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一年级艺术下册第十单元民族的大家庭教案

  [教学内容]
  1、民族百花园
  2、雪山小雄鹰
  3、草原小牧民
  [教学目标]
  1、欣赏教材中"民族百花园"的图片或其他艺术作品,通过模仿交流让学生知道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培养学生对艺术形象特点的观察、模仿能力以及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
  2、在欣赏歌舞作品、学唱儿童歌曲和学跳舞蹈的艺术活动中,初步了解藏族、蒙古族的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表现欢快的情绪,感受藏族、蒙古族儿童快乐的生活。
  [教材分析]
  我们的祖国就像一个色彩缤纷的大花园,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娇艳的花朵,在祖国锦绣的大地上竞相绽放。神秘的雪山,圣洁的哈达,辽阔的草原,欢乐的歌舞——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心,友爱和关爱在民族间传递。让孩子们了解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艺术风格。引导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去了解,发现个民族的特点,丰富学生的艺术感受,为我国多民族灿烂的艺术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
  本单元设置了《民族百花园》《雪山小雄鹰》《草原小牧民》三个课题。学生通过欣赏、表演、绘画、等艺术活动,让学生知道祖国是一个团结和睦的民族大家庭。初步认识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和辽阔草原的蒙古族,了解两民族服饰的特点。
  [课时]三课时
  课题一 民族百花园
  执教时间:6月23日——6月24日
  [教学目标]
  1、欣赏教材中"民族百花园"的图片或其他艺术作品,通过模仿交流让学生知道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2、培养学生对艺术形象特点的观察、模仿能力以及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中国各民族行政分布版图和歌曲《爱我中华》录音带。
  2、不同民族问候语言汇集的录音带。
  3、请学生广泛收集不同民族环境、风俗的图片和民族歌舞、乐曲、民族民间工艺品、饰物等艺术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创造情境:
  ·师生共同收集不同民族环境、风俗的图片和民族歌舞、乐曲、民族民间工艺品、饰物等资料,举办"小小民族园"的展览,开展"我是小小讲解员"的活动。
  1、学生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民族,如:模仿民族语言,介绍民族礼仪动作,唱跳民族风格的歌舞等。
  2、教师适当进行艺术要素的点拨和必要的指导、评价,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二、 欣赏:
  1、欣赏教材中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发现和了解各民族人物形象的姿态、神情或舞蹈动作的特点,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表演。
  2
  听赏、听辨不同民族的乐曲、歌曲,比较它们的风格特点。学习或交流多民族的日常礼仪用语"你好"、"谢谢"等,丰富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与生活联系的了解。   3、欣赏《爱我中华》的歌曲。师生共同跳集体舞,体验民族大团结的温馨与快乐。   三、情感升华:   1、课件出示艺术家创作的有关民族风情的展览或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家的艺术表现手法,增进对各民族的了解。   2、通过书报、广播、影视等媒介或在外出旅游是有意识的观察了解、收集不同民族的风情、民俗、民间歌舞等,丰富自己的艺术感受,增长对不同民族的感性认识。   札记:一年级配套的光盘比起二年级的有些逊色,所以我就把二年级的.光盘的一部分内容用到了一年级的课堂上。通过看、听、说、画、舞、做等欣赏形式,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几个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增长学生多方面知识,能够用语言、音乐、美工、舞蹈等活动来表现自己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课题二 雪山小雄鹰   执教时间:6月27日——6月30日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藏族的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   2、表现欢快的情绪,感受藏族儿童快乐的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藏族风景的图片或歌舞作品的影视资料。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藏族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   2、表现欢快的情绪,感受藏族儿童快乐的生活。   [活动准备]:   音像资料、画纸、彩笔、打击乐器、录音带   [活动过程]:   活动一:   一、组织:   听音乐《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进教室。   二、谈话:   《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首歌曲是一首藏族儿童歌曲,你们对这个民族有哪些了解?   