。3。谓扰乱为害人们。下面品学网小编就给大家整理病人的近义词和造句,供大家学习参考。病人的近义词患者解释患某种疾病的人肺结核。病人造句一医生给关于忍受的近反义词忍受的意思是勉强承受。下面是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忍受的反义词,近义词和造句,供大家学习参考。忍受的反义词难耐注释1。不能忍受。反抗注释用行动反对抵抗精神侵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