学生自由表达,并展示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教师补充——西藏高原上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和我们相比,那里的人距离太阳最近,所以他们的脸晒的红扑扑、黑黝黝的,西藏有许多建筑奇特的寺庙,最著名的是布达拉宫,牧区还有用牛毛布缝制的帐篷,如果你们做客,好客的藏族人会给你们献上一条洁白的哈达,"哈达"是"礼巾",献哈达是表示主人欢迎、尊重客人,这里的人们各个能歌善舞,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舞蹈。   活动二:   一、欣赏:   欣赏藏族儿童舞蹈。   仔细看看他们的衣服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二、绘画:   设计漂亮的藏族服饰,方法:可以制作也可以绘画,   合作与个人创作相结合,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形式与方法。   在绘画过程中对歌曲旋律以有所熟悉和掌握,重点是歌词特别是衬词部分,可按照节奏读歌词,轻声随琴模唱衬词部分,歌曲掌握后由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分组创编恰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评价:   学生互评,表扬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同学。   札记:这节课上,我采用了学生自由结合,交流、讨论的方法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并设计、制作所需要的头饰及其他道具,教师小结、归纳、学生完整表演,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效果还不错。   课题三 草原小牧民   执教时间:7月1日   [教学目标]   1、在欣赏歌舞作品、学唱儿童歌曲和学跳舞蹈的艺术活动中,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   2、学习骑马、挤奶、摔跤等律动,感受蒙古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内蒙古族草原风光、节日欢庆场面以及舞蹈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歌曲录音带。   2 常用打击乐器,如:撞钟、木鱼、双响筒、串铃、响板等。   3 美术用具和制作材料。   [活动内容]:   利用绘画、歌唱等形式表现草原   [教学目标]:   欣赏歌舞作品,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学习骑马、挤奶、摔跤等律动,感受蒙古族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美术用具   [活动过程建议]:   活动一:   一、组织:   听音乐《草原赞歌》拍手进教室。   二、交流: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蒙古族的资料。   2、欣赏牧歌。   3、教师简单补充:   内蒙古大草原上有肥美的牧场可以放牧牛羊,人们住的蒙古包可以拆装,人们经常搬家,哪里水草旺盛就搬到哪里居住,蒙古族人民十分喜欢运动,每年都举办运动会,项目有摔跤、赛马、射击等,比赛结束后大家都要唱歌、跳舞庆贺,可热闹了,特有的乐器马头琴音色优美。   活动二:   欣赏:   欣赏马头琴曲《赛马》,感受音色的独特优美,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与掌握马跑的不同节奏和赛马时的欢快、热烈的气氛,了解蒙古族与马的不解之缘和"马背上的民族"的特点。   运用形体动作和打击乐器模仿表现骑马、马蹄声,感受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三:   一、朗诵:   朗诵古诗《敕勒歌》。   教师讲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用多种节奏朗诵,在强弱不同的节奏中,加深对草原的认识。   二、创作:   绘画或手工制作,表现蒙古大草原的风情,制作蒙古人漂亮的头饰,展示并评价。   三、舞蹈:   伴奏音乐《草原赞歌》,基本动作——手腕组合和马步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和参与热情为主。   结束:随音乐作动作出教室。拓展:搜集、了解其他少数民族的资料。   教学思路拓展:   1、 观看草原风光电视片,欣赏古诗,并根据自己的感受制作头饰、马鞭或进行歌舞表演。   2、 讲述草原上的故事。   [课后札记]:   通过这种精心设计的细致的活动程序,在以歌曲为基础教材设计的若干个层次的系列活动中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环节都针对学生提出了不同要求,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说: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对综合性、游戏性、团体性、参与性、创造性活动的需要,最大限度的挖掘教材的内在教育潜力,对一个完整的艺术材料,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来感知和表达,引导学生学习和促进学生发展。

葡萄沟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教学模式1名称尝试发现2主要流程主动尝试多种比较求异发现巩固深化3操作要点(1)引导学生将观察与表达相结合,读写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尝试学习,尝试作业,学懂课文。(2)引导学生进行多邓稼先重难点分析一注意揭示人物性格形成与人物所处环境的紧密关系(难点)课文的与众不同之处是,把人物形象的刻画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之下,将人物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强弱联系起来,使人8加几教学反思8加几是在学习9加几的基础上教学的,也就是在学8加几之前,孩子们已经对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有了大概的了解,而8加几只是对进位加法的巩固和对各种计算方法的探究。上课之前,对于课件的制作伤仲永教学反思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百变趣味扑克牌中班教学反思反思本次活动的题材来自于早期教育美术版中提到的一个操作创意百变趣味扑克牌,它用插接的方法把扑克牌拼接成许多有趣的造型,我觉得比较有趣。于是我便添加上了活动目标,赋予活动流程,把该操乌龟坏脾气中班教案反思作为中班的教师,教学完为了快速提升专业技能,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乌龟坏脾气中班教案反思,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乌龟坏脾气中班教案反思一如今,班内性格各异的孩子不乏人数,在生活中不乌龟怪脾气教学反思今天在匆忙中结束了第四次跟进式研讨,在中四班的第二个活动开展。通过这四次的活动,从中也思考过很多,对于一个个环节也想有稍作变幻的想法,但对于环节处理方面的细致,总觉得还是不够成熟,烂漫的点地梅的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之一就是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共同之处二是领悟作者赞点地关于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的着眼点和突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以供大家学习。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案例背景我多次设计并执教1120各数的认识,似乎一次比一次成功,可我越来越迷惑,学生需要10根扎成一捆的方法吗?学生理解十进制的概念了吗?课堂上,学生围绕问题小棒怎样摆放让别人很快天鹅音乐活动教案范文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天鹅的外形特征,教育幼儿爱护鸟类保护大自然。2。让幼儿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感知乐曲抒情优美的情绪。活动准备1。天鹅的影像资料。2。歌曲录音。活
(龙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ampnbsp时间飞逝ampnbsp教学设计时间飞逝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元件的创建与使用了解旋转动画的制作方法将元件动画插入到场景中。2能力目标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以做中学和学中做为基本准则,通过全牢记历史展望未来八年级主题班会活动目的1。弘扬民族精神2。利用民族精神鼓舞我们的士气,激励我们的斗志活动过程陆今天我们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能够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一切都是先烈用生命换来的。肖他们抛头颅七年级信息技术第1课成立编辑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刊物的编辑流程。2。编辑计划书的撰写。情感目标让学生尝试与同学合作,通过民主讨论作出决定,学习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七年级信息技术第3课打印计划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打印机。2。知道打印文档的步骤。技能目标1。能在Word中输入计划书。2。熟悉Word的编辑环境,对计划书进行编辑。3。利用Word的打印预览功能,预览打七年级信息技术第5课积累资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关键字的概念。2。了解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3。了解多媒体的概念。技能目标1。熟练掌握利用关键字搜索。2。熟练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图片并保存。3。复习巩七年级信息技术第9课美化封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图片工具栏艺术字工具栏的基本功能。技能目标1掌握自选图形的插入和修饰等操作。2掌握图片工具栏的使用。3掌握艺术字工具栏的使用。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和谐即是美的审美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为日记做个封面教学设计为日记做个封面教学设计董市二中周正国一学习方式1学习方式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为日记做封面的过程中学习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的一般方法。通过尝试操作探究插入艺术字的操作步骤,认识艺术字初中信息技术自制信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组合填充等操作进行复制粘贴获得修饰创意的方法。2复习巩固基本操作选定复制粘贴文本框。教学重点自主探究利用所学各种操作组合进行各种效果的修饰。教学难点选定组合Shift设置屏幕保护简介本节课主要以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第五课为依据设计的。面向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根据教学安排选了本节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分别是1知识目标了PowerPoint2000信息技术教案5课时初识PowerPoint2000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PowerPoint2000。(2)学会启动PowerPoint2000选择版式的方法。(3)掌握幻灯片上文字输入格式设置的EXCLE2000的使用教学内容建立工作表教学要求1能熟练向工作表输入数据,建立数据表。2会保存与打开工作簿。3会进行工作表的插入删除重命名移动或复制等操作。4会使用自动填充的方法输入数据。教学课时2节教